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单位:职务: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30分)

1.新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该远离居民住宅区、远离人群聚集区。(×)

2.《保障法》规定不得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用于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的商业经营活动。(√)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4.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美观、大方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无需考虑成本问题。(×)

5.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6.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可根据现实情况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不需提前规划。(×)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应享受任何补助。(×)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军队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军营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军民文化融合。(√)

10.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符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二、单项选择(40分)

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年3月1日起施行。(C )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2.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A )

A年报制度 B.月报制度 C.财务制度 D.管理制度

3.公众在使用公共文化设施时,应当遵守,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设施设备和物品。(B )

A.法律法规

B. 公共秩序

C.社会秩序

D.使用方法

4.公益性文化单位应当完善、丰富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并为公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C )

A.服务理念

B. 设备种类

C. 服务项目

D.服务宗旨

5.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者提供培训服务等收取费用的,应当报;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B )

A.街道办

B.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C. 村委会

D.社区

6.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B )

A.优势互补

B. 标准统一

C. 城乡结合

D.各自特点

7.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A )

A.城乡规划

B.城市规划

C.镇街规划

D.地方规划

8.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环保、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配置无障碍设施设备。(C )

A.特色

B.地域

C.节约

D.惠民

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

制度,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C )

A.监督检查

B.效果评价

C.考核评价

D.指标体系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

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A )

A.全民阅读

B.全面朗诵

C.全面创作

D.全面演唱

三、多项选择(30分)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下列哪些规定,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

A.侵占、挪用公共文化服务资金

B.擅自拆除、侵占、挪用公共文化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

或者妨碍其正常运行

C.未依照本法规定重建公共文化设施

D.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2.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违反下列哪些规定,由其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

A.未按照规定对公众开放

B.未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

C.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D.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

3.本法所称公共文化设施是主要包括(BC )

A.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超然台

B.美术馆、科技馆、王尽美纪念馆、体育馆

C.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人活动中心

D.市政府大楼、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ABC )

A.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用途不符的服务活动

B.对应当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收费或者变相收费

C.收取费用未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挪作

他用

D.收取费用除部分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外,部分费用用于招募社区

服务人员

5.下列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证发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B.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收取费用的,应当每月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

开放

C.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者提供培训服务等收取费用的,应当报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D.?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公示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临时停止开放的,应当及时公告

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2017.3.1日起施行。

2.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收取费用的,应当每月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3.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根据其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参与公众管理。

4.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5.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应当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6.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称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

7.公益性文化单位应当完善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

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并为公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8.国家鼓励经营性文化单位?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单位:职务: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30分) 1.新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该远离居民住宅区、远离人群聚集区。(×) 2.《保障法》规定不得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用于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的商业经营活动。(√)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4.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美观、大方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无需考虑成本问题。(×) 5.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6.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可根据现实情况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不需提前规划。(×)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应享受任何补助。(×)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军队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军营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军民文化融合。(√) 10.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符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二、单项选择(40分)

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年3月1日起施行。(C )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2.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A ) A年报制度 B.月报制度 C.财务制度 D.管理制度 3.公众在使用公共文化设施时,应当遵守,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设施设备和物品。(B ) A.法律法规 B. 公共秩序 C.社会秩序 D.使用方法 4.公益性文化单位应当完善、丰富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并为公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C ) A.服务理念 B. 设备种类 C. 服务项目 D.服务宗旨 5.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者提供培训服务等收取费用的,应当报;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B ) A.街道办 B.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C. 村委会 D.社区 6.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B ) A.优势互补 B. 标准统一 C. 城乡结合 D.各自特点 7.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A )

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2016—2020年) 一、服务项目与内容 (一)基本服务项目 1、读书看报 (1)公共图书馆(室)、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村指行政村,下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等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2)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含电子文献)不少于0.6册(件),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不少于0.03册。农家书屋基本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 1500册,报纸期刊不少于5-1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张),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组织读书活动不少于4次。 (3)省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150TB,市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25TB,县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3TB。 (4)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实时更新,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2、收听广播 (1)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

(2)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提供不少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 观看电视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未完成无线数字化转换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中央1、7、 13套,省第1套和地市1套电视节目)。 3、观赏电影 (1)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每一行政村每年不少于12场,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 (2)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4、送地方戏 (1)县(市、区)要在行政区域内重点扶持不少于1个文艺院团。 (2)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每个乡镇(街道)每年有5场以上戏剧戏曲等文艺演出。价格按照省级不低于10000元/场、市级不低于5000元/场、县级不低于3000元/场进行采购。 5、设施开放 (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和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案正 式版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

