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

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

粥发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黄耆各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耆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

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酰代苦酒。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

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

芍药,生姜,人参。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

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当归四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

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纳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成八味,汤成,纳阿胶。若无当归,加芎藭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

气,或苦少腹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耆一两半,余依上法。

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黄耆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朮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白朮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近效方》朮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茯苓白朮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朮。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两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若不

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

少少咽之。

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防己黄耆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朮七钱半黄耆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 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外台》防己黄耆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两

上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朮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 取用之。

伤寒杂病论方剂.doc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 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 干姜附子汤方 :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 桂枝甘草汤方 :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 茯苓四逆汤方 :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 五苓散方 :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 茯苓甘草汤方 :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 栀子豉汤方 :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 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 粥发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黄耆各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耆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 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酰代苦酒。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

2012年7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6卷第4期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活血化瘀方剂20余首,散载于各个篇章当中,治疗多种不同病证, 其应用规律具有鲜明的特点,分析如下。 1概述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活血化瘀方剂约27首,有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赤豆当归散、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鳖甲煎丸、黄芪桂枝 五物汤、大黄虫丸、千金苇茎汤、奔豚汤、旋覆花汤、蒲灰散、滑石白鱼散、硝石矾石散、猪膏发煎方、大黄牡丹汤、王不留行散、蜘蛛散、桂枝茯苓丸、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温经汤、土瓜根散、大黄甘遂汤、红蓝花酒、当归芍药散。约占全部方剂(除重复方约 368首)的1/10,其中内科13首,外科2首,妇科9 首。27首方剂中共用药物70余味,其中活血化瘀药物共23味,出现频率为58次。 以上方剂中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有:当归、川芎、大黄、桃仁、芍药、白鱼、干漆、红蓝花、蒲灰、蛴螬、蜣螂、土瓜根、王不留行、新绛、蜘蛛、紫葳、乱发(烧)、 虻虫、鼠妇、水蛭、牡丹皮、虫、酒等。其中使用频率较高者:芍药35次,当归19次,川芎11次,酒11次,桃仁13次,牡丹皮6次,虫4次,水蛭4次,虻虫4次,乱发2次。其余均为1次。 2组方机制 2.1泄热逐瘀《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此为太阳病不解,表热随经入腑,与血相结少腹形成蓄血证。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邪热扰于神明,血结不能养神,故其人如狂,但此时治疗尚须分缓急轻重。初结之血,尚未凝固,血可能自下,血下热亦随之下,可不治自愈。血若不下, 当用桃核承气汤以攻之。 方中以桃仁活血祛瘀,大黄泄热逐瘀,两药合用而瘀热并泄;桂枝通利血脉,以助桃仁之功;芒硝泄热软坚,以助大黄泻下;炙甘草益气和中,缓诸药峻烈之性,使祛瘀而不伤正。 2.2破血逐瘀《伤寒论》第128条:“太阳病六七 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言太阳病至六七日,虽有表证,但邪气已入里,故少腹硬满而发狂,本证瘀血较桃核承气汤为久为重,故用抵当汤治疗。 《伤寒论》第237条:“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由以上条文可知抵当汤为破血逐瘀之峻剂,方中以虫类药物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积、逐恶血,重用大黄,取其荡涤邪热、祛瘀生新之效,更用桃仁之滑利以活血行瘀。四味药物同用,其破血逐瘀之力峻猛,功效大大强于桃核承气汤。此方为瘀血实证且证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为求稳健,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得下止后服,以免伤正,而年高体弱或有内出血倾向者,应当慎用,孕妇忌用。水蛭与虻虫需经熬制,不能生用。如蓄血虽重,但病势尚缓者,则改用抵当丸。如第126条云:“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方中药物与抵当汤无异,但水蛭、虻虫剂量减少三分之一,桃仁减少五分之一,且改汤为丸,峻药缓用。如此,既可直下入络逐瘀彻除病邪,又不伤正。以适应患者有不可不攻之瘀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势者。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 刘春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级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355) 指导陶汉华 [摘要]对《伤寒杂病论》27首活血化瘀方药进行了总结,认为其组方机制为泄热逐瘀、破血逐瘀、消癥化瘀、行气活血、活血利水以及补虚化瘀,并根据瘀血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药,轻证用植物类药,重证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轻证、慢性瘀血病证用散剂、丸剂,急证多用汤剂或顿服,重视酒的应用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应用特点[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2)04-0292-02 [收稿日期]2012-03-05 第36卷第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6,No.42012年7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ul .2012庶 虫庶 虫庶虫292

