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应用题精练

典型应用题精练
典型应用题精练

典型应用题精练(溶液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的内容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就知识点而言它包括小学所学2个重点知识:百分数,比例。

一、浓度问题中的基本量

溶质:通常为盐水中的“盐”,糖水中的“糖”,酒精溶液中的“酒精”等

溶剂:一般为水,部分题目中也会出现煤油等

溶液:溶质和溶液的混合液体。

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二、几个基本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1、溶液=溶质+溶剂

2、=100%=100%+??溶质溶质浓度溶液溶质溶液

三、解浓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寻找溶液配比前后的不变量,依靠不变量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

2、十字交叉法:(甲溶液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

形象表达:A B =甲溶液质量乙溶液质量B A =甲溶液与混合溶液的浓度差混合溶液与乙溶液的浓度差

注:十字交叉法在浓度问题中的运用也称之为浓度三角,浓度三角与十字交叉法实质上是相同的.浓度三角的表示方法如下:

3、列方程解应用题也是解决浓度问题的重要方法.

1、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比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2、 有两包糖,第一包糖由奶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4

1为奶糖;第二包糖由酥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5

1为酥糖。将两包糖混合后,水果糖占78%,那么奶糖与酥糖的比例是多少?

3、 甲种酒精4千克,乙种酒精6千克,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2%。如果甲种酒精和乙种酒精一样多,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1%。甲、乙两种酒精中含纯酒精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4、 若干升含盐70%的溶液与若干升含盐58%的溶液混合后得到含盐62%的溶液,如果每种溶液各多取15升,混合后得到含盐%的溶液,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多少升?

5、某商品按零售价10元卖出20件所得到的利润和按照零售价9元卖出30件所得到的利润相等,求该商品的进价。

6、 4千克浓度为30%的溶液和多少千克浓度为10%的溶液能混合成26%的溶液?

7、 有两种溶液,甲溶液的酒精浓度为10%,盐浓度为30%,乙溶液中的酒精浓度为40%,盐浓度为0。现在有甲溶液1千克,那么需要多少千克乙溶液,将它与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的酒精浓度和盐浓度相

等?

8、有浓度为30%的酒精若干,添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浓度为24%的酒精溶液。如果再加入同样多的水,那么酒精溶液的浓度变为多少?

9、有浓度为7%的盐水600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加大到10%,需要加盐多少克?

10、在浓度为5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中,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就可以配制成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

11、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用淡水将杯加满,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用淡水将杯加满,如此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12、水果仓库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400千克。一周后再测,发现含水量降低为80%,现在这

批水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13、有A、B、C三根管子,A管以每秒4克的流量流出含盐20%的盐水,B管以每秒6克的流量流出含盐15%的盐水,C管以每秒10克的流量流出水,但C管打开后开始2秒不流,接着流5秒,然后又停2秒,再流5秒……现三管同时打开,1分钟后都关上。这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含盐百分之几?

典型应用题精练(溶液浓度问题)参考答案

1、解法⑴抓住题目中的不变量——盐的数量。

设这杯盐水中有盐60克。

第一次加水后盐水的总量变为60÷15%=400克。

第二次加水后盐水的总量变为60÷12%=500克。

每次加入的水量为500-400=100克。

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

60÷(500+100)=10%

解法⑵设第一次加水后盐水的重量变为α千克。

盐的重量是α×15%=α。

第二次加水后盐水的总重量为α÷12%=α

每次加入的水量为α-α=α

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的浓度为α÷(α+α)=10%

答: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的浓度为10%。

2、⑴本题是一道简单的浓度问题。 我们以水果糖为突破口:第一包奶糖占41;水果糖占4

3。 第二包酥糖占51;水果糖占5

4。 将两包糖混合后,水果糖占78%,(相当于混合溶液)

根据浓度三角形,列出等式:

第一包×(78%-43)=第二包×(5

4-78%) 第一包︰第二包 = (

54-78%)︰(78%-43)=2︰3,

⑵ 把第一包糖的数量看作2份,第二包3份。则奶糖与酥糖的比例是:

