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序言

很少有人注意到,美军国防部军语词典没有收录seabase(海上基地)这个词条,原因不言自明,“海上基地”原本不是新词或新生事物。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就知道运用海上能力支持包括陆地作战、两栖作战、海上机动等在内的军事行动,海上基地作为一种支持作战的方式一直在演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 “跳岛作战”中凸现出来的海上后勤,到21世纪初“持久自由”行动中的前沿部署,越来越体现为远离本土从海上直接提供作战保障,甚至直接融入作战行动。随着美军全球战略日益系统化、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急剧调整、战场环境发生剧变,以及军事技术快速发展,基于海上的后勤保障已经从“下意识”的传统作战方式,向“主动”的联合集成转型。尽管各军种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对“海上基地”的理解各有不同,相互争吵和攻击也时有发生,但“海上基地”终究向着“海基能力”(seabasing)方向演进,最终在美军各军种之间逐步统一了认识,从原有的“海上基地”物理平台概念逐步升华为海基能力联合集成概念,并与后来出现的空海一体战概念互相交织,呈现逐渐融合趋势,成为美军全球战略的海上支撑。一、冷战结束到2002年:“海基能力”概念应运而生

美国海军陆战队J·W·哈蒙德中校早在1971年《陆战队公报》上发表题为“海上基地:真正的两栖作战”,文章称:“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在滩头建立阵地来实施两栖作战的时候到了。我们可以切断岸基基础设施的脐带,包括海滩、海滩出口、斜坡、机场和港口等,并完全从浮动的基地上行动。海上基地是两栖部队的公共领域。”1这一观点可以说很具代表性,基本代表了当时人们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之间对海上基地的普遍认识,认为海上基地在本质上是一种海上的后勤能力,是一种将部队与装备物资投送上岸的海基后勤保障方式,向岸上部队提供短期或者长期维持服务。惯于及时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的美军,在研究与审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马岛之战中由海上发起的战役时,充分肯定了海基后勤在历次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开始思索海上基地的更大作用。

但是,在《海军学院报》1991年4月刊一篇名为“一路向前”的文章发表之前,人们对“海上基地”的概念整体上还停留在为消除传统两栖登陆作战中的“铁山”而进行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Evolution of Seabasing Concept and its Convergence with AirSea Battle Concept

李健,中国陆军退役中校/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所长(Li Jian, LtCol, PLA Army, Retired; Director of Knowfar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and Defense Studies, China)

Seabasing —不依赖作战区域内的陆上基地,从海上部署、组建、指挥投射、重建及重新运

用联合力量。另参阅“两栖作战”词条。

——美军联合出版物JP 1-02《国防部军语词典》2014年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doctrine/dod_dictionary/)

的海基后勤保障上;而“一路向前”的发表,引发了美军就“海上基地”的概念内涵及其潜能的长达20多年的辩论。“一路向前”的作者强烈呼吁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应重点关注沿海地区,并提出了“以新的海上部署模式和力量构成来维持支援人道主义援助/灾难救援、国家建设、安全援助、维和、反毒品、反恐、反暴乱以及危机反应所需的前沿存在”的濒海作战新思维、新框架。2这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正在重新寻找敌人而进行战略调整的美军、特别是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对海上基地作战新应用的关注。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在广阔的海洋上失去了可以匹敌的舰队,美国海上力量的基本目标已从“实现对海洋的控制”转向“利用对海洋的控制”,加之美国海外基地的减少,这为“海基能力”概念日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首先进行了“由海向陆”战略思想转型的探索,1992 年发布的《由海向陆——为美国海军进入21 世纪做准备》提出了海军濒海远征作战和联合部队推动的概念;1994年发布的《前沿存在——由海向陆》增加了对“力量投送、战略核威慑、战斗可靠前沿存在以及通过海上基地提高灵活性”的强调。3对海军而言,似乎已找到了未来海上战略思维的方向,“远征、前沿、濒海、向陆”成为描述战略新思维的热门词,但实现这一全球性海上战略思维调整的途径却还感觉影影绰绰,尚未找到着力点。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寻找未来战略目标时自然而然回归到了传统——两栖作战。在1996 年1月4日,海军陆战队第31任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签发了海军陆战队顶层概念文件《从海上发起的战役机动战》。在探讨“从海上发起的战役机动战”概念所带来的一些训练和装备收益时,克鲁拉克上将指出:“海基能力将把海军陆战队员从建设岸上设施的需求中解放出来,使之能够全身心投入于救援工作中去。由舰艇到目标的机动能力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把兵力直接投送到最需要的地区,包括那些远离港口和机场的地点。4由此,“海基能力”概念正式出现在美军的官方文件中,拉开了对由海军陆战队最初引导的“海基能力”概念进行专业化探讨的序幕。

