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学第八章

公共组织学第八章
公共组织学第八章

公共组织学第八章

一.公共组织沟通

(1)定义:公共组织沟通是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公

共组织内部各部门,层级,人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过程。

(2)类型:按沟通渠道,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信息流向划分,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

按沟通模式划分,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

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按沟通手段划分,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3)公共组织信息沟通过程: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信息的传递渠道

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产生的结果

(4)过程的步骤:准确信息获得极其传递动因的具备,信息的编码,信息传递渠道的选择;信息接收者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信息,信息的转换,信息接收者的反应

二.公共组织中的冲突与谈判

(1)冲突概念与类型

概念:公共组织中的冲突是指公共组织人员或公共组织群体由于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请感而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紧张状态

类型:按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

(2)产生的原因:客观情势的冲突,行为的冲突,态度的冲突

(3)作用:消极:破坏良好关系,影响组织目标实现

积极:能使各部门相互对抗,相互支持;表现出来的冲突,能使对抗的成员采取合适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比让怨气压抑更能较少极端事件和极端反应的发生概率;群体间冲突增加了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4)策略:回避,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超级目标,采取强制方法,解决问题

(5)谈判,定义:谈判是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持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协商过程

(6)谈判的要素:谈判主体,谈判客体,谈判环境,

(7)公共管理谈判是公共管理领域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

三.公共组织沟通的改善

(1)公共组织中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公共组织结构不合理

沟通渠道的因素,个人因素,公共组织中不良文化的影响

(2)公共组织沟通障碍产生的问题:对公共政策理解的偏差,公共组织绩效受到影响,公共组织政策执行的影响

(3)如何有效沟通:搭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沟通渠道及沟通类型;提高组织人员素质,尤其是组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塑造优秀文化,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

公共组织学论文

公共组织学结业论文 大庆市“大庆志愿者协会”的 运行现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民间慈善组织在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主体。本文以大庆志愿者协会的运行现状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如缺乏对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志愿者行动的激励机制不足、沟通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社会关系网络狭小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建议,引进战略管理、科学进行目标定位、扩宽收入来源,实现经费筹资多元化、加强组织制度化能力建设。 关键词:第三部门,大庆志愿者协会,运行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也为第三部门扩展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社团组织数量急剧增加、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兴起都稀释了第三部门的新气象。然而点部门在实际的运行中也问题重重、困难重重。笔者曾经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大庆志愿者协会的暑期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协会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民间慈善组织在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主体。然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运行中却遭遇种种瓶颈,除了惯常认为的资金人才缺乏、公信力不足等组织运营的基本条件外,其自身的组织架构存在弊端、组织机制僵化、缺乏战略思考、社会会活动能力有限等对组织长足发展更有影响的问题。 1、扩大大庆志愿者协会的影响范围,使其成为当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品牌。 2、完善大庆志愿者协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为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借鉴,使公益组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公共组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主要来自前两章,这次的题型是两个名词一起辨析的,需要解释和辨析两者关系。二,简答题。三,案例分析2个。一个是课堂内的关于组织结构的,有小王和小李的。另一个是群众关系和基层建设。四,论述题2个,一个是非正式组织,另一个是服务型政府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并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公共组织的含义: 广义的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校、医院、教会、军队和政党等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 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进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组织的分类: 1、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将组织分为两大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即组织中权威产生的基础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将组织分为强制性、功利性和规范性组织。 3、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和公益组织四类。 4、依据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以及组织的性质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群众、宗教组织。 例外原则: 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交给下级管理人员负责,只保留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非正式组织:

东北大学《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95

公共组织行为学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起来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的形式”,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法约尔 B 詹姆斯.D. 穆尼 C 巴纳德 D 格罗斯 2、通过对他人外在行为表现及特征的观察,对其内在情绪、态度、动机、人格等心理状态和特征的知觉,称为()。 A 他人知觉 B 自我知觉 C直觉 D 人际知觉 3、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认知能力是()。 A 智力 B 创造力 C直觉力 D模仿力 4、员工由于认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而卷入组织、参与组织社会交往的程度叫做()。 A 组织承诺 B 规范承诺 C持续承诺 D 情感承诺 5、()国心理学家阿希在1952年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证明了从众行为的存在。 A英 B德 C法 D 美 6、信息在()网络中只能向上或向下运行。 A 轮式 B全渠道式 C环式 D 链式 7、冲突双方进行公开的交流,讨论彼此的分歧,进行讨价还价或者做出让步的方法叫做()。 A整合 B最后通牒 C谈判 D分配 8、公共组织领导的特征有()。 A 静态性 B权威性 C合法性 D整体性 9、运用刺激因素使人的某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加强,使之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的一种行为改造方式叫做()。 A自然消退 B正强化 C负强化 D连续强化 10、()属于物质层文化。

A组织精神 B设备特性 C工作制度 D价值标准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行动研究包括的阶段是()。 A收集信息 B分析 C反馈 D行动 E评价 2、共同决定了员工向着目标努力程度的因素包括()。 A目标难度 B目标的具体性 C员工对目标的接受度 D员工对目标的承诺 E员工对目标的需要 3、下列哪些原则属于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A信息准全原则 B系统原则 C可行原则 D理性原则 E全脑原则 4、“约哈里窗户”的小窗包括()。 A开放的区域 B秘密的区域 C盲目的区域 D个人区域 E求知区域 5、黄光国将人际关系分为()。 A情感关系 B工具关系 C混合关系 D认识关系 E沟通关系 6、群体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满足了()。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成就需要 E爱的需要 7、工作满意度模型包括()。 A公平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望理论 D差异理论 E激励理论 8、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的三个特性是()。 A综合性 B个别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E变通性 9、凯利归因模式中的三个因素包括()。 A特异性信息 B一贯性信息 C特殊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E 一般性信息 10、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 A政党要素 B环境要素 C精神要素 D 国家要素 E物质要素 三、判断正误,在括号中写出正确或者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事业单位是公共组织。()

行政组织学试题(一)

行政组织学试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A.行政组织B.立法组织C.司法组织D.非政府组织 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 A.政治性 B. 社会性C.权威性D.法治性 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元老院B.公民大会C.公民陪审团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A.执政官B.财务官C.检察官D.皇帝 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 A.1640年B.1649年 C. 1660年D.1688年 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 D.德国 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 ) A.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 A. 夏朝B.秦朝 C.汉朝D.明朝 1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1.1949年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政务院 D.国务院 12.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是( ) A.《理想国》B.《政治家篇》C.《政治学》D.《君主论》13.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的学者是( ) A. 汉密尔顿B.密尔C.威尔逊 D. 泰罗 14.《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A.威尔逊B.泰罗 C.法约尔D.韦伯 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泰罗B.威尔逊 C. 韦伯D.法约尔 16.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罗B.法约尔C.巴纳德 D. 西蒙 17.提出“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三种行政组织模式的学者是( ) A.高斯B.里格斯C.帕森斯 D. 弗雷德里克森18.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掌好舵而不是划桨的组织理论是( ) A.人际关系组织理论B.决策组织理论C.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D.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19.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 A. 礼B.仁C.法D.礼法结合 20.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组织中专业化分工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

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 其它经济学论文: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 欢迎来到站,今天本站为大家提供了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广大百姓已很难承受高房价的压力,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联合起来向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施压行为,他们所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①普通获益者集团: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个集团非常大,其中有一般干部、一般工人、农民、职工等。②利益相对受损集团:这个利益受损集团不是由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组成的,它主要是由 45 岁以上年龄的人组成的,包括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等。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再就业能力较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有很大部分在这一集团。③社会底层集团:底层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居民,还有很大部分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流动人口、民工群体。如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还有是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而我国现行住房政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大部分国企的上层人士,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住房困难的人民大众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则采取游说方式促进政府对房价的调整。在中国的游说形式主要包括: 1、争取出席有关部门专门组织的立法或者行政政策意见听取的座谈会; 2、针对决策者个人及其接近者的交往与意见表达活动,这一形式所占比重较大; 3、利用权威媒体与权威信息收集机构提供高层领导可以阅看的内参文件; 4、利用知名专家与民意代表在两会或者其他场合发表个人意见,尤其借助于媒体压力引起决策部门注意。我国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人关系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他们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 ,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 ,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

