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5 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指导书

1、概述

梁是工程中常用的受弯构件。梁受弯时,产生弯曲变形,在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中经常要涉及到梁的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在工程检验中,也经常通过测量梁的主应力大小来判断构件是否安全,也可采用通过测量梁截面不同高度的应力来寻找梁的中性层。

2、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矩形截面简支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3、观察纯弯梁在双向交变加载下的应力变化特点。

3、实验原理

梁纯弯曲时,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 I My

式中:M —弯矩 Z I —横截面对中性层的惯性矩 y —所求应力点的纵坐标(中性轴为坐标零点)。 由上式可知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处的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根据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纯弯梁中的单元体处于单纯受拉或受压状态,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E *εσ=可知,只要测得不同梁高处的ε,就可计算出该点的应力σ,然后与相应点的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4、实验方案

4.1实验设备、测量工具及试件: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图1.8)、150mm 游标卡尺、四点弯曲梁试件(图5.1)。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由试验机主机部分和数据采集分析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加载机构及相应的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等。

图5.1实验中用到的纯弯梁,矩形截面,在梁的两端有支撑圆孔,梁的中间段有四个对称半圆形分配梁加载槽,加载测试时,两半圆型槽中间部分为纯弯段,在纯弯段中间不同梁高部位、在离开纯弯段中间一定距离的梁顶及梁底、在加工有长槽孔部位的梁顶及梁底均粘贴电阻应变片。

4.2 装夹、加载方案

安装好的试件如图5.2所示。试验时,四点弯曲梁通过销轴安装在支座的长槽孔内,形成滚动铰支座。梁向下弯曲时,荷载通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上部两半圆形加载槽,梁向上弯曲时,荷载通

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下部两半圆形加载槽,分配梁的两个加载支滚,一个为滚动铰支座,一个为

图5.1 四点弯曲梁试件

滑动铰支座,这样就可保证梁在弯曲加载时不产生其它附加荷载。分配梁通过加载大销轴与弯曲、弯扭转接套联接,转接套通过保险小销轴与油缸活塞杆上的短转换杆联接,这样当控制油缸活塞杆下行时,梁便向下弯曲,梁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当控制油缸活塞杆上行时,梁便向上弯曲,梁上部受拉、下部受压。为使梁在反复弯曲过程中有一过渡阶段及安装方便,保险小销轴与油缸活塞杆上的短转换杆联接采用长槽联接的方式。

实验时上、下弯曲加载的换向可通过控制油缸上、下行按钮实现,也可以通过设置通道报警功能自动换向。通过控制进油手轮的旋转来控制加载速度。

4.3 数据测试方案

实验时,拉、压力的大小测试同拉、压实验,

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油缸活塞杆的拉压力,

并通过计算得到梁纯弯段的弯矩。通过在不

同梁高部位粘贴电阻应变片来测量该位置

的应变,从而可以得到该梁高处的应力。 实

验时,为减小由于梁变形不对称引起的测量

误差,在梁两侧对称粘贴应变片,实验时采

用将相同位置的应变片串联测量的测试方

式。 为便于不同梁高应变的比较,应变的

测量采用共用补偿片的测量方式。

4.4 数据的分析处理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时记录试件所受

的力及应变,并生成力、应变实时曲线及力、应变X-Y 曲线,图5.3为在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实测的力、应变实时曲线。

此左窗口显示梁纯弯段中间部位梁高不同位置处的应变,右窗口内显示了梁纯弯段内不同部位最大应力的比较,中间窗口内显示的是试件所受的力和中性层处的应变。

5、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在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及实验设备操作后,就应该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实验预习报告包括:明确相关概念、预估试件的最大载荷、明确操作步骤等,在完成预习报告时,有些条件实验指导书已给出(包括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简介)、有些条件为已知条件、有些条件则需要查找相关标准或参考资料。通过预习报告的完成,将有利于正确理解及顺利完成实验。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分析以往的实验数据、观看实验过程等。

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并获得辅导教师的认可,是正式进行实验操作的先决条件。

图5.3 实测的力、应变实时曲线

图5.2试件的装夹

6、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6.1试件原始参数的测量

梁四点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是典型的验证性试验,实验中不仅需要准确地测量梁所受的

荷载及不同高度的应变,同时,为控制加载及试验完成后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实验前准确计

算出梁不同高度应变的理论值,也是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程中需要测量的原始参数

有:梁的截面高度h ,宽度b ,支座跨距l 、分配梁支座跨距a 以及各应变片距梁中性轴的

距离。在实验程中需要已知的原始参数有:材料的弹性模量E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 、

阻值R 、导线电阻等。

6.2试件装夹

6.2.1 调定系统的工作压力

打开“压力调节手轮”,关闭“进油手轮”,“油泵启动”“拉伸下行”打开进手轮至正常

工作位置,油缸活塞杆下行至最低位置,此时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就是系统工作时的最大压力,

通过调整“压力控制手轮”的位置调节系统工作压力至要求值,梁纯弯曲正应力电测试验时,

系统的工作压力设定为2MPa 。关闭“进油手轮”、“油泵停止”、“拉压停止”。

6.2.2 安装试件

第一步,将短转换杆安装到油缸活塞杆的螺孔内,并调整转换杆上圆孔的位置,使圆孔

正对试验机前方,调整时,控制油缸上行或下行,将圆柱销穿在短转换杆内,控制油缸上行

或下行,调整圆孔的方向。

第二步,将弯曲、弯扭转接套安装到短转换杆上,并通过保险销轴连接。销轴采用由后

至前的安装的方式,以利于实验中观察保险销轴在转接套长槽孔中的位置。加载时保险销轴

可在弯曲、弯扭转接套的长槽孔内上下滑动。下弯时,通过销轴传力,上弯时,短转换杆直

接推动弯曲、弯扭转接套。

第三步,将分配梁组合体平放到弯曲、弯扭转接套联接开口内。

第四步,将试验梁通过销轴联接到弯曲支座上,并调整实验梁使之基本在正中位置。

第五步,手提分配梁组合体,安装四个分配销轴。

第六步,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油泵起动”、“压缩上行”,打开“进油手轮”控制油

缸上行至合适位置,关闭“进油手轮”,

安装加载大销轴。调整油缸活塞杆位置

使保险销轴处于弯扭加载套的中间部

位,此时试件处于非受力状态,关闭“进

油手轮”、“油泵停止”、“拉压停止”。

6.3连接测试线路

按要求联接测试线路,一般第一通

道测拉、压力,连接到试验机的拉、压

力传感器接口上。其余通道选择测应变,采用共用补偿片的1/4桥方式,如

图5.4所示,应变的测试采用双片串联

的方式。首先用短路线将相同梁高的两片应变片串连起来,包括补偿应变片,联接采用快速

插头联接的方式,然后,将被测应变片依次连接到测试通道中,联接时注意应变片的位置与

测试通道的对应关系,依次接入梁顶部应变片、梁上部h/4处的应变片,中性层处的应变片,

梁下部h/4处的应变片,梁底应变片,梁顶部离开跨中一定距离的应变片,梁底部离开跨中

一定距离的应变片等。

6.4设置数据采集环境

6.4.1进入测试环境

图5.4 1/4桥接线方式

首先检测仪器。检测到仪器后,系统将自动给出上一次实验的测试环境。或通过文件-引入项目,引入所需要的采集环境。

6.4.2设置测试参数

测试参数是联系被测物理量与实测电信号的纽带,设置正确合理的测试参数是得到正确数据的前提。测试参数由系统参数、通道参数及窗口参数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参数包括测试方式、采样频率、报警参数、实时压缩时间及工程单位等;通道参数反映被测工程量与实测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关系,由测量内容、转换因子及满度值等组成;窗口是指为了在实验中显示及实验完成后分析数据而设置的曲线窗口,曲线分为实时曲线及X-Y函数曲线两种。

