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关系(1-2)

近代中外关系(1-2)
近代中外关系(1-2)

近代中外关系

一、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基本立场

中国是在世界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而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的。近代中国的若干重大事件与社会变革几乎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是许多内政事务也都深受中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列强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不自觉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注入新的因素。宏观的审视主要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从国家主权和民族地位的角度,研究列强的侵略如何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如何反抗和斗争,终于迎来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人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从接受科学知识到接收政治观念,进而进行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这两种视角的相争与共存构成了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统一体。

在对列强的侵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开始对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迈出的每一步伐(包括前进、后退和徘徊)进行总结,对种种失误进行反思。对于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人对国际法认识的发展、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等方面,近年来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如研究者在对列强获取不平等特权进行分析时便发现,清政府官员在这些重大权利的出让中亦有相当的责任。长期的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官员对近代国家主权概念茫然无知,以至丧失国家重大利权而不自觉,甚至有时还引为得计。在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形成上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对政府外交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对体制外因素对外交的影响也日益关注。国民外交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如以商会为依托的商人外交、社会团体的非政府外交、社会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等,都有专题研究面世。此外,中外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与互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富有新意的研究。

比较起来,对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便略显不足。外交制度中的一些问题,如外交决策机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外交部门的职司及地位变化等仍有深入研究的余地。对近代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的整体考察也比较薄弱,迄今尚无近代外交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是两个系统并立,一个是亚洲诸国,一个是欧美诸国,两者互不相关,区别不仅是地理上的,而且各自与中国的关系的实质也不同。中国与亚洲入贡各国间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关系,彼此按定制、定式进行官方交往,真正有来有往,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种传统的体制,在历史上早已定型,在运行中很少有什么波澜或变动;双方的交往基本上局限在高层封建统治者之间,与人民很少关联,一般只在于维系已有的联系(乾隆中期即I8世纪60年代以后苏禄与中国的关系中断,其他各国都维系到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发展新的关系。这种对外关系体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往往把世界一切国家都视为属国;明末以来葡、荷、.俄、英等国派使来华,都被当作贡使,就是这个原因。但不论是从海疆来的西欧、北欧、北美诸国,或者是从陆路来的俄国,都完全在入贡国系统之外,另成为一个系统。它们到中国来,都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成为它们扩张的对象。它们极力想进入中国,其来华使节有的不惜照贡使的礼制行事。但终因它们自有一套国际交往体制和准则,而同中国的姐龋,摩擦越来越多。在对中国的关系中,它们居于主动,有的带有侵略性。这是一种有来无往的关系,没有中国人到它们那里去,中国所做的一般.只是对它们各方面的冲击做出反应。当时巾国的国力还强盛,能够有效地抗阻它们的武力侵犯,打退它们的侵略,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自18世纪中叶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有限制地允许它们的人民(主要是商人、教士等)入境,严格加以管理,但不与它们发展官方关系,不承认他们派驻广州的代表(领事、商务监督等)的官方身份,不与这些人打交道,不与它们建立国交。这个政策抑制了欧美各国在华扩张势力,保持了自己的完全独立以及与世隔绝。

邻近诸国。主要有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退逻、苏禄、缅甸等,都是向中国入贡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位于中国周边(只有苏禄距离稍远),在清朝前期都或先或后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关系,其基本形式是入贡和册封: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的期限(贡期)、派遣一定职位的官员(贡使)、沿一定的路线(贡道)到中国京城,按一定的仪式将所带土特产品(贡物)献给清朝统治者,是为入贡;另一方面,在它们的新统治者即位时,清朝皇帝颁发一定格式的表文(诏敕)以确认其地位,是为册封。入贡和册封直接体现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与有关各国最高统治者之间地位尊卑之别,实质上所反映的则是封建等级制的国家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相互间的称谓上就是以中国为“上邦”、“上国”,以有关各国为“属国”、“藩邦”。这些国家分别与中国发生双边关系,集所有这类双边关系之和而构成一个亚洲东部特有的带封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个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心。

三、近代中外关系的特点

1.近代中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其主要是侵略与被侵略、反侵略的关系,但同时也是落后的半封建大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冲突与交流的关系。1853年7月,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统治印度的未来结果时断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带来了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资太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文化。近代中外关系的建立,导致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直接对话,引起了双方剧烈的冲突和交流。起初冲突远远多于交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挑战与危机,同时也创造了变革的机遇与转机。

