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4页

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4页
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4页

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

颜色是人与外部环境接触较为普遍的一种刺激,通过人与颜色的视觉接触,颜色不仅引起相应的知觉反应,更能通过联想和回忆与色彩相关的事物等一系列心理操作,引发一定的情绪和动机变化,进而影响思维、认知等高层次心理活动。婴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对事物的直观具体的感受来认知事物,颜色这种视觉冲击必然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文主要在国内外研究者对婴幼儿关于颜色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婴幼儿颜色感知的发展出发,探讨婴幼儿颜色偏好情况,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一、婴幼儿颜色感知的发展

研究者对于婴幼儿的颜色认知的研究,Marsden研究了5个月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呈现两种颜色的卡片,实验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黄色有了感知。3个月的婴儿喜欢长波(红、黄),不喜欢短波(蓝、绿),相比黄、绿,四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红、蓝、紫。随后的研究发现这时的婴儿不喜欢白色,表现出对色调的偏爱。颜色感知发展成熟的年龄在Garbini 的研究中是3岁,他发现三岁的时候颜色视觉发展已经成熟。而Shinn在观察他的侄女的发展的时候发现,对于明亮的颜色,尤其是红色、橙色、黄色,是首先被识别,所有的颜色在18个月的时候都能被感知,但是要到两岁的时候才能像成人一样辨别,三岁以前,孩子更偏爱暖色。Marsden 发现对于6-7个月的孩子,发现对于红色和黄色有了感知,并且也偏爱这两种颜色,蓝色、绿色和白色就次之,毫无疑问,6个月的孩子对于这些颜色都有了感知。

对于婴幼儿开始对颜色有感知的研究,多是通过其对颜色的抓握、目光跟随或者是注视的时间来判断,这种方法是否真正揭示了幼儿的颜色感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婴幼儿的颜色偏好

颜色偏好(colorpreference)是人在心理上所喜爱或偏好的颜色。人们对于颜色偏好有着不同的理解。

首先,婴幼儿颜色偏好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曹漱芹在研究4-6岁自闭症儿童的颜色偏好中发现作为对照组的正常的儿童的颜色的偏好顺序为:红、橙、绿、蓝、黄、紫,而且男孩对蓝色的偏好强于女孩,另外女孩则明显比男孩更加喜欢橙、黄等暖色调。可以发现幼儿最喜欢的颜色主要是红色色调区域和明度最大的颜色。

其次,影响婴幼儿颜色偏好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文化以及其他因素。曾虹文在研究中发现一般颜色的喜好有性别差异,这与Silver和Bukritt的发现一致,他们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粉红色,而男孩则比女孩更喜欢蓝色。另外杨淑丽和张莉在研究颜色偏好以及其与幼儿偏好的玩具和衣服颜色、教室背景颜色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4-5岁幼儿的颜色偏好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而5-6岁的幼儿在最喜欢的颜色上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42%的男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是大红色,而女幼儿只有11%最喜欢大红色,相应地有59%的女幼儿最喜欢粉红色和淡粉红色。另外,关于年龄对婴幼儿的颜色的偏好的影响的研究中,刘少英发现4-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颜色偏好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蒋盈与王茜发现:4岁幼儿对室内环境的颜色偏好顺序依次是:紫、橙、红、绿、蓝、黄、灰;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感知觉、注意、记忆 一、认知发展概述 1.认知发展的界定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2. 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 3.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 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 认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等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事物之间关系、规律等方面的认识都是依靠认知活动来完成的,它是心理发展的开端,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6.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概况 感知觉发展概况:一是原始的感知阶段。二是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三是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的阶段。 注意发展概况: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具备了注意的能力,3岁前以无意注意为主,婴儿末期出现有意注意萌芽。 记忆发展概况:新生儿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已有记忆。一般来说,最早的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反射。 二、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1. 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婴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这些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外界信息、对照料者做出反

应、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他发展的基础。 (1)0-1岁婴儿感知觉的发生 ●听觉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明显的听觉反应。 ●视觉敏锐度 ●视觉在婴儿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得到发展与成熟,主要表现在视敏度。视敏度简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它是测查新生儿视觉发展的重要指标。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 在颜色视觉方面,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评估十分困难,所以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认识很有限,不过新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注视 大多测查婴儿视觉感知能力发展的技术是通过观察婴儿的眼睛运动来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注视和追视。 ●其他感知能力 儿童一出生时就有了触觉反应,其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都是触觉反应的表现。 味觉和嗅觉也生来就有,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味觉和嗅觉的敏感性,有助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现代研究发现,婴儿不仅能感知客体某一方面的简单属性,而且能够感知客体复杂的特点。 (2)1-3岁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触觉 婴儿触觉探索有两种形式: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 ●形状知觉 在两岁以后,儿童往往在游戏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能够区分辨别一些物体的大小、形状或颜色等属性;也常常说出有关大小、形状和颜色的语词。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儿童认识物体时,首先注意的是物体的形状,而不是物体的颜色。

