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考试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考试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考试复习资料

重力侵蚀分为陷穴、泻溜、滑坡、崩塌、崩岗、岩层蠕动、山剥皮等

工程治沙措施有化学固沙、机械沙障固沙。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包括轮作、间作套种与混作、等高带状间作、草田带状间作

通常按水土保效益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4类。

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规范性、综合性、动态性、层次性。

按固体物质的组成,泥石流可分为泥流、石流、石洪。

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1水平梯田2坡式3反坡4隔坡。

土壤侵蚀分区1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3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

山沟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淤地坝、沟道护岸工程、引洪漫地等。

坡面治理工程: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工程、沟头防护工程、梯田工程

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有悬臂跌水、陡坡跌水和台阶式跌水三种类型。

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

全球气候侵蚀带:冰雪气候侵蚀带、湿润气候侵蚀带、干旱气候侵蚀带

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残株覆盖、地膜覆盖、砂田覆盖土壤侵蚀可分为:水利侵蚀、风力、重力、

冻融、冰川、混合、化学和生物

山洪特点:流速大,冲刷力大,破坏力大。

含有大量泥沙,暴涨暴落,历史短暂。

泥石流的一般特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

然、来势凶险、运动快速、能量巨大、冲

击力强、破坏性大和过程短暂等特点。

荒漠: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岩石长期

裸露、风化形成的岩漠;沙丘起伏的沙漠;

泥质覆盖的泥漠;充满盐壳的盐漠和位于

高寒地区的寒漠。

蓄水保土效益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水保

法、水文法。此外还有对比法,经验公式

法和地质地貌法等。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建立在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价的三个指标体

系基础上的

固沙造林的方法(1)植苗造林⑵扦插造

林固沙⑶高杆造林⑷容器苗造林(5)直

播造林

沙丘地造林模式(1)前挡后拉造林法。(2)

又固又放造林法 (3)沙湾造林法。⑷前挡

后拉,撵沙造林法

梯田种类:按断面类型分:阶台式梯田、

波浪式梯田。

按建筑材料分:土坎梯田、石坎梯田、植

物田坎梯田、水泥预制构件筑坎护埂。

按土地利用方向分:水稻梯田、果园梯田、

农田梯田、林木梯田

梯田的断面设计:保证安全与稳定、适应

机耕和灌溉、最大限度地省工。

谷坊的种类:?按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分

为:土谷坊、浆砌石谷坊、干砌石谷坊、

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插柳谷坊

等。

?按使用年限,分为:永久性谷坊和临时

性谷坊。浆砌石谷坊、混凝土谷坊和钢筋

混凝土谷坊为永久性谷坊,其余基本上属

于临时性谷坊。

?按透水性,分为:不透水性谷坊和透水

性谷坊。不透水性谷坊,如土谷坊、浆砌

石谷坊、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等。

透水性谷坊,只起拦沙挂淤作用,如插柳

谷坊、干砌石谷坊等。

沟头防护工程:分为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和排水式沟头防护工程两类。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指的是用增加

地面粗糙度、改变坡面微地形、增加植物

覆被或增强土壤抗蚀性等方法,保持水

土、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

施。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水土保持

栽培措施、土壤培肥技术、旱作农业技术

2.免耕:指不耕不耙,也不中耕,它是

依靠生物的作用进行土壤耕作,用化学除

草代替机械除草的一种保土耕作法。

3.防护林体系:是根据区域自然历史条

件和防灾、生态建设的需要,将多功能多

效益的各个林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区

域性、多树种、高效益的有机结合的防护

整体。

4.淤地坝: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

所建的坝。

5 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

算机技术,将流域内的各种资源与环境信

息按空间分布进行存贮管理,把大量单一

分散的数据资料变成活的综合的信息资

源。向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查询检索,统

计计算和列表制图的基本信息服务。

6. 土壤侵蚀强度:所指的是某种土壤侵

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

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

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7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

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

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8. 圳田:宽约1m的水平梯田

9.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

(水、风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

沉积的过程。10.雨滴溅蚀作用:降雨雨

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壤而作功,导致土粒

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

象(雷诺数小于500层流,大于500紊流)

