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运动障碍、各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当病变迅速上升波及高颈段脊髓或延髓时,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1.病因:不明,多数为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

2.发病机制:

1.感染推测其感染途径为:①长期潜伏在脊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沿神经根逆行扩散至脊髓而致病;②其他部位感染先致病毒血症,后经血循环播散至脊髓。此外,病毒感染致血管壁的坏死性炎性反应及其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损害亦是导致本病的重要机制。一组AIDS并发HTLV-1脊髓病的尸检报告,发现脊髓侧柱、前柱广泛的轴突破坏及髓鞘脱失,并脊髓血管硬化、透明样变及坏死。

2.血管疾病由于小动脉类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脊髓缺血。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以本病作为首发症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邓荣昆等(1984)将本病病理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做比较,发现两者基本相同。另因部分发病机制与MS极为相似,故有人提出多发性硬化型脊髓炎的诊断。

4.原发性推测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改变有关。

3.病理改变:损害可侵及脊髓任何节段,以胸3~5节段最多见,因为此段脊髓供血较差而易发生。大体显示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膜充血、混浊或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断面示脊髓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软脊膜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移位及细胞碎裂、溶解,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及空洞形成。白质中可见髓鞘肿胀、脱失及轴突变性。晚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失,病变部位瘢痕形成,最后脊髓萎缩变细。

4.临床表现: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斑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无力。

(1)运动障碍早期常见脊髓休克,表现截瘫、肢体及张力低和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征。休克期多为2~4周或更长,脊髓损害严重、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和褥疮者较长。恢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肢体肌力由远端逐渐恢复。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在感觉消失水平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恢复慢。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早期即出现大小便潴留。脊髓休克期,由于骶髓排尿中枢及其反射的机能受到抑制,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且因膀胱对尿液充盈无任何感觉,逼尿肌松弛,而呈失张力性膀胱,尿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之充盈性尿失禁。当脊髓休克期过后,因骶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抑制性控制,排尿反射亢进,膀胱内的少量尿液即可引起逼尿肌收缩和不自主排尿,谓之反射性失禁。如病变继续好转,可逐步恢复随意排尿能力。50%在2~3周内恢复排尿功能。此外,脊髓休克期尚有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躯体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苍白、指(趾)甲脆裂、立毛肌不能收缩;休克期过后,皮肤出汗及皮肤温度均可改善,立毛反射也可增强。如是颈髓病变影响了睫状内脏髓中枢则可出现Horner征。

部分脊髓损害可自较低位节段迅速向高位进展,瘫痪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自双下肢开始,依次累及腰、胸、颈部,最后影响延髓出现呼吸困难、饮水呛咳及言语不能,称为上升性脊髓炎,预后差。少数病变累及脊髓膜或脊神经根,出现脑膜刺激征。

2)急性上升性脊髓炎

起病急骤,病变在数小时或1~2日内迅速上升,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瘫痪,甚至导致死亡。

3)脱髓鞘性脊髓炎

多为急性多发性硬化(MS)脊髓型,临床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病情常在1~3周内达到高峰。前区感染可不明显,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表现一或双侧下肢无力或瘫痪,伴麻木感,感觉障碍水平不明显或有两个平面,并出现尿便障碍。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能发现CNS其他部位病灶。

5.并发症:常可发生压疮、肺部或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6.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若有感染可轻度至中度升高。

2.腰穿CSF压力多数正常,少数因脊髓肿胀致椎管轻度阻塞。外观多无色透明,细胞数可视病因不同呈正常或轻度至中度升高,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正常或轻度升高。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

3.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平片正常。MRI典型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7.诊断标准

2002年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1.诊断包含条件

(1)进展性的脊髓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双侧的症状或体征(不一定对称)。

(3)明确的感觉平面。

(4)影像学除外压迫性病变(MRI或脊髓造影;如条件不具备可行CT检查)。

(5)提示脊髓炎症的表现:脑脊液淋巴细胞增高、IgG合成率升高或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如果初期无上述表现,可在第2~7天复查MRI及腰穿。

(6)起病后4小时到21天内达到高峰。

2.须除外条件

(1)发病前10年内有脊髓放射线接触史。

(2)病变范围符合脊髓血管分布,如脊髓前动脉综合症。

(3)脊髓表面异常流空信号提示脊髓动静脉畸形。

(4)血清学或临床表现提示结缔组织病(结节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表现,如梅毒、莱姆病、艾滋病、支原体及病毒感染等头颅。

(6)MRI异常提示多发性硬化或存在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可选择的辅助检查:优先选择的检查为脊髓MRI和脑脊液检查。典型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但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若脊髓严重肿胀造成梗阻则压颈试验异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正常。

鉴别诊断

1.脊髓血管病: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症容易和急性脊髓炎混淆,病变部位常出现根痛、短时间内出现截瘫、痛温觉缺失、尿便障碍,但深感觉保留;脊髓出血较少见,多由外伤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骤伴有剧烈背痛,肢体瘫痪和尿便潴留。可通过脊髓核磁及脑脊液检查鉴别。

2.急性脊髓压迫症:脊柱结核或转移癌,造成椎体破坏,突然塌陷而压迫脊髓,出现横贯性脊髓损害。通过核磁较容易鉴别。

3.急性硬脊膜外脓肿:有化脓性病灶及感染病史,病变部位有压痛。腰穿有梗阻现象,外周血和脑脊液白细胞增高明显,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增高,MRI可协助诊断。