(2×41)︰(3×5

1)=5︰6 答:奶糖与酥糖的比例是5︰6。

3、解: ⑴如果甲乙两种酒精各取4千克,因两种酒精取的一样多,所以混合在一起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61%。其中含纯酒精4×2×61%=4.88千克。

⑵甲种酒精4千克,乙种酒精6千克,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2%。其中含纯酒精(4+6)×62%=

6.2千克,6.2千克比4.88千克多-=1.32千克,多出的1.32千克纯酒精来自6-4=2千克的乙种酒精,因此乙种酒精的浓度为÷2==66%。

⑶4千克甲种酒精中含纯酒精(4+6)×62%-6×66%=2.24千克,因此甲种酒精溶液的溶度为÷4==56%。

答:甲种酒精溶液的溶度是56%,乙种酒精溶液的溶度是66%。

4、解1:⑴ 浓度70%的溶液×(70%-62%)=浓度58%的溶液×(62%-58%)

浓度70%的溶液︰浓度58%的溶液=(62%-58%)︰(70%-62%)=1︰2

⑵每种溶液各取15升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70%+58%)÷2=64%的溶液30升。

⑶浓度62%的溶液×(%-62%)=30升×(64%-%)

浓度62%的溶液︰30升=(64%-%)︰(%-62%)=3︰5

浓度62%的溶液= 30÷5×3 =18升

⑷ 这18升浓度62%的溶液是由浓度70%的溶液和浓度58%的溶液混合而成,他们的数量比是1︰2,所以浓度70%的溶液取了:

18×2

11 =6升 答:浓度70%的溶液取了6升。

5、 ⑴ 售价10元的利润×20 = 售价9元的利润×30

售价10元的利润︰售价9元的利润=30︰20=3︰2

按零售价10元所获得的利润是(10-9)×3=3元。

所以该商品的进价是10-3=7元。

答:该商品的进价是7元。

6、 4千克×(30%-26%)=浓度10%溶液数量×(26%-10%)

4千克︰浓度10%溶液数量 =(26%-10%)︰(30%-26%)=4︰1

浓度10%的溶液应该用4÷4×1=1千克。

答:应该取浓度10%的溶液1千克。

7、 ⑴ 要使混合后溶液的酒精浓度和盐浓度相等,那么混合溶液中含有的酒精的量和盐的量应该相等。 1千克甲溶液中含有酒精1×10%=千克;盐1×30%=千克。

盐比酒精多了-=千克;在混合溶液中应该加入酒精千克。

⑵ 乙溶液不含盐只含有酒精。所需的千克酒精因该由乙溶液提供,乙溶液的酒精溶度是40%,所以需要乙溶液÷40%=千克。

答:添加千克乙溶液就能使混合溶液中酒精和盐的浓度相等。

8、解:在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中,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为30:100;

在浓度为24%的酒精溶液中,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为24:100。注意到溶质的重量不变,且

30:100=120:400 24:100=120:500

故,若溶质的重量设为120份,则增加了500-400=100(份)的水。若再加同样多的水,则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变为:

120:(500+100)

于是,此时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20÷(500+100)×100%=20%

答:最后酒精溶液的浓度为20%。

9、解:变化前溶剂的重量为600×(1-7%)=558(克),

变化后溶液的重量为588÷(1-10%)=620(克),

于是,需加盐620-600=20(克),

答:需加盐20克。

10、解:将配制后的溶液看成两部分。一部分为100千克,相当于原来50%的硫酸溶液100克变化而来,另一部分为其余溶液,相当于由添加的5%的溶液变化而来。

100千克50%的溶液比100千克25%的溶液多含溶质:

100×(50%-25%)=25(千克)。

但溶质的重量不变,故这25千克溶质加到5%的溶液中使得浓度由5%变为25%,当然,这25千克溶质只是“换取”了5%溶液中25千克的溶剂。由此可得添加5%的溶液:

25÷(25%-5%)=125(千克)。

答:应加入125千克5%的硫酸溶液。

11、解:原来杯中含盐100×80%=80(克)

第一次倒出盐40×80%=32(克)

