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中国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中国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中国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长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国家。但进入2004年后,我国东南沿海企业在招聘工人时,却突然发现面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这被理论界称为“民工荒”。9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的出台正式宣布了中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出现。2004年7月15日,《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的报道,也反映了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人的所谓“民工荒”的现象。“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被视为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状况的基本描述。被认为是无限量的劳动力竟出现短缺,不能不引人深思。

2003年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对民工的需求量加大,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部分地区劳动力相应出现短缺。本文意在利用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行为模式模型,对中国目前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做一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找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人口流动行为模型分析

近几年中国劳动力调查与分析

第一部分 2007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解析 2007年第一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15706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114374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人员为67884人,求人倍率1.68,最大匹配率0.48,最大求职成功率0.80。数据显示,本季度需求大于供给,“两节”影响劳动力供需的规律依旧存在。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量继续回落 本季度累计需求各类求职人员114374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67884人,与上季度相比,各类需求人员减少了37287人,下降了24.59%;各类求职登记人员减少了27742人,下降了29.01%,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年初是各用工单位生产筹备,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阶段,对用人的需求并不明显;二是由于“两节”的来临,外省市来京务工人员大量离京返乡,与上季度相比,外埠求职登记人员下降了42%;三是农历春节是人们最为重视的节日,“过节”冲淡了失业人员寻求就业岗位的积极性。 二、招聘职业匹配率偏底 本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匹配率为0.48,与上季度比较,本期最大匹配率又有所下降,需求大于供给矛盾仍比较突出。0.48的职业匹配率表明招聘单位只有48%的岗位可以匹配到合适的人选;最大职业匹配人数仅为54642人,与企业招聘总人数114374的要求相差甚远,缺口达到46490人。 影响最大职业匹配率偏低的因素主要有:一、本季度正值全年劳动力市场的“淡季”,职业匹配条件不充分;二、本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分别占职业需求的前两位,而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受工作条件、工作时间、薪酬分配结构等条件的影响,求职于商业和服务业职业的人员大量减少,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从业者多数使用外埠来京务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匹配能力不足,又多集中在本季度离京返乡,造成供给数量明显回落。 三、交通、仓储、邮政需求增长 从交通需求来看,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对北京交通状况进行了各项梳理整治工作,大力提升了北京的交通运输能力,特别是公共交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随之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对此行业人员的需求增长。 分析仓储业需求增长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仓储业正处于传统仓储模式向现代物流管理转化的过渡阶段,北京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需求变化更为明显。另外,元旦、春节期间,节日商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的增长带动了物流及仓储人员的需求增长,为具有仓储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对邮政人员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效率的生活节奏打破了以往人际交往的模式,使邮政行业中的速递业从无到有,由弱转盛,加入“WTO”后,中外合资和民营性企业加入了速递行业,扩大了劳动力市场需求。 四、商业、服务业供求缺口明显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现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现状 就业率增长很快 对劳动力研究而言,有两个问题我想探究。第一是中国经济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有几个拐点,对中国而言最典型的,是在经济结构上从二元转向一元(刘易斯拐点)。 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就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成供求比较均衡。我们需要看到自己距离拐点还有多远。 第二个是我国城乡的真实就业增长情况。在劳动就业领域,一些认识几十年不变。例如说统计资料没用,变成虚无主义;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是零增长,但从来没有人认真总结劳动力市场到底发育了多少。1980年代就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有1亿多,直到最近还在普遍重复这个数字。 首先来看就业率增长。很多人认为当前就业率是零增长或者就业赶不上经济增长,这是不正确的。就业率一直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非常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多元化以后,我们出现了统计上的问题,很多个体经济没有注册,也有很多完全是自我雇佣;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被统计成正式职工;下岗工人再就业都是以劳务派遣公司派遣的方式派到企业,这些人在统计中都没有体现,这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巨大余项占全部城镇就业的36%。 失业率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然后就开始下降。2002年以后每年失业率都在下降。2005年真实的失业率只有5.2%。我国的登记失业率看上去在上升,但从前不算下岗人员,当下岗与登记失