11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

生位移的物质量12.梯田:是山区、丘陵

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是由于地块顺坡

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而名。13、水土保

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发展过程,

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发展的一门新

的自然科学。14.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

是发生在山区中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

介于洪水和土石滑体之间的暂时性流体。

15山洪的定义:山区溪流(简称荒溪)

及小河流发生的洪水。

16.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又称水土保持林

草措施、植物措施,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人

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

等,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

与社会效益而采取的技术方法

1、水土保持的意义

①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生产力。

②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

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④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减轻下游洪涝灾害。⑤减少江河湖库非点源污染,保护与改善水质。⑥保护了工矿、交通,促进了航运事业。

2水土保持效益的计算原则及方法

原则:1效益计算期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2计算采用的数据应经分析、核实、详实可靠3各项治理措施均从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4对多个项目产生的综合效益,应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和效果确定其效益分摊系数

方法:水保法,水文法,对比法,经验公式法,地质地貌法

3水土保持的特点

1基础性与长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2复杂性与综合性(水土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措施是系统工程,综合治理)3社会性与效益性(水土资源是社会的,水土保持也是社会的,政府要有必要的投入)4监督与效益

4水土保持的原则

1.把防治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提

高土壤抗蚀能力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4把保护土地与改良土壤结合起来5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6因地制宜7以“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的综合整治与经营8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5简述小型水库库址选择时注意的问题。

1、地形要肚大口小2有适宜的集水面积

3地质良好基础稳固无下陷情况库底和

山坡不漏水如有裂缝要能修补4靠近灌

区比灌区高5附近有足够的和适用的建

筑材料6附近有适宜开挖溢洪道的山垭

7淹没损失要小8考虑施工交通运输等条

6简述造林种草的水土保持作用。

1、林冠截留降雨减少土壤侵蚀

2、枯枝

落叶层吸水下渗,调节径流

3、固持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抗蚀性

和抗冲性

7水土流失的危害①破坏土地资源,吞食

农田②削弱地力,降低土壤质量③泥沙

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④淤塞湖泊水

库,危害水利设施⑤破坏交通安全,危及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可

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8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

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

原则:1公平性:不同对象之间:同代人

之间代内、代际、物种、地区之间的公平

性2共同性:全球性问题要求共同性3

持续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合理

开发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实现

资源环境的持续性

战略思想

核心: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

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9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析:

?1气候:气候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

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降雨雪温度风

?2地形:1)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

基本因素之一,坡度越大,径流的流速越

大,土壤的侵蚀量越较大。2)坡长一般

来说,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成正比,但

应结合降雨条件进行考虑:①在特大和较

大暴雨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

成正相关;②在降雨强度较小,或降雨强

度大,但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

流量成反比,与冲刷量成正比;③强度很

小,历时也很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

冲刷量均成负相关。3)坡长4)坡向

?3地质:地质因素中主要是岩性和构造运

动对土壤侵蚀有较大的影响。

?4土壤因素: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所

以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和

抗冲性对土壤侵蚀有很大影响。

?5森林植被因素:拦截雨滴、调节地表径

流、固持土壤、改良土壤性状、减低风

速,防止风害

6?人为活动因素:人类加剧土壤侵蚀的活

动、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积极作用、

10简述防风固沙造林技术具体措施。1.

设置沙障2整地3造林季节的选择:春季

为主,有利于苗、条的成活。4造林密度:

基本原则是窄株距,宽行距,并横对主风

向成行种植。5固沙造林的方法(1)植

苗造林⑵扦插造林固沙⑶高杆造林⑷容

器苗造林(5)直播造林6沙丘地造林模

式(1)前挡后拉造林法。(2)又固又放造林

法 (3)沙湾造林法。⑷前挡后拉,撵沙造

林法

11水土保持监测的作用

1、成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2、

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资料3、为水土保持

评价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为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提供依据5、为水土保持宣传提

供新途径

12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应包括:

1、水土流失变化

2、土地利用现状

3、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4、生产与收入变化5、

群众物质和文化活动水平的变化情况

13造林种草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林冠截留降雨,减少土壤侵蚀2枯枝落

叶层吸水下渗,调节径流3固持和改良土

壤,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1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耕作

