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如何进行发热的家庭护理?

1.环境和休息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C,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2. 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用退热药时多饮水。

3.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伴有腹泻的患儿注意留大便标本化验。

4. 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中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使患儿感到舒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不可裹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

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包括以下方式:

1.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头部冷敷将冷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热后更换;将冰袋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如没有冰袋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代替。注意:皮肤和冰袋之间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

2.温水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24~260C 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

分钟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冷或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3. 温毛巾敷32-34C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裹住患儿身体,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1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同上。

4. 酒精浴25-35%的左右酒精,用方纱布沾湿后,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臂;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侧髋部—大腿外侧—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股下-腘窝-足跟。注意:胸,腹,后颈,足底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新生儿酒精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酒精擦浴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

小儿患肺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1. 保证患儿休息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安静卧床休息。患儿若得不到休息,体内往往缺氧更严重,烦躁不安,体力消耗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空气新鲜一般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通风时注意门窗角度,避免穿堂风使小儿受凉。室温18~22度,湿度55%~60%,冬天气候较干燥时室内可放置加湿器,让患儿少量多饮水,保证体内必要的水分,防止痰液干燥。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叩背部,边拍边鼓励咳嗽。小婴儿睡觉时注意经常更换体位,帮他翻翻身,也可经常抱一

抱,帮助拍背。

4. 营养补充供给患儿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蛋羹、粥、面条、鱼汤等。对小婴儿来说,如是母乳喂养应坚持,如牛奶喂养,可将牛奶煮沸,根据发烧等实际情况,把全奶中加1/4或1/5水,喂奶前将鼻腔内的鼻涕轻擦干净,以免因鼻腔阻塞影响吸吮。

5.对发热患儿应定时观察,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常用的方法有物理降温。

6.警惕并发症发生,严密观察患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发现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的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发症。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有哪些常见病因?腹泻对小儿有什么危害?

1.腹泻是指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稀便、大便带水、大便中混有脓血)和大便次数增多。

2.腹泻的原因很多的,如饮食不洁、奶量过多或过少,添加辅食太多或太急、气候变化、病毒感染。有时腹泻也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伴发症状,如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等。有的孩子对食物(如牛奶)、药物过敏而引起腹泻。

3.一旦发生了腹泻,家长不要随便地给孩子服“抗菌素”,因为有些腹泻是不必用抗生素或禁用抗生素,而应好好考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腹泻,如是喂养问题,则改变喂养方法;如是过敏因素所致,

则避免接触过敏的物质;如孩子长时间腹泻或是每次腹泻量很大,应尽快到医院向医生求教。

4. 由于婴幼儿的体液分布与成人不同,当小儿发生腹泻后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丢失造成脱水,小儿表现为眼窝凹陷、口腔粘膜干燥、口唇干,捏起皮肤失去弹性而不能马上展平,尿少,严重者可以无尿,这时需要到医院补液。

5.如果小儿长期腹泻可造成营养不良,此时小儿表现为表情呆滞、消瘦、皮肤无弹性,如有维生素A缺乏时可造成失明。因此长期腹泻的小儿一定要到医院去诊治。

腹泻的孩子饮食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腹泻的家庭护理?

1.可继续母乳喂养,除非严重腹泻。病前增加的辅食,如面包、鸡蛋、肉松等应停吃,应选择以米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的软一些。如果婴儿不愿意吃不应勉强。用孩子喜欢吃的饮料来补充水分。

2.消化不良仅有轻度腹泻者,可采用以下方法,也可获痊愈:服用胡萝卜汤,每日2~3次,每次2~3汤勺;服用苹果泥(取苹果1个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在碗里加少量白糖隔水蒸,蒸熟后捣烂成泥状)。因胡萝卜和苹果含有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并且还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帮助治愈腹泻。

3.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增加非母乳性食品的量。

4.加强皮肤护理洗屁股要比擦屁股好,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涂鱼肝油、鞣酸软膏保护皮肤,防止“红臀”发生。

5.防止交叉感染勤换尿布,每次喂奶前、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

6.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加快而加重腹泻。

7.缓解肠痉挛,减轻腹痛,用热水袋热敷或喝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腹部。

如何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

1.注意清洁卫生衣被用具要勤换勤洗;父母外出归来应先脱去外衣,洗净脸和手再抱孩子和他玩耍;孩子的玩具应经常清洗消毒。2.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强调母乳喂养;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室外运动,既锻炼身体,又增强了孩子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在易发季节要注意避免感染。秋季轮状病毒肠炎的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注意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清新。

4.饮食卫生不能忘饮食要有充分的营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干净的东西不吃;养成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父母应妥善保管食物。

小儿为什么易患泌尿系统感染?患泌尿系统感染的小儿会有什么的症状?

