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2T13:54:09.0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沈锋吴晓立徐静静段红涛

[导读] 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2无锡市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镜检;手工计数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50-02

PLT计数是止血、凝血检查的常用筛选试验之一,低于50×109/L时,值越低出血的风险就会越大[1],所以检测值的假性降低,定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故计数值的准确性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筛选首次检测值低于50×109/L的样本进行分析及纠正,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筛选样本PLT值小于50×109/L的住院患者的EDTA-K22ml抗凝血110例,其中仪器提示PLT减少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报警信息的样本60例(设为A组);仪器提示PLT减少但未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提示信息、PLT直方图没有出现电子拟合曲线的样本50例(设为B组)。

1.2 研究方法

1.2.1方法使用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析仪对所筛选的样本进行检测(下称仪器法)。同时对样本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PLT 分布和形态等情况(下称镜检法),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对镜下未见PLT聚集的样本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手工稀释计数(下称手工法),稀释液为草酸铵。镜检法发现PLT聚集的标本,及时联系临床,重新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1.2.2镜检结果重新分组标准 A组中镜检法发现PLT聚集样本设为Ⅰ组;A组镜检法未见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Ⅱ组;B组镜检法未发现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Ⅲ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作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样本中,仪器法首次检测提示PLT报警信息和通过显微镜观察PLT的形态分布等情况的结果,见表1。在A组样本中,20例仪器提示大血小板报警信息中的5例样本,镜检发现是血小板聚集;而15例仪器提示血小板聚集信息中的3例样本,镜检发现是大血小板;其余25例同时提示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通过镜检发现,7例样本为大血小板,18例有PLT聚集现象。B组样本中通过镜检法发现有3例样本有聚集现象,PLT聚集簇较少,2到3个PLT聚集在一起,通过重新采血,结果都到大于70×109/L。

依据镜检法分组处理结果:Ⅰ组(35例)重新抽血检测后发现PLT值均有明显升高,与仪器法检测值对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Ⅱ组(25例)和Ⅲ组(47例)进行手工法计数,其值分别与仪器法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积累发现:由于PLT聚集被当成细胞[2],进入其他检测通道,而引起PLT计数值降低。检测原理的局限性是导致PLT假性减低的一个原因。本次研究中,检测PLT的方法是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LT的范围为2.0~20.0fl,并依据健康人PLT体积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利用0~70fl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超出检测范围的异常大小PLT估计计入。Ⅱ组样本由于所含大血小板可能较多,可能被当成了小红细胞或小淋巴细胞,而不被完全计入PLT结果,导致检测值降低,故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按照这一原理,仪器对PLT体积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样本进行计数时,在PLT直方图上能出现电子拟合曲线,在本次研究中,Ⅲ组样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2T13:54:09.0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沈锋吴晓立徐静静段红涛 [导读] 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2无锡市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镜检;手工计数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50-02 PLT计数是止血、凝血检查的常用筛选试验之一,低于50×109/L时,值越低出血的风险就会越大[1],所以检测值的假性降低,定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故计数值的准确性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筛选首次检测值低于50×109/L的样本进行分析及纠正,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筛选样本PLT值小于50×109/L的住院患者的EDTA-K22ml抗凝血110例,其中仪器提示PLT减少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报警信息的样本60例(设为A组);仪器提示PLT减少但未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提示信息、PLT直方图没有出现电子拟合曲线的样本50例(设为B组)。 1.2 研究方法 1.2.1方法使用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析仪对所筛选的样本进行检测(下称仪器法)。同时对样本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PLT 分布和形态等情况(下称镜检法),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对镜下未见PLT聚集的样本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手工稀释计数(下称手工法),稀释液为草酸铵。镜检法发现PLT聚集的标本,及时联系临床,重新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1.2.2镜检结果重新分组标准 A组中镜检法发现PLT聚集样本设为Ⅰ组;A组镜检法未见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Ⅱ组;B组镜检法未发现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Ⅲ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作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样本中,仪器法首次检测提示PLT报警信息和通过显微镜观察PLT的形态分布等情况的结果,见表1。在A组样本中,20例仪器提示大血小板报警信息中的5例样本,镜检发现是血小板聚集;而15例仪器提示血小板聚集信息中的3例样本,镜检发现是大血小板;其余25例同时提示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通过镜检发现,7例样本为大血小板,18例有PLT聚集现象。B组样本中通过镜检法发现有3例样本有聚集现象,PLT聚集簇较少,2到3个PLT聚集在一起,通过重新采血,结果都到大于70×109/L。 依据镜检法分组处理结果:Ⅰ组(35例)重新抽血检测后发现PLT值均有明显升高,与仪器法检测值对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Ⅱ组(25例)和Ⅲ组(47例)进行手工法计数,其值分别与仪器法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积累发现:由于PLT聚集被当成细胞[2],进入其他检测通道,而引起PLT计数值降低。