第一项、系统参数

采样方式:采样频率一般选择“20-100Hz”,“拉压测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纯弯梁实验是一个非破坏性试验,需要通过设置报警通道来保护试件。试验时,当实测数据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油缸就会按照指定的要求反向运行或停止运行,报警通道一般设置为测力通道,报警值由试验预估最大荷载确定,例如,当控制弯梁最大应变为800με时,所加的拉、压力应小于12KN,此时,设置报警参数上、下限为±12KN时,就可以保证量最大应变不超过800με,以保证试件的安全。

第二项、通道参数

通道选择测量油缸活塞杆的拉压力,同拉压试验一样设置相应的修正系数。其余通道选择应力应变的测量方式,需要输入桥路类型-选择“方式一”,选择“方式一”时需要选择:应变计电阻、导线电阻、灵敏度系数、工程单位。

第三项、窗口参数

可以开设三个数据窗口,测量油缸活塞杆的拉压力与中性层应变的窗口、纯弯段中间不同梁高的应变窗口、纯弯段内不同位置最大应变窗口。并设定好窗口的其它参数如坐标等。

6.4.3 数据预采集,验证报警参数

6.4.3.1数据预采集

确定采集设备各通道显示的满度值是否与通道参数的设定值相一致后,选择“控制”- “平衡”- “清零”- “启动采样”,输入相应的文件名,选择好存储目录以后便进入了相应的采集环境。此时从实时曲线窗口内便可以读到相应的零点数据,证明采集环境能正常工作。

6.4.3.2,验证报警参数

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自控”,“拉压下行”打开“进油手轮”,控制加载速度,缓慢加载,注意观察保险销的位置,至上限报警值时油缸活塞杆自动反向向上运行,同样,当向上加载至下限报警值时,油缸活塞杆自动向下运行,证明报警功能可用。

并同时验证在该报警值下的应变值。若报警值不满足要求,可适时修改至合适值。验证完成后,观察保险销轴的位置,当保险销轴处于弯扭转接套的中间位置时,关闭进油手轮,停止采集数据。这样就完成了数据采集环境的设置。

若设备无通道报警功能时需设置限位开关的位置来控制自动反向运行,并进行验证。6.4 加载测试

在确信设备和采集环境运行良好以后便可以开始正式的加载试验了。首先设置一下试验机所处的状态,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自控”“油泵启动”,“拉伸下行”。前面已经设置好了采集环境,这里只需要选择“控制”,“平衡”,“清除零点”,“启动采样”。采集到所需要的零点数据。

打开“进油手轮”,进行加载,在加载时,应注意观察保险销轴的位置,当试件不受力时,可以加快加载速度,当试件接近受力时应放慢加载速度。利用通道报警自动反向运行功

能或手动换向方式控制拉、压反复加载,采集到准确的三组反复弯曲数据后,当试件不受力时就可以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停止”、“油泵停止”按钮,然后停止采集数据。7、分析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7.1 验证数据

首先回放试验加载的全过程,把数据调进来,显示全部数据,预览全部数据。将测力窗口设置成X-Y记录方式,X轴梁顶应变、梁底应变,Y轴-测力通道。以验证应变与荷载的线性关系,及正反向弯曲时,应变的变化规律。

7.2读取数据

验证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采用分级读数的方式分析数据,共分5级,依据试验过程中的最大荷载,确定级差,为消除起始点误差的影响,将第一级荷载(2kN)作为起始数据。将测力窗口重新恢复为普通绘图方式,通过数据移动及局部放大功能,将多个窗口显示同样一段数据,采用光标同步的方式进行同步读数,读数时,将主动光标放在测力窗口,采用光标拖动与方向键微移光标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合适的荷载值,此时应注意光标读数的小数点位数,测力通道:2位,应变通道:1位。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采用拉、压双向加载测试,分析数据时需要分析两组数据,拉伸弯曲段,压缩弯曲段。对于用油压传感器测力的系统,测力通道需根据拉、压段输入不同的修正系数。

7.3 分析数据

将读取的数据,依次填入到相应的数据分析表格或代入到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将实测值与计算值相比较,分析误差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交变加载,分析数据时需要分析两段正反向加载数据,并分别填入到相应的表格中,注意正、反向数据的对比。

7.4 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数据就可以进行试验报告的填写了,完成实验报告的各项内容。并总结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

在填写原始数据及实验结果时需要注意数据的读数需正确反映试验设备的分辨率,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应能反映实验的精度等。

8、实验注意事项

1、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明确的方案时,按急停按钮;

2、打开试验机通过溢流阀或打开压力控制手轮设定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以不超过3MPa 为宜;实验时可先打开压力控制手轮以确保试件安全;

3、调整竖向加力杆开口位置时,需在油缸上行或下行的状态下进行,此时应特别注意手的位置;

4、在设置通道报警参数时应采用渐增的方式,可先设置一较小的报警值,证明计算及报警系统可用后再设置相应的实验报警值。

5、在验证通道报警参数时需确保试件的安全,需有明确的报警失效的控制方案,如:在开口很小的情况下控制进油手轮,使得可随时关闭进油手轮;手放在“拉压停止”或“油泵停止”按钮上,可随时停止加载等。

6、加载测试完成后,严禁出现数据采集停止而油泵仍在工作的情形。正确的操作是:“采集到准确的三组反复弯曲数据后,当试件不受力时可以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停止”、

“油泵停止”按钮,然后停止采集数据”。

§6 弯扭组合主应力电测实验指导书

1、概述

在工程实际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往往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即组合变形。

经简化后,构件表面处于平面应力状态,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下的试验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2、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掌握用应变花测量某一点主应力大小及方向的方法;

3、通过在不同的特征部位粘贴应变片及双向交变加载,反映不同的受力形式引起

的应变及其方向的变化。

3、实验原理

通过对应力单元体的分析可知,要得到平面应力状态下单元体主应力大小及方向需要知

道单元体两垂直方向的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及剪应力大小及方向。在弹性模量电测实验时,通过粘贴两垂直方向的应变片从而测得纵ε、横ε,并有,E ?=纵纵εσ,也就是说该纵向应力可以通过该方向的应变直接得到,但不能将此推广为:“任意方向的应力与该方向的应变为简单的E ?=ααεσ关系”。譬如:在弹性模量电测实验中有E ?=纵纵εσ是正确的,

E ?=横横εσ则是错误的,因为,在单向拉压状态时,0=横σ,横ε是由纵ε而不是由横

σ引起的,μεε?=纵横。由泊松比的定义可知,在双向应力状态下,与任意应力方向同向

的应变包含垂直方向应变引起的分量,此时的应力不能简单由E ?=ααεσ来求得。同样,在平面应力状态下,αε还包含剪应变γ引起的分量。

为简化分析,取如图6.1所示的单元体进行分析,依据胡克定律可得

)(1)(112*

221*1μσσεμσσε-=-=

E

E (6-1) 式中,1σ-最大主应力,2σ-最小主应力,*1ε-最大主应力(1σ)方向的线应变,*

2ε-

最小主应力(2σ)方向的线应变,E -弹性模量,μ-泊松比。 )(1)(1*1*222*2*12

1μεεμσμεεμσ+-=+-=

E E (6-2)

