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实验2传教士过河问题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班级:计研-12班

学号:2012312120105 姓名:孔德星

实验二知识表示方法

1.实验目的

(1)了解知识表示相关技术;

(2)掌握问题规约法或者状态空间法的分析方法。

2.实验内容(2个实验内容可以选择1个实现)

(1)梵塔问题实验。熟悉和掌握问题规约法的原理、实质和规约过程;理解规约图的表示方法;

(2)状态空间法实验。从前有一条河,河的左岸有m个传教士、m个野人和一艘最多可乘n人的小船。约定左岸,右岸和船上或者没有传教士,或者野人数量少于传教士,否则野人会把传教士吃掉。搜索一条可使所有的野人和传教士安全渡到右岸的方案。

3.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并请给出程序设计流程图。

实验原理:假设开始时传教士、野人和船都在右岸,用数组(a,b,c)分别表示右岸传教士个数、右岸野人个数、船的位置,则可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A、n>m/2。此种情况下,先把所有的野人度过去,每次返回一个野人,当出现(m,0,0)情况时,返回m-n个野人(若m==n,返回1个野人)。然后渡n个传教士,此时野人==传教士,然后返回一个野人和传教士,再开始最大限度的渡传教士,每次返回一个野人,最终直到a==b==c==0;

B、n<=3&&n<=m/2 || n==1,显然此时无解;

C、n>=4&&n<=m/2,此时只能每次传n/2个传教士和野人,每次返回一个野人和传教士,直到最终结果。

程序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本程序用C++语言编写。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flag = false; //标记是否有解

bool af = false; //标记a是否为0

bool bf = false; //当b变为0后赋值为true;

bool ef = false; //当a==b后赋值为true

bool f = false; //判断n是否大于m/2

int m;//传教士野人的个数

int n;//船一次能装载的人数

void mc(int a,int b,int c);

int main()

{

cout<<"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n假设最初时传教士与野人在河的右岸。\n";

cout<<"请输入传教士野人的个数:\n";

cin>>m;

cout<<"请输入船一次能装载的人数: \n";

cin>>n;

cout<<"右岸传教士人数\t"<<"右岸野人个数\t"<<"船的位置(1.右岸0左岸)"<

if((m<=3 && n<=m/2) || n==1) //此种情况无解

{cout<<"No solution!\n";

system("pause");

return 0; }

if(n > m/2)

f = true;

mc(m,m,1);

if(flag == true){ c out<<"Success!\n"; }

else{ cout<<"No solution!\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void mc(int a,int b,int c)

{

if(flag==true) return;

if(c == 1) {

cout<<"\t"<

if(f==true) //如果n>m/2

{

if(bf!=true) //b未达到过0

{

if(a+b<=n) //如果a+b<=n,完全渡过

mc(0,0,1-c); //递归

else

{

for(int j = n;j >= 0;j--)

{

if(b >= j)

{

mc(a,b-j,1-c); //递归

if(flag==true)

return;

}

}

}

}

else if(ef!=true&& af==false)

{

for(int i = n;i>=0;i--)

{

if(a>=i)

{

mc(a-i,b,1-c); //递归

if(flag==true) return;

}

}

}

if(ef == true && af==false)

{

if(a>=n)

mc(a-n,b,1-c); //递归

else if(a+b

mc(0,0,1-c);

else

mc(0,b-(n-a),1-c);

}

if(af==true)

{ if(b>=n) mc(a,b-n,1-c); //递归else mc(a,0,1-c); } } else{ mc(a-n/2,b-n/2,1-c); //递归

}

}

if(c == 0)

{

cout<<"\t"<

if(a == b && b == c && a == 0)

{

flag = true;

return;

}

if(f==true) //如果n>m/2

{

if(b==0)

{

bf = true;

if(m <= n)

mc(a,b+1,1-c); //递归

else

mc(a,b+m-n,1-c);

}

if(a==b)

{

ef = true;

mc(a+1,b+1,1-c); //递归

}

if(a == 0)

