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巧数图形题目

完整word版巧数图形题目
完整word版巧数图形题目

第九讲、巧数图形(教师版)

1、数一数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条条(3)5050(1)6条(2)21

.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锐角2

55个

3、数一数图中分别有多少条线段?有多少个三角形?

(1)12条5个(2)60条30个

4、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5个

5、分别数出图中各图里的长方形(正方形也是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由于一个长方形可以看成是满足一定条件的一对线段(其中一条叫长方形的长,另一条叫他的宽)所确定的,因此这对线段中的每一条上线段的条数就决定了它们所确定的长方形的个数。先看图(1),长方形ABCD中的各个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都是以与AB相等的线段为宽,上的线段条数为BC上的每一条线段为长。由于BC而以线段.

4+3+2+1=10(条)

所以长方形的个数是:

(4+3+2+1)×1=10(个)

再看图 (2),它可以看成是由图 (1)中的两个图形拼接起来的.那么又多了多少个长方形呢?如果说多了10个就错了.应该同上面的思考方法一样,先看AB上有几条线段,就相当于有几个不同的宽,再把BC上不同的线段当作长,1个长配一个宽,就得到1个长方形.所以长方形的个数为

(4+3+2+1)×(2+1)=30(个)

再看图 (3),用同样的方法,容易得出图中的长方形个数为

(4+3+2+1)×(3+2+1)=60(个)

解:长方形的个数分别为:

(1)(4+3+2+1)×1=10(个)

(2)(4+3+2+1)×(2+1)=30(个)

(3)(4+3+2+1)×(3+2+1)=60(个)

观察上面3个式子,想一想:

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分别与AB边及BC边上的线段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与AB边及BC边上的小格有什么关系?

从5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可以将数长方形的问题归结成数线段的问题.

一般的,长方形的总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上的线段总数乘以宽上的线段总数:或者说当长方形的一边上有n个小格,另一边上有m个小格时,长方形的总数为:

(n+ +3+2+1)×(m+ +3+2+1)

我们通过对长方形自身的构成规律的分析,以及与数线段之间的联系,找到了数长方形的规律.今后,找规律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是经常要用到的思考方法

6、数出图中有多少个梯形?

分析:图中的四边形好像一个梯子,而且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梯形?边长AB不平行。数梯形的个数与数长方形的个数问题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该提醒的总数为边上的线段总数。即为:的线段总数乘以BC (个))=36(3+2+1)×(3+2+1 解:梯形的总数为 =36(个)3+2+1)×(3+2+1)()

个(3+2+1)X(3+2+1)=36( 解:梯形的总数为) 36(个(3+2+1)X(3+2-+1)=

、分别数出图中各图里的正方形个数。7

分析:这种特殊性使得数正方形时不能简单地照搬数长方形的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方法。比如图 (1)中正方形的个数显然是4+1=5(个),而不是(2+1)×(2+1)=9(个)。我们可以根据边长的不同来分类数正方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规定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也称它是基本线段。

首先看图 (2)

以1条基本线段为边的正方形,既由1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有4×3=12(个)

以2条基本线段为边的正方形,即由4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有3×2=6(个)

以3条基本线段为边的正方形,即由9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有2×1=2(个)

所以图 (2)中正方形的总数为4×3+3×2+2×1=20(个)

再看图 (3),用与数图 (2)同样的方法容易得出图 (3)中的正方形总数;4×4+3×3+2×2+l×

l=30(个)

解:正方形的个数分别为

(1)2×2+l×l=5(个)

(2)4×3+3×2+2×1=20(个)

(3)4×4+3×3+2×2+1×1=30(个)

观察上面的3个算式,同学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在例3的算式中,以图 (2)为例,我们将每一项的被乘数排成一列,乘数排成一列,即为4,3,2与3,2,1,这两列数都为连续的自然数,其中第一对数恰是长方形的长与宽被分出的基本线段数,也就是小格数,而最后一对数中必有一数为1。

也就是说,数正方形的方法是,先把最大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上的基本线段数出来,将它们的积作为第一项,再将第一项中的被乘数与乘数分别减去1,所得的数相乘作为第二项,依此类推,直到被乘数或乘数有一个数是1时为止。然后求出这些乘积的和就是正方形的总个数。

一般的,如果一正方形的长被分成n等份,宽被分成m等份(长于宽上的每份是相等的),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n>m)

”n×m+(n-1)×(m-1)+…+(n-m+1)×1

如果一正方形的边长被分成n等份,那么正方形的总数为:

n×n+(n×1)×(n-1)+…+2×2+1××1

8、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51个2个()51(1)第十讲、鸡兔同笼(教师版)

1、我国古代有一趣题: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正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各多少)?

假设全是雉,则共有脚解(只)2×35=70 比原来少了(只)脚70=24-94.

因此,有兔24÷(4-2)=12(只)

雉 35-12=23(只)

综合算式;(94-2×35)÷(4-2)=12(只)

35-12=23(只)

答:这个笼子中有雉23只,兔12只。

2、龟、鹤共有100只脚,35个头,龟、鹤各有多少只?

(100-35×2)÷(4-2)=15(只)

35-15=20(只)

答:龟有15只,鹤有20只。

3、大华电影院一天售了甲、乙两种票310张,共收入2340元,甲种票每张10元,乙种票每张6元。求售出甲、乙票各多少张?

(10×310-2340)÷(10-6)=190(张)

310-190=120(张)

答:甲种票120张,乙种票190张。

4、某中学利用暑假进行军训活动。晴天每日行35里,雨天每日行22里,13天共行403里。这期间雨天有多少天?

如果13天全是晴天,共行13×35=455(里),比实际多行了455-403=52(里),而每一个雨天便少行了35-22=13(里),所以雨天有52÷13=4(天)。

5、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35千米,雨天每天走28千米,11天一共走了350千米。求这期间晴天有多少天?

