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过程控制

先进过程控制
先进过程控制

先进过程控制(APC)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内的众多石化企业日益感受到国际间竞争所带来的活力和挑战。因此,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过程工业迎接挑战

重要对策。

先进过程控制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而非专指某种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先进控制的内涵丰富,同时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因此,至今对先进控制还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含义。尽管如此,先进控制的任务都是明确的,即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问题。先进控制应用得当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石化工业中,一个先进控制项目的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其投资回收期一般在一年以内。丰厚的回报而引入注目。通过实施先进控制,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减少过程变量的波动幅度,使之能更接近其优化目标值,从而将生产装置推至更接近其约束边界条件下运行,最终达到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的均匀性、提高目标产品收率、增加装置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

从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优化控制和多变量控制算法,以及更晚些时候出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鲁捧控制算法等,这些都属于先进控制。人们曾经希望开创一户现代控制理论应用的新时代,但自70年代以来,理论成果虽多,在过程控制的应用却不理想,原因有两个方面:(1)模型问题。像高斯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G)等现代控制理论的杰作都是基于模型的算法。尽管建模技术已有很大发展,白色、黑色、灰色的方法都有,但精确可靠的动态数学模型依然难得。

对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使精确建模无法做到。

(2)认识问题。一个装置的控制,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和算法,如果你的算法能得到合格的结果,那还要问一问,你的算法是否比其他算法更好?同时,控制效果即使提高,是否能产生实际效益?这样一

比,许多新算法的优越性都不见了。

目前,应用得比较成功的先进控制方法有预测控制和自整定控制等。

一、预测控制

从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中,法国理查勒特等提出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基于脉冲响应;美国卡特勒等提出的动态矩车控制(DMC)则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他们在锅炉和分馏塔上的应用分别获得成功,引起工业界广泛兴趣。到80年代,英国的克拉克等以提出了广义预测控制(GPC),它建立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尽管预测控制算式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建立在下述三项基本原理基础上。

1、预测模型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这一模型称为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控制来讲,只注重模型的功能,而不注重模型的形式,预测模型的功能就是能根据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末来输入预测其末来输出。从方法的角度讲,只要是具有预测功能的信息集合,不论其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均可作为预测模型。因此,状态方程、传递函数这类传统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预测模型。对于线性稳定对象,甚至阶跃响应、脉冲响应这类非参数模型,也可直接作为预测模型使用。此外,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只要具备上述功能,也可在对这类系统进行预测控制时作为预测模型使用。因此,预测控制打破了传统控制中对模型结构的严格要求,更着眼于在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按最方便的途径建立模型。

预测模型具有展示系统末来动态行为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末来时刻被控对象的输出变化及被控变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作为确定控制作用的依据,使之适应动态系统所具有的存储性和

因果性的特点,得到比常规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

2、滚动优化

预测控制的最主要特征是在线优化。预测控制这种优化控制算法是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末来的控制作用的。这一性能指标涉及到系统未来的行为,例如,通常可取对象输出在未来的采样点上跟踪

某一期望轨迹的方差最小。但也可取更广泛的形式,要求控制能量为最小而同时保持输出在某一给定范围内等等。性能指标中涉及到的系统未来的行为,是根据预测模型由未来的控制策略决定的。

但是,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与通常的离散最优控制算法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是采用一个不变的全局优化目标,而是采用滚动式的有限时段的优化策略。在每一采样时刻,优化性能指标只涉及到从该时刻到末来有限的时间,而到下一采样时刻,这一优化时段同时向前推移。因此,预测控制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不同时刻优化性能指标的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但其绝对形式,即所包含的时间区域,则是不同的。因此,在预测控制中,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的,这就是滚动优化的含义,也是预测控制区别于传统最优控制的根本点。这种有限时段优化目标的局限性是其在理想情况下只能得到全局的次优解,但优化的滚动实施却能顾及由于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进行弥补,始终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保持实际上的最优。对于实际的复杂工业过程来说,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在有限

时段上的滚动优化策略反而更加有效。

3、反馈校正

预测控制算法在进行滚动优化时,优化的基点应与系统实际一致。但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只是对象动态特性的粗略描述,由于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模型失配、干扰等因素,基于不变模型的预测不可能和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这就需用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者对基础模型进行在线修正。滚动优化只有建立在反馈校正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因此,预测控制算法在通过优化确定了一系列末来的控制作用后,为了防止模型失配或环境干扰引起控制对理想状态的偏离,并不是把这些控制作用逐一全部实施,而只是实现本时刻的控制作用。到下一采样时刻,则首先检测对象的实际输出,并利用这一实时信息对基于模型的预测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新的优化。

反馈校正的形式时多样的,可以在保持预测模型不变的基础上,对末来的误差作出预测并加以补偿,也可以根据在线辨识的原理直接修改预测模型。不论取何种校正形式,预测控制都把优化建立在系统实际的基础上,并力图在优化时对系统末来的动态行为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因此,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仅基于模