公共组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A、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古立克 D、厄威克 2.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公共组织的() A、部门制 B、"条块"制 C、职能制 D、层级制 3.目前各国的行政组织大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式 B、直线职能式 C、矩阵式 D、事业部式 4.公共组织中正式组织的特点有() A、领导者自然形成 B、成员相对固定 C、自发地建立 D、自发地分工 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坚持因事设位、因事择人,这即是坚持() A、职能原则 B、服务原则 C、统一原则 D、系统原则 6.“阻力虽然较小一些,但是不能触及公共组织内的根本性问题,而且时间缓慢,零打零碎,收效不是很大。”评价的是哪一个类型的变革方式?() A、突变式变革 B、渐进式变革 C、计划式变革 D、混合式变革7.公共组织外部环境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是()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文化环境 D、经济环境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公共组织() A、人员的重要性 B、经费的重要性 C、行政目标的重要性 D、物资设备的重要性 9.公共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 A、职位 B、职能 C、单位 D、部门 10.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直接控制 11.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形势,某局长决定用公费为局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配备手机,有人提出这违背有关的规定,该局长却说这是“例外原则”。你认为该局长这样做()。 A.正确的,符合用权的例外原则 B.错误的,是对例外原则的曲解 C.符合例外原则,但不符合民主原则 D.B和C 12.我国政府中有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设臵,设臵这些部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是()。 A.按职能设计 B.按行业设计 C.接服务对象设计 D.按重要性设计

行政组织学多项选择题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学多单项选择题A A 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B B 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其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1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械式组织结构、有机式组织结构)。 C C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聚合”功能、“转换”功能、“释放”功能)。 C 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目标手段、政策手段、组织手段、信息沟通手段)。 C 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由(定量化调查、系统化调查、程序化调查)。 C 冲突的特性有(客观性、主观性、程度性)。 C 冲突经历的阶段包括(潜代阶段、认知阶段、行为阶段、产生结果阶段)。 C 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 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动态性、互动性、不可逆性、环境 制约型)。 D D 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D 邓肯从(简单与复杂)和(动态与静态)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D 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息》一文中指出,口头传播方式的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或形式主要有(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约式)。 D 对组织管理和变革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一般环境因素、特殊工作环境)。 F F 费德勒提出的情景因素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的结构、职位权力)。 F 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才能因素、品格因素、情感因素、知识因素)。 F 符合现代冲突观点的是(冲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有些冲突对组织具有破坏性、有些冲突对组织具有建设性)。 G G 管理学家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G 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泰勒、法约尔、韦伯)。 G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 (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在国家 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G 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 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 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 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 织工作的效率。工作再设计的途径和 方按为(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 作丰富化)。 G 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 度不同,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G 根据冲突的内容可把冲突分为(权 力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 G 根据冲突发生的方向可把冲突分 为(横向冲突、纵向冲突、直线/职能 冲突)。 G 根据沟通是否需要第三者介入传 递,我们可将沟通划分为以下两种类 型(直接沟通、间接沟通)。 G 根据国外组织行为研究者的试验 和探究,正是沟通网络有以下几种基 本类型(链式、环式、Y式、星式、 全通道式)。 G 根据其在行政组织中所占有的地 位,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主文化、 亚文化) G 根据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 究,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为:(心 理上的抵制、组织本身的阻力、经济 原因引起的抵制、社会的原因)。 H H 回避策略中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 (忽视、分离、限制)。 H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 《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 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 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 为三种(独权、分权、授权)。 J J 减少冲突的策略主要由(谈判、设 置超级目标、第三方介入、结构调整)。 J “绩效”的英文performance,从 单纯语义学的角度看,表示(成绩;业 绩;成果;效益;)或(A.成绩B.效率C. 成效D.效果)。 J 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考评要 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 K K 科学决策原则主要包括(预测原 则、程序原则、可行性原则、信息原 则)。 L L 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 三个基本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 重叠性)。 L 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 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农业社 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 L 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专制、 民主、放任)三种类型。 L 罗宾斯特。克兹与1972年提出情 景变革模式,他认为,组织变革的方 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 关系能力的组合。根据这种不同组合, 他提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变革形态 (自然性变革、指导性变革、合作性 变革、计划性变革)。 M M 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 上级的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的 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 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M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 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 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 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M 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 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 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 有(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M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 区、自治州、自治县)。 M 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 础有(信任的权威、认同的权威、制 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M 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 理解主要有(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辩证综合的行 政组织文化概念)观点。 M 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心理学教授 利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动 态系统,这些因素有(技术、人员、 结构、任务)。 Q Q 群体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形成 阶段、磨合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 段)。 Q 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 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 Q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法律、职 位、习惯、武力即暴力)。 R R 人的行为机制主要包括(需要、动 机、行为、反馈)。 R 人经历挫折后在行为方面的消极 反应主要有(防卫、替代、攻击)。 S S 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 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 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