(35×11-350)(35-28)=5(天)

11-5=6(天)

答:这期间晴天有6天。

6、44名学生去划船,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问大船和小船各几只?设10只船全为大船,则共有10×6=60(人),多了60-44=16(人),所以小船有16÷(6-4)=8(条)

答:大船有2条,小船有8条。

7、在一个停车场上,现有的车辆数恰好是24辆,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多少辆?

假设全是汽车,则有4×24=96(个)轮子,多了96-86=10(个),所以摩托车有10÷(4-3)=10(辆)

答:摩托车有10辆。

8、“未来杯”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评分标准是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或没做一题倒扣2分。李宏得了72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5×20=100(分)

(100-72)÷(5+2)=4(道)

20-4=16(道)

答:他做对了16道题。

9、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在有三种昆虫16只,共有腿110只和14对翅膀,这三种昆虫各有多少只?

(1)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则总数为:6×16=96(条)

(2)和实际相差儿110-96=14(条)

(3)蜘蛛数:14÷(8-6)=7(只)

(只)7=9-16)蝉、蜻蜓的只数4(.

(5)假设9只全是蝉,总翅膀数1×9=9(对)

(6)对实际少的14-9=5(对)

(7)蜻蜓只数5÷(2-1)=5(只)

(8)蝉的只数9-5=4(只)

第十一讲、盈亏问题(教师版)

1、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员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

解:(7+2)÷(5-4)=9(人)

4×9+7=43(块)或5×9-2=43(块)

答:共有少先队员9人,砖的总数是43(块)。

2、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苹果,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个?计划吃了多少天?

解:(48+8)÷(6-4)

=56÷2=28(天)28×4+48=160(个)

答:买回160个,计划吃28天。

3、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求小明几时几分离家刚好8时到校?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解:①10分钟走多少米?60×10=600米

②8分钟走多少米?50×8=400米

③需要走多长时间?(600-400)÷(60-50)=20分钟

④由家到校的路程:60×(20-10)=600米

答:小明7点40分离家去上学刚好8时到校;小明的家离校有600米。

4、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3人;每个房间住5人,则空出3个房间。问宿舍有多少间?新生有多少人?

解:(23+5×3)÷(5-3)

=(23+15)÷2=38÷2=19(间)

3×19+23=80(人)

答:有19间宿舍,新生有80人。

5、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种5棵,还有3棵没人种;如果

其中2人各种4棵,其余的人各种6棵,这些树苗正好种完,问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植树,一共种多少树苗?

解:[3+(6-4)×2]÷(6-5)=7人

5×7+3=38棵

答:有7个少先队员,一共种38棵树。

6、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缺4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

解:(4+16)÷(5-3)=10人

3×10+16=46块

答:有10个小朋友,有46块饼干。

7、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

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3=150米。提前两分钟到校化成米数:60×2=120米。(分钟)=27)60-50)÷(150+120(.

50×(27+3)=1500米。

答: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8、少先队员参加绿化植树,他们准备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还余2棵;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要少6棵。问有多少少先队员?他们准备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解:每人栽3×2(棵)则余2×2(棵);

每人栽7棵则少6棵(2×2+6)÷((7-3×2)=10人;

7×10-6=64棵 64÷2=32棵

答:有少先队员10人,要栽苹果树苗64棵,梨树32棵。

9、学校进行大扫除,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其中两人各擦4块,

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若每人擦6块,则正好擦完,求擦

玻璃的人数及玻璃的块数?

解:由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可知,若每人都擦5块,则余12-(5-4)×2=10块,而第人擦6块则正好。可见每人擦一块可把余下的10块擦完。则擦玻璃人数是[12-(5-4)×2]÷(6-5)=10人,玻璃的块数是6×10=60块。

答:有10人擦玻璃,共有60块玻璃。

第十二讲简单的年龄问题(教师版)

1、10年前爸爸是26岁,宝宝刚出生.那么今年宝宝几岁了?

解:10年前宝宝刚出生,那么今年宝宝应是10岁.

答:今年宝宝10岁了.

2、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8岁.哥哥15岁时,妹妹几岁?

解:根据哥哥今年8岁,到15岁时,增加了15—8=7(岁),

那么妹妹的年龄是6+7=13(岁);还可以这样想:今年哥哥比妹妹大8+6=2(岁),经过几年后哥哥还是比妹妹大2岁,所以15—2=13(岁、就是妹妹的年龄.15—8=7(岁) 8—6=2(岁) 6+7=13(岁) 15—2=13(岁)

答:哥哥15岁时,妹妹13岁.

3、弟弟今年7岁,弟弟4年后的年龄与哥哥2年前的年龄相等.问哥哥今年多少岁?

解:根据“弟弟4年后的年龄与哥哥2年前的年龄相等”,可以知道,弟弟比哥哥小4+2=6(岁),那么哥哥今年是7+6=13(岁).4+2=6(岁) 7+6=13(岁)

答:哥哥今年13岁.

4、爸爸今年是32岁,儿子是4岁.当父子俩年龄之和是50岁时,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

解:今年父、子年龄的和是32+4=36 50—36=14(岁),再用14÷2=7岁,所以应该是7年之后的事了.

32+4=36(岁)

50-36=14(岁)

14÷2=7(岁)

与50岁相差7(岁),所以应该是7年

答:当父子两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应该是7年之后的事了.

5、王涛是小强的表哥,小强今年8岁,两人年龄的差是4岁,当两人年龄的和是30岁时,那是几年之后的事?

解:根据题意,王涛的年龄应是8+4=12(岁),今年两人年龄的和是12+8=20(岁),比30岁少30—20=10(岁),10÷2=5(岁),即是5年之后的事.

8+4=12(岁)

12+8=20(岁)

30-20=10(岁)

10÷2=5(岁)

答:5年之后两人年龄的和是30岁.

6、杨林今年5岁,爸爸今年29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杨林的4倍?

解:采用列举尝试的方法,进行推算:

杨林爸爸倍数

5 29 5(还余4岁)

6 30 5

7 31 4(还余4岁)

8 32 4

8—5=3(年)

答:3年后,爸爸年龄是杨林的4倍.

