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管材作业指导书

2018管材作业指导书
2018管材作业指导书

管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状态:现行有效持有人:

受控号:

管材检测

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用PVC-U排水管材、PP-R给水管材

二.引用标准

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8742.3-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GB/T19472.2-2017《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GB/T8806-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GB/T8804.2-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GB/T8803-2001《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8801-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6111-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18743-2002《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8804.2-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GB/T 8804.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9046-2012《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GB/T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三.试验方法

1.规格尺寸

1.1试验设备

测厚仪、电子数显卡尺

1.2试验方法

1.2.1管材外径测量:

用卡尺直接测量;对每个选定界面上沿环向均匀间隔测量的一系列单个值(公称外径不大于40mm的管材或管件取4个,公称外径大于40mm且不大于600mm 的管材或管件取6个)计算算术平均值。

1.2.2壁厚测量

最大和最小壁厚:在选定的被测截面上移动试验设备直至找出最大和最小壁厚。

平均壁厚:在每个选定的被测截面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至少6点进行壁厚测量,由测量值计算算术平均值。

管件读取最小读数,管材读取最大和最小读数。必要时可将管件切开测量。

1.3数据处理

2.维卡软化温度

2.1试验原理

把试样放在液体介质中,在等速升温的条件下测定标准压针在(50±1)N力的作用下,压入从管材或管件上切取的试样内1mm 时的温度。压入1mm时的温度即为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VST),单位℃。

2.2试验设备

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砝码、千分表、荷载盘、荷载杆、压针、试样支架2.3试样的要求

2.3.1取样

2.3.1.1试样应从管材上沿轴向裁下的弧形管段,长度约50mm,宽度10mm-20mm。

2.3.1.2管件

试样应从管件的承口,插口或柱面上裁下的弧形片段,其长度为直径小于或等于90mm的管件,试样长度和承口长度相等,试样应从没有合模线或注射点的部位切取。

2.3.2试样的制备

2.3.2.1如果管件或管材的壁厚大于6mm,适用适宜的方法加工管件或管材的外表面,使壁厚减至4mm,如果管件承口带有螺纹,则应车掉螺纹部分,使其表面光滑。

2.3.2.2壁厚在2.4mm-6mm(包括6mm)范围内的试样,可直接测试。

2.3.2.3如果管材或管件的壁厚小于 2.4mm,则可将两个弧形管段叠加在一起,使其总厚度不小于2.4mm,作为垫层的下层管段试样应首先压平,为此可将改试样加热到140℃并保持15min,在置于两光滑平面板间压平。上层弧段应保持其原样不变。

2.3.3试样数量

每次试验用两个试样,但在裁制试样时应多提供几个试样,以备实验结果相差太大时做补充试验用。

2.4试验方法

2.4.1将试样凹面向上,水平放置在无负载金属杆的压针下面,试样和仪器底座的接触面应是平的。对于壁厚小于2.4mm的试件,压针端部应置于未压平的上层试样的凹面上,下面放置压平的试样,压针端部距试样边缘不小于3mm。

2.4.3将组装好的试样装置放进加热浴槽内,温度计的水银球和试样在同一水平面,并尽可能靠近试样。

2.4.4以每小时(50±5)℃的速度等速升温,提高浴槽温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开动搅拌器。

2.4.6挡压针压入试样内(1±0.01)mm时,迅速记录下此时温度。此温度即为该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VST)

2.5数据处理

以两个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的算数平均值来表示所测管件、管段的维卡软化温度(VST),其单位以摄氏度表示,若两个试样结果相差大于2℃时,则应重取不少于两个试样进行试验。

2.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号

b)试样名称、规格、批号

c)试样的制备方法、尺寸和预处理条件

d)起始温度、升温速率、所加负载

e)每个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和两个试样的维卡软化温度的算数平均值,单位℃

f)试验中或试验后试样的特殊变化

g)本标准未包括的任何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操作细节

h)实验人员和日期

3.落锤冲击试验

3.1试样的制备

3.1.1试样的制备:试样应从一批或连续生产的管材中随机抽取切割而成,其切割端面应和管材的轴线垂直,切割端面应清洁,无损伤。

3.1.2管材试样长度为(200±10)mm

3.1.3试样表现:外径大于40mm的试样应沿其长度方向画出等距离标线,并顺序编号。不同外径的管材试样的画线数量见表1.对于外径小于或等于40mm 管材,每个试样只进行一次冲击。

3.1.4试样数量:试验所需试样数量可根据GB/T14152-2001第八章规定

3.2试验设备

落锤冲击试验机、低温箱、精度±1℃

3.3状态调节

3.3.1试样应在(0±1)℃或(20±2)℃的水浴或空气浴进行状态调节,最短调节时间见表4,仲裁检验时应用水浴。

表4 不同壁厚管材状态调节时间表

3.3.2状态调节后,壁厚小于或等于8.6mm的试样,应从空气浴中取出10s 内或从水浴中取出20s内完成试验。壁厚大于8.6mm的试样,应从空气中取出20s内或从水浴中取出30s内完成试验。如果超过此事件间隔,应把试样再预处理至少5min。若状态调节温度为(20±2)℃,试验环境温度为(20±

5)℃,则试样取出到试验完毕的时间放宽到60s。

3.4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判定

若试验的冲击破坏数在图2(表5)的A区,则判定该批的TIR小于或等于10%(用A表示)。若试验的冲击破坏数在图2(表5)的C区,则该判定该批的TIR大于10%。若试验的冲击破坏数在图2(表5)的B区,则应进一步取样试验,直至根据全部冲击试样的累计结果能够做出判断。

表5 TIR为10%时判定表

表5 TIR为10%时判定表

3.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国家标准号

b)试样名称,规格,生产日期

c)试样的数量

d)试验温度,℃

e)落锤质量(kg)和冲击高度(mm)f)锤头类型

g)试样破坏数

h) 试样冲击总数

i)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4. 静液压试验

4.1.尺寸

4.1.1自由长度

当管材公称外径d n≤315mm时,每个试样在两个密封接头之间的自由长度L0应不小于试样外径的3倍,但最小不得小于250mm;当管材d n>315mm 时,最小自由长度L0≥1000mm。

