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跳频技术与频点

GSM跳频技术与频点
GSM跳频技术与频点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 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 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 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

实现原理是不相同的。

系统中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载频处理单元,每一个载频处理单元的工作频点固定不变;每一路通信的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处理,按照时间顺序和一定的跳频规则,通过总线结构,将处理后待发送的信息传送到工作于不同频点的载频单元处理并发送。这种跳频的实现方式称为“基带跳频”。在基带跳频中,每个发信机工作在一个不变的频率,同一话路的突发脉冲,被有控制地送入各个发射机,实现基于基带信号的切换。由于每一个收发信机频率不变,则合路器不需要改变,因此可以用宽带合路器,也可以用空腔合路器。TRX的数目,限制跳频的最大数目。基带跳频的问题是,如果有一个TRX板坏了,则对应的码字丢失,影响通话性能。在另种方式下,每一路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和频带单元处理;而频带单元的工作频点由频率合成器提供,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频点可以实现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这种方式称为“频带跳频”或“射频跳频”。在射频跳频中,一个发信机处理一个通话的所有突发脉冲所用的频点,是通过合成器频率的改变来实现,而不是经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收发信机数目(TRX)不受载频的限制,而取决于小区话务量的大小。由于合成器频率要变化,合路器也要变化,只能用宽带合路器。。这种合成器有大约3db的插入损耗。使用多个合路器级连插入损耗较大,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但是,一旦某一TRX发生故障,系统的故障维护功能,会关掉此TRX。

GSM规范并未规定GSM的基站必须使用“基带跳频”或“频带跳频”,基站设备采用的跳频方式将由设备供应商决定;而对于移动终端,因为每个终端只有一套载频单元,所以必然采用频带跳频。

华为基站BTS同时支持两种方式,在基站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跳频在频率分集和干扰分集的作用,可以同时支持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这两种实现方式,并在网上获得了规模应用。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华为自主开发的跳频技术能够提高GSM系统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大大提高通话质量,增强紧密复用的组网能力,增加系统容量,具有很强的技术特色。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华为的基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下面我们从对射频锁相环的分析入手加以说明。

锁相环的锁定时间主要由环路带宽决定,带宽越宽锁定时间越短。本振信号的质量主要由参考时钟(鉴相频率)、压控振荡器、环路带宽等因素决定,在环路带宽以内本振的相位噪声取决于参考时钟,在环路带宽以外主要取决于压控振荡器。要将最佳环路带宽变宽只有两条途径,一是降低压控振荡器的性能,这显然不可取;二是提高参考性能。由于GSM系统采用的是200kHz带宽,鉴相频率不可能太高,尤其对于DCS1800系统不可能太小,因此在GSM系统中很难提高环路带宽,即降低频率锁定时间。为了克服以上两个难点,华为公司通过采用一套特有的动态环路带宽及乒乓切换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快速变频与信号质量之间的矛盾。

动态环路带宽技术:工作中环路带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系统的需要而变,但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环路带宽保证变回最佳带宽,使输出信号最佳,保证系统的最佳性能。

乒乓切换技术:在电路上设计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振荡器,通过开关对两个本振进行选择,当一个本振工作时,另外一个本振快速锁定到下一个需要的频点上,在两个时隙的中间通过开关切换到另一个本振电路。这样,避免了在时隙的开头和最后出现瞬时的系统性能恶化。

通过采用特有的动态环路带宽及乒乓切换技术后,实现了900MHz的25MHz带宽、1800MHz的75MHz带宽内的任意跳频,所有跳频指标均超过GSM协议要求。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

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华为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

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 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基带跳频对TRX的ID识别实时性要求非常高,在这一点上华为是采用ASIC技术来解决的,可实现高速、可靠的TRX-ID识别功能。

两者的区别是:

1)基带跳频采用的腔体合成器衰耗小,而射频跳频采用的混合合成器的衰耗大,对基站覆盖范围有一定影响

2)腔体合成器对频段的要求不如混合合成器灵活,混合合成器的发信机可以使用一组频率,而腔体合成器的发信机仅能使用固定的频率发射。

3)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具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频干扰能力,但其缺点是只有当每小区拥有4个频率以上时效果比较明显;混合合成器要求网网络中各基站必须保持同步,对基站设备性能要求较高。

BTS侧:

对于基带跳频,小区内每个TRX的频率固定,但是用户基带信号在不同时间按一定的规律来变化频率发射。

对于射频跳频,小区内除了BCCH以外的TRX频率随时间变化,但是用户基带信号送到固定的TRX上。

MS侧:

