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应用题

典型应用题
典型应用题

牛吃草问题

1、牧场上长满青草,草每天均匀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了 10天,那么供25头牛可吃多少天

2、有一片牧场上的草均匀地生长。24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 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1天

3、牧场上有一片青草,可以供27头牛吃6天,供23头牛吃9天,如果每天牧草生长的速 度相同,那么这片牧草可供21头牛吃几天

4、牧场上有一片青草,24只羊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只羊10天也可以把青草吃完。那么 多少只羊12天可以耙青草吃完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贺琴

年级:小升初 授课时间: 科目:数学 学生签字:

5、24头牛6天可以将一片牧草吃完,21头牛8天也可以的将这片牧草吃完,如果每天牧

草的增长量相等,要使这片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几头牛吃这片牧草

沢一片牧草,每天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上的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80 只羊吃12天。如果1头牛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的吃草虽,那么10头牛和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8、有一片牧草,每天匀速生长,它可供27只羊吃30天,或可供29只羊吃24天。现有若

干只羊,吃了6天后卖了4只,余下的羊再吃2天将草吃完,那么原来有多少只羊

9、一块牧草,可供9头牛吃12天,也可供8头牛吃16天,现在开始只有4头牛吃,从第

7天起又意思啊若干头牛吃草,再吃6天吃完了所有的草,问从第7天起增加了多少头牛

10.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

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口头牛吃多少天

11^ 一只船发现漏水.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果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12.某火车站的检票口,在检票开始前已有一些人在排队,检票开始后每分钟有10人

前来排队检票,一个检票口每分钟能让25人检票进站。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检票开始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有两个检票口,那么检票开始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3.仓库里原有一批存货,以后继续有车运货进仓,且每天运进的货一样多,有同样的汽车运

货出仓。如果每天用4辆汽车,则9天恰好运完;如果每天用5辆汽车,则6天恰好运完。仓库里原有的货若用1辆汽车运则需要多少天运完

14.画展9点开门,但早就有人排队入场。以第一个观众来算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

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则9分钟后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则5分钟后就再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15.一水库存量一左,河水均匀入库。如果用5台抽水机,连续抽20天可将水库抽干: 如

果用6台抽水机,连续抽15天可将水库抽干。现在希望6天将水库里的水抽干,问需要几台抽水机(假设每台抽水机每天的抽水量相同)

典型应用题(一)

课题--典型应用题(一)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一)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叫做正归一问题;另一种是求份数的,叫做反归一问题.归一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例题解析: 1. 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 2. 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 3. 某生产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现在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____天完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常见典型应用题解答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应用题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在没有辅导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准确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其实很多典型应用题有其固定的解题规律,只要掌握,就容易做出正确答案。在此整理了小学阶段常见典型应用题,与大家一起分享! 1. 小明买了1支钢笔,所用的钱比所带的总钱数的一半多0.5元;买了1支圆珠笔,所用的钱比买钢笔后余下的钱的一半少0.5元;又买了 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带了多少元钱? 解:还原问题的思考方法来解答。买圆珠笔后余下2.8+0.8=3.6元,买钢笔后余下(3.6-0.5)×2=6.2元,小明带了(6.2+0.5)×2=13.4元 2. 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在公元哪一年? 解: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岁。父亲比儿子大36-6=30岁。 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儿子的年龄就和年龄差相同,那么到那时儿子30岁。 所以,是在30-6+2007=2031年时。 3.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解:“恰好在中间”,我的理解是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假设一只甲虫A行在红甲虫的前面,并且让红甲虫一直保持在蓝甲虫和A甲虫的中点上。那么A甲虫的速度每分钟行13×2-11=15厘米。当A甲虫和黄甲虫相遇时,就满足条件了。 所以A甲虫出发时,与黄甲虫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钟相遇。 即红甲虫在9:05时恰好居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4. 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解:车速提高1/9,所用的时间就是预定时间的1÷(1+1/9)=9/10,所以预定时间是20÷(1-9/10)=200分钟。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30类)汇编大全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总结归类及典型例题库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总结分类及经典例题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继续和发展,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讲,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非常相似的,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是一次,因此这类问题大部分都可通过算术方法来解决.如果未知数出现二次,用算术方法就很困难了,正由于未知数是二次的,所以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面积问题,经过两次增长的平均增长率问题,数学问题中涉及积的一些问题,经营决策问题等等. 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样,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审、设、列、解、答”. (1)“审”指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明确已知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步是解决问 题的基础; (2)“设”是指设元,设元分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所谓直接设元就是问什么设什么,间接设元虽然所设未知数不是我们所要求的,但由于对列方程有利,因此间接设元也十分重要.恰当灵活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与解方程的难易; (3)“列”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列方程就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相 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解”就是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答”就是书写答案,应注意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可能不符合题意,如线段的长度 不能为负数,降低率不能大于100%等等.因此,解出方程的根后,一定要进行检验. 3、数与数字的关系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4、翻一番 翻一番即表示为原量的2倍,翻两番即表示为原量的4倍.

