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颅X片正常及异常影像表现

第一节头颅平片正常X线表现

新生儿颅骨与面骨之比例为4:1(2岁时为3:1,3岁时为2.5 :1,成年人为1.5:1)。

颅顶骨较薄约为1mm。额骨及枕骨相对较厚,约为2mm。内外板及板障未分化,顶骨常骨化不全,颅缝可有重叠。但数日后增宽。前囟、后囟、前外侧囟、后外侧囟及小脑囟等为结缔组织构成。

有时可见副囟,如顶骨间囟。眉间囟。副囟多见于未成熟儿及发育延迟小儿。小儿颅底较扁平,鼻孔较大。额骨可被额缝分成两半,额缝上宽下窄与前囟相连接。

乳突未发育,无气化蜂房。枕骨共4块,鳞部两侧上下之间(顶间部和上枕部)有自外向内上的裂隙,边缘光滑,称为假缝,上缘正中有纵裂,基底部12~20岁之前与蝶骨体间有蝶枕软骨联合。两块外侧(即外枕部)与鳞部基底部之间早年(小千2~4岁)分别由后及前外枕软骨联合连接并环绕形成枕骨大孔。

蝶骨体内有蝶鞍,前有前床突及鞍结节,后有后床突及鞍背。鞍底之下为蝶窦,新生儿期骨松质无气化。两侧蝶骨大翼与周围颅骨构成蝶额缝、蝶顶缝、蝶筛缝和蝶鳞缝。正常儿童颅骨逐渐发育与成年人相似,但颅骨大小形态及蝶鞍大小,个体差异很大。

后囟于生后2个月闭合,前外侧囟于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及后外侧囟1.5~2岁闭合。生后10个月,颅骨内板、外板及板障开始形成,顶骨厚度约为2mm。2岁以后板障静脉沟开始出现,并有轻度指压痕。

副鼻窦主要为上额窦已充气,但气腔较小。3岁时顶骨厚度

3~4mm,超过额骨厚度。乳突呈板障型.并开始气化。颅缝宽1mm。脑膜中动脉沟可出现。至6岁时顶骨厚度约5mm,额骨厚度约3mm,颅缝多数<1mm。

乳突发育成气化型,但气化蜂房较小。额骨、顶骨、后枕上部脑回压迹明显可见。额骨及顶骨可见浅的血管压迹。10岁时,颅缝呈锯齿状,开始愈合,颅缝两侧骨影致密,顶骨后部及枕骨指压痕更明显。

顶骨中线两侧可见蛛网膜粒凹,使局部顶骨变薄、外突,重者其直径达2~3cm,外突处可触及包块。额窦气化明显可见,但气腔不大。至10~12岁顶骨厚度可达7~8mm。颅内板或外板厚1~2mm。额窦、蝶窦气化较明显。乳突气化近似成年人。颞骨鳞部较薄,致局部较透亮。

板障静脉沟呈弯曲不规则、粗细不均匀的低密度条状影,互相吻合呈网状或星芒状,宽大部分形成板障静脉池。此征象于2~3岁时开始出现,10 岁以后明显,多见于顶骨。

第二节头颅平片异常X线表现

一、头大小形态和颅骨异常

颅骨的生长发育,颅顶骨为膜性成骨,而颅底骨部分为软骨成骨。囟门关闭,颅缝愈合,颅底部分软骨联合骨化,标志着颅骨终止生长。颅骨的生长受脑发育、骨骼生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头大小形态、颅板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脑发育。

1.头颅变小头小,常由颅骨或脑发育异常引起,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如狭颅症、低氧缺血性脑病、婴儿早期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等。临床除头围小外,常有体智低下和脑瘫。颅正、侧位片,测量颅径线常常小于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颅面比值低于同龄儿。

颅板较厚或有颅缝重叠。缺少正常脑回压迹。狭颅症则见颅板变薄,脑回压迹增多等,不同于脑小畸形的小脑。CT检查,除颅骨改变外,尚可观察脑室。脑沟及伴发的脑内异常。

2.颅骨增大多数大头可能为正常变异,亦可由于代谢产物异常蓄积而使脑实质异常增大,或脑积水所致,后者比较多见。颅正、侧位片见颅径超过正常值。颅骨与面部相比明显增大而不成比例。脑积水患儿常见囟门扩大、闭合延迟、颅缝增宽、颅板变薄等。

脑组织过度生长所致的头大畸形,亦称为巨脑症。颅板正常或稍增厚,并可显示其他原发病的异常 X 线征象。

3.颅骨形态异常为短头、舟状头、尖头、偏斜头、颞部隆起等,与颅、脑发育异常有关。少数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4.颅骨厚度和密度改变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或密度增高。见于颅骨纤维性结构不良,代谢性骨病、骨发育异常、石骨症、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颅骨局限性或弥漫性颅板变薄密度减低见于先天性成骨不全、婴儿脑积水、局部骨质缺损、LCH(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感染等。此外,颅内肿瘤。畸形亦可引起颅骨改变。上述颅骨改变应结合病理征象分析及 CT检查。

二、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室容积和压力增加、脑水肿、脑实质内占位性病变,硬脑膜下肿物、颅缝早闭等。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嗜睡,除颅缝早闭外多有头围增大,前囟饱满,落日眼、视盘水肿也可伴灶性神经症状。

颅内乐增高的X线征象较临床表现出现晚。为适应逐渐增加的颅内压,颅容积缓慢增加,X线仅表现为单纯颅腔扩大,致颅面比例增加。病程长者颅板普遍变薄,密度减低,多见于先天性中脑水管狭窄等脑积水病例。

急性颅内压增高,短期内主要引起颅缝分离,以后出现蝶鞍改变以及脑回压迹增加。此外X线征象又与年龄有关。6岁以前,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主要表现为颅缝分离,而年长儿童则以脑回压迹和蝶鞍改变更明显。但不少儿童尤其在7~12 岁时常同时有多种X线征象。

颅缝分离最早发生在冠状缝,新生儿表现为明显的V形增宽,前囟隆起,较大儿童常伴颅缝的锯齿加深。其次为矢状缝和人字缝,鳞状缝发生最晚。

年长儿童和成年人的颅压增高相似,常引起蝶鞍骨质脱钙、吸收,早期发生在鞍底后下部近鞍背基底处。如因脑积水引起第三脑室扩大时,可伴蝶鞍窝扩大和后床突骨质吸收。前床突短缩和交叉前沟扩大发生较晚。