7、母女的年龄和是64岁,女儿年龄的3倍比母亲大8岁,求母女二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解:①女儿的年龄:(64+8)÷(3+1)=18岁

②母亲的年龄:3×18-8=46(岁)

答:母亲今年46岁,女儿今年18岁。

8、哥哥今年比小丽大12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二人各几岁?

解:①8年前小丽的年龄:12÷(4-1)=4岁

②今年小丽的年龄:4+8=12(岁)

③哥哥今年的年龄:12+12=24(岁)

答:哥哥今年24岁,小丽今年12岁.

小学奥数——巧数图形

巧数图形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按照线段的左端点的位置分为A,B,C三类。如下图所示,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3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2条,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所以共有3+2+1=6(条)。 我们也可以按照一条线段是由几条小线段构成的来分类。如下图所示,AB,BC,CD是最基本的小线段,由一条线段构成的线段有3条,由两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2条,由三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1条。 由例1看出,数图形的分类方法可以不同,关键是分类要科学,所分的类型要包含所有的情况,并且相互不重叠,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2 下列各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底边上的任何一条线段都对应一个三角形(以顶点及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所以各图中最大的三角形的底边所包含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三角形的总个数。由前面数线段的方法知, 图(1)中有三角形1+2=3(个)。 图(2)中有三角形1+2+3=6(个)。 图(3)中有三角形1+2+3+4=10(个)。 图(4)中有三角形1+2+3+4+5=15(个)。 图(5)中有三角形 1+2+3+4+5+6=21(个)。 例3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与解:(1)只需分别求出以AB,ED为底边的三角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以AB为底边的三角形ABC中,有三角形 1+2+3=6(个)。 以ED为底边的三角形CDE中,有三角形 1+2+3=6(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6+6=12(个)。 这是以底边为标准来分类计算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借助“求底边线段数”而得出三角形的个数。我们也可以以小块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来计算:图中共有6个小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 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5个; 由3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 由4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 由6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 3+5+1+2+1=12(个)。 (2)如果以底边来分类计算,各种情况较复杂,因此我们采用以“小块个数”为分类标准来计算: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6个; 由3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由4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 由6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所以,共有三角形 4+6+2+2+1=15(个)。 例4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Word绘图技巧2013

Word绘图技巧 Word中的图文混排功能非常强大,我们常用Microsoft Word来编制数学教案、试卷、打印文稿,但是绘图往往令人头疼.其实Word中的制图功能比较强大,有许多技巧.若在使用过程中细心体会反复摸索,可大大提高制作数学图形的效率,绘制出非常精美的数学图形. 1. 打开绘图工具栏 单击“视图”菜单下,找到“工具栏”,选中“绘图”,或在常用工具栏空白处单击右键,选中“绘图”工具,即可打开绘图工具栏。 2. 去除绘图时出现的画布 在Word XP中使用图形工具画图时,总会出现一个“画布”,有的用户可能并不希望看到它,我们可以执行“工具”下拉菜单上的“选项”命令,在“常规”选项卡中,去除“插人〔自选图形〕时自动创建画布”复选框的选择,这样我们在使用图形工具画图时就不会再出现“画布”。 3. 多次使用同一绘图工具 一般情况下,单击某一绘图工具后可绘制相应的图形,但只能使用一次,如果想多次连续使用同一绘图工具,可在相应的绘图工具按钮上双击,此时按钮将一直处于“按下”状态,当你不需要该工具时,可用鼠标在相应的绘图工具按钮上单击或按“ESC”键。如果接着换用别的工具,则直接单击要使用的工具按钮,同时释放原来多次使用的绘图工具。 4. 改变箭头的样式 Word XP绘图工具可直接画箭头,但画出的箭头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样式,可以通过“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方便地画出合适的箭头.用下面的方法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①将鼠标在箭头上移动,当鼠标变成四个箭头的标志时,双击鼠标左键;②将鼠标在线段上移动,当鼠标变成四个箭头标志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选项;③用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 绘图工具画出箭头后,单击绘图工具条中的“箭头样式”按钮,可以选择带箭头的直线,也可以选择“其他箭头(M)”激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激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后,可在对话框中设置箭头的样式、宽度、长度。 5. 画特殊角度的直线 如果想画水平、垂直或150、300、450、600、750角的直线,则固定一个端点后在拖动鼠标时按住Shift键,上下拖动鼠标,将会出现上述几种直线选择,合适后松开Shift键即可(同时按住Ctrl键可画出从起点向两侧延伸的直线)。 6. 画坐标轴上的刻度线 单击“矩形工具”,拖出矩形,右单击该矩形,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点选“大小”选项卡,选择0[高度]、0.1[宽度]。 7. 画点 单击“椭圆工具”同时按Shift键用鼠标拖出一个小正圆,双击(或右击)该圆,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填充黑色. 8. 画弧 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基本形状——选用“画弧”工具,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可画出450圆弧,按住Ctrl键可画出从起点向两侧延伸的弧线(同时按住Shift键和Ctrl键可画出从起点向两侧延伸的450弧线)。鼠标拖动的距离决定弧线的长短,拖动的方向决定弧线开口的方向. 9. 画正方形和矩形 单击“矩形工具”,按住Shif t键拖动鼠标会画出一个正方形,按住Ctrl键可画一个从起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 讲 巧数图形

第11讲巧数图形 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图形问题。由于图形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所以要想准确地数出其中包含的某种图形的个数,还真需要动点脑筋。要想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要图形的个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例1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按照线段的左端点的位置分为A,B,C三类。如下图所示,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3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2条,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所以共有3+2 +1=6(条)。 我们也可以按照一条线段是由几条小线段构成的来分类。 如下图所示,AB,BC,CD是最基本的小线段,由一条线段构成的线段有3条,由两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2条,由三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1条。