4.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肢体呈迟缓性瘫痪,末梢型感觉障碍,可伴有颅神经受损,括约肌功能障碍一般少见。脊髓MRI正常,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8.治疗: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包括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维持呼吸通畅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3.预防并发症

(1)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瘫肢保持功能位。

(2)骨隆起处放置气圈,按摩皮肤,活动瘫痪肢体。

(3)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涂3.5%安息香酊;褥疮局部换药,加强营养;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4)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预防尿路感染;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4.早期康复训练

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9.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1.躯体活动障碍与脊髓病变所致截瘫有关。

1)心理护理:应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多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感受。

2)病情观察:

评估病人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水平是否上升;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

注意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等。

3)生活护理:

保持良肢位,协助被动运动和按摩;

协助皮肤护理和个人卫生,防止压疮;

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

肢体保暖,慎用热水袋,水温不宜超过50度,以防烫伤。

4)康复指导: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协助病人做知觉训练,指导病人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

2.尿潴留/尿失禁与脊髓损害所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1)评估排尿情况:护士应评估排尿的方式、次数、频率、尿量和颜色,了解排尿是否困难,有无尿路刺激征,检查膀胱是否膨隆,区分是尿潴留还是充盈性尿失禁。

2)对症护理:膀胱区按摩或热敷,必要时行体外接尿或留置导尿。

3)留置尿管的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和无菌接尿袋,每天进行尿道口的清洗、消毒,防止逆行感染。2.观察尿的颜色、性质与量,注意有无血尿、脓尿或结晶尿。3.每4小时开放尿管1次,以训练膀胱充盈与收缩功能。4.鼓励病人多喝水,2500~3000ml/d,以稀释尿液,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10.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低效型呼吸型态与高位脊髓病变所致呼吸肌麻痹有关。

2.感知觉紊乱:脊髓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与脊髓损害有关。

3.潜在并发症:压疮、肺炎、尿路感染。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运动障碍、各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当病变迅速上升波及高颈段脊髓或延髓时,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1.病因:不明,多数为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 2.发病机制: 1.感染推测其感染途径为:①长期潜伏在脊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沿神经根逆行扩散至脊髓而致病;②其他部位感染先致病毒血症,后经血循环播散至脊髓。此外,病毒感染致血管壁的坏死性炎性反应及其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损害亦是导致本病的重要机制。一组AIDS并发HTLV-1脊髓病的尸检报告,发现脊髓侧柱、前柱广泛的轴突破坏及髓鞘脱失,并脊髓血管硬化、透明样变及坏死。 2.血管疾病由于小动脉类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脊髓缺血。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以本病作为首发症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邓荣昆等(1984)将本病病理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做比较,发现两者基本相同。另因部分发病机制与MS极为相似,故有人提出多发性硬化型脊髓炎的诊断。 4.原发性推测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改变有关。 3.病理改变:损害可侵及脊髓任何节段,以胸3~5节段最多见,因为此段脊髓供血较差而易发生。大体显示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膜充血、混浊或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断面示脊髓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软脊膜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移位及细胞碎裂、溶解,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及空洞形成。白质中可见髓鞘肿胀、脱失及轴突变性。晚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失,病变部位瘢痕形成,最后脊髓萎缩变细。 4.临床表现: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斑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无力。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脊髓炎系指由于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脊髓疾病,亦称非特异性脊髓炎,因其病变常为横贯性损害,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根据症状发生发展的时间定为急性(数天内)、亚急性(2~6周内)和慢性(>6周)。 【临床表现】 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较为常见,以青壮年和农民为多。典型病例多在症状出现前数天或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常先有背部疼痛或胸部束带感,继之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典型的症状早期呈迟缓性瘫痪,伴膀胱肌直肠括约肌障碍,以后转为痉挛性瘫痪。脊髓各段均可受累,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颈段,由于脊髓损害的水平、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其体征亦不尽相同。胸段损害(最常见)者,出现双下肢瘫痪;累及颈段者,出现四肢瘫,颈4以上节段受累常出现呼吸困难;如脊髓损害由下向上发展,可从下肢开始发展到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肌瘫痪,称上升性脊髓炎。【辅助检查】 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下列检查: 1、腰穿:测压力及有无梗阻现象,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TORCH、Lyme抗体、寡克隆区带、免疫球蛋白合

成率、墨汁染色、结核菌检查、梅毒抗体、囊虫补体结合试验等。 2、血清:TORCH、Lyme抗体、梅毒血清抗体、HIV、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免疫学检测等。 3、脊髓核磁共振:能早期显示脊髓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是诊断急性脊髓炎可靠的检查方法。 4、头颅核磁共振:了解脊髓以外的颅内病灶。 5、椎管造影:了解有无其他脊髓病变和排除压迫性脊髓病。 6、视觉诱发电位和脑干诱发电位:了解视通路和脑干病变。 7、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为下运动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 【诊断要点】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常数小时至数天内达高峰。 2、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 3、脊髓MRI:病变部位髓内稍长T1长T2信号,脊髓可稍增粗。 4、MRI或椎管造影无髓外压迫病变。 5、脑脊液改变:压力正常,细胞数大多正常,可有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 6、排除了其他病因引起的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在治疗脊髓炎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方法的正确性,才能保障疗效和安全,不会任由病情恶化下去。其实能够治疗此病的方法有很多,只是需要从中做出最佳的选择,并遵守治疗原则,才能尽快的将病情控制住,还能让患者们免受疾病的威胁与伤害,那么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 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 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