1.小儿的肾脏需要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

2.女婴多见女孩的尿道较短,容易得尿道感染。

3.婴儿多见需要用尿布,大小便极易污染外阴。

4.急性感染的表现:

a.新生儿期泌尿道表现极不典型,以全身症状为主,主要症状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食欲减退和呕吐、腹泻,半数患儿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约30%患儿有烦躁、抽搐、嗜睡、昏迷等。

b.婴儿时期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而尿路局部症状轻微,患儿会突然出现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和腹涨等消化道的症状,也可有精神委靡,甚至惊厥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c.年长儿与成人近似,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如: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的次数多,但每次的量很少,有尿意就要排尿,憋不住,常尿裤子,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痛感。少数可有终末血尿或遗尿。

5.慢性感染:病情迁延或反复急性发作达6个月以上,肾功能受损久不恢复。

小儿为何会缺铁?

铁是必不可少的造血物质。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铁,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够的铁质,因此儿童时期较容易缺铁,常见原因为:

1.铁的摄入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及含铁丰富的食物,或小儿挑食、厌食造成铁的摄入不足。

2.贮铁不足胎儿时期从母体获得的铁不足,因早产或孕母贫血、产时出血等。

3. 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儿、早产儿、双胎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量大。

4.铁的吸收不良如因慢性腹泻或急慢性感染,引起铁的吸收不良。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溃疡病、肠息肉、结肠炎等。

使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服用铁剂时宜多摄入酸性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物质、或直接口服维生素C。

2.铁剂不宜与牛奶、钙片、咖啡、茶水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3. 服用铁剂可有恶心、反胃等不适反应,应在饭后服用。

4. 服用铁剂可使牙齿发黑,最好使用吸管服用,并在服用后漱口。

5.服用铁剂可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

6.疗效观察:铁剂治疗有效者用药后3~4天网织红细胞升高,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患儿乏力、易激惹症状减轻,食欲增加。小儿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1. 注重孕妇保健,防治孕妇的贫血、出血,预防早产。

2. 及时添加辅食,出生后3~4周开始给予,维持一年。从3个月开始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泥、蛋黄、肉汤等。

3.防治其他胃肠道疾病,养成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厌食。小儿为什么会营养不良?

1.营养因素主要是蛋白质、能量的近期或长期缺乏造成的,如婴儿期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辅食、不适当的使用断奶食品、幼儿及年长儿的挑食、偏食。

2.精神因素小儿长期精神紧张、负担过重或受压抑,影响食欲所致。有些小儿吃的并不少,但缺乏母爱和合适的刺激而导致体重不增或下降。青春期女孩可因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引起神经性厌食,也会影响体重增加。

3.疾病因素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肝炎等,致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及蛋白质、能量消耗增加。也可见于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4.内分泌或代谢异常较少见,如糖尿病、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等。如何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呢?

1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自孕期即应做好准备。尤其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更为重要。对母乳不足及无母乳者,应及时采用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尤其注意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食零食的饮食习惯,可使小儿食欲旺盛,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维生素对小儿很重要吗?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需要均衡而足量的营养补充,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各种维生素。

1.维生素A 对婴幼儿特别重要。视觉器官--眼睛的发育离不开维生素A,它维持视网膜上皮细胞组织健康地生长、发育,并增强其抵抗力。维生素A为脂溶性,可在体内贮存。多存在于动物内脏,

如猪肝。

2.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3、尼克酸等与热量代谢有关。B 族维生素中任何一种缺乏,都会影响热量代谢,使生长发育受阻。孩子如果缺乏尼克酸,会发生癞皮病,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严重可致痴呆。

3.维生素C 能将人体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成易吸收的二价铁,促进铁在肠内吸收,提高铁的利用率,还可使病毒的毒性弱化,减弱其致病力。大剂量维生素C还能预防病毒性感冒,维生素C还可以改善和保护孩子的心肌功能。

4.维生素D 与骨骼代谢密切相关。钙的贮存离不开维生素D的参与,因此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以影响骨质钙化,严重时可引起佝偻病、软骨病。对于经常在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的孩子来说,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D。

小儿患麻疹后会出现那些临床表现?

1.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i)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2.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皮疹开始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直径约2~4mm,散在分布,后融合呈暗红色,皮疹有痒感,疹间皮肤正常。

3.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在患者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处的分泌物通过飞沫可直接传播,

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潜伏期一般为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小儿患麻疹后应如何治疗?

