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的养殖和管理技术

雏鸭的养殖和管理技术

雏鸭的养殖和管理技术

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面临着以往不曾遇到的诸多问题。诸如投资选种选址建舍等等,往往资金等物质条件相对容易准备,技术的缺乏成了横在养殖户面前的巨大困难。也让-部分渴望成为养殖户的朋友因为技术缺乏从而打消了自已的念头。此文将就鸭子的养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介绍。可能不够权威,但也是众多成功养殖户的经验汇集而成的。

1、准备エ作

养鸭以放牧为主,鸭子经常流动,可建简易棚舍。鸭舍外要有水面,以便使鸭下水活动。地面铺以清洁垫草。准备必要的养鸭用具,如小船、赶鸭竿、马灯、喂料用的塑料布、朩盆等。

2、育雏

喂好管好雏鸭主要通过自温育雏,-般养小鸡的保温用具也可以应用。雏鸭出壳后14到24小时开食。喂食前有的群众经验是先把雏鸭放在竹筐内,轻轻按入水面,让鸭脚浸入水中,雏鸭受到水的刺激,会变得活跃起来,-面饮水-面活动,使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然后喂以煮熟泡洗过的糙米饭或碎米粒。以后每次喂料都要先让鸭下水活动,这样可以促进鸭的新陈代谢。

3、饲养及放牧

小鸭lo日龄前每天喂食6~7次,lo日龄后逐渐减少到4~5次。喂料后最好检查-次鸭的食道,看是否吃饱,把没有吃饱的小鸭拣出补

1

雏鹅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雏鹅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孩子,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的准备:育雏前应做好舍内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做好保暖工作,做到舍内光线充足,保温良好,防止贼风,堵塞鼠洞,防止鼠害,门口设有消毒槽。 2.育雏用具准备:育雏用具如圈栏板、食槽、水盆等要准备好,最好用5%热火碱水洗涤。围栏垫草要干燥、松软、无腐烂,最好用稻草。温度计挂在育雏舍墙上。 3.育雏用药品准备:如禽力宝、葡萄糖、维生素C、含碘食盐、高锰酸钾、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驱虫药等。 4.准备好育雏饲料:最好用雏鹅专用料、玉米面,无霉变。 5.育雏方式:建议最好垫草平养,注意保温。 6.疫苗准备:小鹅瘟血清、小鹅瘟弱毒疫苗。 7.培训好育雏人员。 8.做好雏鹅的运输准备工作,雏鹅运输要注意保温,防止挤压,防出汗。 育雏期的日常饲养管理 1、雏鹅入舍后:首先提早进行饮水,欲称潮口,饮水用温开水(25℃左右),要预防下痢。做到每只雏鹅都要喝到水,然后自由饮用,水盆水面水位以3cm为宜。 2、及时进行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即雏鹅进舍饮完潮口水后约1小时左右即可开食。 3、1—3日龄:舍温要求30℃—28℃,湿度60%—65%,鹅群以20—25只/m2,每天喂6—8次(晚上最好喂1—2次),开食饲料以青精混合,要求新鲜、易消化。饲料以青料占65%—70%,配合饲料占30%—35%为宜。也可用玉米面、碎米或小米(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喂量开食以1000只雏鹅1天5kg青料,2.5kg精料为宜。以后逐日增加,同时要满足其饮水。 4、4—10日龄:舍温28℃—25℃,湿度,60%—65%。鹅群以15—20只/m2,每天喂6—8次,其中夜间2—3次。从4日龄开始,饲料中应加入些砂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饲料以青饲料占70%—80%,配合料占20%—30%,如果喂碎米或玉米面,最好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或含脂肪少的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葵花粕等。天气好可以进行放牧,同时要保证饮水。 5、11—20日龄:舍温要求25℃—20℃,湿度65%—70%。鹅群以15—12只/m2为宜,每天喂6次,晚上最好喂1—2次。饲料以青饲料为主,可占80%—90%,配合料占10%—20%。用放牧增加雏鹅运动,让鹅采食青草,放牧前不喂料。 6、21—30日龄:舍温18℃—20℃,湿度65%—70%。鹅群12—8只/m2,饲料中青料可占90%—92%,配合料占8%—10%,一般舍饲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喂1—2次,逐渐延长放牧时间,白天全天放牧,保证饮水。 7、饮水:要求水质要清洁,最初以25℃温开水,1—7日龄用禽力宝水溶液,最好在水中加入痢特灵或庆大霉素或高锰酸钾等可防止下痢,供水要充足,防止暴饮造成水中毒,并做好饮水用具的勤洗、勤换、勤消毒。 育雏注意事项

