绿色有机合成

绿色有机合成
绿色有机合成

浅谈绿色有机合成

周东华2008080364

张刘莉2008080365

摘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特点及绿色合成的目标和研究的方向,实行绿色合成的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绿色有机合成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合成越来越受关注。国家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中指出:“有机合成新反应和新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绿色化学是目前研究一个热点和前沿。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有机合成作为化学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化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绿色化学及其理念指导下,最终要实现绿色合成。

一、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

明确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是我们在绿色合成这一领域能有所作为的先决条件。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实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理想合成。

实现理想合成,有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

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生成物的分子量总和)×100%

原子经济性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2.环境因子(E)

环境因子和环境商都是由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来的。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因子=废弃物的质量(kg)/预期产物的质量(kg)

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所有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等。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因子较小,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3.环境商(EQ)

环境商(EQ)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Q=E×Q

式中E为E—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所给出的对环境不友好度。EQ值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和化工生产中选择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重要因素。

为此,Wender教授认为:一种理想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这正是绿色合成的目标。

目前,绿色合成研究的方向是清洁合成、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取代化学计量反应试剂(如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只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源)、新的溶剂和反应介质、危险性试剂替代品(如使用固态酸以取代传统的腐蚀性酸)、充分的反应过程、新型的分离技术、改变反应原料、新的安全化学品和材料、减少和最小化反应废弃物的产生等。

二、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绿色合成的目标已为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实现绿色合成的研究工作在不断进行,几种可行的途径已隐约可见。

1、开发“原子经济”反应。

对于大多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来说,选择原子经济非常重要。目前在基本有机原料生产中有的已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如丙烯氢钾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乙烯或丙烯

的聚合等。另外,有的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采用的反应已由二步反应改成一步反应的原子经济反应,如环氧乙烷的生产。

两步完成,原子利用率为25%。

催化方法:一步完成,原子利用率为100%。

又如二联苯的合成,常规方法是以PdCl2为催化剂,以含苯基的有机汞化合物为原料在吡啶中进行,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原子利用率低。若以具有高反应活性的GaP纳米晶为催化剂,就可以直接以苯为原料,一步合成得到二联苯。

再如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常规方法是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来合成的。这种方法,虽然催化剂(浓硫酸)价廉、活性高,但反应复杂,副产物多,且浓硫酸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如果以价廉易得、性质稳定安全的苯磺酸为催化剂来合成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且产率可达98.6%。

在有机合成中,选择合适的、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则可以开发新的合成路线,缩短反应步骤,提高原子利用率。

2、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控制氧化反应的深度,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始终是烃类选择氧化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Lewis等就提出烃类晶格选择氧化的概念,即用可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晶格氧化为烃类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的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在升管反应器中烃

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用空气氧化到初始高价态,然后送入提升管反应器中在进行反应,这样氧气是在没有气相氧分子的条件下进行的,可避免气相和减少表面的深度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而且不受爆炸极限的限制,可提高原料的浓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化学的工艺。关于晶格氧氧化的研究与开发。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烃类氧化反应开发选择性好、栽氧能力强,耐磨强度好的新的催化材料,另一方面要根据催化剂的反应特点开发相应反应器及其工艺。

3、选择更“绿色化”的原始材料和试剂

选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险较小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去实现某一化学反应过程将使这一过程更加安全化。例如,芳香胺的合成过去通常是以氯代芳香烃为原料,与氨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来合成。但氯代芳香烃得毒性大,会污染环境。现在发展起来的NASH方法,直接用芳烃与氨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HCN也是绿色有机合成中需回避的一种试剂,避免使用氰化物毒性物质,使合成更“绿色化”。

4.采用洁净的有机电合成

电化学过程是洁净技术的重要组成。由于电解一般无需使用危险或者有毒试剂,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所以在绿色合成中独具魅力。例如,实现自由基环化反应,常

规的方法是使用过量的三丁基锡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原子利用率低、使用和产生着有毒的锡试剂。然而,利用天然、无毒、手性的维生素B12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可在温和、中性条件下完成。