改善血液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 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 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褥疮的防治: 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 (1)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 (2)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 (3)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

复盖无菌纱布。 (4)坏死组织形成、深度溃疡、感染明显时,应切除坏死组织,注意有无死腔,并用1:2000 过锰酸钾或双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清洗和湿敷,伤面换药,红外线照射。创面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创面清洁、炎症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用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以利愈合,如创面过大,可植皮。 相信大家对急性脊髓炎激素治疗怎么做也都心中有数了,患病之后还是不能拖延治疗时间的,毕竟发病时间长了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让治疗难度增大。而且治疗此病所需时间比较长,还是要保持足够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的。

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

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 当脊髓炎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病情逐渐缓解,但是康复期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种疾病短期内是不会取得理想疗效的,若是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将一些日常保健和康复训练做好,才能更快更好的恢复正常生活,那么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 恢复期治疗 1、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注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以防患肢挛缩或畸形。 2、已发生挛缩或畸形的病人应给予理疗、体疗等,进一步加强训练,或可给予小剂量安定或安坦口服,以缓解肌张力。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干燥、柔软、平坦;勤翻

身;瘫痪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尽早做被动运动;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垫以气圈或软垫,并经常按摩,然后用红花酒精外搽。 褥疮的防治 1、褥疮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 ⑴局部皮肤红肿、压力解除后不能恢复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红外线照射10~15分钟,1/d。 ⑵皮肤紫红、水肿、起疱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液体、涂以龙胆紫、红外线照射2/d。 ⑶水疱破裂、浅度溃烂时,创面换药,可选用抗生素软膏,覆盖无菌纱布。 2、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⑴避免局部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动作应轻柔,同时按摩受压部位。对骨骼突起处及易受压部位可用气圈、棉圈、海绵等垫起加以保护。

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和出汗过多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背部和臀部,在洗净后敷以滑石粉。 相信大家对急性脊髓炎康复治疗要注意什么也都心中有数了,患病后既要抓紧时间找到权威医院,接受专业系统的医治,还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便此病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只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帮助,同样是可以共度难关的。

教案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一、授课学时:1个半学时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急性脊髓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急性脊髓炎特殊类型、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了解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预后。 三、重点: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难点: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教具或电教设备:多媒体。 六、自学内容:脊髓的解剖生理概要;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七、相关学科知识:神经解剖学、肌电图学。 八、教学法:启发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九、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课前组织和导入(5分钟) 1、自我介绍简历、工作情况 2、介绍本病国内有关专家和院校研究状况。 3、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二)脊髓解剖、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15分钟)(结合图谱讲授教学法) 1、脊髓解剖: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膨大 2、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①侧索中皮质脊髓束损害——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脊髓灰质前角或前根——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感觉障碍:①后角损害——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保留;②后根损害——深浅感觉障碍;③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障碍;④脊髓丘脑束损害——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3)脊髓半侧损害: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深感觉障碍及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而触觉保留。 (4)脊髓横惯性损害:损害节段以下两侧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在脊髓白质 (三)急性脊髓炎的定义、病因、病理(5分钟)(启发式讲授教学法) 1、定义: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变性或坏死,导致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因:不明确

急性脊髓炎

. 急性脊髓炎也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急性脊髓炎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运动障碍、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上升称为各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当病变迅速上升波及高颈 段脊髓或延髓时,。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病因 1.不 明,多数为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发病机制:2.推测其感染途径为:①长期潜伏在脊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 1.感染 沿神经根逆行扩散至脊髓而致病;②其他部位感染先致病毒血症,后经血循环播散至脊髓。病毒感染致血管壁的坏死性炎性反应及其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损害亦是导致本病的重此外,脊髓病的尸检报告,发现脊髓侧柱、前柱广泛的轴突破坏HTLV-1AIDS要机制。一组并发及髓鞘脱失,并脊髓血管硬化、透明样变及坏死。 2.血管疾病由于小动脉类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脊髓缺血。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以本病作为首发症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邓荣昆等(1984)将本病病理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做比较,发现两者基本相同。另因部分发病机制与MS极为相似,故有人提出多发性硬化型脊髓炎的诊断。 4.原发性推测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改变有关。 病理改变:损害可侵及脊髓任何节段,以胸3~5节段最多见,因为此段脊髓供血较差而3. 易发生。大体显示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膜充血、混浊或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断面示脊髓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软脊膜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移位及细胞碎裂、溶解,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及空洞形成。白质中可见髓鞘肿胀、脱失及轴突变性。晚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失,病变部位瘢痕形成,最后脊髓萎缩变细。 4.临床表现: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斑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无力。 . . 无病理征。表现截瘫、肢体及张力低和腱反射消失,1)运动障碍早期常见脊髓休克,(周或更长,脊髓损害严重、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和褥疮者较长。恢~4休克期多为2 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肢体肌力由远端逐渐恢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在感觉消失水平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2)感觉障碍(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恢复慢。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早期即出现大小便潴留。脊髓休克期,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且因膀胱对尿液充盈无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于骶髓排尿中枢及其反射的机能受到抑制,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1000ml而呈失张力性膀胱,尿容量可达任何感觉,逼尿肌松弛,因骶髓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当脊髓休克期过后,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急性脊髓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亦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myelitis),是指一组病因不明的局灶性脊髓炎 性疾病,呈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因明确的脊髓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Sj6gren病、结核、梅毒等脊髓损害均为特异性骨髓炎,不属本节范畴。迟发型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等称脊髓病。【临床表现】 临床多为急性,症状在数小时或数日内进展至高峰;或呈亚急性,症状在1~2周内达高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全年散在发病,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较为常见。 (一)先驱症状 病前1~4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病史,或有外伤、疲劳受凉等诱因。部分患者先有腰背痛、束带感或根性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先驱症状。 (二)脊髓症状 因脊髓病变累及的节段和范围不同,其症状和体征各异。脊髓全长的任何节段均可受累,以胸段最常见(74.5%),其 次为颈段(12.7%)和腰段(11.7%)。胸段尤其T3~s节段