检测原理的局限性是导致PLT假性减低的一个原因。本次研究中,检测PLT的方法是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LT的范围为2.0~20.0fl,并依据健康人PLT体积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利用0~70fl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超出检测范围的异常大小PLT估计计入。Ⅱ组样本由于所含大血小板可能较多,可能被当成了小红细胞或小淋巴细胞,而不被完全计入PLT结果,导致检测值降低,故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按照这一原理,仪器对PLT体积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样本进行计数时,在PLT直方图上能出现电子拟合曲线,在本次研究中,Ⅲ组样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医好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医好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 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 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方,红枣中含有芦丁,正常人血液中计数为100109升一300109升血小板减少的中药方,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易排出,占血液体积的03,孕期吃红枣的注意事项,妇女在月经期可减少5075,幼儿含量稍低。血小板约23在末梢血循环中,l3在脾脏中,并在两者之间相互交换。 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9升L很常见,一般认为血小板在50109L 时易伴自发出血,因为红枣会造成血糖升高,在20109L时常有较明显自发出血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剂。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生机理有生成减少,某些药物和病毒感染只选择性抑制骨髓巨核细胞而诱发血小板减少另外放射、化疗、肿瘤或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等在引起全血细胞生成减少的情况下使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药物免疫性和某些自身免疫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的血小板消耗过多分布异常,常由于巨大脾脏扣押引起,因此吃枣时应吐枣皮。 血小板减少的中药方

血小板偏低要及时引起重视,除了出血外,特别是上述提到的部分病也是很凶险的,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大有益处。如果有这方面的疾病,红枣是一种容易变质,应积极重视治疗,孕妇产生不好的影响。 方一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多食红枣可起到养血安神,紫草10克知母10克,这主要是因为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沙参10克,红枣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由于孕妇饮食中铁的含量低,板蓝根15克,特别是对于治疗孕妇心神不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能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源谭家兴方。 方二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商陆(先煎3小时)20克,不妨在平日的汤或粥中加点红枣同食,墓头回23克,仙鹤草30克,侧柏叶15克,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生黄芪120克生地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日I剂分2次服。 功能补气培脾活血化瘀。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47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结果探究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从而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遇到此种 情况,及时复诊或显微镜检查,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确的数据,辅助临床 做出正确的诊疗。结论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有采血、采 血量与标本的放置时间、EDTA抗凝剂、某些特殊疾病等方面,还有许多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采血末梢血采集凝块微凝块血小板聚集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K2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放置时间血小板聚集力增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高科技不断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精密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是血液分析仪的强劲优势,相比传统手工法其准确、方便、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但血小板是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中影响因素最大的一项,在日 常的血常规检验中,时常发现假性血小板减少,为了给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 确的数据,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尤其注意血小板的假性减少,分析原因如下。 1.采血方面所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发现血小板检测与采血的顺利与否非常密切。静脉 采血顺利就是见到回血,立即解开止血带,使血液顺畅地流到采血器。如果采血 不顺利,则血流不顺畅,抽血费力。而对末梢血采集则是婴幼儿采大拇指、成人 采无名指,消毒后,左手紧捏手指两侧,右手持采血针迅速刺入,深度以2-3mm 为宜,稍加挤压血液自动流出,擦去第一滴血,然后吸取标本。若采血不顺利, 用力挤压,掺入组织液,造成血小板聚集、破坏。如果出现凝块必须重新采集标本,而难以预料的是造成检测过程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凝块,在这种情况下,血小 板就出现假性减少,根据抽血不顺利的程度不同,也就造成血小板的数量出现假 性减少的程度不一。由于采血不顺利而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一定要重新采集 血液而进行复检。 2.采血量及标本放置时间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现在普遍用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 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 dization in hematology, ICSH)推荐用EDTA- K2,含量规定为1.5-2.2mg/ml。血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采血量相对较少则抗凝剂比例过高,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如果血液量 较多,则抗凝剂相对不足,可能造成标本抗凝欠佳,出现凝块或肉眼看不见的微 凝块,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而对于预稀释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也可使血 小板体积肿胀而计数为红细胞或者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所以预稀释的标本检测最好控制在5-30分钟,最长不能超过两小时。