公共政策学课程论文政府公共关系论文

-191- 教育教学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第5期renliziyuanguanli 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旨在探讨政策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战后,政策科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了解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策科学过程方法,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更加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加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土地政策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 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作为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和公共责任的伴生物,自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产生起,公共政策事实上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1]。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政策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哈罗德?D ?拉斯维尔(H.D. 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 K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政策科学研究者托马斯?R ?戴伊(T. R. Dye)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者詹姆斯?E ?安德森(J. E. A n de r s on )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我国的政策科学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2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可和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加快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学科化步伐。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在对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行之有效的法令、策略和办法的总称[2]。 90年代之后,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建立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的科研教学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其他专业名目下,招收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政策科学培养人才。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也在党政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政策科学 的课程[3]。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已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在政治学、行政学或其他专业范围内招收政策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政策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教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政策系统篇、政策过程篇和政策分析方法篇四大部分。(1)导论:主要讨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包括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的“范式”,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方法,以及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建构等主题。(2)政策系统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工具四个主题,涉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划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政策行动者以及思想库,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等内容。(3)政策过程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过程的概念框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五个主题,涉及政策过程研究的各种途径,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阶段,中西方政策过程的差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经验等内容。(4)政策分析方法篇:这部分内容涉及政策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政策分析的各种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政策分析过程各种常用的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内容。最后是对这门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讨论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问题。 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国内不同大学根据其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起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结合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共政策范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决策方式、实施手段等内容,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土地管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5]。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首先,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土地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要回答土地宏观调控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政策为什么能够参与宏观调控;二是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三是土地政策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操作模式以及提高土地调控有效性的具体路径,从而构筑比较系统完整的土地调控理论体系。 其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理论难题,包括土地调控的理论框架、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操作模式、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搭配应用等都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配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策略等。 再次,实践中在研究土地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措施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土地调控政策措施。 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要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特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邵战林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结合公共政策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大纲的授课要求,在综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讲授公共政策学的重点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参与课题等自主学习、实践实习有机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C 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191-02

