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等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651094.html,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3.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6.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

7.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8.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9.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

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

10.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11.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有下列变化:甲→乙→丙,能满足这个变化的甲是()

A.C

B.H2

C.CO

D.Cu

13.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14.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5.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6.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17.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8.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试管口倾斜了

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19.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 20.“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 21.(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

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 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1分)

①木炭不充分燃烧: ;

②木炭还原氧化铜: ;

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

⑤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⑦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 ;

⑧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 ;

23.(1)已知:

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

式: ;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丁是红色固体,请

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24.(1)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

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

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

(2)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①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②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③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 。

+6 2 4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

25.(1)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

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

列问题:

①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

化?。

②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如左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

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原因

是。在这个实验中还观察

到,原因

是。

26.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中国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近几年清明节兴起了网上祭奠和鲜花祭奠等“无纸化祭奠”,你对这种祭奠方式的看法是;

(4) 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四、本题包括1小题(10分)

27.(10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1次10 5.5

第2次10 3

第3次10 1.6

第4次10 m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D.曲线②中b点表明反应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①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曲线②中b点气压没达到最大值,反应没有结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 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2.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滴水成冰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 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 C. 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 D. 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 B.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 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 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 5.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

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 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 C.较软,硬度不大 D.不溶于水 6.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 中 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7.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挥发 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 9. 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 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2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色了,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某无色气体是CO2 2.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3.如图中容器I、II体积相同,起始时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若利用针筒将一定量液体同时注入容器中,并迅速关闭弹簧夹,实验过程中有可能观察到红墨水左低右高的是() 选项容器Ⅰ内针筒Ⅰ内容器Ⅱ内针筒Ⅱ内 选 容器Ⅰ内针筒Ⅰ内容器Ⅱ内针筒Ⅱ内 项 A硝酸铵5mL水氢氧化钠5mL水 B氯化钠5mL水氧化钙5mL水 C充满二氧化碳5mL氢氧化钠浓溶液充满二氧化碳5mL澄清石灰水 D0.5g锌粉5g9.8%的稀硫酸0.5g铁粉5g9.8%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4.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5.现有只含C、O两种元素的气体样品11g,测得其中含C元素3g,则关于此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样品可能是CO2

B.此样品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C.此样品一定是CO2和CO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若此样品含两种物质,则其中一种物质质量分数为7/1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CO2 和水,说明某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无色气体是CO2 7.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比较归纳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 D.都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多种,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分别插入燃着木条 B. 闻气味 C.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用导管通入水中观察 9.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离子 D.中子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写出上图一中下列仪器的名称:用于加热的是;用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2)实验室若用A、C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用B、E组合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应有的物理性质是. (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二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为了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浓硫酸换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填名称) (3)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是;(填化学式) (4)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天然气; (5)最清洁的燃料是。 12.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标号b的仪器名称是。

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精品)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 答案 的序号填到第U 卷的表格中。) 1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Q 释放Q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Q 释放CQ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CO ,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B ) A 、水蒸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3. 如果要除去CO 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Q 应该采用 法 是(C ) A 、点燃 B 、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4.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C ) A. 1处 B . 2处 C . 3处 D . 4处 5. 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常温下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 B 、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C 、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得到 D 、都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6.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B ) A. 制取CQ 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 ——收集CQ 的集气瓶没盖严 的方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查氢气的纯度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 ——红磷过量