2.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既是被动的、不平等的矢系,也是努力朝着近代化,乃至正常化轨道缓慢推进的关系。中国打开国门完全是被迫的,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完全是被动的、不平等的,因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近代中外关系似乎是一条总在下降的曲线。但在事实上,近代中外关系并非一直处于沉沦状态,“中国的主权在条约中不断受到损害;随着民族主义和革命的兴起,主权渐渐地又得到了维护”。近代中外关系的演变曲线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起,中经《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晖条约》、《伊犁条约》、《烟台条约》、《中法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降至谷底,中国彻底沦为半稍民地。此后,开始缓慢回升。

1861年1月,清前府在列强的压力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设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海防五股,总揽外交及与外国有关诸事务。总理衙门设立以前的二十年间,清政府往往临时指派官员对外交涉,处理夷务。总理衙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殖民化程度的加深,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机构的专门化。1861年3月,外国公使正式驻节北京。1867年,清廷任命美国前驻华公使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首”,中国的外交机构更加正规化,外交行为更加规范化,外交体制基本上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清政府垮合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和取而代之的国民党控制的南京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人民群众废约运动的推动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修约和改订新约的活动。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曾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多次正式提出过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等合理要求1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开创了近代中外关系史上中方拒绝签约的先例。

3.近代中外关系是关系各方力求打破平衡,同时又不得不维持平衡,但最终还是打破了平衡的关系。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和“联甲制乙”等外交战略;中国经历了从“以夷制夷”的“平衡外交”到结好英美的“重点外交”的转变。近代中国既是列强争夺利益的

聚焦点,也是列强平衡关系的调节器。因此,近代中外关系就成了远东国际关系的晴雨表。

4.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任何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仅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过关键性作用,由此不难看出近代中外关系史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鸦片战争后,列强千涉中国内政,甚至操纵中国内政,使得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随之成为饱受欺辱的“准亡国奴”。与此同时,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大格局中,中国从此不再是封闭的中国,而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人在屈辱的对外交往中,从侵略者那里学习外交ABC,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在短短一百年里,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三级跳”。这种思想跳跃的内部条件并不完全成熟,跳跃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外力的作用。近代中国历史上每次大的思想擅变和社会变迁几乎都是以中外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为契机实现的,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是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近代中国百年史,正是在中外关系的巨笔挥动下写就的。

四、关于近代中外关系的几个问题

1、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外不平等关系的开端。关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历来存在着为保护对华鸦片贸易和为开展对华自由贸易两种观点,中外学者一般分持前后两种不同看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这两种因素兼而有之的双重动因说、并指出前者是一段时间内起重大作用的直接因素,后者则是长远起作用的根本因素,是基本动因。在论及清政府对待鸦片贸易及战和抉择的态度时,曾一直认为有严禁派和弛禁派、抵抗派和投降派之分。80年代中期始,一些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道光皇帝一直主张严禁鸦片,清政府内只有禁烟策略之别,而无弛禁派和严禁派之分,统治集团中并不存在一个鸦片利益集团。一些学者还指出,不少鸦片战争前期痛言主剿的“英雄”,后期都变成了高唱主和的头面人物。他们认为不应简单地把主张和谈视为投降,并以此来划分抵抗派和投降派。研究者通过考证指出,所谓“川鼻草约”,是英方单方面制定的条文,琦善并未在该草约上签字。对于:《南京条约》及随后而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学者们的共识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几个资本主义强国初步进入中国,开始把古老的中国纳入近代世界,并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及方向。

2、不平等条约体系与中国的世界历史。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发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确立的一批中外条约极大地扩允了列强在华特权,不平等条约由此初步形成体系。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使日本得到西方列强在华已有的一切特权。该条约还反映出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转向帝国主义侵略的―个重要标志。此后不久便出现了列强近乎要瓜分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的《辛丑和约》则使不平等条约体系完整化,标志着帝国主义在华半殖民地统治的确立。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列强所获得的抢机中,削;一些是清政府官员主动出计的。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清政府对若干近代国家主权概念茫然无知,出卖国家重大利权而下自觉。领事裁判权和K面的蚓月待遇的确上过汗巾皆有如此现象。人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学义们也进了二百科学的澄清。如关于不个等条约的数目,一直流传着1100多个的说法,并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1年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所采用。有学者指出。这是对《中外旧约章汇编》的错误理解。该书所收1182个文件并非部足条约,所收条约也并非都是不个等条约。因此,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的数目是不能成立的。

