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石油大学)2019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石油大学)2019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石油大学)2019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学院

2019年1月修订

目录

序言0 实验一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2 实验二金属材料扭转实验9 实验三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16 附件:1、实验报告册封面

2、材料力学实验要求

3、实验报告要求

序言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材料力学从理论上研究工程结构构件的应力分析和计算,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设计或校核其可靠性。材料力学实验从实验角度为材料力学理论和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一、材料力学实验由三部分组成:

1、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材料的变形、强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如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度等。这些强度指标或参数是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依据,而他们一般通过实验来测定。此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又是检验材质、评定材料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力学性能测定是研究新型材料的重要手段。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一般是通过对标准试样加载至破坏,记录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扭转破坏时记录其扭矩-扭转角或剪应力-剪应变曲线),测定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特征指标,如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冲击韧度等;因此,学会记录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成为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

2、验证已建立的理论。材料力学的一些理论是以某些假设为基础的,例如杆件的弯曲理论是以平面假设为基础。用实验验证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实验是验证、修正、发展理论的必要手段,是揭示材料受力、变形过程本质的重要方法。

3、应力分析实验。某些情况下,如因构件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精确地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等,应力分析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这时,采用如电测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构件的应力。应力分析实验主要是对构件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边界条件很难确定、计算法难以得到准确结果的情况,用实验方法测定构件的应力。

二、材料力学实验的标准、方法

材料的强度指标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虽然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往往与试样的形状、尺寸、表面加工精度、加载速度、周围温度湿度环境等有关。为使试验结果能相互比较,国家标准对试样的取材、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试验手段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都做了统一规定。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国际标准的代号为ISO。

一般实验前根据实验要求精度,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同时为减小试验误差,需多次重复试验,综合多次测量的数据得到所需结果。在整理实验结果时,应剔除明显不合理的数据,以表格或图线表明实验结果。

实验一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碳钢和铸铁试样拉伸曲线(力-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观察试件破坏现象。

2、测定低碳钢的拉伸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弹性模量E、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

3、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σb。

二、实验设备及试样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钢板尺。

3、实心圆截面低碳钢、铸铁试样。

三、实验原理

拉伸实验是用拉力沿试样轴线方向拉伸直至断裂,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温下的拉伸实验(金属室温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实验,可以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等,这些指标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材料的试验结果,对试样的形状、加工精度、加载速度、试验环境等,国家标准(GB/T 228-2010)都作了统一规定。如短比例试样要求l0=5d0,长比例试样l0=10d0,d0为试样直径,l0为试样标距。金属室温拉伸实验遵照国家标准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实验试样形状如图1-1所示,分为夹持部分、过渡段、待测部分。

待测部分

夹持部分过渡段

标距

图1-1

(一)拉伸曲线

在实验过程中,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套的实验软件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

1、低碳钢试样:拉伸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弹性、屈服、强化、局部变形阶段,如图1-2所示。

a )低碳钢力-变形曲线图

b )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图

图 1-2

(1)弹性阶段。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εσ=

E

直线斜率为弹性模量E ,也叫杨氏模量,直线部分最高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σp 。

因 l A Fl E ?==00εσ,则 00

EA Fl l =?

即变形和力成正比关系,若已知载荷F 及试样尺寸,只要测得试样标距内的伸长量Δl 和轴向应变即可求出弹性模量E 。

弹性模量的测定:为检查载荷与变形关系是否符合胡克定律,减少测量误差,实验一般采用等增量加载。为保证应力不超出比例极限,加载前先估算试样的屈服载荷,以屈服载荷的80%作为等量加载的最大载荷,以屈服载荷的10%最为初始载荷。逐级加载过程中,若得到各级Δl 基本相等,则表明变形与力呈线性关系。

(2)屈服阶段。过了弹性阶段,应力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然后先是下降,再做微小波动,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接近水平线的小锯齿形线段,将屈服阶段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低应力(下屈服点的屈服强度)定义为屈服极限σs 。

(3)强化阶段。过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拉力增加材料继续变形。强度阶段中最高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σb。

如果在强化阶段卸载,F―Δl曲线会从卸载点开始向下绘出平行于初始加载弹性阶段直线的一条斜直线,表明它服从弹性规律。如若重新加载,F―Δl曲线将沿此斜直线重新回到卸载点,并从卸载点接续原强化阶段曲线继续向前绘制。强化阶段这种卸载使弹性阶段加长、弹性极限提高,塑性下降的现象,工程中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4)局部变形阶段。过强化阶段后,试样某一局部范围内,横向尺寸突然急剧缩小,形成缩颈现象。随着拉力增加,缩颈部位断裂,断口成杯状。

2、铸铁试样的拉伸曲线比较简单,如图1-3所示。既没有明显的弹性阶段,也没有屈服阶段,拉力很小时试样就突然断裂,断裂时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σb。断口与横截面重合,断口形貌粗糙,无明显塑性变形。

a)铸铁力-变形曲线图b)铸铁应力-应变曲线图

图1-3

(二)拉伸断后尺寸测量

实验前在试样标距范围内划十个等分格子,确定初始标距l0。试样拉断后,取下试样对接在一起,测量试样断口最小直径d1和断后标距l1。从破坏后的低碳钢试样可以看到,长度方向各处的残余变形不是均匀分布的,愈近断口(颈缩)处伸长愈多。因此测得l1的数值与断口的部位有关。当断口发生于l0的两端标距点之外,认为试验结果无效,需要重新试验;若断口到最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0/3,则直接测量两标距端点间的长度为l1;若断口到最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l0/3,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

断口移中法,计算l 1长度。试验后,将试件对接在一起,从断口为起点O ,在长段上取基本等于短段的格数得B 点。断口移中法计算l 1如下:

1、当长段所余格数为偶数时,如图1-4(a )所示,则量取长段所余格数之一半,得C 点,移位后的l 1为: l 1=AO+OB+2BC 。

图1-4(a )余格为偶数

2、 当在长段上所余格为奇数时,如图1-4(b )所示,则在长段上所余格数减1取半,得C 点,再由C 点向后移一格得C 1点。则移位后的标距l 1为:l 1=AO+OB+BC+BC 1。

图1-4(b )余格为奇数

(三)数据计算

1、低碳钢的拉伸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由公式计算:

屈服极限: A F s

s 0

=σ 强度极限: A F b

b =σ 伸长率: l l l 00

1

-=δ

端面收缩率:

%100-0

10?=

A A A ψ

2、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由公式计算:

强度极限: A F b

b =σ 综上,只要能测得低碳钢试样的屈服载荷F s 、最大载荷F b 、断裂前后直径、断裂前后标距,铸铁试样的最大载荷F b ,即可求得相应的性能指标。

应当指出,上述所测定的力学性能均为名义值,工程应用较为方便,称为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由于试样受力后其直径和长度都随载荷变化而改变,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须用试样瞬时截面积和瞬时标距长度进行计算。需注意:试样在屈服前,其直径和标距变化很小,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与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差别不大;试样屈服以后,其直径和标距都有较大的改变,此时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与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会有较大的差别。

四、实验步骤

1、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开启计算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主机、液压油控制系统电源,预热10分钟。

2、测量试样的初始直径d 0和初始标距l 0:在试样标距段的两端和中间选三个截面测量试样直径,每个截面直径取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的平均值,做好记录。三个平均直径的最小值取作试样的初始直径d 0。用钢板尺测量低碳钢试样的初始标距长度l 0。

3、根据试样直径选用合适型号夹具钳口并固定。在试验机上装夹试样:根据夹具装夹方式不同,分为液压楔形夹具和机械楔形夹具。

1)液压楔形夹具:手持试样将夹持段竖直放入上夹头V 形钳口中(装夹夹持段3/4),点击液压手动控制器“加压”、“上紧”夹紧试样,然后移动试验机活动横梁,使试样下端缓慢插入下夹头的V 形钳口中(装夹夹持段3/4处),点击液压手动控制器“加压”、“下紧”夹紧试样。

2)机械楔形夹具:手持试样将夹持段放入上夹头V 形钳口中(装夹夹持段3/4),手动旋紧机械手柄夹紧试样,然后移动试验机活动横梁,使试样下端缓慢插入下夹头的V 形钳口中(装夹夹持段3/4处),再手动旋紧机械手柄夹紧试样。

4、在计算机实验程序界面中执行以下操作:

1)点主界面“联机”按钮,然后编辑实验方案,主要设置基本参数(引用标准“GB/T 228-2010”、类型选择“拉向”、试样形状“棒材”、自动判断断裂、实验控制),

速度设置(位移方式、位移速度、程控方式),曲线设置(主画面、单位选择),用户参数设置(试样编号、原始标距、试样直径、规定塑形延伸0.2%)、结果参数设置等。若速度选择位移控制方式,则试验机从0N加载开始到试样拉断自动结束;若选择程控方式,则试验机根据程序设定内容进行实验。

观察低碳钢冷作硬化现象可如下设置程控方式:设定“力控制”从0加载至屈服点结束,在屈服点后卸载至约10KN,然后重新加载。

2)参数设置完毕后可自定义文件名并确定工作目录存盘,然后点击程序主界面“力、位移、变形、速度”清零或主机手动控制器上“清零”。

3)单击界面“运行”按钮或主机手动控制盒上“运行”键,开始实验。

5、注意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观察低碳钢(F―Δl)曲线进入强化阶段后材料的变形和“缩颈”现象,试样断裂后试验主机自动停止。

6、移动活动横梁上移,一手抓住上夹头试样,一手点击液压油手动控制器“上松”按钮,取下上部试样,然后一手抓住下夹头试样,一手点击液压油手动控制器“下松”按钮,取下下部试样。测量断口最小直径d1,断后标距长度l1。

7、测量铸铁试样的初始直径d0和初始标距l0(与低碳钢试样测量方法相同),按低碳钢试样装夹方法将试样装夹在试验机的夹头钳口中。设定实验方案,合理选择结果参数,进行铸铁试样拉伸实验。

8、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读取实验数据(曲线、断口形貌图片等),进行实验曲线分析、标注并描述特征点,然后保存实验报告文档。

9、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实验原始数据并签认后,结束实验关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为避免损伤试验机的钳口与夹头,装卡试样时横梁移动速度缓慢,使试样下端缓慢插入下夹头的钳口中,不要顶撞钳口顶部;试样下端不要装卡过长,以免顶撞夹头内部装配钳口用的平台。

2、操作者不要站立于试验机正前方,以免装夹不牢固试样断裂飞溅伤人。

3、为保证实验数据全面,学生实验前列好低碳钢、铸铁不同材料所需实验数据清单,对照清单设置实验方案的结果参数,否则易造成结果数据记录不全。

六、思考题

1、为什么拉伸实验必须采用标准试样或定标距试样?

2、什么是低碳钢卸载规律和冷作硬化现象?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试样拉伸实验力-变形曲线的区别。

4、就个人实验操作情况,谈一谈对金属材料拉伸实验的认识和收获。

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报告封面(统一格式)。4分

2、报告正文:简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及试样、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6分

3、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及处理。50分

A、试样尺寸测量表(原始记录表)

B、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原始记录表)

C、数据计算(列式计算)

(1)低碳钢:

弹性模量E=

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伸长率δ=

断面收缩率ψ=

(2)铸铁:

强度极限σb=

4、回答思考题。20分

5、附件:实验曲线、实验材料断口形貌特征图片。10分

实验二金属扭转实验及切变模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材料扭转实验的原理、扭矩-扭转角的关系,观察试样破坏断口形貌特征,并与拉伸实验断口形貌进行比较分析。

