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

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

底厚为5mm;

3、漏斗或铝制料勺;

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直尺、浅盘等。

三、参照《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先用公称直径

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试验步骤:

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

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二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五、试验结果计算:

(一)堆积密度(ρ1)及紧密密度(ρ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l(ρc)=(m2-m1)/V×1000(kg/m3) (1)

式中:ρl(ρc)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kg/ m3) m1――容器筒的重量(kg);

m2――容器筒和砂总量(kg);

V――容器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二)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V L=(1-ρL/ρ)×100(%)

(2)

V c=(1-ρc/ρ)×100(%) (3)

式中:V L――堆积密度的空隙率;

V c――紧密密度的空隙率;

ρ――砂的表观密度;

ρL――砂的堆积密度;

ρc――砂的紧密密度。

石子、砂子密度

砂子石子的密度说法 第一种说法: 公路用中砂堆积密度一般是1390~1450kg/m3。 建筑材料堆积密度:砂子堆积密度一般取1300 –1600Kg/m3 (与含水率有关), 石子堆积密度一般取1500 –1800Kg/m3 (与石子材质有关)。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第二种说法: 石头密度为2g每立方厘米 一方=1000000立方厘米 2000000g,就是2吨 1.2*2= 2.4吨 1.3*2= 2.6吨 上面是没有考虑空隙因素的。从实际生产生活的经验来看。 一方石子=1.6吨石子左右。 一立方沙子的密度是多少?等于多少公斤?它们的计算公式。 普通沙的正常密度1400~1700kg/m3。也就是一立方沙子重量大约是 2800-3400斤。p=mv (p) 密度=质量(m)/体积(v) 亲,你得先知道一立方米沙子的质量,才能求密度啊。数值上一立方米的沙子质量(单位是千克)等于它的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m=p*v,m是质量,p是密度,v是体积。

第三种说法: 做密度试验,工地上面进原材料时,一般是多少方,但我们做配比时是按重量计.在管理原材料进场时就根据砂石的堆积密度(松容重)来计算重量. 砂一般是1400--1550Kg/m3,有可能达到1600kg/m3. 石就要看是什么材料的了.很难说,有的石子轻,有的重.一般就1500Kg/m3,在我们的工地上石子偏重,达到了1500--1600Kg/m3,个别的有1700Kg/m3. 第四种说法: 一方石子有多重 大约一方是2.2吨左右。光是石子,空隙较大,一般在1.55T左右,达不到2.2的,一般的砼也就2.4左右. C20: 水泥0.293T,中砂0.584 ,石子0.87 C30:水泥0.421T,中砂0.478 ,石子0.87 其他不打了 1.4-1.6t,一般按1.5t左右计算,根据级配和粒径不同而不同,粒径越小容重越小,反之越大,级配好的 容重也更大一些。 1.4-1.6t,根据级配好的容重大一些 1.46左右(不过我们用的是5-20mm的) 呵呵这个就要看看是什么样的料拉一般的河砂就是在1.55T 左右,混凝土浇筑后是在2.2T左右自己去称本人一般都按1500Kg算。 石子一立方有多重? 2-4cm碎石的堆积密度一般是每立方米1500—1650KG左右大理石一般在 2.6~2.7克每立方厘米; 花岗石一般在2.6~ 3.0克每立方厘米; 石灰石一般在2.6~2.8克每立方厘米; 石板石一般在2.7~2.9克每立方厘米。 1-3石子一方有多重 大约一点六吨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 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 底厚为5mm; 3、漏斗或铝制料勺; 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直尺、浅盘等。 三、参照《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先用公称直径 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试验步骤: 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

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二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五、试验结果计算: (一)堆积密度(ρ1)及紧密密度(ρ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l(ρc)=(m2-m1)/V×1000(kg/m3) (1) 式中:ρl(ρc)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kg/ m3) m1――容器筒的重量(kg);

碎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方法

检验名称:碎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方法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要仪器:1、秤;2、容量筒;3、平头铁锹;4、烘箱。 注意事项:1、最大粒径31.5mm的颗粒用20L的容量筒。 2、取完试样,放入浅盘,在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摊 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均后分成两份备用。 3、试验完毕必须清理试验现场。 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料 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装满容量 筒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 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 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 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 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 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的方向 垂直),然后在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 毕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 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 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 总质量(m2)。 3计算方式:1、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ρL(ρC)=m2-m1/V×100