4.1.2总长度

对于B型密封接头,试样的总长度应保证试样的端面在试验过程中不与密封接头底面发生接触。

4.1.3试样数量

除非在相关标准中有特殊规定,试验至少准备三个试样。

4.2.试验压力的计算

4.2.1试验压力的计算

4.2.1.1按标准的规定测定试样自由长度部分的平均外径和最小壁厚

4.2.1.2根据下面公式计算试验压力P,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单位为MPa

P=2σe min/(d em-e min)

式中:

σ——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

d em——测量得到的试样平均外径

e min——测量得到的试样自由长度部分的最小壁厚单位为毫米(mm)

4.3试样状态调节

擦除试样表面的污渍、油渍、蜡或其他污染物以使其清洁干燥,然后选择密封接头与其连接起来,并向试样中注入接近试验温度的水,水温不能超过试验温度5℃。

把注满水的试样放入水箱或烘箱中,在试验温度条件下放置表1所规定的试件,如状态调节温度超过100℃,应施加一定压力,防止水蒸发。

表1 试样状态调节时间

4.4试验方法

按相关标准要求,选择试验类型如水——水试验、水——空气试验或水——其他液体实验。

4.5试验报告

a)标准号及相关引用标准

b)试样的详细标识

c)试样的材料类型

d)管材的公称直径

e)试样实测尺寸(mm)

f)试验温度和测量精度

g)环应力(MPa)

h)计算的试验压力(MPa)

i)实验环境,即:空气、水、其他液态等条件(所使用其他液体的特性)

a)所用密封接头类型

b)试样的总长度和自由长度(mm)

c)试样数量

d)试验持续时间

e)如有破坏,则其破坏类型

f)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所观测到的现象

g)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细节,如意外情况或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操作细节。

h)实验日期或实验开始和终止日期

5. 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5.1试验设备

烘箱,精度±2℃;划线器,保证两标线间距为100mm,精度0.02mm游标卡尺5.2试样制备

5.2.1从一根管材上截取三个试样。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400mm的管材,可沿轴向均匀切成4片进行试验

5.2.2管段试样长度为(200±20)mm

5.2.3在室温(23±2)℃条件下,在试样上画出两条相距100mm的圆周标线,并使其一标线任一端面至少10mm。测量标线间距离L0,精确到0.25mm。5.3试验方法

5.3.1按5.2制备试样

5.3.2将烘箱温度调节到表A1中规定值

5.3.3把试样放入烘箱,使试样不触及烘箱底和壁。若悬挂式样,则悬挂点应在距标线最远的一端。若把试样平放,则应放置于垫有一层滑石粉的平板上,切面试样,应使凸面朝下放置。

5.3.4把试样放入烘箱内保持A1所规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应从烘箱温度回升到规定温度时算起。

5.3.5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平放于一光滑平面上,待完全冷却至(23±2)℃时,在试样表面沿母线测量标线间最大或最小距离L I精确到0.25mm。

注:切片试样,每一管段所切的四片应作为一个试样,测得L I,且切片在测量时,应避开切口边缘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真实严谨的填写试验原始记录

5.4结果表示

5.4.1按式(1)计算每一试样的纵向回缩率R LI以百分率表示

R LI=△L/ L0×100 ……………………式(1)

其中:△L=∣L0-L I∣

L0—浸入前两标线距离,mm

L I—试验后沿母线测定的两标线距离,mm

选择L I使△L的值最大。

5.4.2计算出三个试样R LI的算数平均值,其结果作为管材的纵向回缩率R L 5.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国家标准号

b)试样名称、规格

c)每个试样的长度变化△L

d)计算出管材的纵向回缩率R L

e)本标准未包括的任何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操作细节

f)实验人员和日期

纵向回缩率的基本规定

表A1 烘箱试验测定参数

6.管件坠落试验

6.1原理

方法是将管件在(0±1)℃下按规定时间进行预处理,在10s内从规定高度自由坠落到平坦混凝土地面上,观察管件的破损情况。

6.2仪器设备

6.2.1秒表:分度值0.1s

6.2.2温度计:分度值1℃.

6.2.3恒温水浴或低温箱:温度为(0±1)℃.

6.3试样及其制备

6.3.1试样为注射成型的完整管件,如管件带有弹性密封圈,试验前应去掉。如管件由一种以上注射成型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应彼此分开试验。

6.3.2试样数量应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同一规格同批产品至少取5个试样。

试样应无机械损伤。

6.4试验条件

6.4.1坠落高度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75mm的管件,从距地面(2.00±0.05)m处坠落;

公称直径大于75mm小于200mm的管件,从距地面(1.00±0.05)m处坠落;

公称直径等于200mm或大于200mm的管件,从距地面(0.50±

0.05)m处坠落。

6.4.2试验场地

平坦混凝土地面。

6.5试验步骤

6.5.1 将试样放入(0±1)℃的恒温水浴或低温箱中进行预处理,最短时间

见表1.异径管件按最大壁厚确定预处理时间。

6.5.2恒温时间达到后,从恒温水浴或低温箱中取出试样,迅速从规定高度自

由坠落于混凝土地面,坠落时应使5个试样在5个不同位置接触地面。

6.5.3试样从离开恒温状态到完成坠落,应在10s之内进行完毕。

6.6结果判定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制程控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程检验的控制。 3.职责: 品质部: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及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并跟踪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效果。 4.检验流程: 4.1定义: 新产品首样检验:新开发试制产品的首样检验。 首样检验:常规产品在开机后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检验。 4.3检验工具: 检验员根据相关《检验作业指导书》选择便于准确测量的检验工具。 注:所有检测工具精度必须等于或高于被检测产品的要求精度。 4.4首样检验: 4.4.1操作者参照图纸、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在流程卡自检栏上签名确认,检验合格后,送IPQC检验。并在生产过程中不定期的抽检。当发现不良品时,对其标识隔离后,立即报告检验员与现场主管。 4.4.2新产品首次制作、新模具首次生产及工艺更改后的首样产品,检验员将检验的结果填写于《首件检验报表》中,提交技术部跟单人员及QE确认。 4..4.3常规产品开机后的首样或模具、工装、设备调整后的首件产品,检验员根据图纸、工艺文件及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对产品进行首样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检验报表》中,在备注栏中注明“首样”及首样状态(新开机、模具维修、工装调整、设备调整)。只有首样加工合格后的产品才能进行批量性生产。首样加工不合格时通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重新送样。直至首样加工合格后才能批量性生产。