所以,共有3+2+1=6(条)。 由例1看出,数图形的分类方法可以不同,关键是分类要科学,所分的类型要包含所有的情况,并且相互不重叠,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2 下列各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底边上的任何一条线段都对应一个三角形(以顶点及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所以各图中最大的三角形的底边所包含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三角形的总个数。由前面数线段的方法知, 图(1)中有三角形1+2=3(个)。 图(2)中有三角形1+2+3=6(个)。 图(3)中有三角形1+2+3+4=10(个)。 图(4)中有三角形1+2+3+4+5=15(个)。 图(5)中有三角形

1+2+3+4+5+6=21(个)。 例3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与解:(1)只需分别求出以AB,ED为底边的三角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以AB为底边的三角形ABC中,有三角形 1+2+3=6(个)。 以ED为底边的三角形CDE中,有三角形 1+2+3=6(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6+6=12(个)。 这是以底边为标准来分类计算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借助“求底边线段数”而得出三角形的个数。我们也可以以小块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来计算:图中共有6个小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 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5个; 由3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

完整word版巧数图形题目

第九讲、巧数图形(教师版) 1、数一数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条条(3)5050(1)6条(2)21 .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锐角2 55个 3、数一数图中分别有多少条线段?有多少个三角形? (1)12条5个(2)60条30个 4、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5个 5、分别数出图中各图里的长方形(正方形也是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由于一个长方形可以看成是满足一定条件的一对线段(其中一条叫长方形的长,另一条叫他的宽)所确定的,因此这对线段中的每一条上线段的条数就决定了它们所确定的长方形的个数。先看图(1),长方形ABCD中的各个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都是以与AB相等的线段为宽,上的线段条数为BC上的每一条线段为长。由于BC而以线段. 4+3+2+1=10(条) 所以长方形的个数是: (4+3+2+1)×1=10(个) 再看图 (2),它可以看成是由图 (1)中的两个图形拼接起来的.那么又多了多少个长方形呢?如果说多了10个就错了.应该同上面的思考方法一样,先看AB上有几条线段,就相当于有几个不同的宽,再把BC上不同的线段当作长,1个长配一个宽,就得到1个长方形.所以长方形的个数为 (4+3+2+1)×(2+1)=30(个) 再看图 (3),用同样的方法,容易得出图中的长方形个数为 (4+3+2+1)×(3+2+1)=60(个) 解:长方形的个数分别为: (1)(4+3+2+1)×1=10(个) (2)(4+3+2+1)×(2+1)=30(个) (3)(4+3+2+1)×(3+2+1)=60(个) 观察上面3个式子,想一想: 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分别与AB边及BC边上的线段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与AB边及BC边上的小格有什么关系? 从5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可以将数长方形的问题归结成数线段的问题. 一般的,长方形的总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上的线段总数乘以宽上的线段总数:或者说当长方形的一边上有n个小格,另一边上有m个小格时,长方形的总数为: (n+ +3+2+1)×(m+ +3+2+1) 我们通过对长方形自身的构成规律的分析,以及与数线段之间的联系,找到了数长方形的规律.今后,找规律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是经常要用到的思考方法 6、数出图中有多少个梯形? 分析:图中的四边形好像一个梯子,而且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梯形?边长AB不平行。数梯形的个数与数长方形的个数问题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该提醒的总数为边上的线段总数。即为:的线段总数乘以BC (个))=36(3+2+1)×(3+2+1 解:梯形的总数为 =36(个)3+2+1)×(3+2+1)() 个(3+2+1)X(3+2+1)=36( 解:梯形的总数为) 36(个(3+2+1)X(3+2-+1)= 、分别数出图中各图里的正方形个数。7

四巧板制作趣味拼图答案黑白打印版

开发智力老少皆宜 提高智商不妨一试 580四巧板 趣味拼图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2012年12月修订

《580四巧板趣味拼图》简介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本人经过十多年研究,于2012年12月修订出最新开发智力拼板——《580四巧板趣味拼图》,不拼不知道,拼了真奇妙。它既能促进思维,开发智力,又能提高识图、拼图、平面几何的割补等动手能力;还可以作用于学生课外开发智力玩具,且老幼皆宜都能拼玩。你具有什么样程度的水平,不妨试试!它会开发你的智力,提高你的智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 实验研究表明,在相应的水平等级(仅供参考): 1.每次能在2分钟内完成所选的一题,属于非常优秀智力水平(超常智商); 2.每次能在2—3分钟内完成所选的一题,属于优秀智力水平(高智商); 3.每次能在3—4分钟内完成所选的一题,属于上等智力水平(上等智商); 4.每次能在4—5分钟内完成所选的一题,属于中等智力水平(正常智商); 5.每次超过5分钟完成所选的一题,属于偏下智力水平(智商偏低)。 应用《580四巧板趣味拼图》进行智力开发测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人经过限时或不限时的拼玩后,智商都有明显不同程度的提高。 优秀智力水平(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智商)以上的人,智力发展特别快,远远超过一般同龄人的水平。他们具有以下特点:注意力集中,观察能力很强;知觉敏锐;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做事条理清楚;分析、概括能力强;富有创造性,勤于创新;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强;学习刻苦,自信、意志坚强;口头言语、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或其他才艺等各方面都显示出特别出众的才能。

“四巧板”的制作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长方形的宽x任取一值,首先代入42x(其中2=1.414),计算出材料板的总长度(满足长宽比为42:1,即5.656:1的条件),然后找一块上述尺寸的长方形塑料板或其他板材(可选用塑料档案盒制作),再将x代入下图1所标的尺寸,计算出各段长度后,然后沿图1中的实线将板材切成4块,即可制得所需“四巧板”。(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割图是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度x和斜边长度2x为基准的)。 另外,为了方便制作,图2中提供一组已计算好的参考数据(单位:cm),长方形的总长为15.8 cm,宽2.8 cm。

第一讲----巧数图形.