业并轨以后,登记失业率自然会呈现上升,而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是在下降,百分之五点几不算是很高的失业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大、速度快,2006年是1.32亿。不仅城市的就业增长没有减慢,而且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总量在增加,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在提高。城乡就业的增长都非常快,和百分之十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致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有多少 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格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乡镇企业吸纳一些劳动力之外,其他都是在农业中或者处于剩余状态。那时我测算是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来在乡镇企业之外,又生出了农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2006年各吸纳了2000多万劳动力。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下的劳动力相当少。当然,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和进入乡镇企业、农村私营经济的是有重合的。这一部分重合,可以被测算出来。 我比较保守地估算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说法,农村劳动人口就地或外出转移是2亿人,占到全部农村劳动力的41%。根据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按农产品成本资料测算,假设农业需要1.78亿的劳动力,这样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1.1亿,只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2%。实际上,根据最近李剑阁和韩俊一篇文章的数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后不干农活的占47.9%,即2.3亿。这样的话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会少。 从年龄阶段来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现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摘要: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不仅关系制造业的发展,也关系民生中的就业问题,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中的劳动力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主要从区域、学历、技能三个侧面勾勒出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特征,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特征,为保障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合理培育和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力短缺 2004在东部沿海地区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初露劳动力短缺端倪,其后,多地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劳动力市场发布的信息显示,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缺口有扩大的动向。蔡昉(2005)就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将来会遭遇劳动力短缺的困扰。根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PMI中从业人员指数显示,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2012年5月连续13个月持续低迷,充分显现了制造业就业的不景气。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就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详述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制造业合理配置劳动力要素提供依据。 1 制造业就业总量分析 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80年~1990年,大体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代;从1990年~2000年,基本停滞甚至有所下降;2000年以后,又开始缓慢增长。2000年~2011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从72 085万缓慢增长至76 420万,年均增长约0.53%;而制造业就业人数从8 043万增长至11 684万,年均增长3.5%,远高于总就业人数的增长;更多就业流向制造业,说明制造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我国就业人数的自然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需要,为保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其劳动力需求。 2 就业分布分析 2.1 就业分行业分布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30个细分行业。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的从业人数达到8 053万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这五个行业的从业人数最多,占制造业行业的39%,这些行业均为资金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的,其他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橡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等,此类行业的就业总和占制造业就业总量的60%左右。 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从业人数从1998年到2011年增加了1倍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增幅最大,达到5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相关制品业,家具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 随着农业机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人浮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潜藏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国家测算,到“十五”末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一半,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量劳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剩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就是为了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可从种植业转移出去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生活水平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人数庞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低。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现状 我国的国情是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贫困地区不足1.5亩。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新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这样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人。 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总的农村劳动力状况是:农村人口8 亿多,劳动力近5亿。其中农业劳动力3.5亿。全国现有耕地19.23 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 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 亿。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人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国家统计局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2008年末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按输出地分,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29.7%。在本地就业的8501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一)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1月6日,中国的总人口达到13亿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2004末,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为76823万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83.3%,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数为752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26476万人,占35.2%,乡村就业人数为48727万人,占64.8%。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个;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情况: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7.2%;高中教育水平的占13.4%;初中教育水平的占45.8%;小学教育水平的占27.4%;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占6.2%。表明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同比世界平均水平为11年)。事实说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世界银行基于2003年国统计局城市家计调查的统计:受教育程度小学毕业的,失业率为15.2%,初中13.3%,高中9.7%,大学及以上为3.2%。 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就业结构和状况 1.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2004年末,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是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所占比例分别是46.9%,22.5%和30.6%。2004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的GDP比例分别是15.2%,52.9%和31.9%。就业结构与GDP的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5.2%,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6.9%。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中国劳动力现状 二

中国劳动力现状二 未来20年,预计中国还将处于二元经济的不发达阶段,农业富余劳动力还需要持续实现转移,劳动力总量庞大、供给充足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同时受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低端、利润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仍然较低,而且这一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近来,一些外国工商企业组织和咨询机构纷纷发表研究报告或调查结果称,越来越多的在华外资企业忧虑其劳动力成本激增,不少企业甚至将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视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否出现过度上涨,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又是否正在丧失? 长期以来,丰富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禀赋优势。依靠这一优势,中国大量出口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走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立国的发展道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开始出现显著增长。根据美世3月3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09年至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分别达到6.3%、7.5%、9.7%和9.8%(预测值)。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已丧失劳动力竞争优势?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一方面,未来20年,预计中国还将处于二元经济的不发达阶段,农业富余劳动力还需要持续实现转移,劳动力总量庞大、供给充足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从人口的角度看,人口学家普遍预测,中国的人口峰值将在三四十年间出现,这说明中国劳动力丰富的基本国情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改变。 另一方面,受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低端、利润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仍然较低,而且这一现象也将长期存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即使将生产效率考虑在内,201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只是西欧国家的25%;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也仅将达到西欧国家的38%。而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则显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也仍然享有一定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例如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仅为墨西哥的25%。 当然,无需讳言,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确实存在着紧缺问题。在中国,大量的新进劳动力的职业技能都集中在中低层次。近年来,中国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40%以上,即使是像印度、巴西、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该指标也超过了6%。这就造成中国高素质劳动力大量短缺,高素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根据美国商会3月26日公布的年度行业气候