婴幼儿能力发展个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7个月) 手腹爬行——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协调性,发展运动综合能力。这个月龄仍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期,尽管宝宝的爬行姿势不是很标准,但是宝宝还是很积极的练习爬行,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胸部离开床面,并给宝宝向前的力量,同时用玩具吸引宝宝爬行、够取,逐渐宝宝的爬行能力。 扶站——锻炼宝宝下肢力量,为站立和走路做准备。育婴师指导家长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练习站立,并学着迈步,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7个月的宝宝重 捏取——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物体,如花生米、小糖豆等,让他练习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每日数次,以增加捏取的准确性。家长要给宝宝多提供手指锻炼的机会,更好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提示:在本环节中,家长要谨防孩子吧小物品放入口中。 对击玩具——锻炼双手主动合作能力及手指的控制力。让宝宝学会倒手、拿起、放下,有利于宝宝对自己手的控制,但要经过反复的锻炼,也可以让宝宝双手各拿一个玩具对击,以锻炼宝宝双手的主动合作能力以及对手的控制力,一般宝宝要到9-10个月以后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双 发音——锻炼宝宝的发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宝宝多与人说话,让他多发音,如叫爸爸、妈妈、奶奶等,以扩大他的发音范围,0-1岁是宝宝形体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让宝宝学会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增加宝宝对语言的理解。 行为语言——锻炼宝宝的行为语言、表达能力。让宝宝用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让宝宝用行为语言表示谢谢、再见、亲亲等,家长对宝宝的表达要积极的反应,以增加宝宝的表 视觉寻找有效——锻炼宝宝的观察记忆力,激发探索兴趣。让宝宝在爬行的基础上,玩寻找东西的游戏,先将有趣的玩具,让他玩一会,然后当着宝宝的面,把东西藏在身后或用布盖起来,然后让宝宝找,找到后一定要给予鼓励,或让宝宝找爸爸妈妈在哪里等,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宝 语言动作能力——锻炼宝宝行为语言能力,发展社会性。宝宝对自己熟悉的人能表现出明显的交往愿望,在家长提示下,可以配合语言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如再见、欢迎等。 交往——锻炼宝宝的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育婴师建议家长要为宝宝多提供与人交往的机 用杯子喝水——锻炼宝宝口腔协调能力,培养自理能力。建议家长让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以锻炼宝宝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同时注意宝宝辅助食品的准备,这对宝宝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婴幼儿早期教育之认知能力训练

婴幼儿早期教育之认知能力训练 专注力 1、目标--能专心地看著眼前或周围的人事物 你的宝贝会了吗? l 如果周围有事情发生或出现了人物,他会专心看着吗? l 他会持续地专心看着周遭发生的事情吗? 帮助他的小秘诀: u 拿出孩子喜欢的玩具(如小汽车、皮球)在他面前玩,如果他开始注意看着你手中的玩具,这时候要讚美他,然后试着慢慢地移动玩具、或鼓励他和你一起玩这个玩具,这样让他的注意力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u 你可以用布偶和他玩,扮演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如爸爸、妈妈、警察、小狗、娃娃等),一面动着布偶、一面用布偶说话,让他能一直专心地看着布偶和你的动作。 u 平常,多安排一些他喜欢的邻居玩伴或亲戚带着他玩,要那些孩子一边玩、一边製造出声音和动作(如玩电动汽车、打玩具电话等),吸引他的注意。如果他不注意看,你可以提醒他或轻轻地帮他把头转向玩具或其他孩子。 u 如果你的孩子年纪比较小或是注意力比较不容易集中,可以选择颜色鲜艳、外型特殊、会动的玩具(如电动火车),来吸引他的注意。要注意的是,你要选安全玩具让他玩,不要给他太小或太尖的玩具,免得可能会有危险。 多一份关心: u 对于一开始就不能专心的孩子,必须要先瞭解他的情况,选择最好的方式让他能专心。有的孩子只要轻轻拉一下他的手或肩膀,他就会注意到你;有的孩子则需要用吃的东西去吸引他的注意。因此,你必须首先找到最能吸引他注意的方法才行。