脑回压迹于顶、枕上部较明显,狭颅症小儿表现最突出。由于正

常脑回压迹变异较大,故一般性脑回压迹增多,必须结合其他X线征象才能确诊。需要注意的是,区别生理性颅缝增宽和脑回压迹增多生理性颅缝增宽主要发生在冠状缝上段,多见于2~3岁,7~8岁小儿颅脑发育速度不相应时,凡疑有颅内压增高者均应做 CT、MR 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三、颅内钙化

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颅内钙化最理想的方法,其敏感性比颅平片高5~15倍。

10岁以下小儿少见颅内生理性钙化。一般情况下,在颅骨正侧位片中,干蝶鞍后上方中线部位松果体区钙化被视为病理征象,高度怀疑肿瘤。

生理性脉络从钙化,主要发生在脉络从球的部位,蝶鞍后上方。中线两旁;罕见于10岁以下小儿。其他脑室系统脉络丛钙化为病理征象,多由神经纤维疾病或感染引起。

15岁以下儿童干鞍上中线或两旁,冠状缝中部后方基底神经节区或其他部位钙化,均应视为病理性。

病理性钙化可由先天发育异常、代谢、感染、中毒、医源性、某些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其部位范围和形态各异,特征性部位和形态有助于定性诊断。

四、蝶鞍

蝶鞍的大小个体差异很大,判定蝶鞍过大或过小必须谨慎。儿童的蝶鞍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钩形。

蝶鞍与垂体的生长曲线差异很大,垂体的大小与蝶鞍的大小并非均呈正比。有时垂体的体积已增至很大而蝶鞍并无明显变化。蝶鞍大小形态反映颅内压增高,垂体容积及骨发育。

颅内压增高可引起缺钙。鞍背及后床突侵蚀,蝶鞍扩大。蝶鞍的脱钙最早发生于6~8周后,且开始发生在鞍背的前下面。蝶鞍增大见于病程较长的病例,后床突短缩侵蚀见于第三脑室扩大或有鞍旁肿块的患儿,蝶鞍增大亦可伴随于垂体反应性增大(如克汀病)、空蝶鞍及骨破坏等。

小蝶鞍可为正常变异、原发性垂体侏儒等。蝶鞍形态可有多种变化,伸长形多见于软骨发育不全、Hurler 病、脑积水。奥米加型蝶鞍窝可正常,但视交叉沟较大时可为视交叉沟附近肿瘤引起。“J”形蝶鞍为鞍结节发育不良或破坏,见于肿瘤、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患儿,偶见于正常小儿。

儿童头颅X片正常及异常影像表现

第一节头颅平片正常X线表现 新生儿颅骨与面骨之比例为4:1(2岁时为3:1,3岁时为2.5 :1,成年人为1.5:1)。 颅顶骨较薄约为1mm。额骨及枕骨相对较厚,约为2mm。内外板及板障未分化,顶骨常骨化不全,颅缝可有重叠。但数日后增宽。前囟、后囟、前外侧囟、后外侧囟及小脑囟等为结缔组织构成。 有时可见副囟,如顶骨间囟。眉间囟。副囟多见于未成熟儿及发育延迟小儿。小儿颅底较扁平,鼻孔较大。额骨可被额缝分成两半,额缝上宽下窄与前囟相连接。 乳突未发育,无气化蜂房。枕骨共4块,鳞部两侧上下之间(顶间部和上枕部)有自外向内上的裂隙,边缘光滑,称为假缝,上缘正中有纵裂,基底部12~20岁之前与蝶骨体间有蝶枕软骨联合。两块外侧(即外枕部)与鳞部基底部之间早年(小千2~4岁)分别由后及前外枕软骨联合连接并环绕形成枕骨大孔。 蝶骨体内有蝶鞍,前有前床突及鞍结节,后有后床突及鞍背。鞍底之下为蝶窦,新生儿期骨松质无气化。两侧蝶骨大翼与周围颅骨构成蝶额缝、蝶顶缝、蝶筛缝和蝶鳞缝。正常儿童颅骨逐渐发育与成年人相似,但颅骨大小形态及蝶鞍大小,个体差异很大。 后囟于生后2个月闭合,前外侧囟于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及后外侧囟1.5~2岁闭合。生后10个月,颅骨内板、外板及板障开始形成,顶骨厚度约为2mm。2岁以后板障静脉沟开始出现,并有轻度指压痕。 副鼻窦主要为上额窦已充气,但气腔较小。3岁时顶骨厚度

3~4mm,超过额骨厚度。乳突呈板障型.并开始气化。颅缝宽1mm。脑膜中动脉沟可出现。至6岁时顶骨厚度约5mm,额骨厚度约3mm,颅缝多数<1mm。 乳突发育成气化型,但气化蜂房较小。额骨、顶骨、后枕上部脑回压迹明显可见。额骨及顶骨可见浅的血管压迹。10岁时,颅缝呈锯齿状,开始愈合,颅缝两侧骨影致密,顶骨后部及枕骨指压痕更明显。 顶骨中线两侧可见蛛网膜粒凹,使局部顶骨变薄、外突,重者其直径达2~3cm,外突处可触及包块。额窦气化明显可见,但气腔不大。至10~12岁顶骨厚度可达7~8mm。颅内板或外板厚1~2mm。额窦、蝶窦气化较明显。乳突气化近似成年人。颞骨鳞部较薄,致局部较透亮。 板障静脉沟呈弯曲不规则、粗细不均匀的低密度条状影,互相吻合呈网状或星芒状,宽大部分形成板障静脉池。此征象于2~3岁时开始出现,10 岁以后明显,多见于顶骨。 第二节头颅平片异常X线表现 一、头大小形态和颅骨异常 颅骨的生长发育,颅顶骨为膜性成骨,而颅底骨部分为软骨成骨。囟门关闭,颅缝愈合,颅底部分软骨联合骨化,标志着颅骨终止生长。颅骨的生长受脑发育、骨骼生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头大小形态、颅板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脑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一、颅脑先天发育异常 【病理基础】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是由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所致。分类方法很多,本节从诊断和鉴别诊断出发,按病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中线部位的病变、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 中线部位的病变:脑膜和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畸形、Dondy-Walker综合征、透明隔囊肿、透明隔缺如、胼胝体脂肪瘤等。 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 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等。 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无脑回畸形、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灰质异位。 【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有智力障碍、癫痫、瘫痪及各种神经症状体征,容易伴有其他器官和组织发育异常和疾病。【影像学表现】 1、脑膜和脑膜脑膨出:CT和MRI表现颅骨缺损、脑脊液囊性肿物或软组织肿物、脑室牵拉变形并移向病侧。 2、胼胝体发育不良:CT和MRI表现两侧侧脑室明显分离,侧脑室后角扩张,第三脑室上移,插入两侧脑室之间。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如胼胝体脂肪瘤、多小脑畸形等。

