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归零化管理提高质量改进水平

实施归零化管理提高质量改进水平
实施归零化管理提高质量改进水平

实施归零化管理提高质量改进水平

Promote Quality Control with Implementing Zeroing Measures in Management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王二高周建华

摘要:归零化管理是一种质量问题处理与预防的规范化、过程化的管理思想与工作模式,对提高与保障产品(服务)质量,提高质量改进的水平,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归零化管理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以追求卓越质量为目标的持续改进已成为多数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战略。归零化管理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与工作模式,在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实施,表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它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与应用,与传统的质量改进过程日益融合,是提高与保障产品(服务)的质量、提高质量改进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的有效管理方法。

一、归零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归零化"管理是指针对产品在设计、生产、采购、装配、试验、使用、服务等各环节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和管理上彻底查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以避免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质量问题可以是故障、缺陷、事故和不合格品等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归零化管理可分为"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两方面。技术归零是指对造成质量问题的技术性原因进行归零,而管理归零则是指对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深层次管理因素进行挖掘,并力求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机制与管理模式上加以彻底解决。

二、归零化管理的工作过程

归零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与传统的PDCA质量改进过程既有类似之处,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归零化管理更倾向于以问题的发现和报告作为工作循环的切入点,称作FDAR循环。即质量问题反馈(F-Find & Feedback)、问题分配(D-Deployment)、问题接收与处理(A-Accept & Action)以及问题归零(R-Review & Report)四大工作阶段,并循环执行。

问题反馈(F)。由发现质量问题的部门汇报、反馈所发生质量问题的详细

信息,包括质量问题的现象、部位、严重程度、发现过程、初步判定原因及责任部门等,将这些信息用质量信息表的形式通过网络或书面及时上报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

问题分配(D)。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在收到质量问题的反馈信息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展开质量问题的分析、论证与责任判定,并依据判定结果将该质量问题用质量信息表的形式通过网络或书面分配下发至责任部门以及相关部门。

问题接收与处理(A)。接收质量问题的部门在收到质量问题反馈单与分配单后,要在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及时地开展质量问题的分析,按照技术归零的程序查找技术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按照管理归零的程序查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技术归零程序和管理归零程序紧密结合,深入挖掘造成技术问题的管理因素,分析导致管理问题的技术障碍,使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达到有机互动,最终产生"1+1>2"的改进效果,实现技术改进与管理改进的有机统一。

当然,质量问题接收方也可以申诉或拒绝质量问题的责任判定,并将质量问题退回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问题归零(R)。质量问题的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在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技术归零程序和管理归零程序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技术和管理根源,并就解决质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上级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要根据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对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及时总结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经验与成果,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程序和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归零成果加以巩固与落实。

强调质量问题的归零化处理,是归零管理的又一特点。其核心思想是在一项质量活动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与改进过程的保证,尽可能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并将此成果用于下一轮质量归零工作的起点,或辐射至相关过程与部门,以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归零过程中,从而实现成果与知识的效益最大化以及产品整体质量的持续改进。基于归零化原则能够有效地从制度上与程序上保证质量问题解决过程与质量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目标。

三、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

由于企业所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不同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很难保证不出现任何质量缺陷和质量故障。在处理这些质量缺陷和故障时要首先启动技术归零的程序,进行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

定位准确。质量问题发生后,质量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上级技术和质量的主管部门(以下称有关部门)要迅速通过各种手段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为以后质量问题的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机理清楚。质量问题发生后,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等各种手段,确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彻底弄清楚质量问题发生的机理,为从技术上解决质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问题复现。质量问题发生后,有关部门还要组织有关人员通过试验或其他验证手段,确认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以此验证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为从技术上解决质量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措施得当。质量问题的定位准确、机理清楚,这就为解决质量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质量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必须从技术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制定合理的纠正方案和预防措施,使质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且通过验证确保质量问题解决的质量。

举一反三。质量问题解决后,质量管理部门要把发生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本型号、本单位和其他型号以及相关兄弟单位,检查有无可能发生类似模式或机理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同类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

