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1【目的】

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

2【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经下述人员批准:专业主管,科主任。

3原理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来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试剂盒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和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

测试时,血浆/血清标本滴入试剂盒加样孔(S)内,血标本中的梅毒抗体与预包被在膜上的胶体金结合物反应。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在测试区(T)与固定在膜上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反应。如果血清中含有抗梅毒抗体,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表明时阳性结果。如果在测试区内(T)没有出现紫红色条带,则血标本中不含有抗梅毒抗体,表明是阴性结果。无论抗梅毒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标本中,混合物都会继续向上层析至质控区(C),质控区的相应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物反应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标本采集与处理:

4.1受检者准备:

4.1.1受检者的状态:

a.不可变的生物因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遗传;

b.可变的生物因素:

A)情绪: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会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B)运动:受检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可减少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

C)生理节律变化:昼夜的生理变化可能使测定结果不恒定,晨起固定时间空腹血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4.2采取标本时:

A)体位: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采血时取坐位。

B)止血带:一般从肘静脉采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1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静脉阻滞也可影响。

4.3受检者的饮食:餐后采集的标本,易发现乳糜状,影响检验测定的正确性,故应嘱受检者采晨起空腹血为宜。

4.4药物的影响:目前文献尚无发现对其影响的报道,有待进一步完善。

4.5输血及输液的影响:标本采集应避开输血及输液侧。

4.6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及处理。

4.6.1标本的采集:

A:种类:新鲜血清或血浆。

B:时间:原则上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C:静脉采血:首选肘静脉,必要时采集其它静脉。

D:采集方法:按照常规标本采集方法采集。

E:容器要求:标本应采集至真空管(含或不含分离胶的普通生化管)管上应标有病人姓名、床号、科室、住院号或条形码唯一标识。

F:标本采集量:一般常3ml全血,无需抗凝防腐,血清或血浆至少需600ul。

4.6.2标本拒收标准:

A:严重的溶血、脂血标本。

B:血量不足。

C:采集的标本离送检时间过长。

D:用错采血容器。

E:唯一性标志错误或不清楚。

F:输血、输液中采集的标本或同侧采血。

G:其它

4.6.3标本的处理方法: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检验科核对标本后,双方登记签字确认,转送免疫室。免疫室人员进行编码后立即离心,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4.6.4标本储存预知:血清储存于4℃-20℃,10天内稳定,室温放置,2d内稳定,如当日不能测定,推荐将血清保存于-20℃一周内完成测定。

5试剂:本试剂购自北京宇辉佳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试剂盒组份: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40人份

一次性塑料吸管40人份

缓冲液2瓶

B:试剂盒应储存于4-30℃,阴凉避光干燥处,有效期24个月。

6操作步骤:

在进行测试前将试剂和标本恢复至室温(20-30℃)。 6.1将试剂盒置于干净平坦的台面上,用塑料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标本,垂直滴入1滴(约25ul )于加样孔S 中,然后加入2滴缓冲液(约75ul )于加样孔S 中。

6.2等待紫红色条带的出现,在15分钟内读取测试结果。关键要注意,在紫红色条带出现以前,背景要清晰,特别当样本中含有低滴度的抗梅毒抗体,会导致出现的T 线颜色很淡,此时更需注意背景清晰。在30分钟后读取放入结果无效。 7结果判断: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测试区内(T ),另一条位于质控区内(C )内。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梅毒抗体。

阴性(—):仅质控区(C )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内(T )无紫红色条带出现。阴

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梅毒抗体。

无效:质控区(C )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在此

情况下,应重新测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注意:由于样本中抗梅毒抗体滴度的不同,测试区(T )内的紫红色条带会显现出不同深浅

的颜色。但是,本试剂盒的测试结果不能做为判断样本中抗体滴度高低的依据。

8注意事项:

8.1本产品适用于测试血清/血浆标本,用其它标本或溶液进行检测可能出现异常结果。 8.2由于在技术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同时也由于标本中存在干扰物质,检测结果有 可能错误。

8.3请保证适量的标本用于检测,过多或过少的标本量都有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8.4测试结果应在10-30分钟内读取,30分钟后判定无效。 8.5因本产品为目测读取结果,为保证判读结果的正确,请勿在光线昏暗处对结果进行判读。

