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收稿日期:2006-4-12

作者简介:田海虹(1981—),女,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研究生工作部,硕士,西安710000

田海虹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众多的“薄情”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自私成性,给关爱他们的女

性造成无数的身心打击。作家着力表现了他们的残酷性和可悲性,揭示了造成他们无情冷漠的性格的原因。而作家之所以塑造这样一批“薄情”的男性形象,则源于文学传统的影响、恋母情结的心理因素和作家自身的批判精神。

薄情;自私;恋母情结;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I521.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6)01-0127-04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世界级小说大

师,他的作品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关注和研读。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文章和书目已是卷帙浩繁,不计

其数。但是,以前的研究者在探究茨威格的创作时,多注重他塑造的充满激情的女性形象,而忽略了作品中众多的薄情寡义的男性形象。因此,本文拟就茨威格小说中的这类男性形象做一粗浅探析。一

茨威格的小说擅长描写资产阶级社会里女性

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生存状态。他为了描写女

性的遭际而描写男人的世界、述说男人的故事。在

茨威格的小说世界中,大约有40多位角色鲜明的

男性,而薄情的形象竟占了二分之一强。《巫山云》(又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小说家R “喜欢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1]。女子13岁时和R 第一次见面,从此决心献身于他;第二次见面女子已经18岁了,他当然不记得这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妹妹,他给了她充满激情的三夜,然后出门旅行,说一回来就立即给她写信,但他并未履行诺

言。后来,他又常常遇到她,可目光是“客气而生疏

的,是赞赏的,但从来没有认出我的神情,生疏,可

怕的生疏”[2]。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女子去世前一年。他们在歌剧院的包厢里相遇,R 用“欣赏的、露着色迷迷的目光”[3]看着女子,他把她当作妓女,做了个“温柔”的嫖客。他对女子说“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永远也忘不了你”[4],而实际上,他从来就没有记住她,正如从来没有记住他玩弄过的任何一个女

人一样。R在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掩盖着一颗冷漠自私的心。《雷泼莱拉》中的男爵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境窘困。他通过隐瞒无数的债务而与一家殷实的工厂主的女儿结婚。他贵族风度十足,懒散而奢侈,对妻子无情冷漠,只看重她的钱。他的妻子在漫长的孤独生活中变得神经脆弱,几近精神分裂。她外出疗养时,男爵在家里日日笙歌燕舞,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调情作乐。他的忠实的女仆,克莱岑莎,一个年近四十、相貌平庸、性格古怪的人,被他的几句无心的玩笑话打动,对他顶礼膜拜起来。克莱岑莎忠实地为他服务,替他掩盖奸情,共同对付女主人。执着顽固的克莱岑莎为了给男爵绝对自由的生活,她谋杀了女主人,还造出自杀场面。男爵明白事实的真相,但他默认了法医的自杀鉴定。可他不再需要克莱岑莎的服务,甚至开始讨厌她了,最后唆使新来的管家辞退她。克莱岑莎在对爱情的绝望后跳河自尽。男爵不仅对妻子无情,没有对她尽过丝毫责任,对十分忠实的女仆也是过河拆桥,男爵自私卑劣的品性被展示得一览无余。在《艾利卡?埃瓦德尔之恋》中,女主人公所钟情的是一位有杰出音乐天赋的提琴高手,他骗得了艾利卡的爱情后,以“为艺术献身”的理由拒绝与艾利卡结婚。然而事实上,他是抛弃了艾利卡与一个女歌手交往。《家庭女教师》中女教师相恋的对象是主人家的侄子奥托,一个在校大学生。当他骗取了女教师的感情及身体后,就远远避开她。《恐惧》中的依莱娜太太爱上一个“有名的钢琴家”。她和情人的幽会被一个自称是钢琴家前任女友的人发现了。那个女人跟踪她,勒索她,甚至知道她的家庭住址。她非常害怕她丈夫知道她的丑事,整日生活在极度的恐惧当中。就在她经受巨大煎熬来找她的情人求助时,钢琴家却在和另一个女人翻云覆雨,还撒谎说他在上钢琴课。钢琴家对感情的态度可见一斑。《热带癫狂症患者》中的妇人委身于一个“非常年轻”的白人军官,为了不让即将回来的丈夫知道奸情,她做了不科学的人流,不久一命归西。而那个年轻军官自始至终也不知道妇人是由于他才死于非命的,可见他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和负责的态度。《夏天的故事》中“闲散高雅的人”一时兴起,给在同一个地方度假的年轻女士匿名写了封缠绵悱恻的情书,结果女士被突来的“爱情”搞得魂不守舍,而他却在一旁取乐;《灼人的秘密》中的男爵,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而骗取一个天真的孩子的信任进而接近孩子的母亲,在劣迹败露后销声匿迹,不知所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青年,全然不顾C太太对他慈母般的关怀和挚爱,继续走进赌场……

上述这些男性大多外表风流倜傥,出身富裕,有的还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们可以算是成功人士,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空虚无聊,缺乏对生活对朋友的关爱,只是在无聊的逗乐中聊度余生。

综观上述这些“薄情”的男性形象,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对他们的形象特征做出分析。