最易受损,因其处于血管供应末端。病变范围多侵犯脊髓几.个节段的全部结构,称为横贯性脊髓炎;亦可为局灶性,病损只累及部分脊髓结构,呈半侧脊髓分布,出现脊髓半侧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前动脉分布或脊髓后柱 分布。病变逐步向上发展者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胸段损伤为例,急性脊髓炎的常见症状有: 1.运动障碍起病初期为两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迅速发展 成完全性截瘫,两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足跖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此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的程度、速度和有否并发症。尿路和肺部感染、压疮以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使脊髓休克期延长。休克期一般持续3~4周,随着脊髓休 克期的消失,腱反射、肌张力和肌力逐渐恢复;痉挛状态也随之出现,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腹壁和提睾反射)和出现病理反射。严重脊髓全横断患者于外 界或内在(如膀胱充盈)受刺激时可出现屈曲反射,或称脊髓总体反射。长期的脊髓休克状态,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2.感觉障碍常是急性脊髓炎的首发症状,或与运动障碍同 时发生,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所有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以痛觉障碍最为明显,部分患者在感觉缺失区上缘1~2个 节段皮肤有感觉过敏区,在病变节段皮肤有束带样感觉异常。

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有哪些方法-

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有哪些方法? 面对脊髓炎的出现需要患者们认真做好各个方面的治疗工作,那么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有哪些方法?当人们患病之后,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与伤害,因为选择的治疗方法也要正确,才能在长期坚持正确医治后,将病情控制住,也能逐渐的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免受疾病伤害。 一、西医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认为脊髓炎与自身免疫有关,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加入5~10%葡萄糖溶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2周后酌情减量,或改为强的松口服,并逐渐减停。 其他疗法

1、血浆置换:能去除病人血浆中的自身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对危重病人可缓解症状,激素治疗无效者也可能奏效。一般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 2、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取病人自己全血150~200m1,经充氧紫外线照射后回输。每周1~2次,连用3~5周。可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二、中医治疗: 针灸: 上肢瘫痪取大椎、肩俞、曲池、外关、颈5~7夹脊穴;下肢瘫痪取命门、环跳、秩边、足三里、阴陵泉、委中、腰1~5夹脊穴;小便不通取关元、气海、阴陵泉、三阴交。病初行泻法,不留针或少留针,每日1次。病久体弱者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4~20次为1疗程。 推拿、按摩: 病初起者开天门,运太阳,清天河水,退六腑,清板门,清补脾经,运内八卦。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病程迁延者补脾

经,补肾经,揉大椎,拿肩井,按揉肩俞、曲池、肝俞、肾俞,拿委中、承山,摇解溪。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上文中对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有哪些方法给出了明确的 介绍,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了。身患此病对患者乃至家人来说就是一大打击,遇到这样残酷的现实,还是需要摆正心态的,也要积极努力的配合医生的工作,才能实现康复之梦。

关于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体会

关于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脊髓炎的发病原因、特征、鉴别与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体会。 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 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2%,好转13例,好 转率26%,完全治愈34例,治愈率68%。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急性脊髓炎是较为常 见的一种疾病,病变范围和受累脊髓节段将会影响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是 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疗法,好转率和治愈率都较高。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急性脊髓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3],是发生于几个脊髓节段或者整 个脊髓的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将造成急性的横贯性损害。疫苗接种后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病 毒性感染是常见的发病原因。过度劳累或者外伤亦可以成为其诱发因素。选取2012年2 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一共5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均收治到神经内科,其中女19例,男31例。年龄为16~5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为6h~8个月,平均病程10d。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病因分析如下:4例病前有疫苗接种史,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9例有受凉、扭伤、过度疲劳等病史,7例有吞咽及发音障碍,7例有腹痛、背部疼痛等症状,12例患者感觉出现障碍,5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1.3临床检查作为实验室的重要依据,检查脊髓炎的方法主要是脑脊液检查。在一般地常规 检查时,压力通常是正常的,动力学的检查时椎管通畅。当出现下列情况如病变部位肿胀、 增粗时,椎管部分有可能会梗阻。而在外观表现上则表现为微黄或无色、透明。 1.4诊断对于本组的5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根据其各自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MRI 检查证实。最后得出结论如下:颈段病变12例,胸段病变26例,腰段病变9例,骶段病变 3例。其中,3例患者病变开始于腰骶段并逐渐向上到胸段,9例患者病变始于胸段,并且有 3例患者侵及延髓。 1.5处理针对急性脊髓炎的处理,首先是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保证钙 剂和钾盐的充足,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营养,必须要采取支持疗法。另外可以采用紫外线照 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血浆输入疗法、血浆交换疗法和全血输入疗法等血液疗法。若患者出 现呼吸困难,则应该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若有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应该将其气管切开,采用 人工辅助呼吸。 2结果 在50例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2%,好转13例,好转率26%,完全治愈34例,治愈率68%。 3讨论 急性脊髓炎又被称作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从而 引起植物、运动、感觉神经功能性障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然而又在秋末冬初或者冬 末春初尤为显著。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多,无性别差别,散在发病。 3.1发病特征一般在发病前1~2w通常有上感、疫苗接种史或者腹泻等症状,并且在3~4d 内病症可发展到高峰。最为多见的损害部位为T3~5。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临床 上通常表现为自主、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性障碍,急性期表现出脊髓"休克"现象。经病理证