8.6在判读时间内,不论色带颜色的深浅,只要在质控区域和检测区域可以观察到有两根线

条存在的情况都可判为阳性。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传染病实验课)

实验四 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试验 一、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了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并利用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检测抗原/抗体。 二、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的优点: ? 1.方便使用,体现在操作简单,不需经过特殊培训。 ? 2.短时间获得检测结果,一般10-15分钟即可得出结论。? 3.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好,不需冷藏。 ? 4.相比而言,其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均较低。 ? 5.检测标本种类多:可用于查血、尿液或粪便。 ?三、应用 ?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 ?原理:猪伪狂犬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本(全血、血清、血浆)中抗猪伪狂犬抗体的方法。整个试验只需20分钟,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直观、容易判定。 ? 1.操作方法: ?①在检测卡的加样孔内加入100μl待检血清或血液样品。

?②将检测卡平放于桌面上,在室温下静置5-20分钟内判定结果。 超过20分钟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 2.结果判定: ??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猪伪狂犬抗体滴度越高,检测线(T)颜色越深。??弱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但检测线区(T)出现的颜色很浅。 ??阴性:在观察孔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失效:在观察孔内,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都不出现色线;或仅检测线区(T)出现色线。 ?猪瘟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定与猪伪狂犬病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的基本相同 ? ? ? ?

1双抗体夹心法

1.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结合测定。它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ELISA,适用于检测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由于反应系统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的量相对于待测抗原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抗原的含量成正比(在方法可检测范围内)。测定复合物中的酶作用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物质量(OD值),即可确定待测抗原含量。若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则属于双位点夹心法。若采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和酶标抗原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体分子结合,则是双抗原夹心法。 操作步骤: ⑴将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载体McAb。孵育一定时间,使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⑵加待检标本,孵育,使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充分反应,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⑶加酶标抗体,孵育,使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酶标抗体。 ⑷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标本中抗原的量。 现多采用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做固相化和酶标抗体,则受检样品和酶标抗体可一次性加入,简化流程,缩短反应时间。若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抗原可分别与酶标抗体和固相抗体结合而不形成上述夹心复合物(类似于免疫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时的后带现象),使最终结果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对此类标本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另外,当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RF)时,类风湿因子(RF)可充当抗原,而形成固相抗体-类风湿因子-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2.间接法 此法是测定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属非竞争结合试验。其原理是将抗原连接到固相载体上,样品中待测抗体与之结合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复合物,再用酶标二抗(针对受检抗体的抗体,如羊抗人IgG抗体)与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测定加底物后的显色程度,确定待测抗体含量。 操作步骤 ⑴将已知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⑵封闭:用高浓度无关蛋白封闭,阻止待检血清中非特异IgG吸附固相。 ⑶加待检血清,孵育,使固相抗原和待检抗体充分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非特异抗体及其他血清成分。 ⑷加酶标抗体或酶标SPA,孵育,形成固相抗原-待检抗体-酶标抗抗体(或酶标SPA)复合物。 ⑸加底物显色。 间接法由于采用的酶标二抗是针对一类免疫球蛋白分子(如抗人IgG),因此该法只需要换固相抗原,即可用一种酶标二抗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1【目的】 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 2【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经下述人员批准:专业主管,科主任。 3原理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来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试剂盒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和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 测试时,血浆/血清标本滴入试剂盒加样孔(S)内,血标本中的梅毒抗体与预包被在膜上的胶体金结合物反应。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在测试区(T)与固定在膜上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反应。如果血清中含有抗梅毒抗体,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表明时阳性结果。如果在测试区内(T)没有出现紫红色条带,则血标本中不含有抗梅毒抗体,表明是阴性结果。无论抗梅毒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标本中,混合物都会继续向上层析至质控区(C),质控区的相应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物反应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标本采集与处理: 4.1受检者准备: 4.1.1受检者的状态: a.不可变的生物因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遗传; b.可变的生物因素: A)情绪: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会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B)运动:受检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可减少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 C)生理节律变化:昼夜的生理变化可能使测定结果不恒定,晨起固定时间空腹血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4.2采取标本时: A)体位: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采血时取坐位。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作者:凌聪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南雄512400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 %,98.1%和91.2%, 97.2%;TRWST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ELISA法和TPPA法在临床的诊断中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Research on Three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LING Cong The People's Hosptial of Nanxiong, Guangdong Nanxiong 51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ree kinds of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Method: 596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with TRUST, ELLSA and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respectively, 57 of them infected treponema pallidum. Result: There's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ELISA and TPPA method (P>0.05). The sensibility and specifity was 94.7%, 98.1% and 91.2%, 97.2& while,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UST, ELISA and TPPA (P<0.05). Conclusion: It's a good way to detect treponema pallidum with ELISA and PPPA method. Key words: Treponema pallidum; TRUST; ELISA TPPA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其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危害较大。近年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就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不同方法为临床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在此进行探讨。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和妇产科采集的596份标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进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96例,男134例,女462例,年龄25~70岁;均为我院皮肤科、外科门诊就诊患者和妇产科住院病人。根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其中57例临床确诊为梅毒感染。 1.2 方法:596份标本分别采用TRUST,TPPA,ELISA三种方法检测,检测所用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 1.3 试剂与仪器:①TRUST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江苏省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TL-2000A型梅毒自动旋转仪;②TPPA 试剂由日本富士欧必株式会社提供;③ELISA 试剂由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美国生产的Stat fax-2100酶标仪和Stat fax-2600洗板机。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 PS S14.0统计软件,不同方法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双抗体夹心法