2、目标-- 能专心地听声音或听别人说话 你的宝贝会了吗? l 他能专心听周围发出的声音吗? l 他能持续地专心听别人说话吗? 帮助他的小秘诀: u 如果孩子不能注意到他周围听到的声音,你就要尽量多和他说话,或是刻意製造一些声音(如开关门、开关电灯、按门铃等),要让声音大一点,才能够吸引他的注意。 u 你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些他很熟悉而且会发声的玩具(如音乐盒、电动小汽车等),趁他不注意的时候,让玩具发出响亮的声音,来吸引他的注意。如果他看着玩具或靠近玩具的时候,马上告诉他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很开心地和他一起玩玩具。 u 除了要让他能注意听周围发出的声音外,还要让他能在持续的声音之外,注意到另外的声音。例如,让他周围有一些声音(如:音乐、电风扇、电动玩具等),然后你在他的视线外摇铃或製造一个比较大的声音,训练他在塬有声音之外,注意到你发出来的声音。 u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扩大他的生活空间和经验,让他能够注意听周围的声音。此外,除了让他可以注意听到熟悉的声音,另外,在和他玩、讲故事、或用餐等日常生活里,用各种高低、快慢不同的语调和他说话,让他练习能专心听别人说话。 u 你可以把孩子带到四周都有各种声音的地方,跟他说话或说故事,训练他在干扰的声音中还可以专心听你说话。例如,你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用高低起伏的声音来说故事,训练他能不受音乐的影响,专心听你说故事。 u 平日说故事给孩子听的时候,尽量用比较清楚、夸张的声音、语调和动作来吸引他的注意和兴趣,让他能够慢慢增加专心听别人说话的时间。如果孩子有简单的语言能力,可以和他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要他回答问题或是说出故事大概的意思。 u 你也可以多放录音带或用有声玩具和他玩,不过,给他的玩具要是安全玩具。如果你的孩子年纪比较小,要注意不要製造太大的声响,以免伤害到孩子的听力。 多一份关心: u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除了听觉刺激以外,可以同时让他操作玩具,搭配视觉和触觉的刺激,增加他注意听的能力。如果他不注意看,你可以提醒他或轻轻地帮他把头转向声音的来源。

幼儿科学认知活动认识左右优秀教案

幼儿科学认知活动《认识左右》优秀 教案 教育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

1-3岁婴幼儿应具备的观察认知能力

1~2岁 宝宝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辨认物体,通过声音辨别家庭成员,能从一堆大小、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木块中挑出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的木块。父母要多从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嗅、多摸,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认识形状 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父母拿出一个圆形的积木告诉宝宝说:“这是圆形的。”一边口中说儿歌:“小皮球,圆又圆。”一边拿着圆形积木滚来滚去,接着把圆形的积木给宝宝玩一会,让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圆形。然后让宝宝选出其他圆形的积木,宝宝如果能顺利地把圆形积木选出来,要鼓励宝宝,并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加强记忆印象。 通过分类加深对形状概念的理解 将积木分为圆形和不是圆形的两类,让宝宝在很多的积木中找出圆形的积木。将圆形的积木搭高或者将圆形的积木进行组合拼成一幅画,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身边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形状和宝宝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圆形。让宝宝通过观察以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如:球、算盘珠、钟等等,帮助宝宝将圆形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圆形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如果宝宝一时想不起来,那家长可以和宝宝展开寻找“圆形”比赛,在家里或者把宝宝带到超市、公园,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多。 认识天气 带宝宝看图。给宝宝找来天气画册,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翻书,妈妈指着各种天气的图画予以解说,例如晴天会有太阳、雨天会从天上掉下水珠、雪天会飘起雪花等等。让宝宝在翻书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天气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让宝宝亲自体验天气的变化。带宝宝出门的时候,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为宝宝介绍各种天气的特点,让宝宝亲眼看见,会增强宝宝对天气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就能把握住天气的主要特点。和宝宝一起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非常专业和详细,宝宝从节目中可以慢慢的熟悉各种专业的词语。比如温度、湿度、风向等等,还能熟悉很多地名。对于南方的宝宝来说,还会知道原来北方会下雪;对于内陆的宝宝来说,还会了解到原来南方会有可怕的台风。1岁半的宝宝虽然还无法完全学会,但是他们会听在耳里,记在心上。 2~3岁 宝宝在观察时仍然需要动作的参与,常常要用手一一指着所要观察的物体。家长应注意利用日常生活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并在发展宝宝观察力的同时,让宝宝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这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认识时间 2、3岁教宝宝钟表还太早,家长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他们说明时间。如果孩子每天要看动画片,你就可以指着墙上的钟告诉她,“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12的时候,你就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这样,孩子就会自己观察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 用图表的形式给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上一个小孩子起床的图画,表示早上7点起床。然后,7点半吃饭,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很快对时间有了概念。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一) (一)注意的发展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 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 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 5-6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注意稳定性能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活动的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专注于视觉形象,6岁以后的儿童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同时能注意接受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 学前期末的儿童计划自己注意目标的能力刚刚发展,但还不太会运用注意的策略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二)记忆能力发展 2岁儿童已开始会认自己的家门,认自己的房间,知道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一点的儿童开始学会认路。 3-4岁儿童知道出了家门如何走到附近的幼儿园,但要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画出来则十会困难,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4岁的幼儿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记忆策略。 4岁儿童会利用“位置”来帮助记忆,如:幼儿会将藏有巧克力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一边,而将藏有别针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另一边。 (三)认知的发展 3岁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关于心理功能的“观点—愿望”理论,即逐渐认识到一个的行动是由他内心的观点和愿望支配的,如:一个孩子饿了会打开冰箱找食物。 3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的观点和愿望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关系,学会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愿望。 大约3岁左右,幼儿能认识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区别,如:幼儿知道“想”是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一个人能想那些当时没有看见的、接触的或谈论的事物。 幼儿认识到思维和现实的区别,如:幼儿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头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样”)。 3-4岁的幼儿认识到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如:幼儿知道各种噪音、对任务不感兴趣、心理想着别的事情等会妨碍人集中注意从事当前的活动。 3岁幼儿还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从而把自己的看法施加于别人。 3岁幼儿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现时的观点和过去的观点区分开来,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糖果盒,问幼儿:“里面装些什么?”因为幼儿过去见过这类糖果盒,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糖块”。成人打开盒子给他看,出乎他的意料,里面装的都有是一些铅笔。成人接着问他:“刚才还没打开盒子,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3岁的幼儿往往回答说:“铅笔”。他已不记得他曾经相信里面装的是糖块,这时成人出示一只玩具加菲猫,对幼儿说:“这里有一只加菲猫,它以前没见过这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它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说:“铅笔”。就是说他不能将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接受的信息区分开来,自己知道的东西误认为别人也知道。 3-5岁幼儿能认识到只有人以及或许某些动物能思考,而石头不能思维;他们还认识到思维的内容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能将“想”从知觉运动活动如“看、动、感受到”等区别开来,他们能懂得“想”(思考)和“知道”的区别,如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件事(如午餐的饭盒里装着好吃的东西),但你现在不一定会去想它。 幼儿4岁左右懂得观点与现实的区别,因而某人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某个物品藏在某个地方而实际上并不在这个地方,幼儿经常会和成人开一些小玩笑,如故意改变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成人找不到;已开始懂得认知任务跟随认知作业成绩的关系,如4岁幼儿也知道要求记忆的项目越多就越难记,要记住5个物品的名称就比记住10个物品的名称容易,他们也知道,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如果做出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许多学前儿童认识到,过去学过的东西现在忘了,重新捡