{

af = true;

mc(a,b+1,1-c); //递归

}

while(bf!=true)

{

mc(a,b+1,1-c); //递归

}

}

else//k<=n/2&&k>3

mc(a+1,b+1,1-c); //递归

}

}

(3)实验结果及分析。

程序实验结果如下图。

当然,传教士与野人个数为3,船一次能载两个人,这是最经典的例子。本程序也可输入其它数据,同样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本程序主要采用状态空间法和递归调用来解决问题。程序在一开始就排除了不可能会成功的状态空间,也对剩下的状态空间也进行了分类,这样直接减少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另外,本程序大量采用递归调用的思想,减少了编程代码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我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熟悉度。

本程序基本上达到了实验的最初要求。不仅如此,通过对本程序的编写,提高了我对人工智能思想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相信在以后我更会经常地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去研究算法,编写程序。

(完整word版)传教士野人过河问题-两种解法思路

实验 传教士野人过河问题 37030602 王世婷 一、实验问题 传教士和食人者问题(The Missionaries and Cannibals Problem )。在河的左岸有3个传教士、1条船和3个食人者,传教士们想用这条船将所有的成员运过河去,但是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1)传教士和食人者都会划船,但船一次最多只能装运两个;(2)在任何岸边食人者数目都不得超过传教士,否则传教士就会遭遇危险:被食人者攻击甚至被吃掉。此外,假定食人者会服从任何一种过河安排,试规划出一个确保全部成员安全过河的计划。 二、解答步骤 (1) 设置状态变量并确定值域 M 为传教士人数,C 为野人人数,B 为船数,要求M>=C 且M+C <= 3,L 表示左岸,R 表示右岸。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L R L R M 3 0 M 0 3 C 3 0 C 0 3 B 1 0 B 0 1 (2) 确定状态组,分别列出初始状态集和目标状态集 用三元组来表示f S :(ML , CL , BL )(均为左岸状态) 其中03,03ML CL ≤≤≤≤,BL ∈{ 0 , 1} 0S :(3 , 3 , 1) g S : (0 , 0 , 0) 初始状态表示全部成员在河的的左岸; 目标状态表示全部成员从河的左岸全部渡河完毕。 (3) 定义并确定规则集合 仍然以河的左岸为基点来考虑,把船从左岸划向右岸定义为Pij 操作。其中,第一下标i 表示船载的传教士数,第二下标j 表示船载的食人者数;同理,从右岸将船划回左岸称之为Qij 操作,下标的定义同前。则共有10种操作,操作集为 F={P01,P10,P11,P02,P20,Q01,Q10,Q11,Q02,Q20} P 10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1 , CL , BL –1 ) P 01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 –1 , BL –1 ) P 11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1 , CL –1 , BL –1 ) P 20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2 , CL , BL –1 ) P 02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 –2 , BL –1 ) Q 10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 BL+1 ) Q 01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 , CL+1 , BL +1 ) Q 11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1, BL +1 )

野人与传教士问题A算法

野人与传教士问题(A*算法) SY0903620 赵磊一、实验题目 请用A*算法实现传教士和野人问题 问题: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算法设计要求给出:状态表示,规则库,启发函数等 二、实验目的 通过具体问题的编程求解,利用A*算法解决此经典问题,了解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基本过程与原理。 三、设计思想 1、编程工具 采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 6.0环境下编写; 2、整体思想 (1)把初始结点So放入OPEN 表中,计算f(So)。 (2)如果OPEN为空,则搜索失败,退出。 (3)把OPEN中的第一个节点(记为节点n)从表中移出放入CLOSED表。 (4)考察节点n是否为目标节点。若是,则求得问题的解,退出。 (5)若节点n不可扩展,则转第(2)步。 (6)扩展节点n,用估价函数f(x)计算每个子节点的估价值,并为每个子节点 配置指向父节点的指针,把这些子节点都送到OPEN表中,然后对OPEN 表中的全部节点按估价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具体说明 用A*算法求解传教士与野人问题。M=C=5, K=3。节点估价值设为f(n)=h(n)+g(n),g(n)设为节点搜索深度,而h(n)= m(n) + c(n) - 2b(n),其中m:河左岸的传教士人数;c:河左岸的野人人数;b:船是否在左岸,1:表示在左岸,0:表示不在左岸。 采用结构体定义形式,定义状态节点*NewNode(int m, int c, int b),其中包含