1. 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结合测定.它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ELISA, 适用于检测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由于反应系统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的量相对于待测抗原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 与待测抗原的含量成正比(在方法可检测范围内). 测定复合物中的酶作用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物质量(OD 值),即可确定待测抗原含量. 若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则属于双位点夹心法.若采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和酶标抗原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体分子结合,则是双抗原夹心法. 操作步骤: ⑴将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载体McAb. 孵育一定时间,使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⑵加待检标本,孵育,使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充分反应,形成固相抗原抗 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⑶加酶标抗体,孵育,使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酶标抗体. ⑷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标本中抗原的量. 现多采用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做固相化和酶标抗体,则受检样 品和酶标抗体可一次性加入,简化流程,缩短反应时间.若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抗原可分别与酶标抗体和固相抗体结合而不形成上述夹心复合物(类似于免疫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时的后带现象),使最终结果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对此类标本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另外,当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RF)时,类 风湿因子(RF)可充当抗原而形成固相抗体-类风湿因子-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2. 间接法此法是测定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属非竞争结合试验.其原理是将抗原连接到固相载体上,样品中待测抗体与之结合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复合物,再用酶标二抗(针对受检 抗体的抗体,如羊抗人IgG 抗体)与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测定加底物后的显色程度,确定待测抗体含量. 操作步骤 ⑴将已知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⑵封闭:用高浓度无关蛋白封闭,阻止待检血清中非特异IgG吸附固相. ⑶加待检血清,孵育,使固相抗原和待检抗体充分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非特异抗体及其他血清成分. ⑷加酶标抗体或酶标SPA,孵育,形成固相抗原彳寺检抗体-酶标抗抗体(或酶标SPA复合物. ⑸加底物显色. 间接法由于采用的酶标二抗是针对一类免疫球蛋白分子(如抗人IgG),因此该法只需要换固相抗原,即可用一种酶标二抗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 3. 竞争法

罗丹明B快速检测胶体金

附件3 食品中罗丹明B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3)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罗丹明B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辣椒粉和辣椒酱中罗丹明B的快速测定。 2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罗丹明B经有机试剂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复溶后,罗丹明B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罗丹明B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0.2mol/L溶液A;称取31.21g磷酸二氢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0.2mol/L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按照体积比67:33混匀,制成pH7.1磷酸盐缓冲液。 3.2参考物质 罗丹明B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8.6% 表1 罗丹明B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配制 ,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浓度为1mg/mL的罗丹明B标准储备液。冷藏,有效期6个月。 ,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1μg/mL的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A。临用新制。,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摇匀,制成100ng/mL的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B。临用新制。 3.4材料 ,1000mg/6ml。 ,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4仪器和设备