四、质量问题的管理归零

纵观国内外的企业,由于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制约以及一些生产环节中的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不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持续改进就没有必要存在了。企业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能否避免同类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而要真正做到同类质量问题不再重复发生,除了作好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以外,还要在质量问题的管理归零上下功夫。

过程清楚。质量问题发生后,有关部门要从管理入手,查明质量问题发生或发展的全过程,通过问题再现,从中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为从管理上

解决质量问题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依据,也为今后在相同环节上杜绝或减少同类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根据。

责任明确。质量问题发生后,通过质量问题的过程分析,不但能将发生质量问题的过程弄清楚,还要根据质量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为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量的依据。

措施落实。质量问题发生后,有关部门在分清过程、责任明确的基础上,还要根据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制定和落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从管理环节杜绝或减少同类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

严肃处理。根据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的要求,对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严肃对待严肃处理,使有关人员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教育员工和改进管理工作的目的。对重复性和人为责任发生的质量问题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根据情节和后果,按规定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和经济处罚,切实起到警示作用。

完善规章。为避免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必须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管理链条上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从管理制度上、从质量管理体系上避免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

质量问题的归零管理,是确保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防止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质量改进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质量问题的归零管理,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缺省链条和管理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完善,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将归零管理的措施纳入相关文件,形成制度,可杜绝和减少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可以促使科技人员吃透技术,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可以促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质量改进的水平。

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docx

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对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电网企业来说,是基础,是前提,是一个永恒的需要认真作答的命题,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电网安全与人生安全、设备安全是相互联系的,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同时,要坚持、确保电力生产人身死亡“零”目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关键就是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从电网系统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归根到底,都是安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笔者认为,要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加强教育,强化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抓好动态的安全教育工作。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生及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活跃起来,安全教育也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有所创新。我们要在巩固安全思想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动态地开展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活,教育的方法要新,教育的效果要实。从目前我们班组的安全活动情况来看,安全学习活动都停留在学习安全规程、安全事故通报事故预想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所以在安全教育中要有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分工种地合理安排好教育活动,把安全思想教育贯穿于职工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中,使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二是加强培养和培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班组骨干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和培养,要抓好调度和运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人员的现场培训,提高处理事故

的应变能力。王良友总经理在提升执行力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履职尽责,提高执行力是对员工一个最基本要求,也应该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基点。工作的价值就在于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各级党组织还应加大对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同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的指示精神,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融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灵里,在思想上筑起安全的防线。 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所以不能就安全抓安全,要按照系统思考的原则,把握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察体系的作用,真正落实王总提出的“三实”的精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展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促进安全生产。使安全生产工作形成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做的氛围。 二、加强生产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确保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就要靠我们的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工作进度等关系,在强调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安全第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真落实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工作真正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加强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安全工作,一是从电网规划前期工作开始就要保证电网稳定性、可靠性,使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018年以来,郑州市将认真落实省、市组织部门关于“河南智慧党建”的安排部署与推进“三基建设”工作相结合,坚持严要求实施、高标准推进,并于近日在全面完成了下属各级党组织的信息录入和信息发布工作,为该市“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从严核查寻“漏洞” 该市借助“河南智慧党建”后台录入数据统计,通过“市委查党委、党委查总支、总支查支部”的“三级联动机制”精准锁定76个“零录入”支部,并以通报的形式明确整改单位、整改标准和整改时限,将整改责任压实压准压到人。 二、动态监测抓“后进” 该市建立“河南智慧党建工作群”,通过安排专人每天向工作群反馈录入数据的做法建立起“日常监测通报机制”,对“零录入”支部每天在工作群内点名提醒,直到整改完成,让“后进”支部“红脸”“出汗”不断加压。

三、关怀帮助促“清零” 该市坚持问题导向,在推进工作中注重调研了解“零录入”支部实际困难,多措并举协助解决。对于管理员因外出打工未参加培训的问题,采取发送培训资料、“一对一”视频指导的方式解决;对于离退休支部管理员年龄偏大的问题,采取上级管理员安排专人录入的方式解决;对于账号异常导致信息录入无法显示的问题,采取联系软件开发方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解决,彻底实现了集中“清零” 。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河南智慧党建”是新时期省、市、县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思想,郑州市财政局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利用周一学习会、微信工作群、