传教士野人问题

问题:野人过河问题属于人工智能学科中的一个经典问题,问题描述如下:有三个牧师(也有的翻译为传教士)和三个野人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野人的人数大于牧师的人数,那么牧师就会有危险. 你能不能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法呢? 解答一:一、算法分析 先来看看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假设和分为甲岸和乙岸: 初始状态:甲岸,3野人,3牧师; 乙岸,0野人,0牧师; 船停在甲岸,船上有0个人; 目标状态:甲岸,0野人,0牧师; 乙岸,3野人,3牧师; 船停在乙岸,船上有0个人; 整个问题就抽象成了怎样从初始状态经中间的一系列状态达到目标状态。问题状态的改变是通过划船渡河来引发的,所以合理的渡河操作就成了通常所说的算符,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得出以下5个算符(按照渡船方向的不同,也可以理解为10个算符): 渡1野人、渡1牧师、渡1野人1牧师、渡2野人、渡2牧师 算符知道以后,剩下的核心问题就是搜索方法了,本文采用深度优先搜索,通过一个FindNext(…)函数找出下一步可以进行的渡河操作中的最优操作,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其父节点,看看是否有其它兄弟节点可以扩展,然后用Process(…)函数递规调用FindNext(…),一级一级的向后扩展。 搜索中采用的一些规则如下: 1、渡船优先规则:甲岸一次运走的人越多越好(即甲岸运多人优先),同时野人优先运走; 乙岸一次运走的人越少越好(即乙岸运少人优先),同时牧师优先运走; 2、不能重复上次渡船操作(通过链表中前一操作比较),避免进入死循环; 3、任何时候河两边的野人和牧师数均分别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 4、由于只是找出最优解,所以当找到某一算符(当前最优先的)满足操作条件后,不再搜索其兄弟节点,而是直接载入链表。 5、若扩展某节点a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子节点,则从链表中返回节点a的父节点b,从上次已经选择了的算符之后的算符中找最优先的算符继续扩展b。 二、基本数据结构 仔细阅读问题,可以发现有些基本东西我们必须把握,例如:每时刻河两岸野人牧师各自的数目、船的状态、整个问题状态。所以我们定义如下几个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_riverside // 岸边状态类型 { int wildMan; // 野人数 int churchMan; // 牧师数 }RIVERSIDE; typedef struct _boat // 船的状态类型 { int wildMan; // 野人数

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 系别: __计算机科学系 _________ 班级: __10级软件技术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陆树芬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翟奇张源李雪_______

前言 C语言作为一门最通用的语言,在过去很流行,将来依然会如此。几乎每一个理工科或者其他专业的学生毫不例外地要学习它。从C 语言产生到现在,它已经成为最重要和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在各种流行编程语言中,都能看到C语言的影子,如Java的语法与C 语言基本相同。学习、掌握C语言是每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基本功之一。C语言具有高级语言的强大功能,却又有很多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这些都是汇编语言的功能),因此,C语言通常又被称为中级语言。学习和掌握C语言,既可以增进对于计算机底层工作机制的了解,又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高级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大作业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检测。通过本次大作业的制作,应能综合使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学到的多种基础知识,并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具备简单的项目设计能力。 本大作业主要以传教士和野人怎样从河的一岸完全渡到另一岸,而不发生野人吃掉传教士这一问题展开,主要使用C语言中的链表应用完成程序的设计,将此次程序设计报告分为以下几点: 1. 问题的描述:描述本程序的设计内容; 2. 问题分析:介绍此程序设计的结构和算法分析 3. 程序设计流程图 4. 程序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5. 程序运行结果:将各种情况下的运行结果通过屏幕截取下来 6. 程序设计结论:描述本次程序设计的一些体会和在程序设计过 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知识以及本次程序设计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7. 完成本次程序设计所翻阅的资料