急性脊髓炎的MR诊断

急性脊髓炎的MR诊断 李彦增 急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MR是目前 诊断脊髓疾病的首选方法。由于MR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 力,且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可显示病变段脊髓的全貌及病理 改变。本文分析总结了17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MR表现及鉴 别诊断。 1材料和方法 对1997-10~1999-10我院MR检查发现的17例急性脊髓炎 病例进行分析。男7例,女10例,年龄4~60岁,平均34.6岁。 17例均为急性发病,以突然出现肢体的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症 状,其中10例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5例患者以 双下肢无力、麻木、行走困难为首发症状,2例四肢无力、麻木, 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肌力呈不同程度下降。数日后,4例双下 肢瘫,1例四肢瘫。6例有二便失禁或尿潴留,12例病理征阳 性。15例行脑脊液检查,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8例蛋白含量轻 度增高。 本组病例均于发病后4周内行MR检查,使用美国Picker 公司0.5T Assect超导型MR机。颈段用颈部鞍形线圈,胸、腰段用表面线圈。平扫常规做矢状SE T1WI序列(TR/T E430/ 20ms)及FSE T2WI(TR/T E3000/120ms),病变段做横断FE(场回波或梯度回波)T2WI(TR/TE/FIipangle600/33ms/50b),层厚4mm,层间距0,4次激励。矩阵均为192-256@256,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检查,造影剂为Gd-DTPA,给药后行矢、冠、横断面T1WI扫描。17例中6例于治疗后3~6月内随访复查。 本组病例经上述检查及随访,排除髓内其它病变,最后临床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2结果 本组17例中累及颈段3例,其中C1~5、C3~6,C2~7各1例。颈胸段2例为C6~T2,胸段11例中累及3个胸椎体节段5例,4个椎体节段1例,5个者3例,6和8个椎体节段各1例,脊髓圆锥处受累1例。 本组病例MRI表现为:(1)急性期受累脊髓节段呈不同程度肿胀增粗,其中轻度增粗11例,较明显增粗5例,无变化1例(图1)。(2)受累段脊髓信号异常。T1WI等信号8例,不太清晰的低信号9例,T2WI全部病例病变段呈较清晰的高信号。横断FE T2WI序列病变脊髓呈均匀一致高信号,病变脊髓和正常脊髓无明显界限(图2)。(3)病变范围较长,最长者8个椎体节段,最短的也在3个椎体节段以上,平均4.3个椎体节段(图3)。(4)增强检查表现:无增强或轻度增强。病变段脊髓无增强10例,轻度增强7例,为不规则小斑片状增强(图4)。(5)本 3讨论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其病因未明。病理上有的以软脑膜、脊髓周边的白质炎症与变性为主,有的以中央灰质部受累为主,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从轴面损害看,有的是横贯性,有的以半侧损害为主[1]。急性脊髓炎临床诊断不难,主要诊断依据[2]包括:(1)青壮年多见;(2)病前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前驱症状;(3)急性起病,双下肢无力突然出现且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展为瘫痪,极少数呈亚急性起病;(4)胸髓多见,颈髓次之;(5)腰穿检查一般无梗阻,脑脊液检查可正常或白细胞和蛋白质轻度增加;(6)除外椎管内其它病变。本组病例在临床特征上均符合上述诊断依据,尽管临床上急性脊髓炎有些特征性表现,但是MR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显示急性脊髓炎病灶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急性脊髓炎的最后确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R能尽早显示病变的部位及累及范围,并能排除或确定有否其它髓内病变的存在[2,3]。 图1矢状T1WI像(左)示胸髓轻度肿胀,信号稍低。T2(右)示胸2-9脊髓信号增号。图2图1病例横断FE序列T 2 示脊髓信号较均 一增高。图3矢状T 1 WI(左)示颈髓肿胀增粗。矢状T2WI(右)颈髓1~5呈明显高信号。图4图3病例增强检查矢状T1加权像示病变段颈髓未见增强。