1997年12月30日发布的《2010年及以后的海上预置部队》报告中,海上基地被定义为海军陆战队未来三大重要能力之一。5 1998年6月发布的《海基后勤》报告也对海基能力概念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探讨和分析。6 1999年7月,海军陆战队第32 任司令签发的《海军陆战队21 世纪战略》中继续丰富了从海上发起的战役机动战的系列概念。7

2001年11月发布的《远征战机动》文件进一步探讨了海基能力和海基部队的相关性:“海基能力支持多样化的、灵活的力量投送。海基能力将使部队可以直接从舰上投送到深入内陆的目标,对传统的阶段性的两栖作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海基行动将使海军力量投送的效果最大化,对联合部队指挥官部署和使用海军远征部队有巨大的帮助。海基能力并不只是一系列平台,它是多种平台的网络化……。”8

因为海基能力与海军陆战队的关系最为紧密,是海军陆战队实现未来“远征机动战”中 “舰到目标作战机动”战法的核心赋能因素,因而海军陆战队既是海基能力思想的始作俑者,也是最积极的鼓吹和推动者。

从1996年到2002年,美国陆军未来概念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使用大型飞机部署和支援陆军部队。这就要求美国陆军花费巨额资金来购置飞机或依靠空军支援,迫使陆

空天力量杂志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军转而寻求通过海运方式来部署和支援陆军的行动。这就为日后陆军也开始积极参与海基能力概念演进打下了伏笔。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冷战结束后至2002年这一阶段,随着美军向联合作战调整,在寻找新的战略目标和开拓新军事概念之际,各军种不约而同将注意力集中于海上,为发展由海向陆的“途径”而聚焦于“海基能力”。新的战略目标、新的国际环境,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军事技术革命和军事思想革命,在这诸种因素合力的直接影响下,勇于前瞻的美军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赋予传统“海上基地”以新的内涵,从此,表现为静态感的名词seabase即海上基地逐步演变成更具动态感的seabasing即海基能力。

二、“9.11”事件至2004年:“海基能力”概念遇冷错乱

自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以后,美军一直将注意力集中于全球反恐。如果说从冷战结束至2002年这一阶段为海基能力概念提供了成长的沃土,随着美国以全球反恐为首要目标的新外交政策的进行,对海基能力的探讨暂时被搁置,但并非废止。作为一个大概念,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始终都在为这个概念的成熟与发展不断努力。为此,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司令部设置了海基能力集成部(GS-15),专门负责海基能力发展相关事宜;海军作战部能力与资源集成部(N8)下属的远征作战部(N85)专门设置了海基能力集成分部(N85V),9具体负责二十一世纪海上力量中的海基能力相关事务,负责海基能力的作战概念、能力等的开发,以及改善发展线路图,评估海基能力平台的组成系统,参与海上基地项目的需求与发展过程;而陆军则由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例司令

部下属的陆军能力集成中心具体负责相关概念的研究。

但是由于各军种与各研究机构已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为“海上基地/海基能力”进行定义,“海基能力”与“海上基地”概念经常被混淆。各军种对海基能力定义的不统一,造成了人们对海基能力定义的困惑。与此同时,前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的不切合实际的“10-30-30”(10天速控30天速胜30天速移)作战原则,使原本就不清晰的海基能力概念更加混乱。正如长期支持海基能力的海军退役上校萨姆·唐格瑞迪在一篇文章中说道:“人们以各种相互冲突的方式定义海基能力。”10

在此期间,各军种、智库以及一些独立的防务专家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抱着不同的认知,撰写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与军种文件,并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为“海上基地”和“海基能力”进行定义、诠释。在用词上从原始的“seabase”逐渐衍生出“seabasing、sea basing、Sea-Basing、Enhanced Networked Sea Basing、Joint Seabasing”等多种形式,并且含义各不相同。尽管发展到最后使用频率慢慢集中于“seabase”与“seabasing”两个,但也还是常常将“海上基地”与“海基能力”概念混为一谈,经常出现两者混用的现象。对于海基能力的矛盾心理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对海外战争的本质更加宽泛和不确定的认知,也反映出美军最高决策者对未来战争无法准确预测的焦躁心理。军种间的利益之争、庞大预算和海基能力自身概念还存在先天性缺陷等因素,也是造成海基能力概念混乱的重要原因。