3、义和团运动与反对帝国主义。对于反洋教斗争的性质,分歧较大。有人认为,反

洋教斗争既具有反侵略性质,也具有农民革命的性质。另一些人认为,参加反洋教斗争的社会力量非常广泛,而地主阶级人物往往充当倡导者。因此,不能称之为农民革命。而且,反洋教运动虽以反侵略为主流,但免不了盲目排外的举动,常常是以封建主义的文化意识去对抗资本主义的文化意识,因而,它又始终带有反进步的因素。同样的分歧也出现在对义和团的评价上。一些人指出,义和团盲目“杀洋仇教”,反对先进科技,对一切资本主义新事物统统采取横扫的态度。但另一些人认为,义和团的排外是被压迫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的正义反抗。帝国主义在华兴办近代企业,强化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义和团反对洋物,是对侵略政策的反抗,而不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反动。有研究者指出,反帝与排外是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概念,反帝应该肯定,排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是愚昧落后的标记。但对它既不能苛责,也不能辩护。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与列强订立了《辛丑和约》。以往认为清政府从此“彻底投降”了帝国主义。有学者考察了此后十年间清政府的外交,提出不同看法,指出清政府确实做了大量危害本民族利益的事,但它同帝国主义也有矛盾,有争执,甚至可以说有斗争。“彻底投降论”是带有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的提法。

4、日本侵华与中日关系。1874年,日本对台湾发动侵略,中日最后达成《北京专条》。以往的研究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丢失琉球’刑赔款问题上。近年来,有学者指出,中日这场斗争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台湾(特别是台湾东部地区)是不是中国的领土。日本以征伐“无主之地”的名义出兵,但最后不得不在专条中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英美等国外交代表也明确表态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中国在台湾的主权问题由此而得到澄清。以往认为,专条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主权。有学者指出,条约中的“日本国属民”系确指在台湾遭劫的日本人,从专条中并不能得出承认日本在琉球主权的结论。但日方后来有意作了歪曲的解释。关于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时间,有人认为形成于明治初年,明治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定下了对外扩张的基调。也有人认为,大陆政策形成于山县有朋内阁时期,其实标志是1890年山县有朋的《施政方略》提出了日本的“主权线”和“利益线”问题,这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理论。甲午战争是日本侵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兴的日本打败了腐朽的老大帝国,一跃而为对中国威胁最大的侵略国家。因此,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一直是19世纪的中日关系研究的最大热点。学者们对战争的起因、进程以及战败对中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欧美列强的纵横捭阖都作了充分的研究。

5、门户开放政策与中美关系。门户开放政策曾长期被认为是美国企图独占中国的政策。1979年,有学者对包括门户开放政策在内的一些问题提出重新评价,认为门户开放政策包含尊重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内容,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该文的发表引起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一次重大的学术争论。批评者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侵略政策,美国打着“贸易机会均等”等旗号,同其他帝国主义激烈争夺中国。把列强没有瓜分中国归之于门户开放政策,是不能成立的。也有学者赞同重新评价,还有人提出修正意见。经过讨论、澄清了一些史实上的问题。虽然分歧犹在,但在一些问题上也形成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看法。如关于提出这一政策的动机,学者们指出,美国决策者考虑的始终是美国垄断资本向海外扩张的现实利益和潜在利益。因此,门户开放是一个殖民扩张的对外政策,而不是民主主义的对外政策。但对它的客观作用,不少学者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国家如沙俄和日本瓜分中国的势力起了制衡作用。近年来又有学者探讨了清末中国人对这一政策的反应,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清政府的态度比较复杂,它既持一定的欢迎态度,又对它的作用将信将疑。

6、民国初年的外交困境与北京政府的外交努力。民国的建立并未能缓解中国的外交困境。列强利用中国政局的动荡,在边疆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分裂活动。俄国在外蒙古策