生活过程中真实物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概要

《生活过程中真实物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上海实验幼儿园课题组一、本课题研究概况 (一)课题的提出 对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上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就0-3岁的婴幼儿而言,他们正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其思维认知是在直接感知、实际行动中进行,认知不能离开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不能离开自己的动作。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并经自身的眼、口、鼻、耳、触觉等,以动作和探索为途径来获得对事物的认知,经验的积累。这也为我们在婴幼儿发展过程中提供真实物,让婴幼儿在主动观察和积极探索中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在现有的托幼一体化教育中,0—3岁教育只是3—6岁教育方法的向下延伸。在材料投放上,依据3—6岁的教育方法,给0—3岁婴幼儿提供图片、玩具等抽象的材料。这种抽象的材料和0—3岁婴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发展是不适应的,造成了材料投放和认知发展相分离。实际教育中这种小龄教育大龄化的错误急需纠正。 所谓“真实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与婴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的人、事、物,而非替代品如图片、玩具替代等。 教育者为0-3岁的婴幼儿提供实物对婴幼儿认知、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在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以真实物的提供为载体提供了实践操作依据。但是综观国内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可见,宏观、中观的研究(如理论的研究、发展特点的研究、活动方案的研究、幼儿园与家庭协同保教的研究等)居多,微观的以点作为切入点研究相对较少,并缺乏一定的认识和可操作的经验。 我们依据儿童年龄越小,其教育与生活越不可分离,教育与生活并存的原理,在总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指导和引领下,以提供婴幼儿真实物为载体和切入点来研究其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的影响,并建立子课题《生活过程中真实物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在婴幼儿生活过程中,选择、发掘和积累适宜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真实物及相应真实物环境的创设,以及真实物对其认知发展的影响,为0-3岁早期关心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幼儿园户外活动-认知天气