3、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5mm以上,邻近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脑干位置形态可正常或异常,常伴有脊髓空洞症和Dondy-Walker综合征。 4、Dondy-Walker综合征:在MRI矢状面后颅凹扩大,直窦和窦汇上移至人字缝以上,小脑发育不全等,并发脑积水。 5、无脑回畸形:CT和MRI均显示大脑半球表面光滑,脑沟缺如,侧裂增宽,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大。 6、脑裂畸形:脑皮质表面与侧脑室体部之间存在宽度不等的裂隙,裂隙两旁有厚度不等灰质带。 7、脑灰质异位:CT和MRI均见白质区内异位灰质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并发脑裂畸形。 8、结节性硬化:CT表现为两侧室管膜下或脑室周围多发小结节状钙化。 9、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CT和MRI表现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条状钙化。伴有脑发育不全和颅板增厚。 10、神经纤维瘤病:CT和MRI表现颅神经肿瘤(听神经、三叉神经和颈静脉孔处),常并发脑脊髓肿瘤、脑发育异常和脑血管异常。二、颅脑损伤 (一)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基础】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灶等。可分为三期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 二、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 40%,占颅内肿瘤的 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 I-Ⅳ级: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 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 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 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 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 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 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X线头影测量分析

目录 ? ? ? o o ? o o ? o o o ? o o o []1拼音 X xiàn tóu yǐng cè liàng fèn xī X线头影(Cephalometrics),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像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的,使对牙颌、颅面的、诊断由表面深入到内部的结构中去。几十年来X线头影测量一直成为及等学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设计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X线头影测量于60年代初开始在口腔正畸的科研及临床工作中应用。70年代末,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亦开始应用于我国口腔正畸临床及科研工作上。[]2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1研究颅面:X线头影测量是研究颅面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通过对各年龄阶段个体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从横向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同时也可用于对个体不同时期的测量分析,而作颅面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由于X线头颅照像是严格定位的,因而系列的X线头颅片具有可靠的。Brodie1941年以X线头影测量,对出生后3

个月至8岁的的颅面生长发育作了纵向研究,所得出的头影生长图迹重叠图,至今仍广为应用。Enlow提出并为大家所推崇的颅面生长发育新理论,也是以X线头影测量作为研究手段。林景榕在60年代中亦以X线头影测量对我国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作了横向研究。、张兴中等在90年代中纵向研究分析了我国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通过颅面生长发育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明确了颅面生长发育机制,快速生长期的年龄、性别间差异,以及颅面生长发育的预测。 2牙颌、颅面的诊断分析: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颅面畸形的个体进行测量分析,可了解畸形的机制、主要性质及部位,是骨骼性畸形抑或牙合性畸形,使对畸形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这种诊断的依据,来源于明确了颅面软硬组织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而对于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基础,又首先必须通过X头影测量对正常合人颅面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正常合人各项测量的,并应用到对畸形的诊断分析中去。 3确定的矫治设计:从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中得出正常合关系可存在于各种不同的颅骼结构关系中,而一些的位置能在一定的颌面结构下得到,因而当通过测量分析牙颌、颅面结构后,根据错合的机制,可确定颌位及牙齿矫治的位置,从而制定出正确可行的矫治方案。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X线头影测量亦常用作评定矫治过程中,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了解矫正器的机制和矫治后的稳定及复发情况。如关于口外唇弓矫正器及下颌颏兜矫正器等对牙颌、颅面结构的作用及变化,都是在使用X线头影测量以后才得以明确和澄清的。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需进行外科正畸的严重颅面畸形进行颅面软硬组织的分析,得出畸形的主要机制,以确定手术的部位、及所需移动或切除颌骨的数量,同时应用X线头影图迹进行剪裁,模拟拼对手术后牙颌位置,得出术后牙颌、颅面关系的面型图,为外科正畸提供了充分的根据,从而提高了其诊断及矫治水平。 6下颌分析:X线头影测量还可以用来研究下颌运动,语言发音时的腭功能以及息止合间隙等方面的功能分析。也有用于下颌由息止位至咬合时髁突、颌位等位置运动轨迹的功能研究。 []3头颅定位X线照像和头影图的描绘 3.1头颅定位X线照像 (1)头颅定位仪: 用作头影测量的X线头颅像,必须要在头颅定位仪(cephalometer)的严格定位下拍摄。因为只有完全排除了因头位不正而造成的后,各才有分析的价值。头颅定位仪正是保证这一要求的仪器。自1931年Broadbent使用第一架头颅定位仪以来,出现了许多

颅骨正常发育及发育异常影像诊断

第一节正常变异 一、脑回压迹 脑回压迹(convolutional marking)(指压痕)是由于颅内板下方脑回所产生的局部压力而造成的骨质变薄区域,其部位和形态与脑回一致。前囟闭合前不易出现。脑部生长迅速的小儿尤其在5~7岁,脑回压迹明显增多增深,易误为颅内压增高。必须结合颅缝增宽和蝶鞍变化来判断。 二、板障和血管压迹 板障和血管压迹(diploic vascular markings)是小儿颅骨板障层较薄呈细蜂窝状结构,板障静脉在X线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条纹,向颅盖骨各方向伸展。其大小、行径和显现程度个体差异很大。 最常见的板障静脉是后顶区的星芒形静脉丛。有时额顶部板障静脉沟局部膨大区很易与蛛网膜颗粒凹甚至骨破坏相混淆,而静脉湖常有静脉沟引入。 动脉沟影比静脉沟影直而窄,末梢尖而细,最常见的为脑膜中动脉在内板的压迹,自邻近蝶骨翼区向后上方伸展。 颅骨内面最大而显著的血管压迹为硬脑膜静脉窒压迹,上矢状窦位于颅骨内面正中的浅沟中,靠近大脑镰的附着部。窦汇在上矢状窦,直窦和横窦沟的汇合处,于颅内板形成半圆形的压迹。圆柱形横突沟一般在右侧较大,其外侧端在靠近乳突与乙状窦沟连接重叠在侧位片