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文明城市、和谐广州”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解读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解读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的议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它列入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本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履职伊始,就把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立法工作作为重要任务之一。2014年4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成立了由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了立法工作方案,正式启动立法工作。此后,起草工作机构先后赴陕西、广东、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开展调研,召开了10多次座谈会、研讨会,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深入实际了解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认真研究讨论、借鉴地方立法和国外有益的基础上,当年底形成了法律草案稿。此后,教科文卫委员会多次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府的意见,并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法律草案稿进行了反复修改。2015年3月,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二次全体会议,对法律草案稿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并于5—6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反响积极,普遍认为法律草案稿已经较为成熟,符合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此后,起草工作机构对各方意见再次研究、反复论证、充分吸收、协商沟通,对法律草案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2015年11月,教科文卫委员会专门听取了中央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12月2日,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第三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立法的必要性 我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项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迫切需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是推动宪法深入实施、补齐文化领域立法“短板”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文化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立法总体思路 制定本法的总体思路:一是坚决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将党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体现在法律中。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三是坚持政府主导,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等工作中的职责。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共建共享。五是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送书下乡50多万册书,各种歌舞、汉剧专场等下乡演出近3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万多场次,三是每年开展的书香八**全民阅读活动富有特色。每年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开展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电视专题论坛,举办中国梦.劳动美、阅读与人生、与快乐、与成长等全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四是激情广场活动如火如荼。各活动点均按照要求添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演出器材,已建成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备必要的水电、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条件,每个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都有固定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队伍,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地歌曲比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首届海峡客家山歌大赛、海峡客家书画展、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和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被誉为乡村狂欢节的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等传统文娱活动,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性农村文化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乡镇广电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有文化类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其中群文博13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60人、初级60人),图书资料的47人(高级3人、中级23人、初级21人),艺术专业118人(高级13人、中级51人、初级54人),播音主持35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19人),记者编辑122人(高级18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其他类72人。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07年--2013年,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费分别为3484.8万元、3144万元、13385.4万元、13582万元、15076万元、20631万元、3156万元。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12年至2016年**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第一批**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自查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自查报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我局按照省、市、县工作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工作,根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转发《**省文化厅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暨公共文化领域中央重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准备工作的通知》,现将我局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正式实施,我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局长肖兵任组长,分管副局长赵良田、罗雪梅、何志宏任副组长,文化股、新闻出版股、宣传股、广播电视台等相关业务股室具体负责贯彻实施,同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实施动员大会,并明确了职责分工。 二、强化举措,贯彻落实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原文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及通过空中大课堂学习4次,参训人员500余人次,并开展了讨论交流,增强基层文化工作者依法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法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觉性。并通过“四下乡”、“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宣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向社会群众发放公共文化服务方

面的宣传资料12000余份,同时通过**电视台予以宣传报道,开设普法专栏,让更多的**老乡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逐步增强文化自信。2018年,我局计划将该法纳入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该法,并计划在元旦、春节等重要传统文化节庆日开展普法宣传。 (二)基础设施及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坚持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全力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全面形成。有县文化馆1个,设有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培训、非遗保护等功能室16个,并成功创建成国家二级文化馆。有县图书馆1个,藏书15.9万册,设有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盲人阅览室等服务窗口6个,并成功创建成国家二级图书馆。有县博物馆1个,设置县博物馆展厅、县博物馆参议会馆展厅等常设展览两个,展出文物及图片600余件(张)。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6个,提升打造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6个。建成**文化广场、两江广场、滨江广场等城乡镇综合文化广场37个,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 个。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520个(其中:行政村456个,社区书屋64个),特殊教育书屋5家,平均藏书达2000册以上。培育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等民间文艺团队300余支,文艺爱好者1.2万人。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县的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开展。2017年,

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一、服务项目与内容 项目内容标准基本 服务 项目读书看报1.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少于28小时;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2.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1册以上,或总藏量不少于50万册;人均年新增藏书量不少于0.05册。农家书屋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3.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每年组织送书下乡1万册次;县级公共图书馆对乡镇图书分馆每年流通不少于4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指导举办1次全民阅读活动。4.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显示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收听广播5.乡镇有线广播联网率达到100%,有线对农广播覆盖率达到80%;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每天播出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6.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7.通过直播卫星,免费提供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免费提供不低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免费提供不低于15套广播节目。观看电视8.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海岛包括微波方式),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实际入户率达90%以上;电视自办对农栏目每周达3档(含)以上,平均每档不少于10分钟。9.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低于15套电视节目,未完成无线数字化转换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在城市和有线电视通达的农村地区,为城乡低保户免费提供基本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观赏电影10.为农村群众提供