2、测定低碳钢的切变模量G、剪切屈服极限τs、剪切强度极限τb。

3、测定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二、实验设备及试样

1、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

2、扭角测量仪。

3、游标卡尺、钢板尺等。

4、实心圆截面低碳钢、铸铁试样。

三、实验原理

扭转实验是在圆截面试样的两端施加扭矩直至试样断裂,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扭转试验遵照国家标准(GB/T10128-2007)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采用圆截面试样的扭转试验,可以测定工程材料在纯剪切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扭矩-扭转角关系),如材料的

剪切屈服极限τ

s 和剪切强度极限τ

b

、切变模量G等。圆截面试样形状如图2-1所示。

试样两端的夹持段铣削为平面,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试验时试样在试验机卡头中打滑。

图2-1

(一)扭转曲线

试验机配套软件可根据实验过程实时绘制材料扭矩-扭转角曲线(T-φ曲线),简称扭转曲线。

夹持段

1、低碳钢:扭转曲线由弹性阶段(oa 段)、屈服阶段(ac 段)、强化阶段(cd 段)、破坏阶段构成,但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均不像拉伸实验曲线中那么明显。由于强化阶段的过程很长,图中只绘出其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破坏时试验段的扭转角可达10π以上,曲线如图2-2a 所示。

图2-2 a )低碳钢扭转曲线 图2-2 b )低碳钢试样截面剪应力分布图 (1)弹性阶段:oa 段,圆截面试样T 与Φ成比例关系,圆截面外表面应力最大,圆中心应力最小为。符合扭转变形的胡克定律:

I G Tl

p =Φ 式中:32π40p d I =为截面的极惯性矩。

当试样长度l 和极惯性矩I p 均为已知时,只要测取扭矩增量ΔT 和相应的扭转角增量ΔΦ,可由式

I Tl

G p ?Φ?=

计算得到材料的切变模量G 。实验通常采用多级等增量加载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人为读取数据产生的误差,而且可以通过每次扭矩增量和扭转角增量验证扭转变形胡克定律。

(2)屈服阶段:在 a 点处,T 与Φ的比例关系开始破坏,此时截面周边上的剪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τs ,相应的扭矩记为T e ,由于这时截面内部的剪应力远远小于τs ,故试件仍具有承载能力,T-Φ曲线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扭矩超过T e 后,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如图2-2b 所示。在截面上出现了一个环状塑性区,并随着T 的增长,塑性区逐步向中心扩展,T-Φ曲线稍微上升,直到c 点趋于平坦,截面上各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破坏阶段

材料完全达到屈服,扭矩数值几乎不再变化,甚至出现微小的减小现象,去掉瞬时效应,此时扭矩的最小值即为屈服扭矩T s 。

(3)强化、破坏阶段:继续给试样加载,T-Φ曲线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材料进一步强化,扭矩达到最大T b 时,试样被剪断。

需要指出的是,当圆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最外层切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 时,占

横截面绝大部分的内层切应力仍低于弹性极限,因而此时试样仍表现为弹性行为,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当扭矩继续增加使横截面大部分区域的切应力均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 时,试样会表现出明显的屈服现象,此时的扭矩比真实的屈服扭矩T s 要大一些,对于破坏扭矩T b 也会有同样的情况。

2、铸铁:扭转曲线没有明显的直线段(与拉伸曲线相似),可近似地视为直线,试样破坏时变形非常小,无屈服现象,曲线如图2-3所示。

图2-3铸铁扭转曲线

(二)数据计算

1、低碳钢扭转剪切屈服极限τs 、剪切强度极限τb ,剪切模量G 可由公式计算: 剪切屈服极限:T s s W T 43=

τ 剪切强度极限:T b

b W T 43=τ

剪切模量: I Tl

G p

?Φ?= 2、铸铁扭转剪切强度极限τb 可由公式计算: 剪切强度极限:T b W T =

b τ

以上式中:16d π30=W T 为试样的抗扭截面系数。屈服扭矩T s 和破坏扭矩T b 可以从

扭转试验机软件中读取。

3、数据比较:由E ,μ,G 之间的关系)(理论μ+=12E G ,通过查资料得到低碳钢(Q 235)

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计算得到材料的切变模量G 理论,可将实验得到的G 值

与G 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断口形貌

低碳钢试样和铸铁试样的扭转破坏断口形貌有很大的差别。低碳钢试样的断面与横截面重合,断面是最大切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平齐,为剪切破坏,如图2-4a 所示。

铸铁试样的断面是与试样轴线成450角的螺旋面,断面是最大拉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粗糙,是最大拉应力造成的拉伸断裂破坏,如图2-4b 所示。

图 2-4

四、实验步骤

1、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打开扭转机、计算机预热10分钟。

2、将试样居中放置在V 型块限位槽中,标注原始标距点,并测量低碳钢、铸铁试样原始标距(理论为100mm );标注低碳钢扭角计标距点,并测量扭角计标距(理论为60mm )。

3、测量试样直径d 0,在试样标距段(低碳钢为扭角计标距段)的两端和中间三截面测量试样直径,每个截面取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直径取平均值。三处直径平均值的最小值取作试样的初始直径d 0。

2、装夹试样:选用合适型号夹具钳口,“对正”试验机。

(1)低碳钢试样:将低碳钢试样居中放置在V 型块限位槽中,在V 型块左右两侧试样待测段安装卡盘,在卡盘内安装定位环,确保卡盘、定位环紧贴V 型块侧面,卡盘面与试样轴线垂直,然后拧紧螺丝。取下带卡盘的试样,先将试样一端插入主动夹头(夹持段的1/2),然后移动试验机移动支座向左缓慢移动,使试样悬空端缓慢插低碳钢 铸铁

入从动夹头的钳口中(夹持段的1/2)。将扭角计测量辊放置于试样卡盘上,调整好位置,确保扭角计工作时不碰触试验机夹头。

(2)铸铁试样:实验不用扭角计,直接将试样一端插入主动夹头(夹持段的1/2),然后移动试验机移动支座向左缓慢移动,使试样悬空端缓慢插入从动夹头的钳口中(夹持段的1/2)。