图6-1 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变圆 为方便不同方向应变的表述,设定测点坐标系,定义测点处的应变分量分别为x ε、y ε、

xy γ,定义与X 轴夹角为α方向的应变为αε,并规定α角以逆时针转动为正。则有:

ααγαεαεεαcos sin sin cos 22xy y x ++=

(6-3a )

经三角函数关系变换后,得到

αγαεεεεεα2sin 2

12cos )(21)(21xy y x y x +-++= (6-3b )

可以看出,所得的αε表达式与平面应力状态下α

σ的表达式类同,据此可得到如图6-1所示横坐标为ε,

纵坐标为2/γ-的应变圆,此应变圆可表示出平面应力

状态下一点处不同方向应变的变化规律。

由于在平面应力状态下,1σ与2σ为主应力,在此

平面内τ=0,故其,0=γ,由应变单元体分析可知,

在0=γ时,*1ε、*2ε为主应变,即1*1εε=,

2*2εε=。这样,主应力的测量就可以转化为主应变的测量。 )(1)(11222212

1μεεμσμεεμσ+-=+-=

E E (6-4) 通过图6-1所示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变圆可知:

[]221)()(2

1xy y x y x γεεεεε+-++= []222)()(2

1xy y x y x γεεεεε+--+= (6-5) y

x xy εεγα-=arctan 20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直接测量到x ε、y ε,但无法直接测得xy γ,但由三点可确定唯一

的圆可知,只要知道任意三个方向的线应变就可以确定唯一的应变圆,在实际测量中,为粘

贴及确定主应力(变)方向方便,往往采用直角应变花或等角应变花。通常直角应变花的粘

贴方式如图6-2所示。

由α角方向的线应变公式(6-3a )可得:

a x εε=

c y εε= (6-6)

)(2c a b xy εεεγ+-=

将式(6-6)代入(6-5)可得 []{}221)()(2)(21c b b a c a εεεεεεε-+-++= []{}

222)()(2)(21c b b a c a εεεεεεε-+--+=

(6-7) c

a c a

b εεεεεα-+-=)(2arctan 20 将式(6-7)代入(6-4)可得

()()()()()()()()??????-+---++-=??????-+--+++-=2222222

1212211212211c b b a c a c b b a c a E E εεεεμεεμμσεεεεμεεμμσ (6-8)

实际测试时,有时采用如图6-3所示的粘贴方式,此时,由于三个应变片的相互位置关

系未发生变化,主应变1ε、2ε的计算公式同式(6-7),主应力的计算公式同式(6-8),主

应变的方向与应变片a 的夹角a α可表示为

c

a c a

b a εεεεεα-+-=)(2arctan 2 (6-9) 而,0045-=a αα ,故有

009022-=a αα

)

2tan(1)2tan(0a αα-= (6-10) 由式(6-7)得

图6-2 直角应变花垂直粘贴方式

图6-3 直角应变倾斜45度粘贴方式

c

a c a

b a εεεεεα-+-=)(2)2tan( (6-11) 将(6-9)代入到(6-8)可得 ))(2(

arctan 20c a b c a εεεεεα+---= (6-10)

这样便得到了直角应变花倾斜45度粘贴时的主应力(变)与X 轴的夹角。

主应力测试时,有时还用如图6-4所示的等角应变花,同直角应变花主应变的推导方式,可得其主应变及方向的表达式:

2

221)()()(3

23a c c b b a c b a εεεεεεεεεε-+-+-+++=

2

222)()()(323a c c b b a c b a εεεεεεεεεε-+-+--++=c

b a

c b εεεεεα---=2)(3arctan

20 (6-11) 4、实验方案

4.1实验设备、测量工具及试件: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图1.8)、150mm 游标卡尺、500mm 钢板尺、弯扭组合

试件(图6.5)。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由试验机主机部分和数据采集分析两部分组成,主机部

分由加载机构及相应的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等。

试件敏感部分截面为圆环形,实验前需要测量的原始参数有:试件截面尺寸D 、d,弯曲

力臂1w L 、2w L ,扭转力臂n L 。

图6-4 等角应变花的粘贴方式

4.2 装夹、加载方案

安装好的试件如图6.6所示。弯扭组合体的固定端插入到试验机右立柱的固定孔内,悬

臂梁的自由端为长槽孔,通过销轴与油缸活塞杆相联接,通过油缸活塞杆的上下移动,对试

件进行交变加载,加载的换向及速度控制同拉伸实验。同梁弯曲实验一样,为保证试件的安

全,需设置相应的报警保护装置。

4.3 数据测试方案

与拉、压试验相同,可以测得悬臂梁施力点的荷载,据此荷载,就可以得到弯扭组合试

件上任一截面的弯矩、扭矩、剪力,及悬臂梁上任一截面的弯矩及剪力。通过在弯扭组合试

件表面粘贴45度角应变花,测三向应变,利用广义胡克定律,可得到该点主应力大小及方

向,将其与计算值相比较,验证广义胡克定律。应变的测量采用共用补偿片的测量方式。另

外,通过在弯扭管的特征部位定向粘贴应变花的不同补偿方式,可测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

应变,得到特征点应变随弯曲、扭转的变化规律。

4.4 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案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时记录试件所受的力及应变,并生成力、应变实时曲线及力、应

变X-Y 曲线,图6.7为一个弯扭组合主应力及等强度梁电测实验荷载、应变实测曲线,中间

窗口-荷载的实时曲线,左窗口-等强度梁应变实时曲线,右窗口--弯扭组合试件某测点的三

向应变。数据读数利用光标同步分级读数的方式。

图6.5弯扭组合试件

图6-6 安装好的弯扭组合试件

图6.7 弯扭组合等强度梁实测实验曲线

如前所述,通过测得的集中荷载,就可以得到弯扭组合试件上任一截面的弯矩、扭矩、

剪力,及悬臂梁上任一截面的弯矩及剪力。通过在弯扭组合试件表面粘贴45度角应变花,

测三向应变,利用广义胡克定律,可得到该点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将其与计算值相比较,验

证广义胡克定律

5、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在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及实验设备操作后,就应该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实验预习报

告包括:明确相关概念、计算试件在安全应力下的最大荷载、明确操作步骤等,在完成预习

报告时,有些条件实验指导书已给出(包括后续的试验操作步骤简介)、有些条件为已知条

件、有些条件则需要查找相关标准或参考资料。通过预习报告的完成,将有利于正确理解及

顺利完成实验。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分析以往的实验数据、观看实验过程等。

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并获得辅导教师的认可,是进行正式实验操作的先决条件。

6、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6.1测量试件原始参数确定安全荷载

实验需要已知的原始参数有:材料的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K 、阻值R 、导线电阻等,需要的原始参数:试件截面尺寸D 、d,弯曲力臂1n L 、2n L ,扭转

力臂w L 。并根据最大应力计算试件的安全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原始参数有确定的设计值,只有在装夹中使其满足设计值实验装置

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如等强梁加载力臂(扭转力臂)n L 。有些参数需调整到设计值,如弯