传教士和野人问题

传教士和野人问题(Missionaries and Cannibals)传教士和野人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智力游戏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个条件:如果在河的某一岸只有野人,而没有传教士,也同样被认为是合法状态。在具体书写某些条件时,为了简便,这一点有时并没有考虑,但我们默认这个条件是被考虑了的。 有N个传教士和N个野人来到河边准备渡河,河岸有一条船,每次至多可供k人乘渡。问传教士为了安全起见,应如何规划摆渡方案,使得任何时刻,在河的两岸以及船上的野人数目总是不超过传教士的数目。即求解传教士和野人从左岸全部摆渡到右岸的过程中,任何时刻满足M(传教士数)≥C (野人数)和M+C≤k的摆渡方案。 设N=3,k=2,则给定的问题可用图1.2表示,图中L和R表示左岸和右岸,B=1或0分别表示有船或无船。约束条件是:两岸上M≥C,船上M+C≤2。

图1.2 M-C问题实例 由于传教士和野人数是一个常数,所以知道了一岸的情况,另一岸的情况也就知道了。因此为了简便起见,在描述问题时,只描述一岸--如左岸--的情况就可以了。 另外,该问题我们最关心的是在摆渡过程中,两岸状态的变化情况,因此船上的情况并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在一次摆渡过程中,船上究竟有几个传教士和野人,可以通过两个相连的状态简单得到。这样表达更简练,突出了问题的重点。(1)综合数据库:用三元组表示左岸的情况,即(,,),其中0≤,≤3,∈{0,1} ,其中表示在左岸的传教士人数,表示在左岸的野人数,=1表示船在左岸,=0表示船在右岸。则此时问题描述可以简化为:(3,3,1)→(0,0,0) N=3的M-C问题,状态空间的总状态数为4×4×2=32,根据约束条件的要求,可以看出只有20个合法状态。再进一步分析后,又发现有4个合法状态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实际的问题空间仅由16个状态构成。下表列出分析的结果: ( ) (001)达不到(传教士( )(000)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实验一:知识表示方法 一、实验目的 状态空间表示法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基本的知识表示方法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状态空间搜索策略的基础,本实验通过牧师与野人渡河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表示的了解和应用,为人工智能后续环节的课程奠定基础。 二、问题描述 有n个牧师和n个野人准备渡河,但只有一条能容纳c个人的小船,为了防止野人侵犯牧师,要求无论在何处,牧师的人数不得少于野人的人数(除非牧师人数为0),且假定野人与牧师都会划船,试设计一个算法,确定他们能否渡过河去,若能,则给出小船来回次数最少的最佳方案。 三、基本要求 输入:牧师人数(即野人人数):n;小船一次最多载人量:c。 输出:若问题无解,则显示Failed,否则,显示Successed输出一组最佳 方案。用三元组(X 1, X 2 , X 3 )表示渡河过程中的状态。并用箭头连接相邻状态以 表示迁移过程: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例:当输入n=2,c=2时,输出:221->110->211->010->021->000 其中:X 1表示起始岸上的牧师人数;X 2 表示起始岸上的野人人数;X 3 表示小船现 在位置(1表示起始岸,0表示目的岸)。 要求:写出算法的设计思想和源程序,并以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人机交互,进行输入和输出结果,如: Please input n: 2 Please input c: 2 Successed or Failed?: Successed Optimal Procedure: 221->110->211->010->021->000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上述实验要求。