30例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分析

30例急性脊髓炎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0T11:54:53.7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赵洪丽[导读] 表现为脊髓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为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1]。 赵洪丽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急性脊髓炎的治疗要努力减轻脊髓损伤,防止并发症,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药物治疗;补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56-02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以胸髓(T3~T5)最常受累,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表现为脊髓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为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1]。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55岁,平均33岁。病程4小时~2个半月,平均7天。病前均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均急性起病,均有感觉障碍,双下肢截瘫18例,四肢瘫7例,括约肌功能障碍24例。白细胞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可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神经影像学异常。 1.2 方法 1.2.1药物治疗脱水药物治疗减轻脊髓水肿和清除自由基。皮质类固醇激素针对本病可能为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故用激素可起到抗水肿、抗炎和减轻免疫反应的作用。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或泌尿系感染[2]。B族维生素及扩血管药物有助于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及功能的恢复。α-甲基酪氨酸(AMT)对抗酪氨酸羟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合成,预防出血性坏死发生。增加组织储氧量,促进有氧代谢和侧支循环,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对于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导致的呼吸肌麻痹,轻者可用利痰药物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补液方法 1.2.2.1脱水利尿剂 20%甘露醇每次1~2g/kg,每日静脉点滴2~3次,连用4~6天。注意水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合并有心肺并发症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另外706代血浆500 ml静滴1/d。 1.2.2.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短疗程疗法,500~l000mg/d加入5%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点,连用3~5天;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mg/d静点,lO~20天为1个疗程。用上述两药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40~60mg/d,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停药,每周减1次,5~6周内逐渐停药,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要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可预防性使用洛塞克40mg,2/d静推,或西咪替丁0.2g,2/d入壶。补充钙剂和钾盐,加强支持疗法以保证足够水和热量摄入,预防各种并发症。 1.2.2.3免疫球蛋白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期应立即使用。如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成人用量0.4g/(kg·d)静脉滴注,连用3~5天为1个疗程。 1.2.2.4抗生素根据可能的感染菌种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如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在5%或10%葡萄糖液200ml静滴,1~2/d。 1.2.2.5神经保护剂、维生素和血管扩张剂辅酶A 100 U、ATP 20mg、肌苷0.2g、胰岛素4~6U和氯化钾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内静滴,1次/d,10~20天为1个疗程[3]。神经生长因子100~1000BU,神经节苷酯20~40 mg,静注,1/d。大剂量维生素B1,100mg/d,肌注、维生素B12 500μg/d,肌注。扩血管药物如烟酸、丹参、地巴唑等。 1.2.2.6对有呼吸障碍者应经常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并给予化痰药物,如α-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2~4次/d,有较好效果。也可用菲得欣液50ml,静滴,2/d。严重呼吸麻痹者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7尿潴留处理可用针刺或按摩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二甲弗林8mg加维生素B1 100mg骶椎管内注入,l次/d,5~10次为1个疗程;如有尿路感染,可用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500ml或0.2%呋喃西林或0.1%新霉素溶液进行膀胱冲洗,4次/d,每次100~200ml保留30分钟放出。 2.结果 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治疗临床治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急性脊髓炎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无性别差异。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上感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受凉、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起病急,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痛,多在2~3天进展至高峰。可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多见于青壮年。典型的急性脊髓炎,多数在病前1~2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脊髓症状急骤出现,常见有背部疼痛或腹痛或束带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然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麻木、缺失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在数小时到数日内发展到最高峰。急性病例,首先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一切运动、感觉、反射消失,伴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期一般持续3~4周,以后逐渐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征象,如肌张力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尿潴留转为反射性排尿(中枢联系中断,骶髓排尿反射弧仍完整,表现为不能随意排尿,呈反射性急促断续排尿,尿量少,不能排尽)。

最新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 一、脊能损伤(SCI )定义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二、病因 外伤性脊髓损伤: 1.最常见:高处坠落。 2.其次:车祸和重物砸伤。 3另外:自然灾害(唐山和汶川大地震)。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1.发育性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柱裂,脊柱滑脱等 2、获得性疾病:感染(脊往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横贯性脊髓炎),脊柱脊髓肿、脊往退行性痰病等. 三、临床表现 四肢瘫:指椎管的颈段脊髓神经受损,不包括臂从或椎管外的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同程度瘫痪、二便障碍。 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椎管内损伤。上肢功能不受累,而损伤节段不同,躯干及下肢不同程度瘫痪、二便障碍。 四、并发症: 1.压疮:关键预防,采取措施1)定时变换体位,2)减轻骨突出部位受压,3)选择良好的坐垫和床垫,4)改善全身的营养伏况,5)皮肤的护理,6)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教育。 2、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统管理措施,1)尽早停止留置尿管,实行间歇导尿。2〕根据尿流动力学的结果应用恰当的排尿方式和药物使膀胱保持低压贮尿及低压排尿。3)定期检查 泌尿系超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流动力学。4)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5)可以口服预防结石的药物。6)对长期无症状性菌尿无需用抗生素,以避 免引起各种耐药菌的繁殖和感染风险。 3、痉挛:治疗措施:1)发现并去除促使痉挛恶化的因素,如邂免引起肌紧张的体位、控制感染、稳定.情绪、保持环境温度。2)物理疗法:ROM,站立、冷疗、水疗、交替电刺 激。3〕药物:巴氯芬。4〕局部神经阴滞:肉毒素注射。5〕脊髓后根切断术。 4、异位骨化: 5、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后48小时开始行预防治疗,1)机械预防法:静脉泵、弹力袜等。2}药物预防: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等。 6、直立性低血压 7. 骨质疏松:诊断金标准:骨密度。治疗以早期的干预措施:被动的站立训练,功能性电刺激,脉冲电磁场。 8.截瘫神经痛:综合措施: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或高频电)+行为心理治疗. 9、植物神经反射;最严重的并发症,在T6以上节段损伤较常见。常见原因:下尿路受刺激(尿潴留、感染、尿道扩张、结石等〕,大便滞留。表现:面部潮红,损伤平面以上皮肤出汗,血压升高(比平常高40),心动过缓或过速。 10.呼吸系统并发症: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以通气障碍、肺不张、肺炎多见。 五、各损伤平面的康复目标 1.生活自理:对一个SCI患者指不需要依赖他人和特殊的辅助器具。包括床上活动,穿脱衣服,洗漱梳饰,进食,淋浴,大小便,阅读,书写,使用钱币,使用电话,操纵电器的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