5.运用高效的多步合成技术

在药物、农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往往涉及分离中间体的多步骤反应。为实现绿色合成,近年来,研究发展的串联反应是非常有效的。串联反应包括有一瓶多步串联和一瓶多组分串联。前者是仿照生物体内的多步链锁式反应,使反应在同一反应器内从原料到产物的多个步骤连续进行,无需分离出中间体,又不产生相应的废弃物,和环境保持友好;后者是涉及至少3种不同原料的反应于同一反应器中进行,而每步反应都是下步反应所必需的,而且原料分子的主体部分都融进到最终产物中,这是一类高效的合成方法。

结语:绿色合成作为新的科学前沿已逐步形成,实行绿色合成,就必须选择绿色的原料,如溶剂、催化剂等,开发出更加合理,污染更少,更绿色的合成路线。总之,绿色合成的前景一片大好,希望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崔得良,郝霄鹏,于晓强,等.利用纳米晶的催化性质合成二联

苯.中国科学,2001,(5):451~455

2、何小文,绿色有机合成的途径与方法,安徽科技,2004年第八期

3、SheldonRA,Chem.Ind.,1992,(23):903~906

4、WenderPA,Chem.Rev.,1996,96(1):1~2

5、RideoutDC,BreslowR,J.Am.Chem.Soc.,1980,102(26):7816~7817

绿色有机合成讲义

实验一绿色有机合成 (固相合成α,β-不饱和酮) 一、实验目的 1、查阅与本实验课题相关文献资料, 2、进行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3、完成化合物制备设计、实验工作并对其进行表征。 二、实验原理 固相有机合成是绿色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使用溶剂, 并且无论在反应速度、产物收率, 还是选择性方面, 均较溶液中的反应有显著优势。由于这种反应操作简单, 加热、研磨、振荡及超声波辐射都可以加速反应, 并且避免了因使用溶剂而造成的能耗高、污染环境、毒害性和爆燃性等缺陷,是理想的合成方法。 α,β-不饱和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香料、医药。Knoevenagel缩合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的有效方法,一般在液相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固相合成也有报道,也可在无溶剂下碾磨得到。 三、实验仪器与原料 1、实验仪器 研钵,熔点仪,红外光谱仪,回流冷凝管,电磁搅拌器,抽虑漏斗,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元素分析仪,质谱仪 2、实验原料 苯甲醛及其它取代的苯甲醛,茚酮,氢氧化钠,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1、α,β-不饱和酮的合成 称取茚酮2mmol,芳醛(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等)2mmol于研钵中,加入4mmol的NaOH,室温研磨,反应体系颜色逐渐加深,研磨3-5min,反应完成,用水洗涤出去其中的NaOH,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产物。 2、反应条件的优化 (1)改变反应时间,测定反应收率。 (2)改变NaOH的用量,测定反应收率。 3、表征及性能测定 (1)测定各化合物的熔点,收率

(2)测定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3)产物的质谱、核磁和元素分析 (4)紫外光谱 A测定浓度对某一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的影响 B测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5)荧光光谱 A 测定浓度对某一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影响 B 测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化合物的荧光光谱 五、实验要求 提交实验产物样品,小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 α,β-不饱和酮的经典合成方法有哪些? 2. 什么是Knoevenagel反应? 3. 芳醛上不同取代基团对反应的影响如何? 4. 重结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5、紫外光谱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6、荧光光谱分析仪的原理是什么? 7、影响荧光特性的因素有哪些?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绿色有机合成