3、进入计算机TTM softV1.01实验软件程序,连接,设定扭转试验方案及参数:主要有试验方案(如扭角计、转角),加载速度(转角方式、程控方式)、坐标设置(主画面X轴、Y轴、曲线单位设置),用户参数(材料名称、直径、标距),结果参数(最大扭矩、剪切模量、下屈服强度)等。设置完毕,可自定义文件名并确定工作目录后存盘。

4、按软件“运行”键,开始实验。

5、观察试验曲线及过程中试样形貌变化。

6、试样被扭断后停机,取下试样,注意观察试样破坏断口形貌。

7、读取实验数据(曲线、断口形貌图片等),进行实验曲线分析、标注并描述特征点,然后保存实验报告文档。

8、经指导教师检查原始记录签认后,结束实验关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推动试验机移动支座时,切忌用力过大,以免损坏试样或传感器。

2、进入测试软件前请确定试验机电源已打开并联机。

3、采用扭角计实验方案前,确保扭角计不触碰试验机夹头,以免运行过程损坏设备。

六、思考题

1、为什么低碳钢试样扭转破坏断面与横截面重合,而铸铁试样是与试样轴线成450螺旋断裂面?

2、长度、截面直径相同的圆截面、圆环截面低碳钢试样扭转时,材料剪切屈服极限是否相同?

3、低碳钢、铸铁扭转实验破坏端口形貌分别与拉伸实验断口形貌做比较?用拉伸实验能否间接测量低碳钢材料的切变模量G ?

4、就个人实验操作情况,谈一谈对金属材料扭转实验的认识和收获。

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报告封面(统一格式)。4分

2、报告正文:简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及试样、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6分

3、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及处理。50分

A 、实验数据记录表(原始记录表)

B 、实验数据计算

(1)低碳钢: 剪切屈服极限:T s s W T 43=

τ= 剪切强度极限:

T b b W T 43=

τ=

(2)铸铁: 剪切强度极限:

T b W T =

b τ=

(3)数据比较(计算要求写清计算过程)

a 、剪切模量G 测(可采用多种方法获取该值,提供依据):G 测=

b 、剪切模量G 理论: )(理论μ+=12E G =

4、回答思考题。20分

5、附件:实验曲线、实验材料断口形貌特征图片。10分

实验三 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2、学习使用电阻应变仪测定静态应力的方法。

3、观察梁纯弯曲段横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测定弯曲梁横截面不同位置的正应力。

二、实验设备及试样

1、XL3418S 组合实验台。

2、XL2118A 静态电阻应变仪。

3、钢板尺。

4、贴应变片铝制梁。

XL3418S 组合实验台

XL2118A 静态电阻应变仪

1—应变片 2—纯弯曲实验加载吊环 3—纯弯曲实验梁 4—纯弯曲实验加载付梁 5—加载传感器 6—纯弯曲梁实验支柱 7—实验装置平台 8—实验台加载机构 9—实验装置调节地脚 2

3

4

5

6

7

8

9

测力部分:

1)测点:独立载荷通道;

2)载荷单位显示; 6位LED ;N 、

kN 、kg 、t 可任意设定;

3)载荷分辨率:±0.01%( 0.1N );

4)载荷精度:0.01%。

测应变部分: 1)主机测点: 16通道; 2)应变测量范围宽: 0~±30000με; 3)分辨率:1με; 4)应变单位显示:με 。

三、实验原理

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表面的线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确定构件表面的应力状态的一种应力分析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并接入电路,当构件变形(机械量)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电量)发生相应变化,然后通过电阻应变仪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应变仪记录应变值,计算得到应力(机械量)。

由于电测法具有测试精度高,传感元件小,适应性强等许多优点,故在现场实测和实验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局限性,一般情况下只便于构件表面应变的测量,在应力集中的部位若应力梯度很大,测量误差较大。

1、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是将应变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元件。金属电阻丝承受变形时,电阻也将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应变范围内,电阻丝电阻的变化与应变成正比:0R K R i i ?=?ε,式中K 为比例常数,称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R 0是应变片初始电阻。

根据使用环境要求不一样,应变片有常温应变片、高温应变片,残余应力应变片、应变花等,其中常温应变片又有丝绕式、箔式、半导体应变片。本实验中使用的丝绕式电阻应变片。

2、电桥连接

电阻应变片因构件变形而发生电阻变化,通常用四臂电桥(惠斯通电桥)来测量。如下图: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拉伸、扭转、冲击、应变)

C 61`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试件受力和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2.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的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等物理 现象;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破坏现象。 3.测定拉伸时低碳钢的强度指标(s 、b )和塑性指标(、);测定压 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b。 4.学习、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 拉伸实验所用试件(材料:低碳钢)如图1所示,压缩实验所用试件(材料:铸铁)如图2所示: d l l 图1 拉伸试件图2 压缩试件 四、实验原理 1、拉伸实验 低碳钢试件拉伸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曲线,即低碳钢拉伸曲线,见图3。 对于低碳钢材料,由图3曲线中发现OA直线,说明F正比于l,此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B-C)常呈锯齿形,表示载荷基本不变,变形增加很快,材料失去抵抗变形能力,这时产生两个屈服点。其中,B点为上屈服点,它受变形大小和试件等因素影响;