幼儿园户外活动-认知天气 XX课件幼儿园户外活动:认知天气主题由来:一天早晨,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户外活动,正到孩子们玩的开心起劲的时候突然间下起了雨,我赶快组织孩子们到大厅躲雨。 正当大家都纷纷的往大厅跑的时候我听到有个孩子在边跑边喊:太奇怪了这天气好好的,还有太阳怎么就下起雨了?接着又听到:嗨,那是天空在哭。 当我跑到了大厅回头一看,原来是恒宇和笑微在说话。 可是让我想不到的是笑微刚说完依伊又说了:才不是呢?是变天了才下雨。 何平连忙大声说:但是变天会有乌云,现在又没有而且天气还很好有太阳。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大家议论开了。 在这次户外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心,而且现在正出去春季又是梅雨季节天气的变化也比较明显,那何不借用大自然的力量来揭开孩子们心中的问号呢?于是我找来了一些有关于云风雨的图片贴在教师四周的墙壁上,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地去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 主题活动目标:有兴趣观察风雨云雷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感受天气的变化,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的了解雨形成的过程。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活动区认知区:提供风雨云雷形成的一些图片供幼儿研究学习。 美工区:提供白乳胶剪刀蜡笔圆形纸张(中小)画纸卡纸等物品供孩子表征和制作晴雨表。 语言区:提供有观自然现象的书和供幼儿欣赏讲述。 表演区:提供录音机录音磁带头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音乐的变化进行表演。 操作区:提供云雨风雷样子的穿板绳子。 让幼儿通过操作锻炼手的精细动作。 建构区:提供积塑花片让幼儿通过想象建构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雷云。 (二)环境布置:活动室内的环境。 :一部分墙壁张贴自然现象风云雨雷的图片和它们形成的图片。 :一部分墙面做为孩子的作品展览墙,以软垫作为背景,幼儿可将自己的美工作品展示在墙上。 :活动室上方的空间垂吊上老师和幼儿用卡纸制作立体的风雨雷云形状的作品。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2--6岁儿童认知发展 24个月(2岁) 1 会从两个实物中分辩大,小。 2 听从指示,将东西放进杯子里或放在杯子旁边。 3 给予两种不同的实物时,会依照指示选择一种。 4 依序将三个不同大小的套杯放入插座里。 5 完成三块拼板。 6 配对基本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1). 1对1 (2).1对2 (3). 1对3 7 模仿把数字卡1放在一个东西的旁边。 8 看到数字卡1会自动说一。 36个月(3岁) 1 能辨认大小、长短、软硬。 2 有位置的概念(利用实物表现):上面、下面、穿过。 3 依指示给一样或全部的东西。 4 会做1对三配对。(1). 红(2).绿(3).蓝(4).黄(5).黑(6).白 5 会做上述6色,1 对2 的选择。 6 会做上述6色,1对4的选择与配对。 7 将8张简明图卡加以配对--选择--分类。 8 完成6块拼图。 9 模仿把数字卡2,放在两个东西的旁边。 10 看到数字2,会说2。 11 能认数字卡3。 12 将数字卡3与3的集合,配对。 13 将1.2.3依序排列。 48个月(4岁) 1 会分辨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如模型水果与真的水果)。 2 会选择轻与重的东西。 3 会将东西与图卡分类,如分出:(1).人(2).衣服(3). 动物(4).食物 4 依指示放置和选择东西(1).旁边(2).前面(3).后面 5 会选择很多和很少的东西 6 给5样东西,凭触摸找到指示的东西 4--5岁 1 专注力增加,能听故事最少15分钟 2 说出3件物品中不见的一件的名称 3 知道"昨天""明天"的意思 4 顺序排列数字1--10 5 配对数字与实物1--10 6 数10件物品

3岁婴幼儿标准能力表.docx

0-3岁婴幼儿标准能力表 心心班(0-3个月) 一、认知能力 1. 注视离眼20 厘米的黑白图片达10 秒以上:对离耳15 厘米远的响声有转头眨眼的表现;对突然 从远外到眼睛的东西眨眼反应。 对喜欢与不喜欢的图画有明显的表现。对喜欢的笑看时间长,不喜欢的一扫而过;追视红球能头、眼同时 转动达 180 度;听到母亲的声音能转头观看。 见到母亲主动要抱;能上下左右环形追视红球。 手部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能力) 能任意吸吮一侧手指;紧握笔杆10 秒以上。 能把手伸到眼前看 5 秒以上;小玩具等东西放入手心紧握 1 分钟左右。 能眼看双手互相握玩耍、衣、被;把小铃系在某一肢体上,知道动哪一肢体铃会发出响声。 语言能力 宝宝啼哭时,大人模仿哭,宝宝能回应性发音二次,大人逗宝宝讲话,宝宝会发出喉音回答。 能发三个元音如:啊、咿、哦、噢、呜;饥饿啼哭时,听到妈妈的声音、脚步声和奶瓶声,会暂时停止哭 声等待。 会发三个长元音或双元音;能小声应答妈妈的说话。 大肌肉运动能力 10 天会俯卧能抬眼观看;扶腋在硬板上能迈步 4 步 . 俯卧抬头下巴离床,竖抱头直立,扶腋在硬板上能迈 4 步。 能俯卧转侧卧;俯卧能用肘支持抬起半胸。 社会交往能力 15天前大人用手指挠宝宝胸部能发出回应性微笑。 45天前发出笑声。 爱笑,熟人一逗就笑,对镜子笑。 自理能力 15-20 天后,用声音、姿势、便盆做条件,宝宝能排便、尿。 用勺子喂钙剂会吸吮吞咽。 要大小便会做表示,白天会小湿床铺。 婴婴班( 4-6 个月) 认知能力 眼睛追视红球目光可从桌子一头到另一头;在白纸上能很快发现细小的东西;听胎教音乐能够微笑;对母 亲皆投怀。