浅谈绿色有机合成 周东华2008080364 张刘莉2008080365 摘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特点及绿色合成的目标和研究的方向,实行绿色合成的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绿色有机合成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合成越来越受关注。国家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中指出:“有机合成新反应和新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绿色化学是目前研究一个热点和前沿。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有机合成作为化学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化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绿色化学及其理念指导下,最终要实现绿色合成。 一、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 明确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是我们在绿色合成这一领域能有所作为的先决条件。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实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理想合成。 实现理想合成,有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 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生成物的分子量总和)×100% 原子经济性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2.环境因子(E) 环境因子和环境商都是由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来的。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因子=废弃物的质量(kg)/预期产物的质量(kg) 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所有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等。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因子较小,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3.环境商(EQ) 环境商(EQ)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Q=E×Q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 一、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和满足人们衣食往行等各方面需求中,发挥着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无可讳言的是,由于在化学过程中以适当地使用对人类健康和对环境有害的原料和溶剂以及污染性废物的大量排放,一些化学过程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人们相继提出了绿色化学理念,其目的是在继续发挥化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而将其危害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有机合成作为化学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化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绿色化学及其理念指导下,最终要实现绿色合成。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实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理想合成。 实现理想合成,有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 .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生成物的分子量总和)×100% 原子经济性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环境因子(E) 环境因子和环境商都是由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来的。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因子=废弃物的质量(kg)/预期产物的质量(kg) 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所有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等。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因子较小,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环境商(EQ) 环境商(EQ)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Q=E×Q 式中E为E—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所给出的对环境不友好度。EQ值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和化工生产中选择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重要因素。 为此,Wender教授认为:一种理想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这正是绿色合成的目标。 目前,绿色合成研究的方向是清洁合成、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取代化学计量反应试剂(如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只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源)、新的溶剂和反应介质、危险性试剂替代品(如使用固态酸以取代传统的腐蚀性酸)、充分的反应过程、新型的分离技术、改变反应原料、新的安全化学品和材料、减少和

知识讲解_有机合成基础知识_基础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 编稿:宋杰 审稿:张灿丽 【学习目标】 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的概念,反应原理及其应用; 2、了解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碳原子的氧化数法判断有机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3、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了解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能判断有机反应类型,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 1.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有机物与极性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的结果可以用下面的通式来表示。 888811221221 A B A B A B A B + - + - -+-→-+- (3)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或磺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和醇解,以及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等都属于取代反应。 ①卤代。 CH 4+X 2?? →光 CH 3X+HX ②硝化。 ③磺化。 ④α—H 的取代。 Cl 2+CH 2=CH —CH 3500600C ?????? →CH 2=CH —CH 2Cl+HCl

⑤脱水。 CH 3CH 2OH+HOCH 2CH 3140C ?浓硫酸CH 3CH 2OCH 2CH 3+H 2O ⑥酯化。 CH 3COOH+HO —CH 3?浓硫酸 CH 3COOCH 3+H 2O ⑦水解。 R —X+H 2O NaOH ????? →R —OH+HX R —COOR '+H 2O H + RCOOH+R 'OH (4)取代反应发生时,被代替的原子或原子团应与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否则就不属于取代反应。 (5)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烷的取代反应,将卤原子转化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从而制得用途广泛的醇、胺等有机物;也可通过取代反应增长碳链或制得新物质。 特别提示: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下一上一,有进有出”,类似于置换反应,如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的水 解反应CH 2Br+NaOH ? ?? →CH 3OH+NaBr 就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为OH - )代替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上述反应可表示为CH 3Br+OH - ? ?? →CH 3OH+Br - 。 2.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2)加成反应的一般历程可用下面的通式来表示: (3)能与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气、卤素单质、氢卤酸、氢氰酸、水、氨等,其中不对称烯烃(或炔烃)与HX 、H 2O 、HCN 加成时,带正电的氢原子主要加在含氢较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上;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H 2、Br 2等加成时以1,4加成为主。 此外,苯环与H 2、X 2、HX 、HCN 、NH 3等的加成也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加成反应。 ①烯烃(或炔烃)的加成。 CH 3—CH =CH 2+H 2Ni Δ??→CH 3—CH 2—CH 3 CH 3—CH =CH 2+Br 2—→CH 3—CHBr —CH 2Br CH 3—CH =CH 2+HCl —→CH 3—CHCl —CH 3

绿色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 综述题目绿色有机合成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及班级分析化学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8日