动和支持独立,英国在西藏加紧分裂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利用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签订“民四条约”。令中国民众深感失望的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提出的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取消“民四条约”的要求竟未被会议所接受。这一外交上的大败影响极大,它激发了中国民众广泛的爱国情绪,引发了五四运动,并影响了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选择。北洋政府曾经被作为卖国政府的代名同,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对于北京政府的外交不能一概否认。研究者注意到,北京政府利用“战”的机会,废除了中国与德、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全面提出取消若干不平等特权的要求,并在华会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1926年与比利时和西班牙政府的修约交涉中,北京政府曾先后断然宣布废除旧的中比条约和中西条约。这种不顾列强反对而单方面宣布废约的做法,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破天荒的。当北京政府与列强的修约交涉举步维艰之时,新生的苏俄政府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旧俄与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对此,学者们一致予以肯定。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也更趋深入。如关于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该宣言有两个文本,前一个文本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内容,而后一个文本则无此文字。前苏联学术界一直否认中方所收到的前一文本是正式文件。我国学者通过多方面的研究,令人信服地指出前一文本表达的无疑是官方立场。不同文本的出现,反映了苏俄政府自身在中东铁路上的变化。

五、半个世纪以来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状况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50年来的发展过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政治形势的发展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提出命题,并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而人们的研究结果也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又在一定程度卜影响着什会的认识,对人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与共和国的发展史划分大致同步,新中国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发展过程显然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以1978年为界,分为从建国到文革结束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以帝国主义侵华史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综合性著作有胡绳著《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版)(1),丁名楠、余绳武、张振鸡等人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1)。50年代着力最多的当是美国侵华史,这多半因为美国是当时与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其中最有影响的为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和卿汝揖的二卷本《美国侵华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3、1956年版)。50年代的中苏关系研究则以宣传中苏友好为主旨,出版了曹锡玲的《中苏外交史》(上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51年版)和彭明的《中苏友谊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等专著。6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有关沙俄侵华史的研究便发展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撰写的《沙俄侵华史》(共4卷,至1978年出版两卷,人民出版社1976、1978年版),详细地叙述了沙俄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但对产长期扮演列强领头角色的英国以及侵华最烈的日本,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它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与帝国主义侵华史相呼应的是中国反侵略斗争史。这方面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陈锡祺《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李时岳《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周明绮《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中华书局1962年版)等。

这―时期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研究者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突破了1949年前外交史研究的旧框框,建立了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到近代中外关系的若干重大事件,勾画出了近代中外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搭建了学科的基本框架,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毋庸讳言,这一时期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在当时中国政治进程中不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左”的思想的影响。中外关系发展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基本上被侵略和反侵略模式所涵盖。除此以外的许多方面,无法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而且,即便是关于帝国主义侵华史的研究,也受到政治风潮的冲击。

给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带来勃勃生机的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它既向研究者提出了如何全面认识外部世界的课题,也创造了一个大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获得极大发展,中国学者能够直接了解西方社会,从而大大地开拓了视野。中外关系史学科由此出现了繁荣景象。这一时期,除前述《帝国主义侵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和《沙俄侵华史》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1、1990年版)陆续出版外,一批以中外关系史或外交史冠名的通史性著作也纷纷面世。相对来说,民国时期外交史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综合性专著的出版普遍晚于研究清末的专著,大抵都在90年代。其中,比校有影响的有: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杨公素《中华民国外交简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以及程道德主编的《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3年版)。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 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 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进If曲万关平闊]

近代中外关系(1-2)