4.1移液器:200μL、1mL和10mL。 4.2涡旋混合器。 4.3离心机:转速≥4000r/min。 4.4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4.5振荡器。 4.6样品浓缩仪:如有需要。 4.7环境条件:温度:15℃—25℃,相对湿度≤60%。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约500g,充分粉碎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和留样,密封,标记,于常温保存。 5.2试样提取和净化 准确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依次加入20mL提取剂(,振荡提取3min,以5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待净化。 吸取5mL提取剂(,流出液弃去。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固相萃取小柱中,流出液弃去。再加入20mL提取剂(,流出液弃去。用5mL甲醇洗脱小柱,收集洗脱液吹干。精密加入500μL复溶液(,涡旋混合1min,作为待测液。 5.3测定步骤 吸取200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5min;温育结束后,将试纸条(,室温温育5—8min,从微孔中取出试纸条,去掉试纸条下端的吸水海绵,进行结果判定。 吸取全部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5min;温育结束后,将金标微孔中溶液滴加到检测卡(,室温温育5—8min,进行结果判定。 5.4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 称取空白试样,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准确称取空白样品2g或适量(精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μL或适量罗丹明B标准中间液B(100ng/mL)(,使罗丹明B浓度为5μ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6结果判定要求 通过对比控制线和检测线的颜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由于长时间放置会引起检测线颜色的变化,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结果判定。目视结果判读依据如图1所示。 6.1无效 控制线(C线)不显色,表明不正确操作或试纸条/检测卡无效。

1双抗体夹心法

1。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结合测定、它就是检测抗原最常用得ELISA,适用于检测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得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得检测。 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连接于固相载体上得抗体与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由于反应系统中固相抗体与酶标抗体得量相对于待测抗原就是过量得,因此复合物得形成量与待测抗原得含量成正比(在方法可检测范围内)、测定复合物中得酶作用于加入得底物后生成得有色物质量(OD值),即可确定待测抗原含量、若固相载体上得抗体与酶标抗体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得抗原决定簇结合,则属于双位点夹心法。若采用固相载体上得抗原与酶标抗原分别与样品中被检测抗体分子结合,则就是双抗原夹心法、 操作步骤: ⑴将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载体McAb。孵育一定时间,使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得抗体与杂质。 ⑵加待检标本,孵育,使标本中得抗原与固相载体上得抗体充分反应,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她未结合物质。 ⑶加酶标抗体,孵育,使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酶标抗体。 ⑷加底物显色。固相上得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标本中抗原得量、 现多采用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特异性得单克隆抗体做固相化与酶标抗体,则受检样品与酶标抗体可一次性加入,简化流程,缩短反应时间、若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抗原可分别与酶标抗体与固相抗体结合而不形成上述夹心复合物(类似于免疫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时得后带现象),使最终结果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对此类标本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另外,当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RF)时,类风湿因子(RF)可充当抗原,而形成固相抗体—类风湿因子-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2。间接法 此法就是测定抗体最常用得方法,属非竞争结合试验、其原理就是将抗原连接到固相载体上,样品中待测抗体与之结合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复合物,再用酶标二抗(针对受检抗体得抗体,如羊抗人IgG抗体)与固相免疫复合物中得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受检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测定加底物后得显色程度,确定待测抗体含量。 操作步骤 ⑴将已知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得抗原及杂质。 ⑵封闭:用高浓度无关蛋白封闭,阻止待检血清中非特异IgG吸附固相。 ⑶加待检血清,孵育,使固相抗原与待检抗体充分结合,洗涤除去未结合得非特异抗体及其她血清成分。 ⑷加酶标抗体或酶标SPA,孵育,形成固相抗原-待检抗体-酶标抗抗体(或酶标SPA)复合物。 ⑸加底物显色、 间接法由于采用得酶标二抗就是针对一类免疫球蛋白分子(如抗人IgG),因此该法只需要换固相抗原,即可用一种酶标二抗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得抗体,具有更广泛得通用性。 3、竞争法 竞争法ELISA可用于抗原与半抗原得定量测定,也可对抗体进行检测。其方法与特点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Treponema Pallidum(Colloidal Gold) [包装规格] 一人份/袋,100袋/盒;25人份/筒,100人份/盒;单支/袋,50支/盒。 [临床意义] 快速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验原理] 应用免疫层析式双抗原夹心法原理 [主要组成成份] 由纯化的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抗原,免疫重组梅毒螺旋体抗体,固相硝酸纤维膜,胶体金交联的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及其他试剂制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4-30℃避光干燥处密封储存,切勿冰冻。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采集静脉血1-2ml与干净容器中分离出血或血浆样本,如不及时测定可置4℃冰箱贮存,超过三天应加入0.1%硫柳汞防腐,不可使用冻干样本。 [检验方法] 1、待测样本、检测试纸或其他检测用材料等均在室温平衡后取出试纸条或测试卡。 2、条型产品将测试条有剪头的一段插入血清或血浆样本容器中,约10秒后取出平放,15 分钟内观察显示结果。测试纸插入样本深处不可超过MAX标志线。 3、板型产品用所配滴管加2-3滴(约80μl-120μl)样本于加样孔中,15分钟在观察孔中 观察显示结果。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在检测线位置及对照线位置各出现一条反应线。 阴性:仅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反应线。 无效:测试纸无反应线出现或仅在检测线位置出现一条反映现,表明试验失败或检测试纸失效。请用新测试纸重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停止使用本批产品,并与当地经销商联系。[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1、由于技术上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以及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会导致错误的 结果。对可疑结果请重新测试。 2、本试剂只是定性的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它不能确定被测物在样本中的具 体含量。 3、本试剂仅是一种临床辅助诊断工具,如结果呈阳性,请及时采用其他方法做进一步检查 并以医师诊断为准。 [产品性能指标] 测试临床2400多人份临床血清/血浆样本,并与临床所用确诊试剂比较,结果证明该产品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98.6%,临床诊断特异性为99.7%。 [注意事项] 1、本品为一次性使用体外诊断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血清标本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结果分析