时间过长最好重检或用全血复检。 3.EDTA抗凝剂所造成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acid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是由于EDTA盐抗凝血中EDTA诱导血 小板中的特殊蛋白使血小板发生凝集,而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膜的结构有关,是在EDTA抗凝剂的前提下出 现的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究其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表面存在某 种隐匿性抗原有关。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因人而异,据报道其发生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概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 bocytope nia,ITP)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骨髓相对正常 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数<100X 10/L )出血性疾病。既往 曾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 nic purpura) 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mmu ne throm bocytope nic purpura), 目前国际儿童ITP工作组已经 建议使用“immune(免疫性)"以强调本病由免疫介 导而发病,避免使用特发性(idiopathic);由于许多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体征, 紫癫(purpu⑻也被取消,故目前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 ni a)' 。 ITP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两类:原发性 ITP(primary ITP) 是指暂未找到特殊致病原因的单纯 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ITP (sec on dary ITP )是指除了 原发性ITP以外的所有形式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 少症。继发性ITP包括药物诱导、狼疮相关性以及继 发性ITP ( HIV相关性、HCV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等。此处特指原发性ITP。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3~6岁为高发年龄; 年幼儿中以男性为主、学龄期男女发病相同、年长儿 以女性居多。冬春季高发、夏秋季为发病低谷。 【病因及发病机制】早在1950年William Har- riglon给自己注射了慢性ITP患者血液引起自身出现 了免疫性血小板下降,从此ITP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 开。经过半个多世纪探索,人们了解到了免疫失耐 受(immune failure toleranee) 即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 原性物质时从无应答状态改变为异常应答的免疫状 态,是其发病机制。虽然免疫提呈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ITP机制,异常T细胞扩增可能是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该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该如何治疗 导语: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疾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有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虽然我们并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很少听说,其实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贫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疾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有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虽然我们并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很少听说,其实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贫血症,有的人贫血比较严重,治疗的过程比较艰难,所以被称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该怎么治疗这种病症呢。 1、患者既往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泼尼龙等效果不佳或维持剂量较大,因此需要逐渐减量,以免减停激素发生停药反应,若减量同时伴血小板下降,则找出最小治疗量,以维持治疗。症状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短期静脉滴注。对于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必要时输注单采血小板,但输注过多容易导致无效输注; 2、免疫抑制剂选择:对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同时选用2种以上免疫抑制剂,以达到协同效应,加强用药效果,常用药物如下: (1) 环孢菌素A:口服应用,主要是用于难治性谢谢你减少症治疗,但要注意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环孢素浓度、血象来调整药物剂量; (2) 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静点,每星期应用一次,连续应用4-6周,注意监测患者血小板水平及这类药物副作用,如静脉炎等,注意用药护理,减轻副作用; (3)环磷酰胺(CTX)每星期用1~2次,见效后逐渐间歇给药维持,注意观察副作用如膀胱炎等; (4)达纳唑口服,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要注意观察血小板水平变化,指导用药剂量、疗程; (5)硫唑嘌呤:3-6周为一疗程,但容易导致粒细胞缺乏,需要监测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5例EDTA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探讨

5例EDTA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探讨 发表时间:2015-08-06T16:25:14.64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6期作者:苍忠齐辛洁徐成轩蔡奕蓉[导读] 5例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标本符合血小板数<70×109/L,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确认有血小板聚集。苍忠齐辛洁徐成轩蔡奕蓉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89) [摘要] 目的探讨EDTA抗凝剂用sysmex XT-2000i检测时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5例EDTA-K2抗凝血选用sysmex XT-2000i检测血小板数<70×109/L,并且血小板直方图有聚集的标本,做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确定是聚集,再采末梢血血小板手工计数(20?l末梢血+0.38ml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结论EDTA-K2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仪器检测血小板假性减低。