C++实现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实验报告

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实验报告 1 问题定义 河的两岸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需要过河,目前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野人的人数大于传教士的人数,那么传教士就会被野人攻击,怎么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案呢? 2 算法分析 首先,先来看看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定义河的两岸分别为左岸和右岸,设定状态集合为(左岸传教士人数,右岸野人数,右岸传教士人数,右岸野人数,船的位置),船的位置:-1表示船在左岸,1表示船在右岸。 初始状态:(3,3,0,0,0,-1) 目标状态:(0,0,3,3,1) 然后,整个问题就抽象成了怎样从初始状态经中间的一系列状态达到目标状态。问题状态的改变是通过划船渡河来引发的,所以合理的渡河操作就成了通常所说的算符,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得出以下5个算符(按照渡船方向的不同,也可以理解为10个算符): 渡1野人、渡1传教士、渡1野人1传教士、渡2野人、渡2传教士根据船的位置,向左移或向右移通过递归依次执行5种算符,判断是否找到所求,并排除不符合实际的状态,就可以找到所有可能的解,如图1所示为递归函数流程图。 数据结构方面采用如下所示的结构体存储当前传教士、野人、船三者的状态。struct riverSides { int churchL;//左岸传教士数 int wildL;//左岸野人数 int churchR; //右岸传教士数 int wildR; //右岸野人数 int boat;//船的位置,-1在左岸,1在右岸 };

图 1 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递归函数流程图

3 编程实现 程序使用C++实现,具体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riverSides { int churchL;//左岸传教士数 int wildL;//左岸野人数 int churchR; //右岸传教士数 int wildR; //右岸野人数 int boat;//船的位置,-1在左岸,1在右岸 }; int mycount = 0;//统计成功过河次数 int CvsWdfs(riverSides lastcurrentState, vector lastParameters, vector operation, int ifboacurrentStatety) { if (lastcurrentState.churchR == 3 && lastcurrentState.wildR == 3) { mycount++; cout << "第" << mycount << "次成功过河" << endl; cout << "传教士野人 | 移动方向" << endl; for (int i = 0; i < operation.size(); i++) { cout << operation[i] << endl; } cout << endl; return 0; } //判断过河操作否重复,去除死循环 for (int i = 0; i < lastParameters.size() - 1; i++) { if(lastParameters[i].wildL == lastcurrentState.wildL&&lastParameters[i].churchL == lastcurrentState.churchL) { if (lastcurrentState.boat == lastParameters[i].boat) return 0; }

人工智能习题答案-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 2-2 设有3 个传教士和3 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用S i(nc, nY)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 目,由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 3 种情况: 1. nC=0 2. nC=3 3. nC=nY>=0 ( 当nC 不等于0 或3) 用d 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 的变化,dY 表示,第i 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当i 为偶数时,dC,dY 同时为非负数,表示船驶向对岸,i 为奇数时,dC, dY 同时为非正数,表示船驶回岸边。 初始状态为S0(0, 0),目标状态为S0(3, 3),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可寻找渡河方案。 在此,用图求法该问题,令横坐标为nY,纵坐标为nC,可行状态为空心点表示,每次可以 在格子上,沿对角线移动一格,也可以沿坐标轴方向移动1格,或沿坐标轴方向移动 2 格。第奇数次数状态转移, 沿右方, 上方, 或右上方移动, 第偶数次数状态转移, 沿左方, 下方, 或左下方移动。

从(0,0)开始,依次沿箭头方向改变状态,经过 11步之后,即可以到达目标状态 (3,3),相应 的渡河方案为: d1(1,1)-- d2(-1,0)-- d3(0,2)-- d4(0,-1)-- d5(2,0)-- d6(-1,-1)-- d7(2,0)-- d8(0,-1)-- d9( 0,2)-- d10(-1,0)-- d11(1,1) 2-3利用图2.3,用状态空间法规划一个最短的旅行路程:此旅程从城市 A 开始,访问其 他城市不多于一次,并返回 A 。选择一个状态表示,表示出所求得的状态空间的节点及弧 线,标出适当的代价,并指明图中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 2-4 试说明怎样把一棵与或解树用来表达图 2.28所示的电网络阻抗的计算。单独的 R 、L 或C 可分别用R 、j 3 L 或1/j 3 C 来计算,这个事实用作本原问题。后继算符应以复 合并联和串联阻抗的规则为基础。 nC 3 2 1 3 2 E