曲力臂1w L 、2w L 。

6.2装夹试件

6.2.1调定系统的压力

为确保试件安全及方便控制加载速度,在所需荷载较小时,须设定系统工作压力。 在

油缸活塞杆无连接件的情况下, 打开“压力调节手轮”,关闭“进油手轮”,“油泵启动”“拉

伸下行”打开进油手轮至正常工作位置,使油缸活塞杆下行至最低位置,此时压力表指示的

压力就是系统工作时的最大压力,通过调整“压力控制手轮”的位置调节系统工作压力至要

求值,弯扭组合主应力及等强度梁电测实验中,系统的工作压力设定为2MPa 。调整完成后,

关闭“进油手轮”、“油泵停止”、“拉压停止”。

6.2.1安装试件

第一步,短转换杆安装到油缸活塞杆的螺孔内,并调整转换杆上圆孔的位置,圆孔正对

试验机前方。

第二步,将弯扭组合体的固定端插入到试验机右立柱的固定孔内,并安装调节丝杠。

第三步,将等强度梁安装到弯扭组合体的受力端的花键槽内,测量并调整其与工作应变

片的距离使之满足设计值1w L 、2w L 。

第四步,将弯扭转接套安装到短转换杆上,注意弯扭转接套开口的位置,并通过保险销

轴联接,销轴采用由后到前的安装方式,以利于实验中观察保险销轴在转接套长槽孔中的位

置。加载时保险销轴可在弯扭转接套的长槽孔内上下滑动。下行时,通过保险销轴传力给弯

扭转接套,上行时,短转换杆直接推动弯扭转接套。

第五步,控制油缸活塞杆上行,使弯扭转接套的圆孔与等强度梁的长槽孔平齐,安装加

力销轴,加力销轴可在弯扭转接套内转动,在等强度梁长槽孔内滑动。

第六步,旋转调节丝杠调整弯扭组合体固定端在右立柱中的位置,使得加力销轴作用在

等强度梁的“等强度施力点”上,调整油缸活塞杆的位置,使得保险销轴位于弯扭转接套长

槽孔的中间部位。

这样就完成了试件装夹,安装好的试件如图6.6所示。

6.3连接测试线路

按要求联接测试线路,一般第一通道选择测力,其余通道测应变。联线时应注意不同类

型传感器的测量方式及接线方式,联线方式应与传感器的工作方式相对应。应变的测试采用

单片共用补偿片的方式,将被测应变片依次联接到测试通道中,联接时注意应变片的位置、

方向与测试通道的对应关系。

6.4 设置采集环境

6.4.1进入测试环境

按要求联接测试线路,确认无误后,打开仪器电源及计算机电源,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提示检测到采集设备→确定→进入如图6.8所示的测试环境。同前面的实验一样,首先检测

仪器,通过文件-引入项目,引入所需要的采集环境。

6.4.2设置测试参数

第一项:系统参数

采样方式:采样频率:“20-100Hz ”,“拉压测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弯扭组合实验是

一个非破坏性试验,需要通过设置报警通道来保护试件。试验时,当实测数据达到报警设定

值时,油缸就会按照指定的要求反向运行或停止运行,报警通道一般设置为测力通道,报警

值由实验预估最大荷载确定,例如,当控制弯扭管根部最大应变不超过600με时,所加的

拉、压力应小于8KN ,此时,设置报警参数上限为8KN ,下限为时-8KN ,就可以保证测点最

大应变不超过600με,以保证试件的安全。

第二项:通道参数

测量油缸活塞杆的拉压力通道,同拉压实验设置相同的修正系数。其余通道测量应变,对于设置为应力应变的通道需将其修正系数“b”设置为“1”。进入应力应变测试,由于采用共用补偿片,需要输入桥路类型-选择“方式一”,当选择“方式一”时需要输入的参数有:应变计电阻、导线电阻、灵敏度系数、工程单位,并选择相应的满度值。

第三项:窗口参数

可以开设多个数据窗口,其中中间窗口为测力窗口,其余每个窗口测量一组电阻应变片,并按顺序排列,并设定好窗口的其它参数如坐标等。

6.4.3 数据预采集,验证报警参数

6.4.3.1数据预采集

确定采集设备各通道显示的满度值与通道参数的设定值相一致后,选择“控制”- “平衡”- “清零”- “启动采样”,输入相应的文件名,选择好存储目录以后便进入了相应的采集环境。此时从实时曲线窗口内便可以读到相应的零点数据,证明采集环境能正常工作。

6.4.3.2,验证报警参数

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自控”,“油泵启动”,“拉压下行”,打开“进油手轮”,油缸活塞杆下行,注意观察保险销的位置,控制加载速度,缓慢加载,至上限报警值时油缸活塞杆自动反向向上运行,同样,当油缸活塞杆上行加载至下限报警值时,油缸活塞杆也会自动反向下行,油缸活塞杆自动向下运行,证明报警功能可用,并同时验证在该报警值下的应变值。若报警值不满足要求,可适时修改至合适值。验证完成后,观察保险销轴的位置,当保险销轴处于弯扭加载套的中间位置时,关闭进油手轮,停止采集数据。这样就完成了数据采集环境的设置。

若设备无通道报警功能时需设置限位开关的位置来控制自动反向运行,并进行验证。6.4 加载测试

在确信设备和采集环境运行良好以后便可以开始正式的加载试验了。

首先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油泵启动”,“拉伸下行”。前面已经设置好了采集环境,这里只需要平衡,清除零点,启动采样。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

打开“进油手轮”,进行加载,加载应注意观察保险销轴的位置,当保险销轴不受力时,可以加快加载速度,当保险销轴接近受力时应放慢加载速度。在拉伸下行加载过程中是通过保险销轴传力的,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数据的正确性。至上限报警时,油缸活塞杆会自动反向上行,在上行加载时通过短转换杆将力传递给弯扭转接套,给试件进行加载。至下限报警值时,油缸活塞杆同样会自动反向下行。在实验过程中也可采用手动换向的加载方式,并注意控制“进油手轮”以控制加载速度。

采集到准确的三组反复弯扭数据后,当保险销轴不受力时就可以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停止”、“油泵停止”按钮,然后停止采集数据。

7、分析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7.1 验证数据

首先显示全部数据,回放加载测试数据,将测力窗口设置成X-Y记录方式,X轴--应变通道,Y轴--测力通道。以验证应变与荷载的线性关系,及正反向加载时,应变的变化规律。

7.2 读取数据

弯扭组合主应力及等强度梁电测实验采用分级读数的方式分析数据,共分5级,依据试验过程中的最大荷载,确定级差,为消除起始点误差的影响,将荷载级差作为起始数据。将测力窗口重新恢复为普通绘图方式,通过数据移动及局部放大功能,将多个窗口显示同样一段数据,采用光标同步的方式进行同步读数,读数时,将主动光标放在测力窗口,采用光标

拖动与方向键微移光标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合适的荷载值,此时应注意光标读数的小数点位数,测力通道:2位,应变通道:1位。

7.3 分析数据

将读取的数据,依次填入到相应的数据分析表格或代入到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将实测值与计算值相比较,分析误差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交变加载,分析数据时需要分析两段正反向加载数据,并分别填入到相应的表格中,注意正、反向数据的对比。

7. 4 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数据就可以进行试验报告的填写了,完成实验报告的各项内容。并总结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

在填写原始数据及实验结果时需要注意数据的读数应能反映试验设备的分辨率,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应能反映试验的精度等。

8、实验注意事项

1、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明确的方案时,按急停按钮。

2、有些原始参数有确定的设计值,只有在装夹中使其满足设计值实验装置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如等强梁加载力臂(扭转力臂)n L 。有些参数需调整到设计值,如弯曲力臂1w L 、2w L 。

3、打开试验机通过溢流阀或打开压力控制手轮设定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以不超过3MPa 为宜;实验时可先打开压力控制手轮以确保试件安全;

