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论文窟目: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作者:孙化蓉

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单一图片来源:自拍前言

问题的提出

建设部印发的《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

【20021240号)增加了生物(重

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

划一章的内容,城市绿地景观向

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是给规划师

敲响了警钟:城市绿地当中,哪

一类绿地是在体现生物多样性

方面是最逊色的。城市当中的防

护绿地,是紧紧跟随污染布置的

一类绿地,因其所处的位置和所服务的对象是应该原远离人群的,所以,多样性也远离了它。这就是防护绿地存在的问题:因为景观单一,所以,它没有发挥它被赋予的功能。

布局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陈自新等研究表明北京不同类型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差别很大(从生态、景观、社会角度出发),公园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最高,其次是附属绿地,最差的是防护绿地(片林)。

防护绿应在改善城市环境及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通过对城市绿地环境效应的分析发现绿化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状况对于绿地系统总体生态效益的发挥更为重要。因此,目前对于防护绿地应该进行的工作是优化它的结构,在绿地规划时,针对不同的荇染源科学进行布局结构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运用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的形成是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反言之,这种结构的形成对与环境的变化呈动态稳定性,即功能与结构的作用与反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这一原理,合理布置防护绿地的结构,使之真正发挥“防护”的功能。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多样的布局结构形式,即景观多样性的一个方面——多样的结构形式。

污染简述

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一方面与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抗性、叶面积指数、叶片特性、绿量等),同时取决于污染的种类和特性。城市当中的污染有气流运动、

噪声、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氟化氢等)、污水、电磁辐射污染等。

本文研究的城市防护绿地绿

地是指上述狭义意义上的防护绿地,

是在建成区范围之内的,具有卫生、

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1.1.3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及相关定

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按《标准》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

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

团隔离带等。1.1.3.1卫生隔离带

图1-1永潍两侧的卫生隔离带

图片来探:拍摄于郅料城市卫生隔离带是指在城市非工业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文教区、机关行政区等)与工业用地、道路(街道)、石油气站、煤厂、垃圾处理场、水源地等之间规划建设的绿带,具有防护隔离的作用”’421。

如邳州六宝河两侧疏密有秩的防护林带结合原生自然草坡驳岸共同过滤水体污染杂质、给水生物提供栖息之所、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构成优美的水岸线景观(图1.1)o1.1.3.2道路防护绿地

在这里,从防护绿地与附属绿地中道路绿地的区别中

图1-2高压走廊绿带

图片来源:拍摄予临沂理解道路防护绿地所涵盖的内容。

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

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道路防护绿地:是位于道路红线之外的带状绿地,一

般在城市快速干道或者城市外围道路两侧设置,包括建成

区范围的公路、铁路两侧的绿地踟。

I.1.3.3城市高匿走廊绿带

高压线路属于高度危险设施,从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

压产生较强的工频电场辐射。同一高压线下电场强度亦有

规律性的变化。根据同一或不同高压线下的不同电场辐射

强度,布置一定宽度、不同树种搭配的防护绿地来过滤、

吸收和阻隔电磁辐射,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图1-2)。

1.1.3.4防风林

我国季风地区的城市大都受污染累加的影响:冬季城市的南部、夏季城市的西部,空气平均质量较差【5】。对于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城市,在其上风方向布置挡风林,保护城市

免受风沙、粉尘等侵袭[11;在下风方向上布置引风林,引导夏季风到城市中心,增加城

市空气的置换次数,让污浊空气从城市中排出口1(图1—3)。

1.1.3.5城市组团隔离带:

为使城市各个组团避免相互干扰,而在组团间设隔离

带。城市组团隔离带在空间上划分城市各个区,成为各个

功能区的边界,起到隔离作用;在生态、社会、形象服务

功能上又为相邻片区提供过渡软连接,发挥联系作用。其

内部功能分化,需根据两侧相邻城市功能区的性质来决定

组团隔离带两侧的功能。1.2城市防护绿地与相关绿地的关系

1.2.1并列关系

图l_3城市引风置换空气

来源:中国园林200l城市防护绿地与公园、生产、附属绿地并列为城市绿地的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城市绿地的系统功能,改善城市气候,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现象,防污染,改善城市卫生条件状况。防护绿地与公园绿地结合,增加“绿点”、“绿线”的分维数(斑块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1);防护绿地中的城市组团隔离带依据其规模大小和周围的用地情况可增设游憩设施,适时向公园绿地转化,如城市组团隔离带;防护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地结合可以构建城市绿地的结构框架,是城外、城内物流、能流的系带。