《伤寒杂病论》中与药方讲解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 JT叔叔查查362 马象仕 2015-11-26 10:20:14当吃火锅灼伤食道、吃红豆麻薯灼伤食道(日本大冢敬节)、或喝60度酒精的烧酒引起食道出血…等等,凡食道灼伤而有胸中窒感觉时就用「栀子甘草豉汤」。〈#7.5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是说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人有点累了。 用过下法之后,人就会心、肾脱离,于是「身热不去」,身体在发烧。其实倒底怎样叫「发烧」,JT自承他也说不准(※JT云,今中暑,额头烫烫的,可也不能随意说这就是发烧!)鉴别栀子汤系的各种证:「栀子豉汤」证可以是〔#7.49〕的「心中懊憹」,也可以是〔#7.50〕的「胸中窒」,也可以是〔#7.51〕的「心中结痛」;至于〔#7.53〕栀子干姜汤证则是「微烦」à〔#7.53〕的主证是「淡淡的睡不着觉」。〔#7.51〕「心中结痛」的感觉:是「虚证」,不要和其他病的「结痛」混淆。△如心中结痛、心下肢满、脇下…仲景很多这类条文à※〔#8.2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脇满、微结」;胸痹、陷胸汤结胸证的结痛;十枣汤证痰饮积塞也会有结痛。△ 那幺多的结痛,怎幺分辨呢?方法:转一转身体,栀子豉

汤证的痛是在无形的灵魂身体上的,所以身体转动时不会扯到痛处。其他病证的痛是在有形肉体上的,于是 在转动身体时会扯痛。△虚证在灵魂身体上的结痛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用栀子、豆豉这两味药可让心肾之气对穿而过。△心肾不交会有懊擃、结痛或胸中窒。△ 〔#7.53〕「微烦」:不需要交心肾。除了栀子豉汤之外,其他药物可不可以用呢?日本的「利膈汤」,治膈噎(即吃东西时觉得塞塞的,吃不下去),由「栀子附子汤加半夏」组成;栀子、附子交心肾,附子让肾气上来,栀子让心火下去;半夏能通阴阳。如果没有寒热的问题,或病情不须那幺严谨时,可用利膈汤。〔#7.53〕栀子干姜汤又名「二气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六、《朱氏集验方》卷八),用来治噎嗝(例如脾胃太虚、热气往上冲、吃不下时适用)△胸口梗塞的病、和食道有关的病,有人用过栀子、附子、干姜的结构。〈#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汉代泻下的药物有:⑴甘遂剂:吃了会拉出水来(泄水)(如十枣汤);⑵巴豆剂:吃了能通大便。巴豆是很热的泻药,当吃了冰冷、寒凉的食物后,用热药来下寒积。用 热药拉过肚子以后,身体会烫得热烘烘的。肠胃拉过以后会变虚,所以虽然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的,可是脾胃之气(中焦之气)也拉空掉了。「阳秘乃固」,一旦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黄耆各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耆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酰代苦酒。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3月/9日/第004版 学术与临床 一般认为,“辨证”及“辨证论治”思想源于《内经》,本文作者研读经典,正本清源,提出—— 《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士奎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含有“辨证”“辨证论治”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真的是源于《黄帝内经》吗?细究《内经》中“证候”及“证”的论述,可见《内经》时代只有辨病思维,尚无《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概念。 《内经》创立的辨病、辨病论治,以及针对疾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家思考、寻求辨病求因的科学方法建立了思想前提。但辨证及辨证论治的思想是源于《伤寒杂病论》,而不是源于《内经》。 当代医家、医著、教材,甚至辞典关于《内经》与“辨证”和“辨证论治”关系的论述很多,诸如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内容提要”曰:“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着重说明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的治疗原理”;198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医家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之“方序”曰:“《黄帝内经》……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手段和要求是:‘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曰:“中医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载:“《黄帝内经》……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等理论”、《中医各家学说》载:“《黄帝内经》……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及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使《内经》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2004年版《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解“黄帝内经”条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律、病证等多方面内容,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还有学者讲:“《黄帝内经》以外感寒热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亦作为内伤寒热病辨证施治的理论源头。”等等。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量中医著作、教材,甚至中医辞典,都写有《内经》对“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治疗”或“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的论述,似乎成了“万口合附,并为一谈”的“不易之论”。笔者在此提出质疑——这是真的吗?“辨证”与“辨证论治”思想是源于《黄帝内经》吗?本着对中医学经典著作之研究,惟研究者,终当以经典原著、原文为基础、为依据、为根本;而对研究者之研究,又当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追根溯源,予以明辨与澄清,供学术界讨论和再批判。 《内经》论“证候”及“证”的真正内容 1.证候一词,唯见于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即只在其“卷第十七证候之一”的卷名出现一个“证候”概念。然而,其正文的原文中并无“证候”二字。在杨注中却出现“病候”“病”或“无病”之注释。如正文有论曰:“青如翠羽者生,黑如鸟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此五色见而生者也。”其注释曰:“此五者,皆病候不死者色也。”对“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五藏所生之荣也”的注释为“此五者,皆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大枣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35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 36栀子干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 37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