手机只有射频跳频,因为它只有一个接收机。

合成器跳频就是射频跳频。

(完)

在GSM体系里面,每200KHZ频率是一个频点,例如890.200MHZ~890.400MHZ就是一个频点就是频道,每个载频占用一个频点,然后1个物理载频在时间上分成8个时隙,就是Ts,每个时隙0.125秒,就是指一个频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同时为8个用户进行通信,

这8个时隙就是8个物理信道,按照逻辑分类,可以分成TCH话音信道和CCH控制信道,每个TCH占用一个物理信道,控制信道分为广播控制信道B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SDCCH,每个物理信道可以分成8个SDCCH,用于业务开销、控制、位置登记、发送短信等。

BCCH频点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频呗,广播系统消息的啊,

TCH频点一般就是你通话时所占用的频点啊,

BCCH在载波的零时隙上,其他时隙分配为其他业务信道。

联通分两个信道组,信道组零为BCCH频点一般一个,信道组一位TCH频点,

移动一般三个信道组,信道组零也是BCCH频点,信道组一二位TCH频点,只是信道组一承载语音业务,信道组二承载数据业务。

一般你测试时,空闲模式测试软件中显示的都是BCCH频点。

通话过程中占用的是TCH频点,而邻区列表里的为BCCH频点。

爱立信的分配机制是,你申请通话分配TCH信道时,优先分配到非BCCH载频上的TCH 信道上。

差干扰一般同频指的是同BCCH。

BCCH仅为下发系统消息,单向信道。只下发不上传。

TCH一般是承载语音业务的,一个TCH对应一个用户,可根据这个算出一个小区承载语音业务的用户数,如果开半速率的话,承载用户数乘以二。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题目: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通信工程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教师: 2012年7月10日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摘要 扩频技术是一种信息传送技术,它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送信息所需的最小带宽。而跳频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衰落性及较低的信号被截获概率,成为战术通信领域应用最广的一种抗干扰手段。本文在介绍跳频通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 /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得到了在多径信道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从而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字:跳频、Simulink 仿真、多径、抗干扰 一.引言 跳频通信时现代通信中采用的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与定频通信相比,由于发送的信号调制在多个伪随机跳变的频率上,敌方不容易捕获到所发送的信息,有利于信号的隐藏,可以有效躲避干扰。因此,跳频技术在通信对抗尤其是卫星通信中处于特别有利的位置。扩频技术正在取代常规通信技术成为军事通信的一种主要抗干扰通信技术。因此,对扩频通信的研究,成为通信对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过程,在多径信道下分析其抗干扰能力。 二.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传输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在接收机中利用同一码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相关处理以解扩和恢复数据。现有的扩频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其中跳频系统是如今使用最多的扩频技术。 跳频扩频的调制方式可以为二进制或M 进制的FSK(MFSK)。如果采用二进制FSK ,调制器选择两个频率中的一个,设为0f 或1f ,对应于待传输的信号0或1.得到的二进制FSK 信号是由PN 码生成器输出序列输出觉得的频率平移量,选择

GSM跳频技术与频点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 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 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 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

nRF24L01点对点跳频技术应用

nRF24L01点对点跳频技术应用(转载) 分类:技术应用 关键字: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跳频 1 nRF24L01概述 n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频段。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nRF24L01功耗低,在以-6 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9 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 mA,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nRF24L01主要特性如下: GFSK调制: 硬件集成OSI链路层; 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再发射功能; 片内自动生成报头和CRC校验码; 数据传输率为l Mb/s或2Mb/s; SPI速率为0 Mb/s~10 Mb/s; 125个频道: 与其他nRF24系列射频器件相兼容; QFN20引脚4 mm×4 mm封装; 供电电压为1.9 V~3.6 V。 2 引脚功能及描述 nRF24L01的封装及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

图(1) CE:使能发射或接收; CSN,SCK,MOSI,MISO:SPI引脚端,微处理器可通过此引脚配置nRF24L01: IRQ:中断标志位; VDD:电源输入端; VSS:电源地: XC2,XC1:晶体振荡器引脚; VDD_PA:为功率放大器供电,输出为1.8 V; ANT1,ANT2:天线接口; IREF:参考电流输入。 3 工作模式 通过配置寄存器可将nRF241L01配置为发射、接收、空闲及掉电四种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