首先是他们的模糊性。作家在描写这类人物时,经常是简单地给出其出身(如贵族出身、知识分子出身等)和他们的社会身份(如提琴手、钢琴师、年轻军官),而对于他们的个体特征和事迹则很少谈论,即使偶尔提及,也是在与女性主人公的对比中凸显出来的,是为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做衬托和做铺垫的,如《雷拨莱拉》中懒散的男爵。作家从来没有把他们置于作品的中心地位去描述,他们的存在或出场都是以女主人公的情节需要而设置的。我们还发现,这些男性形象很少有自己的名字,向来都只有一个模糊的代号,如“年轻军官”、“小说家R”、“男爵”、“钢琴师”等,即使少数的有明确姓名的形象,如《家庭女教师》中的奥托,给读者的印象除了虚伪和不负责任外,再没有其它任何正面影响,他与“男爵”、“提琴手”等人并无实质上差异。作家对这些男性形象的处理显示出一种边缘性的态度,同时也注定了他们模糊的面孔。

其次,是他们的残酷性。他们得到女人的感情后,就急于摆脱她们。奥托以“好生复习功课,没工夫干别的”为理由避开女教师,对他的所作所为支

支吾吾,言辞闪烁,最后干脆搬出去住。《雷泼莱拉》中的男爵也采取同样的手段,以搬到别的地方居住来躲避克莱岑莎。他们的行为给那些女性造成了巨大的身心打击。被抛弃后的艾利卡对爱情失去了信心,白天教音乐,晚上在孤独中度过;女教师在遭到奥托的抛弃和主人的无情辱骂和辞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陌生女人为了抚养她和小说家的孩子沦落风尘;依莱娜太太在恐惧中差点服毒自杀;克莱岑莎因为男爵的辞退而跳河自尽……这些悲剧尽管女主人公自身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如女教师未婚先孕、依莱娜太太红杏出墙,但是,这些男人的自私残酷才是造成诸种灾难的罪魁祸首。

最后,是他们的可悲性。作为男人,尤其是在皇室王朝统治的奥地利,他们出身显贵,接受高等教育,享受社会崇敬,但他们既没有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做贡献,也不能给依靠他们、挚爱他们的女性以同样的爱情,犹如一具行尸走肉,在官场、情场中徘徊游荡。这是他们的可悲性。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成为这样一群浪子,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社会道德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同时又“要求年轻人以某种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来处理这种难堪的事”[5]。尽管资产阶级要求所谓的“正派作风”,

“而事实上,我们发现以前一直寄予信任目光的各种权威——学校、家庭、社会道德,在性这个问题上的表现是极不诚实的,甚至可以说,他们要求我们在这件重要事情上也要鬼鬼祟祟、偷偷摸摸”[6]。而“教师或父母们身上的任何虚伪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促使年轻人用怀疑的,从而也是更尖锐的目光来观察周围环境的人。”[7]这种虚伪的社会环境把很多青年引上歧途,渐渐对感情变得随便、轻浮,最终既分辨不出情爱和性爱的异同,更无力面对真正的爱情。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内心还潜藏着对真情的渴望,如小说家R在看完陌生女子如泣如诉的信后,他“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8];《夏日的故事》中的“富贵闲人”粗暴地拒绝给故事加上“那个女子已攫住了他的心”的结局,而这正是“他的痛处”,他拒绝承认自己已经动了真感情,而要极力保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意识不由自己主宰,而受控于强加在头上的虚伪道德。这是他们可悲性的原因所在。

与茨威格小说中的富有人道精神、坚强善良、灵魂高尚的女性形象相比,这些男性形象实在是很逊色。那么,茨威格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些具有负面色彩的男性形象呢?

首先,是世界文学传统给作家带来的影响。中外文学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写女性美多于男性美。尤其是在十八、十九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文学出现了大量颂扬妇女美德,歌颂女人聪明、美丽、善良,追求女性解放与男女平等,反抗封建压迫的作品。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把主人公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达写成真善美的化身,她具有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前夜》里把叶琳娜塑造成具有为革命献身精神的新型妇女形象,革命青年的楷模;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中对勇于抗争、具有叛逆精神的淑予以热情的歌颂与赞扬;还有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梅里美笔下的嘉里曼等都是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中国古典戏曲、传奇小说中也有许多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马尔克斯在谈到《百年孤独》的创作时说“我认为,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9]作为文学大家,茨威格深受这种文学传统的影响,他塑造的女性形象自然比男性形象更光彩夺目。

其次,是来源于恋母情结的心理因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经过大量的临床分析和长期心理研究,认为男人都有“恋母情结”,女人都有一个“恋父情结”,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说,无论男女都有一种对异性亲近的潜在意识。出于这样的心理因素,作为审美主体的男性作家,往往把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关照。就个人经历看,茨威格的母亲出身于一个“国际性的大家族”,会讲德语、意大利语等好几种语言。他的两位妻子,无论是前妻弗里德利克还是绿蒂都从家庭和事业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和支持。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三位女性都如此可亲可敬,那他笔下的那些充满人道精神的女性形象多少有她们的影子。除了异性相吸,还有一个同类相斥的心理问题。男性作家很少把赞美之词送给男性。如《巴黎圣母院》中的两个男性,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心狠手辣,卡西莫多虽心地善良却面貌丑陋;《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死板冷酷,渥伦斯基风流无情;《百年孤独》中男性或荒淫或残暴;《红楼梦》中的男性大多碌碌无为,不务正业……。这类负面的男性形象在世界文学的长廊里比比皆是。了解这种“同性相斥”的创作心理,茨威格贬抑男性,把男性塑造成女性的对立面,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作家的批判精神。茨威格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富有同情心的艺术家。他深切感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婚姻、家庭关系里,女性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与不幸,女性的被奴役、遭歧视、不受尊重与无可告慰的处境,激起了茨威格对妇女命运的极大关注。作者描绘她们在精神上的完美及她们的不幸、痛苦,倾注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赞美,饱含着人道主义激情。而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正是主宰社会的男性。因此,对女性的赞美和对男性的批判就成了他作品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同时,作家以自省的态度揭露了本应是国家栋梁、社会支柱的男性身上的弱点。那些自诩是欧洲文明的薪火相传者,对政治冷漠,对社会危机视而不见,只知一味纵情享乐,即使在社会动荡的关键时刻仍然沉迷于个人情欲的小圈子,有的甚至屈服于强权为虎作伥。他们的冷漠纵容了战争,他们的薄幸毁灭了女性的幸福,败坏了社会风气。茨威格把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具体到对主宰社会的男性的批判上,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那个浮靡、动乱而行将崩溃的时代。