怎么饲养鸭苗的基本方法

怎么饲养鸭苗的基本方法 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喂食前先进行潮水,也叫“点水”。就是先将幼雏放在竹篮内。然后轻轻的将竹篮放入 浅水中,以浸水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5—6分钟, 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潮水”过后,把幼雏放 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马上开始第一次喂食。 另一种方法,是在幼雏的身上喷洒些水,促使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注意不论哪种方法,都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 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 “开食以后,逐步过渡到使用配合全价的“花料”,日喂次数仍然要保持5—6次。 幼雏不懂饥饱,要经常观察幼雏的消化情况,随时间调节喂食量。如发现嗉囊(食道膨大部)里还积存较多饲料,就要减少当餐喂量, 必要时只给水,不给食。 进雏后进行分拣。出壳最晚的、脱水的、腿脚伤残的、眼睛看不见的、根据数量多少相应隔开。由于弱苗体质差脱水严重首次饮水 时间要6-10小时。并加入8-10%的葡萄糖和高含量的电解多维素, 有利于改善鸭苗的体制达到迅速生长的目的。眼睛看不见的和腿脚 伤残的鸭子人工喂水达到体制健壮后自由吃料和饮水。育雏温度要 高于33度,保持5天后每天降温1度,降至育好苗的正常温度。10 天后弱苗体制和好苗一样了成活率90-95%左右。弱苗与正常苗出栏 相差3天。 雏鸭的饲养管理进雏和分群雏鸭应在出壳后,及早进入育雏室,避免出壳时间过早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进入育雏室后,应 根据维鸭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强雏和弱 雏分别挑出,组成小群饲养。特别是弱雏,要把它们放到靠近热源

即室内温度最高的区域饲养。弱雏的垫料最好采用较厚的,可提高 其成活率。每群雏鸭以200一300只为宜。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 1、首先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种鸭到场后,要让雏鸭及早饮水,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及抗生素等药物,连用 3-5天,有助于增强雏鸭抵抗力。饮水15-30分钟即可开食,开食 时采用小鸭料,小鸭料粒度应以适合雏鸭采食为宜。开食后任何时 间都不可断水。 3、要赶堆分群。由于雏鸭合群性强,即使育雏温度适宜,雏鸭 休息时常常打堆而眠。若育雏温度偏低,打堆就更为严重,容易压死、伤雏鸭。因此必须经常观察雏鸭的情况,发现有打堆现象,立 即要将其赶开,并适当分群及提高育雏室的温度,以减少雏鸭的死亡,提高成活率。 二、后备鸭的饲养管理 1、控制体重。4周龄至24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保持鸭群的体 重与标准体重接近。体重过高或过低有害鸭群将来的产蛋率。每天 饲喂应以鸭群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来决定,在150克/只的范围内根 据体重而有所增减,而我场一般在5周龄内保持4周龄末的采食量,到6周龄时才按标准体重限制采食。4周末早上饲喂时,将一群种 鸭各称公母鸭10%,计算每群鸭的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比较,然后 决定鸭群的饲料供给量,在标准体重±2%的标准范围外,平均体重 过重则相应减少饲喂量,平均体重过轻则相应增加饲喂量,增减多 少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开产前2周,要注意到在产第一只蛋时,将 后备鸭料逐步过渡到蛋鸭料,到产蛋达5%,让种鸭自由采食。 2、后备种鸭饲养时应混群饲养,育成后按公母比1:5的比例搭 配合群饲养。

手册大全--种鸭场种鸭养殖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手册完整版

XX集团有限公司养殖事业部 LH/ZY-QM-XXXX 版本/更改:XXXX/0 生效日期:XXXX.12.18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编制:XXX审核:XXX批准:XXX

目录 颁布令 (5) 1 范围 (6) 2 引用标准 (6) 3 术语和定义 (6) 4 管理职责 (6) 4.1体系概述 (6) 4.2组织机构 (6) 4.3文件控制程序 (8) 4.3.1文件的分类 (8) 4.3.2文件的审批发放程序 (8) 4.3.3文件更改程序 (9) 4.3.4文件标识规则 (9) 4.4.5外来文件管理 (9) 4.4记录控制程序 (10) 4.4.1记录设计和标识 (10) 4.4.2记录的填写和保存程序 (10) 4.5人员能力和培训 (10) 4.5.1人员能力要求 (10) 4.5.2人员招聘程序 (12) 4.5.3人员培训程序 (12) 4.6信息交流程序 (12) 4.7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14) 5 生物安全控制规范 (15) 5.1种源的安全控制 (15) 5.2环境的安全控制 (15) 5.2.1养殖场环境安全控制 (15) 5.2.2养殖场隔离消毒制度 (16) 5.2.3外来车辆消毒程序 (16) 5.3员工个人卫生防护规范 (16) 5.4家禽饲料安全控制规范 (17) 5.5家禽饮水安全控制规范 (17) 5.6家禽健康安全控制规范 (17) 5.6.1家禽健康计划 (17) 5.6.2家禽健康观察报告制度 (18) 5.7家禽用药安全控制规范 (18)