传教士和野人渡河问题

传教士和野人渡河问题 刘宪国050422023 野人过河问题描述如下: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野人的人数大于传教士的人数,那么传教士就会有危险. 一、算法分析 先来看看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假设分为甲岸和乙岸: 初始状态:甲岸,3野人,3传教士;乙岸,0野人,0传教士;船停在甲岸,船上有0个人; 目标状态:甲岸,0野人,0传教士;乙岸,3野人,3传教士;船停在乙岸,船上有0个人; 整个问题就抽象成了怎样从初始状态经中间的一系列状态达到目标状态。问题状态的改变是通过划船渡河来引发的,所以合理的渡河操作就成了通常所说的算符,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得出以下5个算符(按照渡船方向的不同,也可以理解为10个算符):渡1野人、渡1传教士、渡1野人1传教士、渡2野人、渡2传教士。 算符知道以后,剩下的核心问题就是搜索方法了,本文采用深度优先搜索,通过一个FindNext(…)函数找出下一步可以进行的渡河操作中的最优操作,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其父节点,看看是否有其它兄弟节点可以扩展,然后用Process(…)函数递规调用FindNext(…),一级一级的向后扩展。 搜索中采用的一些规则如下: 1、渡船优先规则:甲岸一次运走的人越多越好(即甲岸运多人优先),同时野人优先运走;乙岸一次运走的人越少越好(即乙岸运少人优先),同时传教士优先运走; 2、不能重复上次渡船操作(通过链表中前一操作比较),避免进入死循环; 3、任何时候河两边的野人和传教士数均分别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 4、由于只是找出最优解,所以当找到某一算符(当前最优先的)满足操作条件后,不再搜索其兄弟节点,而是直接载入链表。 5、若扩展某节点a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子节点,则从链表中返回节点a的父节点b,从上次已经选择了的算符之后的算符中找最优先的算符继续扩展b。 二、基本数据结构 定义如下几个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_riverside{ // 岸边状态类型 int wildMan; // 野人数 int churchMan; // 传教士数 }RIVERSIDE; typedef struct _boat{ // 船的状态类型 int wildMan; // 野人数 int churchMan; // 传教士数 }BOAT; typedef struct _question{ // 整个问题状态