“形象是应人的感官需要和理性追求而孕生的,而这两方面的一致性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形象的表面化覆盖着深刻的厉害内涵。”[10]作家通过批判这些薄情寡义、自私卑劣的男性形象,揭开资本主义社会黑幕的一角,披露了资产阶级文明人的生活空虚与道德败坏。同时,作家刻画这些庸俗卑微、虚伪轻佻的男性形象还有另一层涵义,就是揭示了女性把自身命运寄托于男性的可悲与可怜。茨威格为世界文学长廊里增添的这些灰色庸俗的男性形象,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焦虑。

[注释]

[1]、[2]、[3]、[4]、[8]高中甫.茨威格小说全集?第二卷[M].西

安出版社.1996.P79、P88、P88、P93、P97

[5][6][7]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等译.茨威格小说全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54

[9]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P342

[10]宗坤明.形象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P5

A Portraiture of Malevolent Chauvinism

Tian

Haihong

【课外阅读】茨威格和他的小说

【课外阅读】茨威格和他的小说 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是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和奥地利的茨威格。而作品译文的语种之多,销售量之大,则以茨威格为最。 1923年8月6日,高尔基给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斯台芬·茨威格——一本关于您的书的作者,是否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如果是这样,请向他转达我对这个出色短篇的由衷赞赏。这篇东西好极了,他深深地激动了我。”同年8月28日,罗曼·罗兰回信给高尔基:“斯台芬·茨威格——就是您提到的出色短篇的作者,您的要求我将转告,他会感到十分高兴。” 奥地利作家斯台芬·茨威格生于1881年11月28日,逝世于1942年2月23日,他与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杀。 一 茨威格最擅长心理描写的手法,他总是喜欢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烛幽洞微,发掘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让我们发现他(她)们不曾示人的一面。在《一个女人一生的二十四小时》中,那个娴静高雅的英籍老妇人C太太,在她貌似平静的外表下,原来有着那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感情经历。要不是在一个特殊的情景之下,她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将其吐露。《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与十多年前的崇拜偶像相遇,并且再次投怀送抱,外加他们共同的孩子忽然病死等一系列突发事情,“我”同样不会写那“来信”的。 1942年2月23日,茨威格与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杀。 茨威格笔下的女性是柔情多感的,她们心中向往着美丽的爱情,但却总是阴差阳错,事与愿违。在她们的心灵中,那段瞬间发生的感情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疼痛。同样,茨威格用神来之笔,把小说中人物的痛楚,狠心地移植到了读者的心中,令他们为那些虚构的人物,唏嘘低回,历久难忘。 茨威格的情感故事中,深含着人类永恒的、含蓄的、高贵的情愫。他描写的女人,都有着一份善良的心地,执着的追求。她们一心仰慕的,是心中认定的高尚的东西,她们愿意用一生的痴情去守护心中的偶像。哪怕那偶像是冷漠的、半真半假甚至是虚伪的。茨威格笔下的女性就是这样可爱、可怜,有着不可思议的痴迷。这些女性总是被沦于“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境地。也正因其如此,她们才有着抓人的魅力。 茨威格是借助于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他个人身处乱世,理想主义不得实现,而变得虚幻无助的茫然。 二

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摘要 :先锋文学活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是继寻根小说后的新的文学思潮,先锋文学以反传统的特征体现了作家的探索精神,本文将对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在对比中得出先锋文学中男性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 :先锋; 男性形象 ;反传统 要对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首先要界定一下先锋文学的概念。先锋文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作为开端,先锋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本文将选取先锋文学中代表作家的典型作品,分析男性形象的特征。 一、余华笔下的男性形象 余华的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和《世事如烟》中对于男性形象的描写不同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中的形象,后三篇标志着余华的叙事风格由先锋转向了传统。 余华用先锋性的话语和文学样式颠覆了以往的文学叙事模式,使他成为先锋作家中不容忽视的一员,纵观余华的主要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大胆的反传统写作模式见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许多作家对于人物的描写大胆地颠覆了传统,成为一种先锋文学。正在此时,余华因《十八岁出门远行》成名于文坛,文中的父亲形象有这样一句描写,“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写父亲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宽厚仁爱、维护家庭的顶梁柱,而成了一个被异化的丑角。 在接下来的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中父亲在主人公生日当天成了阴谋的叛逆者,在稍后发表的小说《世事如烟》中作者对男性形象的描写更是让人看得毛骨悚然、目瞪口呆,算命先生为了为自己增寿,卖掉了自己的七个女儿,牺牲了儿子的健康换来自己的健康,这种丧失了基本的人伦亲情、没有丝毫责任感、对子女没有丝毫爱护的男性形象实在让人痛彻心扉,甚至对这种形象产生无可救药的无奈感。