上可形成片状透亮区、易误为骨破坏。前囟静脉沟(蝶顶室的沟)往往显现为颅骨一侧或两侧的颅顶侧壁上显著的低密度条纹,于冠状 缝后方起自蝶骨翼向上方延伸至顶部略屈曲宽1~3mm,不可误认为骨折。一般脑膜血管沟在12岁之前不甚明显。 三、蛛网膜颗粒凹 蛛网膜颗粒凹(pacchionian depressions)系蛛网膜颗粒对颅骨的压迫形成颅内板的凹陷,常因颅项部包块求治,病变多沿矢状缝两例分布,直径0.5~1cm:两侧对称,很少出现在距中线4cm 以外的区域。X线表现为颅内板变薄并向颅外膨出,与颅外板相连,中间无板隐间隙,蛛网膜颗粒凹干婴幼儿少见,多见于 10 岁以上的儿童。 四、异位骨化中心 异位骨化中心(副骨化中心)出现于膜性骨的骨缝和囟门部,形成缝间骨(intrasutivalbone)和囟门内骨(fontanel bone)。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人字缝,矢状缝后部及顶鳞缝。不可误认为骨折,但 众多明显的缝间骨为病理征象,如成骨不全、颅锁骨发育不良等。 五、颅缝及副骨 正常新生儿,因颅缝边缘膜性化骨不完全,颅缝较宽,可达3mm。这种假性颅缝尤其明显。2~3岁和5~7岁小儿脑生长速度超过颅骨,冠状缝上部轻度增宽而颅缝的锯齿形并不增著,且矢状缝正常系生理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 像特征表现 颅脑CT窗 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CT值,可利用不同CT值来鉴别组织性质。 空气对X线吸收为0,空气CT值为-1000;骨组织X线衰减是水2-4倍,CT值为+1000;水CT值为0。 颅脑CT常用的三个窗(图A-C): 图A:骨窗(the bone window)。 图B:脑窗(the brain window)。 图C:血窗(the blood window)。

图A:骨窗;主要用于明确骨折、窦腔病变、颅内积气。 图B:脑窗;可清晰显示灰白质,可发现中风的早期征象或其他导致脑水肿等表现的病变。

图C:血窗;更利于显示硬膜下或颅内出血。 本例表现:骨窗示:右顶骨骨折;三个窗均示:软组织水肿并皮下积气;血窗:少量硬膜下血肿。 常见伪影

射线硬化伪影 BEAM-HARDENING ARTEFACT 常见于颅脑基底部及后颅窝。

容积平均伪影 VOLUME-AVERAGING ARTIFACT 层厚较大时,可导致血液密度表现,在脑基底部较典型, 易发生在眼眶上方额叶。 本例表现:四脑室囊性病变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颅脑断层常用基线 Reid基线(RE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

侧脑室局部扩大、一侧脑室扩大、双侧侧脑室扩大、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等脑室扩大病变鉴别及影像表现

侧脑室局部扩大、一侧脑室扩大、双侧侧脑室扩大、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脑室全部扩大等脑室扩大病变鉴别及CT、MRI影像表现 一、侧脑室局部扩大 1、局限性脑萎缩:外伤后脑萎缩,感染后脑萎缩,脑梗死后脑萎缩CT可见扩大的脑室部分附近的脑实质呈片状低密度灶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同时脑沟及蛛网膜下腔增宽。 2、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通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囊壁薄,通常显示不清由于囊内含脑脊液,所以CT及MR都表现为脑脊液信号。

3.解剖变异。特点为附近脑实质内无病变存在,无脑沟及蛛网膜下腔扩大或脑结构异常 4.孤立性侧脑室颞(下)角。是侧脑颞角的脑脊液流动受阻所致.常因侧脑室病变所致,包括室管膜内出血、脑膜瘤和脉络膜从乳头状瘤等,也可为侧脑室三角区周围病变压迫所致。 二、一侧脑室扩大

1.正常变异。正常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双侧侧脑室大小不一致.不对称一侧侧脑室明显大一于另一侧。临床上,智力及精神发育正常,无临床意义。 2.一侧大脑半球萎缩。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如脑梗死、外伤、出血及感染等。最常见的原因是血管闭塞引起大面积脑。CT和MRI 现为患侧侧脑室扩大、脑组织量减少,中线向患侧移位,严重者脑沟和脑回消失不见。 2.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又称为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CT 平扫以一侧半球脑实质内脑回样、轨道样、弧带状或锯齿状钙化为特征。由于受累侧血供障碍,常引起脑实质萎缩.所以可以表现

有患侧侧脑室扩大,颅腔变小,颅板增厚。脑内典型钙化及临床三叉伸经分布区有紫红色血管痣。 3、一侧室间孔阻塞。脑脊液主要产生于脑室的脉络膜丛。当一侧室间孔阻塞时,同侧侧脑室脉络膜丛产生的脑脊液不能进入三脑室,脑脊液在侧脑室内聚积,CT和MR检查表现为一侧侧脑室扩大,扩大明显时可有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主要原因有室间孔附近的肿瘤、囊肿、囊虫及炎性粘连。确定一侧侧脑室扩大为室间孔阻塞所致的要点包括:一侧侧脑室扩张明显,有张力.透明隔向对侧移位;扩一大的侧脑室周围没有能够导致该侧侧脑室扩大的其他可以解释的原因。 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主要与缺血缺氧及感染有关.常见于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脑瘫的主要原因。由于脑室周围白质的血

颅脑影像学检查和应用

颅脑影像学检查和应用 一、头颅平片 常规投照位置为正位、侧位。在颅骨病变、颅骨外伤、颅内压增高、颅内钙化、先天性畸形等的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特殊解剖部位则需特殊投照位置。如:汤氏位、颏顶位、眼眶位、视神经孔位等。目前,随着 CT、MRI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平片。 二、脑血管造影 随着X线设备、对比剂、电脑技术和介入治疗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已经可以进行经导管全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不仅用于诊断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烟雾病等血管疾患的诊断,还可用于观察病灶血供,肿瘤染色,更重要的是近来已经作为经导管施行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规脑血管造影时采用 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放置动脉鞘,造影导管经鞘插至主动脉弓部,导丝导引下将导管超选择插至双侧颈内动脉后,以4~5ml/s的速度高压注入 300 mgl/dl碘海醇(欧乃派克),总量8~10ml.先后正侧位造影,观察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与走行,实质期染色以及静脉回流。 然后将导管插入一侧椎动脉,以3~4ml/s速度高压注入对比剂,总量6~8ml,取侧位及枕骨位像,以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后动脉和小脑动脉,如有需要,再以同样的方法行对侧椎动脉造影。必