血清标本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 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2016年10月~12月在本院搜集的10161例住院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分析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是否与性别、年龄、疾病等因素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61例住院患者TRUST 生物学假阳性率为38(0.37%);男女患者(0.27% vs0.44%)以及各年龄段患者(0.33% vs0.60% vs0.18% vs.0.26% vs0.43%)之间假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TRUST假阳性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2.78%)、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2.17%)以及肿瘤(0.33%)等患者中,其抗体滴度均较低,不超过1:8。结论TRUST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对于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患者,建议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UST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rate in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yphilis serological test.Methods A total of 10161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2016 October to December in the hospital.With syphilis serological laboratory tests,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TRUST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age and gender,disease,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10161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RUST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38(0.37%);male and female patients(0.27% vs0.44%)and the patients of all ages(0.33% vs0.60% vs0.18% vs.0.26% vs0.4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lse positive rate(P<0.05);TRUST false positive in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diseases(2.78%),disease of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tumors(2.17%)and(0.33%)patients,the antibody titers were low,not exceeding 1:8.Conclusion TRUST test biological false positive rate for a certain existence,prone to false positive patients,the suggestion and TPPA such as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 serologic test combined detection. Key words:Syphilis;TRUST;Biological false-positive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已经问世数百年了,目前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是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以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1-3]。梅毒血清学试验为确诊梅毒病例所必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目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于梅毒的血清学检测采用了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合分析的办法,而相对于耗时的TPPA,TRUST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等特点,更适于大批量血样本的筛选,是目前临床实验最为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TRUST试验是用于筛选梅毒病人的非特异性试验,并非确证试验,它的原理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磷脂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凝集反应。除在梅毒的继发期,灵敏度可高达95%~100%外,在梅毒早期、晚期及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附件2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 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 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 3.2 参考物质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 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μ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 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 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 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5.2.3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粉碎混匀样品 5.0 g于离心管中,加入25.0 mL 水或专用提取液(3.1.1),漩涡混合器(4.4)提取5 min,静置1 min,中速定性滤纸(3.4.2)过滤,滤液用0.45 μm水相滤膜(3.4.4)过滤,备用; 5.3 测定 5.3.1 将滤液(5.2.3)稀释至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3.4.1)检测范围内,漩涡混合器(4.4)混匀,备用。 5.3.2 取150 μL待测溶液加入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内,恒温装置内反应6 min,结果判定。 6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线(T 线)和控制线(C 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采用目测法对结果进行判定,比色法和消线法判定原则如下: 6.1 比色法 6.1.1 无效 控制线(C 线)不显色,无论检测卡(T 线)是否显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检测装置已失效。 6.1.2 阳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显色明显浅于控制线(C 线),判为阳性。 —2—