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收稿日期:2006-4-12 作者简介:田海虹(1981—),女,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研究生工作部,硕士,西安710000 田海虹茨威格小说中的薄情男性形象 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众多的“薄情”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自私成性,给关爱他们的女 性造成无数的身心打击。作家着力表现了他们的残酷性和可悲性,揭示了造成他们无情冷漠的性格的原因。而作家之所以塑造这样一批“薄情”的男性形象,则源于文学传统的影响、恋母情结的心理因素和作家自身的批判精神。 薄情;自私;恋母情结;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I521.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6)01-0127-04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世界级小说大 师,他的作品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关注和研读。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文章和书目已是卷帙浩繁,不计 其数。但是,以前的研究者在探究茨威格的创作时,多注重他塑造的充满激情的女性形象,而忽略了作品中众多的薄情寡义的男性形象。因此,本文拟就茨威格小说中的这类男性形象做一粗浅探析。一 茨威格的小说擅长描写资产阶级社会里女性 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生存状态。他为了描写女 性的遭际而描写男人的世界、述说男人的故事。在 茨威格的小说世界中,大约有40多位角色鲜明的 男性,而薄情的形象竟占了二分之一强。《巫山云》(又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小说家R “喜欢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1]。女子13岁时和R 第一次见面,从此决心献身于他;第二次见面女子已经18岁了,他当然不记得这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妹妹,他给了她充满激情的三夜,然后出门旅行,说一回来就立即给她写信,但他并未履行诺 言。后来,他又常常遇到她,可目光是“客气而生疏 的,是赞赏的,但从来没有认出我的神情,生疏,可 怕的生疏”[2]。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女子去世前一年。他们在歌剧院的包厢里相遇,R 用“欣赏的、露着色迷迷的目光”[3]看着女子,他把她当作妓女,做了个“温柔”的嫖客。他对女子说“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永远也忘不了你”[4],而实际上,他从来就没有记住她,正如从来没有记住他玩弄过的任何一个女

浅析茨威格小说的心理描写特征

浅析茨威格小说的心理描写特征 ——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谈起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201班 张婧 指导教师:刘蜀贝 摘 要: 茨威格一生著作颇丰,在诗歌、论著、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在小说的创作中,尤以心理描写见长。茨威格是一位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所以很善于发现世人的悲苦命运特别是女性的爱情悲剧,而同时代的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他把“力比多”的特异表现浸透在他笔下的女主人公身上,将这些女性的凄凉遭遇和微妙心理以常人难以预料的叙述方式展现在所有读者面前,让人无限感怀。然而极端表现只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当我读懂茨威格后,就不难发现他文章背后所隐藏的执着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 茨威格 理性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心理学 力比多 以描写女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是以挖掘女性心理、探索女性潜意识活动规律见长的作家,我想非茨威格莫属了。他那些别具特色的女性小说,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揭示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构思精巧,富有立体感。掩卷之后,读者的面前仍然会浮现出栩栩如生的悲剧女性形象。 茨威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血统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特别是作为一位富有同情心、性格内向而感觉敏锐的艺术家,他痛切地感受到经济的萧条和道德的沦丧给人类尤其是女性带来的不幸。女性在社会、婚姻、家庭中往往处于不受尊重与无可安慰的处境。因此,展示女性的情感天地、生活遭遇, 同情她们的不幸,赞美女性的大馈赠和牺牲,就成了茨威格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茨威格笔下有着众多的女性。她们各不相同而又极其相似,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们,茨威格得到读者极大的认可。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疑是最为知名的,那陌生女人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扣人心弦,都是缘自茨威格那无与伦比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伴随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向内转”这一理论而渐渐盛行。在这个时候,涌现出一批现代派作品,这部分作品以颠覆旧的叙述模式、塑造新的文本样式为己任,影响到了众多的作家,其中也包括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茨威格就是很典型的一位。他吸收了现实主义大家的长处,又紧跟时代思想,将“向内转”这一现代派作家惯用的方式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使无与伦比的心理剖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在非理性的描述中凸显理性 二十世纪的文学,并不是只有在现代派中,非理性才最流行,茨威格以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将非理性与理性巧妙的融合,带给我们一幅既浪漫又现实的生活画卷。 用撼人心魄来评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所描写的爱,我想一点都不过分:一位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 097班张瑞媚48号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因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推动而发端于19世纪末,又因为“五四新文学革命”而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并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的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是启蒙,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治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以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但同时,这一核心的具体表现形态又是多样的。 在“五四”时期和党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间,无产阶级在文学领域中的战斗任务,主要是由小资产阶级革命作家来担负及完成的。鲁迅、郭沫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于党的领导和现实斗争的教育,有些作家已经从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发展成无产阶级战士。鲁迅后期的杂文和小说,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产物,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瑰宝。茅盾的《子夜》和一部分短篇,也属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范畴。此外,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同盟军而存在的,还有巴金、曹禺、老舍等作家的暴露封建家庭、黑暗社会的进步文艺创作,如《家》、《雷雨》、《日出》、《骆驼祥子》等。 “五四”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东西,不完全是通常理解的白话文、现实主义、抒情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东西会随着社会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也许是自然会出现的。但“五四”使我们出现了一般时代变化所没有的东西。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突然出现了吃人的意象,不仅写人要吃人,而且每个人都要吃人,甚至于狂人自己也吃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恐慌,与“五四”的主流完全不一样。“五四”的主流是人道主义,张扬个人,对抗礼教,反对旧社会把个人吞噬。可是突然出现了鲁迅对人的解构。这跟我们通常理解的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很大区别。 所以,《狂人日记》出来以后,这个时代无法对其进行阐释,批评失语。有些批评家马上把它演化为另外一些命题:如历史是吃人的,礼教是吃人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吃人的,传统是吃人的。人不会自己吃人,而是被别人所吃,自己没有责任。可鲁迅明明写的是自己是吃人。这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是对人自身的追问,和当时的主流文化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反应在两种文学的思考。一种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慢慢演变的文学,是常态的发展和变迁,随着这样的变迁,出现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或者白话文的文学。而另一种是非常态的,像“五四”这样,有比常态文学更精彩的、更精华的、更核心的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先锋文学。从鲁迅到郭沫若,从创造社部分作家到太阳社,包括以后“革命文学”等等一系列激进文学里边,始终有一种跳动的、前沿的、站在社会发展未来角度对现实进行批判的东西,这就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先锋性。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虽然不像西方那样宽容,但还是有一定包容性的,比如对鲁迅的包容。鲁迅,他一直以反社会、反主流的先锋形象出现,但他的先锋姿态一直保留到去世。他一直把很前卫、很尖锐的思想放在文学创作和行为标准之中。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学科分类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文):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学生姓名:凌鑫学号09313206 系部:中文系 专业年级:语文教育09级 指导教师:王向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关于苏童小说中的女性 (2) (一)下面我们且看苏童的《妻妾成群》 (3) (二)我们再来看苏童的另一篇小说《妇女生活》 (5) 二、苏童小说的独特创作建构来分析 (7) (一)苏童的小说中独特的环境建构 (7) (二)关于苏童小说的独特建构对于女性自我意识悲剧性的作用 (7) 三、我的感慨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 摘要:苏童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作者之一,先锋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然而苏童却凭借着他的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纵观苏童诸多作品,他用细腻而又尖锐的笔尖建构那腐朽的年代,在这独特建构的背后突显的是一群不幸的女人,她们在腐朽的时代中或自甘堕落或妄图自我救赎,却最终免不了悲剧收场。其中自甘堕落的女性必然是悲哀的,但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终究逃不过这结局。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不被夫权所认可的,因而也能是被“沉沦”和“泯灭”的。 关键词:女性;自我意识;社会;沉沦;泯灭;悲剧 在中国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女性的最大束缚便是限制个性自由的自我发展。从穿衣戴饰、女红技艺、幼齿缠足、轻声柔气,到贞洁烈女、孀居守寡、为夫殉身,这些独为女性而设定的所有“规范”,无不指向男权中心,无不服从于宗法家族的利益,无不满足于男性的赏玩欲望,无不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枷锁。“在中国古代‘三从四德'、《女书》、《女戒》等一整套东西牢牢束缚着中国妇女,有古语云:“妇者,伏也,伏于人也”,仿佛从人类有文明之始女性就不被允许有自我,有平等,有追求。正因此,民间社会才建立起一整套所谓的伦理规范,数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男尊女卑”的不变法则,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长幼、尊卑的等级社会控制。当女性像子女恭孝父辈一样服帖男性时,她就被戴以贤慧、柔顺、善良的神冠,成为“贞女、烈女、孝妇”;当她冲破男权制订的家族伦理规范,追寻自我理想与爱欲时,就会被视为“妓女、淫妇、荡妇”。正是在这种封建伦理的压抑和束缚下,女性正常的爱欲需要才逐渐萎顿甚至扭曲变态。所以,当许多现代作家将所谓的“妓女、淫妇、荡妇”形象提升到审美的高度时,无论这种写作是否带有男权的偏见或者女权主义的执着,都是对女性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认知和观照,都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这些女性