要时行3D动态造影,详细观察靶动脉不同角度的走向及形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应用,与常规造影相比,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从而减少了相关并发症,比较安全,同时也为许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治疗途径。 三、CT 检查 (一)常规 CT检查 1.CT检查前准备给予镇静药。5岁以下不能配合检查的小儿给予10%水合氯醛以0.5ml/kg口服,待患儿入睡后即可开始检查。 2.平扫通常选用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选择基线,常规用听眶上线(SML)或听眦线。常规层厚8~10mm,层距8~10mm。平均9~11层。部分患儿如垂体病变需用冠状位扫描,层厚、层距均为2 mm。 3.增强扫描癫痫、肿瘤、感染、血管畸形、部分脑白质病等疾病,除平扫外需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方法及造影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4.CT检查适应证包括颅内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性疾病以及脑白质病等。 (二)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近年来MSCT日益普及,64MSCT是目前数据采集速度最快的CT,扫描1周最快仅需0.325S;扫描层厚可以自由选择,最薄层仅0.4mm。

颅脑先天性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 写在课前的话 颅脑先天性畸形包括胎儿期或生后神经组织或器官形成、成熟异常,出生时损伤,即发育成长中产生的异常,表现为器官形成障碍、组织发生障碍、细胞或分子水平功能异常。先天畸形主要发生于妊娠5个月以前。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不同,所表现的畸形形式也各不相同,这些病变大多可应用CT、MRI 及超声做出正确诊断。 一、脑胚胎学与畸形发生 在脑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若发育受到干扰,则会产生不同畸形。 1 .妊娠3-4 周:无脑畸形、脑膨出、Chiari 畸形、脊髓裂; 2 .妊娠5-10 周:前脑无裂畸形、视隔发育不良、Dandy-Walker 畸形; 3 .妊娠2-5 月:巨脑或小脑、血管畸形、神经- 皮肤综合征,脑裂畸形、无脑回、巨脑回、多小脑回、灰质异位、胼胝体发育不良; 4 .妊娠6 月- 出生:髓鞘形成障碍、代谢障碍、感染等;

常见的颅脑先天性畸形有哪些,可分为哪几类类,典型病变是什么? 二、分类 先天性颅脑畸形可分为器官形成障碍、组织发生异常和细胞 发育异常。 (一)器官起源异常 器官起源异常主要包括神经管闭合障碍、脑憩室/ 脑分裂 障碍以及脑沟形成/ 细胞移行异常,此外还有头颅大小异常及 破坏性病变。 1 .神经管闭合障碍:主要包括Chiari 畸形、脑膨出、胼 胝体发育不良、Dandy-Walker 综合征和颅裂畸形(脑膜膨出 和脑膨出)。 (1 )CHIARI 畸形 ①CHIARI 畸形(Ⅰ型) I 型CHIARI 畸形主要包括先天性扁桃体下疝,是指小脑扁 桃体疝至上颈部椎管内,一般而言3 -4mm 临床意义不确 定,> 5mm 时常具备临床症状。大部分脑组织正常,约 20-25% 病例可出现轻/ 中度脑积水,常见合并畸形包括脊髓 积水空洞症(3-60% )、颅底内陷(25-50% )、Klippel-Feil 综合征(5-10% )及寰枕融合(1-5% )。 ②CHIARI 畸形(Ⅱ型)

脑瘫的影像学表现(2023版)

脑瘫的影像学表现 脑瘫的影像学表现 正文: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常常导致姿势和运动的困难。影像学在脑瘫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 脑瘫的影像学表现。 ⒈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是脑瘫影像学评估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MRI可 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以显示脑组织的结构和异常。在脑瘫患者中,MRI可以显示脑白质损伤、脑室扩大、脑萎缩等异常表现。 ⒉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评估工具。CT可用于显 示脑部骨骼结构和血管供应情况,并帮助排除颅内出血等颅内病变。 ⒊磁共振成像波谱(MRS) 磁共振成像波谱技术可用于评估脑组织的代谢情况。在脑瘫中,MRS可以显示代谢异常,如乳酸、谷氨酸等物质的积累。 ⒋电子扫描图像(EEG)

脑电图是记录脑电活动的一种技术,可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脑电活动。EEG可以帮助检测脑电活动的异常,如抽搐和间歇性异常活动。 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用于参考: ⒈脑瘫MRI图像示例 ⒉脑瘫CT扫描图像示例 ⒊脑电图示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脑瘫:一种慢性神经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姿势和运动的困难,由脑损伤引起。 ⒉影像学:利用不同的技术来观察和评估身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⒊核磁共振成像(MRI):一种以磁共振现象为基础的成像技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一种以放射线为基础的成像技术,可用于显示身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

⒌磁共振成像波谱(MRS):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来评估身体组织的代谢情况的技术。 ⒍电子扫描图像(EEG):记录脑电活动的一种技术,可用于评估脑功能和脑电活动异常。

脑白质病影像学诊断讲解

一、概论 有多种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白质,而脑白质病灶又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类。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变性和外伤等疾病的白质病灶,属继发性脑白质病;原发于脑白质的疾病称原发性脑白质病,简称脑白质病。脑白质病按发病时髓鞘是否发育成熟再进一步分为2类: 1. 先天性和遗传性脑白质病 此类脑白质病通常又称之为脑白质营养不良或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髓磷脂的产生、维持和分解异常是脑白质髓鞘形成障碍的病因。这类疾病通常包括: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类球状细胞型脑白质营养不良、海绵状脑病、亚历山大病、皮质外轴突发育不良等。 2.获得性脑白质病 获得性脑白质病主要指已经发育成熟的正常髓磷脂被破坏,即:脑白质脱髓鞘疾病。它主要包括:多发硬化、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急性散发性脑脊髓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胼胝体变性、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同心圆硬化等。 二、正常脑白质的结构、发育及影像诊断 (一)脑白质的结构 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而神经纤维分有髓和无髓两种。有髓神经纤维的外周有髓样结构包裹,称之为髓鞘。在电子显微镜下,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薄膜包卷轴突而形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有多个突起,分别包卷多个轴突,其胞体位于神经纤维之间。一个轴突可被邻近几个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包绕,这些突起相互融合,形成轴突外层“绝缘”的髓鞘。髓鞘伴轴突一起生长,并反复包卷轴突多次,形成多层同心圆的螺旋“板层”样结构,其主要化学成份是类脂质和蛋白质,习