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4页

0 ~ 6岁婴幼儿颜色认知发展及其偏好 颜色是人与外部环境接触较为普遍的一种刺激,通过人与颜色的视觉接触,颜色不仅引起相应的知觉反应,更能通过联想和回忆与色彩相关的事物等一系列心理操作,引发一定的情绪和动机变化,进而影响思维、认知等高层次心理活动。婴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对事物的直观具体的感受来认知事物,颜色这种视觉冲击必然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文主要在国内外研究者对婴幼儿关于颜色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婴幼儿颜色感知的发展出发,探讨婴幼儿颜色偏好情况,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一、婴幼儿颜色感知的发展 研究者对于婴幼儿的颜色认知的研究,Marsden研究了5个月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呈现两种颜色的卡片,实验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黄色有了感知。3个月的婴儿喜欢长波(红、黄),不喜欢短波(蓝、绿),相比黄、绿,四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红、蓝、紫。随后的研究发现这时的婴儿不喜欢白色,表现出对色调的偏爱。颜色感知发展成熟的年龄在Garbini 的研究中是3岁,他发现三岁的时候颜色视觉发展已经成熟。而Shinn在观察他的侄女的发展的时候发现,对于明亮的颜色,尤其是红色、橙色、黄色,是首先被识别,所有的颜色在18个月的时候都能被感知,但是要到两岁的时候才能像成人一样辨别,三岁以前,孩子更偏爱暖色。Marsden 发现对于6-7个月的孩子,发现对于红色和黄色有了感知,并且也偏爱这两种颜色,蓝色、绿色和白色就次之,毫无疑问,6个月的孩子对于这些颜色都有了感知。

对于婴幼儿开始对颜色有感知的研究,多是通过其对颜色的抓握、目光跟随或者是注视的时间来判断,这种方法是否真正揭示了幼儿的颜色感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婴幼儿的颜色偏好 颜色偏好(colorpreference)是人在心理上所喜爱或偏好的颜色。人们对于颜色偏好有着不同的理解。 首先,婴幼儿颜色偏好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曹漱芹在研究4-6岁自闭症儿童的颜色偏好中发现作为对照组的正常的儿童的颜色的偏好顺序为:红、橙、绿、蓝、黄、紫,而且男孩对蓝色的偏好强于女孩,另外女孩则明显比男孩更加喜欢橙、黄等暖色调。可以发现幼儿最喜欢的颜色主要是红色色调区域和明度最大的颜色。 其次,影响婴幼儿颜色偏好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文化以及其他因素。曾虹文在研究中发现一般颜色的喜好有性别差异,这与Silver和Bukritt的发现一致,他们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粉红色,而男孩则比女孩更喜欢蓝色。另外杨淑丽和张莉在研究颜色偏好以及其与幼儿偏好的玩具和衣服颜色、教室背景颜色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4-5岁幼儿的颜色偏好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而5-6岁的幼儿在最喜欢的颜色上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42%的男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是大红色,而女幼儿只有11%最喜欢大红色,相应地有59%的女幼儿最喜欢粉红色和淡粉红色。另外,关于年龄对婴幼儿的颜色的偏好的影响的研究中,刘少英发现4-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颜色偏好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蒋盈与王茜发现:4岁幼儿对室内环境的颜色偏好顺序依次是:紫、橙、红、绿、蓝、黄、灰;

大班认识时钟活动方案

大班认识时钟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教案(养育一个聪明宝宝)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教案(养育个聪 明宝宝)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教案(养育一个聪明宝宝) 教案基本内容 课程名称 养育一个聪明宝宝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教学目标 2

1. 帮助家长初步知晓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基本规律。 2. 让家长意识到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在养育过程中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 3. 介绍一些简单的适合家庭操作的游戏和策略,发展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 认知能力发展基本知识及培养策略

教学思路 通过简单的语言,帮助家长初步知晓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基本规律。使家长在互动过程中,意识到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在养育过程中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介绍一些简单的适合家庭操作的游戏和策略,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发展婴幼儿的认知能力,为婴幼儿一生发展打基础。 教学环节 一、互动寒暄。 二、通过现场小测试,丰富家长对于认知规律的认识。 1. 认知能力有哪些?认知的基本成分。 (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三、培养宝宝认知能力的游戏及策略 第一部分:培养宝宝的感知能力

小测试1:关于视觉 (一).感知能力的训练一:视觉游戏 1. 温馨漂亮的婴儿房布置。 (1 )图片:色彩鲜艳、大色块的图片或布置。 (2 )器具:婴儿小床边绑一些漂浮的鲜艳气球等。 2. 会发出声响的、色彩鲜艳的塑料玩具、充气玩具等。 3. 配合鲜艳的图片等,父母跟宝宝做些简单交流。 (二)感知能力的训练二:听觉游戏 1. 根据作息定时播放音乐。 (1 )婴幼儿时期:起床、进餐、睡眠。 (2)1岁以后:节奏明快的音乐。 2. 父母哼唱的音乐。 3. 配合音乐,用串铃等小乐器摇动发出的声响。 (三)感知能力的训练三:味觉游戏 1. 味觉游戏。 (1)品尝不同味道的液体食物,告诉宝宝相应的味道 (2 )猜猜盘中的食物。 2. 餐桌上的小游戏:《百变套餐》 用特制餐具做出的色彩鲜艳、营养丰富、口感美味的套餐,激发宝宝进餐兴趣,发展味觉。 (四)感知能力的训练四:触觉游戏 1. 自制触摸板的多种用途。