措施:改变小地形(改善土壤水分)、改

善土壤通气(透水性和持水性性)、增强

土壤抗蚀性从而具有保肥、保持水土、增

产、改良土壤的作用。?栽培措施:增加

植被覆盖(增加覆盖时间、增加覆盖面积)

也同时具有保持水土、增产,改良土壤、

保肥的功能。

15土壤侵蚀分区:1水力侵蚀为主的类

型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低山丘陵与

漫岗丘陵区、北方山地丘陵区、云贵高原

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2风力侵

蚀为主的类型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

沙区、治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3冻融侵

蚀为主的类型区北方冻融侵蚀区、青藏高

原冰川冻融侵蚀区

34、评价工作步骤如下:(1)构造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准则、指标、方案(2)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量化与量纲统一3)指标类项的分层权值的确定。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并以专家经验法进行印证。(4)划分评价结果的等级。包括分类效益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分。

论述题: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分区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为不同区域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土壤侵蚀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务:根据土壤侵蚀和治理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分区方案,划分不同的侵蚀类型。分区原则同一分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同一分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同一地区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似大题:1、泥石流

概念: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中一

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洪水和土石滑

体之间的暂时性流体。特征:具有暴发突

然,来势凶险,运动快速,能量巨大,冲

击力强,破坏性大和过程短暂等特点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1)充足的固体碎屑

物质2)充分的水源降雨、冰雪融化、

地下水等3)地形条件:在地形上具备

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

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4)外部诱发因素: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

等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

弃土、弃渣、采石(3)滥伐乱垦。

泥石流分类:按成因分为:分为冰川型泥

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类:

泥石型、泥流型、水石型按其物质状态

可分为两类:①粘性②稀性?按地貌分

类:标准型、河谷型、坡面型按流域分

为:形成区(上游)流通区(中游)堆积

区(下游)

泥石流的危害:(1)对居民:冲进乡村、城

镇,摧毁房屋、工厂等场所,淹没人畜、

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2)

对交通: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

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

中断。(3)对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冲

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

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

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

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5)对农田:方

式有冲刷与淤埋危害。(6)对工厂:山区

许多工厂和工程往往建于泥石流沟道两

岸河滩上或堆积扇区,造成厂毁人亡。

泥石流的防治

:1防治原则避强制弱、局部防护、重点

处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修

建谷坊、坡面排水等泥石流形成区;拦挡

措施:各种拦挡坝与坝群泥石流流通区;

排导措施:排洪道、导流堤、停淤场泥石

流堆积区。?生物措施:1、林业措施:水

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护

堤固滩林。2、农业措施:水土保持耕作

措施、农田基本建设措施。3、牧业措

施: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

分区轮牧、选择保水保土性强的牧草?泥

石流的工程治理措施:(1)治水适当采

用修建水库,蓄水池塘(2)治泥平整坡

地和沟头防护(3)水土隔离将上游清水

来水区用渠道从泥沙区引开,4)建造拦

挡坝(5)停淤场在堆积扇修建促淤工

程(6)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等,

因势利导,改善泥石流流势和流向。

2、荒漠化

概念: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

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类型:岩漠,沙漠,

泥漠,盐漠,寒漠,石漠化,红藻化,次

生盐渍化。成因:1自然因素:岩溶地区

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

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

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

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2人为因素:

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

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

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

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调研。2加强领

导强化责任,把石漠化治理和群众利益相

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科学论证,深入分析。 4制定规划,开

展专项治理。5强化科技,提高治理成

效。 6 加强法制严格保护。7加强教育、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9完善监测体系实施

动态监测。防治:。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2)发展节水农业3)植树

造林种草,防风固沙5)设置草沙障6)