4.5巡回检验: 4.5.1首件检验合格后的批量生产,IPQC对生产的各个工位进行巡检,巡检的频率为1次/小时。抽检2-3个加工尺寸或其他项目, 并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巡检过程中,对产品的性能及尺寸、外观进行检验。NC冲工序在巡检时加工尺寸可用“首件样板”比对检验。巡检的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符合客户要求的状态下批量生产。 4.5.2当某一工序加工完毕后转序时,IPQC检验人员对该批产品的重要尺寸、性能、外观按照GB2828-87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Ⅱ进行检验,并从样品中任意提取3-5PCS产品检测数椐做为记录.严重缺陷:AQL值为0.65, 轻微缺陷:AQL值为2.5。各工序的的转序检验均盖上质检员的“合格”或“不合格”盖章。抽检中发现该工序批不合格时,在《半成品工序转移单》中注明,通知操作人员筛选、返修。 4.5.3巡检过程中,检验员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材料、工装模具、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加工的方法、设备精度与稳定性、现场环境、物料摆放、产品的标识等)。发现有对质量构成隐患的因素时,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记录,并报告现场生产主管、部门主管。 4.5.4巡检过程中发现不良品时,用红色不良品标签在不合格品外表面或外包装的醒目位置进行标识,必要时用红色箭头标签指明缺陷位置。并将不良品放置于不良品区内。对正在加工的产品仍存在有不合格的隐患时,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与操作者、现场主管对不良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生产部门及时的对不良品进行返修,并采取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当产品材料错误或不良率高于公司规定允许的不良率时,检验人员依照检验结果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交品质部。由品质部根据描述的缺陷分析不良品产生的原因与责任部门。 4.5.5品质部检验人员在《不合格品处理单》效果确认栏中对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与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加以记录。 4.5.6 不合格品返修后必须重新报检确认,若确认不合格必须重新再返修,直至返修合格为止。 5.检验记录 5.1《首件检验报告》《制程巡检、终检报告》 5.1.1检验员在巡检中要及时把巡检结果记录在《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从《制程巡检、终检报告》中能真实的反映检验员的工作情况及当时产品的质量情况。

生产计划作业指导书

生产计划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保证生产计划100%执行,确保订单准时完工交货.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部 3.0 [定义] 3.1 生产计划: 使企业获得适当利益,而对生产的三要素“材料、人员、机器设备”的适应准备、分配及使用的计划. 3.2 物料控制: 是对本企业物料的进、储、出、耗所有环节进行控制. 3.3 紧急插单: 未按正常生产周期要求交货订单或前期已确认好交货期,后因故提前交货的订单. 3.4 紧急物料: 未按正常采购周期要求交货的物料. 4.0 [职责] 4.1 调色师: 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及计划执行的监控. 4.2 D车间: 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及生产过程物料管理. 4.3 统计组: 负责物料计划的制定及生产过程物料控制. 4.4 质控组: 负责整个过程品质保证. 4.5 工艺组: 负责整个过程产品及工艺资料的输入. 4.6 采购部: 负责整个过程物料保质保量按时到位. 4.7 化纤仓库: 负责整个过程中物料与产品的收发存作业. 4.8 销售部: 负责整个过程中客户资料的输入及异常沟通. 5.0 [内容] 5.1 生产计划的前期控制 5.1.1 订单接收规定 a. 订单接收时间:上午7:30-10:30 下午:15:00-16:30 (如超出之规定时间,视为次日订单.如遇特殊订单未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下单,视特殊情况对待,) b. 订单下单内容必须符合公司规定要求,如有以下情况可予以拒收订单: ①新色号未附带样品;. ②YK未注明客户用途及生产纹路要求(深纹,浅纹及中纹);. ③交期日期不符合《产品生产周期表》. ④订单重量低于100kg;. ⑤特殊订单未经总经理签字;. ⑥订单有特殊要求必须先征询调色人员确认后方可下单,反之可予以拒收. C 订单交接时必须作好交接记录; 5.1.2 订单处理 A 调色师对新接收的订单之处理 ①调色师需即时将新接收的订单打入《生产计划日排程表》,并确认初步交期,此表必须随时依生产动态作最新变更; ②《生产计划日排程表》每日制定一份,经主管核准后依照客户要求交货日期排配生产; ③《生产计划日排程表》出现生产负荷超重的情况下,调色师需及时反馈给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会同车间工艺等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重庆长安金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版本:2.0 (第1次修改)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有效控制产品出厂的包装符合要求; 1.2描述生产车间包装作业的生产操作; 1.3公司内的包装作业文件化、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紧固件和需要长途运输的汽车零部件包装。 3. 职责: 有关车间、技术开发部、品质管理部有责任保证本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4. 定义: 4.1包装箱:特指ISO-标准纸箱。、 4.2包装袋:由聚乙烯薄膜热合制成,薄膜厚度控制在0.08-0.10mm。 5. 工作程序: 5.1依据包装工艺卡片,将检验合格的产品装入相应的包装箱(袋)内。 5.2包装箱(袋)内应有合格证,合格证的内容包括(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5.2.1产品名称及代号; 5.2.2规格; 5.2.3数量; 5.2.4公司名称或商标; 5.2.5联系方式; 5.2.6检验人员签章或代码; 5.2.7生产日期或出厂日期。 5.3同一包装箱内应装入同一种类、同一型号的产品,一般情况下,同一规格的每箱数量应相同;若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用户的要求进行包装。 5.4包装箱要牢固、抗变形。 5.5装箱后,箱内的空隙需要进行填充,防止由于产品在箱内的移位而造成产品变形以