幼儿园教案生成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z 幼儿园教案生成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生成背景:本周我们开展了《做小船》这一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并对船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的丰富幼儿对船的了解,我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动。 生成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 2、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认真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船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制作的小船,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认识的船。 教师: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船吗?(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认识的船) 二、教师出示船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 教师:我这里有许多船的图片,我们来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船? 教师出示图片,先向幼儿介绍船的名字,后引导幼儿观察这只船的外形,再介绍这只船的用途。教师在介绍的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船的名字、外形、用途。 提问:这两只船的样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的本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三、讲述有关船的故事 教师讲述有关船的故事,以此吸引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船的相关知识。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船的名字、外形、用途,并引导幼儿一起回忆本次活动中认识的船。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很感兴趣。在认识船的本领的时候,有的幼儿能说出一些教师没有说到的本领。在活动过后,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和同伴围绕着船讨论着各种话题。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后幼儿还都在进行讨论,说明本次活动进行的是成功的,也说明小班幼儿已经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了。 z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 0~3个月婴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指导婴幼儿认知活动

知识点:指导婴幼儿认知活动 3.婴儿数概念发展的三阶段是( B )。 (A)会背数、会数的分解和组合、会加减法 (B)会背数、会数的分解和组合、学数数 (C)学数数、会背数、会加减法 (D)学数数、会背数、会珠心算 17.( C )是婴儿进行看图讲故事的正确训练方式。 (A)成人讲故事的速度要快,词语越是华丽越好 (B)成人讲述一遍后,让婴儿讲述给成人听 (C)成人讲述几遍后,让婴儿复述,熟练后由婴儿讲述给成人听 (D)直接让婴儿一边看图一边讲述给成人昕 18.( D )不属于婴儿进行日常用语的练习的正确方法。 (A)在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帮助婴儿正确的使用表示时间或状态的生活用语 (B)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造句,帮助婴儿理解人称用语 (C)多给婴儿提问的方式,增加婴儿说话的机会,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D)在婴儿没提出要求前及时的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 20.婴儿阅读材料选择最好选用( B )。 (A)杂志上色彩鲜亮的图书和图片 (B)以主题鲜明婴儿熟悉的科学及生活为主的图片和图书 (C)色彩鲜艳,形象,线条逼真与选择图书无关紧要 (D)从婴儿看书的兴趣选择 22.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霍华德·加德纳 (B)乔姆斯基 (C)戈尔丁·梅多 (D)皮亚杰 31.( B )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A)0-1岁 (B)0-3岁 (C)0-5岁 (D)0-6岁 79.( C )是对婴儿教育的错误原则。 A、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 B、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C、教育第一,养育第二的教养原则 D、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 80.( C )是多元智能理论论述的7个方面。 A、音乐、自然、体育、数学逻辑、语言、人际关系、自我认识 B、音乐、美术、运动、数学逻辑、语言、人际关系、自我认识 C、音乐、智能、运动、数学逻辑、语言、人际关系、自我认识 D、音乐、智能、形体、数学逻辑、语言、自理能力、自我认识 11.( B )是1—3岁婴儿产生的人类低级思维类型。 A、具体形象思维 B、感知动作思维

新生儿和婴幼儿视觉发展

新生儿和婴幼儿视觉发展资料 目录 1、新生儿和婴儿视觉偏爱倾向 (1) 2、婴儿视觉发展的7大阶段 (4) 3、0-3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 4、婴儿视觉的发展 (6) 5、1岁以内婴儿视觉是怎样发育的 (7) 7、视觉和眼睛 (11) 8、为什么不要给孩子画简笔画? (12) 9、怎样纠正小孩子不爱看书的习惯 (15) 10、《天线宝宝》 (16) 1、新生儿和婴儿视觉偏爱倾向 有学者做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构成的人脸画面中,新生儿表现出喜欢看正常人脸图片的偏爱倾向。这表明婴儿从出生后就已经具有了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偏好。 这种被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势必给婴儿的教养者,特别是父母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适应婴儿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处理好婴儿的需要与家长“供给”之间的关系。 新生儿和婴儿的视觉偏爱现象 刚生下来不久的新生儿,有没有能力适应周围环境的问题,一直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父母渴望了解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传统的观点,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一出生便面临着嘈杂混乱的环境,处于一团混沌之中。有人认为

他们如同一块“白板”,对大千世界茫茫然一无所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观点占据着统治地位。近几十年来,人们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为新生儿和婴儿都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有人惊呼:“新生儿并非新手”,“婴儿是有本事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在多种原因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比如前面提到的婴儿对人面孔模式的偏爱便是有利的证据之一。 怎样认识婴儿的视觉偏爱现象 1.是一种视觉生理现象 0至2、3个月的小婴儿喜欢看正常的人的面孔图像,也比较偏好看五官位置颠倒的人面图像,这说明他们的注视兴趣在于人面图像的特征,如图形的模式、大小、颜色对比等。这与这个时期婴儿的视觉生理功能相一致。所以说婴儿的这种视觉偏爱现象属于一种视觉生理现象。 2.是先天具有的视觉模式 对这么一点点的小宝贝,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他们优先去看什么,多看什么或者少看什么。而且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的小婴儿所共有的,所以说这是先天带来的视觉倾向。小宝贝的视觉偏爱是一种模式化了的现象。因而把这种视觉偏好成为先天具有的模式视觉。 3.促进视觉模式的发展 婴儿初期显示出来的视觉偏好行为,主要是针对他们比较容易看清一些的东西,他们搜索这类视觉刺激物。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视觉器官和视觉中枢的发展。3个月的婴儿才开始形成心理表现,以人的面孔为例,经过几个月,他们逐渐积累了人的面孔的经验,形成了开始模糊而后渐渐清晰的人的面孔的表象。当他们熟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31-36个月教程