5.7.2兽药贮存控制规范 (18) 5.7.3兽药使用控制规范 (19) 5.8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 (19) 5.9卫生和害虫害鼠控制规范 (20) 5.10生产区隔离消毒程序 (20) 5.10.1生产区隔离规定 (20) 5.10.2进生产区车辆消毒程序 (21) 5.10.3进入生产区物品消毒程序 (21) 5.10.4进入生产区人员消毒程序 (21) 5.10.5物品交接间的卫生管理 (21) 5.10.6育雏鸭舍清洗消毒程序 (22) 5.10.7启用鸭舍时消毒和准备程序 (22) 5.10.8鸭舍隔离消毒规定 (23) 5.10.9带鸭消毒操作程序 (23) 5.10.10饲料消毒操作程序 (24) 5.10.11垫料消毒操作程序 (24) 5.10.12饲养设备卫生及消毒程序 (24) 5.10.13防护服消毒管理程序 (25) 5.10.14生产区种蛋消毒运送程序 (25) 5.11孵化区隔离消毒程序 (25) 5.11.1孵化场隔离管理规定 (25) 5.11.2进入孵化区人员及物品消毒程序 (26) 5.11.3孵化室种蛋消毒程序 (26) 5.11.4孵化器清洗消毒程序 (26) 5.11.5出雏器清洗消毒程序 (27) 5.11.6出雏筐清洗消毒程序 (27) 5.11.7蛋盘清洗消毒程序 (27) 5.11.8雏鸭盒消毒程序 (28) 5.11.9运雏车辆消毒程序 (28) 5.12产品可追溯性操作规范 (28) 6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方案 (29) 6.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29) 6.2环境法规识别程序 (29) 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0) 6.4环境目标、指标和控制方案 (31) 6.5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 (32)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307017040学时/学分:64/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本课程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学、畜牧场环境卫生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这些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基础理论与生产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立足生产、重视实践、体现现代”,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了解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2.掌握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3.熟悉家禽的品种 4.掌握家禽的繁殖 5.熟悉人工孵化 6.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 7.熟悉家禽的常用饲料 8.掌握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9.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0.掌握肉用仔鸡生产 11.熟悉种鸡的饲养管理 12.熟悉蛋鸭的饲养管理 13.熟悉肉鸭饲养管理 14.了解鹅的饲养管理 15.了解人工强制换羽 16.掌握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 17.了解特种禽类生产 二、适用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4年制,动物科学专业5年制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1.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1)了解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性 (2)理解现代养禽的概念及其特点

(3)了解近几年我国养禽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 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1)了解外貌特征 (2)理解内部构造与机能(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器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 (3)掌握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3.家禽的品种 (1)了解家禽的起源与品种形成 (2)理解家禽的品种分类 (3)掌握家禽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 4.家禽的繁殖 (1)了解母禽生殖生理 (2)了解公禽生殖生理 (3)理解禽类的受精与持续受精原理 (4)理解家禽的自然交配繁殖 (5)掌握禽类的人工授精方法 5.人工孵化 (1)了解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及设备 (2)掌握种蛋的管理方法 (3)了解禽类胚胎发育 (4)理解孵化的条件及原理 (5)了解机器孵化法 (6)理解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7)了解孵化技术新进展 (8)掌握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 6.禽类的饲养环境 (1)理解温热环境定义 (2)理解光照定义及其重要性 (3)理解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7.家禽的常用饲料 (1)了解家禽的营养需要 (2)理解家禽的饲料及其应用 (3)掌握配合饲粮的方法 8.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理解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 (2)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雏鸭饲养管理的四大要求

雏鸭饲养管理的四大要求 一、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一般是指0周龄~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且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 二、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4克高锰酸钾和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接着,要准备足够的饲料、药品,地面饲养的还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干燥清洁的垫料,如刨花、木屑或切短的稻草等。雏鸭进入雏舍前还要调试好加温设备,做好加热试温工作,一般要提前1天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0℃左右。

三、采用合适的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一般分3种,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铺上5厘米~10厘米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缺点是雏鸭直接与粪便接触,羽毛较脏,易感染疾病。网上育雏是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30厘米~80厘米高的金属网、塑料网或竹木栅条,将雏鸭饲养在网上,这种方式雏鸭不与地面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减少了,房舍的利用率比地面饲养增加1倍以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垫料。立体笼育是指将雏鸭饲养在特制的多层金属笼或毛竹笼内,既有网上育雏的优点,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投资较大。 四、及时给雏鸭“开水”和“开食” 刚孵出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第一次喂食称“开食”。饲养雏鸭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且要先“开水”、后“开食”。雏鸭出壳后原则上应在12小时~24小时内“开水”,运输路途较远的,待雏鸭到达育雏舍休息半小时左右,应立即供给添加多维素和1%葡萄糖的水供其饮用。饮水时要防止雏鸭嬉水,以免弄湿羽毛而感冒。饮水15分钟~30分钟后即可开食。雏鸭开始贪吃,要注意少喂多餐。郭峰