跳频扩频通信技术资料整理

3.1.3 自适应跳频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在WIA-PA超帧簇通信阶段的每个时隙,根据实际的信道状况更换通信信道。 3.1.20 跳频frequency hopping 收发信道切换方法,目的为抗干扰和减少信号衰落。 3.1.40 时隙跳频timeslot hopping 为了避免干扰和衰减,按照一定规律,在每个时隙改变收发频率。 AFH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自适应跳频 AFS Adaptive Frequency Switch 自适应频率切换 FH Frequency Hopping 跳频 TH Timeslot Hopping 时隙跳频 WIA-PA 数据链路层支持基于时隙的跳频机制、重传机制、时分多路访问(TDMA)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混合信道访问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8.4.3 时隙通信

8.4.5 信道跳频 WIA-PA 支持跳频通信方式,跳频序列由网络管理者指定。 WIA-PA 支持以下3 种跳频机制:——自适应频率切换(AFS):在WIA-PA 超帧中,信标Beacon、CAP 和CFP 段在同一个超帧周期使用相同的信道,在不同的超帧周期根据信道状况切换信道。信道质量差时,即丢包率高于“PLRThreshold”时设备改变通信信道。参数“PLRThreshold”的容详见6.9.1.2.1;——自适应跳频(AFH):在WIA-PA 超帧的每个时隙,根据信道状况更换通信信道。信道状况通过重传次数进行评价。信道质量差时,如果发送端统计的重传次数达到了“ChannelThreshold”,则从可用信道“IntraChanel[ ]”中按顺序选择下一信道,同时在下一重传时隙利用主信道通知所在簇的接收端(通知过程详见图43)。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到信道切换通知,继续统计接收端的重传次数,达到“ChannelThreshold”时从可用信道“IntraChanel[ ] ”中按顺序选择下一信道在第(ChannelThreshold+2)个重传时隙进行通信。如果接收端接收到信道切换通知,则更换通信信道,且返回确认信息ACK。如果发送端没有收到确认信息ACK,则不更换信道,仍然采用主信道重传数据。如果发送端达到重传上限值“macMaxFrameRetries”,则丢弃当前包,且利用主信道发送下一个包。如果接收端在切换信道后仍然没有接收到发送端的包,则认为切换信道失败,返回主信道进行通信。如果发送端在达到重传上限值“macMaxFrameRetries”前与接收端在备选信道上通信成功,则发送端选用备选信道发送下一个包。非活动期的簇通信段采用AFH 跳频机制。

多项选择题-初级

1、关于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正确的说法有( AB ) A、基带跳频的频率数只能小于或等于发信机数,射频跳频的频率数可以大于发信机数 B、基带跳频一般使用窄带滤波合路器,射频跳频一般使用宽带滤波合路器 C、基带跳频属于慢跳频,射频跳频属于快跳频 D、如果条件允许,射频跳频可获得比基带跳频更高的跳频增益 2、在GSM规中,有两个参数用来定义跳频序列,分别为: ( A、C ) A、MAIO B、TFI C、HSN D、USF 3、关于天线增益说确的是?(A、D ) A、是与基准天线比较得出的相对值 B、馈线驻波比越大,天线增益越小 C、使用功率放大器时,天线增益增大 D、天线辐射越集中,天线增益越大 4、若发生SDCCH掉话,可能发生的状况有:( ABCD ) A、被叫寻呼无响应 B、位置更新失败 C、SDCCH分配失败 D、TCH分配丢失 E、随机接入失败 5、某小区位于位置区边界, 主要覆盖横穿位置区边界的铁路动脉, 除火车用户外基本没有其他用户. 为减轻SDCCH拥塞, 可能的方案包括( ACD ) A、提高SDCCH信道数配置 B、降低天线, 缩小覆盖 C、启用动态SDCCH分配功能 D、D、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值 6、在以下电调天线和机械天线的比较中,说确的有:(A B D) A、电调天线在增大天线下倾角度过程中,天线方向图基本保持不变。而机械天线在增大天线下倾角度过程中, 天线方向图会随着下倾角的增大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B、一般情况下电调天线的三阶互调指标要优于机械下倾天线