脊髓损伤并发症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唐和虎 脊髓损伤是严重致残性损伤,并发症多,脊髓损伤后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占据首位,已超过泌尿系统问题而成为引起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四肢瘫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一、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一)机理 1. 颈椎损伤,肋间肌瘫痪,膈肌功能受损,呼吸肌力量弱。 2. 久卧形成坠积性肺炎。 3. 交感神经受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分泌物增加。 (二)呼吸功能评价 第一个是全面的病史了解。第二个是全面查体,特别注意呼吸系统检查,包括: 1. 有无胸部复合伤,如肋骨骨折、血气胸等。 2. 是否使用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胸小肌等)进行呼吸。 3. 辅助呼吸肌在的呼吸肌强度的客观测定。 4. 呼吸类型,比如胸式呼吸。 5. 咳嗽力量 5. 胸壁运动,是正常的胸壁运动还是反常呼吸的运动。 (三)检查 包括常规化验检查,如胸部 X 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肺功能的检查在脊髓损伤中占的比重较大,包括肺活量、潮气量、残气量、最大通气量、一秒量。 (四)气管切开指征 1. 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次数 >32 次 / 分,动脉血氧分压( P Ao2 ) <60mmHg ,( P Aco2 ) > 50mmHg 。 2. 痰液较多不易咳出,气管切开利于吸痰。 3. 已有窒息者。

(五)脊髓损伤呼吸管理 进入脊髓恢复期后,有 C3 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继续用呼吸机维持。而 C4-T6 脊髓损伤患者,因为大部分呼吸肌麻痹,同时腹肌完全麻痹,导致咳嗽排痰无力,易于出现气道分泌物堵塞,继发肺部感染。 T6 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越靠下,呼吸肌和腹肌力量越接近正常人,咳嗽排痰能力逐步提高,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机会减少。 T6 以上的高位胸段和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应把预防性的呼吸功能训练当作患者的终生大事来对待。基本目标是维持气道清洁、通畅,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呼吸功能的需要。具体措施有: 1. 体位引流 通过重力作用将特殊肺段中的分泌物引流出来,靠病人的体位的改变来进行。 2. 胸部物理治疗 通过手法振动和叩击患者胸背部,通过振动和叩击将分泌物从小的支气管移动到大的支气管,然后被咳出体外。 3. 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应从缓慢、放松的膈式呼吸开始,逐渐过渡到用手法将一定阻力施加于患者膈肌之上的呼吸方式。给患者上腹部增加一定的重量,让患者进行吸气和呼气的训练。 4. 助咳技术 是清洁气道、促进胸廓运动的有效方法。助咳的常用手法是:将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并用一个向、向上的动作,在患者主动咳嗽的时候,对患者腹部加压,协助病人排出痰液。 5. 胸廓运动 通过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帮助胸廓进行运动,有呼吸功能的锻炼,间接增压的通气、助咳,关节技术的运用都可以改善胸部的运动幅度。 6. 保持正确姿势 有助于呼吸,利于胸廓运动和增加肺活量。 7. 膈肌起搏治疗 对于膈肌麻痹的患者,可在皮下埋置电极以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恢复收缩功能,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8. 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对出现肺不、肺炎的患者,要及时使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素。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_刘建华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刘建华 陈 静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89(2004)02-0158-01 急性脊髓炎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表现为病损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性感觉缺失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常致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此类患者虽四肢瘫痪或双下肢瘫痪,但神志清楚,情绪波动较大。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也日显重要,它不但影响疾病的痊愈,还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2~54岁,平均年龄36岁,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通过临床表现、脑脊液和脊髓M RI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脊髓炎,并排除其它脊髓病变。 2 心理状态 急性脊髓炎时,早期受损平面以下部位自主运动、感觉、反射运动均丧失功能,大小便潴留,导致患者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心情烦躁、忧郁。 2.1 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最早出现也是最本能的心理的反应,也是护理工作中应重点解除的心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紧张,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纳差、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2.2 忧郁心理 患者多较年轻且在正常情况下突然发病,无心理准备,病情重,伴有排尿功能的改变及起居饭食不能自理,病人伤心失望、抑郁、不能面对现实,对医疗失去信心;住院经费问题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外,患者担心长期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学习、生活及家庭,导致患者情绪悲观、消极,甚至有轻生念头。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3.1.1 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病人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主动详细地介绍病区情况,使病人知道谁是自己的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1.2 合理安排病室 新病人一踏入病房,就成为病房这个小集体中的一员,由于同病相怜,病友的经验之谈很容易被新病员接受,从而影响新病人的心理活动。因此,安排病员时尽量与恢复较好的脊髓炎病人同室,使新入院病人对治疗有比较现实的认识,从而树立信心,利于配合治疗及护理。 3.1.3 对腰穿检查的认识 要对病人进行腰穿检查诊断重要性的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腰穿术方面的知识、安全性、必要性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使患者对腰穿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消除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解除顾虑,取得良好的配合。 3.1.4 尊重患者 经常与其交谈、接触,了解其思想状况,耐 作者简介:刘建华,女,1977年出生,中专,护士。 作者单位: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允许病人参与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计划,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大方、关心患者疾苦,护理人员自身情绪的稳定对病人情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获得安全感和亲切感。 3.2 消除忧虑心理 3.2.1 帮助患者调整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1] 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让患者全面了解病情,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残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康复训练对残疾康复的重要作用,进而正确面对现实,接受残疾。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找出残疾后影响自己行为和心理的不正确观念、认识和看法,建立正确的、积极的信念和认知观念以及正确的角色观念,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残疾,尽快认同新的社会角色,尽早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并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使其参与社会活动。树立自信的心理支撑点,以平常的心态面对残疾,这样有助于残疾患者以“平等、参与、共享”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3.2.2 防止患者行为异常变化,有些患者开始对预后抱有很大希望,一旦疗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得知终生残疾,不能自理生活,即产生绝望的心理,甚至轻生,需护理人员细致入微观察,一旦发现必需用心理护理加以干预。 3.3 消除自悲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1 避免用同情心面对病人,多关心照顾患者,做好耐心解释和开导工作,让患者懂得生活的意义。 3.3.2 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患者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支持可以影响病人的行为。当家庭成员提供照顾时,可以增强病人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起到相互协调,共同面对疾病的作用,让患者体会到人间充满温情,消除绝望、悲观心理,重新塑造自我。 4 体会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手段[2]。急性脊髓炎改变了病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状况,不同文化水平、性格及经济条件的病人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反应方式都表现不一样,部分患者因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不佳,表现为抑郁或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容易激动。患者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其本人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行为予盾,护理时护士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宓忠祥.角色转换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J].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34-35 [2] 陆斐,胡福山.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82 (收稿日期:2003-01-27) · 158 · 心理护理 MODERN NU RSIN G2004,Vol.10,No.2