4、在设置通道报警参数时应采用渐增的方式,可先设置一较小的报警值,证明计算及报警系统可用后再设置相应的实验报警值。

5、在验证通道报警参数时需确保试件的安全,需有明确的报警失效的控制方案,如:在开口很小的情况下控制进油手轮,使得可随时关闭进油手轮;手放在“拉压停止”或“油泵停止”按钮上,可随时停止加载等。

6、加载测试完成后,严禁出现数据采集停止而油泵仍在工作的情形。正确的操作是:采集到准确的三组反复弯扭数据后,当试件不受力时就可以关闭“进油手轮”、选择“拉压停止”、“油泵停止”按钮,然后停止采集数据。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拉伸、扭转、冲击、应变)

C 61`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试件受力和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2.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的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等物理 现象;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破坏现象。 3.测定拉伸时低碳钢的强度指标(s 、b )和塑性指标(、);测定压 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b。 4.学习、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 拉伸实验所用试件(材料:低碳钢)如图1所示,压缩实验所用试件(材料:铸铁)如图2所示: d l l 图1 拉伸试件图2 压缩试件 四、实验原理 1、拉伸实验 低碳钢试件拉伸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曲线,即低碳钢拉伸曲线,见图3。 对于低碳钢材料,由图3曲线中发现OA直线,说明F正比于l,此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B-C)常呈锯齿形,表示载荷基本不变,变形增加很快,材料失去抵抗变形能力,这时产生两个屈服点。其中,B点为上屈服点,它受变形大小和试件等因素影响;

B 点为下屈服点。下屈服点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作为屈服载荷。测定屈服载荷Fs 时,必须缓慢而均匀地加载,并应用s =F s / A 0(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计算屈服极限。 图3 低碳钢拉伸曲线 屈服阶段终了后,要使试件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加载荷,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当载荷达到强度载荷F b 后,在试件的某一局部发生显著变形,载荷逐渐减小,直至试件断裂。应用公式b =F b /A 0计算强度极限(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 根据拉伸前后试件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计算出低碳钢的延伸率和端面收缩率 ,即 %100001?-= l l l δ,%1000 1 0?-=A A A ψ 式中,l 0、l 1为试件拉伸前后的标距长度,A 1为颈缩处的横截面积。 2、压缩实验 铸铁试件压缩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 转换和处理, 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 曲线,即铸铁压缩曲线,见图4。 图4 铸铁压缩曲 线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5 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指导书 1、概述 梁是工程中常用的受弯构件。梁受弯时,产生弯曲变形,在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中经常要涉及到梁的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在工程检验中,也经常通过测量梁的主应力大小来判断构件是否安全,也可采用通过测量梁截面不同高度的应力来寻找梁的中性层。 2、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矩形截面简支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3、观察纯弯梁在双向交变加载下的应力变化特点。 3、实验原理 梁纯弯曲时,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 I My =σ 式中:M —弯矩 Z I —横截面对中性层的惯性矩 y —所求应力点的纵坐标(中性轴为坐标零点)。 由上式可知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处的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根据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纯弯梁中的单元体处于单纯受拉或受压状态,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E *εσ=可知,只要测得不同梁高处的ε,就可计算出该点的应力σ,然后与相应点的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4、实验方案 4.1实验设备、测量工具及试件: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图1.8)、150mm 游标卡尺、四点弯曲梁试件(图5.1)。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由试验机主机部分和数据采集分析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加载机构及相应的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等。 图5.1实验中用到的纯弯梁,矩形截面,在梁的两端有支撑圆孔,梁的中间段有四个对称半圆形分配梁加载槽,加载测试时,两半圆型槽中间部分为纯弯段,在纯弯段中间不同梁高部位、在离开纯弯段中间一定距离的梁顶及梁底、在加工有长槽孔部位的梁顶及梁底均粘贴电阻应变片。 4.2 装夹、加载方案 安装好的试件如图5.2所示。试验时,四点弯曲梁通过销轴安装在支座的长槽孔内,形成滚动铰支座。梁向下弯曲时,荷载通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上部两半圆形加载槽,梁向上弯曲时,荷载通 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下部两半圆形加载槽,分配梁的两个加载支滚,一个为滚动铰支座,一个为 图5.1 四点弯曲梁试件

材料力学试验

第五章材料力学实验 5.1 拉伸 拉伸是材料力学最基本的实验,通过拉伸可以测定出材料一些基本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强度、塑性等。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塑性材料的上下屈服强度R eH 、R eL 、抗拉强度R m 、断后延伸率A和截面收缩率Z;测定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R m; 2.掌握用引伸计测定塑性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方法; 3.绘制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 4.观察和分析上述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比较它们力学性质的差异; 5.了解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试件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引伸计,游标卡尺等。 最常见的拉伸试件的截面是圆形和矩形,如图5.1-1(a)、(b)所示。 l)是待测部分的主体,其截面积为S0。按标试件分为夹持部分、过渡段和待测部分。标距( l)与其截面积(S0)之间的关系,拉伸试件可分为比例试件和非比例试件。按国家标准GB228-2002距( 的规定,比例试件的有关尺寸如下表5.1-1。 表5.1-1 三.实验原理

1.塑性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 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 ,也叫杨氏模量。因此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E 的测定是材料力学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实验。 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 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实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荷载与变形关系为: ES Fl l = ? (5.1-1) 若已知载荷F 及试件尺寸,只要测得试件标距内的伸长量Δl 或纵向应变即可得出弹性模量E 。 000 Fl F E lS S = =? (5.1-2) 本实验采用引伸计在试件预拉后,夹持在试件的标距范围内,并在弹性阶段测试;当进入过弹性阶段或屈服阶段,取下引伸计。其中塑性材料的拉伸实验不间断。 2.塑性材料的拉伸(低碳钢) 实验原理如图5.1-2(a )所示,首先,实验各参数的设置由PC 传送给测控中心后开始实验,拉伸时,力传感器和引伸计分别通过两个通道将式样所受的载荷和变形连接到测控中心,经相关程序计算后,再在PC 机上显示出各相关实验结果。 图5.1-2(b )所示是典型的低碳钢拉伸图。 当试件开始受力时,因夹持力较小,其夹持部分在夹头内有滑动,故图中开始阶段的曲线斜率 低碳钢的屈服阶段通常为较为水平的锯齿状(图中的B ′-C 段),与最高载荷B ′对应的应力称上屈服极限,由于它受变形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同样,屈服后第一次下降的最低点也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除此之外屈服过程中的最小值(B 点)作为屈服强度R e L : el el F R S = (5.1-3) 当屈服阶段结束后(C 点),继续加载,载荷—变形曲线开始上升,材料进入强化阶段。若在这一阶段的某一点(如D 点)卸载至零,则可以得到一条与比例阶段曲线基本平行的卸载曲线。此时立即再加载,则加载曲线沿原卸载曲线上升到D 点,以后的曲线基本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可见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 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实验中心 王明芳编 2012-2-22

力学实验规则及要求 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按各次实验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实验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验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验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验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验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 (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 (2)实验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验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验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四、实验报告的一般要求 实验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验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验结果。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验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出实验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 实验一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4) 实验二材料弹性模量E、泊松比μ的测定 (7) 实验三偏心拉伸实验 (12) 实验四等强度梁实验 (16) 实验五悬臂梁实验 (18) 实验六压杆稳定实验 (21) 实验七纯扭转实验 (25) 实验八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实验实验 (28)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解析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 教学班级: 教学时间: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湖南工学院

1 实验一 拉伸实验 一、本实验主要内容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三、实验重点难点 1、拉伸时难以建立均匀的应力状态。 2、采集数据时,对数据的读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和提醒学生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1、低碳钢拉伸图分为几阶段?每一阶段,力与变形有何关系?有什么现象? 2、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可测得哪些力学性能指标?用什么方法测得?