第一讲巧数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数学课上学习了四边形,你还记得他们的特点吗?你们是不是做过下面的这种题: 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这属于我们奥数里边的一个专题:巧数图形,你能快速的数出来吗?有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呢?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一、数线段 例1数出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一:找规律数线段。共有3+2+1=6(条)。 方法二:分类数线段。共有3+2+1=6(条)。 例2.数出右面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解析:线段有一个重要特征:线段都是笔直的.所以 我们在数的时候,必须将这幅图分成四个部分,每一 部分分别采用以线段左端点分类数的方法,然后把四 部分算得结果加起来. 第一部分从A到E共有4+3+2+1=10条线段. 第二部分从G到J共有4+3+2+1=10条线段. 第三部分是FG一条线段. 第四部分是JK一条线段. 10+10+1+1=22(条) 例3.一条线段上共有10个点,以这10个点为端点的不同线段共有多少条?

总结:1、找规律数线段:一般地,如果线段上有几个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那么以这n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n-1)+(n-2)+…+3+2+1=n×(n-1)÷2; 2、分类数线段 练习: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3) 二、数角 例4.右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分析方法和数线段相同 练习 ()个角()个角 三、数三角形 例5.数出下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方法一数三角形个数的方法与数线段的方法差不多. 方法二我们可以发现,可以抓住底边BC来考虑,底边BC 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线段都恰好对应一个三角形.

底边左端点是B的三角形共有△BDA、△BEA、△BCA三个. 底边左端点是D的三角形共有△DEA、△DCA两个. 底边左端点是E的三角形只有△ECA一个. 所以一共有三角形:3+2+1=6(个). 方法三我们把图中△ABC、△ACD、△ADE看作基本三角形: 由1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C、△ACD、△ADE; 由2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D、△ACE; 由3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E。所以3+2+1=6(个)例6.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分析:我们可以将这幅图分成三个部分来数,即下面三幅图. 在△ABC中,一共有5+4+3+2+1=15(个)三角形, 在△ABD中,一共有5+4+3+2+1=15(个)三角形; 在△BDC中,一共有5个三角形.所以 15+15+5=35(个) 例7.图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思路分析:可以用上一题的方法,也可以有另外的思路: 横着看,有3个基本三角形,所以1+2+3=6 竖着看,有两行,所以三角形个数为6×2=12个 例8.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分析:这题我们可以采用按基本图形组合的方法来数.把 图中最小的一个三角形看作基本图形. 由一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共有8个;

三年级奥数巧数图形(供参考)

第2讲 巧数图形 知识要点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遇到数图形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图形,经常会出现数重复或数漏掉的错误。怎样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出图形的个数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寻找好的方法。 要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关键是要从基本图形入手。首先要弄清图形中包含的基本图形是什么,有多少个,然后再数出由基本图形组成的新的图形,并求出它们的和。 精典例题 例1: 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模仿练习 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 有( )条线段 有( )个三角形 有( )个角 有( )个长方形 有( )个正方形 例2: 数出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模仿练习 数一数,每幅图里有多少个三角形? (1) (2) 有( )个三角形 有( )个三角形 例3:下面的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数学论坛趣味数学 解题技能展示大赛试题) 模仿练习 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2010武汉明心数学资优生水平测试题) 精典例题 例4: 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 从短的线段入手,再两条两条拼接起来数,你发现规律了吗? 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数吗? 三角形很多,可以尝试按三角形的方向和大小尝试分类数。

前面学习的数长方形的方法还有用吗?怎么能用上呢? 模仿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家庭作业 1.数一数每幅图里面图形的个数(能计算的写出算式)。 (1)(2)有()条线段有()个角 2.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把你的想法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你能教会他们吗?分享后让爸爸妈妈给你打星,最多5颗星) 4.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5.数一数,其中共有多少个包含“”的三角形?(2011年“陈省身杯”国际青少年数学邀请赛试题)

四年级数学-巧数图形

第1讲巧数图形 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图形问题。由于图形千变万化, 错综复杂,所以准确地数出其中包含的某种图形的个数,可以培养我们 认真,仔细,做事耐心有条理的好习惯。要想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要图形的个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例1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与解:1.我们可以按照线段的左端点的位置分为A,B,C三类。如下图 所示,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__ 条,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_条。所以共有_________=6(条)。 2. 我们也可以按照一条线段是由几条小线段构成的来分类。如下图所示,AB,BC,CD是最基本的小线段,由一条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条,由两条 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条,由三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_条。 所以,共有_____________=6(条)。 由例1看出,数图形的分类方法可以不同,关键是分类要科学,所分的类型 要包含所有的情况,并且相互不重叠,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2 下列各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底边上的任何一条线段都对应一个三角形(以顶点及这条线段

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 所以各图中最大的三角形的底边所包含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三角形的总个数。由前面数线段的方法知, 图(1)中有三角形1+2=3(个)。图(2)中有三角形________(个)。 图(3)中有三角形_________(个)。 图(4)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15(个)。 图(5)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21(个)。 例3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与解:(1)只需分别求出以AB,ED为底边的三角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以AB为底边的三角形ABC中,有三角 1+2+3=6(个)。以ED为底边的 三角形CDE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个)。 这是以底边为标准来分类计算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借助“求底边线段数”而 得出三角形的个数。 我们也可以以小块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来计算:图中共有6个小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5个; 由3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由4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__个; 由6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3+5+1+2+1=12(个)。 (2)如果以底边来分类计算,各种情况较复杂,因此我们采用以“小块个数”为 分类标准来计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个;