1.2.2互含关系(由于功能的互含导致的结构互含)

1.2.2.1防护绿地与公园绿地:

图1-4绿屏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一般而言,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的界线比较明确。公园是以游憩为主要功能,防护绿地以卫生、隔离、安全防护为主要功能,两者功能的重叠部分是兼具生态作用。因此功能上的互含使得两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对于有游憩设施但周围有污染的绿地,分类时划分为公园绿地(主要功能是游憩),但在绿地结构上采用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形式。如盐城市绿屏园(图l-4),园南侧有工业污染,因此临污染的一侧布置以水杉、雪松为主、广玉兰、夹竹桃等抗污树种补充的紧密结构的防护林带,将园北侧的游憩环境与污染

源划分成两个不相联系的空间。污染气体向南侧扩散的部分受到防护林带的抑制和过滤吸

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保证公园游憩不受污染干扰。

1.2.2.2防护绿地与生产绿地

不同于传统粗犷式布置,

现代生产绿地趋向是:生产大

规格苗术,无论这些大苗木是

引自外地亦或乡十生长而来;

植物品种多样化;苗术搭配更

趋合理,不仪具台观赏、科普

的作用,同刚’征城市绿地里扮

演发挥生态效益的重要角色。

因此,同样的功能——生态功图1—5临沂市绿地系统规划生产与防护绿地的结合

能使得生产绿地的布局结构图片来源: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同林学院

必须考虑周围环境的相容。在

布局上尽量结合防护(如结合组团隔离带),在结构上既考虑层次物种多样,又要避免过于杂乱影响起苘。如(图1-5)临沂市罗庄苗圃,位于兰山区和罗庄区之间的城市组团隔离带当中,东、南、北三个方向上邻接快速干道(蒙山大道和清河北路)和铁路(兖石铁路),这决定该苗圃的内部结构形式应为“盆地式”,周边为落叶、阔叶树种为骨干树种的疏透结构拉叫的乔、灌、草、藤复层结构林带,保护中央苗木的生长安全。

1.2.2.3防护绿地与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巾的道路绿地、对外交通绿地、工业附属绿地等因其所处的位置是在单位建筑红线内,因此其分类没有体现功能性,而是按所属单位的性质来划分。然而,这些绿地的功能亦是以防护为主,在发挥整个城市的防击r暾益时,和防护绿地实属一体,是防护绿地主要防护功能的补充和延续,因此在布局结构依据其具体的防护对象、与主要防护绿地的位置关系等来延续和扩展防护绿地的结构形式。

1.3防护绿地与绿地系统的关系——嵌套关系

在一个岛屿生物系统中,在小岛屿中出现的物种多数也{i{现在物种相对丰富的大岛屿中【7778?79'80-818“,这一随机分布格局队8”,通常也称为嵌套结构。一系列根据物种数排列的物种组合,假如小的组合是大的组合的完全子集,则这一系列的物种组合组成完全的嵌套结构。嵌套结构随后被证明是岛屿群落组成的普遍格局,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生物类群和合所有的岛屿生境类型中隅4】。嵌套结构在保护生物学上具有特殊意义瞄…,它被认为是分析群落组成机制的重要工具,足群落结构的重要指标瞄”。

防护绿地与绿地系统的关系是人工创造的具有嵌套关系的景舰,作为绿地系统地子系统,它有着整体景观的部分功能和结构:

(1)功能的嵌套: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子系统的防护绿地具有卫生防护、隔离等生态

图2-1植物群落成层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刨们的生长、发育和消衰也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同[231。

成层性是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群落(地上分层)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一地衣层[24?251(城市建成区内不含苔藓一地衣层),(图2.1)。

成层结构是群落选择

的结果,也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矛盾统一的反应。它以方面缓和了植物之间争夺日光(地上成层)、水分和矿物营养(地下成层)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植物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愈复杂,对生态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愈多。各层之间在利用和改造环境中,具有层的互补作用。群落成层性的复杂程度,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指示[241。