胶体金法各种方法法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 以FABP 为例(检测抗原) 阳性反应 Y1=F14A (标记了胶体金) Y2=F104B (固定在NC 膜上即T 线) Y3=羊抗鼠IgG (固定在NC 膜上即C 线) 此方法较常用,主要用于较大分子量的蛋白(抗原)的检测。要求两株抗体针对一个抗原的不同位点才可以。也有个别的检测项目是双抗原夹心检测抗体的,原理类似。 样品(血清)含FABP 蛋白 金标记F14A 抗体 金-F14A-FABP 金-F14A-FABP-F14A 金-F14A-羊抗鼠IgG 金-F14A-FABP 羊抗鼠IgG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F14A 抗体 不显色 显示红色 金-F14A-羊抗鼠IgG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竞争法原理 以吗啡为例(检测抗原) 阳性反应 Y1=胶体金标记的吗啡单抗 Y2=吗啡-BSA 偶联物 Y3=羊抗鼠 此方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毒品、农药、肽链等)的检测。由于抗原分子量小不能直接固定于NC 膜上,常常用化学方法把小分子偶联到BSA 等大分子物质上再固定于NC 膜上。此结果与双抗原夹心法相反,阴性CT 两条都是红线,阳性只有C 线一条红线。 金-吗啡抗体-吗啡 吗啡-BSA 金标记吗啡抗体 显示红色 不显色 金-吗啡抗体-吗啡 羊抗鼠 样品(尿液)含吗啡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吗啡抗体 金-吗啡抗体-羊抗鼠 阴性尿液抗体-吗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间接法原理 以HIV 为例(检测抗体) 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不显色 此方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抗体检测,纯化或者重组的抗原固定于NC膜上,标记多为蛋 白A(ProteinA或叫SPA,抗体Fc端结合而与其它蛋白质不结合)。此方法要求胶体金 过量,一般来说样品再加入前需要稀释或者加极少量后再加缓冲液。 斑点免疫渗滤法使用就是间接法。

胶体金法各种方法法原理

双 抗体夹心 法原理 以FABP 为例(检测抗原) 阳性反应 Y1=F14A (标记了胶体金) Y2=F104B (固定在NC 膜上即T 线) Y3=羊抗鼠IgG (固定在NC 膜上即C 线) 此方法较常用,主要用于较大分子量的蛋白(抗原)的检测。要求两株抗体针对一个抗原的不同位点才可以。也有个别的检测项目是双抗原夹心检测抗体的,原理类似。 竞争法原理 以吗啡为例(检测抗原) 样品(血清)含FABP 蛋白 金标记F14A 抗体 金-F14A-FABP 金-F14A-FABP-F14A 金-F14A-羊抗鼠IgG 金-F14A-FABP 羊抗鼠IgG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F14A 抗体 不显色 显示红色 金-F14A-羊抗鼠IgG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 Y1=胶体金标记的吗啡单抗 Y2=吗啡-BSA 偶联物 Y3=羊抗鼠 此方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毒品、农药、肽链等)的检测。由于抗原分子量小不能直接固定于NC 膜上,常常用化学方法把小分子偶联到BSA 等大分子物质上再固定于NC 膜上。此结果与双抗原夹心法相反,阴性CT 两条都是红线,阳性只有C 线一条红线。 间接法原理 以HIV 为例(检测抗体) 金-吗啡抗体-吗啡 吗啡-BSA 金标记吗啡抗体 显示红色 不显色 金-吗啡抗体-吗啡 羊抗鼠 样品(尿液)含吗啡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金标记吗啡抗体 金-吗啡抗体-羊抗鼠 阴性尿液抗体-吗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 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