B 点为下屈服点。下屈服点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作为屈服载荷。测定屈服载荷Fs 时,必须缓慢而均匀地加载,并应用s =F s / A 0(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计算屈服极限。 图3 低碳钢拉伸曲线 屈服阶段终了后,要使试件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加载荷,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当载荷达到强度载荷F b 后,在试件的某一局部发生显著变形,载荷逐渐减小,直至试件断裂。应用公式b =F b /A 0计算强度极限(A 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 根据拉伸前后试件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计算出低碳钢的延伸率和端面收缩率 ,即 %100001?-= l l l δ,%1000 1 0?-=A A A ψ 式中,l 0、l 1为试件拉伸前后的标距长度,A 1为颈缩处的横截面积。 2、压缩实验 铸铁试件压缩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 转换和处理, 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 曲线,即铸铁压缩曲线,见图4。 图4 铸铁压缩曲 线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中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答案 基础力学实验绪论 1.基础力学实验一般分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测定,实验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振动和动应力测试实验,综合性测试实验。 2.在力学实验测量中,对于载荷不对称或试件几何性质不对称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采用对称测量法。 3.若载荷与其对应的响应值是线性关系,则载荷增量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增量也是线性关系。(正确) 4.对于任何测量实验,加载方案均可采用增量法。(错误) 5.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为ΔL=FL/EA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的测量实验 1.简支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若为f1=20HZ ,则f3=180HZ 。(f1:f3=1:9) 2.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振动位移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3.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斜线。 4.共振相位判别法判断共振时,激振信号与振动体加速度信号的李萨如图是正椭圆。 5.物体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错误) 6.物体的共振频率就是物体的固有频率。(错误) 压杆稳定测试实验 1.关于长度因数μ,正确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约束越强,μ越小 2.关于柔度λ,正确的说法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压杆越长,λ越大 3.关于压杆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要让欧拉理论可用,应使压杆的柔度进尽可能大 4.在以下所列的仪器设备中,压杆稳定实验所需要的是:压杆稳定试验台 数字测力仪 计算机 5.两端球形铰支的压杆,其横截面如下图所示,该压杆失稳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半径i=0.577mm (i=h/sqrt(12)=2/sqrt(12)=0.577mm) 6.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矩为l ,长度因数为μ,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为E ,则其欧拉临界力Fcr=22) (l EI μπ 7.已知某理想中心压杆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惯性半径为i ,长度因数为μ,则该压杆的柔度λ=μl/i 8.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若在其中点加一个铰支座,以约束该截面的水平位移,则增加该约束后压杆的欧拉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1.在弯扭组合实验中,圆轴下表面测点处包含横截面 和径向截面的应力状态为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2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 2011.6.1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10分) 1. 图中所示三角形微单元体,已知两个直角截面上的切应力为0τ,则斜边截面上的正应 力σ和切应力τ分别为 。 A 、00,στττ==; B 、0,0σττ==; C 、00,στττ=-=; D 、0,0σττ=-=。 2. 构件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材料为低碳钢, 许用应力为[]σ,正确的强度条件是 。 A 、[]σσ≤; B 、[]στσ+≤; C 、[],[][]/2σσττσ≤≤=; D []σ≤。 3. 受扭圆轴,当横截面上的扭矩不变而直径减小一半时,该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 力原来的最大切应力是 d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4. 两根材料相同、抗弯刚度相同的悬臂梁I 、II 如图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I 梁和II 梁的最大挠度相同 B.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2倍 C.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4倍 D.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1/2倍 P 题1-4 图 5. 现有两种压杆,一为中长杆,另一为细长杆。在计算压杆临界载荷时,如中长杆误用细 长杆公式,而细长杆误用中长杆公式,其后果是 D 。 A 、两杆都安全; B 、两杆都不安全; C 、中长杆不安全,细长杆安全; D 、中长杆安全,细长杆不安全。 二、填空(每题4分,共20分) 1. 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需分 3 段进行积分。 位移边界条件是: ; 光滑连续条件是: 。 45 45 题 1-1 图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5 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指导书 1、概述 梁是工程中常用的受弯构件。梁受弯时,产生弯曲变形,在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中经常要涉及到梁的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在工程检验中,也经常通过测量梁的主应力大小来判断构件是否安全,也可采用通过测量梁截面不同高度的应力来寻找梁的中性层。 2、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矩形截面简支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3、观察纯弯梁在双向交变加载下的应力变化特点。 3、实验原理 梁纯弯曲时,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 I My =σ 式中:M —弯矩 Z I —横截面对中性层的惯性矩 y —所求应力点的纵坐标(中性轴为坐标零点)。 由上式可知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处的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根据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纯弯梁中的单元体处于单纯受拉或受压状态,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E *εσ=可知,只要测得不同梁高处的ε,就可计算出该点的应力σ,然后与相应点的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4、实验方案 4.1实验设备、测量工具及试件: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图1.8)、150mm 游标卡尺、四点弯曲梁试件(图5.1)。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由试验机主机部分和数据采集分析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加载机构及相应的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等。 图5.1实验中用到的纯弯梁,矩形截面,在梁的两端有支撑圆孔,梁的中间段有四个对称半圆形分配梁加载槽,加载测试时,两半圆型槽中间部分为纯弯段,在纯弯段中间不同梁高部位、在离开纯弯段中间一定距离的梁顶及梁底、在加工有长槽孔部位的梁顶及梁底均粘贴电阻应变片。 4.2 装夹、加载方案 安装好的试件如图5.2所示。试验时,四点弯曲梁通过销轴安装在支座的长槽孔内,形成滚动铰支座。梁向下弯曲时,荷载通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上部两半圆形加载槽,梁向上弯曲时,荷载通 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下部两半圆形加载槽,分配梁的两个加载支滚,一个为滚动铰支座,一个为 图5.1 四点弯曲梁试件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成都双流中学(610200)黎国胜 学宛新报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是否了解、实验原理的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实验试题的分值、试题模式已基本固定。 但是历年来学生在实验方面失分较多,特别是近年出现的创新型实验试题得分率更低。实验创新型试题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试卷的难点和亮点。 实验创新型试题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天上的云——来无影、去无踪。相反,它必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经过初步分析,我把实验创新型试题划分为四大类:实验原理创新型、测量方法创新型、数据处理创新型、新型器件(测试)创新型。不管是哪一类创新型实验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其原形。因此,要解答这类创新型实验试题,一是要深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数据处理的典型方法,对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要了然于胸。二是要培养迁移能力,在反复阅读创新型实验试题后,要能在大脑中快速检索出对应的教材实验,比较二者的异同,在试题与学过的教材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把教材实验的原理迁移到新试题中。解题步骤就是:理解题意、联系教材、比较异同、寻找规律、正确解答。 例1: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 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cm ②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阅读试题,迅速与教材实验建立联系,比较异同。同的部分,把教材实验的方法拿过来就用的;异的部分则需要搜寻物理规律,根据物理规律、实验目的进行分析。 本题所叙述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是教材实验,第(1)问的考查内容却是长度的测量,根据刻度尽的读数规则要估读一位,因此读出12mm,再估读一位0,所以结果应是1.20cm。