人工智能:野人与修道士问题

野人与修道士问题 (Missionaries-and-Cannibals Problem ) [修道士与野人问题]:三个野人与三个传教士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最大负载能力为两个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用状态空间法表示修道士与野人问题并设计编写计算机程序求问题的解。 问题分析: 从上图可知,修道士、野人和船一共有六种可能,M L 、C L 、B L 、M R 、C R 、B R 。可以表示为q =(M ,C ,B ),其中m 表示修道士的数目(0、1、2、3)、c 表示野人的数目(0、1、2、3)、b 表示船在左岸(1)或右岸(0)。 1、定义状态的描述形式:(m ,c ,b ) 2、表示所有可能的状态,并确定初始状态集和目标状态集: s0(3,3,1) s8(1,3,1) s16(3,3,0) s24(1,3,0) s1(3,2,1) s9(1,2,1) s17(3,2,0) s25(1,2,0) s2(3,1,1) s10(1,1,1) s18(3,1,0) s26(1,1,0) s3(3,0,1) s11(1,0,1) s19(3,0,0) s27(1,0,0) s4(2,3,1) s12(0,3,1) s20(2,3,0) s28(0,3,0) s5(2,2,1) s13(0,2,1) s21(2,2,0) s29(0,2,0) s6(2,1,1) s14(0,1,1) s22(2,1,0) s30(0,1,0) s7(2,0,1) s15(0,0,1) s23(2,0,0) s31(0,0,0) 初始状态:(3,3,1) 目标状态:(0,0,0) 3、定义算符:L ij :把i 个修道士,j 个野人从河的左岸送到右岸 R ij :把i 个修道士,j 个野人从河的右岸送到左岸 整个问题就抽象成了怎样从初始状态经中间的一系列状态达到目标状态。 问 修道士M 野 人C 左L 右R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答案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说明:由于人工智能的很多题目都很灵活,以下解答仅供参考。第1题 答: 1,综合数据库 定义三元组:(m, c, b) 其中:,表示传教士在河左岸的人数。 ,表示野人在河左岸的认输。 ,b=1,表示船在左岸,b=0,表示船在右岸。 2,规则集 规则集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两种方法均可。 第一种方法: 按每次渡河的人数分别写出每一个规则,共(3 0)、(0 3)、(2 1)、(1 1)、(1 0)、(0 1)、(2 0)、(0 2)八种渡河的可能(其中(x y)表示x个传 教士和y个野人上船渡河),因此共有16个规则(从左岸到右岸、右岸到左岸各八个)。注意:这里没有(1 2),因为该组合在船上的传教士人数少于野人人数。 规则集如下: r1:IF (m, c, 1) THEN (m-3, c, 0) r2:IF (m, c, 1) THEN (m, c-3, 0) r3:IF (m, c, 1) THEN (m-2, c-1, 0) r4:IF (m, c, 1) THEN (m-1, c-1, 0) r5:IF (m, c, 1) THEN (m-1, c, 0) r6:IF (m, c, 1) THEN (m, c-1, 0) r7:IF (m, c, 1) THEN (m-2, c, 0) r8:IF (m, c, 1) THEN (m, c-2, 0) r9 :IF (m, c, 0) THEN (m+3, c, 1) r10:IF (m, c, 0) THEN (m, c+3, 1) r11:IF (m, c, 0) THEN (m+2, c+1, 1) r12:IF (m, c, 0) THEN (m+1, c+1, 1) r13:IF (m, c, 0) THEN (m+1, c, 1) r14:IF (m, c, 0) THEN (m, c+1, 1) r15:IF (m, c, 0) THEN (m+2, c, 1) r16:IF (m, c, 0) THEN (m, c+2, 1)

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

传教士-野人问题 有N个传教士和N个野人要过河,现在有一条船只能承载K个人(包括野人),K=C且M+C <= K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 L R L R M 3 0 M 0 3 C 3 0 C 0 3 B 1 0 B 0 1 (1)用三元组来表示(ML , CL , BL) 其中0<=ML , CL <= 3 , BL ∈{ 0 , 1} (3 , 3 , 1) (0 , 0 , 0) (2)规则集合 P10if ( ML ,CL , BL=1 ) then ( ML–1 , CL , BL –1 ) P01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1 , BL –1 ) P11if ( ML ,CL , BL=1 ) then ( ML–1 , CL–1 , BL –1 ) P20if ( ML ,CL , BL=1 ) then ( ML–2 , CL , BL –1 ) P02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2 , BL –1 ) Q10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 BL+1 ) Q01if ( ML ,CL , BL=0 ) then ( ML , CL+1 , BL +1 ) Q11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1, BL +1 ) Q20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2 , CL +2, BL +1 ) Q02if ( ML ,CL , BL=0 ) then ( ML , CL +2, BL +1 ) (3)寻找一个启发式函数引导规则的选用 右岸总人数6 – ML – CL 两岸中传教士数目>=野人数目 f = –∞其它

传教士野人过河问题-两种解法思路

实验传教士野人过河问题 37030602 王世婷 一、实验问题 传教士和食人者问题(The Missionaries and Cannibals Problem)。在河的左岸有3个传教士、1条船和3个食人者,传教士们想用这条船将所有的成员运过河去,但是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1)传教士和食人者都会划船,但船一次最多只能装运两个;(2)在任何岸边食人者数目都不得超过传教士,否则传教士就会遭遇危险:被食人者攻击甚至被吃掉。此外,假定食人者会服从任何一种过河安排,试规划出一个确保全部成员安全过河的计划。 二、解答步骤 (1) 设置状态变量并确定值域 M为传教士人数,C 为野人人数,B为船数,要求M>=C且M+C <= 3,L表示左岸,R表示右岸。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 L R L R