2002年6月,美国海军根据国防部2001年版《四年防务评估》的要求,出台了《海军转型规划纲要》。这个纲要系统论述了建设“21世纪海上力量”的构想,提出了未

来美国海上力量实现转型的三个新的基本作战概念——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基能力,以及转型的方法。在这个纲要的基础上,2002年10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维恩·克拉克发表了题为“21世纪海上力量——投送决定性的联合能力”的文章,除了进一步阐述上述概念外,提出了海军“总体作战概念”以及在这个概念下海军未来的兵力结构。11 这位海军领导人将海基能力和海上打击、海上盾牌、部队网并列为未来实现转型的四大核心能力。

2002年10月,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同颁发指导新世纪战略转型的构想——《21 世纪海军力量》,以共同推动和倡导海基能力概念。这样既密切了与陆战队的“伙伴关系”,更好地体现联合性,也是海军追求自身利益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3年5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发布了《联合作战的海军作战概念》文件,描述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2020 年之前的近期、中期以及远期将如何在多种类型军事行动中做出贡献,将海军陆战队的“远征机动作战”同海军的“21世纪海上力量”概念结合到一起。12

2003年8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共同发布了《增强型网络化海基能力》文件,该文件被认为让“海基能力的概念比《联合作战的海军作战概念》深化了一步”。13 文件中将增强型网络化海基能力定义为:“根植于一系列海上系统和资产的一体化能力,使海上和岸上所有维度的海军力量投送效应最大化。它对于原来的海上接近和组建、有选择卸载和使用网络化分散部队在海上重构的分阶段海军投送能力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受到了部队网的推动,促进了所有类型军事行动中的联合作战。”14 实际上,该定义很容易让人觉得海基能力就等于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但毕竟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由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执着,也引起了国防部高层的注意,经负责采购、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特许,国防科学委员会成立海基能力特别小组,对海基能力展开了一项调查,并于2003年8月发布名为《海基能力》的调查报告。15报告以《增强型网络化海基能力》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2010年及以后的海上预置部队》的基础上,通过从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总结的经验,得出四条主要结论:

(1) 海基能力是美国一种关键的未来联合军事能力。海基能力有助于确保美国进入拒绝为美国提供支援设施的地区;

(2) 未来对海基能力的需求将远远超过当今的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能力;

(3) 海基能力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协调式、螺旋式发展的努力,以解决公认的事宜并建立联合海基能力“体系”;

(4) 美国应该实际测试海基能力,以解决问题,并研究所有军种的领导技能(强调独创性)。16

此报告的出台,充分说明海基能力已吸引了美国国防部内部的极大关注,创建致力于发展海基能力的联合机构已是众望所归。该报告可以说是海基能力概念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2003年11月,修订版《海军转型路线图》发布。文件指出“海基能力是一项国家能力,是我们的基础性转型作战概念”。17 文件中虽然没有对海基能力进行详细描述,但旗帜鲜明地肯定了海基能力作为海军支柱性作战概念的地位。

空天力量杂志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在此阶段,尽管美军上下的注意力均集中于伊拉克与阿富汗,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深知自身未来战略使命,并未在此“混乱阶段”放弃对海基能力的探索。特别是在2004年7月,国防部联合资源监督委员会(JROC)决定将海基能力直接踢出采办计划之后,更坚定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规划者们开始一起推进海基能力建设的决心。

三、2005年至2010年:“海基能力”概念定形成熟

海基能力的支持者认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海基能力概念将使对战场上部队的支援和运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大规模联合部队的赋能器。

2005 年3 月,美国发布的《国防战略》中强调的8种关键作战能力几乎都与海基能力有关联,特别是“在遥远的反介入环境中投送和维持部队的能力”。18 这部文件还提出了通过主要作战基地体系、前沿作战地点、合作安全站点以及联合海基能力来改善美军海外部队态势的必要性,并指出联合海基能力为海外军事态势的转型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在此背景下,2005年8月1日,美军出台了《海基能力联合集成概念》。 该文件更加详细地分析并阐述适用于2015年到2025年的相关概念,并首次为海基能力界定了一个通用定义。由此,关于海基能力的概念向前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使各军种对联合海基能力的定义以及联合海基能力作为一种手段对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达成共识。《海基能力联合集成概念》中对海基能力的定义为:

“海基能力是指从海上快速部署、组建、

指挥、投送、重建和重新运用联合战斗力,

在联合作战区内不依靠陆上基地为装备

精良的联合远征部队提供持续支援、物

资供应和兵力保护。这些能力拓展了作

战机动手段,确保海上进入与介入。”19

2006年3月,以国防战略提供的指南为基础,《海军陆战队应对变化安全环境的作战概念》发布。该文件阐述了一系列更新的概念,其中指出:

从海上发起的战役机动战是我们濒海力

量投送的概念基础。海基能力提倡的是

一种快速接近、运用和维持全球来源部

队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为总统和联合

部队指挥官克服发展变化的安全环境带

来的挑战提供更多的政治军事选项。20

2006 年版的《海军作战概念》延续了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的思路,并提出海基能力是支持远征性力量投送和预防性安全合作最主要的手段。关于安全合作方面,这份文件还首次提出使用全球舰队兵站来验证海基能力。

2006 年8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发布了海军海战出版物/海军陆战队作战出版物NWP3-62M1MCWP 3-31.7《海基能力》 ,21最终将海基能力概念转变成了条令文件。22 这份出版物为在多种类型军事行动(从主要作战行动到民事支援)中从一个海基能力实施当前和近期的行动提供了条令指南。该出版物的发布,可以说是海基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由此海基能力由概念逐步向具体的作战应用发展。在该出版物中对于海基能力与海上基地的定义直接引用了2003年11月修订版《海军转型路线图》中的关于海基能力与海上基地的描述:

“海基能力作为一种国家能力为投送、维

持海军兵力与联合部队提供首要转型作

战行动概念,借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

上作战行动的独立国部队、分布式与网

络化部队的机动作战来保证联合介入。”海基能力包括海上控制、确保介入和兵

力投送等传统海军任务,重新重视远征

机动战。

海上基地本身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化平台的集成体,具有机动性和灵活伸缩性。通过这些平台可以从海上向全球投送进攻和防卫兵力,并且在联合作战区内不依靠陆上基地就能组建、装备、投送、支援和维持部队。

海上基地可灵活伸缩,通过集成全部海军陆战队部队,扩大和缩小规模以完成任务要求。集成部队包括远征打击部队(ESF)、航母打击群、远征打击群(ESG)、具有特种作战能力的陆战队远征队(MEU(SOC))、水面打击群(SSG)、两栖部队(AF)、海上预置部队(MPF)、战斗后勤部队(CLF)舰船、陆军海上计划以及跨国部队(MNF)等。23

此后,在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发布的一些官方文件中,进一步就海基能力的作战运用阐明了观点。例如,2007 年6 月,第2版《海军陆战队应对变化安全环境的作战概念》中称,“海基能力将使我们具备从海上的国际水域发起行动的能力,从而可以确保作战机动和进入权利。”24 2007 年,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了《21 世纪海上力量的合作战略》文件。25这一文件充分吸收了两版《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和2006 年版《海军作战概念》的观点,反应了近20年来的海基能力概念发展过程。2010 年版《海军作战概念》中认为,海基能力不仅仅是可以用来支持多种类型军事行动,而是它可以为美国提供一种适用于新安全环境的非对称优势。26

在随后的日子里,各军种以及防务智库的研究人员纷纷撰写了大量的学术性文章,以极高的热情多次讨论海基能力概念及其运用。至此,从“海基后勤——海上基地——海基能力”的认知过程基本完成,其概念内涵不断发展、延伸、清晰、完善,逐步形成了共识。海基能力概念混乱局面得以终止,渐趋成熟,确立了较为权威性的界定。

事实上,联合作战早已成为美军的基本作战形态,以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带来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这也必然要求各军种广泛参与,形成联合作战能力。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不景气,战争需求牵引不强的背景下,只有顺应形势,支持和积极参与到哪怕是非军种擅长的职能领域建设中,才能更好地保住自己的预算份额和影响力。因此,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职能内的海基能力,经过海军陆战队不懈鼓吹、海军配合助推、陆军积极参与,从军种作战概念发展到国防部未来重点发展的九大联合集成概念之一,有其发展的必然性。

海基能力概念的提出,不仅直接影响到海军、海军陆战队的转型思路、作战概念发展、装备项目建设,而且对其它军种、国防部、造船行业等也有相当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美国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大战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军内部对海基能力的辩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关于战略的辩论。而如今,美军对海基能力的辩论几乎变成关于造船的辩论,以及关于在国防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如何优化海基能力平台的辩论。另一方面,即使未来海上预置部队概念逐渐消亡,海基能力概念依然存在。例如,机动式登陆平台的改造、联合高速船从陆军向海军移交、以1比1的比例用舰对岸连接器计划等,也充分说明了海基能力已从一个前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项目”。