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简介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1。28至1942。2。2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爱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

《短篇小说欣赏》教案:家庭女教师

茨威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茨威格作品特别是其女性小说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2.让学生体会本文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心理刻画 教学重难点: 1.独特的观察视角及其作用 2.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是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哀和奥地利的茨威格。而作品译文的语种之多,销售量之大,则以茨威格为最。 有人评价茨威格的文学成就: 一个试图揭示人类心灵奥秘,深入挖掘并精确展示复杂人性的魔术大师。(“灵魂的猎手”) 一个把理智与激情、爱与憎、严格的逻辑性与神秘感应完美融入表达的语言大师。 二、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工厂主,母是银行家的女儿。17岁已在文坛崭露头角。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三、作家作品 茨威格在诗歌、小说、戏剧、人物传记、文学评论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是一个文学全才,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 传记《巴尔扎克传》、《罗曼 ?罗兰传》、《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 四、艺术特色 茨威格,其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细腻、深刻、生动的心理刻画。其独具特色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自20世纪起,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小说淡化情节,独具匠心地透视人物奇妙的内心世界,通过丰富复杂,层次深刻的心理活动,心理悬念及心理瞬间,剖析人类的灵魂。 他的小说中,外部环境、客观世界、自然风光等外界事物似乎都是不重要的,作家全部的焦点只集中在人物的心理世界,锐意揭示其中的奥秘,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才华。五、创作思想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对人物内心世界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好奇心”。他曾说过:“凡属扑朔迷离的心理之谜都吸引我,使我坐卧不宁,在探清来龙去脉之前我会一直兴奋得要命。只要遇到了不寻常的人,我心里就燃烧起一种探视他们的灵魂的热望。“从心理的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精选)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生存的悲歌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和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正因为这两个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关键词:苏童小说、男权文化、女性形象、女性生存的悲歌 在当代文坛,苏童是小说界的一个多面手。在80年代末他就以先锋化的写作姿态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随后他笔触切入中华深厚的历史云烟之中,以其睿智的思考和天才的想象拨开历史迷雾,重建历史的想象,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对于女性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苏童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与观照,来表现女性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苏童的这些小说汇聚了许多在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与冲动以及灵魂浮出历史地表的振颤与悱侧动人,这应该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观。一个男性作家在文坛女性主义文学己初露锋芒,而许多男性作家的创作遭受女权主义大加讨伐的写作背景之下,却仍然义无返顾地去构筑他想象中的女性世界,这首先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更需要有对女性的热情关注以及独特理解。 在先锋小说家中,苏童以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弥补了先锋文学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苏童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的想象视野,还表现出超越传统写作的审美姿态,显示出他自己的写作特质。而对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关注,正是苏童小说的特质之一。苏童善于写女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通过对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悲惨命运。这些女性有电影演员、戏剧名角,有旧式家庭深居阁楼的女人,也有弄堂里活灵活现带着大蒜气味的少女,有青春萌动期的女孩,也有妓女、尼姑等,其形貌美丽,各有其动人之处。其中,经历坎坷的旧时代女性,是苏童刻画得比较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在人生舞台上演出的均是一幕幕悲剧。颂莲、织云如愿以偿嫁入豪门,却自饮苦酒,并未享受到安逸幸福的生活;娴、芝、箫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男性身上,而最终又以男性对他们的背叛为悲哀结局;小萼、秋仪在新旧两