M 3 0 M 0 3 C 3 0 C 0 3 B 1 0 B 0 1 (2) 确定状态组,分别列出初始状态集和目标状态集 用三元组来表示 :(ML , CL , BL)(均为左岸状态) 其中 ,BL ∈{ 0 , 1} :(3 , 3 , 1) : (0 , 0 , 0) 初始状态表示全部成员在河的的左岸; 目标状态表示全部成员从河的左岸全部渡河完毕。 (3) 定义并确定规则集合 仍然以河的左岸为基点来考虑,把船从左岸划向右岸定义为Pij操作。其 中,第一下标i表示船载的传教士数,第二下标j表示船载的食人者数;同理,从右岸将船划回左岸称之为Qij操作,下标的定义同前。则共有10种操作,操作集为

F={P01,P10,P11,P02,P20,Q01,Q10,Q11,Q02,Q20} P10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1 , CL , BL –1 ) P01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1 , BL –1 ) P11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1 , CL–1 , BL –1 ) P20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2 , CL , BL –1 ) P02 if ( ML ,CL , BL=1 ) then ( ML , CL–2 , BL –1 ) Q10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 BL+1 ) Q01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 , CL+1 , BL +1 ) Q11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1 , CL +1, BL +1 ) Q20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2 , CL +2, BL +1 ) Q02 if ( ML ,CL , BL=0 ) then ( ML , CL +2, BL +1 ) (4) 当状态数量不是很大时,画出合理的状态空间图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及人工智能二_野人过河问题_实验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给它的创造者和用户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就象任何新技术一样,它的发展也引起或即将出现许多问题,并使一些人感到担心或懊恼。 1.劳务就业问题 由于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各种脑力劳动,将会使一部分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工种,甚至造成失业。人工智能在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会使一些人失去介入信息处理活动(如规划、诊断、理解和决策等)的机会,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2.社会结构变化 人们一方面希望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能够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劳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它们的发展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实际上,近十多年来,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种静悄悄的变化。"人-机器"的社会结构,终将为"人-智能机器-机器"的社会结构所取代。智能机器人就是智能机器之一。现在和将来的很多本来是由人承担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来担任,因此,人们将不得不学会与有智能的机器相处,并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社会结构。 3.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将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并使它们发生改变。例如,传统知识一般印在书本报刊或杂志上,因而是固定不变的,而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库的知识却是可以不断修改、扩充和更新的。又如,一旦专家系统的用户开始相信系统(智能机器)的判断和决定,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愿多动脑筋,变得懒惰,并失去对许多问题及其求解任务的责任感和敏感性。那些过分依赖计算器的学生,他们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也会明显下降。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的建议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将会使智能机器用户的认知能力下降,并增加误解。在设计和研制智能系统时,应考虑到上述问题,

尽量鼓励用户在问题求解中的主动性,让他们的智力积极参与问题求解过程。 4.心理上的威胁 人工智能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感到心理上的威胁,或叫做精神威胁。人们一般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感知精神,而且以此与机器相别。如果有一天,这些人开始相信机器也能够思维和创作,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感到威胁。他们担心:有朝一日,智能机器的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的自然智能,使人类沦为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奴隶。对于人的观念(更具体地指人的精神)和机器的观念(更具体地指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问题,哲学家、神学家和其它人们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按照人工智能的观点,人类有可能用机器来规划自己的未来,甚至可以把这个规划问题想象为一类状态空间搜索。当社会上一部分人欢迎这种新观念时,另一部分人则发现这些新观念是惹人烦恼的和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当这些观念与他们钟爱的信仰和观念背道而驰时。 5.技术失控的危险 任何新技术最大危险莫过于人类对它失去了控制,或者是它落入那些企图利用新技术反对人类的人手中。有人担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其它制品威胁人类的安全。为此,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 (I.Asimov)提出了"机器人三守则": (1)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它眼看人类受害而袖手旁观。 (2)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者是人类命令它作出牺牲。 我们认为,如果把这个"机器人三守则"推广到整个智能机器,成为"智能机器三守则",那么,人类社会就会更容易接受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能够极快地传递。我们必须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