1. 抗病毒治疗病毒唑、阿昔络韦。

2.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小剂量药物降温,烦躁时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咳嗽时用止咳去痰药,继发感染时用抗菌素治疗。

3. 并发症治疗肺炎、中耳炎、喉炎、脑炎的治疗。

小儿患麻疹后如何进行处理?

1.在传染期做好呼吸道隔离措施,室内保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每日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温在18~220C。

2.患儿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3. 高热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剂,忌用乙醇浴或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

4.饮食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容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和汤以利降温、排毒、透疹;恢复期补充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无需忌口。

5.皮肤粘膜

a. 保持皮肤、衣服的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和更衣1次(忌用肥皂),床单整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

b.如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抹身,以促进血循环和透疹并防止烫伤。

c.勤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如何预防小儿患麻疹?

1.控制传染源对患儿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2. 切断传播途径居室通风换气并进行消毒,患儿物品曝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接触者离开后立即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发生疫情的学校、托幼机构暂不接纳新生。

3.保护易感儿居家隔离时禁止人员探视,室内保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定期消毒。

a.被动免疫对年幼、体弱的易感儿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接触5日内注射可免于发病,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有效免疫期3~8周。

b.主动免疫为提高易感者免疫力,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后12日血中出现抗体,1个月达高峰,故易感儿接触病人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小儿患水痘会出现那些症状?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

2.水痘的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皮肤粘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而全身症状轻微,皮疹连续分批出现,首发于躯干,后至脸、肩、四肢。每批历时l~6日,向心性分布。疱疹呈椭圆形,直径约3~5mm,周围有红晕,无脐眼,出现疱疹24小时后,疱内容物变混浊,壁薄易破,常伴痛痒,部分患儿疱疹亦可发生在口腔、咽喉、结膜和阴道粘膜,破溃后形成溃疡。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热、不耐酸、对乙醚敏感,在痂皮中不能存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l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储存在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10岁以下的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见。潜伏期一般14~16日,有时达3周。小儿患水痘后应如何治疗?

1.抗病毒治疗病毒唑、阿昔络韦等,对免疫功能受损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应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2.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小剂量药物降温,烦躁时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继发感染时用抗菌素治疗。

小儿患水痘后如何进行处理?

1.在传染期做好呼吸道隔离措施,室内保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每日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温在18~220C。

2.患儿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3.发热如有高热用小剂量退热剂,忌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雷氏综合征的危险。

4.饮食营养均衡,多饮水。

5.口腔每天饭后刷牙,或选择合适的含漱液漱口。

6.皮肤粘膜

a.保持皮肤、衣服的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和更衣1次(忌用肥皂);

衣服易宽大和柔软,被褥整洁不宜过厚。

b.保持手的清洁,剪短指甲,告知年长儿尽可能不用指甲抓皮疹处,可在痒处施压,以免皮肤破溃继发感染留下疤痕,婴幼儿可戴并指清洁手套。

c.若患儿皮肤瘙痒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局部用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涂搽,疱疹破溃时涂抗菌素软膏预防感染。

如何预防小儿患水痘?

1.控制传染源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

2.切断传播途径居室通风换气并进行消毒,患儿物品曝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接触者离开后立即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儿对高危人群的接触者可用丙种球蛋白或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孕妇如患水痘,最好终止妊娠。居家隔离时禁止人员探视,室内保持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定期消毒。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小儿患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时会出现哪些症状?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由痢疾杆菌引起。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寒、耐潮湿,在37oC水中可存活20天,粪便中可存活11天,但在阳光下30分钟或加热至60oC10分钟即可杀细菌。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敏感。

传播途径是经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多见平时体格健壮、营养情况较好的小儿,还与个体的特异性体质和反应性有关,任何季节均可发病,7~9月为高峰,潜伏期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

2.骤起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个别患儿体温可不升。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和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亦可无腹痛和腹泻。部分病例发热、2~3天脓血便后发展成中毒型痢疾,临床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三型:

a.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患儿面色苍白、唇周紫绀、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脉压降低,可伴有心、肺、血液、肾脏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b.脑型因缺氧和脑水肿引起反复惊厥和昏迷。早期即出现嗜睡、面色苍白、呕吐、头痛、血压偏高和心率相对缓慢等,很快进入昏迷状态,继之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常因呼吸骤停而死亡。

c.混合型兼有上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

小儿患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如何治疗?