1 实验一 拉伸实验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由本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明材料在静拉伸下的一些性能,诸如材料对载荷的抵抗能力的变化规律、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等重要机械性能,这些性能是工程上合理地选用材料和进行强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分规等。 三、拉伸试件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如图所示。图中工作段长度l 称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为了使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必须按国家标准做成标准试件,即 5l d =或10l d =。 对于一般板的材料拉伸实验,也应按国家标准做成矩形截面试件。其截面面积 和试件标距关系为l = l =A 为标距段内的截面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验一实验绪论 一、材料力学实验室实验仪器 1、大型仪器: 100kN(10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00kN(20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EW-300C微机屏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WAW-600C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小型仪器: 弯曲测试系统;静态数字应变仪 二、应变电桥的工作原理 三、材料力学实验与材料力学的关系 四、材料力学实验的要求 1、课前预习 2、独立完成 3、性能实验结果表达执行修约规定 4、曲线图一律用方格纸描述,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5、应力分析保留小数后一到二位

实验二轴向压缩实验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I、测定低碳钢压缩屈服点 II、测定灰铸铁抗压强度 2、实验原理及方法 金属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很短的圆柱,以免被压弯。圆柱高度约为直径的倍~3倍。混凝土、石料等则制成立方形的试块。 低碳钢压缩时的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表明: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极限σε,都与拉伸时大致相同。进入屈服阶段以后,试样 越压越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继续增强,因而得不 到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3、实验步骤 I、放试样 II、计算机程序清零 III、开始加载 IV、取试样,记录数据 二、轴向压缩实验原始数据 指导老师签名:徐

三、轴向压缩数据处理 测试的压缩力学性能汇总 强度确定的计算过程: 实验三轴向拉伸实验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1)、用引伸计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弹性模量E; (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 2、实验原理及方法 I.弹性模量E及强度指标的测定。(见图) 低碳钢拉伸曲线铸铁拉伸曲线 (1)测弹性模量用等增量加载方法:F o =(10%~20%)F s , F n =(70%~80%)F s 加载方案为:F 0=5,F 1 =8,F 2 =11,F 3 =14,F 4 =17 ,F 5 =20 (单位:kN) 数据处理方法: 平均增量法 ) , ( ) ( 0取三位有效数 GPa l A l F E m om ? ? ? = δ(1) 线性拟合法 () GPa A l l F n l F F n F E om o i i i i i i? ? ∑ - ∑? ∑ ∑ - ∑ = 2 2 ) ( (2)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试验一岩石单轴抗压试验 一、试验的目的: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 c。当无侧限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基本原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MPa) 一般简称抗压强度。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2、测量平台、角尺、放大镜、游标卡尺。 3、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压力机应能连续加载且没有冲击,并具有足够的吨位,使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 (2)压力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其中之一须具有球形座,板面须平整光滑。 (3)承压板的直径应不小于试样直径,且也不宜大于试样直径的两倍。如压力机承压板尺寸大于试样尺寸两部以上时,需在试样上下两端加辅助承压板。辅助承压板的

刚度和平整度应满足压力机承压板的要求。 (4)压力机的校正与检验,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认为裂隙。 (2)试件规格:采用直径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各尺寸允许变化范围为:直径及边长为±0.2厘米,高为±0.5厘米。 (3)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之比宜为2.0~2.5。 (4)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 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 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 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4)试样含水状态处理 在进行试验前应按要求的含水状;制备试样时采用的冷却液,必须是洁净水,不许使用油液。 (5)对于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的岩石,应采用干法制样 2、试样描述 描述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加荷方向与岩石试样内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及试样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3、试样尺寸测量

材料力学实验参考

实验一、测定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和面积收缩率ψ。 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3、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绘制拉伸图(l F ?-曲线)。 二、仪器设备 1、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简要 材料的力学性质s σ、b σ、δ和ψ是由拉伸破坏试验来确定的。试验时,利用试验机自动绘出低碳钢拉伸图和铸铁拉伸图。对于低碳材料,确定屈服载荷s F 时,必须缓慢而均匀地使试件产生变形,同时还需要注意观察。测力回转后所指示的最小载荷即为屈服载荷s F ,继续加载,测得最大载荷b F 。试件在达到最大载荷前,伸长变形在标距范围内均匀分布。从最大载荷开始,产生局部伸长和颈缩。颈缩出现后,截面面积迅速减小,继续拉伸所需的载荷也变小了,直至断裂。 铸铁试件在极小变形时,就达到最大载荷,而突然发生断裂。没有流动和颈缩现象,其强度极限远低于碳钢的强度极限。 四、实验过程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在试件的标距范围内测量三个截面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取三处中最小值作为计算试件横截面积的直径。 2、 按要求装夹试样(先选其中一根),并保持上下对中。 3、 按要求选择“试验方案”→“新建实验”→“金属圆棒拉伸实验”进行试验,详细操 作要求见万能试验机使用说明。 4、 试样拉断后拆下试样,根据试验机使用说明把试样的l F ?-曲线显示在微机显示屏 上。从低碳钢的l F ?-曲线上读取s F 、b F 值,从铸铁的l F ?-曲线上读取b F 值。 5、 测量低碳钢(铸铁)拉断后的断口最小直径及横截面面积。 6、 根据低碳钢(铸铁)断口的位置选择直接测量或移位方法测量标距段长度1l 。 7、 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断口特征。

材料力学实验

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 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 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3,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4,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 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抗压屈服极限与抗拉屈服极限相近,此时试件不会发生断裂,随荷载增加发生塑性形变;铸铁为脆性材料,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无屈服现象。压缩试验时,铸铁因达到剪切极限而被剪切破坏。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低碳钢材料塑性好,其抗剪能力弱于抗拉;抗拉与抗压相近。铸铁材料塑性差,其抗拉远小于抗压强度,抗剪优于抗拉低于抗压。故在工程结构中塑性材料应用范围广,脆性材料最好处于受压状态,比如车床机座。 5,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6,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必须用逐级加载的方法测弹性模量? 答: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不相同,采用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可降低误差,同时可以验证材料此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 试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加砝码时,百分表指针不动,这是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检查百分表是否接触测臂或超出百分表测量上限,应调整百分表位置。 8,测G时为什么必须要限定外加扭矩大小? 答:所测材料的G必须是材料处于弹性状态下所测取得,故必须控制外加扭矩大小。 9, 碳钢与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情况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主讲:林植慧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实验一, 二 低碳钢(Q235钢)、铸铁的轴向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低碳钢(Q235钢)和铸铁在拉伸试验中的各种现象。 2.测绘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载荷―变形曲线(F ―Δl 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σ―ε曲线)。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比例极限P σ,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和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σ。 4.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5.观察低碳钢在拉伸强化阶段的卸载规律及冷作硬化现象。 6.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 3.游标卡尺。 4.低碳钢、铸铁拉伸试件。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和变形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低碳钢和铸铁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材料,而且它们的力学性质也较典型。 试验采用的圆截面短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制成,标距0l 与直径0d 之比为5100 0或=d l ,如图1-1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因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便于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相互比较。图中:0d 为试样直径,0l 为试样的标距。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其他形状截面的试样。 图 1-1 金属拉伸试验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与电子万能试验机联机的计算机显示屏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也称为F ―l ?曲线),如图1-2所示。低碳钢试样的拉伸曲线(图1-2a)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及局部变形阶段。如果在强化阶段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测量材料弹性模量E)