[关键词] 血小板假性减少; EDTA-K2 ;血小板聚集 中图分类号: R595.3 文献标识码:A 血小板假性减少是指由于体外不同原因(如抽血不当、抗凝剂、温度等)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不能真实的反映体内血小板数量的一种现象。EDTA-K2引起的是指在体外EDTA抗凝全血中,由于EDTA诱导血小板膜表面隐蔽抗原的暴露或者对抗原的修饰,导致血浆中预存的循环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与之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出现血小板聚集而使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正确计数,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容易引起对患者的误诊误治,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EDTA-K2引起的聚集具有①需要有EDTA存在的情况下发生,②显微镜下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的特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5例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标本符合血小板数<70×109/L,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确认有血小板聚集。 1.2 方法按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按条件挑选出抗凝血的血标本制作血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由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对血涂片进行人工镜检分类,同时重抽患者的末梢血进行血小板人工显微镜计数。(方法:取20?l末梢血加入0.38ml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中)。 1.3 仪器 sysmex-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质控品;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瑞氏-吉姆萨染液购自贝索生物有限公司;EDTA-K2真空抗凝管由美国BD公司生产。 1.4 统计与处理检测结果以X±S表示,应用t检验,用SPSS19.0统计分析。 2 结果 仪器检测结果是(50±16);手工计数是(189±39),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t=17.796,p<0.01)。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偏低,血涂片瑞氏镜检可见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同时用末梢血人工计数血小板,再做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检,可见血小板呈散在分布,无聚集,血小板数量不少。 3 讨论 EDTA-K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是由于EDTA的作用使血小板膜表面抗原改变或隐蔽抗原暴露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一种现象,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现象发生率较低,常被忽视,造成误诊误治,应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我们常常是这样做①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减低(<70×109/L),这种减低与患者病情不符或近期历史计数相差较大;②来源于仪器散点图报警提示有聚集;检验人员要对此标本先进行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确认是否有血小板聚集,同时排除冷凝聚、抽血不当等因素,然后一定做手工计数血小板数,给临床一个真实的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是研究止血与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其它血小板参数可靠性基础,其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假性血小板减少中以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较多见,这种现象容易让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理解错误,对患者误诊误治,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原理的限制影响因素较多,血细胞计数结果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测定血小板时,常会出现假性减少,给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带来许多麻烦。 EDTA抗凝剂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免疫病,肺心病,肝病,毒血症及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检验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血小板数量低和血小板直方图有报警提示的血标本,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完善、准确的血小板数量。 参考文献 [1] Gowland E,Kay H E,Spillman J C,et al.Agglutination of platelets by aserum factor in the presence of EDTA[J].J Clin Pathol,1969,22(4):460-464 [2] 熊祝嘉,岳志刚,吴秀茹,等.乙二胺四乙酸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误诊1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728. [3] 彭晓荣浅谈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长江大学学报 2011,8:22 [4] Shreiner D P,Bell W R.Pseudothrombocytombocytopenia:manifestation of a new type of platelet agglutinin[J].Blood,1973,42(4):541-549. [5] 李永红,钟步云.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2):112 [6] 丛玉隆.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我们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采用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会遇到非致病性(假性)的血小板升高或者降低。 一、血小板的假性升高的原因 (1)某些溶血性疾病,发生血管内溶血,使红细胞如异常血红蛋白症,如在异常血红蛋白症患者中,由于血液中出现了较多的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在血球仪计数时会被划分到血小板的区域里,从而干扰了血小板的计数,导致仪器出现了误差。其他如G-6-PD缺乏,易发生血管内溶血,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液内会出现大量细胞碎片,这些碎片也给血小板计数带来干扰,使得血小板假性升高。 (3)输入脂肪乳后短时间采静脉血常规,乳糜颗粒也被血球计数仪误认为是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上述三种假性升高都可以用人工涂血片,观察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形态加以矫正。 