公共组织概述

1.1 公共组织概述 “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组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社会任务是在一个组织里和由一个组织完成的。” ——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 1.1.1 公共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1.什么是组织? 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兵塞第一个把它延伸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 “组织”一词才有了社会学的含义,即“人为组织”.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摩根(Gareth Morgan)在1986年出版的《组织的形象》一书中对组织运用了不同的比喻: 组织机器论 组织生态论 组织大脑论 组织文化论 组织政治论 组织心狱论 组织动态论 组织统治论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什么是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及其活动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公共性是公共组织的根本属性,明确公共性的含义是研究公共组织的前提。 哈贝马斯的有关“公共性”的思想。 公式领域:他所定义的公共领域就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理性精神、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否形成的标准,在于由个人意见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对共同事务的影响力的有无。 本来意义上的公共性是一种民主原则,这倒不是因为有了公共性,每个人一般都能平等的机会表过其个人倾向、愿望和信念——即意见;只有当这些个人意见通过公众批判而变成公众舆论(opinion publique)时,公共性才能实现。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公共组织的界定 罗森布鲁姆等:一个基于合作而成的公共团体;其范围涵盖了行政、议会、司法三个政府部门与相关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是政治过程的组成部分;与民营

公共组织行为学-考试答案资料

1、名词解释 官僚制:所有大中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愿景:是代表着挑战,需要所有成员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的雄伟设想。 团队: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霍桑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提出著名的 ,开辟 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公共组织: 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领导: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X-Y理论假设: 传统观点(X理论) 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公平理论: 理论认为员工

Alternative列举的关于创造性的五种观点 1、创造性是人们未经后天雕琢所具有的禀赋 2、创造性是一种抽象的能力,如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3、创造性在形成新的理念和解决问题方面均有作用 4、创造性是一个产生和探索新思想的过程 5、创造性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适应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主要针对处理复杂(Complexity)的问题,优秀的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流程致力于实现稳定。 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通过开发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的方向,与其他人交流,并激励其他人克服障碍达到这一目标。 管理者使用正式权力(Power);领导还应用非正式权力——权威(Authority)。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由科曼首先提出,后由保罗· 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提高员工创造力的具体措施: 1、破除关于创造力的神话:人皆有其才,人皆尽其才。 2、改变用词,对于别人以及自己多使用鼓励创造力的话语; 3、运用参与式的管理方式; 4、为员工的创造力性提供时间和可用的信息; 5、分析你所处的组织氛围,使工作富有乐趣而非过度监控; 6、放松心情和让你的大脑工作起来; 7、运用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和手段; 8、增强工作的挑战性,以及充分的授权。 弗位奇和瑞文的权力分类法:

国开《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判断题 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对 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 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错 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错 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 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错 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 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 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 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对 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对 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对 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对 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错 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错 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对 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错 17.韦伯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错 1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对 1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对 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错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2.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水平、能力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矛盾关系 D.同等关系 3.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A.组织结构模式 B.权力分配关系 C.职位设置 D.管理幅度与层次 4.作为地方自治团体,法国大区行政机关的首脑是() A.大区行政长官 B.大区秘书长 C.大区特派员 D.大区议会主席 5.英国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 A.基层人员参与绩效测评 B.减轻部长管理工作负担 C.基层人员参加部长决策 D.加强部长对本部工作的控制 6.地方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称为()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分离制

7.中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群分开 8.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部门的设置依据是() A.业务性质 B.管理程序 C.管辖地区 D.成立时间 9.1992年,奥期本和盖布勒提出了() A.中央集权理论 B.法理性权威理论 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权变组织理论 10.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内设司级机构的撤消须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A.国家人事部 B.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1.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执政官 12.下列行政组织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区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精简机构 B.精简人员 C.转变职能 D.放松规制 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 A.经费 B.目标 C.人 D.人际关系 15.在划清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制度是() A.财政包干制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制 D.统收分支制

公共关系学论文【最新版】

公共关系学论文 摘要:公共关系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最初以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学校公共关系就是学校科学地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沟通的手段,在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人和环境的艺术。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校对象内容 1学校公共关系的源起及发展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至今百年历史。现代公共关系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从理论形态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哲学,其核心是任何组织必须打破利益关系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公共关系反映在教育中,最初以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1924年,美国学者伯纳斯首先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专业课程。1985年以后,我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传播系设立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此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