及包装箱箱体的损坏 5.6装箱后,一般每箱毛重控制在30Kg以内,最多每箱毛重不得超过60K? 5.7每个包装箱外表面相对两面应有两张相同的标签,内容包括(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5.7.1 供应商名称; 5.7.2 收货者; 5.7.3 收货者地址; 5.7.4 包装箱尺寸; 5.7.5 发送日期; 5.7.6 供应商地址; 5.7.7 产品名称及代号; 5.7.8 包装数量; 5.7.9 箱数; 5.7.10 箱号; 5.7.11 毛重; 5.7.12 若包装箱有特殊要求,则需要按国家、国际通行标准进行标识,如“防潮” “小心轻放”等文字或图案标识。 5.8打包要求:包装箱上下用封口胶带封口,视包装箱规格、毛重等具体情况,打两到六条打包带封箱。、 6. 备注 6.1若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用户要求进行包装。 6.2若需要包装的为零散件时,应根据零件情况进行固定,并选择适合的填充物填充间隙。包装箱内应有零散件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而不限于“产品型号” 、“产品数量” 6.3零部件有发生锈蚀的可能性时,则需要做相应的防锈处理。 6.4能使用耐用型(可回收、反复利用)包装材料的,尽可能不使用纸质包装。 7. 参考资料 包装工艺卡片 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开发部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开发部编制;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4J-006 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 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JT/C-8.2.4J-006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生产流程指导书

作 业 指 导 书 汇 编 生产部2013年1月4日建立

一、下料 1.剪板:工人经培训后上岗,学徒工须在熟练工陪同指导下操作 剪板机后尺应平直、牢固、无松动现象。常规质量要求按I(或III级)经技术标准,特殊要求按图纸,剪小工件时严禁用手取料,剪完后推放整齐,放在料架上。 2.冲床:画线人员按图纸要求画样板,要求用尺寸在本批料中最中间的料画线,在工件上要标注尺寸、方孔、圆孔等必须标明(用符号)让他人有误解的地方须向冲床人员说明并有标识。冲床人员按样板领模具冲孔,要求模具装配间隙均匀,具体间隙见表: 模具安装牢固无松动,后尺应与底模一平母材冲孔,靠尺牢固安全。 冲孔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无伤痕,排孔、裁角必须平直,冲孔剪断面应为1/3—1/2,孔距误差1级在±0.1mm,Ⅱ级在±0.3mm,具体要求按图纸。 3.折弯:折弯机上下模对口要正,上下行程调整合理,紧固螺丝无松动现象,压力调整公式为: p=650s2L/V S=所折料厚(㎜)L=所折料厚(m)V=下模开口尺寸,一般底膜开口选8倍口。要求折弯角度准确,边角平直,料长在1m以内(具

体要求按图纸)。 二、电焊: 焊机选用DN—25型点焊机,BX6—160型交流弧焊机,NBC—250G型二氧化碳保护焊机和气焊。 1.弧焊:电流输入线用4㎜2铜芯电线,输出线为25㎜2(额定电流160A)多股铜芯电缆线,缆线长度6—10米。接通时需接焊机标识正确接通,电流选380V,焊钳采用300A焊钳,面罩采用手持式,护目镜片用8号镜片。 焊条一般情况采用直径2.5mm低碳结构钢焊条,代号为“E4303(J结422)” 酸性焊条,焊接作业时焊条的专门放置焊条桶具,桶具要求能起到防潮、防涂层脱落的作用。如发现焊条受潮,需经100—150℃烘干1小时后方可使用。 根据我公司情况弧焊一般采用角接与I型接法,板厚在1—2.5mm时电流选用70—90A。平焊时角度掌握在60°左右,角焊掌握在45°—55°之间,且与焊道夹角仍在60°为宜。焊条运行:根据我公司的具体情况一般为拉枪型(直线型),曲线型运枪一般很少用(即正反八字与正反三角)。 无论对接、搭接、角接和T型接应保证焊道无气孔、无砂眼、不咬边、无虚焊和脱焊现象,最大限度保证无变形、框架方正、牢固结实。 2.点焊:点焊嘴子(即电极)选用紫铜棒。点焊面要干净、清洁、无油渍、无锈。焊件间隙在0.1-0.2mm,压痕深度不能超过板厚的15%。多焊点排列时需交错排列,先以不同电流焊接试样,直接熔核直径符合图纸要求后,再在适当范围内调解电极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流采用撕开法检验试样,即撕开试样的一片上有圆孔,另一片上有凸台者为合格。不能撕开圆孔和凸台者以剪切判断熔核直径。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完整word版)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DL 包装作业指导书Q/ Q/ 包装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是针对货物(设备和材料)的不同特点所进行的包装及运输指导,规定货物运输、 运输文件编制、国内包装和供货商运输包装的一般要求。 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向买方提供产品、设备的运输包装,亦适用供货商对我公司 采购物资的运输包装要求。 2. 相关规范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1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4879 防锈包装 GB/T5048 防潮包装 GB/T5398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7384 框架木箱 GB/T8266 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GB/T12464 普通木箱 GB/T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8925 滑木箱 JB/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3. 术