典型应用题

牛吃草问题 1、牧场上长满青草,草每天均匀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了 10天,那么供25头牛可吃多少天 2、有一片牧场上的草均匀地生长。24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 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1天 3、牧场上有一片青草,可以供27头牛吃6天,供23头牛吃9天,如果每天牧草生长的速 度相同,那么这片牧草可供21头牛吃几天 4、牧场上有一片青草,24只羊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只羊10天也可以把青草吃完。那么 多少只羊12天可以耙青草吃完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贺琴 年级:小升初 授课时间: 科目:数学 学生签字:

5、24头牛6天可以将一片牧草吃完,21头牛8天也可以的将这片牧草吃完,如果每天牧 草的增长量相等,要使这片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几头牛吃这片牧草 沢一片牧草,每天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上的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80 只羊吃12天。如果1头牛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的吃草虽,那么10头牛和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8、有一片牧草,每天匀速生长,它可供27只羊吃30天,或可供29只羊吃24天。现有若 干只羊,吃了6天后卖了4只,余下的羊再吃2天将草吃完,那么原来有多少只羊 9、一块牧草,可供9头牛吃12天,也可供8头牛吃16天,现在开始只有4头牛吃,从第 7天起又意思啊若干头牛吃草,再吃6天吃完了所有的草,问从第7天起增加了多少头牛 10.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 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口头牛吃多少天

11^ 一只船发现漏水.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果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12.某火车站的检票口,在检票开始前已有一些人在排队,检票开始后每分钟有10人 前来排队检票,一个检票口每分钟能让25人检票进站。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检票开始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有两个检票口,那么检票开始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3.仓库里原有一批存货,以后继续有车运货进仓,且每天运进的货一样多,有同样的汽车运 货出仓。如果每天用4辆汽车,则9天恰好运完;如果每天用5辆汽车,则6天恰好运完。仓库里原有的货若用1辆汽车运则需要多少天运完 14.画展9点开门,但早就有人排队入场。以第一个观众来算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 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则9分钟后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则5分钟后就再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15.一水库存量一左,河水均匀入库。如果用5台抽水机,连续抽20天可将水库抽干: 如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8、追及问题9、植树问题10、年龄问题11、行船问题12、列车问题13、时钟问题14、盈亏问题15、工程问题16、正反比例问题17、按比例分配18、百分数问题19、“牛吃草”问题20、鸡兔同笼问题21、方阵问题22、商品利润问题23、存款利率问题24、溶液浓度问题25 、构图布数问题26、幻方问题27、抽屉原则问题28、公约公倍问题29、最值问题30、列方程问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