植物群落垂直成层现象的复杂性和其综合生态效益成正相关m’721,但针对单个的具体污染源而言,复杂的垂直结构不一定是最佳选择,而是由污染的特征来决定植物的垂直搭配。

2.2.3水平结构

植物群落的物种搭配不一致,水平分布也不一致,有的呈均匀的分布,有的成群成组的出现,这是由于群落内部因素的局部不均匀性造成的,也是和不同植物种的习性相适应的㈤。在城市绿地中采用这种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植物结构形式,可以较有效的实现城市的防护功能。

2.2.3.1植物种类的搭配

植物群落中,由于生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植物种类和群落外貌就有不同,植物种类的差异和种类的多少会影响群落的外貌和功能。例如在沼泽或湿地的边缘,植物群落常呈带状,深水中是浮水植物带,浅水处是芦苇,其外又有苔草带。或者是致密的纯林,林缘也有阳性的乔木树种生长,其外有灌木带,灌木带外还可能有面积或大或小的草原带。同一林带里有不同的植物搭配并有合理的树种比例,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提高和构建稳定的城市环境。

城市中防护绿地的植物选择应是抗污染的树种:即能正常或较正常的长期生活在一定污染(有害气体、粉尘、噪声、风等)的环境中,植株本体基本不受伤害,或受害轻微,慢性伤害症状不明显;在受污染袭击后,植物生理机能没有受到不可逆性的伤害,或植株在受害后生长恢复较快,能迅速萌发新枝叶,形成新的树冠;在污染点大面积分布区内只

有少数植株或叶片受害的树种f58j。

抗污染的树种虽然在种类上少于城市一般运用的乡土树种种类,但可以在多样的配置形式、不同龄级树种以及速生、慢生树种的搭配等方面来提高城市防护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如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优势树种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树种如:毛白杨、垂柳、旱柳、白蜡、臭椿、泡桐等组成的防护林带,在远期形成优势树种如银杏、刺槐、胡桃、油松等为主体的生态群落剐J。

2.2。3。2植物个体的空问分布类型

1.均匀型分布:各个个体等距离分布,当有机体能够占有的空间比其所需要的大,则在分布上压力较小,这样常呈均匀分布。城市中人【栽植的绿地群落一般都在人为f:扰下呈均匀分布‘州,(图2.2)。

围2-2均匀型分布、丛块型分布和随机型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植物群落学1982.6

2.丛块型分布:个体成块状或团状分布,大多数自然情况下,植物种根据各自得发展空间以及种间相互作用,形成相对防调的自然型分布瞄1的群落。虽然城市人工生态系统防护绿地一般是根据不同的防护功能呈规则式丛块状布置,但自然式丛块型的布置能更好建立相对稳定的种闯关系,形成整体功能大于植物个体之和的体系,能够更好实现城市的防护效益。

3.随机型分布:个体分布是偶然的,即个体的

分布完全与机会符合,或者说每个个体的出线都有

同等机会瞄】。随机分布在自然界和城市中都不很常

见,因此不做赘述。

Z.2.3.3植物群落的镶嵌性:

小群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态因子的不均匀

性,它的存在决定了群落出现的镶嵌性。镶嵌性是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出现此特征与植物

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有密切关系叫]。

在城市防护绿地规划时,要考虑不同城市绿地图2-3绿地分布的均衡性及不均匀性与工业小群落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均衡性。不均匀性即小用地布局的关系示意

群落的大小、群落间距、分维数(斑块形状的不规图片来源:自刨

则性和复杂性)‘“1等特征的不均匀性或不同等性;均衡性是指功能或发挥的生态效益的均衡,因城市各个区域污染强度不同,要求不同类型、数量、特征的防护绿地进行不同程度的生态补偿,污染强度高的区域绿地数量多、面积大、连结度高,以达到污染强度低的区域的环境质量水平。防护绿地(城市绿地)分布的均衡性决定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如图2—3,为宿迁市城市绿地(包含规模较大的公园、生产、防护和附属绿地)分布的均衡及不均匀性与工业用地的关系。

2.2.4植物群落的时间结构

2.2.4.1龄级结构

年龄比例或者说不同年龄在种群内

分芾庸况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

植物群内的所有个体常常是处在不同的

生长发育时期,这些个体对环境的要求

和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在群落中的地位

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从理论上来说,

在一个较稳定的群落环境中,迁入和迁

出都应保持在最低量甚至不存在,这就

是各年龄级的分布趋于稳定[251。

城市中绿地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之

图2-4宿迁市玻璃厂内的防护林地结构单一?