绿色有机合成 摘要:绿色有机合成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不生产或少生产对环境有害的副产品合成,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方法,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首先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特点及绿色合成的目标;然后从原料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及合成方法的绿色化等多方面综述了绿色有机合成过程与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绿色,有机合成,原料,溶剂,催化剂,合成方法 0.前言 有机合成为人类提供了绚丽多彩的染料、丰产优质的肥料和农药、疗效显著的药物、性能优良的材料等多种多样的功能性化学品,但许多有机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向大气、土壤和水中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企业因治理污染消耗了巨额资金,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这种先污染后处理的效果往往又不佳,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首选策略是在源头上防止污染生成,这就是目前备受重视的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的主要内涵。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目标是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更多或全部转化成最终所希望的产品的原子。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一项措施,其内容包括新设计或重新设计化学合成、制造方法和化工产品来消除污染源,是最理想的环境污染防止方法[1]。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如何使化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确保人身健康和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是对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严峻挑战。为此,化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与传统的治理污染完全不同的“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因此要求任何一个化学活动,包括化学原料的使用、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都应该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是友好的。近20 年来,绿色化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的研究领域,是“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符合“绿色化学”基本原理和目标的“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最近,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等国际著名期刊相继以“绿色化学”为主题出版了专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化学的日益重视,我国绿色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包括不对称催化反应在内的高选择性及原子经济性有机反应、惰性化学键如C-H的活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基本途径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基本途径 摘要:绿色有机合成,是指利用一定的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体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等有害的原料、溶剂、催化剂、产物及副产物等的使用和生产。结合笔者相关工作体会,本文主要对实现绿色合成的基本途径以及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有机合成;基本途径 前言: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绿色合成化学正向着生态友好型、原子经济性及高选择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未来对绿色化学的研究的将在于寻找新的绿色合成路线和合成方法,无毒无污染的合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基础化学实验已经在能源、资源等方面的有效利用上向新技术、新工艺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化工实验需要改进,以合成技术为主体和突破点,寻求无污染、高利用率的绿色工艺,从实验与应用技术的出发点上把握精细化工绿色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实现绿色合成的基本途径 (一)运用高效的多步合成技术 在药物、农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往往涉及分离中间体的多步骤反应。为实现绿色合成,近年来,研究发展的串联反应是非常有效的。串联反应包括有一瓶多步串联和一瓶多组分串联。前者是仿照生物体内的多步链锁式反应,使反应在同一反应器内从原料到产物的多个步骤连续进行,无需分离出中间体,又不产生相应的废弃物,和环境保持友好;后者是涉及至少3种不同原料的反应于同一反应器中进行,而每步反应都是下步反应所必需的,而且原料分子的主体部分都融进到最终产物中,这是一类高效的合成方法。 (二)发展和应用安全的化学品 发展和应用对人和环境无毒、无危险性的试剂和溶剂,以及其他实用化学用品,是实现绿色合成最直接的一环。可以采取适当的手段使某一分子的毒性降低而不影响其功能。例如,腈类化合物的毒性,认为是由于腈类分解而生成氰离子产生的。若将腈的α位进行取代,使其难生成自由基而不产生氰离子,则可使毒性降低,而反应功能不受影响。又如,人们开发的新型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以其较高的反应活性和低微的毒性,代替了剧毒的光气和硫酸二甲酯,从而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化工原料”。 二、绿色合成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近几十年,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或技术,以期实现使用安全的化学试剂和溶剂,如CO2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态下反应,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节省能量;改变合成的环境,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doc

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 一、绿色合成的目标及其研究方向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和满足人们衣食往行等各方面需求中,发挥着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无可讳言的是,由于在化学过程中以适当地使用对人类健康和对环境有害的原料和溶剂以及污染性废物的大量排放,一些化学过程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人们相继提出了绿色化学理念,其目的是在继续发挥化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而将其危害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有机合成作为化学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化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绿色化学及其理念指导下,最终要实现绿色合成。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实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理想合成。 实现理想合成,有三个定量指标:原子经济性、环境因子和环境商。 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生成物的分子量总和)×100% 原子经济性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2.环境因子(E) 环境因子和环境商都是由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

提出来的。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因子=废弃物的质量(kg)/预期产物的质量(kg)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所有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等。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因子较小,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改变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3.环境商(EQ) 环境商(EQ)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Q=E×Q 式中E为E—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所给出的对环境不友好度。EQ值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和化工生产中选择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重要因素。 为此,Wender教授认为:一种理想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这正是绿色合成的目标。 目前,绿色合成研究的方向是清洁合成、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取代化学计量反应试剂(如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只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源)、新的溶剂和反应介质、危险性试剂替代品(如使用固态酸以取代传统的腐蚀性酸)、充分的反应过程、新型的分离技术、改变反应原料、新的安全化学品和材料、减少和最小化反应废弃物的产生等。 二、有机合成实现绿色合成的途径