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理综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照射到金属表面上的光足够强,金属就一定会发出光电子 B .4141612781He N O H +→+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C .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一个处于量子数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5.两物体分别在某行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相同的高度,它们下落的时间之比为2:3.已知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倍,则该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 ) A .9:1 B .2:9 C .3:8 D .16:9 16.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栓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 .sin 2g α B .sin g α C .32sin g α D .2sin g α 17.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G 为静电计,E 为恒压电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开关S 闭合,仅将A 板缓慢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则静电计指针张开的度将大 B .保持开关S 闭合,仅将A 板缓慢向B 板靠近,则静电计指针张开的角度将变大 C .开关S 闭合后断开,仅将A 板缓慢远离B 板,则静电计指针张开的角度将不变 D .开关S 闭合后断开,仅将A 板缓慢竖直上移一小段距离,则静电计指针张开的角度将变大 18.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 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实验中心 王明芳编 2012-2-22

力学实验规则及要求 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按各次实验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实验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验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验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验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验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 (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 (2)实验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验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验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四、实验报告的一般要求 实验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验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验结果。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验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出实验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 实验一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4) 实验二材料弹性模量E、泊松比μ的测定 (7) 实验三偏心拉伸实验 (12) 实验四等强度梁实验 (16) 实验五悬臂梁实验 (18) 实验六压杆稳定实验 (21) 实验七纯扭转实验 (25) 实验八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实验实验 (28)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解析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 教学班级: 教学时间: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湖南工学院

1 实验一 拉伸实验 一、本实验主要内容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三、实验重点难点 1、拉伸时难以建立均匀的应力状态。 2、采集数据时,对数据的读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和提醒学生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1、低碳钢拉伸图分为几阶段?每一阶段,力与变形有何关系?有什么现象? 2、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可测得哪些力学性能指标?用什么方法测得?

1 实验一 拉伸实验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由本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明材料在静拉伸下的一些性能,诸如材料对载荷的抵抗能力的变化规律、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等重要机械性能,这些性能是工程上合理地选用材料和进行强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分规等。 三、拉伸试件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如图所示。图中工作段长度l 称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为了使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必须按国家标准做成标准试件,即 5l d =或10l d =。 对于一般板的材料拉伸实验,也应按国家标准做成矩形截面试件。其截面面积 和试件标距关系为l = l =A 为标距段内的截面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材料力学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验一实验绪论 一、材料力学实验室实验仪器 1、大型仪器: 100kN(10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00kN(20T)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EW-300C微机屏显式液压万能试验机;WAW-600C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小型仪器: 弯曲测试系统;静态数字应变仪 二、应变电桥的工作原理 三、材料力学实验与材料力学的关系 四、材料力学实验的要求 1、课前预习 2、独立完成 3、性能实验结果表达执行修约规定 4、曲线图一律用方格纸描述,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5、应力分析保留小数后一到二位

实验二轴向压缩实验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I、测定低碳钢压缩屈服点 II、测定灰铸铁抗压强度 2、实验原理及方法 金属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很短的圆柱,以免被压弯。圆柱高度约为直径的倍~3倍。混凝土、石料等则制成立方形的试块。 低碳钢压缩时的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表明: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极限σε,都与拉伸时大致相同。进入屈服阶段以后,试样 越压越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继续增强,因而得不 到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3、实验步骤 I、放试样 II、计算机程序清零 III、开始加载 IV、取试样,记录数据 二、轴向压缩实验原始数据 指导老师签名:徐

三、轴向压缩数据处理 测试的压缩力学性能汇总 强度确定的计算过程: 实验三轴向拉伸实验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1)、用引伸计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弹性模量E; (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 2、实验原理及方法 I.弹性模量E及强度指标的测定。(见图) 低碳钢拉伸曲线铸铁拉伸曲线 (1)测弹性模量用等增量加载方法:F o =(10%~20%)F s , F n =(70%~80%)F s 加载方案为:F 0=5,F 1 =8,F 2 =11,F 3 =14,F 4 =17 ,F 5 =20 (单位:kN) 数据处理方法: 平均增量法 ) , ( ) ( 0取三位有效数 GPa l A l F E m om ? ? ? = δ(1) 线性拟合法 () GPa A l l F n l F F n F E om o i i i i i i? ? ∑ - ∑? ∑ ∑ - ∑ = 2 2 ) ( (2)