近代中外关系 一、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基本立场 中国是在世界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而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的。近代中国的若干重大事件与社会变革几乎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是许多内政事务也都深受中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列强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不自觉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注入新的因素。宏观的审视主要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从国家主权和民族地位的角度,研究列强的侵略如何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如何反抗和斗争,终于迎来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人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从接受科学知识到接收政治观念,进而进行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这两种视角的相争与共存构成了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统一体。 在对列强的侵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开始对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迈出的每一步伐(包括前进、后退和徘徊)进行总结,对种种失误进行反思。对于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人对国际法认识的发展、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等方面,近年来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如研究者在对列强获取不平等特权进行分析时便发现,清政府官员在这些重大权利的出让中亦有相当的责任。长期的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官员对近代国家主权概念茫然无知,以至丧失国家重大利权而不自觉,甚至有时还引为得计。在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形成上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对政府外交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对体制外因素对外交的影响也日益关注。国民外交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如以商会为依托的商人外交、社会团体的非政府外交、社会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等,都有专题研究面世。此外,中外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与互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富有新意的研究。 比较起来,对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便略显不足。外交制度中的一些问题,如外交决策机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外交部门的职司及地位变化等仍有深入研究的余地。对近代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的整体考察也比较薄弱,迄今尚无近代外交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是两个系统并立,一个是亚洲诸国,一个是欧美诸国,两者互不相关,区别不仅是地理上的,而且各自与中国的关系的实质也不同。中国与亚洲入贡各国间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关系,彼此按定制、定式进行官方交往,真正有来有往,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种传统的体制,在历史上早已定型,在运行中很少有什么波澜或变动;双方的交往基本上局限在高层封建统治者之间,与人民很少关联,一般只在于维系已有的联系(乾隆中期即I8世纪60年代以后苏禄与中国的关系中断,其他各国都维系到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发展新的关系。这种对外关系体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往往把世界一切国家都视为属国;明末以来葡、荷、.俄、英等国派使来华,都被当作贡使,就是这个原因。但不论是从海疆来的西欧、北欧、北美诸国,或者是从陆路来的俄国,都完全在入贡国系统之外,另成为一个系统。它们到中国来,都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成为它们扩张的对象。它们极力想进入中国,其来华使节有的不惜照贡使的礼制行事。但终因它们自有一套国际交往体制和准则,而同中国的姐龋,摩擦越来越多。在对中国的关系中,它们居于主动,有的带有侵略性。这是一种有来无往的关系,没有中国人到它们那里去,中国所做的一般.只是对它们各方面的冲击做出反应。当时巾国的国力还强盛,能够有效地抗阻它们的武力侵犯,打退它们的侵略,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自18世纪中叶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有限制地允许它们的人民(主要是商人、教士等)入境,严格加以管理,但不与它们发展官方关系,不承认他们派驻广州的代表(领事、商务监督等)的官方身份,不与这些人打交道,不与它们建立国交。这个政策抑制了欧美各国在华扩张势力,保持了自己的完全独立以及与世隔绝。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国或中原王朝的关系之亲疏远近,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和“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朝贡体制的特点有:对朝贡国来使的表文的格式、来使的时间、贡道、贡使团人数、携带货物或其他物品的数量、船数等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采用册封制度对朝贡体制的政治权利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高中历史必修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难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和评价; “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你有朋友吗? 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你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 中国有朋友吗? 中国为什么要交朋友? 中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中国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 外交是什么?……. 【新课探讨】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三大基本方针: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问: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啊?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呢?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三大基本方针是啥意思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三大基本方针有啥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答记者问。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图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外交重大事件: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材料四: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请回答: 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①决定因素: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 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③历史因素 ④国家性质 ⑤意识形态 ⑥外交家的智慧与骨气…… ⑵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看: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 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从国内外形势看:二战后, 不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

中外教育史试题

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得名词解释:1、庶富教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平民教育思潮 4、朱子读书法 满意回答 1.指的是孔子提出的人口,经济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2.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 3.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打破官学,开办私学,让更多的人来受教育。这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 4.是朱熹的学生提炼朱熹的训导总结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996年 中国教育史 一、简释下列各词(每题4分) 1、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教育没有类的差别,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教育。 2、三纲领八条目 3、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4、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5、朱子读书法: 是朱熹的学生提炼朱熹的训导总结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句话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口号 师:既是拜师,学习的意思。 夷:指蛮夷,当时清朝还自认为是天朝大国把西方国家称之为蛮夷。 长技:是指他们的特长,就是指西方列强的先进工业,武器等等。 制:控制,对付,制约等等这类意思。 所以全句的意思大概就是学习制造和使用洋人先进的技术(武器)来打击制约洋人。 这句话出自魏源写的那部《海国图志》。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对照年表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 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 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近代史揭开序幕) 1583年利玛窦抵达广东,开始传教一、17世纪中——19世纪中,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时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康熙帝开创盛世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 1840——1919年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扩展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产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年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垄断资本、资本全球扩张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同盟 1883—19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兴中会成立1895—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清末新政 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 1913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开始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业达标训练:7.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析版)