合理用水

3沙漠化

成因:1自然因素1)干旱多风2)大部

分地区地表具有较深厚疏松的砂质沉积

物,前者是动力条件后者是物质基础。2

人为因素1)土地利用粗放2)草场经营

管理不善,重用轻养3)乱砍滥伐,破坏

植被4)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

用水不当等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农

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下降,引发饥荒,造

成经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条件恶化,为

沙尘暴提供了充足沙源。

应知应会-水土保持

水文应知应会水土保持复习大纲 1、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程度等概念;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其母质被侵蚀的重量,土壤侵蚀强度是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按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分为不同级别。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侵蚀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2、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类型 按照监测目的和作用,水土保持监测点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常规监测点是长期、定点定位的监测点,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等监测。山东监测站点为水蚀和风蚀监测,其中水蚀监测点主要有观测场、小流域控制站、坡面径流场。 临时监测点是为某种特定监测任务而设置的监测点,其采样点和采样断面的布设、监测内容与频次应根据监测任务确定。临时监测点应包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沙尘暴等监测点,以及其他临时增设的监测点。

(完整版)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 D、省级人民政府 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 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 B、国家环保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环境问题

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12、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A、自然资源的破坏 B、环境污染行为 C、噪声污染行为 D、水污染行为。 13、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A、危害结果 B、行为人的过错 C、行为的违法性 D、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9、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办法是() A、排放出城区 B、各排污单位建造处设施 C、集中处理 D、回灌地下水 21、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

A、区域环境功能 B、环境基准 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D、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2、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23、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最主要方式是()。 A、法定取得 B、强制取得 C、天然孳息 D、自然添附 24、长江入海口逐年淤积出大片土地,从而使得国家所有的土地面积增加,这些土地是()。 A、资金不足 B、科技水平不高 C、认识不足 D、管理体制上 33、最早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34、世界各国都将环境污染损害作为一种()行为来对待,中国的立法也不例外。 A、普通侵权行为 B、特殊侵权行为 C、刑事犯罪行为 D、特殊违约行为 3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

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 监测内容 3.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 (1) 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速度、土壤流失量、流域产沙量、侵蚀模数、正常侵蚀、自然侵蚀、加速侵蚀、现代侵蚀、水力侵蚀、溅蚀、面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 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沟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山洪侵蚀、重力侵 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泥石流、泥流、石洪、风 力侵蚀、植物侵蚀、层流、紊流、水流挟沙力、块体运动、起沙风速、输沙率、热融作用、 热融滑塌、热融沉陷、侵蚀转折坡度、横坡耕作、区田、圳田、治坡工程、水平梯田、坡式 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谷坊、山洪、荒溪、拦沙坝、变坡工程、排导沟、明硐、渡槽、 急流槽、改沟工程、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化、林带结构、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林带疏透度、林带透风系数、林带夹角、防护距离、有效防护距离、防护范围、有效防护范 围、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植物阻沙作用、机械沙障。 二、填空题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3、(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4、面蚀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它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表现 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称为(溅蚀)。 6、切沟侵蚀的横断面呈(V)型,而冲沟侵蚀则呈(U)型。 7、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 8、陷穴沿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状出现时又叫(蜂窝状陷穴)。 9、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0、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11、地表径流的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 12、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13、荒溪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4、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5、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可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山洪荒溪)。 16、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17、农田林带的造林方法一般有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8、护田林带的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和(带状混交)。 19、我国风沙区主要分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击沙地)、(海岸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 种类型。 20、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式的不同,机械沙障可分为(平铺)式和(直立)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保持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何? 4、简述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19—2019》共9页文档

附件: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水土流失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已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制定宏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订本纲要。 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状况 (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成效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福建长汀、重庆北碚、甘肃天水及陕西长安等地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开展了水土流失定位观测。新中国成立后,水利部先后三次组织了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查清了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措施效益和预测模型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奠定了基础。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狠抓制度和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标准制定、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全面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江和黄河2个流域监测中心站、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和100个监测分站,建立了18个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最新版