型,而且利用了反馈信息,因而构成了闭环优化。

正是由于预测控制具有以上介绍的三个基本特征:预测模型、滚动

优化和反馈校正,使它在复杂的石化工业中倍受青昧。首先,对于复杂的石化工业对象,由于辨认其最小化模型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往往给基于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的控制算法带来困难。而预测控制由于其模型结构的不唯一性,使它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控制的要求,以最简易的方式集结信息建立预测模型。在许多场合下,只需测定对象的阶跃或脉冲响应,便可直接得到预测模型,而不必进一步导出其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这对其工业应用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预测控制汲取了优化控制的思想,但利用滚动的有限时段优化取代了一成不变的全局优化。这虽然在理想情况下不能导致全局最优,但由于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误差和环境干扰,这种建立在实际反馈信息基础上的反复优化,能不断顾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校正,反而要比只依靠模型的一次优化更能适应实际过程,有更强的鲁棒性。所以预测控制是针对传统最优控制在工业过程中的不适用性而进行修正的一种新型优化控制算法,它更加贴近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际要求,这是预测控制在石化过程领域中受到重视和应用的根本原因。

现在,人们已对预测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系统设计、稳定性等性能分析都得到了清晰的结果;同时,在算法上也做了很细致的推敲。国外已有了可供实用的工程化软件,如美国Setpoint公司的产品IDCOM-M,美国DMC公司的产品DMC,法国Adersa研究所开发的产品PFC以及AspenT ech公司新推出的DMC Plus等。这些产品已在上百家大型石化、化工、炼油、钢铁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额利润。我国也把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的开发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等研制开发的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最近已在石家庄炼油厂投运成功。

二、自整定控制

自整定控制能适应过程特性,整定出较理想的PID参数值,保证工艺参数的自调精确度。目前已商品化的自整定控制器主要采用临界振荡法,其自整定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控制器设置AT(自整定)为ON

时,控制器启动自整定,Bang-Bang控制开始起作用,使被控对象输出产生类似正弦波的等幅振荡,并且振荡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上下波动允许范围内;从所得到的振荡曲线中计算出临界振荡周期Tc和临界增益Kc,再用ziegler-Nichols分式求出一组较佳的PID参数,然后把这组参数值送至PID算法块;当控制的设置AT为OFF时,自整定结束,控制器投入正常调节运行。目前,自整定控制器已在石化过程控制中得

到普通应用。

###############################################################################

先进过程控制(APC)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内的众多石化企业日益感受到国际间竞争所带来的活力和挑战。因此,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过程工业迎接挑战的重要对策。

先进过程控制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而非专指某种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先进控制的内涵丰富,同时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因此,至今对先进控制还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含义。尽管如此,先进控制的任务都是明确的,即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问题。先进控制应用得当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石化工业中,一个先进控制项目的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其投资回收期一般在一年以内。丰厚的回报而引入注目。通过实施先进控制,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减少过程变量的波动幅度,使之能更接近其优化目标值,从而将生产装置推至更接近其约束边界条件下运行,最终达到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的均匀性、提高目标产品收率、增加装置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

从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优化控制和多变量控制算法,以及更晚些时候出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鲁捧控制算法等,这些都属于先进控制。人们曾经

希望开创一户现代控制理论应用的新时代,但自70年代以来,理论成果虽多,在过程控制的应用却不理想,原因有两个方面:

(1)模型问题。像高斯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G)等现代控制理论的杰作都是基于模型的算法。尽管建模技术已有很大发展,白色、黑色、灰色的方法都有,但精确可靠的动态数学模型依然难得。对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使精确建模无法做到。

(2)认识问题。一个装置的控制,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和算法,如果你的算法能得到合格的结果,那还要问一问,你的算法是否比其他算法更好?同时,控制效果即使提高,是否能产生实际效益?这样一比,许多新算法的优越性都不见了。

目前,应用得比较成功的先进控制方法有预测控制和自整定控制等。

一、预测控制

从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中,法国理查勒特等提出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基于脉冲响应;美国卡特勒等提出的动态矩车控制(DMC)则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他们在锅炉和分馏塔上的应用分别获得成功,引起工业界广泛兴趣。到80年代,英国的克拉克等以提出了广义预测控制(GPC),它建立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尽管预测控制算式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建立在下述三项基本原理基础上。

1、预测模型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这一模型称为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控制来讲,只注重模型的功能,而不注重模型的形式,预测模型的功能就是能根据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末来输入预测其末来输出。从方法的角度讲,只要是具有预测功能的信息集合,不论其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均可作为预测模型。因此,状态方程、传递函数这类传统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预测模型。对于线性稳定对象,甚至阶跃响应、脉冲响应这类非参数模型,也可直接作为预测模型使用。此外,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只要具备上述功能,也可在对这类系统进行预测控制时作为预测模型使用。因此,预测控制打破了传统控制中对模型结构的严格

要求,更着眼于在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按最方便的途径建立模型。

预测模型具有展示系统末来动态行为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末来时刻被控对象的输出变化及被控变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作为确定控制作用的依据,使之适应动态系统所具有的存储性和因果性的特点,得到比常规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

2、滚动优化

预测控制的最主要特征是在线优化。预测控制这种优化控制算法是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末来的控制作用的。这一性能指标涉及到系统未来的行为,例如,通常可取对象输出在未来的采样点上跟踪某一期望轨迹的方差最小。但也可取更广泛的形式,要求控制能量为最小而同时保持输出在某一给定范围内等等。性能指标中涉及到的系统未来的行为,是根据预测模型由未来的控制策略决定的。