操作一次后,盐水浓度为(80-32)÷100=48%。

第二次倒出盐40×48%=(克),

操作两次后,盐水浓度为(80-32-)÷100=%,

第三次倒出盐40×%=(克),

操作两次后,盐水浓度为

(80-32--)÷100=%。

答: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浓度为%。

12、解:将水果看成“溶液”,其中的水看成“溶质”,果看成“溶剂”,含水量看成“浓度”。

变化前“溶剂”的重量为400×(1-90%)=40(千克),

变化后“溶液”的重量为40÷(1-80%)=200(千克)

13、解:A管1分钟里流出的盐水为4×60=240(克),

B管1分钟里流出盐水为6×60=360(克),

C管在1分钟里共流了60÷(2+5)=8(次)……(4秒),在余下的4秒里前2秒关闭,后2秒打开,故C管共流出水10×(5×8+2)=420(克),

从而混合后的溶液浓度为:

(240×20%+360×15%)÷(240+360+420)=10%。

答:这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含盐10%。

典型应用题(一)

课题--典型应用题(一)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一)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叫做正归一问题;另一种是求份数的,叫做反归一问题.归一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例题解析: 1. 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 2. 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 3. 某生产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现在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____天完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一) 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一条电车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发出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线路骑车前往甲站。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达甲站时,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5、甲、乙两人在河中游泳,先后从某处出发,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将游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7、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0.5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9、某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时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时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便立刻上车驶向学校,在下午2时40分到达。问:汽车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10、已知甲的步行的速度是乙的1.4倍。甲、乙两人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小时? 11、猎狗发现在离它10米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兔跑9步的路程狗只需跑5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却跑3步。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多少米路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常见典型应用题解答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应用题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在没有辅导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准确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其实很多典型应用题有其固定的解题规律,只要掌握,就容易做出正确答案。在此整理了小学阶段常见典型应用题,与大家一起分享! 1. 小明买了1支钢笔,所用的钱比所带的总钱数的一半多0.5元;买了1支圆珠笔,所用的钱比买钢笔后余下的钱的一半少0.5元;又买了 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带了多少元钱? 解:还原问题的思考方法来解答。买圆珠笔后余下2.8+0.8=3.6元,买钢笔后余下(3.6-0.5)×2=6.2元,小明带了(6.2+0.5)×2=13.4元 2. 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在公元哪一年? 解: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岁。父亲比儿子大36-6=30岁。 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儿子的年龄就和年龄差相同,那么到那时儿子30岁。 所以,是在30-6+2007=2031年时。 3.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解:“恰好在中间”,我的理解是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假设一只甲虫A行在红甲虫的前面,并且让红甲虫一直保持在蓝甲虫和A甲虫的中点上。那么A甲虫的速度每分钟行13×2-11=15厘米。当A甲虫和黄甲虫相遇时,就满足条件了。 所以A甲虫出发时,与黄甲虫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钟相遇。 即红甲虫在9:05时恰好居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4. 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解:车速提高1/9,所用的时间就是预定时间的1÷(1+1/9)=9/10,所以预定时间是20÷(1-9/10)=200分钟。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学习资料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两桶油共重45千克,把A桶的1/6倒入B桶后,这时A桶与B桶油重量相等,求A、B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5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段路两队合修15天能完成。甲队单独修6天,乙队单独修7天,共完成全部工程的。①乙队单独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②甲队单独修完这段路的需要多少天? 4、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2小时。快车和慢车同时开出,快车开出后因修车在路上停了2小时,多少小时后两才车相遇? 5、一根圆柱形水管,外直径是32厘米,管壁厚1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4.5米。这根水管每秒钟能流出多少千克水?(1立方厘米水重1克) 6、堆煤共有1680千克。第一堆用去1/3,第二堆用去1/4 后,两堆煤所余下的相等。问原来这两堆煤各有多少千克? 7、一份稿件,甲独抄10小时抄完,乙独抄12小时抄完。现在由甲乙两人合抄2小时,抄完这份稿件的3/4 还差20页,这份稿件有多少页?