怎样养鸭、养鸭技术及养鸭技术大全

怎样养鸭? 一、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建场 1.水源充足,水活浪小。蛋鸭日常活动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洗澡、交配都离不开水,水上运动场是完整鸭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要有廉价的自然水源,才能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场址时,水源充足是首要条件,即使是干旱的季节,也不能断水。通常将鸭舍建在河湖之滨,水面尽量宽阔,水活浪小,水深为1~2米。如果是河流交通要道,不应选主航道,以免搔扰过多,引起鸭群应激。大型鸭场,最好场内另建深井,以保证水源和水质。 2.交通方便,不紧靠码头。鸭场的产品、饲料以及各种物资的进出,运输所需的费用相当大,建场时要选在交通方便,尽可能距离主要集散地近些,最好有公路、水路或铁路连接,以降低运输费用,但绝不能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公路或铁路)的近旁建场,以免给防疫造成麻烦。而且,环境不安静,也会影响产蛋。 3.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鸭场的地形要稍高一些,地势要略向水面倾钭,最好有5~10度的坡度,以利排水;土质以砂质壤土最适合,雨后易干燥,不宜选在黏性太大的重粘土上建造鸭场,否则容易造成雨后泥泞积水。尤其不能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建场,否则每年雨季到来时,鸭舍被水淹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环境无污染。场址周围5公里内,绝对不能有禽畜屠宰场,也不能有排放污水或有毒气体的化工厂、农药厂,并且离居民点也要在5公里以上,鸭场所使用的水必须洁净,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5000个;溶于水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如超过50×10—6,对鸭的健康有损害。针对以上情况,由于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消除办法,应另找新的水源。尽可能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建场,以保持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不被污染。 5.朝向以坐北朝南最佳。鸭舍的位置要放在水面的北侧,把鸭滩和水上运动场放在鸭舍的南面,使鸭舍的大门正对水面向南开放,这种朝向的鸭舍,冬季采光面积大、吸热保温好;夏季又不受太阳直晒、通风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有利于鸭子的产蛋和生长发育。 在找不到朝南的合适场址时,朝东南或朝东的也可以考虑,但绝对不能在朝西或朝北的地段建造鸭舍,因为这种西北朝向的房舍,夏季迎西晒太阳,使舍内闷热,不但影响产蛋和生长,而且还会造成鸭中暑死亡;冬季招迎西北风,舍温低,鸭子耗料多、产蛋少。所以朝西北向的鸭舍养鸭,在同样条件下,比朝南的鸭舍,投入要多一成,产出要减少一成,经济效益相差也大,生产者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除上述五个方面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要予以关注,如在沿海地区,要考虑台风的影响,经常遭受台风袭击的地方和夏季通风不良的山岙,不能建造鸭场;电源不稳定或尚未通电的地方不宜建场。此外,鸭场的排污、粪便废物的处理,也要通盘考虑,做好周密计划。 二、建造经济实用的鸭舍 鸭舍分临时性简易鸭舍和长期性固定鸭舍两大类。我国农村早期的小型鸭场大都用简易鸭舍,近几年创建的大中型鸭场大都是固定鸭舍。生产者可根据自巳的条件和当地的资源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鸭舍。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⑴严格选择,养好公鸭留种公鸭应按照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初期三个阶段,以保证用于配种的公鸭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精液品质优良。在育成期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公鸭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让其多活动,多锻炼。在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2个月孵出。 ⑵适合的公母比例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体型小而灵活,性欲旺盛,配种性能极佳。在早春和冬季,公母性别比可用1:20,夏秋两季性别比可提高到1:30,这样的性别比受精率可达90%或以上。在配种季节,应随时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应及时调出另外补充。 ⑶日常管理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应当增加青绿饲料和维生素的喂量,特别是维生素E,在炎热的夏季还要适当增加维生素C。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舍内垫草的干燥和清洁,及时翻晒和更换;每日清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烟熏消毒和存入蛋库;气候良好的天气,应尽量早地放鸭出舍,迟收鸭;保持鸭舍环境的安静,勿使惊群,引起骚乱;气温低的季节注意做好舍内避风保温工作,气温高的季节则要注意通风降温。 ⑷人工强制换羽正常情况下,种鸭每年换羽一次。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就是缩短鸭群休产期,加速换羽过程,提前开产并保持产蛋整齐,同时还能因此降低饲养成本。当产蛋率处于下降趋势,并已降到50%时,可将停产或即将停产的鸭挑出来进行强制换羽。停产鸭的特征见前表8所述。 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在强制换羽前有意驱赶惊扰,白天关起来不外放游水,舍内不给灯光,使鸭群受到各种强烈的刺激。同时控制饲料喂量,如原来日喂3次的,改为第一天喂2次,第二天喂1次,接着只喂水,不喂料,停料2~3天。随后喂7天糠麸和青料。

小鹅的饲养方法及要点知识

小鹅的饲养方法及要点知识 1、小鹅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 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 2、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饮水。 3、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 4、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吃食嫩草,减少喂饲,并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 澡10多分钟,15—20天后可任其自由下水。 5、冷水田、深水、积水阴沟及泥浆田均不宜放。 6、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 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 7、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如果天热可 用细沙垫栏,以防过热。如果用抱窝母鹅育雏,i00只左右雏鹅, 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公鹅能防敌害。 雏鹅出壳后,待绒毛干时即从巢中取出。青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约36小时给食;成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24小时给食。 小鹅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一 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 洁饮水。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 吃食嫩草,减少喂饲,并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 澡10多分钟,15―20天后可任其自由下水。冷水田、深水、积水 阴沟及泥浆田均不宜放。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如果天热可用细沙垫栏,以防过热。如果用