Word绘图使用技巧

Word绘图使用技巧 [ 26/8/2006 AM 8:52:00 | By: 凭海临风 ]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word绘图,学会了些好用的技巧,但过了一阵,就忘记了,索性将这些不错的招数收集下来,以备用到。(内容来自网络,经过转载加工,不是原创) 一、Word中的像素级移动 在Word中移动或对齐图像和文本框时,总是让人感到不能得心应手。想让它微移,不论是用鼠标拖动,还是按方向键移动,结果都一样——图像闪开了一大截,太多了!绘出的图形移动不到想要的位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还不说,短线段、小圆圈等小尺度的图形要素还画不出来。唉,如果Word也像Photoshop、Flash等软件一样有像素级的移动功能就好了!别叹气,Word真有这样的功能。在菜单“视 图”的“工具栏”中打开“绘图”工具条,选择“绘图”中的“绘图网络”,在打开的绘图网络对话框中把“网络设置”项中的“水平间距”由默认的0.86字符改为0.01字符,“垂直间距”由默认的0.5行改为0.01行,单击“确定”。这时,画条短线段试一试,啊,长度竟然可以随心所欲!选中图像,用方向键移动一下。怎么样,像素级是不是来了? 二、文本框中文字随图片一起缩放 在Word中处理图像时,有时候要在图像中用文本框加入文字。输入文字后,再把图像和文本框组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图像大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缩放,拖放图像时文本框中的文字并不会随图像一起变大变小。这时,很多人选择把图像取消组合后再编辑文本框的方法改变文字大小。其实,只要把该图像剪切,再依次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粘贴形式为“图片(增强型图元文件)”即可。这时,再拖放图像,就会发现“图像变,我也变”了。如果文字还需要修改变动,可以把图片格式由“嵌入式”变为“环绕式”,再取消组合,就可以对文本框进行编辑了。有意思的是,原来的文本框可能会由一个分解为多个。

word自选图形绘制 教案

word自选图形绘制及其设置 房县职业技术学校刘映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自选图形的绘制 2、学会自选图形的精确调整、选择多个图形自选图形的填充效果设置。 3、掌握为自选图形组合与取消组合。 情感目标: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体会word自选图形的神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探索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为自选图形添加特殊效果,学会自选图形的旋转和翻转。 2、自选图形的格式设置(填充效果) 难点: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与多个自选图形的组合与取消组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确定主题 通过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例与文档例子比较添加了自选图形的文档与没有添加自选图形的文档的区别,引入本节课主题——自选图形的绘制及其格式设置。

二、调用绘图工具栏 (1)“视图”菜单-工具栏-绘图 (2)右击工具栏空白处-绘图 调用“绘图”工具栏后回在工作区的下方状态栏的上方显示出如下图所示的工具栏 三、以绘制一个五星红旗为实例讲解绘制自选图形操作: a、鼠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 b、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基本形状”选项选择其中的矩形工具。 c、鼠标单击矩形工具选项后,鼠标移动到工作区我们需要绘制自选图形的 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到鼠标,直到我们认为合适的大型为止。 d、然后继续第一步的操作选择“星与旗帜”中的五角星选项,回到工作区 拖动鼠标。这样就在工作区中绘制出了一个矩形和一个五角星,分别设 置五角星与矩形框的填充颜色为黄色和红色。复制五角星并拖动组合形 成我们需要的五星红旗效果(如图) 教师演示完成后,学生操作,巡视指导学生 四、在工作区绘制一个立方体演示立体自选图与平面自选图格式设置的区别

巧数图形

雅思英语学校教案 辅导科目奥数年级三年级课时 3 授课教师夏老师 课题名称巧数图形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通过观察寻找规律,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数图形的基本方法;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教学难点寻找数图形规律并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晚饭过后,妈妈给小明出了一道“试眼力”的题目:数数窗户上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小明看,立刻回答:“窗户上有6个正方形。”妈妈笑了,爷爷在一旁也笑了,小明给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小朋友,你知道小明的爷爷妈妈为什么笑吗?小明数的难道不对吗?如果不对,那么窗户上共有 几个正方形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图形的问题。 二、新课(例题) 例1、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例2、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例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A B C D E O D C B A A B E D C

教 学 流 程 例4、右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例5、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1) (2) (3) A B A B C D A B C A B D D B C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F G H I A B C E F D

2.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3.下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1) (2) (3) (4) 4.下图中各有多少个长方形? (1) E F D A B C O

(2) (3) 5.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生对计算常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个数时没有很浅显易懂的解释清楚公式的原理,导致学生只能生搬公式解题,所以前期有很多问题出现;部分学生对一些难度简单升级 的题型不会仔细观察,灵活处理。 学生家长签字教务部门签章

巧数图形

巧数图形. 巧数图形 数图形包括:数线段、数角、数长方形、数正方形、数三角形等,这看似简 单,其实其中学问可大了.为了能准确地数出结果,我们必须有次序、有条理地数,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只要我们掌握了数的方法,就能数得

又对又快.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1 例. (1)每条线段均有两个端点,可以根据左端点进行思路分析:分类.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为AB、AC,共有2条;以B点为左端点的线段为BC,只有1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不存在.因此共有2+1=3(条). 答:图中共有3条线段.

(2)这题中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AB、AC、AD、AE,共有4条;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BC、BD、BE,共有3条;左端点是C的线段有CD、CE,共有2条;左端点是D的线段有DE;左端点是E的线段不存在.所以共有4+3+2+1=10(条). 答:图中共有10条线段. 数出下面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2.例 线段有一个重要特征:线段都是笔直的.所以我们在数思路分析: 的时候,必须将这幅图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采用以线段左端点分类数的方法,然后把四部分算得结果加起来. 例题解答:条线段.=102+共有4+3+1A第一部分从到E 条线段.10+1=共有4+3+2第二部分从G到J

一条线段.FG第三部分是 一条线段.JK第四部分是 )条=22(++10+11 10 条线段.22答:这幅图共有 数线段可以根据左端点将线段分类,数出每一类有多少条线段,方法指导:然后再相加得出线段的总的条数. 一条线段上共有10个点,以这10个点为端点的不同线段共.例3有多少条?