C、电调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0.2度,而机械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1度,因此电调天线的精度高,效果好 D、电调天线可以对基站天线实行远程监控调整,机械天线则必须到现场进行基站天线调整 7、应用分集接收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移动通信接收信号不稳定的概率,分集技术主要包括:(A、B、C、D) A、空间分集 B、时间分集 C、频率分集 D、极化分集 8、降低移动系统中干扰的方法有:(A、C、D) A、动态功率控制 B、负荷分担 C、不连续发射 D、跳频 9、从以下情况可以推断小区上行信号可能受到干扰:(B、D) A、TEMS测试中观察到手机占用某一频点通话时Rxqual值达到7。 B、在BSC监控终端上发现该小区各BPC的ICMBAND值不都为1。 C、扫频仪监测到在939~950MHz频段基础噪声达到-100dBm左右。 D、占用开启上下行动态功率控制的小区时,手机从待机状态进入通话状态后Rxlev下 降而手机发射功率没有下降。 10、所谓公共控制信道是指面向小区所有手机的控制信道,以下控制信道中不属于公共控制 信道的有:(C、D) A、AGCH B、RACH C、FACCH D、SDCCH 11、基站站址设计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ABDE ) A、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邮电局做站址,以利用其机 房电源铁塔等设施 B、将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话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因其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组网能力,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向通信侦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展对跳频信号侦察的研究,寻求截获、估计、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法,已成为当前通信侦察领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之一。论文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跳频信号侦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跳频信号的检测、参数估计和信号分选三部分内容。首先,将各种时频表示应用于跳频信号的检测,仿真其性能,在时频聚焦性和抑制交叉项两项指标上定性和定量比较了各种时频表示的优劣,寻求综合性能较好的时频表示。建立了跳频信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跳频信号各种参数的定义;重点研究了各种线性时频表示、二次时频分布、重排类时频分布、组合时频分布在跳频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熵,定量评价了各类时频分布的性能,并估算了几种典型时频分布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各类时频分布的综合评价。其次,针对单天线宽带数字接收系统,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时频分析的跳频信号参数盲估计算法。针对跳频信号侦察,提出了“复合信息熵”的定量评估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电磁环境中的信号类型数、跳频信号数目、跳速和信道使用情况,由类型熵、密度熵和分布熵三部分组成;基于信道化门限和时频分析完成了去噪和信号预选;基于谱图对单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和载频进行了盲估计;基于组合时频分析(SP&SPWVD),对多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载频和幅度参数进行了盲估计,并给出了各参数估计的仿真性能。再次,基于时频分析、空间谱估计,结合数字信道化、时频聚焦等技术对FH

信号、FH/DS信号进行空时频测向,实现了欠定条件下的高精度测向。根据传统的空时阵列模型,结合信号的时频分析,建立了空时频分布 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空时频测向能获得时频增益的原因,研究了增益 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利用空时频分析实现了多个跳频信号的DOA估计,提出了适合无“频率碰撞”情况下的线性空时频DOA估计算法; 虽然利用空时频技术能够实现欠定条件的多信号测向,但在N /M值较大情况因为信号之间的互扰较大使测向性能欠佳,故再结合数字信道 化技术,解决了N /M值较大情况信号之间互扰很大的问题,实现了多 个跳频信号的高精度测向;将空时频分析和宽带信号测向方法,实现 了欠定条件下多FH/DS信号的DOA高精度估计。最后对跳频信号分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提出了相应的分选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环境中仅存在异步组网电台的实时分选方法,该方 法计算量少,便于实时分选,适合应用于快速、高速跳频信号的侦察; 提出了一种类数目K值的估计和优选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优选能使聚类迭代次数大为减少,并能避免聚类过 程中陷入局部最小,增强了聚类的鲁棒性;利用改进K-Means聚类算 法对HDW集合进行了聚类分选;针对高斯核参数σ的优选问题,提出 了粗搜索和精估计相结合的改进方法,在得到精确的σopt同时减少 了总搜索次数;利用密度分布图和领域半径、门限参数实现了KKM算 法中类数目K的估计和初始聚类中心的优选;利用基于高斯核函数的 K-Means对跳速和到达角均时变的跳频信号进行聚类分选,分选效果 良好。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作者:李娜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01期 摘要:同步技术是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的要求,采用同步字头与时间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跳频同步。首先研究了跳频同步方法、同步信息格式和初始同步等问题,最后对同步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时间短、捕获概率高、虚警概率低。 关键词:跳频通信;同步字头; 时间信息TOD; 同步方案;同步性能 中图分类号:TN914.4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1)01-0095-02 Technology of Synchronization in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LI Na (Beijing HAIGE SHENZHOU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s Group,Beij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Synchroniz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FH communicati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frequency hopping is achieved by adopting synchronization head and time of da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thod of frequency-hopping synchronization, the format of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apture of synchroniz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ynchronizatio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synchronization time, high capture probability and low false probability. Keywords: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head; TOD; synchronization schem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0 引言 跳频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手段,其独特的抗干扰性能使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定时时钟相对误差、传输信道的多普勒频移等因素,跳频通信系统存在时间和频率的不确定性,为保证正常工作,建立和实现准确的跳频同步是关键[1]。 1 跳频同步方法的研究