1.病原治疗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腭钠、头孢曲松钠,疗程不短于5~7天,以减少恢复期带菌。

2.降温高热易引起惊厥,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可综合使用药物、物理降温和冬眠疗法。惊厥时静脉注射安定或给予水化氯醛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

3.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降低颅内压,首选静脉注射甘露醇或与

利尿剂交替使用,严重病例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减轻脑水肿。

4.防治循环衰竭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1.控制传染源对患儿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3次粪培养阴性,患者要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彻底的治疗是杜绝痢疾带菌者和防止反复发病的重要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药物,坚持足够的疗程,使患者得到完全恢复。

2.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患儿粪便、便器及尿布的消毒处理以及手的消毒。加强饮食、饮水、个人卫生,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积极治疗。

3.保护易感儿在菌痢流行期间,易感儿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什么是尿布湿疹?

一般是由于腹泻或尿布更换不及时,细菌将大便、尿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类刺激皮肤所致。由于婴儿使用潮湿尿布、沾污了大小便及未洗净肥皂及洗衣粉的尿布,刺激尿布区域的皮肤可使病情加重,发生尿布疹,也称为尿布性皮炎或尿布湿疹。臀部皮肤充血发红,医学上也称为臀红.

小儿患尿布湿疹后应如何处理?

1.一旦发生尿布疹,治疗护理的关键是保持臀部的清洁和干燥。

2.在尿布疹严重的时候,暂时不用尿布,仅垫上尿垫,让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谨记不可将塑料布紧贴孩子的臀部,以免影响通

风。

3.选用纯棉布做尿布,要勤换尿布。尿布要洗烫后在阳光下晒干再应用。

4. 勤把尿,以免尿液浸湿皮肤。

5.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应用鞣酸软膏、护臀霜,加热消毒后放凉待用的植物油等。涂抹患处严重者可到医院理疗。如何预防婴幼儿尿布湿疹的发生?

1.尿布要勤换,最好选用吸水性强的布类或旧棉织布等,尽量不要用化纤布做尿布,更不要在尿布外再用一层塑料布或胶布包裹,使得臀部不透气,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蒸发。

2.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尿布沾染上大小便,清洗时应先清除大便,用清水洗净,再用肥皂清洗,洗净后一定要用清水多洗几次。

3.洗净的尿布一定要晒干,切忌用潮湿的尿布给新生儿裹起来。发生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 惊厥是小儿一种常见的急症,发病率较高,尤以婴幼儿为主。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

2.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基本可分为两类:感染性及非感染性。

a.感染性惊厥由于惊厥同时伴发体温的升高,也称为有热惊厥。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惊厥原因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小儿,在上感、肺炎、病毒性肠炎、猩红热等疾病突起高热

时,小儿易出现惊厥;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颅内出血、颅内疾患等也是感染性惊厥的原因;另外重症肺炎、败血症引起的中毒性脑病等由于感染导致的疾病都可以发生惊厥。

b.非感染性惊厥惊厥的同时小儿体温可表现为正常,因此也称为无热惊厥。这些非感染性的原因有: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导致的颅脑损伤;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心律紊乱等,均是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

为什么小儿易发生高热惊厥?

1.小儿易发生高热惊厥与其解剖及生理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可能是因为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皮层神经细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弱,其次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全,轴突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而产生惊厥,当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时,使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而发生过度的反复放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临床即表现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

2. 另外小儿高热惊厥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小儿惊厥有哪些临床表现?

1. 典型表现为患儿意识丧失,全身骨骼肌不自主、持续强直性收缩,继之继续(痉挛性)收缩;局部发作以面部和拇指抽动多见,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瞳孔扩大;口吐白沫、喉头痰鸣、窒息;呼吸肌可有屏气、紫绀,可有大小便失禁,严重者舌咬伤、肌肉关节损

伤、跌倒摔伤等。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更长时间。

2.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而且很不规则,可表现为身体一部分轻微震颤或强直,如眼球震颤、眨眼、面肌颤动等,也可表现为全身肌肉同时收缩与放松的阵发性惊厥。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如何处理?

1.当孩子惊厥发作时,父母千万不能过于慌张,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减少对孩子的刺激,不要将孩子抱起大声呼唤、摇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先把发生惊厥的孩子放到平坦、较宽敞的大床上或地板上,使其头偏向一侧,解开孩子的衣扣和裤带,以免影响呼吸。

3.取一筷子,外面包一层清洁的手绢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但不要塞入过猛,或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造成窒息或阻碍呼吸。口腔有分泌物、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

4.用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合谷穴,促使其清醒。

5. 如为惊厥伴高热,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于额头,酒精擦拭腋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6.用电扇、空调等降低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和室内安静。

7. 经上述紧急处理后,惊厥多会很快停止,应立即把患儿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如何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

1.加强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2.保证充足的营养,除了奶类饮食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小儿高热时,应及时就医治疗,遵医嘱使用各种降温措施,特别是已经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更易复发惊厥,因此父母应学会一些冰袋、冷毛巾降温的方法,掌握小儿药物降温的方法和剂量。