、将这条线段上的10个点从左到右依次标为思路分析: 、、…、、以为左端点的线段为、条;9、、、共有、、、 ,、、、…、为左端点的线段为

四巧板教学设计

《神奇的四巧板》教学设计 刘方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制作四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趣味拼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出制作四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拼摆不同形状的图案,体会图形的变换,并对作品作出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制作四巧板,并利用四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四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课件演示法、示范指导法、合作交流法、作品展示法。四、课前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水彩笔、直尺、三角板一套、PVC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你都喜欢玩什么玩具?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种玩具,这种玩具是一种智力玩具,它特别的神奇,只要你肯动脑筋,他就能在你手中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你们信吗?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先来欣赏几幅由他拼成的图案。你们可要瞪大眼睛,仔细瞧约(课件出示)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图案?那你们知道这些形象的图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二、启迪思维,了解来历 哪些同学玩过四巧板?你能把四巧板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吗?大家说得真好!(出示课件)教师介绍有关四巧板的资料。 三、引导探究,获取新知 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想不想拥有这种玩具?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在做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四巧板。(出示四巧板) 1、研讨做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四巧板,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分割的四个板块组成。它包含有一个三角形、两个直角梯形、一个五边形。)现在你们手中都有一张长方形的PVC板,怎样才能把它制作成四巧板呢?(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分几步完成。)集体交流最后归纳为:画线、裁剪、装饰三个步骤。 2、动手制作涂色 下面我们就先来做第一步——画线。请同学们准备好尺子和铅笔,跟着老师来做,注意精力要集中,画线要仔细,动作要麻利。(出示课件,教师边演示学生边跟着做。)画完以后,沿线剪出四巧板。剪好后,把四个板块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搭配的颜色最好看。(教师巡回指导)。 3、趣味拼图 (1)四巧板做成了,想不想动手拼拼?(出示图案)请看,这是老师拼好

(完整版)word自选图形绘制及其设置教案

word自選圖形繪制及其設置 達州鐵路中學熊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自選圖形の繪制 2、學會自選圖形の精確調整、選擇多個圖形自選圖形の填充效果設置。 3、掌握為自選圖形組合與取消組合。 情感目標:在學習和探索過程中體會word自選圖形の神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與探索實踐の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掌握為自選圖形添加特殊效果,學會自選圖形の旋轉和翻轉。 2、自選圖形の格式設置(填充效果) 難點:自選圖形格式の設置與多個自選圖形の組合與取消組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確定主題 通過展示課前准備好の圖例與文檔例子比較添加了自選圖形の文檔與沒有添加自選圖形の文檔の區別,引入本節課主題——自選圖形の繪制及其格式設置。

二、調用繪圖工具欄 (1)“視圖”菜單-工具欄-繪圖 (2)右擊工具欄空白處-繪圖 調用“繪圖”工具欄後回在工作區の下方狀態欄の上方顯示出如下圖所示の工具欄 三、以繪制一個五星紅旗為實例講解繪制自選圖形操作: a、鼠標單擊繪圖工具欄上の“自選圖形”按鈕。 b、在彈出の菜單中選擇“基本形狀”選項選擇其中の矩形工具。 c、鼠標單擊矩形工具選項後,鼠標移動到工作區我們需要繪制自選圖形の 位置,按下鼠標左鍵拖到鼠標,直到我們認為合適の大型為止。 d、然後繼續第一步の操作選擇“星與旗幟”中の五角星選項,回到工作區 拖動鼠標。這樣就在工作區中繪制出了一個矩形和一個五角星,分別設 置五角星與矩形框の填充顏色為黃色和紅色。複制五角星並拖動組合形 成我們需要の五星紅旗效果(如圖) 教師演示完成後,學生操作,巡視指導學生 四、在工作區繪制一個立方體演示立體自選圖與平面自選圖格式設置の區別

如何在Word中绘制物理图形

如何在Word中绘制物理图形 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从基本图形、图形变化、绘图网格、填充颜色、填充效果、线条颜色、叠放次序、组合、设置格式等方面介绍了在Word软件中绘制物理图形的技巧。 关键词:弧形曲线线条图形图片文本框组合设置格式 Word是当今较为流行的办公软件,许多物理教师都使用它来写论文、编试卷,但在遇到一些相关图形的绘制时却感觉很困难。笔者自从教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断尝试,对利用Word绘制物理图形有了些许经验,现介绍给大家,供大家作图时参考。 图1是笔者参照教材上“光电效应”的图形绘制的,在绘制过程中,除了Word软件,未使用任何其他软件。在这个图形的绘制中,涉及到基本图形、图形变化、绘图网格、填充颜色、填充效果、线条颜色、叠放次序、组合、设置格式等十多种方法。为了与大家更好地交流,下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在Word 软件中绘制物理图形。 一、基本图形 1.“Shift”键的应用: ①基本图形可以在“绘图”栏的“自选图形”中找到。若想得到圆、正方形、正三角形,可在绘图的同时按住“Shift”键。 ②想绘制一些特定角度的直线,在画直线的同时按住“Shift”键,拖动直线的一端,每次拖动可改变15°角(如图2)。

③在调整已绘制图形的大小时,为了等比例调整宽度和高度,可在调整时按住“Shift”键。 2.“绘图网格”的应用: ①为了精细调整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可以设定“绘图网格”中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为0.01,同时将页面的“显示比例”由100%调整到200%甚至500%,绘制完成后,再调回100%,这样的图象质量较好。(如图3) ②“坐标纸”的绘制: 将“绘图网格”的两个间距均设为1,即 “”,画出水平线并复制若干条,再画 出竖直线,也复制若干条,调整每条线的位置,将所有线选中并“组合”,可得到“坐标纸”(如图4)。再将“绘图网格”中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调整为0.01,按住“Shift”键,就可以自由调整坐标纸的方格大小。

word中自选图形的添加

word中自选图形的添加 (2007-06-30 22:52:55) 转载▼ 分类:Computer Room word中自选图形的添加教学设计请多批评指教! 《自选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省编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文字处理重第五节图文混排—学制贺卡中的第二部分绘制图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2000的启动、退出和保存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Word2000中绘制图形和加工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图形的绘制为以后学习小报制作的铺垫,是 Word2000的一个基本知识点。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图形的绘制、图形颜色的添加、图形的翻转和旋转和图形的组合。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上进心。在以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他们大都对计算机、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充满的兴趣。正是由于他们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自觉性较差。他们中大部分同学是初一才刚接触到计算机的,家里有计算机的也是寥寥无几。只能依靠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学习计算机知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学还是以基础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绘制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为图形添加颜 色 (3)熟练掌握图形的组合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选图形的绘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作品创作,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生活照片的欣赏,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图形的插入和颜色的添 加难点:自选图形的组合创作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