语 货物-指项目所有消耗或非消耗材料和设备、危险的或非危险的、按照或不按照采购 订单供货的,或作为采购订单分项部分供货的物品。 装运条款-定义装运或交货条款,定义货权转移的概念及各方的责任。卖 方有义务按照采购订单装运或交货条款的规定进行供货。 包装-指在货物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为保护货物,方便储运,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 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如:箱子,柳条箱,板条箱,桶,罐,绑扎或其它设施,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损失或在运输链起始至仓库中发生损失和损害。 1 / 30 DL 包装作业指导书Q/ 集装箱-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施,应满足: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 用;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运到另一种运输方式;(5)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注: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或传统包装。超重或超大件

室内环境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全套)

####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检测与监测室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目录

第一章采(抽)样 第二章甲醛的测定 第三章氨的测定 第四章苯的测定 第五章 TVOC的测定 第六章氡的测定 第七章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第八章检测项目的限量标准 第九章“三废”处理方法 第一章采(抽)样 布点 布点应具有代表性,首先应保证抽取样本间(工程验收)有代表性,其次保证样本间内所

设点有代表性(两点以上)。 布点数目依据所检测房间面积而定,50㎡以内布一个检测点,50-100㎡布两个检测点,100㎡以上布3-5个检测点。 一点采(抽)样时布点在中心点,两点以上视房间结构而定,除平行样外不可布成平行点,要保证各点代表性,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须距内墙面不小于,距楼地面高。 现场布点位置依检测方案位置设定,检测点编号应与检测方案中编号一致,若确需调整,需在方案和采(抽)样记录中注明,并在布点图中标明,采(抽)样点数不可改变。 当房间内有两个及以上检测点时,以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现场检测布点参照执行。 采(抽)样条件 采(抽)样现场未经投入使用,没有人为添加的污染物。 现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采(抽)样的干扰因素,如振源、辐射等。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化合物( 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采(抽)样数量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采(抽)样方法 甲醛 采用吸收液法采集样品,以酚试剂作为吸收液,用内装 5 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

软件公司作业指导书汇编

软件公司作业指导书 保密制度 1 总则 1.1 为维护公司权益和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1.2 公司秘密是指涉及公司权益及利益,在特定时间内限于特定范围人员了解的事项。1.3 公司所有部门及职员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1.4 公司的保密工作,实行既要保密又要便于工作的原则。 2保密的范围和等级 2.1 公司秘密范围包括以下事项: 2.1.1 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1.2 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方向、规划、项目及决策。 2.1.3 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2.1.4 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2.1.5 公司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2.1.6 公司职员的人事档案及人事信息。 2.1.7 其他公司确定保密的事项。 3 公司机密分为三级: 3.1 绝密:是指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3.2 机密:是指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3.3 秘密:是指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损害; 4 公司机密的确定: 4.1 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4.2 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级; 4.3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5保密措施 5.1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送、使用、复印、保存和销毁,由行政部或公司总裁指定专人负责,非总裁批准,不得私自复印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事先通知总裁批准。

目视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视检验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目视检验的方法及人员等技术管理要求。 2 编制依据 2.1 GB18564.1-2019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2.2 NB/T4701 3.7-20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 2.3 ISO6520.1-2007焊接和相关工艺金属材料中几何缺陷的分类第1部分熔焊 2.4GB150.4-2011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3人员要求 3.1从事目视检验人员必须经过VT的培训,有半年以上工作经验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3.2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标准要求(如:GB/T1856 4.1、GB150、GB25198、JB/T4734、JB/T47003.1等)。 3.3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应的焊接工艺。 3.4检测人员必须满足NB/T47013.7要求(如每12个月检查一次视力),且应当有足够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 4 检测条件 4.1被检工件表面的光照度至少达到500Lx,对于必须仔细观察或发现异常情况并需要作出进一步观察和检测的区域则至少要达到1000Lx的照度。 4.2眼睛距离被检区域的距离应不超过600mm。

4.3眼睛与被检工件的夹角应大于30o。 4.4为达到最佳检测效果,照明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使照明光线方向相对于观察点达到最佳效果; ●避免表面眩光; ●优化光源的色温度; ●使用与表面反射光相适应的照度级。 5环境要求 5.1作业场所应避免潮湿,场所应整洁宽敞。 5.2检验环境光照度应至少达到500Lx,对于必须仔细观察或发现异常情况并需要作出进一步观察和检测的区域则至少要达到1000Lx的照度。 6检测设备 6.1检测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焊接检验尺。 6.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2~5倍,应尽量有刻度,放大镜的选用按GB/T20968执行。 6.3其他检测仪器:成型样板、镜子、照相机等。 7检测程序 检查范围应按GB18564.1及文件资料中的规定进行,检测前应将罐体及附件清理干净以符合检测要求。 7.1罐体及附件外观检测 按GB18564.1及文件资料中的规定进行检查罐体及附件,可以借助铜锤等辅助工具进行检查,当发现变形、开焊等重点部位,应在予以记录。7.2焊缝的外观检测 7.2.1焊缝的外观特征(形状和几何偏差)必须满足GB150.4的要求。焊缝表

生产操作规程汇编

生产操作规程汇编 制定: 审核: 批准: 200年月日发布200 年月日实施茂市名轩影化妆品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乳化配制操作规程 二、洗瓶消毒操作规程 三、灌装操作规程 四、包装操作规程

一、乳化配制操作规程 一、安全措施 班前应检查电器线路,水源,机械设备是否良好。 二、卫生要求 1、班前工作台,各类容器,量具用75%的消毒酒精擦洗。 2、工作人员上岗时应着工作服、帽、鞋,并用消毒水洗手。 3、班前班后认真打扫,整理工作室,台面,保证其符合卫生要求并 摆放整齐。 4、班前及产品出料前开紫外线灯照射20min 三、领料、称料 1、配料员应根据当班生产产品所需各种原料、填写配料单; 2、配料员应了解各类原料的色泽,气味,粘度等感官指标,称料时 应先观察各类原料感官指标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配料,将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质检技术人员,遵守其指令处理并记 录 3、配料员应于班前检查去离子水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4、配料员应于称料前校正天平,磅称、确保称量准确; 5、配料员每次称料前需按配料单顺序登记原料代码,用量,并由监 称员复核后,方可称料,称不同的原料时应注意不可混用取料勺,防止交叉污染;数量少于500克的原辅料,用天平称量。