学业达标训练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另起炉灶”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符合材料内容,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与题干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解析:选D。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而是要旗帜鲜明地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所以只有D最符合题意。 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解析:选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并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选D选项。 4、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带来的影响包括()

近代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3.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1493年,教皇确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该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 4.正统主义:法国外长塔列朗在维也纳会议上位争取法国利益提出的外交原则,即肯定法国革命前欧洲的封建君主的正统地位,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符合欧洲封建君主的利益,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维持分裂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性质。 6.门罗宣言:1832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用以反对美洲以外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7.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中西音乐史题目

中音史 1.我国音乐文化约有8000年可考历史,依据是什么?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 2.西周时期代表性乐舞的有哪些? 3.什么叫八音 4.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如何进行? 5.什么是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6.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有何重大意义?有何音乐特点? 7.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音乐思想有哪些? 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著作是哪一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9.乐府的产生、任务及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11.《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思想是怎样的? 12.什么是歌舞戏?其代表性剧目有哪些? 13.什么是大曲和法曲?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14.唐代有哪些音乐机构?他们担负着什么样的职能? 15.唐代民间俗乐中,曲子和变文是怎么的两种音乐形式? 16.曲子在宋代的发展如何?流传至今的宋代歌曲集是哪一部,作者是谁? 17.为什么说宋元说唱音乐已由发展走向成熟? 18.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南戏与杂剧有什么区别? 19.宋元时期主要的乐器有哪些? 20.唐、宋、元各时期主要的音乐论著有哪些? 21.明清戏曲发展中代表性声腔和剧种有哪些? 22.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形式与流行情况如何? 23.明清时期有哪些珍贵和有价值的曲谱流传至今? 24.全国而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艺术的美学理论《奚谷山琴况》是由谁撰写的? 25.中国古代主要有哪几种记谱法? 26.在近代京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几位重要的西曲艺术家?他们对当时的西曲发展产 生过什么影响? 27.在近代说唱音乐发展中,苏州弹词为什么能发展得那样迅速? 28.广东音乐史怎样产生发展的?在她的发展过程中有那几位民间艺术家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 29.新音乐一词的含义,所指,发展脉络,特点。 30.学堂乐歌的产生,其内容和创作方法。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上的意义,代表性的音乐家 和乐歌作品。 31.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创建的时间地点,谁为她的创建做出的贡献? 32.在我国专业音乐建立之初,有那几位音乐家各自在什么领域做出了贡献?各有哪些作品 及著作? 33.二胡是怎样从一件普通的民间乐器走向舞台的?谁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4.《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作品,他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35.20北伐战争、工农运动和革命根据地都产生了哪些著名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的创作 方式又是怎样的? 36.3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对当时的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 是谁?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做出了哪些功绩?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简介 经济所陈争平研究员(现清华大学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近期结项,最终成果为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发展史》。近代中外贸易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内市场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等。 该成果主要内容是: 1.关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鸦片战争前。着重介绍了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的发展脉络,分别总结了秦汉至元代、明代至清前期这两大历史阶段中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以便对中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渊源有所了解。 第二时期,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着重介绍了1840~1894年的中外贸易制度的巨大变化,分析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在当时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论述了鸦片战争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情况,以及五口通商时期以鸦片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商品侵略实情和中国出口迅速增长态势,还揭示了那一时期发生在中国沿海的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实情。特别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外贸易的变化,讨论了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及其与中国丧失进出口价格主动权的关联,讨论了外贸商业网中华商组织的变化,以及在中外贸易活动之中的钱庄、票号等旧中国金融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着重介绍了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中国市场被迫进一步开放和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情况,论述了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的形势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态势及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分析了主要进出口商品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讨论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支平衡问题、对外贸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卷) (适用系:全校?级文科各系 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试时间:???) 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 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 、魏源 B 、龚自珍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 、义和团运动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太平天国起义 D 、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C )。 A .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 、辛亥革命中 B 、新文化运动中 C 、五四运动中 D 、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 ABCDE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E. 中国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民主义革命。