惯上称之为髓磷脂。由于类脂质约占髓鞘的80%,呈嫌水性,带离子的水不容易通过,而起“绝缘”作用。当其受损时,较多水进入髓磷脂内,引起脑白质的水含量增加。 (二)脑白质的发育 髓鞘形成是脑白质发育的最后阶段。胎儿在宫内第3个月~6个月期间,自脊 神经根和脊索、从尾侧向头侧发展开始形成髓鞘。出生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髓磷脂位于脑干、桥脑臂、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的放射冠等部位。其成熟过程主要发生于出生后,并持续到20岁以前,脑白质的髓鞘终生都在改建。后天性脑白质疾病的病灶在脑内呈弥散分布,通常病灶较小,不引起脑形态结构的显著改变,但是各种脑白质病的晚期均导致脑萎缩。少数先天性脑白质疾病可引起脑体积增大,多数亦不引起脑的形态改变。 (三)影像学表现 1.MRI表现 MRI 是显示脑发育过程中脑内各种解剖结构形态变化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显示脑白质髓鞘发育成熟过程也以MRI为首选。在T1加权像上,无髓鞘的脑白质呈低信号,随髓磷脂出现并成熟,脑白质逐渐变为高信号。相反,在T2加权像上,无髓鞘脑白质呈高信号,随髓磷脂成熟,脑白质信号强度逐渐下降。通常,在出生后头6个月~8个月,监测髓磷脂发育,以T1加权像为佳;而出生6个月后,则以T2加权像更为 敏感。 脑白质各部位髓鞘形成和成熟并非同步进行,而有先后顺序。足月健康新生儿,在丘脑、小脑臂有髓磷脂沉积;1个月后,内囊后肢也可见到髓磷脂沉积;6个月时,在视放射区、内囊前肢、放射冠及中央前回均显示有髓磷脂沉积;8个月时,额顶叶脑白质出现髓磷脂沉积;1岁时,颞叶亦见髓磷脂沉积。1岁以后,髓鞘形成向周围逐渐扩大,至10岁时髓鞘形成才趋于完全。其发生顺序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从下向

头颅正侧位片

头颅正侧位片 头颅正侧位片介绍: 头颅正侧位片是对头颅进行X线摄片,用于观察体内有无异常的状况,对多种疾病有提示的作用。 头颅正侧位片正常值: 标准前后位像上岩骨与眼眶重叠,矢状缝应成一条直线与蝶骨嵴 垂直,居颅骨之正中。 头颅正侧位片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①颅脑先天发育和后天因素所致头颅的大小与外形异常。儿童头 颅的增大可见于各种脑积水征,儿童佝偻病、婴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成人的头颅增大多见于垂体嗜酸细胞腺瘤,常伴有该病的其它特征如 蝶鞍的扩大、副鼻窦扩大、颅骨增厚、枕外粗隆肥大、下颌前突等。 头颅的狭小则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狭颅症等。由于涉及的颅缝不同 可形成各种头颅的畸形,如舟状头、尖头、短头、偏头等; ②颅内压力增高。颅缝分裂与囟门增宽是幼儿、儿童颅内压增高 的表现。成人颅内压增高引起蝶鞍的骨质吸收和扩大。骨质变化开始

于后床突和鞍背,表现为骨质疏松模糊。进一步加重时,鞍底亦萎缩 吸收,鞍背和后床突可完全破坏消失,蝶鞍扩大类似鞍内肿瘤所引起 的改变,但鞍背并不向后竖起,前床突和鞍结节的形态保持正常; ③颅内病理性钙化。脑寄生虫病、脑膜及脑的结核、脑肿瘤及某 些脑部退行性病变(结节性硬化)可出现病理性钙化灶; ④局限性骨质破坏和增生。颅骨的破坏缺损常见开放性颅脑损伤、先天性颅骨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颅内上皮样囊肿、颅脑手术后 及某些溶骨性的颅骨病变,如颅骨结核、炎症、转移瘤和肉芽肿等。 颅骨的局限性增厚见于颅骨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及某些成骨性的肿瘤,如颅骨血管瘤、颅骨成骨骨肉瘤等; ⑤颅颈交界的畸形。如扁平颅底、颅底凹陷症时,齿状突高过腭 枕线3mm以上。 需要检查的人群:脑部有异常疼痛的人群,有头晕,头部畸形的 人群。 头颅正侧位片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孕妇,青少年。 检查前禁忌:X射线有一定辐射,需要作好心理准备。治疗诊断要 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

头颅ct检查报告单

头颅CT检查报告单 介绍 头颅CT检查报告单是一份医疗文件,用于记录头颅CT扫描结果的详细信息。这份报告单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头颅疾病和损伤。本文将向您介绍头颅CT检查报告单的内容和结构。 报告单信息 头颅CT检查报告单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1.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病历号等基本信息。 2.医院信息: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科室和医生的姓名等。 3.检查目的:描述进行头颅CT检查的原因,如头痛、失眠、头部外伤 等。 4.检查结果:详细描述头颅CT扫描的结果,包括影像学表现和结论。 影像学表现 头颅CT检查通过X射线技术生成一系列头颅的横断面图像。这些图像可用于 评估头颅结构的异常和病变。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骨骼结构:包括颅骨、面骨和颞骨等。报告单会描述骨骼是否完整、 有无骨折或畸形等。 2.脑组织:包括脑实质、脑室和脑膜等。报告单会检查脑组织的密度、 大小和形态等。 3.血管系统:包括颈动脉、脑动脉和静脉系统等。报告单会描述血管是 否通畅、有无血栓或动脉瘤等。 4.脑脊液系统:包括脑脊液和脑脊液循环系统等。报告单会评估脑脊液 的分布和循环情况。 结论 头颅CT检查报告单最后会提供一个结论,总结患者的检查结果。结论通常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疾病诊断:根据头颅CT扫描的结果,给出对疾病的诊断,如脑出血、 脑肿瘤或脑膜炎等。 2.病变评估:描述疾病或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如大小、位置和数量等。 3.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提供医生的治疗建议,如手术、药物治疗 或放疗等。

总结 头颅CT检查报告单是一份重要的医疗文件,它记录了头颅CT扫描的结果和医生的诊断意见。通过阅读头颅CT检查报告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头颅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头颅CT检查报告单有所帮助。