二、血小板的假性降低的原因 (1)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K2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经被ICSH认定,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EDTA-K2经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相关,这样使得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且大量成堆的血小板聚在一起,超过了血小板计数阈值设定的范围,因此不被认作血小板。我们可以采取改用其他抗凝剂的方法来消除EDTA-K2对血小板的作用,枸橼酸盐被认为是解决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可以手工计数血小板加以矫正,同时可通过血小板直方图来协助。 (2)冷凝集素也可以使血小板假性减少。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主要表现为RBC(红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积)PLT(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遇到疑为冷凝集素干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目的分析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复查 方法。方法根据该实验室复检标准,采用血小板出现假性减少的5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其复查方法。结果5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样本中,42例为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3例为大血小板,2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3例冷凝集现象,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后可得到正常范围的血小板结果。结论EDTA-PTCP患者经镜检涂片发现聚集现象,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无抗凝剂即刻上机、手工计数复查血小板数值以避免误诊。 标签: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是一种体外多病因的现象,包括抗凝相关的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微小的凝块等。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于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一种最理想抗凝剂,同时也是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假性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 -PTCP)导致血细胞计数仪无法准确计数而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明显减少现象,据文献报道[1]其发生率为0.09%~0.21%。检验出现假性减少结果会造成临床患者的误诊、误治,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骨髓穿刺和不恰当的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激素,甚至脾切除等[2]。此种假性PLT减少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与真性血小板减少相鉴别,通过检验科人为手段进行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特殊流程处理及纠正PLT结果,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因此研究EDTA-PTCP正确的诊断方法来提高检验人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的能力,避免误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报道近2年42例发现为EDTA-PTCP患者的实验室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血常规标本来自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的真空管中静脉采血2 mL,充分混匀后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按程序进行检测,按本科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的复检规则,对血小板低于7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涂片复检,发现血小板明显凝集现象均重新抽血复查。共收集50例EDTA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74岁,平均36岁。ICU科3例,妇产科4例,儿科7例,风湿科3例,呼吸内科4例,消化内科2例,神经内科2例,肾内科1例,心内科2例,血液科8例,外科7例,门诊/急诊7例。其中42例EDTA依赖性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症,3例聚集的为大血小板患者,2例血小板卫星现象,3例为冷凝集诱发的聚集。 1.2 仪器与试剂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问题较多,逐一回答如下: 1.血小板减少症能治愈吗? 血小板减少症,多数是属于原发性(即没有白血病等其它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中多数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儿童、急性发病患者。 2.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形成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这种抗体结合于血小板上,就会使血小板在脾脏内的破坏增加,寿命缩短,使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总体数量下降。 3.为什么会反复发作?为什么一感冒就会血小板减少? 该病(ITP)的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发作,容易在感冒或其它感染后发作。 4.出院后孩子仍在口服地塞米松片,副作用较大,还有其他更好的措施吗?虽然ITP治疗选择很多,但首选仍然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或甲基泼尼松龙)。病情控制后即逐渐减量,直到停药。 5.如果想进一步检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有必要先做骨髓穿刺吗? 从该患儿治疗效果看,糖皮质激素疗效很好,比较符合ITP的临床表现,不必做骨髓穿刺。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标准 1.常见于儿童; 2.起病急骤,大多在1周以内; 3.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 (二)治疗目标 1.尽量使血小板上升到安全水平(≥30×109/L)。 2.控制出血症状。 (三)推荐方案 中医治疗合西药免疫治疗及支持治疗。推荐方案类别: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四)西医治疗原则和目的 1.避免外伤、剧烈活动、有创治疗等。 2.采用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等急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症状、体征、血小板计数。 (五)中医治疗方案 1.辨证治疗 急性、重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脾虚失摄三个证型为常见。其中血热妄行证多见于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阴虚火旺及脾虚失摄证多见于重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热妄行:以发病急骤,壮热口渴,烦躁不宁,出血倾向较重,肌肤大片紫斑,色深,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咽干口燥,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浮数或滑数为主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斑。