等开始招收公共关系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步入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阶段。学校公共关系,是这样定义的:“就是学校科学地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沟通的手段,在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人和环境的艺术。” 2学校的公众对象及学校公共关系的内容 公众,是指那些有共同目的、共同利益、相近的意识形态的人们。这些人松散的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成为公众。学校的公众对象就是具有上述特征并与学校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们。 学校的公众对象可以按多种特征来分类。按对象的重要性可以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首要公众的利害关系最大,最需要学校方面下功夫做好工作。按主体地位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是指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其与学校联系最为密切;外部公众则是指学校外部的、与学校工作发生种种联系并产生影响的那些公众。 根据公众对象的分类,学校公共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2.1对教职工的公共关系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2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姓名:沈利群 学号: 分校:红桥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刘坤 时间: 2014年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2) 二、沟通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5)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 本课程综述首先对《行政组织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包括: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理论的发展,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中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行政组织中的决策,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行政组织的沟通,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其次从沟通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例说明。并从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针对于学习收获与体会进行了阐述。通过《行政组织学》课程学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行政组织学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培养了正确分析解决行政组织问题的能力。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 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和介绍。另外对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它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学》一共介绍了十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讲述了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二章讲述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就是观察、解释、预测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任何一个组织都与特定的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组织环境对组织运作与管理既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或制约。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把组织内各个人、各个部门的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式

公共伦理学结业论文

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思考 华科MPA4班吴传森 【摘要】近年来,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接连不断,折射出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其中的食品安全伦理因素更加值得人们反思。为确保食品安全,除了需要运用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和舆论监督等措施外,更需要企业增强经营道德,同时也迫切需要提升社会、监管部门的社会责任意识,从公共伦理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构建食品安全伦理。本文从食品安全的案例出发,阐述了食品安全伦理的概念,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伦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构建食品安全伦理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社会责任;对策 今年3月初,上海市民发现,黄浦江上不断漂来死猪。在黄浦江上游横潦泾段,有人发现,这个一级水源保护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猪的浮尸占据。而上海市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就在不远处。从3月8日起,上海市成立了专门的打捞小组,在黄浦江上开始拉网式搜索,工作人员拿着钩杆,分布在每个水流滞缓的港汊里寻找猪的尸体。两天后的3月10日,捞起死猪1200余头。而这,仅是一个开头。又过了两天,至3月12日下午3时,打捞死猪数量接近6000头。这个数字足够让饮用黄浦江水的上海人感到惊骇【1】。随着“死猪事件”不断发酵,H7N9疫情也接踵而来。人们又一次在食品安全面前感到茫然。多年来,劣质奶粉、毒大米、毒豆芽、瘦肉精、朔化剂等一系列危害老百姓生命安全的有害食品屡见不鲜,这不仅仅关系到社会大众的个人安危,更是关系到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伦理现状分析和构建设完善的根本。 食品安全伦理,是以道德约束的由内而外的自律作为依据,对食品生产和销售链条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进行伦理判断,其手段主要是道德约束,有别于法律的强制力实施或他律。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行政伦理、政策伦理、生态伦理、知情伦理等方面。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类活动与决策的过程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伦理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缺失现象,称为食品安全伦理缺失。食品安全伦理一旦缺失,就会危及公共健康。食品安全的公共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行政管理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它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4.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5.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6.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羞异性上。 7.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8.政府为公众服务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9.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10.政府系统内部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称为行政体制。 1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1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瑞士。 13.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是公共组织的层级结构。 14.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结合,有人称之为复式结构,它是当代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之一。 15.行政领导责任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16.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17.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18.人事分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职位分类,另一种是品位分类。 19.美国在借鉴英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以功绩制为基础的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20.领导决策系统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实际权力的把持者。 21.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22.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23.确定控制标准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24.简化行政程序的基本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 )。 A.韦伯B.法约尔 C.泰勒D.欧文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B)。 A.瓦特B.亚里士多德 C.史坦因D.马克思 3.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斯图亚特B.斯密 C.欧文D.普耳 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高斯B.里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