但是,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与通常的离散最优控制算法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是采用一个不变的全局优化目标,而是采用滚动式的有限时段的优化策略。在每一采样时刻,优化性能指标只涉及到从该时刻到末来有限的时间,而到下一采样时刻,这一优化时段同时向前推移。因此,预测控制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不同时刻优化性能指标的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但其绝对形式,即所包含的时间区域,则是不同的。因此,在预测控制中,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的,这就是滚动优化的含义,也是预测控制区别于传统最优控制的根本点。这种有限时段优化目标的局限性是其在理想情况下只能得到全局的次优解,但优化的滚动实施却能顾及由于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进行弥补,始终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保持实际上的最优。对于实际的复杂工业过程来说,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在有限时段上的滚动优化策略反而更加有效。

3、反馈校正

预测控制算法在进行滚动优化时,优化的基点应与系统实际一致。但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只是对象动态特性的粗略描述,由于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模型失配、干扰等因素,基于不变模型的预测不可能和实际

情况完全相符,这就需用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者对基础模型进行在线修正。滚动优化只有建立在反馈校正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因此,预测控制算法在通过优化确定了一系列末来的控制作用后,为了防止模型失配或环境干扰引起控制对理想状态的偏离,并不是把这些控制作用逐一全部实施,而只是实现本时刻的控制作用。到下一采样时刻,则首先检测对象的实际输出,并利用这一实时信息对基于模型的预测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新的优化。

反馈校正的形式时多样的,可以在保持预测模型不变的基础上,对末来的误差作出预测并加以补偿,也可以根据在线辨识的原理直接修改预测模型。不论取何种校正形式,预测控制都把优化建立在系统实际的基础上,并力图在优化时对系统末来的动态行为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因此,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仅基于模型,而且利用了反馈信息,因而构成了闭环优化。

正是由于预测控制具有以上介绍的三个基本特征: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使它在复杂的石化工业中倍受青昧。首先,对于复杂的石化工业对象,由于辨认其最小化模型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往往给基于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的控制算法带来困难。而预测控制由于其模型结构的不唯一性,使它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控制的要求,以最简易的方式集结信息建立预测模型。在许多场合下,只需测定对象的阶跃或脉冲响应,便可直接得到预测模型,而不必进一步导出其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这对其工业应用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预测控制汲取了优化控制的思想,但利用滚动的有限时段优化取代了一成不变的全局优化。这虽然在理想情况下不能导致全局最优,但由于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误差和环境干扰,这种建立在实际反馈信息基础上的反复优化,能不断顾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校

正,反而要比只依靠模型的一次优化更能适应实际过程,有更强的鲁棒性。所以预测控制是针对传统最优控制在工业过程中的不适用性而进行修正的一种新型优化控制算法,它更加贴近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际要求,这是预测控制在石化过程领域中受到重视和应用的根本原因。

现在,人们已对预测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系统设计、稳定性等性能分析都得到了清晰的结果;同时,在算法上也做了很细致的推敲。国外已有了可供实用的工程化软件,如美国Setpoint公司的产品IDCOM-M,美国DMC公司的产品DMC,法国Adersa研究所开发的产品PFC以及AspenTech公司新推出的DMC Plus等。这些产品已在上百家大型石化、化工、炼油、钢铁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额利润。我国也把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的开发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等研制开发的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最近已在石家庄炼油厂投运成功。

二、自整定控制

自整定控制能适应过程特性,整定出较理想的PID参数值,保证工艺参数的自调精确度。目前已商品化的自整定控制器主要采用临界振荡法,其自整定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控制器设置AT(自整定)为ON时,控制器启动自整定,Bang-Bang控制开始起作用,使被控对象输出产生类似正弦波的等幅振荡,并且振荡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上下波动允许范围内;从所得到的振荡曲线中计算出临界振荡周期T c和临界增益Kc,再用ziegler-Nichols分式求出一组较佳的PID参数,然后把这组参数值送至PID算法块;当控制的设置AT为OFF 时,自整定结束,控制器投入正常调节运行。

目前,自整定控制器已在石化过程控制中得到普通应用。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 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_李平

第62卷 第8期 化 工 学 报 V ol.62 No.8 2011年8月 CIESC Journal Aug ust 2011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 殐 殐 殐 研究论文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李 平1,李奇安1,雷荣孝2,陈爱军2,任丽丽2,曹 巍2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2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自动化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46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为对象,设计并实施了5台SC-1型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包括平均COT温度控制、管间温度平衡控制、总进料流量控制。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工程实施,介绍了先进控制系统硬软件结构、先进控制与常规控制的切换逻辑、先进控制DCS操作界面。本系统的投用极大地提高了裂解炉控制的平稳性和控制精度,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关键词: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温度控制;乙烯装置DOI:10.3969/j .issn.0438-1157.2011.08.022中图分类号:TP  2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438-1157(2011)08-2216-0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sy stemfor ethylene cracking  heatersLI Ping1,LI Qi’an1,LEI Rongxiao2,CHEN Aij un2,REN Lili 2,CAO Wei 2(1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113001,Liaoning,China;2  Institute of Automation,PetroChina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L anzhou730060,Gansu,China)Abstract:The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for the SC-1type ethylene cracking  heaters at LanzhouPetrochemical Company 460KTA Ethylene Plant were designed,including the average coil outlettemperature controllers,the pass outlet temperature balance controllers,the total throug houtcontrollers.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s,the switching logic betweenadvanced control and DCS regular control,the DCS operation interface for advanced control wereintroduced.The control steadiness and control accuracy for cracking heaters are greatly improved by  usingthe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systems,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is obtained.Key  words:ethylene cracking heaters;advanced process control;temperature control;ethylene plant 2 011-05-01收到初稿,2010-05-11收到修改稿。联系人及第一作者:李平(1964—),男,博士,教授。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RC32);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7T103 )。  引 言 乙烯装置是石化工业中能耗最大的装置之一。裂解炉是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也是乙烯装置的能 耗大户,其能耗占装置总能耗的50%~60%[1] 。 降低裂解炉的能耗是降低乙烯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节能降耗任务的日趋紧迫,相关企业近 年来积极开展裂解炉节能降耗的攻关,采取一系列 措施,收到可喜的效果[ 2- 4]。其中,采用先进控制技术,优化裂解炉操作,能够提高乙烯、丙烯收 Received  date:2011-05-01.Corresponding author:Prof.LI Ping,liping@lnpu.edu.cn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Program for Liaoning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2008RC32)and the Program forCreative Team in University of Liaoning  Province(2007T103).  率,使乙烯装置生产能耗明显下降[ 5- 7]。因此,充分利用DCS与计算机技术的优势,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发APC先进控制和优化系统,对于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装置的运行潜力,有效实现