跳频原理

1、跳频技术 跳频就是按照预先定义的跳频序列(FHS)随机地改变正在进行通信的信道所占用频率的技术。在同一个频道组内,各跳频序列应是正交的,各信道在跳频传输过程中不能被碰撞。 过去采用跳频技术是为了确保通信的秘密性和抗干扰性,它首先被用于军事通信,后来发现在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多径效应引起的瑞利衰落与传输的发射频率有关,衰落空洞将因频率的不同发生在不同地点,如果在通话期间载波频率在几个频点上变化,则传送信息仅在短时间内受到衰落空洞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多径环境中的漫速移动的移动台通过采用跳频技术,能大大改善移动台的通信质量,可达到频率分集的效果。此外,跳频还具有干扰分集的作用。由于跳频频道间的不相关性,分离了来自许多小区的同频干扰,可提高蜂房小区的容量。 跳频系统分为快跳频和慢跳频两种。慢跳频的跳频频率低于或等于调制符号速率,即在一个或几个调制符号周期内跳频一次;快跳频的跳频频率大于调制符号速率,即在一个调制符号周期内跳频一次以上。 1、GSM的跳频技术 在GSM标准中采用慢跳频技术。每秒217跳,每跳周期为1200比特。GSM系统中的跳频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基带跳频的原理是将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换使用不同频率发射机发射,其原理图如图6.26所示。 TR X1 TR X2 TR X3 TR X4 图6.26 基带跳频原理

由上图可见,基带跳频中可供跳频的频率数N(hop)≦基站载频数N(TRX)。基带跳频适用于合路器采用空腔耦合器的基站,由于这种空腔耦合器的谐振腔无法快速改变发射频率,故基站无法靠改变载频频率的方法实现跳频。实施的方框图如图6-27所示,其中,收发信机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基带处理单元进行信道的处理。 图6.27基带跳频实施框图 为了实现基带跳频,如上图所示,收发信机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由路由转接器来控制,在用户通信过程中,要求无论移动台通信频率如何变化,负责处理用户链路的基带处理单元要保持不变,而基带跳频中所有收发信机的频率也不变。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跳频实现呢?其实只要在路由转接器中根据预先设定的跳频方式来改变收发信机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就能保证该基带处理单元与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始终保持畅通。由此可见,由于频率变换的范围仅限于基站所拥有的收发信机的个数,故跳频的频率数N(hop) ≦基站载频数N(TRX)。 射频跳频是将话音信号用固定的发射机,由跳频序列控制,采用不同频率发射,原理图如图6-28所示。射频跳频为每个时隙内的用户均跳频(TRX1因为是BCCH 信道所在的载频,故不跳频),可供跳频的频率数N(hop)不受基站载频数N(TRX)的限制,GSM 规范规定每个小区最多可有64个频率供跳频。 1 2 3 4 5 6 7 TR X 1TR X 2 图6.28 射频跳频原理图 射频跳频适用于合路器采用宽带耦合器的基站,由于这种宽带耦合器与发射器频率的变化无关,故在跳频时载频与手机根据预设的跳频序

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总结)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 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 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 BCCH所在的TRX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 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 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 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不相同的。 系统中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载频处理单元,每一个载频处理单元的工作频点固定不变;每一路通信的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处理,按照时间顺序和一定的跳频规则,通过总线结构,将处理后待发送的信息传送到工作于不同频点的载频单元处理并发送。这种跳频的实现方式称为“基带跳频”。在基带跳频中,每个发信机工作在一个不变的频率,

GSM跳频原理

GSM跳频原理 1.概述 引入跳频的原因:GSM体系中的引入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频率分集,跳频可以保证各个突发在不同的频率上发射,这样就可以对抗由于瑞利衰落等引起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因频 率而异的。第二是干扰分集,在高业务地区,由频率复用带来的干扰显得较为突出。 引入跳频后,我们可以对使用相同频率组的远地蜂窝小区配置不同的跳频序列,这样 就可以分散使用相同频率集的信道之间的干扰,从中得到收益。 引入跳频的目的: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GSM的无线接口,也相应采用了跳频的方法+。 概念:跳频就是按要求改变信道所用的频率。 GSM中的说明:在GSM系统中,整个突发期间,传输频率保持不变,每个突发的持续时间为577us,故GSM系统的跳频属于慢速跳频(SFH)。 图一是不跳频信道的时间和频率关系,图2表示了一个跳频信道的时间和频率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信道频率在每个突发期间维持不变,而在突发与突发之间,频率的改变则是一种看似杂乱的伪随机序列关系。 图1 信道不跳频时的时间频率关系图 图2 信道跳频时的时间频率关系示意图 在图2中,如果跳频实现是在一个TRU内实现就是射频跳频,如果在一个小区内的多个TRU间实现就是基带跳频。 下面举例说明: 下图在基带跳频方式下,HSN=0、RTSL(radio Time SLot no)=2时在不同FN时刻下的信道的使用的跳频序列。在该BTS下,配置有4个TRX。