张贴河南智慧党建APP二维码等形式,对河南智慧党建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河南智慧党建”的知晓率,营造了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安装软件、实名注册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指导,提升能力 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采取“现场讲解+功能演示+实践操作”的方式,就河南智慧党建APP进行操作指导和功能讲解。指导过程中,郑州市财政局党支部副书记集中展示了“智慧党建”APP的主要功能,使各全体党员全面了解“智慧党建”APP整体情况,提升了软件操作水平,为后续全面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六、强化管理,确保成效 为建好用好维护好“河南智慧党建”平台,郑州市财政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有效防范、控制信息安全风险,切实用平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在参与市场全球化竞争过程中,为追求规模效应和创造"百年品牌",我国的集团化公司或隐性或显性地以"做强、做大、做久"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产业的增多,必然产生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问题,说简单点,就是集团对所属人、财、物、战略、经营等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即管理深度和范围问题--集权和放权的问题,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对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对集团化公司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如何发挥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是近几年集团化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感到棘手的问题。 "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是我国大部分集团化公司的"诞生模式"。这些集团公司的发展源头往往是以一块产业起家,在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后,面对极具诱惑的广大市场,或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快速形成集团公司。而面对规模庞大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这些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两种现状: 一种情况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由集团总部制定"一刀切"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产生的问题是"一抓就死",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另一种情况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盘点,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调配和规模效应。本文结合我们我们十多年集团化公司的实践,以典型的"集团公司-次集团公司-三级公司"的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余小晓宗 ——社坛镇中心校创新理念提质增效工作交流材料 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的生命线,而科学、完善的监控和管理体制则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让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得到发展”的理念,发扬“用勤奋经营自己”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的内部管理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管理渠道是否畅通、管理举措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益的高低。为此,我校实行处、科室领导分管制、年级组长负责制。年级分管领导负责分管年级教师的常规考核、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组长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学科教学、集体备课等工作。学校教导处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协调、控制和评估。管理中心的下移,减少了管理环节,更好地适应了各个年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激活了年级的活力和创造性。 另外,我校还注重打造团队精神,打好集体协作战,变“个人创优”为“集体创优”。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场集体协作战,必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我们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推行“捆绑式”考核奖惩制度。具体做法是:推行两个责任制,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和以学科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班级责任体实行导师制,每月召开一次学情分析会,分类会诊,因材施教,让任课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由原先的一人独管变为现在的多人齐管;有效分解班级协作组整体目标,使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承包学生群体,增强了责任体成员的责任感,密切了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了班风、学风、教风。 二、创新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 (一)从严治教,精耕细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看常规,常规看落实,细节定成败。只有常规抓实抓细,才能优化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才能水到渠成。为此,我们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推行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抓薄弱、抓具体、抓细微,做到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益求精地雕琢,实实在在地改进,力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注重抓反复,反复抓,对一些解决之后容易复发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韧劲,揪住不放,狠抓不松,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成效。比如,我们针对老师们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劳动,专门制定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地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二)把握年级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思路,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所以,我们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课堂教学原则,把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低年级,依据起始年级的特点,提出“小台阶、稳步走”的教学原则,做好知识衔接自然、平稳过度;研究学情,调整教法,使教学适应新生;中年段,依据该年级教学任务、进度的特点,提出以精练、精讲为突破口,重基础、降难度,提高学生求知信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练习效率最大化。六年级毕业班,临近毕业的有效时间段,我们以单元知识为单位,整体设计单元复习方案,单元复习教学采用“五环节”、“四课型”、“一检测”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学、助学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追求复习课教学最大效率。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7T09:50:42.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杨阳 [导读]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历史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党的发展和日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盟 750336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历史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党的发展和日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当今社会,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互联网传播技术以及现代大数据技术,以便于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本文通过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推动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 前言 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1]。因此在当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中,不断推广信息化设备的发展,对于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提升党的科学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客观环境 在目前形式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形式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基层党组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借助信息化这一时代发展工具,推动党的信息化建设,以便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目前形势下,由于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容易造成基层党组织出现客观条件限制,即资金、环境的限制,继而造成无法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发展。 1.1党员综合素质 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学习过程中,经济利益以及相应的技能学习对党员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少数党员偏向于专业技能学习以及相应的物质利益获取,造成了对于基础道德规范的忽视。部分少数党员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不能履行党员的义务、承担党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基层党组织内部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存在较大程度的困难,对于基层党组织功能发展与完善,存在较大影响。 1.2资金投入问题 在基层党组织中,由于党组织区域、党组织所在的环境不同,因此在信息化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匮乏、调拨资金不到位等情况。在这一情况下,基层党建组织设备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无法满足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同时由于基层党组织所处环境不同,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方向也不相同。满足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应的调拨资金支持,避免出现因资金不足而造成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半途而废的情况。 2.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措施 2.1基础设备设施的更新 信息化建设属于现代化技术的一类,对于硬件、软件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对于硬件、软件的优化更新,根据自身所处环境,设计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党建工作配套硬软件设施。 在互联网信息化数据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数据快速发展更新的同时,对于硬件设备的需求,软件设备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在基层党建组织中增加经费投入力度,促进基本设施改善,有利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 2.2搭建信息化党建组织平台 在进行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各类信息手段为辅的信息化建设平台,主要目的在于丰富信息化技术及相应的手段,例如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以手机应用以及相应的移动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实现移动式党建工作开展的新模式。 另一方面党组织平台的建设还能够有利于党组织内部人事变化、开展理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平台建设,可以实现换届选举、党费缴纳管理等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党建工作环节繁杂程度,继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2.3建设企业文化虚拟展厅 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展厅搭建,在现有基层党建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企业文化虚拟展厅,能够有效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条件下,均可以对该企业文化、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有一定程度了解。同时有助于企业基层党建组织工作信息化展示,对于提升企业基层党建组织工作效果,相应能够规范基层党员行为,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具有良好效果。 2.4党员干部发会带头作用 一方面,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够为国企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国企改革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在采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党员干部积极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推动基层党员信息化手段普及程度。 从另一方面分析,党员干部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了工作环节复杂的情况,对于党建工作中的换届选举、党组织管理以及相应的组织基层党员开展理论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间接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 3.总结 现今时代,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发展吸收积极分子的同时,具有联系沟通基层组织工作者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组织内部交流,推动党建组织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于提升党组织现代化发展程度,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牟秀玲.用好“六字诀”,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8,739(11):28. [2]王孜龙.新形势下提升国企信息化党建水平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0X):187-187.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1)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分工协作的细分,在投资多元化的资本纽带基础上,产业化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成为企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形式之一。产业的增多、规模的壮大、专业化的管理也推动了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的发展。 一、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面临的问题 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二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整个集团内部“政出多门”,人力资源管控处于“失控状态”,无法统一,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调配,难以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组合和规模效应。 二、现行集团化人力资源职能战略管理思路 在目前集团化管理模式之中,按照集、分权程度的大小,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基本模式,而相应人力资源管控也分为顾问型、监管型和直管型三种类型。 (一)财务管控模式和顾问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控模式主要针对投资的科学性、风险性和投资回报进行管理,对所投资企业的具体业务一般不进行直接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之相匹配的是顾问型HRM模式,主要对外派高管、财务总监具有任免考核权,不涉及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通常适用于集团参股不控股的法人股权治理结构。 (二)战略管控模式和监管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控模式并不要求总部设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新)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 水晓丽 目录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 (一)财务管控型 (二)战略管控型 (三)运营管控型 二、集团现状分析 (一)现有业务介绍 (二)现有管控模式 (三)公司总体战略 三、案例分析:华润 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 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 (二)人力资源管控 (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六、结语