先进过程控制学习总结.

先进过程控制学习总结 学科专业: 姓名: 学号: 2016年06月

引言 什么是模型预测控制(MPC)?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是一种基于模型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已在炼油、化工、冶金和电力等复杂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算法核心是:可预测过程未来行为的动态模型,在线反复优化计算并滚动实施的控制作用和模型误差的反馈校正。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等优点,可有效地克服过程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关联性,并能方便地处理过程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中的各种约束。 模型预测控制的产生背景 1 工业需求: (i). 随着过程工业日益走向大型化、连续化,工业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多变, 往往具有强藕合性、非线性、信息不完全性和大纯滞后等特征,并存在着各种约束条件,其动态行为还会随操作条件变化、催化剂失活等因素而改变。 (ii). 典型生产装置的优化操作点通常位于各种操作变量的约束边界处, 因而一个理想的控制器应当保证使生产装置在不违反约束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约束, 以确保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2传统控制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i). 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和一些复杂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要求; (ii). 现代控制理论的不作为: ①过分依靠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 ②不能处理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有约束、多目标问题。 模型预测控制的产生过程 1 模型算法控制(MAC)的产生: (i). 1978年,法国的Richalet等人在系统脉冲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预测启发控制(MPHC, Model Predictive Heuristic Control),并介绍了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效果; (ii). 1982年,Rouhani和Mehra[2]给出了基于脉冲响应的模型算法控制(MAC, 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 2 动态矩阵控制(DMC)的产生: 动态矩阵控制(DMC, Dynamic Matrix Control)于1974年应用在美国壳牌石

工业过程与过程控制4单元课后习题

第4章 1、基本练习题 (1)什么是被控过程的特性?什么是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什么要研究过程的数学模型? 目前研究过程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Q:1)被控过程的特性:被控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2)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被控过程的特性的数学描述,即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描述。3)研究过程的数学模型的意义: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是控制器参数确定的重要依据;是仿真或研究、开发新型控制策略的必要条件;是设计与操作生产工艺及设备时的指导;是工业过程故障检 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指导。4)主要方法:机理演绎法、试验辨识法、混合法。 (2)响应曲线法辨识过程数学模型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Q:试验测试前,被控过程应处于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相同条件下应重复多做几次试验; 分别作正、反方向的阶跃输入信号进行试验;每完成一次试验后,应将被控过程恢复到原来 的工况并稳定一段时间再做第二次试验;输入的阶跃幅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4)图4-30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液位h为被控参数,C为容量系数,并设R1、R2、R3均为线性液阻。要求:1)列写该过程的微分方程组。2)画出该过程框图。3)求该过程的传递函数G0(s)=H(s)/Q1(s)。 q q q C 123d h dt Q:1)微分方程组:q 2 h R 2 q 3 h R 3 2)过程框图:

3)传递函数:0 1 G (s) H (s) / Q (s) Cs 1 1 1 R R 2 3 (5)某水槽水位阶跃响应的试 验记 录为: t/s 0 10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 h/mm 0 9.5 18 33 45 55 63 78 86 95 ?98 其中阶跃扰 动 量u 为稳态 值 的10%。 1)画出水位的阶跃响应标幺值曲线。2)若该水位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其增益 K 和时间常数T。 Q:1)阶跃响应标幺值0 y (t) y(t) y(t) y( ) 98 ,图略。 2 )一阶惯性环节传递函数:G( s) K T s 1 ,又u =10%*h( ∞)=9.8 ,放大系数 K= y( ) 98 u 9.8 10 ,时间常数T=100s,是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所用的时间。 (6)、有一流量对象,当调节阀气压 改 变0.01MPa时,流量的变化如表。 若该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 其传递函数。 解:方法一:作图得,T1=5.2S; 方法二: T 2 1.5(t0.632 - t 0.283 ) 1.5 * (5.2 - 1.9) 4.95 我们用两种方法求平均: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DCS)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DCS) ?西门子PCS7系统介绍 ?PCS7系统高达的应用 -------------------------------------------------------------------------------------------------------------------------------------- 西门子PCS7系统介绍 西门子为了应对制造业、过程工业和楼宇自动化行业中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解决方案—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的驱动与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行业。 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是全集成自动化(TIA)的核心部分,为生产、过程控制和综合工业中所有领域实现统一且符合客户要求的自动化平台。 通过采用 SIMATIC PCS 7 的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可实现一致性的数据管理、通讯和组态,性能优异并可前瞻性地确保满足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应用需求。 ?简单而可靠的过程控制 ?用户友好的操作和可视化,并可通过因特网实现 ?系统范围内功能强大、快速、一致性的工程与组态 ?系统范围内的在线修改 ?在各个层级的系统开放性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与安全相关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广泛的现场总线集成 ?仪表与控制设备的资产管理(诊断、预防性维护和维修) 1. PCS7工程组态系统—ES SIMATIC管理器是工程组态控制的控制中心,是工程组态工具套件的综合平台,同时也是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所有工程组态任务的组态基础。SIMATIC PCS7项目各个方面的创建、管理、归档和记录都在这里进行。