下图为另一个实例。 使用的为射频跳频和不跳频方式。 该实例中,BTS有2个TRX。

2.跳频实现流程 跳频的实现包括信道分配和信道激活过程。首先,由OMC(操作维护中心)配置BSS及BSS中各信道的参数,这些参数通过BSC下发到BTS的每个信道。再有用户通信需要时,由BSC激活相应的信道进行业务数据传送。 A.信道分配过程 信道分配通过由BSC向BTS在Abis接口上发送的若干条消息完成。包括BTS属性设置消息(Set BTS Attributes),无线载频属性设置消息(Set Radio Carrier Attributes)和信道属性设置消息(Set Channel Attributes)。其中与BTS中跳频实现直接相关的是信道属性设置消息。该消息由OMU接收,再由OMU传给OAMM模块。其详细说明可参考协议12.21。 FH 图3 FUC中 SET FH MODE中的跳频方式 0 不跳频 1 基带跳频BB FH 2 射频跳频RF FH 在BSC后台的数据表R_FHS表中可查看跳频模式及相关信息。 A中Object Instance参数表明本消息的目标信道,包括BTS号,收发信机号,时隙号。Starting Time指明该信道配置的起始时间即起始帧号。FU根据此消息确定本FU所管辖的8个时隙的跳频参数包括HSN、MAIO和ARFCN List(用于构成MA表),这些参数将在跳频算法中详细说明。 B.信道激活过程

跳频

(1) 1:3跳频模式指在跳频中1块载频使用3个频点工作。 (2) 1×3复用就是1个基站的3个小区为一个频率复用簇,每个基站的同向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相同【2】。 图6 1×3复用方式频率配置 这种复用方式下,N的取值为1,则 根据式(3), 载干比远远低于系统要求的载干比保护值。必须采用跳频、功率控制、DTX等抗干扰技术提高载干比,以满足系统的通信要求。 假设可使用频带宽度为10MHz,可使用的频点为45~94。由于1×3复用方式必须使用射频跳频,而BCCH不能参与射频跳频,因此在规划时,BCCH采用4×3复用,而TCH采用1×3复用。 BCCH按4×3复用,使用的频点为81~94,共14个。TCH使用频点45~80,共36个频点。 TCH使用的频点有两种分组方式:间隔分组和顺序分组。间隔分组方式如下:表1.1×3复用间隔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80,77, 74,71,68,65,62,59,56,53,50,470,2,4,6,8,10 B 79,76, 73,70,67,64,61,58,55,52,49,461,3,5,7,9,11 C 78,75,72,69,66,63,60,57,54,51,48,450,2,4,6,8,10 顺序分组方式如下: 表2.1×3复用顺序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80,79,78,77,76,75,74,73,72,71,70,690,2,4,6,8,10 B 68,67,66,65,64,63,62,61,60,59,58,570,2,4,6,8,10 C 56,55,54,53,52,51,50,49,48,47,46,450,2,4,6,8,10 按照配置载频数与跳频频点数之比为1:2的规则,10MHz带宽,1×3可以实现的最大站型是S7/7/7。频率复用度为7.14。 同一基站内部各小区之间通过合理的配置跳频偏移量MAIO来避免同邻频干扰。假设可使用频带宽度为6MHz,可使用的频点为96~124。BCCH采用4×3复用,使用的频点为111~124,共14个。而TCH采用1×3复用,TCH使用频点96~110,共15个频点。 间隔分组方式如下: 表3.1×3复用间隔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96,99, 102,105,1080,2,4 B 97,100, 103,106,1091,3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与分析