CT下新生儿及婴儿正常颅脑表现

CT下新生儿及婴儿正常颅脑表现 目的探讨CT下新生儿及婴儿正常颅脑表现,提高新生儿及婴儿颅脑疾病CT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筛选25例新生儿和8例婴儿正常颅脑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新生儿及婴儿颅脑具有白质密度较低、灰白质分界模糊、第四脑室和基底部脑池宽大、存在透明膈间腔、硬膜窦密度高,前囟未闭合,颅骨骨缝不连及颅骨内板下蛛网膜下腔增宽等特点。结论新生儿及婴儿的颅脑CT影像学表现与成人存在显著不同,在其相应疾病的CT诊断中,应注意结合正常CT表现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及婴儿的影像学资料,降低误诊率。 标签:CT;新生儿及婴儿;正常;颅脑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临床检查技术在各种新生儿及婴儿颅脑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在由于围生期窒息导致的颅内出血以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的使用率也不断提高[1]。人们对新生儿及婴儿正常颅脑CT表现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仍有一些影像科医生由于对新生儿正常颅脑CT图像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将正常图像误诊为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2]。本文筛选出8例婴儿和25例新生儿的颅脑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成像特点,为新生儿及婴儿颅脑疾病提供CT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3 例,男21 例,女12 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4例,婴儿8例;剖宫产9例,产道顺产18例,产道产加胎头吸引6例)。因发热、微小型惊厥或轻微外伤而行颅脑CT检查,结合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新生儿低钙惊厥或正常。以上病例均无产伤,产妇无影响胎儿发育的孕期严重疾病,患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为8~10分,新生儿CT 检查的时间为娩出后3 h~27 d,平均为11 d。婴儿为1个月~1岁。 1.2方法采用Philips螺旋CT机设置的婴儿头颅扫描程序,扫描条件为120 kV,100 mA,层厚5 mm,连续扫描10层。受检新生儿及婴儿均未作镇静处理,在正常睡眠状态下用小棉垫加头带固定头部。 2结果 2.1颅内伴有明显的高密度变化本组病例中有27例发现分布于颅内特定部位一硬膜窦区的高密度影,系硬膜窦的正常改变。观察其后纵裂池部位发现,其静脉窦呈等腰三角形状,且其尖端指向前;其上下矢状窦、窦汇、直窦、横窦部位的密度显著增高,但是仅存在于相应的硬膜窦内,且其具体形态和硬膜窦部位的断面保持一致,并和密度无直接联系;该部位的边缘比较锐利,密度较均匀,CT 值50~70 HU;受检时间越早,这种高密度影越多见,且密度越高。除硬膜

头颅CT影像定位

1.额骨 2.额上回 3.冠状缝 4.中央前沟 5.大脑镰 6.中央前回 7.顶骨 8.中央旁小叶 9. 中央沟10.中央后回 11.顶上小叶12. 楔前叶13. 矢状缝14. 上矢状窦 1. 额骨 2.上矢状窦 3. 额上回 4.冠状缝 5.大脑镰 6. 额中回 7. 大脑纵裂 8.中央前沟9.中央前回10.中央沟11. 大脑白质(半卵圆中心)12.中央后回13. 中央旁小叶 14. 缘上回15. 顶骨16. 顶下小叶17. 楔前叶18. 顶枕沟19. 枕骨 1.额骨 2.额上回 3.大脑镰 4.额中回 5.扣带沟 6.冠状缝 7.胼胝体周动脉 8.中央前回 9.放射冠10.中央 沟11.胼胝体12.中央后13.侧脑室(脉络丛)14.中央后沟15.顶骨16.缘上回17.楔前叶18.角回19. 顶枕沟20.枕回21.楔叶22.枕骨23.上矢状窦 1.额骨 2.大脑镰 3.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下回 6.扣带回 7.胼胝体(干) 8.侧脑室(前角) 9.尾状核(头) 10.中央前回11.中央沟12.放射冠13.中央后回14.屏状核15.丘脑16.外侧裂17.岛盖颞18.岛叶 19.尾状核(尾)20.颞上回21.胼胝体(压部)22.穹窿23.扣带24.侧脑室(侧副三角、脉络丛) 25.直窦26.大脑大静脉27.顶骨28.顶枕沟29.枕回30.楔叶31.上矢状窦32.视皮质33.枕骨 1.额骨 2.额窦 3.额上回 4.额中回 5.大脑镰 6.尾状核(头) 7.扣带回 8.额下回 9.胼胝体(膝)10.内囊(前肢)11.侧脑室(前角)12.第三脑室13.中央沟14.中央前回15.穹窿16.中央后回17.室间孔(Monro)18.外侧裂19.屏状核20.岛池动脉21.内囊(后肢)22.岛叶23.丘脑24.苍白球25.松果体26.壳核27.尾状核(尾)28.颞横回29.大脑内静脉30.海马31.小脑蚓部32. 36.顶枕沟37.上矢状窦38.枕回39.枕骨 1.额骨 2.额窦 3.大脑镰 4.额上回 5.扣带回尾状核(头)11.顶骨12.额下回13.外囊14.19.第三脑室20.屏状核21.颞上回22.最外囊29.海马回30.松果体31.小脑幕32.四叠体板侧脑室(三角)39.枕骨40.顶骨41.枕回 1.1 2. 小脑幕24.基底动脉与动脉沟25.脑桥26.乙状窦27.小脑脚中 31.颞骨32.窦汇33.小脑半球34.横窦35.枕骨 眶底7.颞上回8.视神经9.颈内动脉10.垂体11.颞中回12.鞍 16.颞下回17.三叉神经18.滑车神经19.脑桥池20.乳突小房 21.小脑幕22.第四脑室23.脑桥24.颞骨25.小脑脚26.小脑蚓部27.乙状窦28.小脑半球29.齿状核30. 枕大池31.枕骨32.头半棘肌 1.额骨 2.额窦 3.上斜肌 4.眼球 5.眼静脉 6.上直肌 7.直回与嗅沟 8.球后脂肪组织 9.颞肌10.视神经11. 蝶窦12.蝶骨13.颞下回14.眶上裂15.三叉神经节16.颈内动脉17.脑桥池18.海绵窦19.鼓窦20.基底动脉21.脑桥22.脑桥小脑池23.小脑中下脚24.内耳内的面神经与听神经25.乙状窦26.乳突小房27. 小脑蚓部28.第四脑室29.枕大池(窦)30.小脑半球31.枕骨32.头半棘肌 1.眼球 2.上斜肌 3.泪腺 4.筛房 5.颧骨 6.内直肌 7.视神经 8.外直肌 9.蝶骨10.眶上裂11.颞肌12.蝶 窦13.颞骨14.颞叶(底)15.斜坡16.颞下颌关节与下颌头17.基底动脉18.颈内动脉19.外耳道与鼓膜 20.鼓室腔21.脑桥22.外展神经23.小脑绒球24.小脑前下动脉25.乳突与小房26.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 27.乙状窦28.延髓29.头夹肌30.小脑半球31.枕骨32.枕窦33.头后小直肌34.头半棘肌 1.鼻骨 2.眼球 3.内直肌 4.鼻中隔 5.筛房 6.颧骨 7.翼腭窝 8.下直肌 9.枕骨基底部10.颞肌11.卵圆孔 与下颌神经12.蝶窦13.颞骨岩部14.颧弓15.颈内动脉16.咬肌17.颈静脉壶腹18.翼外肌上头19.外耳道20.内耳门21.延髓22.下颌头23.乳突24.破裂孔25.乙状窦26.椎动脉27.岩枕沟28.小脑绒球29. 小脑扁桃体30.二腹肌31.头夹肌32.小脑半球33.头后小直肌34.小脑延髓池35.头后大直肌36.枕骨 37.头半棘肌38.斜方肌 大脑前动脉终末分支大脑后动脉终末支大脑前动脉终末分支大脑后动脉终末支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脑 1、大脑 (1) 脑皮层:表面光滑,对称,灰白质分界清晰。 (2) 侧脑室:大小对称,形态正常。 (3) 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均匀,无异常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域。 (4) 大脑基底神经节:对称,无明显异常。 (5) 大脑半球间沟回:正常走行,无异常扩张或闭塞。 (6) 大脑脑池: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7) 脑脚:无移位或异常变形。 2、小脑 (1) 小脑半球:对称,形态规则。 (2) 小脑蚓部:位置居中,无移位或异常变形。 (3) 小脑脑池: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4) 腮下裂:未扩张。