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之我见(二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之我见(二篇) 目录: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之我见一 消防安全管理之我见二 - 1 -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之我见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各部门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单位仍然沿用固有工作方式,难以使安全生产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动。笔者认为,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着力在创新工作方式上下功夫。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常用的宣传方式,不外乎开展思想教育、散发宣传材料、组织宣传活动等,场面热烈、规模较大,但宣传效果却不太明显。创新安全宣传方式,一要喜闻乐见。一般来说,喜欢听、乐意看、受欢迎,才能使被管理者易于接受、印象深刻、主动落实。安全制度、条文比较枯燥,不易记忆,安全工作者可有选择地将安全规定编制成通俗易懂的口诀、顺口溜、简笔宣传画等,力求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寓宣于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直抵人心。要体贴人、关心人、爱护人,让被管理者受感染、受感动,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如在工作场所尤其是施工工地设置一分钟事故,一辈子痛苦、高兴上班,平安回家、你的安全,家人的牵挂等充满人情味的标语,既可体现单位对职工的关怀,也可激发职工对个人生命和单位财产的责任感,自发自动地注意安全。三要正反结合。不仅要宣传正面的安全制度、典型的安全事迹,更要宣传违反规定的后果、反面的安全事故,使被管理者从正反对比中受到震撼、汲取教训,主动排除和远离不安全因素,从而提升安全宣传的效能。 二是创新检查方式。安全检查一般有自检、抽检、联合检查等方式,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做保障,则极易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解决这一问题,可选择以下措施:有奖举报。安全自 3 / 3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创新是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人们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特别因为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的需要。这也就促使我们要尽快探索高职院校新的教学管理路径。它的推广与探索将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加大各机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政治诚信人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及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路径方法。 标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前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寻找新型教学管理路径已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充分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摆脱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束缚,还要探索高职院校新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现状,从多方面分析影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因素,并尽快探索新的管理路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很重要。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1.1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招生和学校建设方面不断扩大,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高校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要求。不同的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面对不断扩大的高校规模,更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1.2是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从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人们的思想普遍落后,无法立即接受新事物,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极大地阻碍了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此外,高职院校现有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他们认为,在大学和大学就业相当于拿着铁饭碗而且不会失业。因此,内部员工缺乏自我危机感,综合素质水平低,员工的教学理念和未来管理水平低下。教学目标相互对立,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要求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大多数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简单固定的制度,难以满足教学活动复杂多样的要求。例如,具有特征的教学活动仍然很老的评估系统。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管理路径,以满足不同课程的评价要求,更准确地反映和提高教学质量。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 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简明扼要一句话就是:定目标、管主管。现今集团公司向这类管控模式发展。 优点:各级管理人员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缺点: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容易引起部门的矛盾。 第四种、混合管控型 混和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管理采用混和方式,主要方式为:主要集中管控财务、采购、销售,其他技术、人员、仓库、物流等权力其他分配相应的权限给相应的公司或人员。此方式能控制主要工作,又能给相关的公司或人员一定的主动权、决策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达到集团管控的目的。此类管控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中庸”之道。 从道理上分析利用此模式管理公司应该可以取得很好的成

