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

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

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见图12-1)。

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F浮=G-F'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

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

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

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图12-2进行。

(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

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

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

压力(见图12-2)。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板书:“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观察物体在水中运动情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仔细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讨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向。

教师结合实验,边讲边画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观察实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教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板书:“3.物体的浮沉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教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考题: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 (一)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 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 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课时 浮力的应用(教案)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2课时浮力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了解潜水艇怎样实现上浮、下沉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浮力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密度计、烧杯、水、食盐、两个铁罐子、沙子、小塑料管、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以下情景图片: ①轮船漂浮在水面上;②潜水艇悬浮在水中;③节日放飞的气球升到空中; ④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师以上这些情景图片中,都是浮沉条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它们到底和浮力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 【进行新课】 知识1 轮船和潜水艇 1.轮船 教师演示实验: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教师提问:(用多媒体展示) 思考题:(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3)大家是如何调节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学生回答:(1)可能是F浮>G物,因为它是空心的,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师回答正确,很好!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这个方法早就得到了应用——轮船.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轮船”,并讲解. 轮船(多媒体课件) 工作原理:空心法,即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空心的,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这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同一艘轮船,不论在海里航行,还是在河里航行,F浮均等于G,所以F浮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由于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所以V排不同,ρ液大则V排小,ρ液小则V排大,因此轮船在海水里比在河水里浸入的体积小.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即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应用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能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能说出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重点难点 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三、学法指导 要学好本节知识,能准确判断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漂浮是前提,能充分应用题目中隐含条件是关键。 四、课前检测 1、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由公式可看出浮力的大小与和 有关。 2、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它的大小与和无关。 五、自主学习 综合所学知识,请总结满足什么条件,物体就会上浮、下沉、悬浮、漂浮? 知识探究点二:浮力的应用

轮船空载时和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吗?请说出理由。 装满货物的轮船从河流使入海里,受到浮力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轮船会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请说出理由。 我们知道,石头沉入水中,它受到浮力的大小就不变了,那么,水中的潜水艇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潜水艇又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气球和飞艇是如何实现升空和降落的? 2.我的疑问 六、归纳总结(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七、巩固提升 1.基础知识 1、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2、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来实现的.

3、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把重2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2.拓展提升 1、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14.6-1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2、如图14.6-2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14.6-3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4篇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4篇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4篇 人教版物理浮力教案1 一、教材分析^p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历中已 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根底上综 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 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 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根底。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 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 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实验操作才能、分析^p 概括才能以及演绎推理才能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展理论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亲密联络,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此对理论分析^p 和推理论证才能要求进步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展详细、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才能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p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物理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究研究问题的才能。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拟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根底知识,通过理论分析^p 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开展抽象思维才能。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 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 盆、泡沫、木块、石块、小皮球、橡皮、钩码、弹簧秤、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多媒体出示:皮球掉进树洞里(图) 师:一天,几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一个树洞里。 洞又深口又小,小朋友们的手臂根本够不到皮球。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生可能会说出往树洞里倒水,皮球会浮起来) 3、设疑: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呢?它和什么有关?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浮力,是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学习浮力有什么用……) 今天,我们不可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浮力。 二、实验活动 (一)实验1: 1、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猜想,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注意:只猜想,不动手实验! 实验一记录单 学生汇报。 2、学生猜想并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 3、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 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 (学生可能会说出,做个实验:把它们都放到水里,就知道了。) 4、学生实验并填写,老师巡视,学生汇报,师相应板书。 (二)实验2: 1、质疑: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浮在水面上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那水的浮力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知一下。

浮力教案(精选10篇)

浮力教案(精选10篇) 浮力篇1 一、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现确定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3.理解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技能目标: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2、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的关键:以方法教育引路,以学生思维障碍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安排实验探索。 四、教法与学法: 作为探究自然科学的规律课,过程一般是 本节内容要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措施也不例外,因为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

得出规律”。 五、教学策略 教材中是一个探索性演示实验,但由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见度较小,即使让一些学生上讲台参与,仍不利于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求知心理,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方法教育的实施。故相应策略: 1.把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即有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实验。 2.通过分工合作和多次实验,以筛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获得不同条件下f浮与g排液的数值关系,并运用实验验证和归纳法为得出一般规律提供必要的素材。 六、教具准备 除了教师演示用装置外,还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小桶水,橡皮泥一块、饮料瓶、弹簧秤、烧杯和溢水杯各一个,塑料杯,塑料盘,胶水瓶,木块、同体积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各一,水、酒精、盐水三种液体各一杯,细线等供选用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提问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入新课。 浮体演示实验1:橡皮球(空心体)在液体中上浮。 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如:水中的游鱼、游泳的人、漂浮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等,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如:空气的浮力等。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 浮体演示实验2:木块(实心体)在液体中上浮(多媒体演示)。(说明: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二).新课讲授 1、浮力产生的原因(互动1) 学生讨论并启发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而由于立方体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准备 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 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 一、猜测沉浮的物品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 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 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 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 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 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 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形式适合于班级人数多的实验。同时,记录表运用的也很有效,不仅帮助大家记录下实验结果,同时也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的观察到不同材料的不同实验结果。我们的小实验要向着有效、易操作的方向努力。 教学过程:篇二