3);式 中:ρL——堆积密度(kg/m 3);ρ C— —紧密密度(kg/m 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砂子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砂子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3.14.1表观密度 3.14.1.1 试样制备 将试样按四分法缩分至约660g ,放在烘箱中于(105± 5)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14.1.2 试验程序 称取试样300g ,精确至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 的刻度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 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 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6.13.2.2条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 g 。 3.14.1.3结果计算与评定 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 /m 3: ρρ?-+=)(1 2000G G G G 水 (0ρ——表观密度,kg/m 3;ρ水——水的密度,1000kg/m 3;G o ——烘干试样的质量,g ;G 1——试 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 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0kg/m 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 ,须重新试验。 3.1 4.2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3.14.2.1 试样制备 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 L ,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14.2.2 试验程序 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 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g 。 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g 。 3.14.2.3结果计算与评定 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3: V G G 211-=ρ (ρ1 —— 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 ; G 1 ——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 G 2 —— 容量筒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 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量具:500 mL容量瓶; 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9.密度计; 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 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

砂料堆积表观密度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 (1) 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 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 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 (3) 实验步骤 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4) 结果计算与评定 ①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2——表观密度,kg/m3; ρ水——水的密度,1 000 kg/m3;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 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 20 kg/m3,须重新试验。 ②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L。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③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V0——空隙率,%; ρ1——试样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ρ2——试样表观密度,kg/m3;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完整版)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 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量具:500 mL容量瓶; 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9.密度计; 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 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4.3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关闭窗口】 (1) 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 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 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 (3) 实验步骤 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4) 结果计算与评定 ①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2——表观密度,kg/m3; ρ水——水的密度,1 000 kg/m3;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 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 20 kg/m3,须重新试验。 ②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L。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③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V0——空隙率,%;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实验者:陈伟 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实验原理 1、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单位:g/cm3),如果两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进行实 验。 2、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 x)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 x=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 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 的属于Ⅲ区。 3、石子捣实密度实验要求及说明: 1)通过对两种单粒级石子不同比例的搭配,观察其捣实密度的变化,画出石子比例和 捣实密度的曲线 ,并进行分析; 2)实验使用的石子是石灰岩碎石,粒径分别为5—10mm,10-20mm单粒级; 3)所用容积升体积为10L; 4)石子的称量总质量为20Kg。 3、压碎指标表示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是间接的推测其相应的强度的一种方法 四、实验步骤 1、测量砂的表观密度 (1)实验仪器:天平(量程1kg,精度1g); 容量瓶(500ml); 干燥箱; 干燥器。 (2)实验步骤: --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摇动容量瓶, 使试样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 --打开瓶塞并添加水,使得液面与瓶颈500ml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外 面水分,称量其质量m1;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清洗瓶内外,在装入上述相同的冷开水至瓶颈500ml 刻度线处。塞紧瓶塞,擦干外面水分,称量其质量m2; --取水的密度为1g/cm3,用下述公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0.01g/cm3)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进行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 --300g砂子装入容量瓶后,不要马上称重应摇晃容量瓶,排除气泡。 --容量瓶上面有一刻线,两次加水一定是凹面相齐。 --注意300g砂子要全部加入容量瓶,不要丢或有剩余。 2、筛分析实验 (1)实验仪器:筛(10;5.0;2.5;1.25;0.63;0.315;0.16); 筛底电子秤。 (2)实验步骤: -- 称取砂500g。将筛子按筛孔由大到小叠合起来,附上筛底。将砂样倒入 最上层(孔径为5mm)筛中; --用手筛动筛子,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称取各号筛上上的筛余量;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精确至0.1%);

砂石堆积密度

砂石堆积密度2008-09-04 21:54 分类:建筑资料 字号:大中小 1.建筑材料堆积密度: 砂子堆积密度一般取1300 –1600Kg/m3 (与含水率有关) 石子堆积密度一般取1500 –1800Kg/m3 (与石子材质有关) 2.石家庄堆积密度常用: 砂子堆积密度常用1.28t/m3 石子堆积密度常用1.48t/m3 实际密度(True Density ) 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m/V 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 );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 值愈精确。 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 );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 以前称容重、有的也称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m/V 式中: ρ0-表观密度(g/cm3 或kg/m3 ); m-材料的质量(g或kg );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其测定很简便,只要测得材料的重量和体积,即可算得表观密度。不规则材料的体积要采用排水法求得,但材料表面应预先涂上蜡,以防水分渗人材料内部而影响测定值。 ——————————————————————————— 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可用下式表示: ρ=m/V 式中: ρ0′-堆积密度(kg/m3 ); m-材料的质量(kg ); 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 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既含颗粒内部的孔隙,又含颗粒之间空隙在内的总体积。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若以捣实体积计算时,则称紧密堆积密度。 沙子:1.4-1.5 砾石:1.5-1.7 碎石:1.6-1.9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 仪具与材料 (1)台秤:称量5kg,感 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 筒形,内径08mm,净高109 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 m,容积约最早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70 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土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 试验准备 3.1 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2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T0331—1) 式中: V——容量筒的容积(mL); 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m2′_______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 4.1 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