集团化运营管理与职责概述

集团化运营管理及对应工作职能 根据各类集团管理变革方式,运营管理部主要分管范围为集团所属各类板块及集团直接投资的相关企业。对经营结果负责,实现内部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一、工作职能概述 (一)板块企业经营计划组织指导和审核职能 1、依据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组织研究和指导板块企业制定年 度经营计划; 2、协调、评估和审核板块企业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 3、跟踪、了解和评估板块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进展执行情况, 结合集团内外部环境以及板块企业运营状况,适时提出板块 企业经营计划的调整建议; 4、组织研究和制定集团运营管理有关工作流程以及配套工作规 范。 (二)运营协调职能 1、组织协调板块企业与集团相关部门的业务关系,为板块企业 的运营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2、协调板块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推动集团内部资源的共享与 整合,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3、负责板块企业业务运营过程中需以集团名义与政府部门建立 联系的业务协调,包括对外进行的运营联络及报审报批事项 的协调工作。 (三)运营风险监督职能 1、收集、汇总板块企业的运营信息,为集团管理层提供决策信 息支持;

2、组织分析板块企业运营信息,对板块企业重大事项进行动态 跟踪和管理; 3、跟踪、了解板块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进展情况,及时有效地发 现运营风险; 4、跟踪、检查集团董事会或集团管理层审批的有关板块企业运 营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 (四)运营绩效管理职能 1、检查、监督板块企业实施集团运营管理工作流程及配套工作 制度的执行情况; 2、跟踪、检查和评估板块企业运营进展情况以及经营绩效指标 的完成情况; 3、负责对板块企业的运营业绩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 (五)重大项目跟踪管理职能 1、跟踪管理集团重大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提供必要的运营支 持。 (六)板块企业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评审职能 1、组织对板块企业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进行项目评估和报审报 批工作,确保板块业务与集团战略布局的一致性; 2、跟踪、管理板块企业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提供 必要的运营支持。 (七)集团派出非执行董事业务管理职能 1、负责对集团派出非执行董事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的研究与 制定工作; 2、负责集团派出非执行董事的业务协调管理; 3、负责对集团非执行董事业务绩效进行考核,并提出考核意 见。