抱窝母鹅育雏,i00只左右雏鹅,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公 鹅能防敌害。 一、选好雏鹅。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二、温度适宜。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O℃。 三、精心饲喂。应定时定量饲喂,宜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喂法。雏鹅在出壳24小时后,要先喂水后开食,喂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开食后头两天喂4-5次,4-10日龄喂次数增至5-7次,日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 物类饲料,每天喂4-5次。 四、分开育雏。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育雏应以小群 为宜,每群50-80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操 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的现象。 五、适时放牧。自开食后,要每隔一小时起身一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水汽。7日龄后,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可在清洁的浅 水塘内进行放水,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 选好雏鹅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温度适宜 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O℃。 精心饲喂

樱桃谷鸭养殖技术

樱桃谷鸭养殖技术 樱桃谷鸭,是英国林肯郡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得的优良品种,又名“快大鸭”、“超级鸭”。迄今已远销61个国家和地区,深受畜牧界青睐和消费者欢迎,年交易额达1800万英磅。1984年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出口成就奖”。 樱桃谷鸭的外貌颇似北京鸭,全揣羽毛洁白,头大,额宽,鼻脊较高,喙橙黄色、稍凹略短于北京鸭;颈平而粗短,翅膀强健,紧贴躯干;背部宽而长,从肩向尾稍斜,胸宽肉厚;腿粗而短呈橘红色,位于躯干后部。屠宰半净膛率为85%。全净膛率连头脚79%,去头腿为71%。 樱桃谷鸭有蛋用、肉用型。肉用型樱桃谷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瘦肉多、肉质好、饲料报酬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据报道,在喂全价饲料和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初生重1.2两的雏鸭,3周龄重1.2斤,5周龄重2.8斤,2月龄便长至6~8斤可上市。成年母鸭体重7~8斤,公鸭8~10斤,最重的达15斤。母鸭140~150日龄开始产蛋,平均蛋重将近2两,产蛋高峰期长达5~6个月,年产蛋220枚左右。冬季照常产蛋、交配。种蛋受精率可达90%左右。 樱桃谷鸭既耐寒又比较耐热,可以水养也能旱牧,喜欢栖息于干爽地方,能在陆地交配,无论湖沼、平原、丘陵或山区、坡地、竹林、房前屋后均可放牧。很少发生疫病。此鸭性温驯,不善飞翔,易合群,好调教,便于大群管理,一个女饲养员可牧养五六百只左右。 日粮的营养水平 樱桃谷鸭的日粮营养水平要求比普通鸭高,应当是全价的,并考虑不同群体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粗蛋白与代谢能的配合。