3、脑干 (1) 中脑、脑桥、延髓: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4、脑脊液系统 (1) 脑脊液循环通畅。 (2) 蛛网膜下腔、脑室: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5、血液供应 (1) 硬膜外间隙:无异常血肿或积液。 (2) 大脑中动脉及分支:形态正常,无狭窄或闭塞。 (3) 大脑旁脑池:形态正常,无异常。 二、脊髓 1、脊髓形态:连续、对称,形态规则。 2、脊髓髓中:信号均匀,无异常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域。 3、脊髓腔:通畅,无异常。 附件: 1、脑部MRI扫描影像。 2、脊髓MRI扫描影像。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大脑皮层:大脑表面的光滑灰质层,负责感知、认知和运动控制。 2、侧脑室:大脑内部含有脑室系统,侧脑室位于大脑的中央,负责产生和储存脑脊液。 3、脑室周围白质:脑室周围的白质区域,包含神经纤维束和轴突。 4、大脑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深部的神经结构,包括伏核、尾状核等,参与运动控制和情绪调节等功能。 5、大脑半球间沟回:位于大脑半球表面的褶皱结构,增加大脑表面积,与学习和认知能力相关。 6、大脑脑池:大脑表面与脑脊液相连的空隙,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 7、小脑蚓部:小脑中央的结构,负责平衡和协调运动。 8、小脑脑池:小脑表面与脑脊液相连的空隙,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 9、腮下裂:一种颅内正常解剖结构,位于脑下部。 10、中脑、脑桥、延髓:脑干的不同部分,负责调节呼吸、心跳和其他自主神经功能。

影像诊断测量值

医学影像学诊断测量 第一节常用X线诊断测量 一、头颅 1.儿童头颅各囟闭合时间,婴儿时期囟门有6个,即前囟、后囟、左右前外侧囟、左右后外侧囟等。除前囟和后外侧囟需1.5~2岁左右才消失外,余囟均在出生后3个月内消失。 2.头颅厚度测量 (1)外板平均厚度:1.5mm (2)内板平均厚度:0.5mm (3)颅顶:额部平均厚度5mm,顶部平均厚度5mm(在前后位片上测量,顶骨薄处除外) (4)颅底平均厚度:2~3mm,枕骨粗隆可厚至15mm。 3.头颅大小测量可通过头颅三径平均值测得,计算方法为:头颅三径平均值=(颅宽+颅高+颅长)÷3 (1)颅宽(W):指两侧颞鳞缝上缘间最大距离(后前位); (2)颅长(L):指眉间至枕骨的最大距离(侧位片); (3)颅高(H):指枕骨大孔前缘至颅顶最高点间最大距离(侧位片)。 4.头颅指数说明头颅形状 头颅指数=头颅最大横径(内径)/头颅最大前后径(内径)×100

头颅指数为70%~80% 属中头型 头颅指数为>80% 属短头型 头颅指数为<70% 属长头型 5.儿童颅腔指数(Cronquist指数) Cronquist指数=L+H+W/M×10 (1)颅宽(W):指两侧颅骨内板间最大距离(后前位片); (2)颅长(L):指前后颅骨内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侧位片); (3)颅高(H):指从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至颅顶最高点之距离(侧位片); (4)下颌间径(M):指两侧下颌骨髁突的下颌颈内缘间距离(后前位片)。 注意:头颅的大小、形状正常与异常的确定,应结合临床状和其他改变,不可轻易确定有增大与变小。 6.蝶鞍的测量 (1)蝶鞍前后径:蝶鞍前、后壁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8~16mm;平均为11.5mm; (2)蝶鞍的深径:以测量鞍结节与后床突间连线至垂体窝最低点间垂直距离,约为4~13mm,平均为8.6mm; 蝶鞍的宽径:相当于蝶窦之顶,约为9~12mm,平均值:13.8mm;

医学影像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实训工程六: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实训任务一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实训目的】 能够在头颅正侧片上识别骨质结构和颅板压迹;在CT、MRI 图像上正确区分颅骨、脑皮质、脑髓质、局部神经核团〔尾状核、豆状核〕、脑室系统、脑池等解剖结构。 【知识目标】 1掌握中枢系统阅读图像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3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先天变异影像。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的实训工程的练习,做到X线影像与系统解剖相结合、断层解剖与影像解剖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认识,为专业岗位的需要奠定根底。【素质目标】 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实训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能力。 【实训器材】 线教学片、CT教学片、MRI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 2多媒体、观片灯、教学课件及实训报告单等。 【实训步骤】

1讲解演示颅脑各种图像的摆放和观察步骤及考前须知。 2指导学生观察认识颅脑在各种影像检查图像上的表现。 3分组进行阅片、互相分析、讨论,最后集中对学生提出疑问、 难点作以讲解。 线片、CT图像、MRI图象的认识比照,以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查方 法所形成图像特点。 5按标准格式书写一份读片报告。 【结果与讨论】 1头颅外形、颅壁、颅缝、血管压迹、脑回压迹、蝶鞍、颅底各 孔、颅内生理性钙化斑在不同成像技术中的表现。 2颈内动脉诸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血管造影的正常表现。 3脑皮质、脑髓质和局部神经核团如尾状核和豆状核在CT图像 和MRI图像的正常表现,并正确划分各脑叶。 4脑池、脑室在CT、MRI图像上的正常表现。 5硬脑膜、软脑膜及蛛网膜在CT、MRI图像上的正常表现。 【报告范例】 头颅CT平扫 颅脑各组成骨骨质结构未见异常;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及 占位现象,各脑室、脑池、脑沟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 中,幕下小脑、脑干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 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