四、监称 1、配料员填好配料单后,应由监称员复核,方可开始称料; 2、在称料员称料的同时,监称员应根据配料单所登记的原料代码, 用量及顺序,观察称量是否准确,并按顺序在复核后在配料单上打“√”,全部复核完毕后,监称员应签名。 3、必须做好每天原料进出仓的账目,对每批新原料入仓填写送检通 知单一式两份,交质检员一份,自存一份。 4、当原料接近安全库存量时,监称员负责原料的审购工作。 五、乳化工序操作规程 5.1机前的准备工作: 5.1.1 清洗、消毒 5.1.2乳化锅用250PPM的消毒液(约20KG),50℃恒温20min灭 菌,然后用煮开的去离子水(温度大于90℃)洗涤1-2次, 洗净后水排出,出料口用消毒纱布包好: 5.1.3出料、配料用的不锈钢桶,塑料容器及其他所需工具、均需 用净化水洗净,用消毒水浸泡后的纱布抹干,方可使用; 5.1.4清除车间内各种污物及非生产用物,开启紫外线灯20min, 进行空间灭菌。 5.2 设备、仪表、电器开关的全面检查 5.2.1检查各阀门的位置是否灵活并关闭; 5.2.2检查各电器开关是否良好,温度指示仪是否正常工作; 5.2.3检查水压、加热、冷却系统是否能达到工艺要求;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版次页次 包装作业指导书JH—Q—018 AO 1 / 7 1目得 制定产品包装作业指导标准,保证产品包装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弹簧包装作业过程得指导与规范、 3职责 3、1生产部包装工序作业员工负责对产品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规范化包装, 保证产品包装质量符合要求,班长现场对作业员工进行技术指导、 3、2 品质部质检员负责对产品得包装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作业员工得操作过程不能违章、 4 操作规程 4、1 地弹簧类 序号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1 准 备 工 作 领 物 料 1、由包装班长根据生产部得《生产通知单》与 《内部联络书》安排包装工序得生产工作,根据 《产品物料清单》开出领料单从仓库领出产品包 装时所需要得配件与其它辅助物料、(说明书、 合格证、纸箱、纸板、支臂、支架等等) 2、把从仓库领出产品包装时所需要得配件与其 它辅助物料分类摆放整齐,标识清楚、 1、必须依据《产品物料清 单》开出领料单从仓库领 出产品包装时所需要得配 件与其它辅助物料,不能 漏领与领错物料、 2、做好产品标识工作、 前 制 程 作 业 1、把从仓库领出得配套得水泥盒摆放整齐,在水 泥盒上装配相应得螺丝、 2、把从仓库领出得产品相应得说明书折叠好,一 张张大小要一样、如图示: 1、水泥盒里得固定螺丝不 能用错,拧螺丝时用力均匀 不能有打滑现象,对于有不 合格得水泥盒与螺丝用红 色不合格标签标识清楚开 出退料单相关负责人签名 确认后退给仓库、(不合格 现象:水泥盒变形、起泡、 露底、划痕严重、螺丝孔 滑牙、螺丝生锈、滑牙等 等) 装配 相应 得螺 丝 把说 明书 折叠 好 说明书要折 叠摆齐皱 螺丝生 锈、滑 牙不能 用

家具生产作业指导书汇编

家具生产作业指导书 开料作业指导书 工序操作要点质量/公差要求检查工具 开料1、将板材靠紧推料器,板边对 齐,先锯直一次板边,锯掉纸 5mm宽; 2、按照开料单的数量、尺寸调机 开料,一次上机板料厚度不能 超过8cm,开好后标明部件、名 称、数量后,放到指定的位置 上。 1、开出的板材、毛料、两对角线长 度之差小于2mm,长宽尺寸公差 为±1mm; 2、开出的板净料,两对角线长度之 差小于1mm,长宽尺寸公差为± 0.5mm; 3、开宝丽板时,应先检查板面是否 有划伤磨烂的现象,如有此种现 象应避免开后再开料,开出的板 边要平整,上下锯片要对齐,不 能有打烂板边的现象。 角尺 卡尺 卷尺 目视 手摸 直角尺 作成确认承认核准

工序操作要点质量/公差要求检查工具 钻孔1、依据图纸尺寸要求调试钻床,根 据钻床的加工性能以最少的钻孔 次数完成部件的孔位加工; 2、钻孔前需检查钻头是否锋利; 气压要求在6-6.5bar以上才可工 作,气压要求干燥无水分; 3、加工前应先检查前道工序尺寸 是否标准、加工时,应检查宝 丽板面是否有划伤、磨烂、木 纹是否符合要求; 4、先钻一个部件的孔位,核对是 否和图纸尺寸一致,无误后才 可批量加工; 5、加工后应试装所有的部件并组 装,以及报告试装情况,并由 车间记录; 6、加工后应按不同部件左右分类 堆放整齐,并标明名称数量, 报车间负责人登记检查。 1、孔位深浅与尺寸须与图纸设计相 符,孔位偏差不大于纸0.5mm, 深浅尺寸误差允许0±1.0mm; 2、孔须与板面垂直,孔边不得崩 烂,发黑,加工后的部件表面干 净,无压痕、划痕等; 3、加工宝丽板时,孔位深浅要适 当,不能打裂宝丽板或打穿。 卡尺 卷尺 作成确认承认核准