承张高速公路承德至承张界(大滩)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河北承德承张高速公路管理处 编制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监测任务缘由及实施组织 (1) 1.2项目概况 (1) 1.2.1项目建设意义 (1) 1.2.2工程规模与特性 (2) 1.3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背景状况 (5) 1.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7) 2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 2.1项目概况 (7) 2.1.1工程规模与特性 (7) 2.1.2工程组成 (12) 2.1.3工程占地 (23) 2.1.4土石方平衡 (25) 2.1.5施工工艺与进度 (25) 2.2项目区概况 (28) 2.2.1自然概况 (28) 2.2.2社会经济概况 (32) 2.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概况 (35) 2.3.3连接线原有公路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37) 2.3.4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37) 2.4水土流失防治布局 (40) 2.4.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40) 2.4.2防治目标 (44) 2.4.3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45) 3水土保持监测 (46) 3.1监测依据 (46) 3.2监测目的 (46) 3.3监测原则 (46) 3.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47) 3.5监测方法 (48) 3.6监测时段及频次 (48) 3.6.1监测时段 (48)

3.6.2监测频次 (49) 3.7监测内容和方案 (49) 3.7.1监测内容 (49) 3.7.2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51) 3.7.3监测设施及设备 (51) 3.8监测制度 (53) 4监测内容和方法 (55) 4.1监测内容 (55) 4.1.1本底值监测 (55) 4.1.2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55) 4.1.3试运行初期 (56) 4.2监测指标及方法 (57) 4.2.1监测指标 (57) 4.2.2监测方法 (58) 4.3监测设施、设备 (62) 5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64) 5.1数据记录 (64) 5.2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4) 5.3附件 (64) 6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65) 6.1监测人员组成 (65) 6.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65)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1.1 水土保持监测目的和意义 在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其目的和意义为: (1)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适时监测和监控。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时段、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产生的后果等指标,了解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各项措施的防治效果及取得的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为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通过水土保持监测,积累水土流失预测的实测资料和数据,为确定预测参数、预测模型和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服务,最大限度的为提高生态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3)为6项指标的计算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确定水土保持效益基础参数,为6项指标的计算提供技术保证。 (4)为项目的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对建设全过程的监测,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运行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判别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目标,能否通过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及主体工程可否投产使用。

(5)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通过积累各类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可分析总结不同建设时段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和空间分布,为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管理水平。 1.2 监测时段 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前开始,设计水平年结束。分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重点监测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状况。 (1)施工期 施工期监测时段为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共24个月。 (3)运行期 运行期监测从各区域施工结束开始,设计水平年结束,运行期监测时段为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并编制监测报告迎接水土保持专项验收。 1.3 监测范围及单元划分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确定为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的安排,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水土流失动态分析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测,并灵活掌握监测区域的变化。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带答案)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 水利知识试题之一 一、单项选择(共40 道) 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3 月 22~28 日 B、 4 月 22~28 日 C、 5 月 22~28 日 D、 7 月 22~28 日 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 B、生态用水 C、采矿用水 D、航运用水 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 B、开采 C、储存 D、消耗 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 D、多年平均蒸发量 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河水和地下水 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 B、51 C、91 D、71 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 B、交通 C、通信设施 D、农业 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 B、流域管理机构 C、建设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 B、直接从河取水 C、直接从湖泊取水 D、为畜禽饮用取水 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 B、可开采量 C、天然资源量 D、降水入渗补给量 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 B、水体污染 C、大气污染 D、土壤污染 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 B、水量 C、水源 D、水域 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 B、工程型缺水 C、水质型缺水 D、浪费性缺水 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前期补偿、补助 B、后期扶持 C、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 D、生产扶持与生活扶持相结合 1 3 3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包括发明专利、( B )、工程设计。 A、技术创造 B、技术设计 C、开发规划 D、工程运行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1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的工作。 2 水土保持监测是(把脉山河)的基本国情调查。 3 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布设可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4 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一般通常分为(建设期)和(运行初期)。 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报(上一级监测网络统一管理)。 6(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基础。 7 (水土保持监测费)就是对某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所需要的费用。 8 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费据监测内容及工作量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主体工程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按其投资的(0.2%)计算,二是对水保方案新增措施按其一至三部分投资的(1%—1.5%)计算。 9 制定S 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10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共(七章)内容分别是1> 总则