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1、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儒学的思想体系发展 1、春秋时期: 是儒学的初创时期。孔子初创了儒学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孔子的主观愿望是通过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从而回到西周尊卑、长幼有序的奴隶制社会。他提出的“仁”是儒学思想的创新,奠定了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借由“礼”和“仁”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巩固窃位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战国时期: 孟子沿着“性善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以德治国的王道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致良知;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孟子建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使孔子开创的儒学朝着系统化、伦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与之并列的荀子沿着“性恶论”的方向发展完善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基于“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教育内容上应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他的学说反映了儒法合流的趋势,丰富了儒家政治学说,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统治方法,也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3、汉代: 董仲舒倡导的“天人感应”的学说,为原始儒学提供了一层神秘化的外衣,并对原始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了概括提炼,提出了封建宗教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作为建立“法度”,化民为俗的根本,从而在文化政策上为后来以儒为宗的教育模式提供了蓝本。 4、北宋: 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为儒学寻找到了本体论的依据,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了佛、道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二、儒学的社会地位变化 二、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1、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是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当时的教育内容。 每个朝代都有儒学官定的版本,如唐代的《五经正义》,宋代的《十三经正义》(王安石变法时颁布的《三经新义》)等。这意味着儒学的内容要适应不同朝代的统治需要作出调整,这也是儒学本身发展的表现。而不同朝代儒学的官定版本既强化了儒学的思想地位,同时规范了这个朝代对儒学内容方面的改造,直接使这个朝代的教育内容与其他朝代不同。 2、不同朝代儒学的地位确认影响着当时的文教政策。

[经典收藏]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些论述

摘自:李恩涵《近代中国外交史事新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第一章、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综述 1、外交与内政息息相关:广义的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应该包括因外力挑战而引发的种种内政举措与变革之研究;狭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过去常常是以比较单纯的外交事件或人物为研究对象,但其实也往往涉及内政的某些层面,且往往可以作深入的分析,以了解其复杂的深刻的历史真相! 2、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之历程: (1)19世纪中叶以来国人的掌故式的论述(如魏源《海国图志》、梁廷枬《粤氛闻纪》等),谈不上学术化。 (2)19世纪末,以美国人马士(曾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服务多年)为代表的西方人士撰著比较学术化的中国近代外交史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3)A、民国以来至1949年间,在民族主义氛围下,中国近代外交史的著述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列强侵华史、外患史、国难史、外祸史、近代外交史与中外双边关系史著作;B、这时期最重要的史料刊布是故宫博物院1929年起先后影印出版的《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内容为起自1836年之议禁鸦片、终至1 849年之不准英人进入广州之间的一切有关“夷务”的章奏)、《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道光30年正月,即1850年2月——咸丰11年7月,即1861年8月)、《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卷,咸丰11年7月,即1861年8月——同治13年12月,即1875年1月),三书合并称为《三朝筹办夷务始末》。此外还有王彦威、王亮父子编纂的《清季外交史料》(内容为光绪朝、宣统朝洋务始末)。C、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贡献:撰述论文;搜集和编辑史料;培养学生,如王信忠撰《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1937年,清华大学历史系)、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等均具为蒋训练指导下所撰著。D、王芸生对中日问题的研究《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1870年日本遣使来华订约——1931年九一八事变)。 E、张忠绂《英日同盟》(1931年英文版,1931年上海新月书局中文版)。 (4)1949年以来台湾之中国近代外交史(与整个近代史)研究概况:A、资料方面,编辑出版有《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九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中俄关系史料》(十五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矿务档》(八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中法越南交涉档》(七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一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四国新档》(四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中美关系史料》(三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七辑,二十一大册)、《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中日关系史料》(十大册)等十一种。B、论著方面,出版许多与近代外交有关的专著,如黄嘉谟《甲午战前台湾之煤务》与《美国与台湾》、李毓澍《外蒙古撤治问题》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与《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与《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王尔《中英开平矿权交涉》与《李鸿章与中日订约》、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与《曾纪泽的外交》、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与《庚子赔款》、张存武《中美工约风潮》与《清韩宗藩贸易》、赵中孚《清季中俄东三省界务交涉》、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陈三井《华工与欧战》、陈存恭《列强对中国的军火禁运》、黄嘉谟《滇西回民政权的联英运动》等。 (5)1949年以来大陆之中国近代外交史(与整个近代史)研究概况:A、资料方面,编辑出版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回民起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等十种重大事件史料汇刊。以及另一大型资料丛书《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 B、论著方面,五、六十年代的论著充满政治性,但不少也都是力作,如钱实甫《清代外交机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