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 板兰根、栀子、生地黄、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玄参。 阴虚火旺:以起病缓慢,病程长,皮下瘀斑时轻时重,呈散在分布,色红,或有鼻衄、齿衄,伴头晕耳鸣,身倦乏力,心烦不宁,手足心热,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口渴不欲饮,舌质红,无苔或花剥,脉细数为主证。治宜滋阴降火,凉血宁络。常用药物有生地黄、 黄柏、龟甲、知母、旱莲草、侧柏叶、茜草根、牡丹皮。 脾虚失摄:以起病缓慢,紫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隐时现,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四肢倦怠,胃纳欠佳,腹胀便溏,或有便血,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细弱为主证。治宜益气活血。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黄芪、茯苓、阿胶、 大枣、丹参、三七、桃仁、红花等。 2.中成药治疗 清开灵注射液:20ml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功用:清热解毒,镇静安神。适用于血热妄行的患者。 血康胶囊:每片含生药2g,每次6片,每日3~4次(小儿酌减),用药45~60天。功用: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妄行的患者。 以上药物以西医治疗为基础,配合使用起辅助作用。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微米。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分隔而成。巨核细胞逐渐成熟,胞浆增大,出现颗粒,最后断裂形成血小板。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细胞碎片,现已证明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细胞。循环中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生活约10天,但其中约1/4有生理功能,其余的可能为衰老的无活性者。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中存在着许多与肌动蛋白的聚合,交联成束或膜连结相关的蛋白质。血小板有多种细胞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颗粒成分,如α颗粒、致密颗粒(δ颗粒)与溶酶体(λ颗粒)。血小板有两种特有的膜系统,即开放管道系统(ocs)和致密管道系统(DTS)。血小板膜含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往往连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支链而成为糖蛋白,正常循环中的血小板不能与血浆纤原结合,只有当血小板被活化时才能与维血浆纤原结合,介导血小板聚集。这一控制功能对于机体保持正常血流,只在必要时发挥止血功能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并能嵌在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处,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并有修复作用,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病: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降低的一个非病理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抽血操作不当导致的血小板聚集。EDTAK2做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血细

海文琪对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分析!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降低的一个非病理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抽血操作不当导致的血小板聚集。EDTAK2做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分析,但EDTAK2常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并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K2导致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发生了聚集。大量成堆的血小板聚在一起,超过了血小板计数阈值设定的范围,也超过了红细胞、白细胞的阈值设定范围,因此它即不被认做血小板,也不被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区域认定,甚至在直方图上都得不到显示和提示,但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大的不成熟细胞区出现较多信号,在粒细胞区域上方出现一排表示大细胞的、横向密集的散点。在三分类式血球分类直方图上也没有出现异常图形。EDTAK2导致发生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与一种抗血小板抗体的自身抗体有关,或血小板膜表面存在的某些隐匿性抗原有关。此类患者经化验检查,常有球蛋白增高、抗血小板抗体增高等问题。这些病例多出现在实体瘤、髓或淋巴系统增生症、自身免疫病、心脏疾病、干燥综合征、浓毒血症、肝硬化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疾病和某些查体者身上。有关EDTAK2导致血小板假性降低的报道,这些病例提到的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血液病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报道中均发现经EDTAK2抗凝处理的血液,出现血小板减少问题,一般通过血片观察发现血小板大量聚集的信息,然后采用如枸掾酸盐、草酸盐、肝素钠、ACD液等方式抗凝血液,采用计数板方法或血球计数仪测定得到正确血小板计数结果。例如此类问题,应该按照有关血液常规检查的基本要求,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任何一项数值或直方图出现异常或有异常提示的标本实行推片检查,可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警惕“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警惕“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即乙二胺四乙酸,是常用血常规检测的抗凝剂已被ICSH 认定,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平时在病房进行全血细胞分析(血常规)检验时,使用的是紫帽真空管。这种真空管中就装有EDTA盐抗凝剂。在因不同理由需要检测血常规的人群中,有极少数人,当其抽出的血液放入紫帽真空管中与EDTA接触,大约十几秒后他的血小板就会发生聚集。当把这管标本放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就可能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随着这一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所检测出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更低。另外,由于聚集的血小板在体积上与白细胞相近,还可能会被血液分析仪,误当成白细胞计数,造成白细胞计数的假性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 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 如果这种现象没有被及早识别,可能会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如延误手术,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等等。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检验科已经“破获”多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那么,如何识别呢?在临床工作中,凡遇到没有出血表现、但血小板计数却明显减少的患者,均可列入可疑对象进行鉴别。可使用如下方法:

1、同时用紫帽真空管与蓝帽真空管(内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平时用于检测凝血功能)采血复查,可以发现两根采血管的血小板计数的差别,蓝帽真空管中的血标本检测结果,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而紫帽真空管中的血标本检测结果,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 2、用手工法重新进行血小板计数或把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及其是否有血小板凝集现象进行鉴别。 EDTA-K2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EDTA-K2可使血液发生免疫介导,产生冷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发生凝集现象,这种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还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上,同时这种与血小板结合后的自身抗Fc端又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膜上Fc 受体结合,出现卫星现象。 2、EDTA-K2可导致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表位发生构象改变,这些活化的血小板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后,激活了细胞膜中的某些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原受体的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 这两种原因在表象上都表现为血小板的体积增大。目前血液分析仪多采用电阻抗法为原理进行血细胞分类和计数,血细胞为相对非导电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

血小板假性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血常规检测已经成为医院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也成为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依据。血小板的升高和降低都会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采用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会遇到非致病性(假性)的血小板升高或者降低。 一、血小板的假性升高的原因 (1)某些溶血性疾病,发生血管内溶血,使红细胞如异常血红蛋白症,如在异常血红蛋白症患者中,由于血液中出现了较多的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在血球仪计数时会被划分到血小板的区域里,从而干扰了血小板的计数,导致仪器出现了误差。其他如G-6-PD缺乏,易发生血管内溶血,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2)慢性粒细胞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液内会出现大量细胞碎片,这些碎片也给血小板计数带来干扰,使得血小板假性升高。 (3)据报道,输入脂肪乳后短时间采静脉血常规,乳糜颗粒也被血球计数仪误认为是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上述三种假性升高都可以用人工涂血片,观察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形态加以矫正。 二、血小板的假性降低的原因 (1)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K2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经被ICSH认定,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EDTA-K2经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相关,这样使得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且大量成堆的血小板聚在一起,超过了血小板计数阈值设定的范围,因此不被认作血小板。我们可以采取改用其他抗凝剂的方法来消除EDTA-K2对血小板的作用,枸橼酸盐被认为是解决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可以手工计数血小板加以矫正,同时可通过血小板直方图来协助。 (2)冷凝集素也可以使血小板假性减少,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主要表现为RBC(红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积)PLT(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遇到疑为冷凝集素干扰的病人标本,应该在37度温箱温育一定时间后,在进行血常规计数,消除冷凝素的干扰。(3)据报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可以是血小板发生假性减少,因为血小板在体外发生了肉眼不可见的凝集,只有通过血涂片镜下观察才可发现血小板大量聚集的信息。此外高血镁,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都可以使血小板聚集性升高,易出现血小板假性减低。由此可见,虽然仪器法全血细胞分析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计数的精确性均较高,但仪器法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一种筛选手段,当我们遇到血小板计数与临床不符的情况,一定要手工计数复查进行矫正,以免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ITP是由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自身抗体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引起血小板减少(<100×10^9/L),是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昔称特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发病原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不清楚。大多数患者存在抗血小板糖蛋白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破坏。70%~80%为抗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的自身抗体,20%~40%为抗GP I b抗体,有的两种抗体均有,或为抗GPⅣ、抗GP I a/Ⅸ抗体等。 抗血小板抗体除了结合血小板使其致敏、易被单核-巨噬系统(主要在脾脏内)破坏外,还能抑制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减少为双重机制,即同时存在破坏过多和生成减少。 近来发现B细胞活化因子(BAFF)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活动期增高,而缓解时BAFF和BAFF mRNA表达减低。BAFF属TNF家族,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作用是维持B细胞的正常发育,其增高与自身免疾病之间关系密切。ITP患者还有IFN-γ增高和调节性T细胞(Treg) 减少。这些与ITP发病均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治疗的新靶点。 2.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紫癜。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量过、血尿及胃肠道出血,重者有颅内出血。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没有出血症状。 