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零件,两人零件的个数相等。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7小时相遇后,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5:6,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要甲队先做6天,乙队接着做8天,只能完成全部工作的2/3 。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12、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要20天,现在由甲、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13、一辆客车到某站有7/10的乘客下车,又有10人上车,这时车上人数是原来的2/5,原来这辆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4、有两袋米,甲袋装米10千克,如果从乙袋倒入1/3给甲袋两袋米一样重,乙袋原来装米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30类)汇编大全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小学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 两桶油共重45千克,把A 桶的 6 1 倒入B 桶后,这时A 桶与B 桶油重量相等,求A 、B 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2、 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5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 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段路两队合修15天能完成。甲队单独修6天,乙队单独修7天,共完成全部工程的 。 ①乙队单独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 ②甲队单独修完这段路的 需要多少天? 4、 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2小时。快车和慢 车同时开出,快车开出后因修车在路上停了2小时,多少小时后两才车相遇? 5、 一根圆柱形水管,外直径是32厘米,管壁厚1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4.5米。这 根水管每秒钟能流出多少千克水?(1立方厘米水重1克)

6、 堆煤共有1680千克。第一堆用去 31,第二堆用去4 1 后,两堆煤所余下的相等。问原来这两堆煤各有多少千克? 7、 一份稿件,甲独抄10小时抄完,乙独抄12小时抄完。现在由甲乙两人合抄2小时,抄完 这份稿件的3/4 还差20页,这份稿件有多少页? 8、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 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完成任务时, 乙给甲87个零件,两人零件的个数相等。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 甲、乙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7小时相遇后,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两车的速 度比是5:6,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典型应用题

牛吃草问题 1、牧场上长满青草,草每天均匀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了 10天,那么供25头牛可吃多少天 2、有一片牧场上的草均匀地生长。24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 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1天 3、牧场上有一片青草,可以供27头牛吃6天,供23头牛吃9天,如果每天牧草生长的速 度相同,那么这片牧草可供21头牛吃几天 4、牧场上有一片青草,24只羊6天可以把草吃完:20只羊10天也可以把青草吃完。那么 多少只羊12天可以耙青草吃完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贺琴 年级:小升初 授课时间: 科目:数学 学生签字:

5、24头牛6天可以将一片牧草吃完,21头牛8天也可以的将这片牧草吃完,如果每天牧 草的增长量相等,要使这片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几头牛吃这片牧草 沢一片牧草,每天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上的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80 只羊吃12天。如果1头牛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的吃草虽,那么10头牛和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8、有一片牧草,每天匀速生长,它可供27只羊吃30天,或可供29只羊吃24天。现有若 干只羊,吃了6天后卖了4只,余下的羊再吃2天将草吃完,那么原来有多少只羊 9、一块牧草,可供9头牛吃12天,也可供8头牛吃16天,现在开始只有4头牛吃,从第 7天起又意思啊若干头牛吃草,再吃6天吃完了所有的草,问从第7天起增加了多少头牛 10.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 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口头牛吃多少天