先进控制系统(APC)管理办法

先进控制系统(APC)管理办法 1 基本要求 1.1 为全面提升公司生产装置先进控制系统(以下简称APC)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充分利用公司开发维护APC的力量,做好APC的建设、应用和维护工作,挖掘装置潜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1.2 APC应用是指在生产装置上实施APC后,充分利用APC 的功能优化装置操作,并对其不断进行维护,保持长期正常运行等一系列工作。APC运行考核包括APC系统日常运行情况检查、监督考核。 2 职责 2.1技术部职责 2.1.1技术部为APC建设运维主管部门。 2.1.2负责对APC建设和运维进行管理、协调、监督与考核。 2.1.3负责组织APC系统的培训。 2.2 质检部职责 2.2.1 质检部为APC应用管理的主管部门。 2.2.2 负责对装置APC、在线质量仪表(与APC应用相关的在线质量仪表,下同)应用运行情况进行考核。 2.2.3 负责组织装置APC方案审核(审定)。 2.3 装备部职责 2.3.1 负责协调APC相关的现场仪表、在线质量仪表、控制系统及数据接口的故障处理。 2.3.2 组织协调机电公司实施APC控制系统组态,以满足APC 应用需求。

2.4 仪表运维中心职责 2.4.1负责装置APC方案的编制。 2.4.2负责APC应用的开发和运行维护 2.4.3负责对APC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4.4 负责装置APC、在线质量仪表应用运行数据统计。 2.5装置职责 2.5.1参与APC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2.5.2 参与装置APC方案的编制与审核。 2.5.3负责APC投用,确保投用率达到指标要求。 2.5.4参与装置操作人员APC使用培训,保证APC长期稳定运行。 3 管理内容及要求 3.1 APC项目建设及应用流程 APC项目建设及应用流程包括APC项目立项→APC方案编制→APC方案审核与审定→APC项目实施→APC运行维护及考核→APC项目验收。 3.1.1 APC项目立项 由仪表运维中心根据装置APC应用调研情况,提出APC 建设、重建计划报技术部审批,并上报总部信息化管理部立项,技术部负责项目前期立项管理及组织APC系统的培训。 3.1.2 APC方案编制 APC立项后,由仪表运维中心会同APC合作单位、生产装置技术人员编制APC技术方案(包括阶跃测试方案,项目变更方案)。 3.1.3 APC方案审核与审定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二章(最新整理)

第 2 章思考题与习题 2-1某一标尺为0~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得到如下数据: 标准表读数/℃0 200 400 600 800 1000 被校表读数/℃0 201 402 604 806 1001 2)该表精度; 3)如果工艺允许最大测量误差为±5℃,该表是否能用? 2-2一台压力表量程为0~10MPa,经校验有以下测量结果: 标准表读数/MPa 0 2 4 6 8 10 被校表读数/MPa 正行程0 1.98 3.96 5.94 7.97 9.99 反行程0 2.02 4.03 6.06 8.03 10.01 2)基本误差; 3)该表是否符合1.0 级精度? 2-3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精度等级为1.0 级。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 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 级精度,为什么? 解答: 1)基本误差= ?100% 最大绝对误差?max=0.01×10=0.1MPa 2)校验点为5 MPa 时的基本误差:=5.08 - 5 ?100% = 0.8% 10 0.8%<1%,所以符合1.0 级表。

2-4 为什么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要根据被测量大小来选取?选一台量程很大的仪表来测量很小的参数值有什么问题? 解答: 1) 2) 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 1) 1.0 级,0~250mA 2)2.5 级,0~75mA 现要测量 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 解答: 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 1)?max =250×1%=2.5mA ;= ± 2.5 ?100% = ±5% 50 2)?max =75×2.5%=1.875mA ;= ± 1.875 ?100% = ±3.75% 50 选择 2.5 级,0~75mA 的表。 2-11 某 DDZ-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 200~1000℃,输出为 4~20mA 。当变送器输出电流为 10mA 时,对应的被测温度是多少? 解答: 1000 - 200 = 20 - 4 T ; T=500 ?C 。 10 2-12 试简述弹簧管压力计的工作原理。现有某工艺要求压力范围为 1.2 ±0.05MPa ,可选用的弹簧管压力计精度有 1.0、1.5、 2.0、2.5 和 4.0 五个等级, 可选用的量程规格有 0~1.6MPa 、0~2.5MPa 和 0~4MPa 。请说明选用何种精度和量程(见附录 E )的弹簧管压力计最合适? 解答: 1) 工作原理: 2) 根据题意:压力范围为 1.2+0.5 MPa ,即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max =0.05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 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五、过程控制方案十分丰富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被控过程的特性为依据的。 过程特性:多变量、分布参数、大惯性、大滞后和非线性等。