中国劳动力问题

专业:区经Q0801 学号:080104007 姓名: 张莹 中国当前劳动力的现状问题解析 摘要:在就业率增长的情况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现阶段仍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升,政府在做各种方案的努力来缓解劳动力的问题,以使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供过于求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价值充分利用 正文: 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卖难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而究其原因,供大于求是近期菜价暴跌的主要原因。在流通过程中,劳动力的成本的上涨也是流通成本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所关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每年大量的农民工劳动力涌向沿海各大城市。而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那时就想现在的蔬菜一样,供过于求,劳动力的价值低。然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改观了不少。 对于,我过劳动力的现在的情况:对于之前的供过于求,现在的情况是就业增长率很快。对于劳动力的研究,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中国经济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有几个拐点,对中国而言最典型的,是在经济结构上从二元转向一元(刘易斯拐点)。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就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成供求比较均衡。我们需要看到自己距离拐点还有多远。第二个是我国城乡的真实就业增长情况。在劳动就业领域,一些认识几十年不变。例如说统计资料没用,变成虚无主义;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是零增长,但从来没有人认真总结劳动力市场到底发育了多少。1980年代就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有1亿多,直到最近还在普遍重复这个数字。 首先来看就业率增长。很多人认为当前就业率是零增长或者就业赶不上经济增长,这是不正确的。就业率一直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非常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多元化以后,我们出现了统计上的问题,很多个体经济没有注册,也有很多完全是自我雇佣;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被统计成正式职工;下岗工人再就业都是以劳务派遣公司派遣的方式派到企业,这些人在统计中都没有体现,这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巨大余项占全部城镇就业的36%。 失业率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然后就开始下降。2002年以后每年失业率都在下降。2005年真实的失业率只有5.2%。我国的登记失业率看上去在上升,但从前不算下岗人员,当下岗与登记失业并轨以后,登记失业率自然会呈现上升,而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是在下降,百分之五点几不算是很高的失业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大、速度快,2006年是1.32亿。不仅城市的就业增长没有减慢,而且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总量在增加,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在提高。城乡就业的增长都非常快,和百分之十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致的。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还有多少,这是一个谁都想知道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格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乡镇企业吸纳一些劳动力之外,其他都是在农业中或者处于剩余状态。那时测算是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来在乡镇企业之外,又生出了农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2006年各吸纳了2000多万劳动力。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下的劳动力相当少。当然,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和进入乡镇企业、农村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案例1:中新网2月23日电(财经频道记者马丽): 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城市劳务市场迎来了新一批返工潮,此前未能达到招工预期的企业纷纷渴望抓住这一时机,而结果却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农民工市场的“唱荒”阶段,不少企业为招工难而头疼不已。年关刚过,“用工荒”的报道便见诸各大媒体的显著版面。今年对企业来说,招工似乎比往年来的更加棘手。原本作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开始大面积“召回”本地农民工,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西部城市建设和企业西进步伐的加速,农民工回流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结构性招工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中西部企业今年也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农民工短缺现象更加明显。而面对“80后”撑起的外出农民工主力军,在劳动力短缺的现实面前,企业要如何抓住这一新生力量? 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措施已经在大力推进,但与2.42亿的农民工总数相比,农民工各项权益的整体保障率仍相对偏低,而随着新一代农民工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能够立足人本,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虽然针对农民工的各项保障措施已经在大力推进,但与2.42亿的农民工总数相比,农民工各项权益的整体保障率仍相对偏低,而随着新一代农民工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能够立足人本,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案例2:(英国)FT中文网 (2009-03-1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铮 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今年“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3月7日,人大、政协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也均与此话题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一半。 由案例1可以看到,我国在近年来每年都会遇到“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我过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提高,各项产业迅速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变化很大。东南沿海一带分布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到来,但是在前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工厂倒闭,从各地而来的农名工又返回到家乡。在春节前后是劳动力最缺的时候,这是季节性因素,因为大家都回家过年。年后,企业生意好转,有订单了,但劳工没有及时接到信息,以为还是没工作,所以选择不继续外出打工,这是信息不对称。现在在外打工的收入还不如村里人在家创业挣的多,索性就呆家里了。这是待遇问题。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2947160.html,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分布及其短缺特征分析 作者:李晓琳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不仅关系制造业的发展,也关系 民生中的就业问题,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中的劳动力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主要从区域、学历、技能三个侧面勾勒出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特征,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特征,为保障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合理培育和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力短缺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22-02 2004在东部沿海地区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初露劳动力短缺端倪,其后,多地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劳动力市场发布的信息显示,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缺口有扩大的动向。蔡昉(2005)就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将来会遭遇劳动力短缺的困扰。根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PMI中从业人员指数显示,我国制造业从 业人员指数自2012年5月连续13个月持续低迷,充分显现了制造业就业的不景气。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就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详述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制造业合理配置劳动力要素提供依据。 1 制造业就业总量分析 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80年~1990年,大体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时代;从1990年~2000年,基本停滞甚至有所下降;2000年以后,又开始缓慢增长。2000年~2011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从72 085万缓慢增长至76 420万,年均增长约0.53%;而制造业就业人数从8 043万增长至11 684万,年均增长3.5%,远高于总就业人数的增长;更多就业流向制造业,说明制造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我国就业人数的自然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需要,为保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其劳动力需求。 2 就业分布分析 2.1 就业分行业分布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30个细分行业。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的从业人数达到8 053万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这五个行业的从业人数最多,占制造业行业的39%,这些行业均为资金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的,其他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橡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等,此类行业的就业总和占制造业就业总量的60%左右。