基本、典型应用题分类复习

小学数学基本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种类 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讲明白,把类型分清楚,清晰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中的数量关系,是关键的一环。也为今后解答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的重要一步。 在小学教学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可分为十一种:加法2种;减法3种;乘法2种;除法4种。现分述如下: 一、加法的种类:(2种) 1.已知一部分数和另一部分数,求总数。(求和用加法) 例:小明家养灰兔8只,养白兔4只。一共养兔多少只? 想:已知一部分数(灰兔8只)和另一部分数(白兔4只)。求总数。 也就是求8与4的和。 列式:8+4=12(只)答:(略) 2.已知小数和相差数,求大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例:小利家养白兔4只,灰兔比白兔多3只。灰兔有多少只? 想:已知小数(白兔4只)和相差数(灰兔比白兔多3只),求大数(灰兔的只数)。也就是求比4多3的数。 列式:4+3=7(只)答:(略) 二、减法有3种: 1.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求剩余用减法) 例:小丽家养兔12只,其中有白兔8只,其余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 想:已知总数(12只),和其中一部分数(白兔8只),求另一部分数(灰兔有多少只?)也就是求剩余部分。 列式:12—8=4(只) 2.已知大数和相差数,求小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例:小强家养白兔8只,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只(或养的灰兔比白兔少3只)。养灰兔多少只? 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3只),求小数(灰兔有多少只?)(即求比8少的数) 列式:8-3=5(只) 3.已知大数和小数,求相差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例:小勇家养白兔8只,灰兔5只。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灰兔比白兔少多少只?) 想:已知大数(白兔8只)和小数(灰兔5只),求相差数。(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或灰兔比白兔少多少只?) 列式:8-5=3(只) 三、乘法有2种: 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例:小利家养了6笼兔子,每笼4只。一共养兔多少只? 想:已知每份数(4只)和份数(6笼),求总数(一共养兔多少只?)也就是求6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典型应用题精练

典型应用题精练(溶液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的内容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就知识点而言它包括小学所学2个重点知识:百分数,比例。 一、浓度问题中的基本量 溶质:通常为盐水中的“盐”,糖水中的“糖”,酒精溶液中的“酒精”等 溶剂:一般为水,部分题目中也会出现煤油等 溶液:溶质和溶液的混合液体。 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二、几个基本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1、溶液=溶质+溶剂 2、=100%=100%+??溶质溶质浓度溶液溶质溶液 三、解浓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寻找溶液配比前后的不变量,依靠不变量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 2、十字交叉法:(甲溶液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 形象表达:A B =甲溶液质量乙溶液质量B A =甲溶液与混合溶液的浓度差混合溶液与乙溶液的浓度差 注:十字交叉法在浓度问题中的运用也称之为浓度三角,浓度三角与十字交叉法实质上是相同的.浓度三角的表示方法如下: 3、列方程解应用题也是解决浓度问题的重要方法. 1、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比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2、 有两包糖,第一包糖由奶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4 1为奶糖;第二包糖由酥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5 1为酥糖。将两包糖混合后,水果糖占78%,那么奶糖与酥糖的比例是多少? 3、 甲种酒精4千克,乙种酒精6千克,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2%。如果甲种酒精和乙种酒精一样多,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1%。甲、乙两种酒精中含纯酒精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4、 若干升含盐70%的溶液与若干升含盐58%的溶液混合后得到含盐62%的溶液,如果每种溶液各多取15升,混合后得到含盐%的溶液,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多少升? 5、某商品按零售价10元卖出20件所得到的利润和按照零售价9元卖出30件所得到的利润相等,求该商品的进价。 6、 4千克浓度为30%的溶液和多少千克浓度为10%的溶液能混合成26%的溶液? 7、 有两种溶液,甲溶液的酒精浓度为10%,盐浓度为30%,乙溶液中的酒精浓度为40%,盐浓度为0。现在有甲溶液1千克,那么需要多少千克乙溶液,将它与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的酒精浓度和盐浓度相

【精品】通用版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一-含答案

【精品】通用版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一-含答案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 8、追及问题 9、植树问题 10、年龄问题 11、行船问题 12、列车问题 13、时钟问题 14、盈亏问题 15、工程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17、按比例分配 18、百分数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1、方阵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23、存款利率问题 24、溶液浓度问题 25、构图布数问题 26、幻方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28、公约公倍问题 29、最值问题 30、列方程问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完整版)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分类讲解附带例题和解题过程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 份数量x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 - 5 = 0.12 (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 x 16= 1.92 (元) 列成综合算式0.6 -5X 16= 0.12 x 16= 1.92 (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 -3-3= 10 (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 X 5X 6= 300 (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 - 3- 3X 5X 6= 10X 30= 300 (公顷) 答:5 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 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 - 5-4= 5 (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 X 7 = 35 (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 - 35= 3 (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 -(100- 5-4X 7)= 3 (次) 答:需要运 3 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 ,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X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十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 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 3.2 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 米。原来做791 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 X 791 = 2531.2 (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 - 2.8 = 904 (套) 列成综合算式3.2 X 791 - 2.8 = 904 (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 2 小华每天读24 页书,12 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 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 X 12 = 288 (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 - 36= 8 (天) 列成综合算式24 X 12-36= 8 (天)答:小明8 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 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 X 30= 1500 (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 -(50+ 10)= 25 (天) 列成综合算式50 X 30-(50+ 10)= 1500-60= 25 (天)