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合理调整放映结构,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两年)比例不少于1/3。11.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看戏12.根据群众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平均每年为每个乡镇(街道)送地方戏曲等文艺演出5场以上。13.国有剧院每年举办公益性演出不少于12场。设施开放14.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15.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实施门票减免,文化遗产日免费参观。16.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免费使用。17.学校、工人文化宫、体育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文体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和免费项目由地方政府制定。文体活动18.每个县(市、区)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2次;每个乡镇(街道)每年举办文化节、读书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不少于6次;每个村(社区)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不少于2次。展览展示19.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美术馆每年分别举办免费展览不少于4次。文化走亲20.市、县(市、区)每年组织跨区域文化走亲5次。数字文化21.县(含)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内免费提供Wi-Fi,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上网服务。22.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可以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培训讲座23.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每年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12次;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举办公益培训不少于6次。24.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每年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6次。 项目内容标准硬件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doc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保障和实现自身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公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下面是有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范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关于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皖宣〔20XX〕13号)要求,结合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实践,现就我县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筹文化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坚持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以标准化保障均等化,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探索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主要目标 (一)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到20XX年底,全县建成11个农民文化乐园;到20XX年,全县建成30个农民文化乐园。其它美好乡村中心村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功能要求,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先行建设村文化活动室,逐步达到农民文化乐园标准,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二)村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个行政村每年组织不少于1场"送戏进万村"正规演出、场电影、场文体活动、6场培训讲座。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得到落实。节庆礼仪、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示、评比表彰、志愿服务、议事聚会、各类培训活动丰富多彩。 (三)村级文化设施管理运行水平不断提升。参照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规定,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每村组建群众文艺队伍不少于2支,每

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2016—2020年) 一、服务项目与容 (一)基本服务项目 1、读书看报 (1)公共图书馆(室)、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村指行政村,下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等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2)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含电子文献)不少于0.6册(件),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不少于0.03册。农家书屋基本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纸期刊不少于5-1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组织读书活动不少于4次。 (3)省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150TB,市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25TB,县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3TB。 (4)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实时更新,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2、收听广播 (1)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

(2)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提供不少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 观看电视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未完成无线数字化转换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中央1、7、13套,省第1套和地市1套电视节目)。 3、观赏电影 (1)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每一行政村每年不少于12场,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 (2)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4、送地方戏 (1)县(市、区)要在行政区域重点扶持不少于1个文艺院团。 (2)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每个乡镇(街道)每年有5场以上戏剧戏曲等文艺演出。价格按照省级不低于10000元/场、市级不低于5000元/场、县级不低于3000元/场进行采购。 5、设施开放 (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和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需要找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着重点、突破点和支撑点,让公共文化服务有标准可依。 把握着重点,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保基本。要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规范,加快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分类标准,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以基层为重点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加大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优先考虑将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共性和亮点转化为相应标准,率先执行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形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模式。 促均等。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各地实施标准为参照,以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困难群众为突破口,借助标准化手段推进区域、城乡和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进程。将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作为文化精准帮扶的重点服务对象,补齐短板,兜住底线,细化帮扶、验收、退出和后续指导等相应标准,建立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在政府保障、供给内容、设施建设、环境营造、管理服务等环节完善现有标准,更好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强标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及关键标准。必须立足区域实际,在满足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应允许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性标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施的保障工作和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工作,逐步形成以示范区(项目)为带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标准实施的试点、示范和引领作用。 找准突破点, 盘活公共文化资源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规范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和利用率,对基础设施、供给、管理、保障等明确统一标准和要求,集中布局、共建共享,尤其要发挥标志性精品文化设施的引领和辐射功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品质与公平。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_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_张珽