一就是景观单一:功能单一、物种单一、

图片来源:自拍

龄级结构单一,导致空间结构单一,生

态效益低。如图2_4,宿迁市玻璃厂内的防护林地(实属附属绿地)为同龄的幼苗成行列栽植,功能和结构都过于单一。

生物多样性当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龄级结构的复杂多样性,冈此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时,需要确定优势树种(骨干和基调树种)的大小规格,合理进行搭配。2.2.4.2植物的季相

由于气候不同,植物群落外貌随着季候不同的现象叫季相,季相常常表现在色彩上,各种植物的不同花期、不同的叶色都是影响植物群落色彩的因子【2刊;还表现在植物落叶产生的景观变化。

树种配置结构模式要考虑季相交替,每个季节都有突出的景观区域,各个区域应确定不同的主要景观植物,形成季相交替、主景更换的景观系统【96J。

植物的季相随时问的多样变化可以针对不同的季节发挥不同的功能,如北方城市的道路防护绿地多采用落叶为主的常绿、落叶植物搭配的方式+,既可以在四季发挥生态功能,又保证冬季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同时,这种变化很容易在视觉上产生让人心里起伏的景观效果,如色叶植物在整个自然多样的群落空间里呈点状的搭配运用,使得城市防护绿地传统的‘琳业特征”向“城市景观特征”转变。

一层层片结构:纯乔林带,生态效益不佳,运用较少一q。

2.垂直结构

(1)成层性:加上草本,植物配置模式垂直结构表现为一层层片、两层层片、三层层片、四层层片结构等。

一层层片结构包括:草坪;乔木;灌木三种单层配置模式。

两层层片结构包括:乔+草搭配;灌+草搭配;乔+灌搭配;大乔木+小乔木

搭配。

三层层片结构包括:乔+灌+草搭配;大乔木+小乔木+草搭配。

四层层片结构包括:大乔木+小乔木+灌+草搭配。

六层层片结构:大乔木+小乔木+高灌木+矮灌木+匍匐性灌木+草搭配,去掉树木任一层为五层层片垂直结构模式,不常用瞒】。

(2)林带断面形状:防风林带营造时由于乔、亚乔、灌木、地被等的搭配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横断面形状。常见的断面形状有矩形、三角形(背风面垂直三角形、迎风面垂直三角形、等边或不等边三角形)、对称或不对称屋脊形、梯形、凹槽形等“41。(图3—1)。

矩形断面防风效果好;屋脊形(三角形)断面利于气体的上升与扩散;凹槽形利于粉尘的沉降与阻滞【l】,如噪声防护绿地的结构。

矩形断面示意梯形断面示意

三角形断面示意

凹槽断面示意

图3?1林带断面形状

图片来源:自创3冰平结构:

(1)树种配置方式(图3.2):

a、隔株配置:是两种以上树种彼此隔住或隔数株的配置。此法因不同树种间种植间距相近,种间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较早,多用于乔灌搭配[431,树种间组合主要有矩形(图

3-2一a)、“品”字形和随机形三种形式。

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4·0·11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6.1.4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起伏。主路纵坡不宜大于8%,山地主路纵坡不应大干12%。支路、小路纵坡不宜大于18%。当纵坡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 6.1.6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05m。 6.2.4 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必须设置宽2.OOm以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0m。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0.50m。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 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 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2季相seasonal appearance of plant 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 种植设计planting design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2.0.4 古树名木historical tree famous wood 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 树木。 2.0.5驳岸revertment 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 natural angle of repose 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 标高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 土方平衡balance of cut and fill 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 护坡slope protectlon 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2.0.10 挡土墙retalning wall 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2.0.11 汀步steps over water 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2.0.12 园林建筑garden building 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卫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2.0 13 特种园林建筑special garden building 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2.0.14 园林小品small garden ornaments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do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绿地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 质量。 (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 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 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 (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 3 基本规定 3.0.1城市绿地设计内容应包括:总体设计、单项设计、单体设计等。3.0.2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明确绿地的范围和性质,根据其定性、定位作出总体设计。 3.0.3城市绿地总体设计应符合绿地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生产等作用,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效果。 3.0.4城市绿地设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设计理念。 3.0.5城市绿地布局宜多样统一,简洁而不单调,各分区间应有机联系。城市绿地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3.0.6不同性质、类型的城市绿地内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占用地总面积(陆地)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生态习性、种植形式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性。 3.0.7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250mm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 3.0.8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术必须原地保留。 3.0.9城市绿地的建筑应与环境协调,并符合以下规定: 1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公园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憩,服务、管