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4.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5 计算 5.1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 (T0331-3)

石英砂简介&堆积比重

天然石英砂 天然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白色或者乳白色,高纯度的透明,俗称水晶,有透明水晶和紫色水晶,非常漂亮,价值连城。主要性质: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天然天然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石英化学式为Si02,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1203、IMO,、CaO、Mg0等。它有多种类型。日用陶瓷原料所用的有脉石英、天然石英砂、石英岩、砂岩、硅石、蛋白石、硅藻土等,水稻外壳灰也富含Si02。石英外观常呈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莫氏硬度为7,断面具玻璃光泽或脂肪光泽,比重因晶型而异,变动于2.22-2.65之间。石英是非可塑性原料,其与粘土在高温中生成的莫来石晶体赋予瓷器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并能增加坯体的半透明性,是配制白釉的良好原料。民国时期多采用景市三宝蓬所产石英,新中国成立后大多采用星子、都昌、修水等地的石英,尤其是20年代以来,用量剧增。釉料中用量为10%—30%,使用前应洗净拣选,除去污物杂质,放在窑内高温煅烧,便于粉碎。无色、透明的石英的变种,希腊人称为“Krystallos”,意思是“洁白的冰”,他们确信石英是耐久而坚固的冰。中国古代人认为嘴里含上冷的水晶能够止渴。石英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它的用途也相当广泛。远在石器

时代,人们用它制作石斧、石箭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猎取食物和抗击敌人。石英钟、电子设备中把压电石英片用作标准频率;熔融后制成的玻璃,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眼镜、玻璃管和其它产品;还可以做精密仪器的轴承、研磨材料、玻璃陶瓷等工业原料。石英晶体内含有细小的气泡或液体充填裂隙时,会通过干涉光产生彩虹,能制成精美的首饰。 天然石英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 ,天然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硬度7,性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相对密度为2.6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KOH溶液,熔点1750℃。水玻璃是硅酸盐相互间发生缩水反应,变成了凝胶或者溶胶类的聚合体,往往很粘稠,流动性差。指含二氧化硅较多的河砂、海砂、风化砂等。除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外,还含有氧化铁、氧化铝、铅、硼、镁、钠等微量元素。主要用作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细天然石英砂可用作研磨玻璃等的磨料。物化性质天然石英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 ,天然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硬度7,性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密度为2.65,堆积密度(1-20目为1.6,20-200目为1.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KOH溶液,熔点1750℃。天然石英砂表面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石英砂表面积检测数据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目前有很多仪

砂的试验方法

1.1 砂的筛选分析试验 1.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12砂的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5.00mm、2.50mm、1.25mm、630um、315um、160um 的方孔筛各一只,筛的底盘和盖和一只;筛框直径为300mm或200mm。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 2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 摇筛机; 4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 5 浅盘、硬、软毛刷等。 1.1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恒重是指在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小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1.14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按这样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 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 2 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2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1.15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1 计算分计筛余(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 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 3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值1%; 4 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公式) 5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计算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1.2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1.21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砂的表观密度。 1.22标准法表现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2 容量瓶—容量500ML; 3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 4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1.23试样法表观密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

实验一 砼用砂含水率试验

实验一 砼用砂含水率试验 试验步骤 1.将自然潮湿状态下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1100g ,拌匀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一份试样连同浅盘的质量为m 1,精确至0.1g ,然后摊开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烘干后的砂试样与浅盘的质量m2(g )。 3.称出浅盘的质量m 3 (g )。 (三)结果计算 ● 计算含水率W (0.1%): ●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 两次值差要小于0.2% 实验二 砼用砂堆积密度与空隙率的测定 试验步骤 用公称直径为4.75mm 的筛子过筛,经四分法缩取试样不少于3L,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若有结块,应在实验前予以捏碎。 1. 松散堆积密度的测定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 处徐徐倒入,让试样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试样呈锥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m 2)。精确至1g 2.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 取另一份试样,分两次装入容量筒内,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再装第二层,把垫着的圆钢转90度,前后颠击各25下,加料至试样超出容器口,用钢尺沿容器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出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m 2)。精确至1g ● 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3) ● ● ρ0’ = ● m 1:容量筒质量(kg ) ● m 2: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kg ) ● V :1.04L 容量筒体积(L ) ●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数品均值作为测定值 实验三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 用四分法缩取试样不少于660g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至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⑴称取烘干试样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 ⑵静置24小时后,打开瓶塞测水温,然后用滴管加水至水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 1)。 ⑶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壁清洗干净,再向容量瓶内注入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壁水分,称其质量(m 2)。 ※实验应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 起至实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 m 0 ——试样的烘干质量,g m 1 ——试样、水、容量瓶的总质量,g m 2 ——水、容量瓶的总质量,g %1003221?--=m m m m W %100' 012?-V m m