人教版物理八下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4

第十四章第五节《浮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 2、阅读课本94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3、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这就是著名的原理。用公式表示为。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现象,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二)浮力的大小: 1、浮力及其方向 将软木塞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软木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F =G-F 浮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可能的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等因素有关系。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课题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 (一)知识与技能学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占八、1.通过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八、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归纳、对比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钩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浓盐水、细线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展示教学图

片设出小死海/、死这个小故事相传情20__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让一生给大家讲这个小从有趣的小故事引境来到了死海附近,ft溃了这里故事,其余同学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兴趣引入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课题海。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卜去,而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提出问题死海为什么淹/、夕匕他们是神灵在保护他们吗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出示图片:观察观察轮船在水中受到浮力,漂浮在水面上联系前面学过的力口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漂浮在提出问题浮在海面上的船在竖直方向受什么力组织学生分析:因为轮船静止在海面上,处平衡状态,所以轮船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一个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板书、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思考问题浮在海面上的船在竖直方向受什么力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对应练习:画出下列物体所受浮力水面上受浮力的作用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浮力的方向探究实验研究规律结论: (1)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问卜的压力差。 (2)压力差法求浮力F浮=F向上一F向下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后关呢猜想: 1.浮力人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浮力人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后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0.1浮力

浮力教学设计方案 一、信息化应用: 1、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因为日常生活中总是会跟水打交道,但是因为身处内陆,对实际的船舶,潜艇等物件接触较少,所以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有代入感。 2、进行称重法测浮力的实验操作时,由于弹簧测力计较小,只能给附近同学观察到示数变化,而且比较难以看清楚,所以在简单演示完示数改变后,辅以模拟实验,可以让全班同学都了解到实验变化及原理。 3、本节内容难点是浮力产生的原因,直接进行受力分析和讲解比较生硬,学生也不好理解,老师自己做实验也不现实,器材不好准备,所以直接使用实验视频,方便快捷,奇特的现象也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视频、图片,如竹筏,帆船,游轮等,然后丢一个乒乓球,再用手托起 “物体受到重力会下落,当我托起乒乓球时它就能在空中静止,为什么呢?” “那图片中这些船为什么不会下沉而静止在水面呢?是不是也和乒乓球一样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是谁给它的呢?” 2、展示图片,提问 (1).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展示进行受力分析 (2).乒乓球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力吗?展示图片受力分析 (3).物体浸没在水中也受到浮力吗?展示图片还能通过受力分析嘛? 那应该怎么去判断是否受到了力? 3、实验:判断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铝块,用手缓缓托起,让学生观察示数变化,电脑模拟实验,受力分析,说明物体受到向上的托力 如果放入水中,示数也变小了,就说明铝块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 4、浮力的概念 浮力(F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浮 浸在:漂浮,浸没 施力物体:液体 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5、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回忆之前物体浸入水中之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能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电脑模拟实验 实验:称重法测浮力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教案 【教学过程实录】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演示实验 ①将一个皮球Array从空中自由释放。 ②将一个皮球 放在桌面上。 根据我们学过 知识,讨论在两次 实验中,皮球运动 状态为什么不同? 生(学生分小 组讨论,解释现象, 组内交流。) 师:(引导猜 想)根据这两种现 象大家猜想,将皮 球按入水中,皮球 将会怎样运动?为 什么?(培养学生 的推理能力)生(讨论,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种研究问题方法是哪种方法? 生:类比法。 二、进行新课 师:我们把皮球浮在水面这类现象称为浮力现象,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现象? 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鸭子在水中游泳,轮船水上航行…… 师: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生(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已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1.浮力有方向吗?方向向哪儿?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受浮力?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黑板一侧板书学生提的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提得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大家先讨论一下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理由。) 师:(板书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生(分组讨论,利用学具实验探讨。) 师(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 生:(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师:(给学生点评鼓励)(板书一切浸入液体中物体都受浮力)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否归纳得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将答案写在纸上。 生(思考后,将结论写在纸上。) 师:(投影多名学生写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板书F浮=G-F)这种测浮力方法是采用物理学法中哪一种? 生:等效转换法。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证明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纠正对浮力一些片面的认识。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和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但是,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用实验手段让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然后在学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有根据的猜想。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讨论并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利用学习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大水杯、水槽、弹簧测力计、石块、盐、酒精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精品教案

第1节浮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过程。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尝试应用平衡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浮力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并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乒乓球、装满水的水槽、细线、石块、烧杯、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奴隶们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如图甲)由此引入浮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水槽,用手将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如图乙) 现象:乒乓球从水中浮起。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力的方向如何呢? 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铜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创设情景:将木块、泡沫塑料、石块、粉笔头投入水中,前两者漂浮,后两者下沉。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作用吗?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后,依据图示演示、讲解并记录: 空气中所受重力G/N 浸没在水中 时的示数F拉/N 两者之差(G-F 拉)/N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 第十章浮力 一、浮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 2.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4.通过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学习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通过探究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 / 3