有机合成与推断-(解析版)

专题一:有机物合成与推断 1.【2016新课标1卷】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 CO2,W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新课标2卷】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G中的官能团有_____、 _____ 、_____。(填官能团名称) (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 摘要:随着化工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为人类带来的益处越来越大。例如:药品的发展有助治愈不少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聚合物科技创造新的制衣和建造材料;农药化肥的发展,控制了虫害,也提高了生产。然而,制造这些化学品时,亦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就是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天,研究人员正努力应付各种环境问题,探讨各种物质对环境造成之影响及研究怎样清除污染。对持久的发展来说,补救环境工作是必要的,但仍有不足之处。于是,“绿色有机化学”的理念被提了出来。 关键字:绿色化学有机合成原子经济性应用 1.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定义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 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 不生产或少生产副产品的对环境友好的反应进行合成, 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反应和方法, 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 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 从合成反应入手, 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 2.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内容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是对传统化学的挑战, 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因此,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从反应原料、反应条件、转化方法或开发绿色产品等角度进行研究, 打破传统的化学反应, 设计新的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包括: ①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利用可再生资源; ③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研究;④不同反应介质的研究; ⑤寻找新的转化方法; ⑥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化学产品。 3.绿色有机合成化学的合成目标 绿色合成的目标,应当是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实现理想的合成。实现理想的合成,有两个定量的指标:其一是原子经济性;其二是E 指数。 3.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是化学家Trost 提出的,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即原料分子尽可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产物,不需要附加,或仅仅需要无损耗的催化剂,使排放接近零。合成中原子的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经济性/ % =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 反应产物的原子量总和) ×100 % 原子经济性这一概念,引导着人们在设计合成途径中,如何经济地利用原子,避免使用保护基团,避免离去基团产生,从而保持与环境友好。 3.2 E 指数 E指数是化学家Sheldon 提出来的。它是从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高效、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化工流程的排废量来衡量合成反应的。 E 指数= 废弃物(kg) / 预期产物(kg) 这里的废弃物是指预期产物之外的任何副产物,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无机盐。显然,要减少废弃物使E 指数较小,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改变许多经典有机合成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3.3 理想的合成 单纯用原子经济性和E 指数这两个概念去评价合成反应是否理想是不够全面的,至少还应考虑到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体积生产物质量。为此,Wender 教授对理想合成作出了完整的定义[7 ] :一种理想(最终是有效的) 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定义提出的标准,也正是绿色合成的目标。绿色化学的应用

6有机合成综合应用

有机合成综合应用 1、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H CH2OH OH CH3 n 的合成路线 如下: 扁桃酸 A C D E F N HCN/OH- ① ② H2O/H+ 化合物B 浓H2SO4 ② H+ SOCl2化合物M CHCOOH OH H+ Ag(NH3)2OH ①H CH 2OH OH CH3 n 已知: HCN/OH- 1 2 H2O/H+ SOCl2 RCHO CHCOOH OH R RCOOH RCCl O R'OH RCOOR'(R R'代表烃基)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 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____。 (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扁桃酸 CHCOOH OH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 CH2-)的同分异 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丙烯可用于合成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C3H5Br2Cl)和应用 广泛的DAP树脂: 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COOR'+R”OH RCOOR”+R'OH (R、R’、R”代表烃基) (1)农药分子C3H5Br2Cl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是,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 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2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E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最终得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于DAP 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6)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 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 (2)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式是 (4)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①~③合成。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