雏鸭阶段:通常要求粗蛋白含量达到23~24%,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青饲料喂量可占日粮的20%。实行全日自由采食。 中鸭阶段:可以大量利用青粗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20%,代谢能2800~2900大卡/公斤。每日饲喂3~4次。如果是半舍饲半放牧,视牧地采食情况,酌添喂料1~2次,其中应有一次谷粒料。 成鸭阶段:以配合饲料为主。一般要求粗蛋白含量16~18%,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配合饲料每日用量为4两,一天三次,如为半舍半放牧,每天喂配合饲料1~2次。 根据饲料来源,不同生长阶段可采取如下配方(%): 0~3周龄:玉米50,米糠8,黄豆饼17,花生麸10,麦麸4,淡鱼粉8.2,骨粉1.5,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4~18周龄:玉米50,稻谷10,米糠10,黄豆饼5,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7.2,骨粉1.5,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19~20周龄:玉米30,稻谷30,米糠18,黄豆饼3.7,麦麸5,花生麸8,淡鱼粉3,骨粉1,食盐0.3,微量元素1,另加畜用维生素粉5克。 产蛋初期:玉米45,稻谷5,米糠8,黄豆饼11.7,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9,骨粉2,贝壳粉3,食盐0.3,微量元素1,蛋氨酸0.1,加畜用维生素粉10克。 产蛋盛期:玉米45,稻谷5,黄豆饼17.5,花生麸10,麦麸5,淡鱼粉10,骨粉2,贝壳粉3.5,食盐0.3,微量元素1,蛋氨酸0.1。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雏鹅自由采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1、育雏前的准备。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选择在有水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鹅舍坐北朝南为好。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堵死鼠洞、蛇洞。保证育雏室干燥、通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粉刷,地面、天花板用20%漂白粉溶液或%的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自然干燥。或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育雏用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可用5%的热烧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所用的垫料应干燥、松软、无霉烂。 2、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即可饮水。饮水可以刺激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饮水后即可开食。清料可选用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或是煮的半生经水淘过不粘的米饭。青饲料则要选新鲜幼嫩多汁的菜叶、青草等,青料也应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喂食时先把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防止食入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拉稀。每百只雏鹅1天约3百克精料、5百克青料,分6-8次喂,夜间喂2-3次。开食后的第二天便可按时饲喂,用1份精料和2份切成丝状的青饲料混合,每次喂食前先给饮水,防止雏鹅暴食。一般让雏鹅吃7-8成饱即可,这样利于雏鹅的消化和增进食欲。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的砂砾,有助于消化。4-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和食欲增强,喂量要逐日增加,饲料搭配一般以精料或配合饲料30%-40%,青绿饲料60%-70%,白天喂5-7次,夜间2-3次。11-21日龄的雏鹅已有一定的觅食力,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或用配合饲料饲喂。青料可占日粮的80%-90%,每日喂5-6次。 3、雏鹅的管理 ⑴保温、防湿。由于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温湿度等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特别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的环境突然变化,所以要给雏鹅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一周龄29℃-27℃,二周龄27℃-25℃,育雏期间最忌温度突然变化,另外,温度是否适宜,还可以观察鹅群的活动及表现。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挤成一堆,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室的保温方法可用电热育雏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用煤炉加温,需安装烟管通向室外,以排出二氧化碳和烟雾,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雏鹅一般在20日龄就可以完全脱温。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利,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育雏室要经常清扫保持干燥、洁净。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0%-70%。随着个体的长大,会出现强欺弱、大欺小,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因此要定期按大小、强弱分群,一般每平方米饲养雏鹅为1-5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后8-10只。 ⑵放牧和放水。适时的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骨骼、肌肉、羽毛的生长,增加疾病抵抗力。春末夏初,雏鹅10日龄左右天气晴朗气温暖和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温度高,雏鹅5-7日龄就可在育雏室外放牧,开始放牧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炎热夏季放牧要预防雏鹅中暑,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小雏鹅的饲养方法 一、饲喂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间加入%高锰酸钾,连用3天。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

雏鸭的管理

又到了每年的养殖高峰季,养殖户们都准备开始批发鸭苗进行养殖了,这时养殖者都非常关心鸭苗的存活率,因为只有存活率高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下面为您简单介绍雏鸭的管理方法,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1、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

供其自由采食。 2、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周龄以上,20℃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 3、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4、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

肉鸭饲养管理手册

肉鸭饲养管理技术手册 培训版

第一章樱桃谷肉鸭品种介绍 樱桃谷鸭:原产于英国樱桃谷农场,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净肉率高和饲料转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成年鸭全身羽毛白色,商品代定型标准为38日龄活重3.1-3.3公斤,肉料比为1:1.9—2.05。 第二章肉鸭特性及生理特点 一、肉鸭的基本特性 1、生长速度快:鸭采食多,消化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 2、耐粗放性强:鸭吃料是采用铲的方式,采食后饮水。喜欢啄圆形发亮的东西,如颗粒饲 料。鸭没有牙齿,只有靠肌胃进行机械性消化,适口性要求不高,主要是凭视觉观察饲料外形,质地和颜色来择食。 3、耐寒怕热:鸭没有汗腺,皮下脂肪较厚,羽毛保温性能较好,御寒能力强,但抗暑能力 差,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鸭主要通过呼吸来散热,还可以进入水中,通过传导散热。 4、反应敏感易惊吓:鸭的视觉灵敏,反应能力较好,但它性急胆小,容易受惊而高声鸣叫, 易导致互相挤压。惊恐行为一般在6日龄左右开始出现。 5、合群性强,易调教:鸭听觉较好,雏鸭入棚当天内要尽快频繁的接触,确立熟悉的信号 应答。把用料、饮水管理程序化,减少应激。鸭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容易调教。 6、体重大、出肉多、肉质好。 大型肉鸭的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比麻鸭上市体重高出1/3~1/2,尤其是胸肌特别丰厚。据测定6周龄上市的大型肉鸭的胸腿肉可达500克以上,占全净膛屠体重的25%以上,胸肌可达300克以上。 7、生产周期短,可全年批量生产。 肉用仔鸭早期生长特别快,饲养期为40天左右,又是舍饲饲养,无季节限制,一年可饲养6--7批,饲养周期短,见效快,流动资金周转快,对集约化经营十分有利。适于几千只到几万只规模的家庭养殖,也适于几万只到十几万只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8、采用全进全出制。 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分批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在最适屠宰日龄批量出售,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二、肉鸭的生理特点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商品肉鸭的生产特点 商品肉鸭是指专业化的肉用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有: 1、生产速度快、饲养报酬高 商品肉鸭的早期生产速度较快。以大型肉鸭为例,8周龄的体重可达3.5-4.0千克,全期的料肉比可达到3:1左右;甚至6-7周龄即可上市出售,则全期的料肉比可达到(2.6-2.7):1。 2、净肉率高、肉质 肉鸭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其胸肌和腿肌特别发达,产肉率高。据实验结果测定,8周龄上市的大型肉用仔鸭的胸肌肉可达600克以上,占全净膛重的25%以上,胞肌可达350克以上,且鸭肉的品质好瘦肉率高,肉嫩多汁,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 3、生产周期短 商品肉鸭由于早期生长快,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2-56天,因此每一批肉用仔鸭的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适合于集约化生产,由于肉仔鸭采用舍饲,可以人为地控制鸭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克服养鸭生产的季节性,年均可批量生产4-6批,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节生产的批次和产量。如果采用集约化生产,则劳动效率会大大提高,每人可饲养1-3万只,既节省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 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最适宜屠宰日龄上市出售,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施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质,则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超过最佳的屠宰日龄,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0-3周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于把这段时期的肉鸭称为雏鸭。这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必须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其顺利地生产和发育,并发挥最佳的生产水平。因此,在育雏期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短,自身调节提问的能力差,很难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需要人工给温。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因此要喂一些易消化的饲粮。三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周龄时体重比初生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千克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机能尚不完善,易发病死亡,特别注意防疫卫生工作。 2、雏鸭的饲养方式 目前比较常用的饲养主要有地方圈养、网养和笼养。所采用育雏方式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集约化饲养肉仔鸭多以舍饲地面圈养为主,或在有池塘、水库的地方,前期地面圈养,后期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网养是一种新型的饲养方式,不搞运动场、游泳池、垫料,全期在网上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成活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笼养则有饲养密度大、生长发育好、增重快的特点,但也存在许多弊端,现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应用。 3、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在雏鸭进舍前,根据雏鸭的数量准备育雏前的设备和用具。