理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3%,大型公园绿地宜为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 2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3.0.10城市开放绿地的出入口、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 3.0.11地震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 3.0.12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3.0.13城市开放绿地应按游人行为规律和分布密度,设置座椅、废物箱和照明等服务设施。 3.0.14城市绿地设计应积极选用环保材料,宜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中水等资源。 3.0.15城市绿地中道路、广场等的铺装宜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 4 竖向设计 4·0·1城市绿地的竖向设计应以总体设计布局及控制高程为依据。4·0·2竖向设计应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要求,有利于雨水的排蓄,有利于创造多种地貌和多种园林空问,丰富景观层次。 4·0·3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宜保护、利用,必要时可因地制宜作适当改造,宜就地平衡土方。 4·0·4对原地表层适宜裁植的土壤,应加以保护并有效利用,不适宜栽植的土壤,应以客土更换。 4·0·5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 50420-2007(2016年版) 目录 1总则 3基本规定 4竖向设计 5种植设计 6道路桥梁 6.1 道路 6.2 桥梁 7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7.1 园林建筑 7.3 厕所 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 7.7 园灯 7.9 标识 8给水、排水及电气 8.1 给水 8.2 排水 8.3 电气

1总则 总则 1.0.1 城市绿地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自然共存,有利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游憩环境,设计要体现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各种设施的安全。 1.0.2 本规范适用的范围: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 1.0.4 绿地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 3.0.1 城市绿地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为区别“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单项绿地的总体规划统一称为绿地总体设计。 3.0.2 绿地设计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其用地范围既不能超出总体规划范围,更不得被任何非绿地设施占用或变相占用;绿地的出入口设置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流量、标高、附近人口密度、人流量等因素。 3.0.4、3.0.5 城市绿地设计是一项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创作活动.要继承弘扬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并借鉴吸收国内外绿地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技艺,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审美情趣,不断探索、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和个性特色的城市绿地。 3.0.6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化用地面积占总用地比例必须符合法定比例。城市绿地内的水面大小差别很大,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绿色植物种植面积采用按陆地面积大小确定比例。

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

l 论文窟目:城市防护绿地的布局与结构作者:孙化蓉

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单一图片来源:自拍前言 问题的提出 建设部印发的《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 【20021240号)增加了生物(重 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 划一章的内容,城市绿地景观向 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是给规划师 敲响了警钟:城市绿地当中,哪 一类绿地是在体现生物多样性 方面是最逊色的。城市当中的防 护绿地,是紧紧跟随污染布置的 一类绿地,因其所处的位置和所服务的对象是应该原远离人群的,所以,多样性也远离了它。这就是防护绿地存在的问题:因为景观单一,所以,它没有发挥它被赋予的功能。 布局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陈自新等研究表明北京不同类型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差别很大(从生态、景观、社会角度出发),公园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最高,其次是附属绿地,最差的是防护绿地(片林)。 防护绿应在改善城市环境及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通过对城市绿地环境效应的分析发现绿化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状况对于绿地系统总体生态效益的发挥更为重要。因此,目前对于防护绿地应该进行的工作是优化它的结构,在绿地规划时,针对不同的荇染源科学进行布局结构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运用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的形成是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反言之,这种结构的形成对与环境的变化呈动态稳定性,即功能与结构的作用与反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这一原理,合理布置防护绿地的结构,使之真正发挥“防护”的功能。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多样的布局结构形式,即景观多样性的一个方面——多样的结构形式。 污染简述 防护绿地的布局结构一方面与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抗性、叶面积指数、叶片特性、绿量等),同时取决于污染的种类和特性。城市当中的污染有气流运动、 噪声、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氟化氢等)、污水、电磁辐射污染等。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各2m—5m;26m至60m的,两侧各5m—10m;60m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m。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m,省道各15m,县(市)道各10m,乡(镇)道各5m。 2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3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20m。 4 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550千伏的不少于50m;220千伏的不少于36m;110千伏的不少于24m。 5沿涌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5m;江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30m;水源涵养林带宽度各不少于100m;刘希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为100—300m。 上海的规定(DBJ08—18—91):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1.00m。2. 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园林工程现场管理一本通》中的相关规定: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1m。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高压输电线路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35kV和110kV的高压线,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准高23m。高压线与两旁建筑、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kV电线是6.5m,110kV电线是8.5m.220kV电线则是11.2m。高压线杆塔的间距:35kV的为150m,110kV的为200~300m