浅析工业当中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

浅析工业当中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 11自动化一班邹航 201110320135 摘要: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我国现代制造工业当中过程控制系统的整 体水平及主要内容,在总结实际生产运用情况的同时也分析了这一领 域所面临的严重考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动控制技术在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 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 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着。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是自动 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 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大多数被控过程都是以 长期的或间歇形式运行,在密闭的设备中被控变量不断的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 (2)被控过程的复杂性:过程控制涉及范围广,被控对象较复杂。 (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非常丰 富。 2、工业中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应用 2.1 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 录。 2.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信号系统:当工艺参数超出要求范围,自动发出声光信号。联锁保护系统:达到危险状态,打开安全阀或切断某些通路,必要时紧急停车。(如图1所示) 2.3 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自动操纵系统: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操作。自动开停车系统:按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的投入运行或自动停车。 2.4 自动控制系统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他们在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的回到规定范围。 3、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3.1 检测元件 该单元的主要作用是检测被控元件的物理量。 3.2 控制器 将设定值与测量信号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然后按照预先选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控制信号送给执行装置。 3.3 执行器 该部分元件作用是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被控变量发生变化。 4、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闭环控制系统 按照自动控制有无针对对象来划分,自动控制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区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最直接的办法是看是否有最终对象的反馈,当然这个反馈不是人为直观观察的。目前工业自动化控制中采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闭环控制系统。 4.1 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闭环控制系统主要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控制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系统。其主要优点为,不管任何扰动引起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克服被控变量与设定值的偏差。其主要缺点为,由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只有在偏差出现后才产生,当系统的惯性滞后和纯滞后较大时,控制作用对扰动的克服不及时,从而使其控制质量大大降低。

工业过程控制教材

1、(本题15分)试画出IMC 的基本结构框图,详细解释在对象模型精确条件下如何保证该控制系统的 稳定性?试给出一种增强系统鲁棒性的改进IMC 方案并举例说明。 答: 如果对象模型精确的话,那么00 ?()()G z G z =,并且除去外界干扰的话,()0m D z =,所以()R z 是不变的。如果有干扰的话,()()m D z D z =即()()R z D z -来减少输入,以使()Y z 趋于稳定。 令() ()?1()() c i p c G z G z G z G z = +,用()i G z 来完全补偿扰动对输出的影响,()i G z 相当于一个扰动补偿器或 称前馈控制器。且当0 ?()G z 不能精确描述对象,即模型存在误差时,扰动估计量()m D z 将包含模型失配的某些信息,从而有利于系统的鲁棒性设计。

2、(本题15分)画出动态矩阵控制的算法结构框图,试述其工作过程以及DMC 算法离线准备的参数和 这些参数的选取原则。 答: 工作过程:输入()u k 通过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几个输出值,我们一般取第一个值,与当前的输出值进行在 线校正,且校正后的值()c y k i +,输出值和给定值通过参考模型也给出一个值()r y k i +,把 ()c y k i +与()r y k i +进行比较,把它们之间的误差通过优化计算来改变输入值()u k ,从来对模型 的失配与干扰的影响在()u k 的变化上体现出来,从而使()y k 有很强的鲁棒性。 DMC 算法离线准备的参数和这些参数的选取原则 1、 脉冲响应系数长度N 的选择 如果采样周期短,则N 会相应的增大。且N 可适当选得大一些,但N 太大会增加预测估计控制的计算量和存储量。通常N=20~60为宜。 2、 输出预估时域长度P 的选择 通常P 越大,预测估计的鲁棒性就越强。但相应的计算量和存储量也增大。一般,设置P 等于过程单位阶跃响应达到其稳态值所需过渡时间的一半所需的采样次数。 3、控制时域长度M 的选择 M 越大,系统的鲁棒性也就越弱。M 不宜选得太大,一般M 取小于10为宜。 4、参考轨迹的收敛参数α的选择 α越大,系统预测控制的鲁棒性越强,但导致闭环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相反,α过小,过渡过程较易

过程控制工程2-4章答案(孙洪程著)

过程控制工程2-4章答案 (孙洪程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二章思考题及习题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些什么特点 答:串级控制方案具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单回路控制系统所没有的优点。因此,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一般都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好。(1)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2)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3)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而与其他环节无关 答: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要根据主环所包括的各个环节的情况来确定。主环内包括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控制器正、反作用设置正确的副回路可将它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待。这样,只要根据主对象与主变送器放大倍数的符号及整个主环开环放大倍数的符号为“负”的要求。即Sign{G01(s)}Sign{G02’(s)}Sign{G m1(s)}Sign{G c1(s)}=-1就可以确定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实际上主变送器放大倍数符号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的,再考虑副回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因此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实际上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正”时,主控制器应选“负”作用;反之,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负”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 串级控制系统的一步整定法依据是什么 答: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主变量是工艺的主要操作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它要求比较严格。而副变量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对副变量本身没有很高的要求,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整定时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副环上,只要主变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可。此外对于一个具体的串级控制系统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是可以互相匹配的,只要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 c1与K c1的乘积等于K s(K s为主变量呈4:1衰减振荡时的控制器比例放大倍数),系统就能产生4:1衰减过程(下面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证明)。虽然按照经验一次放上的副控制器参数不一定合适,但可通过调整主控制器放大倍数来进行补偿,结果仍然可使主变量呈4:1衰减。 试证明串级控制系统中,当干扰作用在副环时,只要主、副控制器其中之一有积分作用就能保证主变量无余差。而当干扰作用于主环时,只有主控制器有积分作用时才能保证主变量无余差。 答:从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先进控制技术