高考物理二轮 压轴突破 专题5第11讲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教案

第11讲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 误差产生原因大小特点减小方法 系统误差实验仪器不精确、实验原理不完善、实验 方法粗略 总是偏大 或偏小 更新仪器完善实验 原理 偶然误差测量、读数不准确忽大忽小画图象或取平均值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误差的来源. (2)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 5为三位有效数字. 二、长度的测量 1.毫米刻度尺的读数:精确到毫米,毫米后再估读一位. 2.游标卡尺的读数:测量值=主尺上的读数+m×n(其中m为游标卡尺的精确度,n为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的格数). 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可动刻度×0.01 mm. 三、验证性实验 1.实验名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方法 (1)对于现象直观明显或者只需讨论的验证性实验问题,常常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证实; (2)对有测量数值且实验要求根据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的,一般要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作图、计算、测量进行比较验证. 3.实验拓展 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深入,验证性实验试题逐渐减少,往往将验证性实验变化为设计性、探究性、研究性实验,对于这种实验题型的变化,我们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探究性实验 1.实验名称: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实验方法: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种规律或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题目一般以教材基本实验为原型或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新颖灵活,具有开放性.3.实验过程的比较 类型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A 卷 20011 —2012学年第2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2012.6.1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图示结构中, AB 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 形 2.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 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E c则正应 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为()。 3. 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 A 集中载荷B集中力偶C分布载荷 D ABC 4.单向应力状态必须满足()。 A 第一主应力 P/A B 第二主应力为 0 C 第三主应力为 0 D ABC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 B塑性材料已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 C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D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2 种 二、填空题( 30 分) 1.(3分)两圆轴的尺寸、受力及其支承情况均相同,但其一材料为钢,另一轴 的材料为铝,若 G钢= 3G铝,则:两周的最大剪应力之比τmax钢/ τmax铝 为。 2.(5分)图示单元体的最大剪应力为。 3.( 5 分)图示销钉的剪应力为τ,积压应力σp为。 4.(5分)已知 AB杆直径 d=30mm ,a= 1m,E= 210GPa。若测得 AB杆应变ε= –4 7.15×10 时,则载荷 P的值为 。 5.( 12分)悬臂梁的截面如图所示, C为形心,小圆圈为弯曲中心位置,虚线表 示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力作用线方向。试问各梁发生什么变形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 线上。 a b c d e f 三、计算题( 60 分) 1.( 15 分) T 字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 7-8(a)示, C 为 T 形截面的形心,惯矩I z=6013×104mm4,材料的许可拉应力[ t]=40MPa,许可压应力[ c] = 16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2.( 15 分)平行杆系 1、2、3 悬吊着刚性横梁 AB 如图所示。在横梁上作用有荷 载 G。如杆 1、 2、3 的截面积、长度、弹性模量均相同,分别为 A、l 、E。试求三根杆的轴力 N1、 N2、 N3。 3.(15 分)例 11.2 图示立柱由两根 10 槽钢组成,上端为球形铰支,下端为固定,长度 l=6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试问当a为何值 时该立柱临界荷载最大,并求此临界荷载。 4.试绘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写出简要绘图步骤(15 分)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试验一岩石单轴抗压试验 一、试验的目的: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 c。当无侧限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基本原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MPa) 一般简称抗压强度。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2、测量平台、角尺、放大镜、游标卡尺。 3、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1)压力机应能连续加载且没有冲击,并具有足够的吨位,使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 (2)压力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其中之一须具有球形座,板面须平整光滑。 (3)承压板的直径应不小于试样直径,且也不宜大于试样直径的两倍。如压力机承压板尺寸大于试样尺寸两部以上时,需在试样上下两端加辅助承压板。辅助承压板的

刚度和平整度应满足压力机承压板的要求。 (4)压力机的校正与检验,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认为裂隙。 (2)试件规格:采用直径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各尺寸允许变化范围为:直径及边长为±0.2厘米,高为±0.5厘米。 (3)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之比宜为2.0~2.5。 (4)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 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 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 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4)试样含水状态处理 在进行试验前应按要求的含水状;制备试样时采用的冷却液,必须是洁净水,不许使用油液。 (5)对于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的岩石,应采用干法制样 2、试样描述 描述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加荷方向与岩石试样内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及试样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3、试样尺寸测量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

图1 力学实验探究题 实验一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在中考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考查点1、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查点2、实验步骤的正确填写、排序; 考查点3、实验中误差、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 考查点4、运用ρ=m/v 计算密度; 考查点5、实验的评估及改进; 考查点6、运用特殊方法侧密度,如助沉法、累积法、饱与溶液法等。 例题:钦州坭兴陶就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小刘取了一小块陶器样品,通过实验来测定坭兴陶的密度,过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样品质量时,所用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22乙所示,则样品质量为 52 g 。 (3)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时,样品放在 量筒前后的水位情况如图22丙所示,则样 品体积为 20 cm 3 (4)样品的密度: 2、6 g/cm 3。 15.(2014,福州)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就是__21、0__g 。往量筒中注入60 mL 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李子的体积就是__20__ cm 3,密度就是__1、05__ g/cm 3。 16.(2014,汕尾)在用天平与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零刻度线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就是__43、2__ 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 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就是__15__ cm 3,此大理石的密度就是2、88×103 kg/m 3。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主讲:林植慧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实验一, 二 低碳钢(Q235钢)、铸铁的轴向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低碳钢(Q235钢)和铸铁在拉伸试验中的各种现象。 2.测绘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载荷―变形曲线(F ―Δl 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σ―ε曲线)。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比例极限P σ,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和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σ。 4.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5.观察低碳钢在拉伸强化阶段的卸载规律及冷作硬化现象。 6.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式引伸计。 3.游标卡尺。 4.低碳钢、铸铁拉伸试件。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和变形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低碳钢和铸铁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材料,而且它们的力学性质也较典型。 试验采用的圆截面短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制成,标距0l 与直径0d 之比为5100 0或=d l ,如图1-1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因试样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便于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相互比较。图中:0d 为试样直径,0l 为试样的标距。国家标准中还规定了其他形状截面的试样。 图 1-1 金属拉伸试验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与电子万能试验机联机的计算机显示屏上实时绘出试样的拉伸曲线(也称为F ―l ?曲线),如图1-2所示。低碳钢试样的拉伸曲线(图1-2a)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及局部变形阶段。如果在强化阶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己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D.“繁殖和生存”与“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测量材料弹性模量E)