2> 监测站网 3> 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4> 遥感监测 5> 地面观测 6> 调查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11 沿坡面向下运动的水流称为(坡面径流)。 12 坡面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 13 坡面径流小区是1877年由德国土壤学家(沃伦)设计的,用于观测和研究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4 (径流小区)是观测坡面水土流失量的常用方法。 15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坡面的水土流失量,是将在微小面积测定的结果扩展到整个坡面,属于(尺度扩展)。 16 石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通常采用的监测方法有(调查监测、地面定点观测与巡查监测) 17 监测资料实行报送制度分为(季报)和(年报)每季度末当月的(20号),对本季度监测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年报时间为当年(12月25号)。 18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之称,也可分为(林草植被)和(作物植被)。 19 郁闭度等于(有林冠覆盖的点数)/(布点总数)×10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内容提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为了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质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技术标准依据,技术文件与相关文件依据,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编制依据。(2)项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局以及水土保持防治目标等概况。 (3)项目区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原则。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其指标、方法、监测样点布设和设施设备等。 (6)监测工作组织、监测数据与成果质量保证制度等组织管理。(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8)有关内容的说明。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依据 (4) 2.1法律法规 (4) 2.2规范性文件 (4) 2.3技术标准依据 (4) 2.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5) 2.5技术合同 (5) 3建设项目概况 (6) 3.1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6) 3.2项目建设规模与工艺流程 (6) 3.3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6) 4 项目区水土保持状况 (7) 4.1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概况 (7) 4.2社会经济概况 (8) 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8) 5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原则 (10) 5.1监测目标 (10) 5.2监测原则 (11) 6监测内容和方法 (12) 6.1监测内容 (12) 6.2监测方法 (15) 7组织管理 (18) 8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9)

土地规划试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1×16=16分) 1.土地利用具有和两重性特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4.经过土地供需分析,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最后可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5.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 6.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大致包括:,, 。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土地利用规划: 2.城镇体系规划: 3.公路选线: 4.林带透风系数: 5.土地复垦规划: 6.土地整治规划: 三、判断题(1×11=11分,错用×表示,对用ˇ表示) 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2.韦伯理论的核心部分,从经济上看就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 3.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协调上。()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5.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具有相同的适宜性。() 6.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在追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效应的有力措施。() 7.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正确配置耕作田块是耕地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8.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应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进行布局,一般有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等类别。() 9.编制地、县及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应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0.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

活动。() 11.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四、单项选择题(1×5=5分) 1.用水保证率是指一定年限内保证用水的() ①月次②日数③水量④年次 2.水库库址选择是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对土地利用其他项目的规划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库址地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库址一定应选择“肚大口小底平”的地形②库址水源应充足,集水面积大 ③库址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基础稳固不沉陷、不漏水 ④库址距离灌溉区要近,地形应高于灌区地面。 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后备土地开发资源的是() ①宜农荒地资源②沿海滩涂资源③闲散土地资源 ④因自然灾害和人为污染造成的废弃地资源 4.土地复垦资金应坚持() ①自力更生为辅,国家支持为主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②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③地方政府为辅,国家支持为主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④地方政府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5.水利工程用地可分为水利骨干工程用地和() ①供水工程用地②耕作田块用地 ③田间工程用地。④灌排工程地 五、多项选择题(2×5=10分) 1.居民点用地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别于自然土地、农林牧业用地和矿业用地,具有()。 ①功能多样性②很大的使用价值③很大的级差收益 ④各种用地功能相互关系复杂性 2.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①磁力吸引体系理论②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③门槛理论④带形城市理论。 3.城镇化主要包含的几层含义是() ①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 ②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③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④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布局的合理化 4.风沙地的整治主要应采用下列措施() ①生物措施及其配置②工程措施及其配置 ③通过改变局部地形,蓄水保土④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地力 5.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任务有() ①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②通过编制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③确定各类用地的计划指标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规模与速度,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地发展 ④研究制定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的政策措施,保证计划顺利实现。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2018)