浅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是企业的天。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有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石油机械维修企业的管理者,做好安全工作是毫不容辞的使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中石油集团公司“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尽到一名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够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性违章,规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全局的大事。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必须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

浅谈严谨的教学管理方案

浅谈严谨的教学管理方案 浅谈严谨的教学管理方案范文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搞好教学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氛围,在工作中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入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扎扎实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鼓励创造,倡导创新,在教育教学上形成有人人发展,人人有特长的一个特色群体,为纪昌庄学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特别作为乡村学区的校长,对于时代的变化带来的管理理念,更需加强学习,现就我的一些管理,来简单的说说我的做法。 一、分析“管”与“理” 1、“管”——高度纵观全局,统筹全盘。 1)决策。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煞费苦心,但效果却不很明显。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方法是否科学、民主、人性化。一是在每周召开的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和任务,通过沟通群策群力做决定;二是把任务分解给每位教师和相关人员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点拨性询问任务完成进度、指导性为决策提供方法。 2)执行。决策的落实、任务的完成,关键在执行。这就需要我们领导者制定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矩办事,并且我们率先

垂范,做出表率。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只要抓住平时,则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 3)讲评。在讲评的时候,要充分肯定同志们的努力,并充分开展自评、互评等方式以提高讲评的质量。教学反思、学期总结、教师最近的任务汇报等等这些的讲评,首先要我们做深入的调查,才能保证讲评的准确性、公平性,并一定程度上缓解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以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的安排和发展。 2、“理”——深度了解工作,梳理清楚思路。 1)创新。每一次的开学,都是工作的一种全新的局面。这就需要校长创新工作思路,条理清楚,合理的分解新学期的工作任务。校长的主动创新,包括新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培训教研活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很好的`影响和带动教师,并以此和以往的经验相结合,而更加条理、有特色的发挥群体智慧,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科学性、针对性。深入的溶入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了解学校客观实际,有意识地改变需变之处。经常问问教师近期工作和思想、生活的问题;善于观察学校各种微妙的变化,看出潜在的内容,及时制定措施,防微杜渐;多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和议论,作出相应调整;多关心、爱护和鼓舞老师工作中的精神和激情,这样才能科学的、有针对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社会交往。校长的交往要坚持“有利于学校发展”和“遵守

党建工作信息化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党建工作信息化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为正确认识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我区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区委办和区电子政务办公室,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作了专题研究。 党建工作信息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发生突破和变化,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使党建组织各项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大幅提高。 近年来,全国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经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阶段三个阶段,先进发达地区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而我区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信息化意识不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信息缺乏必要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信息化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党建信息化就是买几台电脑、牵几根网线,或者是简单地将党建工作搬上网络、在网上运行。部分党务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对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不会用、不想用、不愿用,甚至存在漠视、敌视现象。

二、缺乏统一规划。从国内外党建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来看,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必须与电子政务统筹考虑同步推进。目前,我区党建工作信息化尚未出台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各级党组织的党建信息化发展处于独立建设、独立运行、各自管理的分散境地,重复建设严重。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缺乏关联,设备资源相对分散,信息资源不能开放共享,基层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难以互联互通,进而影响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 三、总体投入严重不足。党建工作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涉及面宽、范围广,需要高设备、高技术、高投入和高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逐年稳步推进。目前,我区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全区党建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已建系统大多是网站和单一的业务系统,都还处在信息发布、简单公开的最初阶段。 四、已建系统利用率不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我区40%的单位未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20%的党员没有接触和用过党建信息化网络或系统。一方面是,我区建有一些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但综合应用率较低,管理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对党员和群众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党员、群众和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极增、日益强烈,已建系统无法满足党员群众需求,造成系统闲置、资源浪费。 五、专业人才缺乏。党建工作信息化,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党建设工作的变革,需要既熟悉党建工作、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规定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前言 本制度规定了我院质量问题归零的具体办法,描述了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术语和定义,报告编写要求,归零范围,评审工作程序。是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级文件,是我院质量问题归零工作的执行文件。 本制度修改采用QJ3183-2003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本制度由质量管理处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制度起草部门:质量管理处。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唐桂云。