4.对癫痫患儿应按发作类型遵医嘱按时服药2~4年,再逐渐减量、停药。

小儿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1.婴儿和幼儿都富有好奇心但没有辨别能力,照顾者照顾不周,很容易致小儿误服过量的药品、化学制剂、有毒食品或接触毒物,这种具有毒性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毒的表现取决于孩子吃下去毒物的类型,应注意观察的症状:有无腹痛、呕吐、抽搐、嗜睡、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如果是有腐蚀性的毒物,孩子口腔周围会出现变色或有烧灼伤。

小儿食物中毒后如何进行处理?

1.如果你认为孩子吃下了任何有毒的东西就要立即请求急救。

2.如果你看到在孩子口腔周围有灼伤的体征,或者你有其他理由认为他可能吞入了化学物品,可用水清洗孩子的皮肤及唇部,如他神志清醒,给他喝些牛奶或水。

3.要设法知道他吃下了多少毒物以及已经过了多少时间,并将这些

告诉医生或急救人员,如有可能给他们一些毒物的样品。

4.孩子如有呕吐,留一点呕吐物的标志给医生或急救人员。

小儿中暑有哪些表现?

1.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0C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小儿发生中暑后如何进行急救?

1.首先应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荫凉地方,解开衣扣,让孩子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并给清凉饮料。

2.迅速进行降温。可以根据现场环境特点,采取冷水、冰水降温或药物降温。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对能饮水的病人,给其喝凉盐开水或其它的清凉盐水。

4.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送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 (1) 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 (3) 第三节急性扁桃体炎护理 (5) 第四节手足口病护理 (7) 第五节惊厥护理 (9)

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 一、定义 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二、症状、体征 1、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肺部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症灶较大者可出现肺实质体征。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有条件者实行呼吸道隔离,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分开收治。 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 4、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 6、保持呼吸道通畅。缺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时予以吸氧,必要时予人工辅助呼吸。 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2、对易感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 一、定义 由多种病原及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二、症状、体征 轻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恶心或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至数10次,粪便形状呈稀水样,有酸味,常见黄白色粉瓣和泡沫,黄绿色稀便,可混有黏液及脓血等。重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传播,护理患儿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根据病情,给予口服药物或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痛,腹胀、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脱水程度及排尿排便情况。 5、调整饮食。呕吐严重者应暂禁食,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6、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四、健康指导 1、指导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

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精)

急诊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1、高热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卧床休息,若出现谵妄,神志不清,惊厥者,应加床栏,减少刺激,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坠床和舌咬伤。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或按医嘱补液。鼓励病员多饮水,可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泄,避免组织脱水。体温39度以上者,每4小时测T ,P ,R 一次,可行头部冷敷,或给予醇浴,温水擦浴,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必须测体温,观察热型及出汗情况,并记录。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每日用朵贝氏液或生理盐水漱口3-4次,口唇干燥者涂以甘油或石腊油.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大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衣服,防止受凉.诊断未明,疑为传染病者,应暂时隔离,并配合医生及时留好标本送验,以期早日明确诊断. 2、休克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抢救室内,采取头与腿均抬高30度与平卧位交替使用。备齐一切抢救用物和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提高血氧含量,纠正缺氧对休克的危害。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并根据病情在输液前抽血,做好各种急测工作。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严密观察意识,表情,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皮肤色泽,肢端温度等改变,并作好记录。留置导尿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特别注意尿量,比重,颜色及酸碱度等.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按时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体温过低者要注意保温. 3、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吸氧.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 或苯海拉明40MG 肌注。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