前言 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地理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性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径县级名称)、建设性质(新建或改建)、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建设工期(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挖方、填方、借方、弃方)等。 1.1.2 项目区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类型、将数量、雨季时段、风速及主导风向、风季时段、冻土深度)、水文(水系、水功能区划)、土壤(土壤类型)、植被(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区点型工程按乡(镇)或县级行政区域确定,线型工程按县或地市级行政区域确定。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水土保持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实施情况。 1.3.2 监测项目部设置 接受委托时间、监测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3 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3.4 监测设施设备 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5 监测技术方法 简要介绍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类型,重点介绍针对工程特点采用的监测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3.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 包括监测实施方案、记录表、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监测季度报告、监测年度报告、监测总结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 水保监…2006?16号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 各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各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持证单位: 为了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成果质量,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健康发展,我中心组织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在工作中参照使用,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和指导监测技术人员开展项目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其重点是:依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经过一定深度的现场查勘和调查,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对水土保

持监测的内容、时段、监测点布设、主要观测指标及其方法与频率、监测工作组织管理、实施进度和预期主要成果等进行设计。该文件可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技术条款或附件,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监测工作进度与监测成果质量得到保证。 附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实施计划提纲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2006年7月6日印发

附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第一章综合说明 简要说明开发建设项目概况及建设意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其水土保持背景状况、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情况、监测任务缘由及其实施组织等。 第二章编制依据 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应用的主要技术资料和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 第三章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开发建设项目的概况。重点介绍与水土保持相关的生产组织与施工工艺,突出选址(选线)、施工场地布置、取料、弃渣、土地扰动、挖填土(石)方及其流向等方面的情况。 2、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概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组成物质(或土壤)、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状况等。社会经济概况主要介绍项目所在(经)县(区)的人口、人均收入、人均耕地和产业结构等情况。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工程征占地(行政隶属、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水窖;3.渡槽;4.蓄水池;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3.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5. 特征水位包括、、、。 6. 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述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谷坊 2.整治线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9分) 1.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2、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水库的特征曲线包括、。 3.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4、谷坊的种类、、、、 三. 列举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5分) 四. 试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 试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22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C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3.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 4.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5.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 1.简述淤地坝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 2.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D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为防止斜坡岩石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置的工程称之为。 3、淤地坝的库容由两部分组成:、。相应于该两部分库容的坝高为、。另外,为了保证淤地坝工程和坝地生产的安全,还需增加一部分坝高,称为。 4、水库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5、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有:、、、。 二、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三、简述作用在拦砂坝上的作用力有哪些?(15分) 四、简述谷坊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简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E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附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第一章综合说明 简要说明开发建设项目概况及建设意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其水土保持背景状况、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情况、监测任务缘由及其实施组织等。 第二章编制依据 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应用的主要技术资料和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 第三章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开发建设项目的概况。重点介绍与水土保持相关的生产组织与施工工艺,突出选址(选线)、施工场地布置、取料、弃渣、土地扰动、挖填土(石)方及其流向等方面的情况。 2、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概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组成物质(或土壤)、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状况等。社会经济概况主要介绍项目所在(经)县(区)的人口、人均收入、人均耕地和产业结构等情况。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工程征占地(行政隶属、

性质和利用类型)、防治目标、措施布局、主要工程量和实施进度安排等。第四章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监测原则与目标。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监测范围及其分区。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的规定,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析确定监测范围及其分区。 3、监测点布设。根据确定的监测范围及其分区,分析确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监测的重点地段和重点对象,提出监测点布局。监测点可以根据监测目的、指标的不同,分为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观测样点要有设施设备的配置设计,调查样点要求设立标志,根据监测指标采用相应监测仪器或设备进行量测以获取数据。 4、监测时段和工作进度。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计划和水土保持工程的要求,确定监测时段及工作进度。一般情况下,监测时段包括项目施工准备期之前、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措施运行初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等各个阶段。 第五章监测内容和方法 1、监测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生产组织和施工工艺特点,分析确定项目施工准备期之前、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措施运行初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等各个阶段的主要监测内容。 在施工准备期之前,主要是对监测范围的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与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本

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水土保持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是()、()和()。( ) 2、溅蚀的后果:();();()。( ) 3、根据沟蚀发生的形态和演变过程,分为:(),()、()、()。 ( ) 4、坡面治理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和沟头防护工程。(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5、沟头防护工程根据防护工程的作用,将其分为:()和()沟头防护工程。() 6、总径流量的计量方法()和()。() 7、制定轮作制度时应遵守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考虑后作对前作的要求,以及()对()的影响,合理安排()制度。() 8、蓄水保土效益计算包括:单项措施的蓄水()效益和小流域或某区域的蓄水保土()效益。() 9、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耕作措施包括了()、()和()。() 10、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和()等方面的设计。() 11、影响风力侵蚀的因素有()、()和()。()

