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居民测试题解析

第5页 共8页 ◎ 第6页 共8页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装…绝密★启用前

世界的居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径是( ) A .向国外移民 B .计划生育 C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向城市移民

2.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A .就业困难

B .饥饿贫困

C .交通拥挤

D .劳动力短缺

3.由“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如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高纬度

4.冬冬的班级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道,我家乡的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干热 B .暖湿 C .干旱 D .高寒

5.曾经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

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C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D .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6.《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的《金刚经》属于 (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7.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 城市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C. 乡村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D. 乡村的居住地相对集中

(2016·临沂中考)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 A. 内蒙古高原 B. 吐鲁番盆地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9.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10.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是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印度

11.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12.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严重 B .沙漠面积广大

C .水旱灾害频繁

D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

13.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 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B.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14.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 .热带雨林地区

B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C .高纬度严寒地区

D .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5.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B. 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

C. 世界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度近海地带

D. 世界人口稀疏区主要位于高山高原

16.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17. “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这描述的宗教活动属于( ) A .基督教 B .犹太教 C .佛教 D .伊斯兰教 读下列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8.分析甲、乙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两地水热条件相近

B .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

C .甲地热量比乙地充足

D .乙地降水量比甲地多 19.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在乙地聚居的是

A .傣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回族 20.《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信奉( )

A. 印度教

B. 佛教

C. 道教

D. 犹太教 21.中国与美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差异,称为(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北北合作

2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是

A.人口数量的差异

B.人的收入有差异

C.人们的教育水平有差异

D.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

第5页 共8页 ◎ 第6页 共8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3.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是_________语分布区,位于_________,该地居民大多信_________教,属于_________人种.

(2)B 是_________语分布区,属于 _________人种.

(3)C 地区位于_________.说_________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_教. (4)D 是_________(国家),居民说 俄 语.

(5)E 是_________国,位于_________洲,属于_________人种,使用的 汉 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6)F 地区的居民说_________语,欧洲的_________(国家)是该种语言的源地. 24.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说出从三亚到地中海经过的主要海洋、运河。

三亚→南海→马六甲海峡→ 洋→ 运河→地中海.

(2)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如图所示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人口分布稀疏的是

地区。(填数码)

(3)环球化妆品有限公司有一批专为黑种人生产的化妆品准备外销.如图所示的②、③、④三个地区,可能销售这种化妆品的是 地区。(填数码)

(4)甲山脉是 ,按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甲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25.第五届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首脑峰会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与会五国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圈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境内的亚、欧洲界线是① 山脉,工业发展以 工业为主.

(2)五国中领土跨南北半球,其境内平原分布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是 . (3)目前南非已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图中扼守两国海上往来航线的交通咽喉②是 海峡.

(4)印度的 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中心位于 . 26.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 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 。

(3)图中城市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亚洲西部,该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信仰 教。

27.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分)

(1)图中A 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 大陆;在大洲B 、C 、D 中,最炎热的是 (填字母),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 (2)大洲B 和D 的分界线是 运河。它连接了大洋① 洋和②大西洋,在四个大洋里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填数字)。

(3)在大洲B 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当地的印地安人全是属于 色人种。

23 °26 ′

0 °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C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污染,实际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2.D

【解析】

试题分析:就业困难、粮食不足、饥饿贫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都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多导致劳动力充足,所以劳动力短缺不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点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教材熟知记忆。

3.A

【解析】试题分析:从南北半球位置,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故选:A.

4.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东东的描述可知,他的家乡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说明气温高,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说明降水多。所以他的家乡气候特点是暖湿。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5.C

【解析】

试题分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解: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很多国家都使用英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分布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6.B

【解析】

试题分析:《金刚经》属于佛法里般若时的经典,属于佛教里的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富者,要算《金刚经》,所以选B。

考点:本小题考查佛教的经典著作。

7.A

【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的是非农业活动,城市的居住地相对集中,乡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与乡村聚落的有关知识.

8.C

9.A

【解析】

8.据图可知,图中建筑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且房屋下面采用中空设计,有利于通风散热。因此,该传统民居分布在我国盛产竹子(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气候湿热的南方海南岛山区,

答案第5页,总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