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2020年三维 (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及解放人类的阳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发表重要讲话:“________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横线处应填()

A.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选D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故D项正确。

2.(2019·浙江杭州学军中学2月月考)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等信息来看,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际上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制度,排除D项。

3.“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

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解析:选C根据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工业发展推动了工人走向革命联合,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工人由分散状态走向革命联合,排除A项;同理,排除B项;“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与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相左,排除D 项。

4.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许多人在发言中提出“现政府完全无能,应当下台,让位给联合内阁”。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则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上述情况说明当时俄国() A.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临时政府丧失群众基础D.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

解析:选A“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是在二月革命的前夕,资产阶级对沙皇统治的不满,“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则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表明二月革命前夕工人阶级对沙皇统治的不满,说明当时的沙皇统治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在二月革命后形成的,故B项错误;临时政府是在二月革命后建立的,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是在十月革命前夕,故D项错误。

5.(2019·浙江丽水二模)《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解析:选D由材料结合史实可知,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因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而面临崩溃,同时无产阶级壮大也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这就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故选D项;材料内容主要说明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并没有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说明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与工业革命促进自由主义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的侧重点在

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的原因,没有直接宣告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使命,排除C项。

6.(2019·浙江嘉兴4月适应性考试)《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可知,一个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之一,故选A项;题干材料从理论角度论述,而不是历史依据,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具体论述某一个时期社会状况,排除D项。

7.(2019·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月考)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

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

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

解析:选D示威中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选D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排除A项;此时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他们反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这次游行没有被镇压,说明没有丧失和平夺权的可能,排除C项。

8.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这一事件客观表明() A.临时政府外交政策发生转变

B.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确立

C.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

D.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

解析:选D材料中“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表明延续沙皇政

府的战争政策,俄国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选D项;材料中“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表明外交政策没有转变,排除A项;“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战后才确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排除B项;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是七月事件后,而非“1917年4月”,排除C项。

9.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成果,在它的指导下各国人民不断进行改造社会的尝试。其中,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发生在() A.法国B.德国

C.英国D.俄国

解析:选D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

10.(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

——加亚尔等《欧洲史》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这个过渡阶段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的含义和表现。(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为实现第二个阶段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提出的斗争策略和口号。列举俄国革命的成功在当时中国社会所形成的反响。(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得出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解答,分别从欧洲在世界上的财政和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冲击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削弱了英法,摧毁了四大帝国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原有的殖民体系等角度分析总结。第(2)问第一

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四月提纲》提出和平夺权;口号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第二小问,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还促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诞生,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答案:(1)含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或“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受到冲击”)

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欧洲经济,欧洲在世界上的财政和金融地位急剧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摧毁了四大帝国,美日乘机崛起;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冲击了原有的殖民体系。

(2)策略:和平夺权;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宣传十月革命;(或者答“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促成孙中山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