有机合成发展及趋势

有机合成发展及趋势 摘要:总结了有机合成的发展及未来的趋势,特别介绍了绿色合成化学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有机合成, 发展, 趋势, 绿色合成化学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organic synthesi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future of organic synthesis are summarized, especiall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green synthesis chemistry. Key words: Organic Synthesis, Development, Trend, Green Synthesis Chemistry 1828年德国科学家F.维勒利用无机物氰酸铵成功合成出了动物代谢产物尿素,开创了一个新的化学领域—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制备成新的有机物的过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有机合成已经经历了180年的发展历史。 总体而言,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初创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辉煌期。 有机合成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合成染料及药物等,如霍夫曼(A.W.Hofmann)发现的苯胺紫,费歇尔(Emil Fischer)合成的六碳糖的各种异构体以及嘌呤等杂环化合物,拜耳(A. Von Baeyer)合成的有机染料靛蓝等。越来越多的化合物的合成,为有机合成的辉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末,有机合成进入了空前发展的辉煌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有机合成大师。如喹啉全合成的完成者R.B.Woodward,同时他还合成了生物碱马钱子碱、麦角新碱、利血平;甾体化合物胆甾醇、皮质酮、黄体酮以及羊毛甾醇;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及维生素B12。E.J.Corey则在总结有机合成规律与合成设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从合成目标分子出发,根据其结构特征和对合成反应的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并利用经验和推理设计出适当的合成路线,提出了反合成分析,并运用这种方法合成出了银杏内酯、大环内酯、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以及白三烯类化合物。 如今,有机合成已经成为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遍布材料、能源、环保、生命等各个学科,在社会文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Seebach “Organic Synthesis-Where now?”的文章论述了当时的有机合成以及发展趋势[1],他认为从大的反应类型上讲有机合成已经难有新发现,当然新的改

有机合成

复习题 选择题 1 在下列两条合成路线中,哪一条更合理( A )羧基钝化,影响取代 A B 2 下列哪种原料主要是通过烃类热裂解制得的(4) (1)甲烷(2)苯(3)一氧化碳(4)乙烯 3 苯的沸腾氯化中,原料苯与氯气是以((1)并流)方式进入氯化塔的;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进行十二烷基苯的磺化中,所用降膜反应器采用的是((1)并流)操作。 (1)并流(2)逆流 4 硝基苯液相催化氢化制苯胺时,最好采用哪种催化剂((1)钯/炭催化剂) (1)钯/炭催化剂(2)骨架镍催化剂(3)铂/炭催化剂 5 以下氯化催化剂的组合中,哪组可以用((1)I2+100%H2SO4 ) (1)I2+100%H2SO4(2)FeCl3+100%H2SO4(反应) (3) FeCl3+HClO(无水-有水) 6下列哪种原料主要是通过煤制电石制得的((C)乙炔) (A)甲烷(B)苯(C)乙炔(D)乙烯 7氯苯制取一硝基氯苯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硝化方法为((C)混酸硝化)(A)稀硝酸硝化(B)浓硝酸硝化(C)混酸硝化(D)硫酸介质中硝化8指出以下反应所用的试剂中HBr (丙烯制2-溴丙烷反应剂) 属于(),HBr (丙 烯制1-溴丙烷反应剂) 属于() (A)亲电试剂(B)亲核试剂(C)自由基试剂 9以下还原过程,除了用催化氢化法以外,还可以使用的化学还原剂为()

(A)铁粉(B)锌粉(C)硫化钠(D)氢化铝锂 10由十二烷基苯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用的磺化方法() (A)液态三氧化硫磺法(B)三氧化硫-溶剂磺化法(C)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磺化法 11 目前工业上制取以下物质磺化过程的产物采用的的分离方法分别是甲苯制取CLT酸(),萘的高温一磺化制萘-2-磺酸() (A)稀释稀出法(B)稀释盐析法(C)中和盐析法(D)脱硫酸钙法 12苯制取硝基苯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硝化方法为(),蒽醌制取1-硝基蒽醌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硝化方法为() (A)稀硝酸硝化(B)浓硝酸硝化(C)混酸硝化(D)硫酸介质中硝化 13 以下氯化催化剂的组合中,哪组可以用() (A)I2+100%H2SO4(B)FeCl3+100%H2SO4(C) FeCl3+HClO 14以下还原过程,除了用催化氢化法以外,还可以使用的化学还原剂为() (A)铁粉(B)锌粉(C)硫化钠(D)氢化铝锂 15苯在用混酸的四槽串联一硝化制硝基苯时,副产物二硝基苯主要是在( ) 硝化器中生成的。 (1)第一(2)第二(3)第三(4)第四 16 苯的沸腾氯化中,原料苯与氯气是以()方式进入氯化塔的;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进行十二烷基苯的磺化中,所用降膜反应器采用的是()操作。 (A)并流(B)逆流 17萘的高温一磺化制萘-2-磺酸,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是()(1)稀释稀出法(2)稀释盐析法(3)中和盐析法(4)脱硫酸