《伤寒杂病论》方子归纳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子归纳 一、《伤寒论》《金匮要略》一共多少方子? 1.《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另一方禹余粮丸因为有方无药故不计。基础用药76味。不包括一些特别的煮药用品如:清酒,开水、清浆水、雨水等。 *********另一说,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2.《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3.《伤寒杂病论》有260首方剂由于《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因战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伤寒杂病论》原本佚失,几经变迁,经王叔和等人编次整理,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在统计方剂数目方面存在《伤寒论》统计《伤寒论》方剂,《金匮要略》统计《金匮要略》方面的方剂,加上当时在统计数字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统计两书的方剂数目善于借用前人统计数目,基本上不愿再亲自作大量繁琐而细致、详尽而统计工作,这样就导致至今对仲景所创方剂没有准确的数字。《伤寒论》所载方剂数目并非是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亦非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实际是115方,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金匮要略》所载方剂数目亦非高保衡等人于《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言:“除重复有二百六十二方”,更非五版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所言:“共载方剂二百零五首”,实际是184方,缺杏子汤,葶苈丸,藜芦甘草汤药物组成。查阅有关研究《金匮要略》书籍对方剂索引除了本人以外,均没有对葶苈丸进行索引。关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方剂数目的统计,邹澍于《本经疏注》中言:“《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这个统计数目虽接近仲景所创方剂数目,但也是不准确的。究竟《伤寒杂病论》方剂数目有多少?这并不是把两书的方剂数目相加就等于其总和,事实是这样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相重复及异名方剂共39首,其中异名方剂如桂枝汤又名阳旦汤,理中丸又名人参汤,吴茱萸汤又名茱萸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又名白术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就《金匮要略》异名方有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及八味肾气丸,对此要说明一点,异名的方,其药物组成及剂量调配都是完全一样的,仅仅是方名不同而已。这样就审明了《伤

《伤寒论》中的外治方药

《伤寒论》中的外治方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是理、法、方、药齐备的专著,不仅在内服药方面辨证准确,选药精当,剂型灵活,在外用药方面,辨证施治也独具匠心,本文将外治法及外用药以剂型归纳浅析如下。 1 坐药 仲景开创坐药治病的先例,使药能直达病所。《伤寒论》233条:“阴阳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提出非燥热结实,不可用苦寒攻下更伤其阴;津枯便秘宜用清热润燥导下通便。以蜜栓塞入肛内润肠通便,或用猪胆汁与醋灌入肛内清热润燥因势利导而通便。前方用于津液干枯而便意频繁、欲排不能者,后方用于津亏有热而大便硬结者。《妇人杂病篇》22条:“胃气下泄,阴吹而下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发煎导之”。本条指出胃肠燥结腑气不畅,以致浊气下泄干及前阴,而发生阴吹,故用猪膏发煎纳肛内以治之,方中猪膏润燥结,乱发消瘀通便,两药共奏化瘀润肠通便,使浊气下泄归于肠道,其病自愈。《妇人杂病篇》15条:“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本条提出内有干血郁为湿热而成带下,阴中无糜烂之症,矾石蜜炼为丸,纳入阴道内,除湿热止白带以治其标。《妇人杂病篇》20条:“蛇床子敷方,温阴中坐药”。提出阴冷寒湿带下,阴中无糜烂者,宜温阴中的治法。方用蛇床子与白粉和成栓剂纳于阴中,直温受邪之处,以暖宫除湿杀虫止痒。《妇人杂病篇》21条:“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提出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伴带下淋漓,用狼牙煎水浸洗阴中以清热杀虫排毒。 2 熏洗剂 熏洗能通过皮肤黏膜较迅速吸入,达到内外结合,内病外治。《百合狐惑病篇》3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提出百合病阴虚内热较甚仅内服难以收效,应配以百合煎水洗身,洗其外亦可通其内,收到清热养阴润燥的效果。《百合狐惑病篇》11条:“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提出狐惑病前阴蚀烂用苦参煎汤熏洗患处杀虫解毒化湿以治其本,则咽干自愈。《百合狐惑病篇》12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提出狐惑病肛门蚀烂用雄黄熏患处,取其较强杀虫解毒燥湿作用,就近治之。《中风病篇》10条:“矾石汤治脚气,冲心”。提出湿气上冲心肺治以矾石煎水浸泡脚,导湿下行,收敛心气。 3 外敷散 本型可使药直达病所而药力保持时间长。《疮痈病篇》6条:“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提出刀斧等金属器械所伤,小创以王不留行散方外敷,取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蒴细叶利气血,桑东南根主伤中脉绝,三味烧灰存性,取黑能止血,黄芩、芍药清热利阴,川椒、干姜和阳行瘀,少佐厚朴行滞利气,甘草调和诸药而解百毒,共奏消瘀止血镇痛之效。《疮痈病篇》8条:“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伤寒杂病论方歌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枚俱。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四逆汤 生附—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若渴去夏取萎根,三两来加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干姜附子汤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桂枝新加汤 汗后身痛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略汗全凭热势操。 桂枝甘草汤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伤寒杂病论方剂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35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 36栀子干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 37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 39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40四物汤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