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知识重点: ?1.重点掌握城市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内容。 ?2.掌握道路绿地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各类防护绿地的绿化要求;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的网络基础。因此,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状或网状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城市之中,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从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达到调节街道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改善街道的小气候,美化城市、方便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节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我国现有城市中道路可分为 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在绝大多数城市均选用此种道路模式。一般次干道、支线道路在10——40米宽的尺寸下,都采用一板两带式,道路横向距离近、障碍少,及经济又实用,管理也便利。 1、优点:简单整齐,占地少,结构简单比较经济,管理方便。 2、缺点: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二板三带式———道路在中间一条绿带隔离下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一般城市主、次干道在40米以上尺寸,为了分离不同车辆混流、车流,提高交通效率,均采用此种模式。 二板三带式 1、优点: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 2、缺点: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 优缺点: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汇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 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A绿地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 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 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 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 公园绿地 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防护用地 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某些夏季炎热的城市,应考虑设置通风绿带,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可结合水系),形成透风走廊,使季风吹到建成区内部。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2季相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 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famouswood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 树木。 2.0.5驳岸revertment 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naturalangleofrepose 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土方平衡balanceofcutandfill 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护坡slopeprotectlon 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2.0.10挡土墙retalningwall 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2.0.11汀步stepsoverwater 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2.0.12园林建筑gardenbuilding 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卫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2.013特种园林建筑specialgardenbuilding 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2.0.14园林小品smallgardenornaments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2.0.15绿墙greenwall 用枝叶茂密的植物或植物构架,形成高于人视线的园林设施。 2.0.16假山rockwork,artificialhill 用土、石等材料,以造景或登高揽胜为目的,人工建造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2.0.17塑石man-maderockery 用人工材料塑造成的仿真山石。 2.0.18标识singormarker

绿地规划知识点

绿地规划知识点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

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

规范要求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 第四十七条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类。 第四十八条公园绿地相关指标应按相关专项规划内容执行。 第四十九条防护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防护绿地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产生有害性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建卫生防护林带,且宽度不小于50 米; 2.水库四周的绿地宽度应不小于30米; 3.海岸防风林带宽度应根据《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规定:泥岸地段不少于100米;沙岸地段应不少于200米;岩岸地段不少于临海第一重山; 4.城市垃圾处理场周边的卫生防护林带宽度不宜小于300米; 5.古树名木应将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作为保护区范围,遇斜杆的古'.