细骨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

细骨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空隙率。 二、仪具与材料 (1)台秤:称量5kg ,感量5g 。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 ,净高109mm ,筒壁厚2mm ,筒底厚5mm ,容积约最早为1L 。容量筒应先校正容积,以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并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下式计算容量筒容积(V): 12G G V -= G1——筒和玻璃板总质量,kg ; G2——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kg 。 (3)烘箱、小勺、直尺、浅盘等。 三、试验准备 取缩分式样约3L ,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过5mm 的筛分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试验步骤 (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cm 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

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 2 )。 (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 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 五、计算 (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fs ρ按式计算(精确至10㎏/m 3)。 )/(100031 2fs m kg V m m ?-=ρ 式中: m 1——容量筒的质量(kg); m 2——容量筒连试样的总质量(kg); V ——容量筒容积(L)。 (2) 砂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100100????? ? ?-=ρρfs V 式中:0V ——砂的空隙率(%); fs ρ______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kg /m 3); 0ρ_____砂的表观密度(kg /m 3)。

砂的检验方法

砂的检验方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砂的检验方法 砂的筛分析实验 砂的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630um、315um、160um的方孔筛各一只,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2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 摇筛机; 4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 浅盘、硬、软毛刷等。 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定按紧,筛分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晒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按顺序依次进行,直至全部晒完为止。 注: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试验。 筛分析试验结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计算分计筛余量(各筛上的晒于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 2 计算累计筛余量(该筛的分计筛余量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分计筛余量之和),精确至%;

3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 4 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u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 式中: uf——砂的细度模数 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630um、315um、160u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量;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2 李氏瓶——容量250ml; 3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砂的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向李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部附着水,计录水的体积(V1); 2 称取烘干试样300g(Mo)徐徐加入盛水的李氏瓶中; 3 试样全部倒入瓶中后,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水中,摇转李氏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V2)。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Mo÷(V2-V1)】-at}×1000

目数与粒径对照表石英砂堆积密度

石墨筛网目数与粒径的计算和对照: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寸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一般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比如,800目的筛网的孔径为19微米左右;200目的筛网的孔径是75微米左右。由于存在开孔率的问题,也就是因为编织网时用的丝的粗细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存在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和日本标准三种,其中英国和美国的相近,日本的差别较大。我国使用的是美国标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通常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法。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目”的含义也难以统一。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等效体积颗粒的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以μm或mm表示。 用目数来恒量粉体的颗粒大小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粒径(D50,D97)来表示颗粒大小,用目数折算最大粒径。如果大家看过日本关于磨料的标准JIS标准,就会觉得非常科学。他们的每个号的磨料均给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测定仪时的数据是不同的。其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③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粒度分布: 用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反映出的不同粒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数。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两种形式。区间分布又称为微分分布或频率分布,它表示一系列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累计分布也叫积分分布,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颗粒的百分含量。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 ① 表格法:用表格的方法将粒径区间分布、累计分布一一列出的方法。 ② 图形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形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③ 函数法:用数学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理论研究时用。如著名的Rosin-Rammler分布就是函数分布。 目数(mesh)和粒径微米(μm)的换算

黄砂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

1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1.2 检测项目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1.3 引用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2 检测环境 2.1 清洁干燥 3 检测设备 3.1 设备名称 容量筒(1L ) 案秤(量程5000g ,感量5g ) 漏斗、浅盘、直尺、烘箱(105及空隙率±5及空隙率)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4.1 取样频率: 400立方米或600吨/批,产源、质量稳定,进料量较大时可1000吨/批或每月不少于一次。 4.2 试样规格及数量 4.2.1 最少取样量5000克,缩分至约3L ,烘干筛去5mm 以上的颗粒,分至两份备用。 5 设备检查 5.1 容量筒平整,漏斗阀门自由开关。 6 试验 6.1 堆积密度:取一分试样,倒入漏斗内,漏斗出料口与容量筒筒口的距离不超过50mm ,然后打开漏斗的阀门,让试样徐徐地装入容量筒内,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 1。 6.2 紧密密度:取一分试样,分二层装入容量筒内,装完一层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各25下,然后再装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重复第一次过程,二层装完并垫实。然后再加料,使料高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 2。 7 结果表示(精确至10kg/m 3) ()010012??? ? ??-=v m m C I ρρ m 1为容量筒的重量,v 为容量筒的容积,I ρ为堆积密度,C ρ为紧密密度。 7.1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7.2 空隙率的计算(精确至1%) 空隙率100%1???? ? ?? -=ρρI I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