测量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 一、实验名称 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Q235钢弹性模量E的实验方法; 2.熟悉CEG-4K型测E试验台及其配套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CEG-4K型测E试验台 2.球铰式引伸仪 四、试样制备 1. 试样:Q235钢,如图所示,直径d=10mm,标距L=100mm。 2、载荷增重ΔF=1000N(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初载砝码一个,重16N,采用1:40杠杆比放大) 五、实验原理 实验时,从F0到F4逐级加载,载荷的每级增量为1000N。每次加载时,记录相应的长度变化量,即为ΔF引起的变形量。在逐级加载中,如果变形量ΔL 基本相等,则表明ΔF与ΔL为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完成一次加载过程,将得到ΔL的一组数据,实验结束后,求ΔL1到ΔL4的平均值ΔL平,代入胡克定律计算弹性模量。即

EA l F l ? ? = ? ?001 .0 备注:引伸仪每格代表0.001mm。 六、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部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2.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注意: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试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左右的角度。 3.挂上砝码托。 4.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初读数。 5.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录一次引伸仪的读数。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防止砝码失落而砸伤人、物。 6.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 七、数据处理 1. 记录相关数据 分级加载初载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引伸仪读数L0= L1= L2= L3= L4= 2.计算 (1)各级形变量的计算 分级加载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平均值形变量ΔL1= ΔL2= ΔL3= ΔL4= ΔL平=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0908资料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2007版)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编者:郭卫国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内容、原理、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课外 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前应拟定实验方案,并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审查同意方 可实施; 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验,要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节约 使用实验材料和水、电、气,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和结果,认真分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爱护仪器设备及其他设施、物品,不得擅自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 物品;不准擅自将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室外;损坏或遗失仪器设备及其他设施、物品,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四、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水源、气源,清理卫生,将仪器设备和实 验物品复位,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五、注意安全,熟悉安全设施和事故处理措施,实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 时报告;发生危险时,应立即关闭电源、水源、气源,并迅速撤离;规范处理实验废液、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六、遵守纪律,必须按规定或预约时间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旷课;保 持实验室安静,不准大声喧哗、嬉闹,不准从事与实验无关的活动;保持 实验室清洁,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前言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明是依靠科学实验而得到的,许多新理论的建立也要靠实验来验证。例如材料力学中应力-应变的线性关系就是胡克于1668年到1678年间作了一系列的弹簧实验之后建立起来的。不仅如此,实验对材料力学有着更重要的一面,因为材料力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将真实材料理想化、实际构件典型化、公式推导假设化基础之上的,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以及能否在工程中应用,都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能断定。在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等问题时,首先要知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达力学性能的材料常数,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要点

专业: 学号: 姓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力学实验中心 一、学生实验须知 1.学生进入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 2.严禁在实验室大声喧哗和嬉戏; 3.保持实验室周围的整洁,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严禁吸烟;4.实验前应预习实验内容,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 5.实验过程中应严肃认真,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操作,自己动手完成,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不得转抄他人数据,要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如果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未经许可使用)而造成设备损坏,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损失。 7.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设备和桌凳整理好并归还原位,协助打扫实验室卫生,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8.学生应按时(最迟不超过一周时间)上交实验报告,以供老师批改统计成绩。 - 1 - 二、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一)材料力学多功能组合实验台 材料力学多功能组合实验台(以下简称实验台)是方便学生自己动手做材料力学电测实验的设备,配套使用的仪器设备还有:拉压型力传感器、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电阻应变片、连接导线与梅花改刀等,并配有计算机接口,可实现数据的计算机自动采集与计算。一个实验台可做多个电测实验,功能全面,操作简单,实验台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材料力学多功能组合实验台 实验台为框架式整体结构,配置有拉压型力传感器及标准测点应变计(在试件待测点表面粘贴的电阻应变片),通过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实现力与应变的实时测量。实验台分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可做弯扭组合变形实验、材料弹性模量与泊松比测定实验、偏心拉伸实验、压杆稳定实验、悬臂梁实验、等强度梁实验;后半部分可做纯弯曲梁正应力测试实验、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标定实验、组合叠梁实验等。 操作规程如下: (1) 将所作实验的试件通过有关附件连接到架体相应位置,连接拉压型力传感器和加载件到加载机构上。 (2) 连接拉压型力传感器电缆线到测试仪后面传感器输入插座,连接电阻应变片导线到测试仪的各个测量通道接线柱上。 (3) 打开测试仪电源,预热约20分钟左右,输入力传感器量程及灵敏度和应变片灵敏系数(一般首次使用时已调好,如实验项目及力传感器没有改变,可不必重新设置),在不加载(加力点上下未接触)的情况下将测力初值和应变初值调至零。 (4) 在初始值以上对各试件进行分级加载,转动手轮速度要均匀,记下各级力值和待测点各通道的应变值,若已与微机连接,则全部数据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1)..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5年2月

目录 实验一拉伸实验 (2) 实验二压缩实验 (7) 实验三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10) 实验四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定 (14) 附录1 微控万能材料实验机 (19) 附录2 组合式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0) 附录3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22)

实验一 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1.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s σ和抗拉强度b σ。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b σ。 4.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应力应变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5.学习和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为了检验低碳钢拉伸时的机械性质,应使试样轴向受拉直到断裂,在拉伸过程中以及试样断裂后,测读出必要的特征数据(如;P S 、P b 、l 1、d l )经过计算,便可得到表示材料力学性能的四大指标:σs 、σb 、δ、ψ。 2.铸铁属脆性材料,轴向拉伸时,在变形很小的情况下就断裂,故一般测定其抗拉强度极限 σb 。 三、实验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试样》,金属拉伸试样的形状随着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试验目的的不同而分为圆形截面试样、矩形截面试样、异形截面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形状试样四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 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均由平行、过渡和夹持三部分组成。平行部分的试验段长度l 称为试样的标距,按试样的标距l 与横截面面积A 之间的关系,分为比例试样和定标距试样。圆形截面比例试样通常取d l 10=或d l 5=,矩形截面比例试样通常取A l 3.11=或A l 65.5=,其中,前者称为长比例试样(简称长试样),后者称为短比例试样(简称短试样)。定标距试样的l 与A 之间无上述比例关系。过渡部分以圆弧与平行部分光滑地连接,以保证试样断裂时的断口在平行部分。夹持部分稍大,其形状和尺寸根据试样大小、材料特性、试验目的以及万能试验机的夹具结构进行设计。 1.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和塑性性能指标 实验开始后,观察实验软件绘出的拉伸过程中的σ-ε曲线,直至试件拉断,以测出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 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σb)和塑性指标(δ、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ΔL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 (4分) 0A P s s = σ =300MPa 左右 0 A P b b = σ =420MPa 左右 %10000 1?-= L L L δ =20~30%左右 %= 1000 1 0?-A A A ψ =60~75%左右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 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 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 (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 游标卡尺 精度 0.02 mm (分) 三、实验数据(1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 (2分) A P b b = σ =740MPa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 略 2. 绘出两种材料的压缩曲线。 略 3. 为什么在压缩实验时要加球形承垫