有机合成的四个基本

有机合成的“四个基本” 湖北省老河口市一中李军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一直依靠自然界的资源生存。在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例如,通过酿酒、制药等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有时天然物质及其加工产品的性能也不尽如人意。19世纪20年代,人类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以来,有机化学家们不断地合成出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各种有机物。通过有机合成不仅可以制备天然有机物,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对天然有机物进行局部的结构发行和修饰。 一、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1.正向合成分析法: 2.逆向合成分析法: 目标化合物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基础原料 解答这类问题时具体到某一个题目是用正推法还是逆推法,还是正推、逆推双向结合,这要由题目给出的条件决定。 正向合成分析法是从已知的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真接或间接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合成的目标有机物,而逆向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又可以由上一步的中间体得到,依次类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 解题思路: (1) 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2) 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3) 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有机合成的解题思路是: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种官能团,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其次是根据现在的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化合物分成若干片段,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段拼凑衍变,尽快找出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关键;最后将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得出的若干个合成路线加以综合比较,选择出最佳的合成方案。 二、有机化学合成路线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第一部分专题6 有机合成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考前冲刺第一部分专题6 有机合成解题方法与技 巧 有机合成题要求考生能用给定的基本原料(常见的有 、、、、 等)制取各种有机物。其实质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机物的碳链增长或缩短,或在碳链与碳环之间发生相互转换,或在碳链与碳环上引入或转换各种官能团,以制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有机物。本文简略谈一谈有机合成题的解法,希望能给各位考生以帮助。 一、总的解题思路 1. 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何类有机物,与哪些基本知识和信息有关; 2. 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及碳链或碳环的组成; 3. 再次根据给定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出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方法,尽快找出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4. 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的合成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 1. 掌握官能团衍变的主线(常见有两种途径) (1) (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如: 2. 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羟基(�OH):a. 烯烃与水加成,b. 醛与氢气加成,c. 卤代烃碱性水解,d. 酯的水解等。 (2)引入卤原子(�X):a. 烃与X2取代,b. 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c. 醇与HX取代等。

(3)引入双键:a. 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b. 醇的氧化引入等。 三、常见的合成方法 1. 顺向合成法 此法要点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 逆向合成法 此法要点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3. 类比分析法 此法要点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其思维程序为“比较题目所给知识原型→找出原料与合成物质的内在联系→确定中间产物→产品”。 四、高考常见题型 1. 限定原料合成题 本题型的主要特点:依据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无机试剂,运用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验,设计合理有效的合成路线。 例1:松油醇是一种调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下式中的是为区分两个羟基而人为加上去的)经下列反应制得:

有机合成中的绿色合成理念

FRIEND OF CHEMICAL INDUSTRY 58FRIEND OF CHEMICAL INDUSTRY 2006.NO.06 化工之友 石 化 论 坛 代用燃料是现在最大的任务。 5.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是指从农作物或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可再生燃料。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植物油型燃料有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豆油、甲醇酯混合油等。将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与酒精反应,脱去甘油三酸脂转变成甲酯或乙基酯之后就可以在柴油机上使用,这些酯类物被称生物柴油。生物燃料的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性,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上五种代用燃料,都可以成为汽车清洁代用的燃料。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减轻对石油需求的压力,我国应该加大对以上五种代用燃料的开发和利用,现在已经开始的大规模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北方的陕京天然气管线;中部的“西气东输”工程,长4200公里的管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出发,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上海。南方的LNG接受站建设,等等,都是今后发展和未来的广阔前景。 针对目前我国自然条件和“富煤贫油”能源资源的特点,发展可从煤、天然气制取的甲醇、二甲醚燃料和从生物质木薯、秸秆、玉米等制得的乙醇燃料,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代用燃料体系,对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等源油燃料的依赖性,减轻市场的需求压力,保证我国能源安全,保护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护大气环境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石油进口目前已经超过警戒线,国际油价再创历史最高,这将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已开始应用醇基燃料,美国应用甲醇代用燃料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应用规模在几十万台汽车以上。巴西应用醇基燃料的规模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德 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都已大规模应用甲醇代用燃料, 以节约石油,保护大气环境。 我国对甲醇燃料在发动机上应用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实验,在冷起动、热起动、加速性、燃烧性等方面均获得成功。在我国,甲醇燃料替补石油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和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如用煤为原料生产1亿吨甲醇,可转化2亿吨煤;能使近四分之一的煤矿工人稳定就业。应用醇基燃料技术,1亿吨甲醇可替代6000万吨成品油,可培育出新能源市场,拉动国内消费,并减少进口1亿吨石油,节省近300亿美元;我国的化肥、炼焦、制药企业一般联产甲醇,甲醇的消费也可为上述企业经济增长开辟新途径;甲醇也可以农作物的秸秆为原料生产。我国煤资源超过1万亿吨,按采收率50%计,成品煤5000亿吨,可用100多年。可以制造甲醇、二甲醚和氢用作汽车燃料。预计1000亿吨高硫煤就能满足本世纪汽车大发展的需要。而其他可预见的能源都难于满足汽车对燃料的需求,这也为探索和研究新能源创造了充裕的时间条件。我国低压法工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造甲醇的技术早已成熟。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林作物的秸秆和副产品为原料,用生物技术制取甲醇,不但成本较低,且在制取甲醇的同时,还可以制取较高品质的纸将和蛋白饲料,中水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循环再用,浇地可以肥田,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开发清洁醇基代用燃料项目顺应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醇基燃料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同时可以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能源成本。可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绿色合成的研究方向 有机合成中要实现绿色合成的三个定量指标是:a、原子经济性;b、环境因子;c、环境商。 1.1 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反应应当最大限度 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使之结合到分子目标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计算: 原子利用率= ×100% 原子经济性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和废物排放达到最低。 1.2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E)和环境商(EQ)都是由荷兰著名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来。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计算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客观影响。 E—因子= 这里所有的废弃物是指除预期产物之外的所有产物,其中也包括反应后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机盐等。显然,要在合成过程中减少废弃物使E—因子较小,最有效途径就是改变经典有机合成过程中以中和反应进行后处理的常规方法。 1.3环境商 环境商是以在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和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该合成反应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EQ=E×Q 式中E为环境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排放到环境中所对环境所造成损害度。EQ值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选择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参考指标。 为此,Wender教授的看法是:一种理想合成是指用简单的而又安全的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影响、并且资源能够有效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原始材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这也正是绿色合成的最终目标。 目前,绿色合成研究的方向只在于追求清洁合成、提高 有机合成中的绿色合成理念 胡琳莉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有机合成作为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人们衣食往行等各方面需求中,发挥着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一定量地使用了对人类健康和对环境有害的原料及溶剂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在有机合成过程中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为此,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无污染的绿色化学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在继续发挥有机化学的积极作用同时将其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绿色合成的目标就是实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理想合成。关键词:绿色合成 催化作用 固态化学反应 中图分类号:O6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合成发展简史

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简史 专业:精细化工 学号:1110731110 姓名:朱琳

目录 1.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永不枯竭研究资源 (3) 2.有机合成的发展史 (3) 2.1早期的合成化学 (3) 2.2 合成化学的发展 (4) 2.3有机合成的新发展 (7) 3.中国有机合成发展概况 (8) 4.参考资料 (10)

有机合成发展简史 有机合成化学是有机化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强有力工具。一个国家有机化学研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状况。有机合成是推动有机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1.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永不枯竭研究资源 生命科学: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生化分析试剂等; 医药学:药物、药理、病理分析试剂等; 农业:农药、农用化学品等; 石油:石油化工产品等 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合物、功能材料等; 食品:食品添加剂等; 日用化工:燃料、涂料、化妆品等。 2.有机合成的发展史 2.1早期的合成化学 (1900年以前):简单化合物的制备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Wohler)首次从无机物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

1845年德国化学家Kolbe合成醋酸 1854年法国化学家Bezthelot合成油脂 1890年德国化学家Emil Fisher合成六个碳原子的糖的各种异构体,由于他在糖化学和嘌呤等杂环化合物合成的功绩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2 合成化学的发展 (1900~1960年):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被合成 1902年德国化学家Willstatter合成托品酮(191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颠茄酮 1917年英国化学家Robinson 全新、简捷地合成托品酮(Mannich反应)(194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