11^ 一只船发现漏水.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果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12.某火车站的检票口,在检票开始前已有一些人在排队,检票开始后每分钟有10人 前来排队检票,一个检票口每分钟能让25人检票进站。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检票开始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有两个检票口,那么检票开始后多少分钟就没有人排队 13.仓库里原有一批存货,以后继续有车运货进仓,且每天运进的货一样多,有同样的汽车运 货出仓。如果每天用4辆汽车,则9天恰好运完;如果每天用5辆汽车,则6天恰好运完。仓库里原有的货若用1辆汽车运则需要多少天运完 14.画展9点开门,但早就有人排队入场。以第一个观众来算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 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则9分钟后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则5分钟后就再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15.一水库存量一左,河水均匀入库。如果用5台抽水机,连续抽20天可将水库抽干: 如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两桶油共重45千克,把A桶的1/6倒入B桶后,这时A桶与B桶油重量相等,求A、B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5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段路两队合修15天能完成。甲队单独修6天,乙队单独修7天,共完成全部工程的。 ①乙队单独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②甲队单独修完这段路的需要多少天? 4、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2小时。快车和慢车同时开出,快车开出后因修车在路上停了2小时,多少小时后两才车相遇? 5、一根圆柱形水管,外直径是32厘米,管壁厚1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4.5米。这根水管每秒钟能流出多少千克水?(1立方厘米水重1克) 6、堆煤共有1680千克。第一堆用去1/3,第二堆用去1/4 后,两堆煤所余下的相等。问原来这两堆煤各有多少千克? 7、一份稿件,甲独抄10小时抄完,乙独抄12小时抄完。现在由甲乙两人合抄2小时,抄完这份稿件的3/4 还差20页,这份稿件有多少页? 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零件,两人零件的个数相等。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7小时相遇后,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5:6,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要甲队先做6天,乙队接着做8天,只能完成全部工作的2/3 。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12、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要20天,现在由甲、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13、一辆客车到某站有7/10的乘客下车,又有10人上车,这时车上人数是原来的2/5,原来这辆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4、有两袋米,甲袋装米10千克,如果从乙袋倒入1/3给甲袋两袋米一样重,乙袋原来装米多少千克? 15、某工厂有3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全厂职工总数的30%,第二、三车间人数的比是5:2 。已知第二车间比一车间多20人,这个工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16、有一个圆环,外圆周长62.8厘米,内圆周长56.52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17、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加工要10小时,乙每小时加工60个,现在甲、乙两人同时合做,完成时甲与乙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3:2,甲加工零件多少个? 18、新圩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2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1/3,实际多少天修完?19一根钢筋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5米,结果还剩45米,这根钢筋原来长多少米? 20、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米,轮宽1.2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5周。前进20分钟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2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7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52千米,3.5小时后与乙车还相距25千米,乙车每小时想多少千米? 22、甲乙两校共有1900人,从甲校毕业230人,从乙校毕业425人,这时甲校人数是乙校人数的2倍。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8、追及问题9、植树问题10、年龄问题11、行船问题12、列车问题13、时钟问题14、盈亏问题15、工程问题16、正反比例问题17、按比例分配18、百分数问题19、“牛吃草”问题20、鸡兔同笼问题21、方阵问题22、商品利润问题23、存款利率问题24、溶液浓度问题25 、构图布数问题26、幻方问题27、抽屉原则问题28、公约公倍问题29、最值问题30、列方程问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

典型应用题精练

典型应用题精练(溶液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的内容与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就知识点而言它包括小学所学2个重点知识:百分数,比例。 一、浓度问题中的基本量 溶质:通常为盐水中的“盐”,糖水中的“糖”,酒精溶液中的“酒精”等 溶剂:一般为水,部分题目中也会出现煤油等 溶液:溶质和溶液的混合液体。 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二、几个基本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1、溶液=溶质+溶剂 2、=100%=100%+??溶质溶质浓度溶液溶质溶液 三、解浓度问题的一般方法 1、寻找溶液配比前后的不变量,依靠不变量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 2、十字交叉法:(甲溶液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 形象表达:A B =甲溶液质量乙溶液质量B A =甲溶液与混合溶液的浓度差混合溶液与乙溶液的浓度差 注:十字交叉法在浓度问题中的运用也称之为浓度三角,浓度三角与十字交叉法实质上是相同的.浓度三角的表示方法如下: 3、列方程解应用题也是解决浓度问题的重要方法. 1、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的含盐百分比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2、 有两包糖,第一包糖由奶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4 1为奶糖;第二包糖由酥糖和水果糖组成,其中5 1为酥糖。将两包糖混合后,水果糖占78%,那么奶糖与酥糖的比例是多少? 3、 甲种酒精4千克,乙种酒精6千克,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2%。如果甲种酒精和乙种酒精一样多,混合成的酒精含纯酒精61%。甲、乙两种酒精中含纯酒精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4、 若干升含盐70%的溶液与若干升含盐58%的溶液混合后得到含盐62%的溶液,如果每种溶液各多取15升,混合后得到含盐%的溶液,第一次混合时含盐70%的溶液取了多少升? 5、某商品按零售价10元卖出20件所得到的利润和按照零售价9元卖出30件所得到的利润相等,求该商品的进价。 6、 4千克浓度为30%的溶液和多少千克浓度为10%的溶液能混合成26%的溶液? 7、 有两种溶液,甲溶液的酒精浓度为10%,盐浓度为30%,乙溶液中的酒精浓度为40%,盐浓度为0。现在有甲溶液1千克,那么需要多少千克乙溶液,将它与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的酒精浓度和盐浓度相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资料讲解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完整版)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分类讲解附带例题和解题过程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以下主要研究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 份数量x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 - 5 = 0.12 (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 x 16= 1.92 (元) 列成综合算式0.6 -5X 16= 0.12 x 16= 1.92 (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 -3-3= 10 (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 X 5X 6= 300 (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 - 3- 3X 5X 6= 10X 30= 300 (公顷) 答:5 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 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 - 5-4= 5 (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 X 7 = 35 (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 - 35= 3 (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 -(100- 5-4X 7)= 3 (次) 答:需要运 3 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 ,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X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十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 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 3.2 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 米。原来做791 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 X 791 = 2531.2 (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 - 2.8 = 904 (套) 列成综合算式3.2 X 791 - 2.8 = 904 (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 2 小华每天读24 页书,12 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 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 X 12 = 288 (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 - 36= 8 (天) 列成综合算式24 X 12-36= 8 (天)答:小明8 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 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 X 30= 1500 (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 -(50+ 10)= 25 (天) 列成综合算式50 X 30-(50+ 10)= 1500-60= 25 (天)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典型应用题(一)