12、复合侵蚀() 13、山洪导排工程() 14、干流量() 15、对比流域法() 16、造林区划() 17、造林地的整地() 18、水土保持效益()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简介 ?一、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 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李智广) ?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发展,对监测工作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1)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2)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基础。 (3)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4)水土保持监测是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 三、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与站点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即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重点防治地区监测分站和监测站;二是根据监测任务需要,经科学论证,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包括为国家提供基础数据的监测点、水土流失抽样调查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测点等,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点也属于站点之一。 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 (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 (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四)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按国家、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制度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应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水利部于2003年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将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颁发确立为国家行政许可事项,2012年11月17日,水利部发布第45号令《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了承担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应具有开展监测工作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固定的工作场所;二是要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和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要具有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且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四是要具有现场监测、观测、量测、分析与计算的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教学提纲

《水土保持学》试题 库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速度、土壤流失量、流域产沙量、侵蚀模数、正常侵蚀、自然侵蚀、加速侵蚀、现代侵蚀、水力侵蚀、溅蚀、面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沟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山洪侵蚀、重力侵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泥石流、泥流、石洪、风力侵蚀、植物侵蚀、层流、紊流、水流挟沙力、块体运动、起沙风速、输沙率、热融作用、热融滑塌、热融沉陷、侵蚀转折坡度、横坡耕作、区田、圳田、治坡工程、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谷坊、山洪、荒溪、拦沙坝、变坡工程、排导沟、明硐、渡槽、急流槽、改沟工程、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化、林带结构、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林带疏透度、林带透风系数、林带夹角、防护距离、有效防护距离、防护范围、有效防护范围、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植物阻沙作用、机械沙障。 二、填空题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3、(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4、面蚀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它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称为(溅蚀)。 6、切沟侵蚀的横断面呈(V)型,而冲沟侵蚀则呈(U)型。 7、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 8、陷穴沿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状出现时又叫(蜂窝状陷穴)。 9、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0、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11、地表径流的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 12、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13、荒溪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4、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5、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可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山洪荒溪)。 16、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17、农田林带的造林方法一般有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8、护田林带的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和(带状混交)。 19、我国风沙区主要分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击沙地)、(海岸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种类型。 20、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式的不同,机械沙障可分为(平铺)式和(直立)式。

自然资源与水土保持试卷和答案

《自然资源与水土保持》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量平衡: 2、生态脆弱带: 3、水力侵蚀: 4、安息角: 5、林冠截留作用: 6、工程绿化技术: 7、谷坊: 8、轮作: 9、土壤侵蚀程度: 10、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二、填空题(每小空0.5分,共10分) 1.当水流挟带一定数量的泥沙通过某一段河道时,如果既不冲刷也不淤积,这时水流的挟沙量就是水流挟带泥沙的最大能力,称。如果水流中实际含沙量超过了挟沙能力,河床就要;反之,河床就会。 2.水力侵蚀的基本动力是;土壤风蚀和风沙流动的基本动力是。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又是影响侵蚀的主要。 3.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将水土保持工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②;③;④。 4.在山区沟道内为了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挡拦建筑物称为,又名、沙土坝、闸山沟等。 5.以拦蓄山洪及泥石流沟道(荒溪)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称为。亦称泥坝。 6.以拦洪淤地,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而横筑于沟道横断面上的坝工建筑称为。 7.选择树种的基本原则:①; ②;③; ④;⑤。还应该具有较

好的经济效益,如供薪材、蜜源、农产品原料(香料、油料、染料、漆料、其它工业原料等)、工艺品原料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2.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坡面和沟道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侵蚀和水资源损失。() 3.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等。() 4.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 5.水力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包括面蚀、沟蚀等。() 6.水力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泻溜、崩塌和滑塌的过程,包括面蚀、沟蚀等。() 7.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8.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水流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9.风力侵蚀指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