学习过程:活动内容活动者 一、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看课本,你能根 教师活动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a)、(b)、(c)、(d)四个图 中的问题吗?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学生活动 二、学习新知:提出问题:什么叫浮力?课本上的定义包含哪些意 教师活动义? 学生个别回答。(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会受到浮 学生活动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教师活动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汇报。(一般只能举一些漂浮的 学生活动例子) 下沉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进一步引导:用铁桶吊水,装满水的水桶在水中会下 教师活动沉。比较水桶露出水面前、后,手用力的大小。说明了什 么? 活动:9.8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有水的烧杯、细线、 橡皮筋等。讨论:怎样用实验来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的作用?哪一种最合理?最可信?(用手来感觉、用橡皮 学生活动筋来拉、用弹簧测力计来准确地测量等) 分组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问:当铁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 教师活动会变小?减小的数值有什么意义?(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 力) 活动:9.9 浮力的大小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烧杯、细线、小塑料 袋等。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出装满水(袋内无 空气)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分析:装满水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为零,说明什么?装水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多少 教师活动与装在塑料袋里的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学生活动 推导:F浮=G排液=m排液g=ρ液 V排液g 说明: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 教师活动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状态、在液体中的深度 等无关。 2 / 3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10章 第1节《浮力》教案

10.1 浮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大小,方向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 (一)浮力的产生 【导入】 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鸭子,游船在水中却没有沉下去,漂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漂起来的 【教学】 1、概念: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用“F浮”表示。 2、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气体) 3、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4、浮力产生的原因: 推理: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则长方体P 左=P 右 ,P 前 =P 后 ,因为S 左=S 右 ,S 前 =S 后 ,所以F 左 =F 右 ,F 前 =F 后 ,又因为同一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 大,所以P 上<P 下 ,因为S 上 =S 下 ,所以F 上 <F 下 ,F 合 =F 下 —F 上 。浸入在液体中的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存在压力差,F 浮=F 下 —F 上 (竖直向上)。

5、浸入分为部分浸入和完全浸入 6、浮力的测量: F 浮=F 拉— G 6、说明: (1)浮力的存在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2)浸在液体中物体无论是部分浸没还是全部浸没,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无论是漂浮还是悬浮,都会受到浮力作用。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导入】 了解浮力的产生后,那么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经验想想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 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步骤:提问-猜想-设计-实施记录-分析结论-交流评估 2、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猜想: ①木头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 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密度ρ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浮力的概念及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 烧杯、水、酒精、木块、乒乓球、小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叙述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2.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3.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讲授新课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1.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2.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3.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浮力》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教案(人教版) 第一节浮力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传说,古罗马军队统帅狄杜有一次出师大捷,捉到不少俘虏,他命令把战俘全部投入死海,出乎意料的是,战俘们不但没有沉下,反而一个个都平安地漂浮在海面上,全部被波涛送回岸边,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至第52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浮力的含义 (1)教师演示实验:将木块放入水中,木块浮在水面上。 (2)铁块、石块等在水中受不受浮力作用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己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石块后,再浸没入水中称,看一看两次称的示数。 (3)通过以上实验,引出浮力的概念。 【教师强调】①在定义中规定的“一切……都”是指无一例外,包括能浮起来的物体和放在液体内就沉下去的物体;②“浸入”的正确理解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叫做浸入,完全浸入液体下(浸没)也叫浸入;③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总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归纳】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重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G′,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G′。这种方法叫做弹簧测力计法测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2.浮力的大小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A.液体的密度B.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C.物体浸没的深度 【教师点拨】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则在探究时应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先保证一个因素不变,然后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另一个因素的关系。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石块的重力G,再将石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归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石块部分浸在水中,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归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改变石块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归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总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案 新人教版

《浮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 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 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用理论推导的方法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乒乓球、木块、塑料片放入水中,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它们会漂在水面?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9.1 认识浮力)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定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先学后教 (一)、浮力的定义和称重法测浮力 1.学生活动1:比较小石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按照课本图9-2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完成实验后,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析小石块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教师小结得到: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体。 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如图演示: (1)拧去瓶盖,慢慢地向瓶中倒水。 (2)拧上瓶盖,慢慢地向瓶中倒水。 学生观察,讨论:乒乓球能否浮起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到: 乒乓球下部没有水,不受水向上的压力,不受到液体的浮力;乒乓球下部的水对乒乓球产生向上的压力,受到液体的浮力。 2.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图9-3,讨论并回答课本上的3个问题。 得到: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即F浮=F向上—F向下。(板书)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乒乓球、水、水槽、铁块、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轮船、鸭子、人游泳时能浮在水面,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研究与此相关的知识导出课题——浮力。 二合作探究 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 力。 演示实验:如图(50页图10.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 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 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甲图:铝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重力的施力 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