树名木,其保护区为树干外扩7米的区域范围;古树保护区外扩5米的区域为 建设控制区,并严禁于3米的范围内埋设地下管线; 6.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 第五十条道路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道路绿地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除古城保护区的传统街道外,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为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乔木栽植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 2.根据《创建森林城市》活动要求,种植乔木林带必须2行或2行以上;种植乔木分车绿带宽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道路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 3.交通岛绿地应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保证行车视线通透; 4.互通式立体交叉绿岛宜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形成开敞的绿化空间,草坪可孤植树、点缀花灌丛,立交桥下绿化应种植耐阴小乔木及灌木地被以适应光照不足的环境,桥体、桥柱、桥台等墙面应进行垂直绿化。 第五十一条在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两侧应设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带内不宜设置停车泊位,若确有需要,停车泊位等硬质地面不得超过路段内道路绿化带面积的 30%,且不得破坏绿化的连续性。绿化带宽度按以下规定控制: 1.快速路两侧应控制30米; 2.城市交通性主干路两侧应控制20米。 第五十二条在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设置绿化景观控制区(又称交叉口绿化景观控制区)。交叉口绿化景观控制区按下列规定控制: 1.交叉口绿化景观控制区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 1)立交路口匝道红线外侧不宜小于50米; '.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城市防护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各2m—5m;26m至60m的,两侧各5m—10m;60m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m。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m,省道各15m,县(市)道各10m,乡(镇)道各 5m。 2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3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20m。 4 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550千伏的不少于50m;220千伏的不少于36m;110千伏的不少于24m。 5沿涌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5m;江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30m;水源涵养林带宽度各不少于100m;刘希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为100—300m。 上海的规定(DBJ08—18—91):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2. 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中的相关规定: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1m。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35kV和110kV的,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准高23m。高压线与两旁建筑、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kV电线是6.5m,110kV电线是8.5m.220kV电线则是11.2m。高压线杆塔的间距:35kV的为150m,110kV的为200~300m 其宽度除应符合国家规定外,走廊内的绿化种植宜以草坪、低矮、小乔木为主。规划要求110KV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25米,绿带内植物顶部距离高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精)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一)规划基本理念 城市绿色廊道理念: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廊道简单地说,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湿地理念: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带,河带密集,水系发达,存在大量湖泊、池塘,土地潮湿,又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湿地环境特征,尤以万江区地带特征为最。湿地退化和受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其内在实质是系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减弱与破坏,而在外在表现上则是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自然景观的丧失。由于生态演替的作用,只要克服或消除自然的或人为的干扰压力,并且在适宜的管理方式下,湿地环境是可以恢复的,恢复湿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再现一个自然的、自我持续的生态系统,使其与环境背景保持完整的统一性。 系统建构: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上城市发展的目标,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可以使其纳入更大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去,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建立科学的城市绿色环境,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各类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结构、功能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建构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最高目标。 (二)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原理为基础,以绿廊和河岸湿地为理念,以城市设计方法为手法进行绿色空间形态布局,提出“一网、二环、二轴”的绿色空间结构模式的布局。 一网:建构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网络。运用绿色廊道理念,在东莞市东江两岸沿线、市区内部规划开辟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结合城市主导风向,把城市外围的生态信息,如空气、绿化等引入城市中心区域,绿色廊道与道路绿化结合形成绿化空间网络系统,从而保证城市在绿色网络中良性运行,每段绿廊、每段道路绿化和每个绿化节点,都尽可能体现出自然生态的氛围。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改善生态和景观,保证城市绿地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健康、环保、美观、防 护等基本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地设计。 1(0(3城市绿地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1(0(4城市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 2(0(1城市绿地 urbangreen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五大类。2(0(2季相 seasonalappearanceofplant 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2(0(3种植设计plantingdesign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绿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0(4古树名木historicaltreefamouswood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本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2(0(5驳岸 revertment 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6土壤自然安息角soilnaturalangleofrepose 土壤在自然堆积条件下,经过自然沉降稳定后的坡面与地平面之伺所形成的最大夹角。 2(0(7标高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箅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8土方平衡balanceofcutandfill 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基本相符。 2(0(9护坡slopeprotectlon 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2(0(10挡土墙retalningwall 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2(0(11汀步stepsoverwater 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2(0(12园林建筑gardenbuilding 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卫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2(013特种园林建筑specialgardenbuilding 绿地内有特殊形式和功能的建筑,如动物笼舍、温室、地下建筑、水下建筑、游乐建筑等。 2(0(14园林小品smallgardenornaments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2(0(15绿墙 greenwall 用枝叶茂密的植物或植物构架,形成高于人视线的园林设施。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各2m—5m;26m 至60m的,两侧各5m—10m;60m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m。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m,省道各15m,县(市)道各10m,乡(镇)道各5m。 2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3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20m。 4 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550千伏的不少于50m;220千伏的不少于36m;110千伏的不少于24m。 5沿涌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5m;江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30m;水源涵养林带宽度各不少于100m;刘希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为100—300m。 上海的规定(DBJ08—18—91):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2. 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中的相关规定: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 1m。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35kV和110kV的,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 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 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 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如对本规划 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 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 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 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 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 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 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 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 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考虑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 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 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 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 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 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 号文件)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 ●《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 ●《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 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