斯蒂芬·茨威格 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其他译名】斯台芬·茨威格,斯台凡·茨威格,简称斯·茨威格或茨威格。 目录[隐藏] 【作家简介】 【作品总汇】 【人生经历】 【文学历程】 【死因解释】 【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折点》(又译《人生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星闪耀的时刻》(又译有《人类的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等。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总汇】 小说部分 《夜色朦胧》一个少年在夜色朦胧中和一个神秘少女度过了一个销魂荡魄的夜晚,但始终不知道她是谁。他一直以为是他的二表姐,为了看她一眼以至于从树上摔下折断腿骨,在他卧病养伤时,神秘少女才露出真面目,原来她不是自己的二表姐,而是自己想也没想过的自己的三表姐。用印象主义手法描绘出朦胧夜色中的花园和令人目迷神眩的幽会。 《贵妇失宠》法国大革命,政妓没落的命运 《普拉斯特的春天》一个政妓因为参加赛马会的新衣服没有做好,担心自己不能成为焦

集结号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1.《集结号》——男性的终结和复归(海报) 【在过去的两年内,中国大众文化工业中男性形象经历了一次两级震荡,从“花样美男”、“快男”等双性化后现代男性形象流行,到《集结号》、《亮剑》、《士兵突击》等作品中凸显出来的传统男性形象(战士、勇士)的回归,似乎都在宣告——男性身份认同风雨飘零的年代来临了。】 2.悲情谷子地(照片):谷子地心中的“集结号情结”(在个人潜意识中有一种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的内容,称为情结。所谓情结,是指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当说莫个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意思是他执意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 【主人公谷子地的后半生被集结号所主宰,可以说他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集结号情结。”从影片内容分析,这种情结主要产生于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 谷子地的执著令所有战友汗颜。他的态度与其说是执著, 倒不如称作虔诚,为了内心里对胜利单纯的渴望而不惜血汗,这种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由此而生出的自信,让这位有着神一般血统的战士在通往圣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他所做的更接近战争 这项任务的本质。 他坚守上级的命令,不听到集结号声绝不撤退。可四十七个九连的兄弟却因为自己的没有听见一个一个地牺牲。 他为给被当成失踪的全连人讨回公道开始寻找,直到精疲力尽奄奄一息。集结号一直笼罩着他,某些经历和现实一直激活着他心中的这个情结。在退伍后,这个情结开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孑然一身,除了集结号,人生再没有其他重要的内容。集结号的困扰,使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为了消除内心的痛苦,他必须要把这个结解开。】 3.谷子地的行为也源于其心理需要 【从马斯洛的个体需要层次出发解释,人类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会对低级需要进行调节,会使人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谷子地和他的战友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去为别人创造幸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谷子地的行为是高级需要寻求满足的结果。在谷子地的心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由于这种不满足所导致的心理紧张性和不平衡性的驱动,谷子地才有了那种执着的行为。】 4.【如果谷子地的行为仅仅出于个人的需要,那么他就成了一个自私的人。人尽管有自私的一面,但更有无私与高尚的心灵。弗洛伊德将人格中的道德、良知、理性等内容称为超我,超我的功能在于抑制本能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督的控制。超我有两个部分组成:良心和自我理想。谷子地自觉遵从了超我的要求,他是道德的人、高尚的人。谷子地的行为背后,超我是更大的驱动力量。自己的战友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就应该获得崇高的荣誉,这是谷子地苦苦追寻的自我理想。谷子地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自己的理想也一定会实现。人们可以暂时不理解他,但最终要在内心接受、肯定并褒奖他的行为,因为他的做法符合所有人超我的标准】 5. 汪国真——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再来。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 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崇高荣誉。他用尽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死难的战友们,无论如何都要将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而当这个男人完成了使命之后,经过时间的累积,又会达到进一步的人生高度。接下来请王来讲讲经过岁月沉淀的男人。

穿透社会真实的心理现实主义之剑_浅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_心理现实主义_典型塑造