此方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抗体检测,纯化或者重组的抗原固定于NC 膜上,标记多为蛋白A(ProteinA 或叫SPA ,抗体Fc 端结合而与其它蛋白质不结合)。此方法要求胶体金过量,一般来说样品再加入前需要稀释或者加极少量后再加缓冲液。 斑点免疫渗滤法使用就是间接法。 显示红色 不显色

鼠疫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鼠疫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鼠疫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引起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烈性传染病。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被我国法定为甲类传染病。鼠疫主要通过鼠蚤类传播,曾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暴发流行。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对鼠疫快速诊断,尽早发现控制其传播的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品简介: 鼠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应用膜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组织样本中的鼠疫菌抗原。用于疑似鼠疫病例的辅助诊断及现场筛查。 性能特点: 1、特异性:本品与假结核杆菌、布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土拉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的108/ml悬液及正常人血清、褐家鼠血清样品,无交叉反应。 2、最低检出量:用生理盐水配制鼠疫菌F1抗原,最低检出量为1ng/ml。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以鼠疫菌特异性抗体致敏硝酸纤维素膜和制备免疫胶体金探针,应用层析式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临床标本、污染物和环境中鼠疫菌抗原的检出,也可用于纯培养鼠疫菌的鉴定。临床标本中,淋巴液的检出率高于血清和尿液。 试剂盒组成: 1、鼠疫抗原快速检测板 2、样本稀释液 3、说明书 4、干燥剂 包装规格:10人份/盒,单人份独立包装。 储存条件:4-25℃避光保存,不得冻存。 有效日期:2年 生产企业:广州市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要求: 制备样品检测液 1、纯培养细菌:挑取疑似鼠疫菌单个菌落,于小试管中制成0.3ml生理盐水菌悬液作为样品检测液。 2、临床标本:取疑似鼠疫患者或病畜腹股沟淋巴结针刺吸出物、脑脊液、血、痰和尿液标本,或死亡动物肝脾研磨标本,加少量生理盐水(约0.3ml)充分振荡混均,自然沉降后取上清作为样品检测液。 3、环境中污染物:取疑似鼠疫菌污染的土壤、灰尘,或物体表面、动物皮毛的擦拭子,浸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EA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EA 一、实验目的 1. 阐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原理,列举ELISA类型 2. 完成ELISA的基本操作 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4. 能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ELISA实验流程 二、实验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实验技术。 ELISA 类型: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间接ELISA、双抗体/原夹心法,竞争性ELISA、BAS-ELISA)。 1. 已知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特定的固相载体表面(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利用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表面的过程称为包被(coating)。蛋白质与聚苯乙烯固相载体是通过物理吸附结合的,靠的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上的疏水基团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疏水基团间的作用。这种物理吸附是非特异性的,受蛋白质的分子量、等电点、浓度等的影响。大分子蛋白质较小分子蛋白质通常含有更多的疏水基团,故更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 包被用抗原分为——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和合成多肽抗原三大类。 合成多肽抗原是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多肽片段。一般只含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纯度高,特异性也高,但由于分子量太小,往往难于直接吸附于固相上。借助于偶联物与固相载体的吸附,间接地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 2.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以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或以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本实验采用以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3. 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待测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 (制备结合物时所用纯度较高的IgG,以免在与酶联结时其他杂蛋白的干扰。最好用层析纯化的抗体,这样全部酶结合物均具有特异的免疫活性,可以在高稀释度进行反应,实验结果本底浅淡。抗原必须是高纯度的。) 4. 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验结果,还可通过ELISA检测仪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就将酶化学反应的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使ELISA方法成为一种既特异又敏感的检测方法。 常用于ELISA法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酯酶等,其中尤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多。由于酶催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呈色后须立刻测定(30min内),否则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颜色加深,无法准确地定量。 ELISA法中所用的酶要求纯度高,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转一性强,性质稳定,继续保留它的活性部位和催化能力。 HRP的色原底物: OPD(邻苯二胺)被认为是HRP最为敏感的色原底物之一,其在HRP的作用下,由过氧化氢(H202) 氧化而聚合成2,2’—二氨基偶氮苯(DAB)。缺点:实际工作中,用强酸尤其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梅毒螺旋体抗体(速写TP);组合项目申请:性病检测、输血前监测定加选本项目。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标本采集 2.1.1 采用含高效促凝剂或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无需抗凝。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号。 2.1.3 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5 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3 其它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标本接收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血清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在冰箱中(2~8℃)可稳定7天。-20℃放置12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份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保鲜膜。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存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天。备复检。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 本品采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时,样本中梅毒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抗原(大肠杆菌表达)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大肠杆菌表达)结合形成“Au-TPAg-TPAb-TP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的胶体金标记梅毒抗原(大肠杆菌表达)则在对照线处与预包被的兔抗TP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处显色。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4.1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出品。4.2 试剂盒保存:贮存于4~30℃干燥保存,有效期18个月。 4.3 试剂盒准备:试剂从包装里取出,需尽快进行试验,避免放置于空气中过长时间,导致受潮。 8标本检测步骤: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1.实验原理 梅毒的病原是苍白螺旋体(TP),感染后患者血清学反应较复杂,可产生2种抗体,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另一种是TP特异性抗体。前者在疾病活动期可检出,但治疗后很快下降,一般用RPR等检测。后者在治疗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可检测到。Syphagen-TPHA是一种检测TP抗体的特异、灵敏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适用于梅毒 确诊检查。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空腹采血 2.2 标本种类:血清或EDTA抗凝血浆 2.3 标本要求:检测标本可以是血清,对于大范围筛选实验,也可用含EDTA的血浆。如果出现可疑结果,用血清标本来确证。用含抗凝剂(EDTA)的试管收集血液,离 心收集血浆,在24小时内检测。 3. 标本储存:血清于2-8℃可存放48小时,在-20℃可存放4周;血浆则用含抗凝 剂(EDTA)的试管收集血液,离心收集血浆,在24小时内检测。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溶血、脂血或污染标本。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日本)富士瑞必欧珠式会社 6.3 包装规格:100人份 6.4 试剂盒组成:溶解液,血清稀释液,致敏粒子,未致敏粒子,阴性对照血清, 阳性对照血清,滴管2支,使用说明书。 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6.6存放于2-10℃,有效期为12个月,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得混用。 7. 操作步骤