word自选图形教学设计

word自选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Word中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②利用“绘图”工具栏相关按钮修改自选图形。 ③学会自选图形的精确调整、选择多个图形。学会在自选图形上添加文字。 ④学会组合与取消组合多个图形对象。 掌握为自选图形添加阴影及阴影设置。 2、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学会分析图形及标志的构成,学习合理设置自选图形,并能对图形进行绘制和修饰,为简单的图文排版做准备。 ②通过组合图形的移动会影响整体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组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体会word自选图形的神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②通过组长负责制的小组合作练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③通过小组互评,按学生的能力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选图形的插入、修饰、叠放次序和组合及特殊效果设置。 教学难点: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和组合。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一些有生活中的自选图形及相关标志;制作相关学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准备自选图形的相关素材。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看一看,生活中的自选图形(2分钟)。 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含交通安全标志、禁烟标志、运动图形、指示牌、灯笼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兴趣。 2、跟我学:(讲授新课)(3分钟) 教师示范:word中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插入”→“图片”→ “自选图形” (提示:“绘图”工具栏的调取方法:“视图”→“工具栏”→“绘图”) 以制作禁止直行的安全标志为例子,简介如何打开绘图工具栏,并找到基本图形中的禁止,改变其大小、颜色;再插入一个向上的箭头,

最新四年级数学-巧数图形

精品文档 第1讲 巧数图形 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图形问题。由于图形千变万化, 错综复杂,所以准确地数出其中包含的某种图形的个数,可以培养我们 认真,仔细,做事耐心有条理的好习惯。要想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 数出所要图形的个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例1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与解:1.我们可以按照线段的左端点的位置分为A ,B ,C 三类。如下图 所示,以A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条,以B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__ 以C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_______条。所以共有_________=6(条)。 2. 我们也可以按照一条线段是由几条小线段构成的来分类。如下图所示,AB BC ,CD 是最基本的小线段,由一条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条,由两条 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条,由三条小线段构成的线段有________条。 所以,共有_____________=6(条)。 由例1看出,数图形的分类方法可以不同,关键是分类要科学,所分的类型 要包含所有的情况,并且相互不重叠,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2 下列各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因为底边上的任何一条线段都对应一个三角形(以顶点及这条线段

精品文档 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 由前面数线段的方法知, 图(1)中有三角形1+2=3(个)。 图(2)中有三角形________(个)。 图(3)中有三角形_________(个)。 图(4)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15(个)。 图(5)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21(个)。 例3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与解:(1)只需分别求出以AB ,ED 以AB 为底边的三角形ABC 中,有三角 1+2+3=6(个)。以ED 为底边的 三角形CDE 中,有三角形___________(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个)。 这是以底边为标准来分类计算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借助“求底边线段数”而 得出三角形的个数。 我们也可以以小块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来计算:图中共有6个小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5个; 由3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由4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__个; 由6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 所以,共有三角形3+5+1+2+1=12(个)。 (2)如果以底边来分类计算,各种情况较复杂,因此我们采用以“小块个数”为 分类标准来计算: 由1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由2个小块组成的三角形有______个;

Word中流程图怎么画 手把手教你制作!

第一种流程图制作 此流程图是最基本的流程图,也是我们平常用到最多的一种。(如下图) 制作步骤开始: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然后选择“流程图”,这里就可以看到众多制作流程图时所用到的形状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形状; 2、单击要绘制流程图的位置,此时会出现个虚框;(如下图)

3、在绘图画布上插入你选择的图形,然后插入,(如下图); 4、此时,我们再重复上述步骤,插入多种不同的图形,(如下图,我已经插入了很多种不同的图形); 5、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既然是流程图,自然是要建立各种图形之间的连接了。这里我们使用Word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用的自选图形——连接符来建立连接。什么是连接符?你希望使用线条来连接形状并保持它们之间的连接吗?这就是连接符的作用。连接符看起来像线条,但是它将始终与其附加到的形状相连。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拖动各种形状,只要它们是以连接符相连的,就会始终连在一起; 在Word提供了三种线型的连接符用于连接对象:直线、肘形线(带角度)和曲线; 选择连接符自选图形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时,会在其上显示蓝色连接符位置,这些点表示可以附加连接符线的位置;

6、我们首先用带箭头的肘形线连接符和直线连接符将图形连接到一起,如图; 7、这时发现你需要将最下面的矩形向下挪动一点,因此你拖动了这个矩形。发现了吗?连接符在随着矩形的拖动而有了变化。是的,它始终没有离开矩形; 8、当然,你也可能发现有一条连接符连接错了地方,需要调整一下。该怎么做呢?你需要先解除连接符的锁定。具体操作方法是: (1)移动连接符的任一端点(对,就是那个红色的端点),则该端点将解除锁定或从对象中分离;

《Word中自选图形》教学设计

《Word中自选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自选图形的应用 二、授课对象:初一年级 三、课时安排:一节课(45分钟) 四、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分组竞赛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着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有目的的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的、综合的、深入的分析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升华。 五、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中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的启动、退出和保存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word中绘制图形和加工图形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图形的绘制也为以后学习小报制作的铺垫,是word 的一个基本知识点。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图形的绘制、图形颜色的添加、图形的翻转和旋转和图形的组合。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能力强,好奇心较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有一定的

竞争意识。他们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对word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文字编辑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他们大都对计算机、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充满了兴趣,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上进心。正是由于他们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自觉性较差。他们中大部分同学是初一才刚接触到计算机的,家里有计算机的也是寥寥无几。只能依靠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学习计算机知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学多是以基础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word中绘制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为图形添加颜色; (3)熟练掌握图形的组合。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选图形的绘制,提高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作品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创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2)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