2003年7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l.2003第24卷第3期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College(S 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4No.3 穿透社会真实的心理现实主义之剑 ———浅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 ●●池 樱 [摘 要] 从时代环境、文学环境以及作家个性等三个方面去分析茨威格把人的心灵作为艺术描写的主要对象的原因;从“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点入手,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 [关键词] 茨威格;心理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3)03005904 A Sw ord of Psychological R ealism Penetrating through Social R eality ———a discussion on the typical shaping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in Stefan Zw eig’s short stories and nouvelles CHI Ying (Guangxi Radio&TV University,Beihai School,Beihai Guangxi530000,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Stefan Zweig takes people’s soul as the main object of artistic depiction in the aspects of history background,literature background and writer’s personality.Begin2 ning with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the typical shapings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in Stefan Zweig’s short stories and nouvelles have briefly been studied in this thesis. K ey w ords:Stefan Zweig;psychological realism 倘若谈及20世纪的德语作家,不能不提到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大名;倘若谈及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心理小说,也不能不涉及茨威格的作品。这位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上“第一流艺术家”的奥地利作家,到底魅力何在?茨威格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他的作品却很少直接对现实世界作客观而真实的描写,而是把笔触投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并展示其内心深处的感情活动,并借助这些隐秘的激情来再现人物的命运,以此反映社会现实。茨威格曾说过:“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换言之,茨威格通过描绘心态展示情态,揭示世态,反映社会现实。茨威格的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他的成功证明他确实不失为一位人物内心世界的写实主义者;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茨威格把人的心灵作为艺术描写的主要对象有其深刻的原因 1、时代环境 茨威格生活及创作的时代,欧洲的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它腐朽、虚伪、掠夺的本质也日趋暴露。 一方面,进入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对内实行残酷压榨,人们生存、自由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被金钱和机器所制约。像茨威格这样一类敏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陷入了苦闷、彷徨的境地,深刻感到人的孤独、痛苦和悲哀,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中内向化了。在文学创作上,也开始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茨威格在1926年12月19日致高尔基的一封信中写道:“自从我们的世界外表上变得越来越单调,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的时候,就应当在心灵的深处发掘截然相反的东西,做一个勇敢而正直的人。”由此可见茨威格创作探入人的内心世界的玄机。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对外进行疯狂掠夺,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肆虐,战争的无序癫狂,激恶扬厉,曾使茨威格陷入深深的孤独和无望中,作为一个严肃正直和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 收稿日期:20030404

苏童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苏童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内容摘要:家庭体现着以男女两性结合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本来最具包容性的两性关系在苏童的叙事中,其实已成孤岛,尽管这座孤岛在两性的较量中变化,却始终不能成为和谐的风景。 关键词:苏童小说两性关系孤绝与张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不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而是尊卑有致的上下关系。在中国的夫妻关系中,占主流的是爱与性的分离,权利与义务的分离,而行使分离主动权的只能是夫而不是妻。“同一道德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在束缚人之性情方面,更多的是将绳索套在女性头上。女性一旦稍有违背,沉重的道德鞭子就会抽到女性身上。”尽管如此,女性受到重重压抑的生命之火如受阻的江水,遇到有裂缝的大堤,就会如洪水决堤般淹没一切,沉重的道德鞭子并没有抽熄来自本能的火焰。当然,一旦女人冲突道德网罗,听命于感性生命的呼唤,悬在女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从天而降,来取那“淫妇”的性命…… 我们在苏童的文本中可找到同样的悲剧:无论是陈佐千对于自己的妻妾们、陈文治对于自己的小妾们,还是刘老侠对于家族的女人们,都是男性对女性绝对的占有与支配,

女性被迫长期保持缄默,孤苦无告。陈家花园的守护神――井,就是高悬在女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终极权威已经内化为女人们心头的恐惧,对于梅珊来讲,井是她最后的归宿,对颂莲而言,井是其精神毁灭的见证。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苏童文本中的两性关系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座孤岛之形似乎还遵循着这样的变化轨迹:家庭中的男性从对女性的绝对支配到男性地位的失落到男性的光芒的隐退到男性的孤绝。与此同时,家庭中的女性则从绝对的被支配到女性意识的张扬甚至放纵。 一 五龙在米店的家中,其实也享有无尚的霸权,但在苏童构筑的个性化的家庭伦理叙事的保垒中,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占有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应该是男性家庭地位失落的一种象征。 五龙对他和织云的婚姻实质非常清楚,冯老爷只是利用他遮掩家丑罢了,并不想让他成为冯家的一员。“是米店娶我,娶一条身强力壮传宗接代的看家狗,娶一条乡下来的大公狗。”如果说五龙的仇恨源于阿保对他的羞辱,那么米店一家人加深了这种仇恨,“他想米店里没有人真心对他好,他深知怜悯和温情就像雨后街道的水洼,浅薄而虚假,等风吹来太阳出来它们就消失了,他们谁也没把我当人看,仇恨仍然是仇恨,它像一块沉重的铁器,无论怎样锻打磨蚀,铁

茨威格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开放分类:外国文学、人物、作家、奥地利、小说家 目录 ? 【作家简介】 ? 【作家的人生经历】 ? 【作家的文学历程】 ? 【作家死因的解释】 【其他译名】斯台芬·茨威格,斯台凡·茨威格,简称斯·茨威格或茨威格。 【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 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 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 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人