Hans 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无线通信, 2014, 4, 29-34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02365.html,/10.12677/hjwc.2014.41006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02365.html,/journal/hjwc.htm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n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un Liu, Fuhong Zha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Email: lkun_sky@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02365.html, Received: Jan. 20th, 2014; revised: Feb. 10th, 2014; accepted: Feb. 12th, 2014 Copyright ? 2014 Kun Liu, Fuhong Zh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Kun Liu, Fuhong Zhang.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is a main means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work of this system in the complex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is system. Then, it analyses several common types of jamming in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broadband noise jamming, partial band noise jamming and tracking jamming.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 and feature of different jamming, it simulates different types of jamming by using Simulink software. At last, it gets the Bit Error Rate (BER) carves of system in different types of jamming by adding interference noises into the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has been set up. With the getting data and the BER carves, it analyses the anti-jamming ability of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jamming, summarizes and proposes some improved methods. Keywords: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Jamming; Simulink; Ber; Anti-Jamming Ability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与分析 刘坤,张福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杭州 Email: lkun_sky@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02365.html, 收稿日期:2014年1月20日;修回日期:2014年2月10日;录用日期:2014年2月12日 摘要:跳频通信是军事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保证跳频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跳频系统,并给出了跳频系统整体仿真图。其次分析了跳频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干扰,主要包括:宽带噪声干扰、部分频带噪声干扰及跟踪式干扰。根据各个干扰的干扰机制及特点,利用Simulink 软件对各种干扰类型进行仿真建模。最后通过将各干扰信号加入已搭建好的跳频通信系统模型中得到不同类型干扰下系统的误码率曲线。通过仿真得到的数据与误码率曲线图,分析跳频通信系统对抗各干扰的能力,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跳频通信;干扰;Simulink;误码率;抗干扰能力 1. 引言 在现代战争大规模的电磁干扰和对抗下,为了争取良好的战略态势,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维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军事指挥的准确性,已成为军事

案例分析之射频跳频算法与干扰分析-兰州办-郭伟

射频跳频算法与干扰分析 日期2011年9月 作者华星兰州办RNO 郭伟 【产品类别】:GSM 【CASE ID】:适合用户 【故障级别】:Major 【关键字】:MAIO、HSN、射频跳频算法

【问题现象】:MAIO设置错误导致问题区域持续邻频干扰 图1玉林城北水厂基站开通测试区域的电平覆盖图 图2玉林城北水厂基站开通测试区域的质量图 测试车辆从城北水厂基站向东行驶,手机占用玉林城北水厂基站2(26967_10272),覆盖良好RxlevelSub=-85,通话质量较差RxQulSub=7。(图3) 测试车辆从城北水厂基站向东行驶,手机占用玉林城北水厂基站2(26967_10272),

覆盖良好RxlevelSub=-85,通话质量较差RxQulSub=7。通过回放路测试数据发现MAIO 值设置为5,MAIO数据与玉林市区射频跳频整体规划冲突(玉林市区采用1x1射频调频,MAIO规划为0,2,4,6,8,10)。 图3问题区域话音质量图 【原因分析】: 玉林市区射频跳频采用1X1规划,射频跳频序列MA设置为(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保护频点为108,BCCH频段为109~124。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跳频算法: 下面首先介绍与跳频算法相关的几个参数。 CA :小区分配表,小区所使用的频率序号集合。 FN :TDMA帧号,在同步信道上广播。BTS和移动台通过FN取得同步(0-2715647),由GSM 内部计数器T1R,T2,T3产生。 MA :用于移动台跳频的无线频率序号集合,是CA的子集。MA包含N个频率序号,(1≦N≦64)。 FHS:跳频序列FHS(FrequencyHoppingSequence)

跳频全参数调整建议

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漯河市GSM网络参数检查及修改建议 ——跳频参数 拟制:董淼 审核: 会签: 批准: 2019-11-5

目录 1 概述 (3) 2 跳频参数简介 (3) 2.1 调整跳频参数的考虑 (3) 2.2 涉及参数 (4) 2.2.1 BTS跳频模式 (4) 2.2.2 跳频序列号1和跳频序列号2 (4) 2.2.3 移动分配索引偏置 (6) 3 调整建议 (7) 3.1 现网参数设置情况 (7) 3.1.1 HOP设置情况 (7) 3.1.2 MO、MS设置情况 (7) 3.1.3 HSN设置情况 (8) 3.2 现网参数修改建议 (9) 3.2.1 HOP参数调整建议 (9) 3.2.2 HSN参数调整建议 (9) 4 附录 (10) 4.1 附录1(HOP=BB,HSN=0,BTS列表) (10) 4.2 附录2(HOP=BB,HSN1≠HSN2,BTS列表) (10)