社区常见疾病家庭护理复习题及答案资料

社区常见疾病家庭护理复习题及答案

《社区常见疾病家庭护理》试题 第二章社区基本护理技术(20题)A1型题: 1、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此种脉搏多见于 A.颅内压增高 B.房室传异阻滞 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维颤动 E.心肌炎 2、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喉头水肿 B.哮喘 C.喉头异物 D.肺部感染 E.呼吸中枢衰竭 3.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 A.陈—施呼吸 B.毕奥式呼吸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库式莫式呼吸 D.浮浅性呼吸 E.鼾声呼吸 4.有关骨牵引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 床尾或床头抬高15-30cm B. 牵引针不可左右移动 C. 去除牵引针孔的血痂 D. 维持肢体在整复或固定的位置 E. 鼓励患者功能锻炼 5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足部放一护架,作用是 A. 便于足部活动 B. 便于整理床铺 C. 便于观察血运 D. 避免长期受压,形成下垂足 E. 避免发生褥疮 6、毒、剧药品保管必须是 A.放在柜子里 B.专柜加锁专人保管 C.与普通药一起放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D.存放在药房内,用时领取 E.放在治疗室醒目的地方 7、指导病人服药,不正确的方法是 A.含铁剂的药液用饮水管吸取 B.服磺胺类药后多饮水 C.助消化药在饭前服 D.服酸类药液后漱口 E.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最后服止咳糖浆 8、抢救肺水肿病人时,加压给氧,常给湿化瓶中加入20%-30%酒精,是因为酒精可 A. 减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通气面 B. 减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增加通气面 C. 增加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通气量 D. 可使肺泡内压力减小,增加通气面 E. 可改善肺内血循环,改善气体交换不足状态 9、检查痰中癌细胞,固定标本的溶液宜选 A.10%草酸钾 B.5%石炭酸 C.95%酒精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医外科护理学常规(常见病)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 胁痛 一、定义: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二、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起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郁脾虚 胁肋胀痛,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纳食减少,身困乏力,口淡乏味,脘腹痞胀,苔白,脉弦。 3.肝胆湿热 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5、肝阴不足 胁肋隐痛,悠悠不侏,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

眩,或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三、一般护理 1、按痛证的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病室宜安静,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3、(1)密切观察胁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因以及伴随症状以辨别实证和虚证。如胀痛且痛无定处,多属气滞;刺痛剧有定处,多属血瘀;隐痛不已,多属肝阴不足;阵发性绞痛,多为胆石症状。 (2)观察体温、肤色等变化,若寒战高热,上腹剧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呕吐,便秘等症,提示可能有胆囊化脓、穿孔等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或手术前准备工作。 四、临证护理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十宣放血;湿热重者遵医嘱针刺胆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 2、疼痛重者可叩捶胆俞和肝俞;或吴茱萸、食盐各适量,炒热熨胁痛区,用于气郁胁痛。 3、黄疸复者遵医嘱针刺至阳、腕骨、阴陵泉;或耳穴压籽肝、胆十二指肠、神门等穴或给予茵陈、虎杖煎汤代茶饮。 4、大便燥结可用大黄汤灌肠。 5、呕吐重者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或药物穴位注射。 6、胁痛伴恶寒发热或厥脱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复感风寒邪。

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宣传资料 如何进行发热的家庭护理? 1.环境和休息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C,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2. 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用退热药时多饮水。 3.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伴有腹泻的患儿注意留大便标本化验。 4. 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中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使患儿感到舒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不可裹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 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包括以下方式: 1.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头部冷敷将冷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热后更换;将冰袋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如没有冰袋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代替。注意:皮肤和冰袋之间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 2.温水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24~260C 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

分钟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冷或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3. 温毛巾敷32-34C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裹住患儿身体,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1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同上。 4. 酒精浴25-35%的左右酒精,用方纱布沾湿后,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臂;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侧髋部—大腿外侧—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股下-腘窝-足跟。注意:胸,腹,后颈,足底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新生儿酒精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酒精擦浴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 小儿患肺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1. 保证患儿休息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安静卧床休息。患儿若得不到休息,体内往往缺氧更严重,烦躁不安,体力消耗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空气新鲜一般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通风时注意门窗角度,避免穿堂风使小儿受凉。室温18~22度,湿度55%~60%,冬天气候较干燥时室内可放置加湿器,让患儿少量多饮水,保证体内必要的水分,防止痰液干燥。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叩背部,边拍边鼓励咳嗽。小婴儿睡觉时注意经常更换体位,帮他翻翻身,也可经常抱一

最新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37.8℃腋温:37.5℃背温:37.5℃,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 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儿科护理团队