先锋文学

叙事的冒险历程 ——对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梳理 一、“先锋小说”的命名 在中外文化史中,先锋文化现象都先于先锋的理论表述。“先锋小说”在当时被称为“新潮小说”、“实验小说”,最早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命名和研究的文章有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钟山》1988年第5期),张颐武《小说实验:意义的消解》(《北京文学》1988年第2期),李陀《昔日顽童今何在》(《文艺报》1988年10月29日)。1989年评论界给“先锋小说”下的定义是“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美学思潮以及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密切相关,并且在其直接影响之下的”,“其作品从哲学思潮到艺术形式都有明显超前性”的小说,1这个定义代表着评论界对刚刚兴起的先锋文学直观、初步的认识。这之后研究者对先锋文学的认识逐渐深入。后来对先锋文学进行集中研究的著作是张晓明的《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沈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赵毅衡先生在他的《论先锋派在中国的必要性》(《新华文摘》1994年第3期)中提出了先锋派的四个判别标准:第一是形式上的高度实验性;第二“不好懂”是先锋最明确无误的标记;第三是先锋派与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体制化的、被大众接受的艺术程式针锋相对,其结果是,先锋派不仅读者少,而且在文艺界同行中形成最强烈的反对情绪——大部分艺术家都觉得受到先锋艺术的威胁,甚至侮辱;第四是它有能力为艺术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 余华对先锋小说的定义是:“我认为是从1986年到1989年的文学运动,从莫言、马原、残雪,到我、格非、苏童完成的。”2它是1980年代“先锋主义文学运动”(包括“先锋诗歌”、“先锋戏剧”和“先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文学史也主要是对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二、先锋小说产生的背景 中国先锋实验小说诞生和发展有其推动力:中国文化内部以消解和反叛为旗帜的文化解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以伤痕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对“文革”灾难和极“左”政治的反叛和消解,结果是使被中断的文学启蒙主题获得了前未所有的发展,人道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表现理想的内核,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未所有的高扬。但是由于主体性话语的过分膨胀,文学被带到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面临着失去大众的尴尬和来自文学内部叛逆力量的消解; 第二次,新时期文化启蒙的主题受到了更为猛烈的商业文化大潮的消解,在理想的终极般的追求和世俗的享乐之间,在精英的文化秩序和大众的文化消费之间,在对“主义”的话语言说和自由自在的边走边唱之间,人们宁愿选择后者。新时期文学所组织起来的一套理想主义话语面临着来自商业主义大潮的挤压和文学内部叛逆力量的消解。而文学内部叛逆力量之一正是以对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为己任的先锋小说。 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的“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的翻译在1984年的出版也是决定性的,没有它,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先锋派文学的成果就无法想象。”3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学术界恢复对国外学术思想的译介,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心理分析、接受美学、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等西方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涌入都对中国学术界带来很大影响。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传入和文学作品的译介是先锋文学得以成长的一个潜在背景。 例如,马原在《作家与书或我的书目》、《小说》等文章中变现出对罗布·格里耶、萨洛特、诺曼·梅勒、巴斯、乔伊斯、福克纳、博尔赫斯等现代主义小说家的精辟理解;余华尤为推崇1960年代的“先锋派”,“在文学方面,本世纪最富有想象力和洞察力的作家无一例外地加入了这场更新的潮流。他们是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萨特、加缪、艾略特、尤内斯库、罗布·格里耶、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抗争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抗争 ——以其“妇女系列”小说为例(陈飞龙2008040978 汉语言文学3班) 摘要:苏童一直被看作是一位“先锋派”的代表性作家,先锋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然而苏童却凭借着他的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苏童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的想像视野,还表现出超越传统写作的具有其独创特点的审美姿态,显示出他自己的写作特质。而对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关注,正是苏童小说的特质之一。苏童笔下的女人大多是不够安分的,他们大多都是生活在不断的斗争状态之中。这些斗争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女人与封建的思想观念的斗争、女人与自身悲剧命运的斗争等。 关键词:苏童女性抗争欲望 苏童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活跃于中国的文坛,一直被认为是“先锋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先后发表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城北地带》、《刺青时代》等一大批带有先锋色彩的作品。然而渐渐地作家的锋芒似乎有所收敛,转而去关注那隐藏于人心之内的人性,并且以他独特的视角和锋利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种种荒诞和畸形。他的笔下塑造了诸如富家子弟、市井草民、军队战士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然而他关注最多的却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类女性,正如王干曾说的“综观苏童的小说.写的最好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那些叽叽喳喳。聪敏而又尖刻,美丽而又淫乱的女性形象”①。如《妻妾成群》中的封建家庭卫道士毓如、卓云及封建家庭叛逆者梅珊、颂莲,《妇女生活》中的命运相似的四代女人:娴的母亲、娴、芝、萧,《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的相依为命的简氏姐妹,三个整日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叽叽喳喳,勾心斗角的女人粟美仙、杭素玉、顾雅仙,《红粉》中的妓女出生并且不为社会接受的苦命女子秋仪和小萼。 这些女子无疑都是些悲剧式的女子,她们有的因为被男子抛弃而悲苦一生,有的出身卑微从而招至这个社会的唾弃,有的整日斗来斗去然而最后却是伤到了自己。然而无论结局是怎么样,她们的命运悲剧其实是由来已久的,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只是男权社会中一个被物化的符号,是男性的附庸,任男性的把玩。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家族生儿育女以延续这个家族的香火。因此,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她们就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和最终结局:一个就是顺从地、软弱地苟活于男权社会中,默默终老;而另外一种就是进行一些自觉不自觉的抗争。而苏童笔下的这些女人正是在做着一些这样那样的抗争,而且她们抗争的对象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进行着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有的进行着与封建的思想观念的斗争、有的进行着和自身悲剧命运的斗争等。一、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 一般而言,女子总会给人以柔美,善良,贤淑之感。谈到女子,我们总会在心底里浮起像杜十娘那样能够为爱献身的纯情女性,像刘兰芝那样识大体、知大理的好媳妇的美好形象②。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被压迫者,是与男性社会对立的,女性之间本该属于同盟军,女性与女性理所当然地应该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为维护女性这个整体的利益而共同斗争。正如一首歌中所说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在传统的小说中,女性的对立面是男性,她们会相互协助,相互同情,共同与男性展开斗争。这是传统的女性与男性的对抗模式。但是在苏童的小说中,女性之间的关系却进入了一种相互仇视、相互伤害的关系。而且他笔下的那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