雏鹅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畜牧堂和你分享雏鹅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鹅的育种管理是整个育种管理的基础。新生雏鹅身体发育不完全,抗病能力差,为了保证其能够迅速的生长发育,科学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也就必不可少。目前,鹅的育种和管理必须分三个阶段进行:制备、栽培和饲养。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雏鹅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1、准备阶段 育雏方式的选择。由于雏鹅的饲养数量与饲养环境往往不理想,所以在育雏方式的选择上,业主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作出取舍。一般来说,育种数量较多,环境应该用来温暖雏鸡,即通过人工加热保证育雏温度。在小群喂养和温暖的情况下,通常以鹅体散热、人工保温为辅助手段,以获得较好的孵化温度。但自温育雏往往存在管理繁琐及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在方案的选择中,必要的对比分析是不可少的。 育雏环境的准备。育雏环境方面,一是要严格选择育雏设备,在载鹅设备的安排上,目前国内大多都使用垫草平养,仅有少部分机械化、卫生化要求较高的养殖场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另一方面,育雏室的布置应保证干燥清洁,并且通风、保温以及光照都必须达到饲养标准。当然,除了必要的消毒隔热试验外,鹅的防疫工作也至关重要。 2、培育阶段 饲料选择。由于雏鹅的消化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在饲料应用上应注意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饲料。而且,单一饲料往往不能满足鹅的营养需要,从饲养起始阶段选择混合饲料,可以满足鹅的生长需要。当然,饲料的选用还应根据雏鹅的不良反应来做出适当调整,各种添加剂的配合比例都必须严格控制。另外,无论是精料和青料的配比,还是各种饲料与水的配合,都必须在雏鹅身体易于接受的情况下予以调控。 环境控制。雏鹅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控制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其生长状态达到理想效果,温度、湿度、空气以及雏鹅的饮水、放牧等都必须做好全方位的管理。首先,育雏区域必须保证良好的通风,在保证雏鹅不受冻的情况下,雏室换气一定要及时合理。其次,应根据母鹅的生长发育,协调母鹅的湿度和温度,确保母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始终处于低水平。最后,雏鹅的饮水一定要清洁且充足,并且舍饲向放牧的过渡必须循序渐进。 3、饲养阶段 饲料喂养。雏鹅的饲料喂养往往分为3个阶段:首先,雏鹅出壳24小时后,引导其进行首次饮水。在这一阶段中,以少量温开水配合维生素或葡萄糖将有助于雏鹅的肠胃清理及胎粪的排除。其次是饮水后的开食,一般选用去粘性且半生不熟的米饭或干净菜叶,当然,嫩青草切丝也是可行的,而且在开食饲料中加入适量骨粉及食盐,可能使开食效果更佳。最后在开食完成后,引诱雏鹅采食也是很有必要的,必须通过多次调教让雏鹅学会采食。在这一阶段,饲料的饲喂也应逐渐以混合饲料为主,同时饲喂方式应注意少量多次,且饲喂时间不可过晚。饲养技巧。由于所涉及的育种数量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其发展状况将不

樱桃谷鸭的饲养管理

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 1、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2、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3、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蛋机器孵化要点 二、SM2i(改进型)商品代肉鸭: 1、商品代肉鸭的特点 2、商品代肉鸭的饲养管理 3、商品代肉鸭的基础免疫程序 三、SM2i(改进型)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表(千克) 四、SM2i(改进型)父母代1-28日龄饲料投喂量参考表 五、SM2i(改进型)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六SM2i(改进型)商品肉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七、SM2i(改进型)父母代分性别育成技术