包装作业指导书.doc

厦门斯达康压铸有限公司 包装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公司各工序产品的包装、装箱作业标准,确保压铸产品的包装质量,降低不良率。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压铸、机加工序后产品包装、装箱作业的全过程。 3、权责: 3.1作业员: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包装、装箱作业。 3.2检验员、各工序主管、物料员负责监督本规范的作业执行情况。 4、作业指导: 4.1. 包装、装箱前须自检产品符合品质检验要求。 4.2. 包装、装箱之前须将产品上残留的料屑、削除的飞边毛丝等杂物吹除,保持产品清洁干净。 4.3. 交接班时上一班作业员要主动将装箱数量、包装方式方法等内容交接给下一班。 4.4. 对外观有要求的产品须套塑料袋包装,装箱后不可发生相互擦伤的现象,对结构有要求的产品装箱后不可发生相互挤压变形、断裂的现象。 4.6. 产品在包装箱内放置方式方法要以平稳、可靠为原则,选择竖放、平放、交错放置、背对背放置等等,要视具体产品而定。包装后要保证在正常搬运过程中产品在箱内不发生翻倒、严重倾斜的现象。 4.7. 产品装箱后不可超出箱面,封箱后箱面不可凸起,保证多箱产品堆积后箱内产品不受力,而由包装箱承受上面包装箱的重力。 4.8. 同一种型号的产品装在同一种规格的包装箱里,每箱数量必须一致。 4.9. 每一批次的产品装箱后只允许存在一个尾数箱,即每一批次的装箱数量只允许一个零头数 5、物料标示卡的相关要求: 5.1. 填写内容如下:日期、班次、品名、规格(型号)、工序、数量、作业员。填写内容须与实际情况一致。 5.2. 同一包装箱上只允许有一张物料标示卡,不允许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物料标示卡。(注:要求在贴上新的物料标示卡之前把旧的物料标示卡撕掉。) 5.3. 标示卡须统一贴在包装箱中间的上方,且不可倒贴。 5.4. 包装箱放在指定的栈板上后物料标示卡须朝外。(注:在栈板四周必须清楚看到物料标示 卡。) 5.5. 包装箱在栈板上不允许倒放,以包装箱上字体上下方向为准。 5.6. 包装箱在栈板上放置要整齐,高度不可太高,一般以四层或五层(最小号箱)为宜,包装箱不可超出栈板的尺寸。 6、公司各产品包装、装箱示意图: (见附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BBE/WI-01 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编制: 分发号:A/0 审核: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5日 生效日期: 2014年11月30日批准: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修改记录 (2) 二、原料检验标准 (3) 三、辅料检验标准 (5) 四、首件检验规范 (6) 五、巡回检验规范 (8) 六、成品检验规范 (9) 七、出厂检验操作规范 (11) 八、干燥箱操作规程 (15) 九、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6) 十、注塑机操作规程 (17) 十一、吹瓶机操作规程 (19)

二、原料检验标准 PP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检验依据:《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 3、原料检验 3.1感官指标: 本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嗅、异物。 3.2规格型号 应符合采购要求。 4、抽样方案 每批取50kg进行检验。

PET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原料检验 2.1检验依据:《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 13114-1991 2.2感官指标: 白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臭、异物。

三、辅料检验标准 包装袋检验标准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辅料检验 外观:袋质均匀、平整、无皱折;无杂质、无污迹。塑料袋应无气泡、缩孔、针孔等缺陷。

作业指导书汇编(白酒)

刷瓶作业指导书 1、刷瓶岗位必须按以下工艺操作: 检瓶泡瓶外刷内刷冲瓶控瓶验质上瓶2、检瓶人员必须先将生产品种与瓶形对照,确认无误后开始检瓶,将瓶从装 瓶包小心拿出,仔细检查,确认完好无损的瓶防入周转框,保证检出的瓶无次品。 3、检查浸泡池,浸泡池的水必须事先按规定加入洗瓶剂,并使水温保持在 35-40度之间。 4、将周转框内的瓶小心放入浸泡池,浸泡20分钟后开始刷瓶,确认瓶外壁无 泥垢,无污物后转入内刷池。 5、将内刷池内的瓶逐个灌水过毛刷,确认瓶内无泥垢,无污物后,才可放冲 瓶机上冲瓶。 6、检查冲瓶机水压,流量等是否正常,检查无误后,开启冲瓶机,冲出的瓶 必须保证清凉透明,无污物。 7、将冲好的瓶倒置在框内进行控瓶,控瓶标准,瓶拿起2分钟,不得有水滴 下,将装好控瓶的周转框摆放整齐,备用。 8、上瓶时,必须验瓶,保证进入下道工序的瓶清亮透明,无污物,无次品, 无破损。 9、刷瓶人员必须按规定及时保养本岗位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0、保证本岗位的人员卫生和环境卫生。

灌装作业指导书 1、灌装岗位必须按以下工艺操作: 调整灌装机试运转上瓶灌装下瓶匀酒 2、灌装人员在灌装前应该对酒标签的容量,酒精度等内容与所生产的酒是否 一致,检查无误后,调整灌装机。 3、将调整后的灌装机进行试运转,保证所装酒的容量与标签的基本一致。 4、试运转正常后,开始上瓶进行灌装,灌装人员上瓶前检查瓶质量,确认清 亮透明,无次品,无污泥的瓶进行灌装,发现瓶不合格有权拒绝灌装。5、匀酒人员必须保证按标签上的容量认真匀酒,保证瓶内液面一致,装酒误 差不超1%。 6、灌装人员必须保证装酒计量准,供瓶快,灌装机满负荷运行。灌装机所流 废酒及时回收,不得浪费。 7、按规定及时保养本岗位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8、保证本岗位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验质岗位作业指导书 1、验质人员必须按以下工艺操作:正向验质倒置验质正向验质 2、验质人员必须树立“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观念,验质时集中精力,不说笑打闹,不交头接耳。 3、验质人员工作时先开灯,检查灯光亮度,角度是否符合验质标准。检查无误后,开始验质。 4、验质人员及时检出瓶内有杂质,;瓶身有污泥,瓶壁(嘴)有炸纹,容量不准等不合格酒,确保每瓶成品酒质量。 5、验出的不合格酒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得存放车间。 6、保证本岗位的卫生和环境卫生。