质量问题归零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实施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产品从初样开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HBY·GZ 7.5.7产品出厂质量评审管理制度 Q/HBY·CX 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Q/HBY·CX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质量问题归零术语 3.1.1 质量问题归零 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重复发生的活动。 技术归零术语 3.2.1 技术归零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3.2.2 定位准确 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

3.2.3机理清楚 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等手段,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3.2.4 问题复现 通过试验或其它验证方法,再现或确认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3.2.5 措施有效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经过验证,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3.2.6 举一反三 把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给本单位并通过其它型号,检查有无可能发生类似模式或机理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管理归零术语 3.3.1 管理归零 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3.3.2 过程清楚 查明质量问题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 3.3.3 责任明确 根据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3.3.4 措施落实 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3.5 严肃处理

集团化管理心得

集团化管理心得 一、什么是集团?什么是集团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特点? 所谓集团即是以母公司为基础,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独立企业法人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团。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的方式叫集团化运作。像联想、TCL、中石油、中石化等几乎所有大企业无不采用集团化运作。 一、集团化运作的特点 1、资源共享,节省成本和费用,解决融资难题。统一采购、统一技术和研发平台、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等。 2、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效率。集团化运作可以将某一企业的“长板”弥补其它企业的“短板”,使这一长项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带动其它成员企业提高了运作和管理的效率。比如销售渠道的融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借鉴等等。 3、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以及成本和费用的降低等,使企业及集团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二、集团化运作的理论基础 1、企业边界理论。企业都有边界,企业与企业以外的主体进行交易就形成了市场交易,同时产生交易费用和税收。而企业内部的交易则费用最低,因为它避免了税收和交易成本,集团化运作的实质是扩大了企业的边界。 2、规模效益理论。比如统一采购、结算、制造、营销等。 3、协同效益理论。企业集团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公司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各要素间的互动和协同,使系统产生了创新和发

展的推动力量,即协同效应,也就是1+1>2。 二、集团化管理的核心及重点? 1、集团化管理基本原则:集权中协调,授权下监控 2、集团化管理核心工作是:根据企业战略模式、管理资源、领导人风格、业务发展节奏的基础上决定管理模式,建立统分有序、责权匹配的管控体系,解决“一抓就死、一放就乱”项目管理局面,其核心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风险和机会之间平衡。因此在选择过程中要遵循“风险控制与发展节奏”相匹配的原则。 3、重点在于,集团化管理过程中要实现“授权—监控”、“集权—协调”相匹配。 管理中授权的共识往往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合理的授权必然伴随相应的监控制度,否则会导致“没有监控下好人也变质”的现象; 而集权化的体制下,更多业务决策来自总部,项目公司在没有相关权限的同时却往往要承担失败的责任,“权责对等”作为管控中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的管理中实难做到,此时则必须加强内部利益机制的协调以弥补集权中带来的内部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三、集团化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 1、首要集团领导人的管控观念的转变,从“不敢放权”到“敢于放权”,从“敢于放权”到“有授权人且擅于放权”。将工作重心从业务决策转为企业重大决策及外部资源协调上来,做到“定规矩、选干部、养文化、争资源”。敢于直面在过渡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和试错成本,同时对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要把握

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飞行公司“双提升”征文 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关键,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公司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着眼,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入手,无论职能部门机构怎样变动,企业改革的形势如何发展,生产任务多么紧张,都要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有哪起事故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呢?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例如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逞能心理、从众心理,以及个人情绪的大幅波动。 第一,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近随意取物代替,该办的票证不办,觉得麻烦,就不用办理了等。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危险性很大。 第二,惰性心理。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第三,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穿拖鞋进入现场,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等,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这种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