7 ?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 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 下列实验用品中的(D )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酞的烧杯 C. 冷而干燥的烧杯 清石灰水的烧杯 8.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的最好方法是( C )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 .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 .在二氧化碳流中加热混合物 9.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对煤气的下列叙述中,与CO 性质无关的是(C ) A.煤气有毒 B.煤气可燃 C. 煤气有刺激性气 味 D.煤气有还原性 10. CQ 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A.灭火 B .做化工原料 C .制干冰 D .温室中用做肥料 11. 若完全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H 2, CO, H 2O (气),,可用以下操作 a .通过浓HSQ 吸水 b .通过灼热的CuO c .通过澄清石灰水, 最好的操作顺序为(D ) A. abc B . acb C . bac D . cba 12. H 2、CO C 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 (B ) A.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 .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13 .区别CO 和 H 最好的方法是(D ) 14. 将2、CO 和CO 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石灰水,接着再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后, 剩余B .装有无色酚 D .内壁蘸有澄 C.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 D .它们都具有可燃性 A.禾U 用它们的溶解性 B .禾I 」用它们的还原性 C.据它们燃烧时的火焰不同 D .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考点】碳的单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2.书写重要文献时,要求再保存期内清晰不褪色,应选用() A.铅笔 B.蓝色圆珠笔C.碳素墨水 D.蓝墨水 【考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度】易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作为重要文献,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需要使用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的墨水签署文件. 【解答】解:碳素墨水、墨汁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或墨汁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它材料均无该特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进行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这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二氧化碳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3.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 B.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 D.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 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装置I 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 装置II 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 . 装置III 、IV 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 . 装置V 可以用于收集H 2、O 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 2 6.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 A . 图A B . 图B C . 图C D . 图D 7.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 A . 吸附 B . 溶解 C . 过滤 D . 结晶 8.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 ,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 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 ,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 . 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 . 该实验说明CO 2能与石灰水反应 9.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 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 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 .H 2R B .RO 3 C .RO 2 D .H 2RO 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原子序数 D 、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9.227×10-26kg C 、1.993×10-26kg D 、56g 5.在MgO 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2 B .2∶3 C .3∶4 D .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H 2O 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 .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 .2N 表示2个氮原子 D .P 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 (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 .MCl 2 B .MCl 3 C .M 2Cl 3 D .MCl 8.硒(S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1 B .34 C .45 D .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l 2O 3 B 、SiO 2 C 、CaO D 、Fe 2O 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标准答案详解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B.金刚石???C.石墨??D.焦炭 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B.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5.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完整)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高温 第 1 页共6 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 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高温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蒸馏水C.空气D.石油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酒精灯、烧杯 4.下列方法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吸附D.蒸馏 5.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 6.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B.软水是一种纯净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l∶2 D.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O2、KMnO4B.H2、Fe2O3C.H2O、Cu D.S、H2SO4

9.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含有亚硝酸钠NaNO2的工业用盐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4 C.+3 D.+2 10.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C.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二、填空题(共51分) 1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 ;O2;2H2,。 13.用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1)I ;(2)2个汞原子;(3)3个硫酸根离子;(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5)氦气。 1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填物质名称)对水进行吸附;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填物质名称)。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15.(1)如下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和具体物质名称完成下列空白。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CO和CO2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3、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A.A=B B.2A=B C.A=2B D.A>B 14.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轮胎爆炸 C 、西瓜榨汁 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挥发性 C 、溶解性 D 、导电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A 、酿酒 B 、黑火药 C 、指南针 D 、烧制陶瓷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A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只发生化学变化 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建立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集气瓶 C 、量筒 D 、烧杯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芯。 D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发光放热 B 、有新物质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D 、颜色、状态发生改变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 A B C 14 A 、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 B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 、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 D 、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 15、某同学用量筒取一定量水,平视读数为20ml ,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2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水的体积是 点燃酒精灯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 + + 2 4 3 2 3 2CO Fe C O Fe高温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 (A )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 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H 2O==H 2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 2CO 3 == H 2O+ CO 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2高温2CO 5)参与光合作用 3、用途: 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升华吸热,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光合作用,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碳与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卷有答案新人教版

碳与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卷(有答案新人 教版) 碳与碳的化合物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简易净水器中有一层是用木炭来填充的,利用了木炭的() A.可燃性B.还原性C.氧化性D.吸附性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B.CO2C.O2D.CuO 3.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 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CO2分子间有间隔 B.CO2气体较易液化 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4.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和

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以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④⑤⑧B.①③④⑤⑥⑧C.①④⑤⑦⑧D.①④⑤⑧ 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青少年应远离香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上千种有毒物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毒物质均有气味 B.香烟烟雾是一种纯净物 C.尼古丁(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0:14:2 D.CO是冶金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 6.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方法是()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B.通入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点燃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单质燃烧产物未必是二氧化碳 B.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全是黑色的 C.在某些反应中,CO2被还原了 D.用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8.检验某集气瓶中是否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做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