1概述 本报告主要从技术层面对现网的跳频参数进行检查,阐明跳频相关参数的原理、修改建议、预期目标和实施过程。 本文给出的仅为本次调整的建议值,本文未给出的网络参数均按照现网原值设置。其中,部分参数会在后期优化中进一步调整,以期达到最好效果。 本文包含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与北京高信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商业和技术秘密,双方都有保密的义务。 2跳频参数简介 2.1调整跳频参数的考虑 GSM体系中引入跳频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频率分集,跳频可以保证各个突发在不同的频率上发射,这样就可以对抗由于瑞利衰落等引起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因频率而异的。第二是干扰分集,在高业务地区,由频率复用带来的干扰显得较为突出。引入跳频后,我们可以对使用相同频率组的远地蜂窝小区配置不同的跳频序列,这样就可以分散使用相同频率集的信道之间的干扰,从中得到收益。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GSM规范并未规定GSM的基站必须使用“基带跳频”或“射频跳频”,基站设备采用的跳频方式将由设备供应商决定;而对于移动终端,因为每个终端只有一套载频单元,所以必然采用射频跳频。 采用跳频技术后,传统的频率规划任务大为减轻,工作重点转移到跳频参数的规划上来,因此,合理的跳频参数规划成为网络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河南移动目前绝大多数分公司均采用基带跳频模式,下文将着重对基带跳频方式下的参数规划给出建议。不做特别说明,本文将不涉及射频跳频内容。

跳频通信抗干扰技术的论述

跳频通信抗干扰技术的论述 一、当前通信抗干扰的主要分类及技术: 频率域:采用频率域处理,如;直扩、跳频、跳扩; 时间域:采用时间域处理,如:瞬时、跳时等; 空间域:采用空间域处理,如:自适应天线等; 其它数字处理如:干扰抵销、纠错编码等。 其中跳频技术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技术。本文将主要对我了解的一些跳频技术进行论述。 二、跳频技术: 无线电通信是战时通信的必备手段,但是,传统的无线电通信都是在某一固定频率下工作,很容易被敌方截获或施加电子干扰,从而使通信失灵。 跳频通信就是针对传统无线电通信的弊端,使原先固定不变的无线电发信频率按一定的规律和速度来回跳变。从抗干扰通信角度来看,跳频通信是靠载频的随机跳变来躲避干扰,将干扰排斥在接收信道以外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避免敌方电台的测向和干扰。跳频通信技术在抗干扰通信方面的突出优势,使其在通信装备中得以广泛应用,并且成为超短波通信装备的主要抗干扰技术。 跳频技术不仅是抵御外来干扰的能手,而且对于抑制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本身所造成的多径干扰也十分有效。因为采用跳频技术后,由于在主波波束己被接收,而其他径向波束尚未到达接收机时,发送和接收载频早已跳到别的频点上,因而避免了多径效应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三、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 1、跳频图案 用来控制载波频率跳变的地址码序列通常称为跳频序列。在跳频序列控制下,载波频率跳变的规律称为跳频图案。 2、频率合成器

跳频通信系统的可变频率合成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跳变频率的总和与跳频速率决定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原理上说,跳频通信系统的可变频率合成器与普通的频率合成器没什么不同,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受跳频序列控制,跳频数增加则扩展的频率越宽,系统的处理增益就越大;二是能足够快的跳变频率,使系统能够很快的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躲避来自外部的转发性干扰。 3、同步技术 对跳频系统来说,同步就是收、发两端的频率必须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每次跳变频率上有确切严格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要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使表示接收机的跳频图案与发射机跳频图案相一致,这样才能通过混频器(相乘)来完成解跳。二是提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频率,用它对接收信号作相关检测,解调信息。 四、对跳频通信干扰 1、对跳频通信干扰的四个必要条件: a)时域条件: 由于频率跟踪瞄准式干扰是实时测量出跳变的频率,并在该频率上发射干扰信号,因为干扰设备反应时间和电波传播时间的影响,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总是滞后于通信信号。在信号频率的驻留时间内,只要有50%的时间被干扰,就可以达到有效干扰。这就要求从干扰设备的引导接收机截获到信号,到干扰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总延迟时间,必须不小于信号驻留时间的5O%。 b)空域条件: 是指跳频通信发信机、接收机以及干扰机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满足的数学关系。 为了有效地干扰跳频系统,在通信频率跳到新的频率之前,干扰机必须完成从侦听到施放干扰的全过程。 c)频域条件: 干扰频谱与跳频通信信号中携带信息的频谱相重合,这样,在频域就难以将二者分开,干扰机采用线性宽频带实时测出跳变频率,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