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改革的深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的下岗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了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成因之后,提出了短期和长期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问题短期对策长期对策 改革开放2O年来,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2O年问总计解决了约2.5亿人的就业问题,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30万个就业岗位,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初现成效,成绩喜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3亿人,加上城镇失业人口,劳动力总供给量达到2亿多人,而需求量只有3500万人,供给已远远地大于需求。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率已达21.3 左右。我们认为,

造成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_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每年以2 的速度进行。2.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有效需求不足。3.经济转型,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过去国企的隐性失业显性化。4.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5.劳动力的盲目和无序流动导致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6.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布局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更使劳动力市场在朝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荆棘丛生。 二、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对策 现在就有不少学者一提到劳动力市场问题,就大谈特谈减少劳动力供给,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除非大规模的瘟疫和战争,要想在短期内减少劳动力供给几乎是天方夜谭。还有,发展第三产业固然是一条出路,但由于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发达国家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为了把第三产业朝高新科技方向推动,这是第一、第二产业充分发展起来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以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似乎只有发展消费性服务这个领域,在当前消费需求不旺的态势下,极力倡导消费性服务,可能会骼人一个“需求不足一消费一更低需求的恶性循环怪圈。我们在解决劳动力市场困境时必须立足现在,着眼将来,把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结合起来,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劳动力短缺看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许皞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到9年或10年,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即将到来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目前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20年后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将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并且,中小学学制过长会占用青少年接触社会和生活的时间,不利于个性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一建议立即引发各界人士关注。在一家网站进行的调查中,有61.2%的网友支持压缩中小学学制,其理由是可以早出人才,同时减轻学生的上学负担。 缩短学制可以促进适龄劳动力早一点工作吗?似乎如此,但一个问题是,当学制缩短,大批学生提前进入社会找工作,将迅速扩大就业人群,如果遭遇就业难怎么办?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大扩招,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当时存在高中毕业生就业难,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于是把大学作为“就业蓄水池”;而就在之前的两会上,还有委员、代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提出延长大学学制、设立“学士后”的建议。可见,根据眼下的就业情况对教育实施调整,是十分功利的做法。 解决功利教育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打破功利教育怪圈,让教育回归本质。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年限缩短,不但将压缩义务教育年限,还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质量下降。 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创造能力会更弱,导致我国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最低端,而这种产业发展格局很难给更多人才提供就业空间,由此形成低水平教育与低水平就业的恶性循环。这是我国社会“用工荒”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根源所在。 要形成教育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当前的教育发展应注意两点。 其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推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兴趣自由发展。这要求我国政府切实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中高考制度改革,给各类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也把学生从上学负担中解放出来。 其二,给学生多元的成才选择。现在“考研热”愈演愈烈,不少学生读完研究生已经二十好几了,这不是由学制造成的,而是由学生成才模式单一造成的。 如果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读普高还是职高;在读完高中之后,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考大学,不考大学照样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得到尊重的工作岗位……这样的教育和就业环境,满足了多元的教育需求,完全不需要在学制上穷折腾。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论文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现状及成因分析》 姓名:马惠敏 学号:129114123 班级:贸H122 提交日期:2015年1月14日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引言: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在考察人力资源这个因素时,人们认为,在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相对是固定的,认为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质量。但实际上,在人口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劳动力参与率便是这样一个衡量指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关键词:劳动力参与率因素分析

一、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1、年龄、性别因素 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地承担了家庭中子女的抚育责任和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上劳动力雇佣方对女性劳动力的歧视普遍大于男性。随着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适合由女性从事的职业逐步出现,才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劳动力参与率的性别差异中,两者之间相差的程度还呈现出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劳动偏好和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各不相同。 2、教育发展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的激励,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的激烈使得更多的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这就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降低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者的比例有所升高,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增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政策因素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男性人口还是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均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行使得许多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失业率偏高与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并存的局面,加重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1、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2、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3、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