SM2i(改进型)父母代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樱桃谷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每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30只)组成。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以留出100只母鸭和20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 生产性能 1、生长周期(0-24周龄) 至24周龄时的成活率:95% 至24周龄时种鸭体重:公鸭 4.08公斤母鸭 3.25公斤 至24周时饲料消耗量:大约25公斤 2、产蛋期(24-66周龄) 10%的母鸭开始产蛋的时间: 24周龄 至66周龄时的总产量: 235枚 饲料消耗量:180-240克/天/只 3、樱桃谷SM2i(改进型)种鸭对饲料粒度的要求 0至8周龄用育雏期料 3毫米颗粒 8至20周龄用生长期料 4毫米颗粒 20至66周龄用产蛋期料 5毫米颗粒 二、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1日龄至7日龄应在育雏栏内进行育雏,以便雏鸭吃水、吃料。育雏栏用固体材料做成0.5-0.7米高,4米直径的围子,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栏的直径,第7天时撤出育雏栏。 7日龄至22周龄,每只鸭子需室内面积0.25平方米,室外面积0.5平方米。 22周龄至66周龄,每只鸭子需室内面积0.3平方米,室外面积0.5-0.6平方米。 2、光照控制 0至3周龄的光照:每天提供23小时的光照(自然光+人工补光),让鸭子有足够的机会进食和进水,从而使他们在育雏的早期能够健康地生长。每天留1小时的时间,让鸭子能适应黑暗的环境。这样,在以后将灯关掉以后,或发生停电事故时鸭子不至于惊群。 3周龄至66周龄的光照:每天光照17小时,早上4:0开灯,晚上21:0点关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开灯时间可以提前至早上2:0点,这样能充分利用早上最凉爽的时间让鸭子进食。 必须注意:光照时间不应随意变动,否则会减少产量。 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鸭在入舍的最初几天必须进行加热保温,加热的程度和时间要考虑雏舍内和环境的气温。1~3日龄35~33摄氏度,3~7日龄33~30摄氏度,7日龄以后可以根据环境气候和雏鸭对热源的依赖情况逐渐降低室温直至自然温度。 雏鸭入舍后应尽快让其饮水,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的饮水。须遵守“先喂水后喂料,无水不喂料”的饲养原则。3日龄前须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以帮助雏鸭尽快从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中恢复过来。 1~28日龄给料见附表,每天的饲料量一次投喂,以保证雏鸭吃料均匀。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 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通常可根据雏鸭的 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 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 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 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 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 (1)适当放牧。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放牧前,须停止人工给温,使鸭群逐渐适应外界气温。放牧时间开始时 宜短,然后逐渐延长至每天5~6小时。 (2)限饲防早熟。雏鸭0~28日龄期间,一般不限饲;5~18周龄 期间,要进行限饲,即根据肉用种鸭的饲养标准、种鸭的生长发育 情况,确定种鸭的饲喂量,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由20%逐渐降

至16%左右;18周龄以后至开产(23周左右),应及时补料,增加饲 料中的蛋白质,逐日提高饲喂量。 三、种公鸭的选择与饲养 (2)在青年鸭阶段,公母鸭最好分开饲养,一般采用放牧为主的 饲养方法,使其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同时,多活动,多锻炼,使得 骨骼、肌肉协调发展。当公鸭性成熟,但还未到配种期,尽量放旱地,少让其下水活动,以免下水后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 配种前20天,公鸭混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3)公母鸭混群时再次进行选种,要选择头大颈粗,额宽,鼻梁 较高,眼睛明亮有神,背宽长,稍倾斜,胸宽深略扁平,肌肉发达,羽毛光洁整齐,两翅对称,性羽明显,腿高而粗,蹼大而厚,雄壮 稳健,精神状态好的公鸭。 (4)注意合理的公母配比。本地麻鸭品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很高。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时,公母鸭的 合理配比为1:8~10;夏秋季节,气温高,公母的合理配比可适当 提高,全年的受精率一般均在90%以上。外来良种肉用型鸭,公母 比例为1:6~8。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精率,若发现鸭群受精 率偏低,应及时找出原因,尤其要检查公鸭,发现不合格的个体, 要立即淘汰。 四、产蛋种鸭的管理 (1)房舍内的垫草必须经常翻晒、更换,保持干燥、清洁,尤其 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对于 新开产的新母鸭,可在鸭舍一角或沿墙多垫干草做成蛋窝,或制作 产蛋箱,产蛋箱规格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按每4 只母鸭一个产蛋箱的数量连放在栏舍沿墙,箱底垫放松软干净的垫料。安放蛋箱宜早不宜晚,最好在20-21周进行,每个蛋窝的舒适 程度要保持一致,使鸭子没有选择。在母鸭开产期在产蛋箱中放几 个蛋作为引蛋,引诱新母鸭集中产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