测量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 一、实验名称 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Q235钢弹性模量E的实验方法; 2.熟悉CEG-4K型测E试验台及其配套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CEG-4K型测E试验台 2.球铰式引伸仪 四、试样制备 1. 试样:Q235钢,如图所示,直径d=10mm,标距L=100mm。 2、载荷增重ΔF=1000N(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初载砝码一个,重16N,采用1:40杠杆比放大) 五、实验原理 实验时,从F0到F4逐级加载,载荷的每级增量为1000N。每次加载时,记录相应的长度变化量,即为ΔF引起的变形量。在逐级加载中,如果变形量ΔL 基本相等,则表明ΔF与ΔL为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完成一次加载过程,将得到ΔL的一组数据,实验结束后,求ΔL1到ΔL4的平均值ΔL平,代入胡克定律计算弹性模量。即

EA l F l ? ? = ? ?001 .0 备注:引伸仪每格代表0.001mm。 六、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部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2.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注意: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试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左右的角度。 3.挂上砝码托。 4.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初读数。 5.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录一次引伸仪的读数。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防止砝码失落而砸伤人、物。 6.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 七、数据处理 1. 记录相关数据 分级加载初载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引伸仪读数L0= L1= L2= L3= L4= 2.计算 (1)各级形变量的计算 分级加载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平均值形变量ΔL1= ΔL2= ΔL3= ΔL4= ΔL平=

中考力学实验常见考点

中考力学实验常见考点 力学实验主要包括:测量物质的密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测滑轮组或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下面对常考实验及常考点作个汇总,以备同学们复习使用。 一.测量物质的的密度 物质密度的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其实验原理是ρ=m/v。主要 包括固体密度的测量和液体密度的测量,而固体密度的测量又分为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密度的测量和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密度的测量。 常考知识点: (1)量筒的使用及读数; (2)天平的使用; (3)用公式法、排水法、坠沉(或压沉)法测体积; (4)无量筒时测液体的密度或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应用到“转换法”; (5)密度的计算; (6)密度测量过程中的科学方法——转化法、累积法。 规律小结:在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量固体的质量,后测固体的体积,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且符合天平的正确使用规则。如果先测体积就会因固体上沾有水而导致所测固体的质量偏大,且固体上带的水会弄湿天平的托盘。测液体密度时,要先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并测出体积后,再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m=m1 - m2,按照这样的测量步骤进行测量,可减小误差。 二.运动和力 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非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中,主要的实验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常考知识点: (1)实验装置的设计; (2)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与转换法的运用; (3)对平衡力的理解; (4)科学推理思想与理想实验法的综合运用。 方法指导:科学推理思想与理想实验法相结合,在研究物理规律 时,以实验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测或推理得出物理规律,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再如,研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也是利用了这一方法。 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命题时常常涉及对其他因素的探究,通过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常考知识点: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A卷 20011—2012学年第2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 2012.6.1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2.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E c则正应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为()。 3.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 A 集中载荷 B 集中力偶 C 分布载荷 D ABC 4.单向应力状态必须满足()。 A 第一主应力P/A B 第二主应力为0 C 第三主应力为0 D ABC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 B 塑性材料已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 C 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D 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2种 二、填空题(30分) 1. (3分)两圆轴的尺寸、受力及其支承情况均相同,但其一材料为钢,另一轴的材料为铝,若G钢=3G铝,则:两周的最大剪应力之比τmax钢/τmax铝 为。 2.(5分)图示单元体的最大剪应力为。 3.(5分)图示销钉的剪应力为τ,积压应力σp为。 4.(5分)已知AB杆直径d=30mm,a=1m,E=210GPa。若测得AB杆应变ε=7.15×10–4时,则载荷P的值为。 5.(12分)悬臂梁的截面如图所示,C为形心,小圆圈为弯曲中心位置,虚线表示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力作用线方向。试问各梁发生什么变形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 b c d e f 三、计算题(60分) 1.(15分)T字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7-8(a)示,C为T形截面的形心,惯矩I z=6013×104mm4,材料的许可拉应力[?t]=40MPa,许可压应力[?c]=16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2.(15分)平行杆系1、2、3悬吊着刚性横梁AB如图所示。在横梁上作用有荷载G。如杆1、2、3的截面积、长度、弹性模量均相同,分别为A、l、E。试求三根杆的轴力N1、N2、N3。 3.(15分)例11.2图示立柱由两根10槽钢组成,上端为球形铰支,下端为固定,长度l=6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试问当a为何值时该立柱临界荷载最大,并求此临界荷载。 4.试绘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写出简要绘图步骤(15分)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期中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 1.已知x y >,则下列各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2x y > B . 11x y > C .11()()33 x y > D .332x y -+> 2.若直线()120x m y ++-=和直线240mx y ++=平行,则m 的值为( ) A .1 B .2- C .1或2- D .2 3 -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 B . 83 C . 45 3 D .54.在ABC ?中,已知2222a b c ba +=+,则C =( ) A .30 B .150? C .45? D .135? 5.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564718a a 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 ( ) A .12 B .10 C .8 D .32log 5+ 6.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75π

7.已知5 cos 5 α= ,10sin() 10 βα,αβ,均为锐角,则sin β=( ) A . 12 B . 22 C 3 D .1 8.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3a =-,77S =-,则n S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15- C .18- D .16- 9.已知0x >,0y >,lg 4lg 2lg8x y +=,则 14 2x y +的最小值是( ). A .3 B . 94 C . 4615 D .9 10.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A C =,则 sin c C 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36? ?? B .312? ???? C .312? ??? D .136???? 11.已知圆1C :2 220x y kx y +-+=与圆2C :2240x y ky ++-=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恒过定点 ()P a b ,,且点P 在直线20mx ny --=上,则22+m n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2 +∞ B .1(,]4 -∞ C .1[,)2 +∞ D .1(,)4 -∞ 12.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是对角线1AC 上的点(点M 与A 、1C 不重合),设1A DM ?的面积为S 则S 的取值范围( ) A .23 3) B .23 ( 23] C .23 (,3)3 D .3 [ 3]3 12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