材料力学拉伸试验

§1-1 轴向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eL R (s σ)、抗拉强度m R (b σ)、断后伸长率A 11.3(δ10)和断面收缩率Z (ψ)。 2、 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m R (b σ)。 3、 比较低碳钢?5(塑性材料)和铸铁?5(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 注:括号内为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发布前的旧标准引用符号。 二、设备及试样 1、 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自行改造)。 2、 0.02mm 游标卡尺。 3、 低碳钢圆形横截面比例长试样一根。把原始标距段L 0十等分,并刻画出圆周等分线。 4、 铸铁圆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一根。 注:GB/T228-2002规定,拉伸试样分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两种。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0L 与原始横截面积0S 的关系满足00S k L =。比例系数k 取5.65时称为短比例试样,k 取11.3时称为长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 取5.65。非比例试样0L 与0S 无关。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广,在拉伸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 ΔL (标距段伸长量) 低碳钢拉伸图(F —ΔL 曲线) 以轴向力F 为纵坐标,标距段伸长量ΔL 为横坐标,所绘出的试验曲线图称为拉伸图,即F —ΔL 曲线。低碳钢的拉伸图如上图所示,F eL 为下屈服强度对应的轴向力,F eH 为上屈服强度对应的轴向力,F m 为最大轴向力。 F —ΔL 曲线与试样的尺寸有关。为了消除试样尺寸的影响,把轴向力F 除以试样横截面的原始面积S 0就得到了名义应力,也叫工程应力,用σ表示。同样,试样在标距段的伸长ΔL 除以试样的原始标距LO 得到名义应变,也叫工程应变,用ε表示。σ—ε曲线与F —ΔL 曲线形状相似,但消除了儿何尺寸的影响,因此代表了材料本质属性,即材料的本构关系。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 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明是依靠科学实验而得到的,许多新理论的建立也要靠实验来验证。例如材料力学中应力应变的线性关系就是虎克于1668年到1678年间作了一系列的弹簧实验之后建立起来的。不仅如此,实验对材料力学有着更重要的一面。因为材料力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将真实材料理想化,实际构件典型化,公式推导假设化基础之上的,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以及能否在工程中应用,都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能断定。在解决工程设计的强度,刚度等问题时,首先要知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达力学性能的材料常数。这些常数只有靠材料试验测试才能得到。有时实际工程中构件的几何形状和载荷都十分复杂,构件中的应力单纯靠计算难以得到正确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实验应力分析的手段才能解决。因此,材料力学实验是学习材料力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材料力学实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或能的作用下,材料在变形、强 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如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屈服强度)、强度极限、弹性模量、疲劳极限、冲击韧性等。这些强度指标或参数都是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依据,而它们一般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此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又是检验材质、评定材料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合金材料、合成材料不断涌现,力学性能的测定,是研究每一中新型材料的重要任务。 2.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材料力学的一些理论是以某些假设为基础的,例如杆件 的弯曲理论就以平面假设为基础。用实验验证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至于新建立的理论和公式,用实验来验证更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是验证、修正和发展理论的必要手段。 3.实验应力分析某些情况下,例如因构件几何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精确的边 界条件难以确定等,应力分析计算难于获得准确结果。这时,用诸如电测、光弹性等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直接测定构件的应力,便成为有效的方法。对经过较大简化后得出的理论计算或数值计算,其结果的可靠性更有赖于实验应力分析的验证。§1.2 材料力学试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 材料的强度指标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持久极限等,虽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往往与试样的形状、尺寸、表面加工精度、加载速度、周围环境(温度、介质)等有关。为使实验结果能相互比较,国家标准对试样的取材、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试验手段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都作了统一规定。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实验一 拉伸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eL R (s σ)、抗拉强度m R (b σ)、断后伸长率A 11.3(δ10)和断面收缩率Z (ψ)。 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m R (b σ)。 3.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 注:括号内为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发布前的旧标准引用符号。 二、 设备及试样 1.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0.02mm 游标卡尺。 3.低碳钢圆形横截面比例长试样一根。把原始标距段L 0十等分,并刻画出圆周等分线。 4.铸铁圆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一根。 注:GB/T228-2002规定,拉伸试样分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两种。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0L 与原始横截面积0S 的关系满足00S k L =。比例系数k 取5.65时称为短比例试样,k 取11.3时称为长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 取5.65。非比例试样0L 与0 S 无关。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广,在拉伸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 ΔL (标距段伸长量) 低碳钢拉伸图(F —ΔL 曲线) 以轴向力F 为纵坐标,标距段伸长量ΔL 为 横坐标,所绘出的试验曲线图称为拉伸图,即F —ΔL 曲线。低碳钢的拉伸图如上图所示,F eL 为下屈服强度对应的轴向力,F eH 为上屈服强度对应 的轴向力,F m 为最大轴向力。 F —ΔL 曲线与试样的尺寸有关。为了消除 试样尺寸的影响,把轴向力F 除以试样横截面的原始面积S 0就得到了名义应力,也叫工程应力, 用σ表示。同样,试样在标距段的伸长ΔL 除以试样的原始标距LO 得到名义应变,也叫工程应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1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二.实验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长度内取三处,测每一处截面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最后以三处平均值中最小值作为试件的直径。 2.选择试验机的量程 根据试件的强度极限和截面积,估算试件的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量程。 3.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油泵开关,关上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将工作台抬高1-2厘米,消除自重,关上送油阀。 4.装夹试件,调读盘零点。 5.打开送油阀,缓慢加载,测试并观察,记录相关数据。 6.试件拉断后,关上送油阀,将试件取出,记录相关数据,测试件断后标距及断后直径。 7.实验整理 四、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1、试件尺寸记录 - 1 -

2、载荷及计算结果 3、绘出低碳钢和铸铁的P-ΔL图 五、实验结论与分析: 1、分析比较两种典型金属材料的抗拉机械性能。 2、国家标准《金属拉伸实验方法》(GB228-87)中规定拉伸试样分为短试样和长试样,对同一材质、 同一直径的圆形试样,短试样和长试样的断后延伸率是否相同?若不一样哪个大? - 2 -

实验二铸铁材料压缩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铸铁抗压强度极限σb。 2.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实验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 1.测量试件直径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径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2.选择试验机的量程 根据试件的强度极限和截面积,估算试件的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量程。 3.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油泵开关,关上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将工作台抬高1-2厘米,消除自重,关上送油阀。 4.安装试件,注意载荷对中。调读盘零点。 5.打开送油阀,缓慢加载,测试并观察,试件压断后,关上送油阀,将试件取出,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1、试件几何尺寸记录 2、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五. 实验结论与分析: 1、铸铁的破坏形式说明什么问题? 2、铸铁压缩与拉伸破坏端面形状有什么不同? - 3 -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 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σb)和塑性指标(δ、 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 ΔL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 (4分) 0A P s s = σ =300MPa 左右 0 A P b b = σ =420MPa 左右 %10000 1?-= L L L δ =20~30%左右 %= 1000 1 0?-A A A ψ =60~75%左右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 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 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 游标卡尺 精度 0.02 mm (分) 三、实验数据(1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 (2分) A P b b = σ =740MPa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 略 2. 绘出两种材料的压缩曲线。 略 3. 为什么在压缩实验时要加球形承垫 当试件的两端稍有不平行时,利用试验机上的球形承垫自动调节,可保证压力通过试件的轴线。 4. 对压缩试件的尺寸有何要求为什么 试件承受压缩时,上下两端与试验机承垫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试件两端的横向变形受阻,导致测得的抗压强度比实际偏高。试件越短,影响越明显。 若试件过长,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5. 铸铁的压缩破坏形式说明了什么 铸铁的抗剪能力低于抗压能力。 测定弹性模量E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分) 1. 测定常用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 二、实验设备 (1分) 机器型号名称 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 游标卡尺 精度 0.02 mm 引伸计标距 50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