《伤寒杂病论》中药方讲解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讲解JT叔叔查查362 马象仕 2015-11-26 10:20:14当吃火锅灼伤食道、吃红豆麻薯灼伤食道(日本大冢敬节)、或喝60度酒精的烧酒引起食道出血…等等,凡食道灼伤而有胸中窒感觉时就用「栀子甘草豉汤」。〈#7.5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是说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人有点累了。 用过下法之后,人就会心、肾脱离,于是「身热不去」,身体在发烧。其实倒底怎样叫「发烧」,JT自承他也说不准(※JT云,今中暑,额头烫烫的,可也不能随意说这就是发烧!)鉴别栀子汤系的各种证:「栀子豉汤」证可以是〔#7.49〕的「心中懊憹」,也可以是〔#7.50〕的「胸中窒」,也可以是〔#7.51〕的「心中结痛」;至于〔#7.53〕栀子干姜汤证则是「微烦」à〔#7.53〕的主证是「淡淡的睡不着觉」。〔#7.51〕「心中结痛」的感觉:是「虚证」,不要和其他病的「结痛」混淆。△如心中结痛、心下肢满、脇下…仲景很多这类条文à※〔#8.2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脇满、微结」;胸痹、陷胸汤结胸证的结痛;十枣汤证痰饮积塞也会有结痛。△ 那幺多的结痛,怎幺分辨呢?方法:转一转身体,栀子豉汤证的痛是在无形的灵魂身体上的,所以身体转动时不会扯

到痛处。其他病证的痛是在有形肉体上的,于是 在转动身体时会扯痛。△虚证在灵魂身体上的结痛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用栀子、豆豉这两味药可让心肾之气对穿而过。△心肾不交会有懊擃、结痛或胸中窒。△ 〔#7.53〕「微烦」:不需要交心肾。除了栀子豉汤之外,其他药物可不可以用呢?日本的「利膈汤」,治膈噎(即吃东西时觉得塞塞的,吃不下去),由「栀子附子汤加半夏」组成;栀子、附子交心肾,附子让肾气上来,栀子让心火下去;半夏能通阴阳。如果没有寒热的问题,或病情不须那幺严谨时,可用利膈汤。〔#7.53〕栀子干姜汤又名「二气散」(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六、《朱氏集验方》卷八),用来治噎嗝(例如脾胃太虚、热气往上冲、吃不下时适用)△胸口梗塞的病、和食道有关的病,有人用过栀子、附子、干姜的结构。〈#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汉代泻下的药物有:⑴甘遂剂:吃了会拉出水来(泄水)(如十枣汤);⑵巴豆剂:吃了能通大便。巴豆是很热的泻药,当吃了冰冷、寒凉的食物后,用热药来下寒积。用 热药拉过肚子以后,身体会烫得热烘烘的。肠胃拉过以后会变虚,所以虽然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的,可是脾胃之气(中焦之气)也拉空掉了。「阳秘乃固」,一旦 脾胃之气、元气不够时,脾胃阳气不够时,就不能收摄别

伤寒杂病论类方背诵桂枝类

伤寒杂病论类方背诵桂 枝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桂枝汤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优质严制)

伤寒杂病论方剂集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桂枝加黄耆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黄耆各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耆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酰代苦酒。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杂病论》类方背诵

一、桂枝汤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