浅谈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

浅谈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4-04-03T15:11:43.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林燕 [导读]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本病以青壮年最为多见,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一种脊髓炎[1]。林燕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以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以及下肢躯体反射和痉挛为症状的急性脊髓炎患者20例,对其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症状明显缓解,3个月内回访,未见复发,平均住院时间为20天。结论:2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本院精心的治疗,均康复出院,患者对治疗效果极为满意。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治疗内科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40-02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本病以青壮年最为多见,是临床上最为多见的一种脊髓炎[1]。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病时可能会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无任何原因的直接瘫痪等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收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20例,其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其年龄范围从10~39岁,平均年龄为25.5岁。对急性脊髓炎采取的辅助检查为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脑脊液压力正常,一般无阻塞现象,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可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临床需与脊髓压迫症、脊髓出血、脊椎转移癌或脱髓鞘性脊髓病鉴别时,可选择作脊髓CT、MRI、肌电图及脊髓诱发电位等检查[1]。 1.2治疗方法 1.2.1急性期处理: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认为急性脊髓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以激素为主,可用地塞米松10~15mg,或氢化考的松100~300mg加至5%~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日后逐渐减量,改用强的松口服,同时口服钾盐。为预防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可选用适当抗生素合并使用。病情发展迅速,估计脊髓肿胀压迫明显者,加用20%甘露醇250ml,每8~12小时1次。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B12肌内注射或口服;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500μg,每日3次,或500μg肌内注射,隔日1次。并用ATP、辅酶A、地巴唑等药作辅助治疗。若肌肉松弛,肌张力明显低下者,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20日为一疗程。血浆交换疗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患者血浆中含有自身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弃除后再选用健康人血浆、白蛋白、6%羟乙基淀粉、林格液或生理盐水等替换液给予补充,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亦可用滤膜分离法,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其他: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高压氧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可按具体情况选用。对于疱疹后脊髓炎,应早期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yclovir)0.2g,每日4次;注射剂5~10mg/kg,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连用7~10日。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1~0.2g,每日3次;或200~300mg;加至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2次,10~14日为一疗程[2]。护理重点应包括:勤翻身,床垫柔软平整,在骨骼突起处(如骶尾部、踝部、肩部等)加用气圈或软垫,严防褥疮形成;有尿潴留者应定期间歇性导尿,放置保留导尿管时,每4~6小时开放引流管一次,不宜持续引流,防止膀胱挛缩,同时定期作闭合式膀胱冲洗,常用3%硼酸或1∶1000呋喃西林溶液,每次250ml灌注冲洗,停留半小时后放出,每天1~2次;鼓励病人将痰咳出,适时变换体位,经常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置,防止挛缩和畸形[2]。 1.2.2康复期处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可用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及瘫痪肢体被动运动等措施,有利于早日康复。若遗留有痉挛性截瘫,肌张力明显增高者,可用妙纳(Myonal)50mg,每日3次;或巴氯芬(Baclofen)5mg,每日3次,根据病情需要可逐渐增加至每日60~80mg。 2 结果 经过本院精心的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瘫痪肢体肌力达Ⅳ度以上,生活自理,能参加部分工作或操持家务,脑脊液正常。急性脊髓炎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肢肌力恢复至Ⅲ度左右,能在别人搀扶下行走,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 3 讨论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要点:患者病前数天会感到全身不适、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起病急骤,先有背痛、腹痛或束带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康复期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逐渐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参考文献 [1]雷征霖.急性脊髓炎.见: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7-523. [2]董强.急性脊髓炎.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53-26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