7.1.1 每人份需4个孔,其中2个用于样品稀释。在第1个孔中加100ul(4滴)稀释液,在第2孔至第4孔中各加25ul(1滴)稀释液。 7.1.2 在第1孔加入25ul标本后,混匀后取25ul加入第2孔,混匀后取25ul加入第3孔,混匀后取25ul丢弃。 7.1.3 在第3孔加25ul(1滴)未致敏粒子;在第4孔加25ul致敏粒子。 7.1.4 轻轻摇晃混匀后,加盖静置于室温,120分钟后观察结果。 7.2 定量检测 7.2.1在第1个孔中加100ul(4滴)稀释液,在第2孔至最后一孔中各加25ul(1滴)稀释液。 7.2.2 在第1孔加入25ul标本,混匀后取25ul加入第2孔,混匀后取25ul加入第3孔,以同样的方式稀释至最后一孔,最后一孔混匀后取25ul丢弃。 7.2.3 在第3孔加25ul(1滴)未致敏粒子;在第4孔至最后一孔分别加25ul致敏粒子。 7.2.4 轻轻摇晃混匀后,加盖静置于室温,120分钟后观察结果。 8. 结果判断与分析 8.1 -粒子成纽扣状聚集,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 8.2 ±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边缘且平滑的圆形 8.3 +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聚集在周围 8.4 ++产生均一的聚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呈膜状延展 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阴性,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80以上)的反应图像判定为阳性时,最终判定为阳性。 9. 临床意义:如结果为阳性,说明有梅毒抗体,曾经受到梅毒的感染;如果结果为阴性说明不含梅毒抗体;如果出现临界结果,说明梅毒抗体水平低,处于梅毒早期阶段,或者是预后残留有抗体,并应进一步检查。 10.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1. 方法局限性: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会影响结果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