儿科护理团队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团队,共有护士15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5人(研究生2人,本科7人,大专6人)。我们坚持“用心呵护患儿,用情温暖家属”,用自己的爱心化为最平常、最细小的行动为患儿换来安心、放心和舒心。主动走到患儿床旁与家属多交流,让每一位陪伴患儿的家属都能正确掌握各种护理患儿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护理患儿的同时不断的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撰写了许多专科护理论文并拥有护理科研。 唐慧青:儿科副护士长,护师,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2009年曾赴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专业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及护理。并承担多项护理学院教学任务。 韦平,主管护师,大专。从事儿科护理工作24年,理论知识扎实、 操作技能娴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丰富的儿科护理工作临床经验。曾赴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专业进修学习。熟悉各类儿科危、急、重症患儿的护理。 万桂莲:主管护师,本科,学士学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2年,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曾获桂林市“百佳医护人员”称号,并多次获医院“优秀护士”称号。 微笑沟通-----儿科是综合性的病房,各种系统的疾病都有,加上陪护家属流动性大,使护理、解释工作更多、更复杂、更繁重,我们每天都会主动深入病房,为患儿和家长提供各种护理和健康宣教,以自身的积极言行感染患儿及家长,做到微笑服务,更做到了耐心倾听。用责任心换取家长的信任,用细心换取患儿的舒心,用耐心换取患儿及家长的安心,用爱心换取患儿及家长的放心,以心换心,消除沟通中的障碍,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技术娴熟-----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上。小儿稚嫩幼小,接受护理操作耐受力差,不合作,小儿血管细、深浅不一,小儿静脉穿刺是每一位做护士的难题。我们儿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规范技术操作技能,练就了娴熟的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尽量减轻小儿的痛苦,为小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 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 针对儿科特点,制订病区的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改革排班模式和分工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人性化管理,加强护士技能培训等方法是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 务的新举措,本病房以优质护理为平台,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将优质护理贯穿于患儿住院始终,不仅缓解了护理工 作压力,而且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的良好局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和流通。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60%为宜。 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温,同时使用镇静剂。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黏稠可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及液量。 7、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品 及药品。 二、专科护理 1、痰多不宜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地咳嗽,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或口周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 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拍背和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 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避免使用钙剂。用利尿剂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的发生。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55-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黏膜不良反应的刺激,有利于排痰。 2、患儿取半卧位或舒适的体位,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指 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 3、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雾化后协助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药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减轻 喘息症状。 二、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每2~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2、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冷敷、冰敷、温水浴等;或遵医嘱给予 药物降温,防止惊厥的发生。 3、观察退热效果,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受凉,并注意保暖。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多饮水。 5、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饮食。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温开水;年长儿应在晨 后、餐后、睡前漱洗口腔,以清洁口腔。 三、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知识。 2、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3、指导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4、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5、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加强营养,积极防治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按时预防接种。

各科常见病精深中医护理_常规

中医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温湿度。 (3 )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预防院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儿科患儿住院健康宣教流程及内容

儿科患儿住院健康宣教流程及内容 一、入院日宣教 1、工作人员介绍包括自我介绍、本病区护士长、科主任、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等 2、病区规章制度介绍,如探视陪护制度、查房时间、作息时间、饮食制度、病室安全管理制度 3、病区环境介绍:包括病区布局,医护办公室、卫生间、开水房、安全通道、大小便标本存放处等。 4、病房介绍:物品保管、摆放要求,介绍病室内同室病友,呼叫器、床栏及其他设施的使用方法。 5、在给药或治疗前,护士要核对你的身份:口问你姓名;口核对腕带。 6、为了你的用药安全,请按时服用口服药,不要放在抽屉里,因为口服药的外包装去除后,易受潮、变质。 6、入院检查及注意事项 (1)需明晨空腹抽血及做腹部B超者,请您在凌晨2点后禁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次日晨留取大、小便标本 (2)做心电图时请不要讲话。 7、患儿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宣教,包括压疮、跌倒、烫伤、冻伤、坠床等,请你理解床头的各种安全标识的目的和意义,并给予协助和支持。 8、你目前的饮食是

口流质口半流质口普食口低盐口母乳喂养 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1、疾病的概念 2、起居的指导(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换气。(2)陪护人员1-2名,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3)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潮湿衣服,并用毛巾擦干,避免着凉。 3、情绪疏导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4、饮食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5、病情观察(参照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6、用药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三、出院健康教育 1、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节,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注意通风,患儿注意保暖,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注意四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儿服药,不能随意服药。 4、出院带的药物是。请你按时遵医嘱服药。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二章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小儿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和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 【护理评估】 1?评估生命体征,注意面色,尤其是体温的改变。 2?评估患儿的活动水平、活动量增加是否需要用氧。 3.评估口腔卫生情况,口腔黏膜改变情况,进食能力。 4?观察皮肤出血点情况。 5?评估疼痛的特点、性质、程度、部位、持续的时间。 6?评估患儿心理、行为的变化。 7?了解患儿和家属对疾病和饮食卫生常识的了解程度。 【主要护理问题】 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侵润等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4?预感性悲哀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咼及贫血有关。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意识、瞳孔变化、剧烈头痛、呕血、便血、鼻出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住院时与感染患儿分开,实行保护性隔离,严重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 3.加强口腔护理,轻者用软毛牙刷清洗口腔,重者用硼酸溶液漱口或擦洗。 4?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碰撞出血。进行注射前必须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拔 针时用干棉签延长压迫时间至不出血为止。经常更换体位以防止褥疮。经常擦浴、更换内衣,以减少皮肤感染,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脓肿的发生。 5?高热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禁用酒精擦浴。 6?化疗时应熟悉药物的副作用、给药途径,化疗药物要新鲜配制。要注意保护静脉,静脉给药时要注意滴注的速度,经常巡视,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坏死。若有渗漏应立即停止输入。 7?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平卧4—6小时,以免发生脑疝和体位性低血压,注意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感觉障碍等反应。 8?饮食管理: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清淡饮食,胃肠道出血时应根据医嘱给禁食或流质。 9?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碰撞伤。经常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瘀斑。注意有无血尿、便血情况。口腔经常以漱口液漱口,刷牙时以软毛牙刷