2、急性型多见于儿童,临床出血重,但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在数周内恢复。少数患者可迁延6个月发展为慢性。 3、慢性型较常见,以女性青年为多,出血症状较轻,易反复发作,缓解时间长短不一。脾脏一般不大,反复发作者可以轻度肿大。 3.诊断与鉴别:1、皮肤黏膜出血。 2、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无肝、淋巴结肿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可有成熟障碍。 5、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假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探讨 发表时间:2010-10-29T10:05:40.6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7期供稿作者:宁爱华[导读] 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发现血小板检测与采血的顺利与否非常密切。 宁爱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德州 253014) 【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7-035-02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结果探究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从而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遇到此种情况,及时复诊或显微镜检查,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确的数据,辅助临床做出正确的诊疗。结论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有采血、采血量与标本的放置时间、EDTA抗凝剂、某些特殊疾病等方面,还有许多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采血末梢血采集凝块微凝块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K2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放置时间血小板聚集力增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高科技不断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精密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是血液分析仪的强劲优势,相比传统手工法其准确、方便、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但血小板是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中影响因素最大的一项,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时常发现假性血小板减少,为了给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确的数据,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尤其注意血小板的假性减少,分析原因如下。 1.采血方面所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在日常的血常规检验中,发现血小板检测与采血的顺利与否非常密切。静脉采血顺利就是见到回血,立即解开止血带,使血液顺畅地流到采血器。如果采血不顺利,则血流不顺畅,抽血费力。而对末梢血采集则是婴幼儿采大拇指、成人采无名指,消毒后,左手紧捏手指两侧,右手持采血针迅速刺入,深度以2-3mm为宜,稍加挤压血液自动流出,擦去第一滴血,然后吸取标本。若采血不顺利,用力挤压,掺入组织液,造成血小板聚集、破坏。如果出现凝块必须重新采集标本,而难以预料的是造成检测过程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凝块,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就出现假性减少,根据抽血不顺利的程度不同,也就造成血小板的数量出现假性减少的程度不一。由于采血不顺利而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一定要重新采集血液而进行复检。 2.采血量及标本放置时间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现在普遍用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 dization in hematology, ICSH)推荐用EDTA-K2,含量规定为1.5-2.2mg/ml。血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采血量相对较少则抗凝剂比例过高,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如果血液量较多,则抗凝剂相对不足,可能造成标本抗凝欠佳,出现凝块或肉眼看不见的微凝块,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而对于预稀释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也可使血小板体积肿胀而计数为红细胞或者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所以预稀释的标本检测最好控制在5-30分钟,最长不能超过两小时。时间过长最好重检或用全血复检。 3.EDTA抗凝剂所造成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acid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是由于EDTA 盐抗凝血中EDTA诱导血小板中的特殊蛋白使血小板发生凝集,而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膜的结构有关,是在EDTA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的免疫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究其原因可能与血小板表面存在某种隐匿性抗原有关。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因人而异,据报道其发生率为0.07%-0.21%,病人或健康查体者都可能发生,有时或是一过性的,这可能与人的自身状况有关。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预稀释进行复诊,有条件的也可更换抗凝剂重新测定。 4.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血小板聚集力增强的血栓性疾病,由于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易损,致血小板容易凝集,而往往导致血小板减少。对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由于血小板正常体积在2-25fl,在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有些血小板(大于30-40fl)可被误计为红细胞或白细胞,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在血小板直方图上可表现为长的拖尾现象,可通过显微镜计数法加以确定。而对于光散射法血细胞分析仪,可通过高角度光散射测得折射率加以区分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颗粒物质,因此其优于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 总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在我们的日常的门诊血常规检验中,如遇到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检验报告暂不直接发出,经详细询问病人和(或)陪人,仔细了解核实病人的病情即临床指证或以前的化验结果,确为血小板减少者方可发出报告,情况不符者,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复检,从而避免因血小板假性减少所造成的误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