生产车间作业指导书

硫酸钾分厂生产副厂长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岗位职责 1.1在分厂厂长领导下,负责本分厂的生产工艺管理工作。(厂长不在时代行使厂长职权) 1.2负责组织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认真贯彻执行生产调度会的精神和领导指示,组织日常生产。 1.3负责生产工艺管理,认真检查生产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正常工艺条件和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在各岗位的执行情况,及时了解生产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4负责分厂的生产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处理影响质量的各种问题。 1.5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降低分厂各项消耗定额,及时消除影响消耗降低的各种因素,抓好工段、班组的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1.6负责分厂的劳动纪律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协助分厂厂长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杜绝工艺操作事故的发生。 1.7搞好分厂管理,协调平衡各工段、班组的工作,充分发挥各带班长的作用,组织员工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1.8认真执行工段工作日志和岗位操作记录。 3.岗位工作内容 3.1建立和健全分厂的生产工艺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3.2协调生产、维修、供应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生产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3.3制定分厂各个工段的生产运行台帐、产品质量台帐等。 3.4制定组织大修、停产时采取的具体生产处置措施。 3.5组织进行分厂定期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 3.6及时掌握生产动态,保证满足安全生产。 3.7组织召开班长、组长例会,总结安排各项生产工作。 3.8组织发生事故后事故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要保 持“四不放过”的态度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医学检验

《文件已阅声明表》 《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 文件名称: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表号: KM-MP03?02?02已阅声明:本人承诺已了解此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今后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此文件执行,不随意对外传阅此文件,如有因与文件不相符的操作,责任由本人承担。 (I have understood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will keep the document secret and be responsible to properly perform procedure) 阅读人签名表 签名(SIGNATURE)签名日期(DATE)姓名(NAME)职务 (POSITION) 《文件修改记录页》

《Procedure amendment form》 序号NO. 页码 (Page) 内容更改说明(Description of Modified contents) 审批人 (Approved by ) 批准生效日期 (Approved date) 1 换版 《文件信息表》 《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

文件名 Title of DOC.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Edition No.) Edition 生效日期(Operative date) 2008-03-13 文控部门 (Doc. Control Dept.) 实验室文控室 回顾日期/签名 (Review date /signature ) 回顾日期(Review date) 回顾人员签名( Signature ) 替代文件(Replaces)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Edition 存放地点(Location)/持有人(Holder)No. Location(Holder) No. Location (Holder)1诊断部文控室(陈彬) 2 发光室(段学成) 作者签名/日期(Author signature/date) 陈鲜美 审批人签名/日期 (Authorized by : Signature/Date) 陈建波 接收人签名/日期 (Receiptor/Date) 副本数(Copy No.) 本文件是第个文件拷贝 / 共发放 2 个文件拷贝。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 (Analysis of SHBG by IMMULITE 1000) 1. 原理(Test principle): 固相、学发光免疫量度检测法(a solid-phase, chemiluminescent immunometric

(完整word版)包装作业指导书

包装作业指导书 包装作业指导书: 一:操作包装分四个责任定位: 1车间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计划,负责本车间的人事、培 训、指导、生产流程布置,制造现场的管理,与各车间各工序 的协调、产品质量、督查等日常工作,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 产计划。 2组长——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泡沫、纸箱和配件进行集中、点数,负责本组的人事、培训、安排组员分工工作 并指导,与各组各工序的协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3配料员——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所需的气泡垫的切 割,螺丝包、扳手等配件的点数并装包;配合原料库跟进纸箱、泡沫等包材的及时入库并分类摆放,做好产品的报缺、流程表 (生产交接表)的整理等工作。 4包装员——主要负责对产品的点数、试装、分套包装、审外观缺陷、报缺陷、标签的核对,贴标签、包装货物归类等工作,并对包 装质量负主要责任。 5包装前应认真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和数量与流程表(生产交接单)相符;并把该流程表(生产交接单)收集好,放到指定地点; 6包装时应做到对产品结构非常了解,不能盲目去包装; 7检查五金配件与所包产品是否相符,如有工艺改动,配件是否有改正; 8包装应按纸箱报制单的包装要求,贴标、吊牌、配件包、说明书等要按要求统一位置张贴、系挂、摆放。产品装箱数严格按要求装箱,不能少装或多装;要特别注意产品易扎破纸箱的部位的包装保护;要求摔箱的先试装一箱,送质检试摔检验,合格后再继续包大货。

9纸箱是否与包装产品相符; 10每批次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试装,合格后再继续包剩余部分,每第一个完整产品必须送质检检验; 11产品有泡沫包装,泡沫摆放一定要整齐、无碎泡沫垃圾、泡沫以填充满不摇晃为准; 12在包装时要检查孔位、预埋件,要是发现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应及时通知并作复检;封箱胶带要打得合理,并保证纸箱整洁;包装好的产品摆放合理,不宜过高,保证在入库过程中安全;流水号要书写清楚正确,标签要贴正、贴牢、无破损;每包完一种产品要做好记录,保证再次包装时能够不犯同样的错误;谁搞错谁补单或跟单,如包装时发现补数(因为时间问题、材料问题不能补齐和配齐的),一定要在包装箱外用大头笔写张醒目的纸条,注明缺件情况,并放在指定区域;后面补到和配齐时,应认真测量检查孔位或试装,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入包并拉到指定区域,并及时填好入库单;打好包装应及时归位到成品仓库;每包完一种产品岗位要清洁干净,为下一次包装做好准备,下班时切断电源和气阀,做好作业区卫生和余料、辅料的归类归位回收。 二:质量/公差要求 1产品清洁,无划痕、损伤; 2无多件,无少件、错件; 3箱体内不紧凑,箱内产品无倾斜,受力平衡,无摇晃感,纸箱平整饱满;各种标识清晰、整洁; 4纸箱整洁无破损,封口胶带无陀螺、开胶。 审 核: 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