城市防护绿地规范城市防护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m以下的,两侧各2m—5m;26m至60m的,两侧各5m—10m;60m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m。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m,省道各15m,县(市)道各10m,乡(镇)道各5m。 2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3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20m。 4 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550千伏的不少于50m;220千伏的不少于36m;110千伏的不少于24m。 5沿涌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5m;江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不少于30m;水源涵养林带宽度各不少于100m;刘希河两岸防护绿化带宽度各为100—300m。 上海的规定(DBJ08—18—91):树木与架空线的距离1.电线电压38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2. 电线电压3300伏至10000伏,树枝至电线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不小于3.00m。《》中的相关规定: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1m。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35kV和110kV的,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准高23m。高压线与两旁建筑、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kV电线是6.5m,110kV电线是8.5m.220kV电线则是11.2m。高压线杆塔的间距:35kV的为150m,110kV的为200~300m 其宽度除应符合国家规定外,走廊内的绿化种植宜以草坪、低矮、小乔木为主。规划要求110KV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25米,绿带内植物顶部距离高压线垂直距离不小于4米;220KV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35米,绿带内植物顶部距离高压线垂直距离不小于5米。”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绿地分类;3.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绿地大类;2.调整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3.调整附属绿地中类;4.调整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5.调整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6.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座22层,邮政编码:100083)。 本标准主编单位: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宜兴市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徐波郭竹梅刘冬梅赵锋 李金路贾俊李梅丹孙鸿洁 佟跃程鹏李悦何旭 宋洁郭倩梁治宇于一丁 涂胜杰傅徽楠

浙江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

浙江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市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内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第三条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应坚持以下原则: 植物生态适应性;突出季相变化;物种多样性;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合理配置;体现人工植物群落;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合理搭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 第四条我省地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选择适当的落叶乔木为基调,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 第五条城市公园绿地,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应以乔木为骨架,复层配置,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绿量,注重植物的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树种选择应丰富,重点突出其景观和遮萌功效。 第六条休闲、景观为主的广场绿地,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其它性质广场绿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提高绿地率;广场绿地植物配置应符合公园绿地的控制要求。铺装场地应从气候条件和功能实际需要出发,预留栽植穴,形成部分林荫覆盖硬地空间。对于已建成以大面积铺装和草坪为主的广场,要从调整规划设计入手加以改造,按指标要求补种适当规格乔、灌苗木。 第七条防护绿地,应结合近郊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形式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并种植或利用野生地被,达到林下地面全覆盖。树种选择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较深、萌芽力较强、抗倒伏的乡土树种(因害设防的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可根据特定功能要求设计并实施)。 第八条生产绿地用地面积应不少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根据其功能需要进行适当分区,并大量储备城市绿化常用树种苗木。 第九条居住绿地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植物布置应充分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隔热、私密等特定功能要求,高层、中高层住宅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鸟瞰效果,满足高楼居民的俯视要求。应多植庭荫树;多配置色叶植物、香源植物、保健植物,花灌木和多年生花卉;地被植物应选择管理粗放的观赏性品种;宜用藤本植物(攀援植物)等进行垂直绿化,以增加绿量,丰富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儿童、老人活动场所禁用有毒、有刺、带尖及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材料。 第十条其它附属绿地绿化,应根据用地性质和环境特点的不同,选择适合树种。可适当引种边缘性、观赏性、功能性强的树种;不宜选择速生早衰或生长过于缓慢的树种。绿地率应达到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指标规定》的要求。 第十一条城市道路原则上必须栽植行道树。各类分车带以及步行道外侧绿化带,乔灌木种植面积应占绿地面积的80%,其余为非林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注意适应增加常绿灌木比例,加强减噪功能。行道树应选择根深、干直、冠大、生长期长、耐修剪、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 第十二条交通岛绿化应保证行车视线通透。互通立交桥绿地乔灌木种植面积,应达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宜种植低矮的花灌木、小树丛、孤值大树等;桥下应种植耐荫植物、攀援植物,并对桥体进行垂直绿化。 第十三条风景林地等其它绿地的绿化应注重其自然生态性和观赏性。植物配置应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树型优美、叶色丰富、花果艳丽的乡土树种,以丰富林相,发挥其生态及观赏效果。第十四条地下车库、地下建筑覆土顶面高相对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不大于1米,平均覆土厚度不小于1米,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参照第四条规定执行,绿地率按100%计;平均覆土厚度小于1米,灌土及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