《先进控制技术》结课作业 课程名称:先进控制技术 班级:1710 学号: 学生姓名: 2017年12月19日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综述 一、引言 在实际的工业控制过程中,很多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和大滞后等特性。对于这种系统很难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常规的控制无法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面对这些复杂的工业控制产生了新的控制策略,即先进控制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包括: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鲁棒控制以及包括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在内的智能控制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应用前景,简单介绍了模糊控制基本原理并运用MATLAB对设计一个简单的模糊PID控制器,比较了模糊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控制效果。 二、模糊控制的发展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L.A.Zadeh教授在1965年提出的《Fuzzy Set》开创了模糊数学的历史,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使其理论和方法日益完善,并且广泛的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和知识工程开发等领域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把模糊逻辑应用于控制领域则始于1973年。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成功地将模糊控制应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此后20年来,模糊控制不断发展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成功应用。由于模糊逻辑本身提供了由专家构造语言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控制策略的一种体系理论方法,因而能够解决许多复杂而无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系统的控制问题,所以它是处理推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不精确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广义上讲,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推理,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对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对象实施的一种控制策略。它是模糊数学同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只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 1) 控制系统的设计不要求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只需要提供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知识及操作数据。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加热炉在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在炉膛内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热辐射方式传递给被加热的工艺介质。加热炉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工艺介质最终温度达到并维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由于其具有强耦合、大滞后等特性,控制起来非常复杂。同时,近年来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加热炉是冶金、炼油等生产部门的典型热工设备,能耗很大。因此,在设计加热炉控制系统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节能也是一个重要质量指标,要保证加热炉的热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另外,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设计加热炉控制系统时,还要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使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最少,达到减排的目的。 为保证工艺介质最终温度稳定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设计的加热炉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控制回路:燃料量和空气量交叉限制式串级燃烧自动系统、炉膛压力自动控制,热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燃料、空气流量比例自动控制。另外,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具有下游换热器的加热炉装置中,下游换热器只在工艺介质最终温度异常升高时工作,在平稳生产时不起作用。 关键词:温度、加热炉、控制系统。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3) 1.1引言 (3) 1.2 国内外控制系统状况 (3) 第二章控制系统设计 (5) 2.1生产工艺及加热炉简介 (5) 2.2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方案 (7) 2.2.1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7) 2.2.2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7) 2.3 控制回路的参数选择 (10) 2.4 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10) 2.4.1 调节规律分析 (10) 2.4.2 调节规律的确定 (11) 2.5主、副调节器选用 (12) 2.6主、副电路检测变送器的确定 (13) 2.6.1 温度检测元件 (13) 2.6.2 温度变送器 (14) 2.7 调节阀的确定 (14) 2.8 联锁保护 (15) 第三章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摘要:现如今车辆的普及以及交通的发展,造就了我们对于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在车辆更新换代如此频繁的时代,也造成了车辆品种多,繁杂等特点,针对市场如此多的车,我着重讲述车辆的控制系统,它就如同车的灵魂。 关键词:车辆,控制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是指借助车载设备以及路测,路标的检测设备周围形势环境的变化情况,自动控制驾驶已达到行车安全和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目的的系统。该系统的本质就是在车辆与道路系统中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加以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驾驶环境,在特点的条件下,车辆将在自动控制下安全行驶。其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使汽车安全高效行驶。 它是ITS的一个子系统,又可以称之为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是借助于车载设备及基础设施或其协调系统中的检测设备,来检测周围行驶环境对驾驶员和车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使行车安全高效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的系统。它由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胎压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盲区探测系统,事故自动通报系统,汽车导航和定位系统,道路环境警告资讯系统,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构成。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功能:该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前方的雷达探测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跟车模型,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自动的调节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当车辆处于危险状况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或采取紧急制动。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自车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跟车距离时,给驾驶员警告,丰田汽车把该子系统称之为预碰撞系统,采用激光雷达。应用技术:利用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进行车辆距离的探测,并根据逻辑判断,达到警告的作用或进行辅助驾驶。 胎压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在每一个轮胎上安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实时监视轮胎的压力、温度等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到接收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各种数据变化或以蜂鸣等形式提醒驾车者,并在轮胎漏气和压力变化超过设定值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应用技术:胎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技术。 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功能:车辆若能维持在该行驶的车道中行驶,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此系统利用安装车辆前部的视频系统采集车道信息,当车辆发生车道偏离,而驾驶员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时,发出警告,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应用技术:利用CCD取得摄象头或利用道路路面与车辆间的磁性信号用,采集车辆行驶时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图象识别技术及逻辑判断,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加以警告,以达到车道偏离警示的作用。 盲区探测系统功能:车辆在行驶、转向或倒车过程中,该系统实时探测车辆盲区内的环境情况,把车辆盲区的信息以声音或者图像的形式传递给驾驶员,提醒驾驶员在盲区内是否有车辆或者其他物体出现,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便会通过警示音,或者后视镜闪烁,甚至座椅振动来提醒驾驶员。应用技术:对于测后方盲区探测一般是在后视频上安装CCD或CMOS装置,在车辆先进过程中,给驾驶员提供驾驶员死角处的环境资讯。对于后方一般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是CCD装置进行实时探测,为驾驶员提供后方盲区环境资讯。 事故自动通报系统功能:当车辆发生事故时,系统向紧急救援中心或交通管理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内容包括:事故的车辆位置、事故及乘员受伤害的主要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及时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援工作。应用技术:利用事故传感器进行车辆事故发生的判断,利用GPS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把相应信息利用专用无线网络或GPRS发出求救信息。 汽车导航和定位系统功能:汽车导航系统由GPS技术、GSM技术、网络技术、GIS、咨询诱导系统组成,通过它可以寻找最佳行驶路线,避开交通拥挤和发生事故的路段。以减