★典型应用题分类实例

第1页共4页典型应用题分类实例 张2710278 蚂蚁堂Q 群237925995 小学典型应用题:下面题还有别的思考方法吗? 1. 95分,自然常识99分,把英语的分数忘了,柳萍的英语考得多少分? 分析:求出五门功课的总分,再减去其他四门功课的等分,剩下的就是英语得分。 解: 五门功课的总分: 97×5=485(分) 英语得分: 485-(99+98+95+99)=94(分) 列综合算式: 97×5-(99+98+95+99)=94(分) 答:柳萍的英语考得94分。 2. 例10 90道口算题,他几分钟可以完成? 分析:关键是确定每分钟完成几道题。 解:小华每分钟完成: 30÷2=15(道) 7分钟可以完成: 15×7=105(道) 列综合算式:(30÷2)×7=105道 完成90道题需要: 90÷15=6(分钟) 列综合算式: 90÷(30÷2) =90÷15 =6(分钟) 答:小华7分钟可以完成105道题,老师布置90道题,他6分钟就可以完成。 3. (1)相遇及圆周相遇: 例一辆慢车以每小时33千米的速度,从上午10时由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快车从下午1时由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比慢车快13 , 下午4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只要知道慢车、快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即可。它们行驶的时间容易求出,慢车行驶的速度已经 给出,快车行驶的速度可以从“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快13 ”得出,即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13 )倍。 解:慢车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共行驶6小时,快车从下午1时到下午4时共行驶3小时,已知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3千米, 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快13 ,故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3×(1+13 )千米,由此求得, 慢车行驶的距离: 33×6=198(千米) 快车行驶的距离: 33×(1+13 )×3=132(千米) 甲、乙两地的距离: 198+132=330(千米) 列综合算式: 33×6+33×(1+13 )×3= 33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30千米。 例环形跑道一周长40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①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两人几分钟相遇?②两人4分钟相遇,甲每分钟比乙多走20米,甲、乙每分钟种走多少米?③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60米,几分钟后两人在原地相遇? 分析:①甲、乙两人的速度和就是甲、乙两人走完400米的速度,由此可求出几分钟相遇。 ②知道了相遇时间,可以求出两人的速度和,进而求出每人的速度。 ③在原出发地相遇,可以从每人走1圈所花时间来看。甲走1圈需要10分钟,乙走1圈需要4006 =203 分钟。甲此可以看出, 乙走完3圈时,甲刚好走2圈。由此可以走出相遇时间。 解:①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每分钟: 40+60=100(米) 走完400米所花时间: 400÷100=4(分钟) 列综合算式: 400÷(40+60)=4(分钟) ②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每分钟: 400÷4=100(米) 乙每分钟走:(100-20)÷2=40(米) 甲每分钟走: 40+20=60(米) ③甲走1圈需: 400÷40=10(分钟) 乙走1圈需: 400÷60=203 (分钟) 因为两人在出发地相遇,可以看出甲走2圈,乙走3圈时两人刚好可以在出发地相遇,此时所花时间为: 400×2÷40=20(分钟) 或 400×3÷60=20(分钟) 答:①两人4分钟相遇;②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40米;③ 20分钟后两人在原出发地相遇。

典型应用题(一)