0—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1 31-36个月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进入31-36个月后,儿童对认知各方面能力支配性有所提高,持久性和复杂性有所増加。 1.注意发展特征 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该时期的儿童会有目的地、自主地保持注意力一段时间。比如,成人要求儿童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他们能集中注意看一小会儿,但如果不感兴趣,很快就把注意转移了。 注意时间可以延长至20-30分钟。 注意的事物增多,范围也开始变广。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注意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周围人们的活动。 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提高。在这一月龄段,因为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涉及儿童自主意识的相关能力也同时提升。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每一次注意转移的时候,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注意一经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移到注意中心以外,而另外的新对象进人注意中心。注意的转移与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 2.记忆发展特征 3岁时,儿童就已经能再认几十天或几个月前注意过的事物了。 3岁时,记忆不仅仅可以保持到几周以后,还能重现。正是由于从3岁开始,重现的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3岁以后的事情才开始以深浅程度不同的印象被保存下来。 记忆仍然表现出易忘的特征,需要后期的强化。 3岁儿童开始尝试使用各种记忆策略,比如,当别人要求他们记住藏有小狗玩具的杯子时,他们会高兴地注视着藏小狗的地方,一边看着那个盖着小狗的杯子,一边对着它点头,或者说一些能表明藏在这里的话语,甚至把它移到突出的位置。 3.思维发展特征 由于生活范国扩大、行动能力增加,该月龄段的儿童对周围活动的兴趣不断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自

xxxx主题活动教案——认识自己 一、主题活动的由来 中班幼儿的自我概念已经开始萌生,他们已初步感受到自己的外貌、身体、喜好等等与他人的不同,对于我和他人有着许多的疑问,而要解答他们的这些疑问,则是我们这次主题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 二、主题教育目标 1、认识了解自己身体的外部特征。 2、培养幼儿xxxx、xx家的良好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三、主题墙饰的创设 主题墙饰的创设作为课程内容,不像以前那样追求速度和结果,在每一个平行单元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都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和需要,我们会为孩子留出最大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关心主题墙饰,使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伴随主题开展的日渐深入而不断完善。我们的主题活动探索式、连续性的进行,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形式也日趋多样,由谈话、讨论发展到手工、绘画、观察、资料查阅、分工合作、家园合作等等。在主题板的正中间是由几名小朋友画的自己的形象,而延伸出的几个平行单元可编辑 里,贴满了孩子们的介绍,如在我的生日这个单元里,孩子们自己设计了生日蛋糕、生日贺卡;在我的表情这个单元里,孩子们画出了自己不同的表情;在我的动作这个单元里,孩子们画出了自己的小手、小脚,以及自己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这样的环境创设过程不仅美观、天天有新意,反馈新信息,而且很形象直观的记录课程的进展情况,孩子们非常喜欢。 xxxx主题活动教案认识自己 四、主题网络的建构

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一起预设这几个单元,单元之间是平行关系的,这是这个主题活动的特别之处,直线表示的是老师预设的内容,虚线表示的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 活动一、我的表情 在开展认识自己的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最先感知和发生兴趣的是自己身体的外部特点。他们喜欢变化多端的脸部表情。因此,我将我的表情作为本主题活动的第一个单元。 我们带领幼儿观察了产生不同表情时的五官变化后, 可编辑 我问幼儿:人为什么会有高兴、生气、难过等表情?启发幼儿理解产生表情的原因与自己遇到事情或心情有关。鼓励幼儿大胆回忆表达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月龙说:我做错事时大人批评我我会难过,掉眼泪。小晴说:妈妈送我礼物时,我会很高兴。孩子们都争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性很高。我又问幼儿记录表情有什么方法?有的孩子说照照片,有的说画下来。最后孩子们采用了简单易行的绘画方式,他们不仅画出了自己的表情,而且把表情产生的原因画了出来,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表现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活动二、我的动作 认识了表情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我的动作这个单元,中班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还有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都处于发展和提高阶段,他们喜欢跳、喜欢唱,更希望了解自己身体的特征,因此,我们将艺术领域中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运动形式与语言表达的训练融汇在一起,开展了此次活动。我们以动作产生为基础,对幼儿进行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人的身体中哪些地方可以活动?幼儿的回答很丰富,如手腕、胳膊肘、膝关节、颈部等,还有的幼儿观察更细,说出了手指关节,孩子们边说边体会动作,之后教师通过舞蹈形式让幼儿观察,体会自己身体的动作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