大众文艺 摘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本文围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一综述,为促进全民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略尽绵力。 关键词:数字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效能 一、现阶段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严重匮乏 虽然,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均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巩固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然而,由于数字化技术设备、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完全无法满足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需求。大部分数字化服务平台虽然具备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设备,不过由于监管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够完善,并不能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服务效能并不理想。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一定矛盾 随着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积不断拓展,服务种类日趋丰富多元化。然而,真正受到广大基层群众认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文化服务受到一定约束,限制了群众的参与范围,无法更好地满足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其次则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形成影响力,品牌意识不强,且无法针对使用者进行平台操作培训,因此受众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优劣。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机构,工作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甚少,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另外,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岗位培训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现有人员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始终停留在原有水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监管力度 全方位落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数字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等,争取为广大受众提供质量更高、种类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另外,还应加强对数字化设施的监管力度,对现有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为数字化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各地区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先进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机等载体,突破传统文化服务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二)全面落实数字资源建设工作 充分运用国家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建设方面相关的政策,通过统筹规划,有序组织,结合各地域文化背景与资源特色,积极构建有质量的数字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共享工程的服务方式,加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现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有线电视、手机网络等技术的辅助下,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应对现有工程服务网络进行改良,优化服务性能,紧扣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内容,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现有技术平台的改良,提升平台的服务效能。 (三)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均具备其特有的文化资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品牌独有的显著特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意味着文化品牌具有优势。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地方相关机构部门应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不断努力,打造出品质优良的文化品牌,以促进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应充分结合现有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创建文化服务品牌。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加强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融合现代先进技术,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石。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应将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人才队伍作为切入点,从根本上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改善。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方面下功夫,才能在公共文化的生产、服务与发展方面体现出优势。新时期,应清楚地意识到服务队伍的重要影响与时代价值,充分把握好文化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基层文化骨干,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五)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向基层群众输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渠道,按照技术类别来划分,可将其归纳为固定文化服务体系和流动文化服务体系两大类型。通常情况下,固定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一般需要在特定条件,如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下才能完成;流动文化服务体系,一般不会存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条件下均可进行。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得以顺利输出的重要保障,因此,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六)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 应灵活应用相应措施,实现各地区、各阶层数字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创建出覆盖面积广泛、与各行各业联系紧密、技术先进、稳定性强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灵活应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对数字化服务平台进行不断优化,大创建互动式文化服务环境,增强人机交互性,提高受众的参与性。最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各地区资源采集与整合的力度,积极主动加强与组织、信息产业、科技部门的合作,不断充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资源库,使数字化服务平台能够与时俱进,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辅助下,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面积将会更加广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会更加完善。为促进全民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本文围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展开了系列探讨。经过本文研究最终发现,全面落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充实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高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颜宁.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2). [2]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2). [3]王小明.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应处理好八个关系[J].上海文化,2013(10). [4]黄燕.浅议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J].群文天地,2011(12).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张 珽 (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066000) ?群文论坛? 13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剖析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政府主导。从基本国情出发,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按照一定标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 坚持社会参与。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明确责任,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试题 一、判断题(30分) 1.新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该远离居民住宅区、远离人群聚集区。() 2.《保障法》规定不得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用于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的商业经营活动。()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4.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美观、大方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无需考虑成本问题。() 5.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6.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可根据现实情况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不需提前规划。()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应享受任何补助。()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军队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军营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军民文化融合。() 10.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符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二、单项选择(40分) 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年3月1日起施行。()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2.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 A年报制度 B.月报制度 C.财务制度 D.管理制度 3.公众在使用公共文化设施时,应当遵守,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设施设备和物品。() A.法律法规 B. 公共秩序 C.社会秩序 D.使用方法 4.公益性文化单位应当完善、丰富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 () A.服务理念 B. 设备种类 C. 服务项目 D.服务宗旨 5.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者提供培训服务等收取费用的,应当报;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A.街道办 B.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C. 村委会 D.社区 6.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 A.优势互补 B. 标准统一 C. 城乡结合 D.各自特点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作方案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村文化广场建设 工作方案 翰风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建设并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广场,大力开展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以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文明水平,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明确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目标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到“十三五”末,逐步实现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全覆盖。初步建成现代化、标准化、广覆盖、高效能的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广场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载体功能和凝聚人心作用,组织引导、整合吸纳各类文化资源向农村文化广场集聚,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农村群众就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是文化惠民的德政工程、改善民生的福祉工程,并将带动农村文化的全面繁荣,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集思广益,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确保农村文化广场工程顺利实施,推动文化大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目标提供支持。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明确领导责任分工,加强对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纳入部门责任目标,强化督查。建立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落实资金保障。提倡和鼓励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加大投入提高建设项目的档次。针对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国家和省级采用先建后补的扶持方式,即主建设方先行投入建设,工程完工报请主管部门,经验收合格后,给予适当补助。除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地方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统筹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可采取专项资金统筹、地方财政支持、村(社区)自筹、共建单位帮扶、社会捐助的办法,形成多渠道有效融资机制。 农村文化广场规范化建设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应纳入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允许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本着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经济适用,合理规划,反对浪费的原则。整合有效资源,提高利用率。活动室能综合利用的绝不分设。文化广场应具备多种服务功能,以满足文艺演出、大型集会、多项体育运动等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及应急避难等。避免重复建设。 一、农村文化广场的基本建设要求 农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农村文化广场是村屯文化中心,选址应方便群众参与,利于疏散的安全地带。基本建设要求:要做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人性化、标识化”。 (一)硬化:农村文化广场面积一般按当地人口计算,人均占地1平米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