中医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种、病情、性别、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天。 3.体温在37.5°C-38°C之间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 4.体温大于38.5°C以上者每日四次,体温正常后连续三天。 5.体温39°C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执行。 6.体温正常3日后,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每4小时测量一次,其中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或遵医嘱 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五、每周测量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九、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 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给药的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四、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内容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内容 (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如果在患儿的身 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 儿休息,同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 体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 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 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 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1、意休息 2、合理饮食 3、环境适宜 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为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尽可能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4、多饮水 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利于降低体温。 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 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

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 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热降温法 头部冷湿敷或头部冰袋: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头部冷湿敷(即 用冷湿巾敷于宝宝的额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宝宝不愿意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应注意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颈部、腋下及 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 温效果较好。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 乏症等,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 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 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 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 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3.并发症 看过“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内容”的人还看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 家庭护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腋温:℃背温:℃,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常见操作流程 目录 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3、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4、早产儿护理常规 5、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6、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7、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8、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9、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1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1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新生儿入室后,核对手条、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及体重、体温,检查出生记录是否完整。同时检查新生儿全身和一般情况呼吸、皮色、畸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入室评分:(第三次如Apgar 评分。 2.病室温湿度适宜,保持温度2224℃,湿度5565,注意空气流通,定时换气,保持病房清洁并定期消毒。3.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卡片。4.处理胎脂,测量入室油浴后肛温;做好眼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每日洗澡一次或擦浴。 5.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脐带断端有无出血、皮肤颜色、呼吸、体温、大小便、呕吐、畸形、产伤、哭声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每日称体重 1 次,保持体温,每日测体温两次,体温低于36℃或高于37.5℃,每四小时测一次。婴儿抚触每日两次。7.喂养母乳喂养或遵医嘱喂配方奶,出生后半小时早吸吮、早哺乳,母乳按需喂养,母婴分离时每 3 小时(早产儿、小样儿按医嘱)喂奶一次。8.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9.在执行护理和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有无发热、咳嗽、气促。2.有无鼻翼扇动、发绀、三凹征。 3.有无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气胸、脓胸、DIC 症状;有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二)护理要点 1.执行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3.执行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 4.保证充足水分、热量,喂奶时将患儿抱起或抬高头部,以防止溢乳或呕吐造成窒息,喂奶时应少量多次,必要时给予鼻饲。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T、P、R 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应立即报告医生。 6.必要时给子氧气吸入,做好呼吸道管理,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勤翻身拍背并少量多次喂水。 7.注煮有无气胸,如发生呼吸困难、气促、口唇青紫等,及时报告医生。 8.静脉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详细记录出入量。 9.腹胀患儿遵医嘱及时给予肛管排气。10.加强皮联护理,每日全浴一次,注意保持脐部、臀部、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窒息、呼吸障碍、陈发性青紫。2、精神意识状态,如有无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3、有无呕吐、高声尖叫、呼吸不规则、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和强直性痉挛等表现。4、有无囟门饱满、项强、膝反射及浅反射亢进。5、严重者,注意有无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呼吸变慢、心音弱且不规则、深浅反射均消失等。(二)护理要点1、头部抬高15—30 度,保持患儿安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一切护理集中进行,做好选用留置针,减少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压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 根据缺氧程度给氧4、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5、严格消毒隔离,不交叉喂养,防止交叉感染。 四)早产儿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变化。2、观察哭声、面色、脐部及对外界的反应。(二)护理要点 1.保持病室温度在适宜,对体温较低的给予暖箱保暖。 2.保暖:体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中医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分析

------------------------------------------------------------精品文档--------------------------------------------------------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种、病情、性别、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天。 3.体温在37.5°C-38°C之间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 4.体温大于38.5°C以上者每日四次,体温正常后连续三天。 5.体温39°C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执行。 6.体温正常3日后,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每4小时测量一次,其中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五、每周测量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九、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给药的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四、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