工业过程控制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1章 1. 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那些分别属于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会计算给定值单位阶跃响应下的性能指标。P8,9,10 解: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n 、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A 、静差C 、调节时间T S 、振荡频率w 、振荡周期T 和峰值时间T P 等。 稳定性:衰 减 比,最大动态偏差。 准确性:静 差,最大动态偏差。 快速性:调节时间,振 荡 频 率 。 1y 为第一个波峰值,y 3为与1y 相邻的同向波峰值,y (∞)为最终稳态值,X 1为设定值。 n=1y :y 3;1100%() y y σ=?∞;A=最高峰-设定值;C=丨X 1-y (∞)丨;T 为相邻两个同向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 2. 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并画出典型过程控制系统方框图? 解: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 第2章 1. 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及中间导体定律?什么是热电偶冷端补偿?常用补偿方法的应用场合?补偿导线的作用? 解:中间温度定律:E AB (t ,t o )=E AB (t ,t n )+E AB (t n ,t o )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 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接入多种导体时亦然。 热电偶冷端补偿:实际应用时热电偶冷端温度波动较大给测量带来误差,为 降低影响,通常用补偿导线作为热电偶的连接导线。 补偿导线的作用:将热电偶的冷端延长到距热源较远且温度比较稳定的地 方。 常用补偿方法的应用场合: (1)查表法。只能用于临时测温。 (2)仪表零点调整法。适宜冷端温度稳定的场合。 (3)冰浴法。一般用于热电偶的检定。 (4)补偿电桥法。广泛用于热电偶变送电路中。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摘要:现如今车辆的普及以及交通的发展,造就了我们对于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在车辆更新换代如此频繁的时代,也造成了车辆品种多,繁杂等特点,针对市场如此多的车,我着重讲述车辆的控制系统,它就如同车的灵魂。 关键词:车辆,控制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是指借助车载设备以及路测,路标的检测设备周围形势环境的变化情况,自动控制驾驶已达到行车安全和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目的的系统。该系统的本质就是在车辆与道路系统中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加以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驾驶环境,在特点的条件下,车辆将在自动控制下安全行驶。其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使汽车安全高效行驶。 它是ITS的一个子系统,又可以称之为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是借助于车载设备及基础设施或其协调系统中的检测设备,来检测周围行驶环境对驾驶员和车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使行车安全高效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的系统。它由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胎压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盲区探测系统,事故自动通报系统,汽车导航和定位系统,道路环境警告资讯系统,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构成。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功能:该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前方的雷达探测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跟车模型,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自动的调节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当车辆处于危险状况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或采取紧急制动。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

统,自车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跟车距离时,给驾驶员警告,丰田汽车把该子系统称之为预碰撞系统,采用激光雷达。应用技术:利用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进行车辆距离的探测,并根据逻辑判断,达到警告的作用或进行辅助驾驶。 胎压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在每一个轮胎上安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实时监视轮胎的压力、温度等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到接收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各种数据变化或以蜂鸣等形式提醒驾车者,并在轮胎漏气和压力变化超过设定值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应用技术:胎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技术。 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功能:车辆若能维持在该行驶的车道中行驶,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此系统利用安装车辆前部的视频系统采集车道信息,当车辆发生车道偏离,而驾驶员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时,发出警告,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应用技术:利用CCD取得摄象头或利用道路路面与车辆间的磁性信号用,采集车辆行驶时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图象识别技术及逻辑判断,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加以警告,以达到车道偏离警示的作用。 盲区探测系统功能:车辆在行驶、转向或倒车过程中,该系统实时探测车辆盲区内的环境情况,把车辆盲区的信息以声音或者图像的形式传递给驾驶员,提醒驾驶员在盲区内是否有车辆或者其他物体出现,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便会通过警示音,或者后视镜闪烁,甚至座椅振动来提醒驾驶员。应用技术:对于测后方盲区探测一般是在后视频上安装CCD或CMOS装置,在车辆先进过程中,给驾驶员提供驾驶员死角处的环境资讯。对于后方一般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是CCD装置进行实时探测,为驾驶员提供后方盲区环境资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