典型应用题(一) 一、什么是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并且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叫典型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相遇问题、归一应用题等。解这类应用题,要特别注意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掌握其解题规律。 二、求平均数应用题。 1、特点:已知几个不同的数(其中也可以有几个相同), 要在总和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 等的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解题规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量” 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 平均数”。例如:期末考试,小明语文得98分,数学得92分,这两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三、“归一”应用题。 1、“归一”应用题: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如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的单价、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等,然后再求出所求的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2、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固定不变的“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总量或数量。 3、种类: (1)、一次归一问题:在“归一”问题中,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得“单一量”的,叫一次归一问题。(在解答时,求出单一量后,用乘法求新的总量的叫“正归一”,正归一问题也称直进归一问题)。 例如:一辆汽车3次可以运送15吨货物,照这样计算,运12次,一共可以运送多少吨货物? “正归一”数量关系: 分步列式:总量÷数量= 单一量,单一量X新的数量= 新的总量; 综合算式:总量÷数量X新的数量= 新的总量。(2)、反归一问题:求出单一量后,用除法去求新的数量的叫“反归一”,反归一问题也称逆转归一问题。例如:某工厂7天共生产1575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6750个零件需要多少天?“反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 分步列式:总量÷数量= 单一量,新的总量÷单一量= 新的数量。 综合算式:新的总量÷(总量÷数量)= 新的数量。(3)通过两步运算才能求出“单一量”的,叫二次归一问题。 例1:4头牛5天吃240千克青草。照这样计算,18头牛9天要吃多少千克青草?(二次正归一问题) 例2、某竹器厂编花篮,30人10天可以编1500个。照这样计算,60人要编制9000个花篮,需要多少天?(二次反反归一问题) 4、“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在解题词过程中,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校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这是正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计算时,有时求单一量必须经过两步除法才能求出,这是双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 四、“归总”应用题。 1、“归总”应用题是指解答时要先计算出总数量(称为“总”),然后再算出所要求的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归总”应用题暗含着“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这类应用题六年级时还可以用把比例知识来解答。) 2、“归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归总应用题也是两组同类数量关系复合构成的。解答“归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先求“总数”,且总数相等,然后根据总数量和题目中其他数量关系,求出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 例如:育才小学表演大型体操,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排成15行,每行站20名学生。若排成30行,每行应站多少名学生? “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单位数量X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 五、行程应用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 关系,计算相向、相背和同向运动等有关行程问 题的应用,叫做行程应用题。 1、特点:已知速度、时间和路程中的两个量,求第三

小学数学21道典型应用题总结+例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 (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 (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 (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 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 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 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 等。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 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 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 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 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 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 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 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 -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 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 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 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 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 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