典型应用题(一) 一、什么是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并且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叫典型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相遇问题、归一应用题等。解这类应用题,要特别注意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掌握其解题规律。 二、求平均数应用题。 1、特点:已知几个不同的数(其中也可以有几个相同), 要在总和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 等的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解题规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量” 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 平均数”。例如:期末考试,小明语文得98分,数学得92分,这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三、“归一”应用题。 1、“归一”应用题: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如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的单价、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等,然后再求出所求的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2、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固定不变的“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总量或数量。 3、种类: (1)、一次归一问题:在“归一”问题中,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得“单一量”的,叫一次归一问题。(在解答时,求出单一量后,用乘法求新的总量的叫“正归一”,正归一问题也称直进归一问题)。 例如:一辆汽车3次可以运送15吨货物,照这样计算,运12次,一共可以运送多少吨货物? “正归一”数量关系: 分步列式:总量÷数量= 单一量,单一量X新的数量= 新的总量; 综合算式:总量÷数量X新的数量= 新的总量。(2)、反归一问题:求出单一量后,用除法去求新的数量的叫“反归一”,反归一问题也称逆转归一问题。例如:某工厂7天共生产1575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6750个零件需要多少天?“反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 分步列式:总量÷数量= 单一量,新的总量÷单一量= 新的数量。 综合算式:新的总量÷(总量÷数量)= 新的数量。(3)通过两步运算才能求出“单一量”的,叫二次归一问题。 例1:4头牛5天吃240千克青草。照这样计算,18头牛9天要吃多少千克青草?(二次正归一问题) 例2、某竹器厂编花篮,30人10天可以编1500个。照这样计算,60人要编制9000个花篮,需要多少天?(二次反反归一问题) 4、“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在解题词过程中,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校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这是正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计算时,有时求单一量必须经过两步除法才能求出,这是双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 四、“归总”应用题。 1、“归总”应用题是指解答时要先计算出总数量(称为“总”),然后再算出所要求的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归总”应用题暗含着“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这类应用题六年级时还可以用把比例知识来解答。) 2、“归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归总应用题也是两组同类数量关系复合构成的。解答“归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先求“总数”,且总数相等,然后根据总数量和题目中其他数量关系,求出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 例如:育才小学表演大型体操,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排成15行,每行站20名学生。若排成30行,每行应站多少名学生? “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单位数量X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 五、行程应用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 关系,计算相向、相背和同向运动等有关行程问 题的应用,叫做行程应用题。 1、特点:已知速度、时间和路程中的两个量,求第三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 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 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 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 等。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 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 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 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 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 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 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 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 -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 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 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 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 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 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类汇总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1份数量=总量÷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份数=另一总量÷(总量÷份数) 2 归总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 1份数量×份数份数=总量÷1份数量 另一每份数量=总量÷另一份数 3 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小数=(和-差)÷ 2 4 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较小的数=总和÷(几倍+1)较大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 5 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较小的数=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 6 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倍数=总量÷一个数量另一总量=另一个数量×倍数 7 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8 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9 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线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1 环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4 三角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3 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11 行船问题 【数量关系】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12 列车问题 【数量关系】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 13 时钟问题 【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00小学数学的典型应用题30类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目录 01 归一问题 (3) 02 归总问题 (4) 03 和差问题 (5) 04 和倍问题 (6) 05 差倍问题 (8) 06 倍比问题 (9) 07 相遇问题 (10) 08 追及问题 (11) 09 植树问题 (13) 10 年龄问题 (14) 11 行船问题 (16) 12 列车问题 (17) 13 时钟问题 (19) 14 盈亏问题 (20) 15 工程问题 (21) 16 正反比例问题 (23) 17 按比例分配问题 (25) 18 百分数问题 (27) 19 牛吃草问题 (29) 20 鸡兔同笼问题 (31) 21 方阵问题 (33) 22 商品利润问题 (34) 23 存款利率问题 (35) 24 溶液浓度问题 (36) 25 构图布数问题 (38) 26 幻方问题 (39) 27 抽屉原则问题 (40) 28 公约公倍问题 (42) 29 最值问题 (43) 30 列方程问题 (44)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 8、追及问题 9、植树问题 10、年龄问题11、行船问题 12、列车问题 13、时钟问题 14、盈亏问题 15、工程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17、按比例分配 18、百分数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1、方阵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23、存款利率问题 24、溶液浓度问题 25、构图布数问题 26、幻方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28、公约公倍问题 29、最值问题 30、列方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