陆军对“海基能力”的认识和参与较晚。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之后,在海空军提

空天力量杂志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出“空海一体战”构想时,陆军逐渐认识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像在前两场战争中那样由“战地靴子”唱主角的机会已经不多,只有顺应国家安全战略关注重心东移的趋势,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存在价值,在与其它军种的竞争中保持主动,于是开始思考在应对未来新兴大国崛起形成的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中陆军的定位与使命问题。在2013年确定的2020美国陆军的总体目标与兵力设计原则中,已明确了“基于海基能力有能力实施联合作战”的具体目标,并提出由于目前陆军训练模式并不支持陆军整合进海上基地,应把海基能力嵌入到未来旅战斗队训练之中的呼吁。

四、与“空海一体战”概念交织互动

从以上美军对海上基地/海基能力的认知的演变过程及其定义中可以看出,海基能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是利用海洋作为运用和维持海军和联合部队的一种思想;是构成未来海军核心作战能力的“核心支柱”和指导新世纪美国海军转型的顶层概念之一;是为应对新兴大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而需重点发展的联合集成概念;是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的有效途径方案,并有潜力左右未来几十年的美国大战略。

从另一个角度看,海基能力的外延又是多层次的:源于对海基后勤支援的思想,而成为海上预置概念的一种升级;是使用多种海上平台在很广阔的海域中执行并维持联合作战,克服了距离因素的限制之后,以谋求促进联合作战样式的创新;以有形的海上基地为中心形成强力控制区,而成为未来美国海军控制海洋最为核心的强有力手段;通过海基能力,美国能够以最小的政治代价和印迹实现对利害区域的介入,从而最大限度提

升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是未来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前沿存在之关键性支撑。

尽管在2010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并没有提到海基能力这一概念,但随着美军全球反恐战争的结束,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兴起,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始于上世纪末的海基能力概念与后来的空海一体战概念,无论在其内涵或外延上都有着很大的趋同性。海基能力的思想对后来的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是无法直接量化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种概念,均是以海军为核心的“海军—陆战队—陆军”或“海军—空军—陆战队—陆军”军种联合模式,只不过后者比前者的目标指向性更强,后者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更广泛。

从近几年美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来看,新的更多用途、更灵活的两栖船坞运输舰、干货弹药补给舰、机动式登陆平台、大型中速滚装船甚至是下一代航空母舰的组合,也正在逐步实现最初海基能力的目标(即使不是全部),旨在为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不依赖岸上基础设施在海上执行特定任务和使命的能力。 就连前海军上将詹姆斯·霍洛韦在其自传《战争中的航空母舰》一书中都认为,“随着美军全球战略的调整,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已过渡到如今的航母打击群,已溶入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倡导的海基能力联合集成概念之中,成为海上基地组成部分”27 ——这不得不说,海基能力概念为日后的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在作战概念方面,陆军上将马丁·邓普西任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后,正努力将海空军提出的空海一体战概念发展成为更具联合性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从而将陆军参与包括在内,并在陆军联合海军陆战队提出“夺取和保持作战进入(权)”后,将其与“空海一体战”并列,作为支撑“联合作战介入”

的下属概念。在这些构想中,无论是位于顶层的“联合作战介入”作战概念,还是其子概念“空海一体战”和“夺取和保持作战进入(权)”,如果没有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从海上发起战役机动战”的海上战场支撑点,都将会成为空中楼阁、一纸空谈——尽管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海基能力概念又适时地充当了这一关键性的角色。

由于海基能力是一个仍处于发展阶段的联合集成概念,从军种乃至国防部推动的角度而言,更多是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寻求各自发展的立脚点,因此争夺资源的因素不可忽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而言,则是希望提高战略实现手段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灵活性。只有当国家战略需求与军种未来发展两者合一时,概念发展和实践才有基础。但是从目前美国面临的威胁形势、防务资源以及能力需求来看,存在不少矛盾之处。一方面,威胁和任务更多样化,对美军能力的需求更加复杂,单纯的技术优势和数量规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军事能力的多样化运用渐成重点;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困境,美军可用的防务资源相对萎缩,预算逐步成为制约能力发展的重大瓶颈。由此推断,“海基能力”的未来发展和实践必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是资源争夺的风险。美国的全球海上控制权尚未打破,这是海基能力持续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海基能力依赖海上控制,美国海军要发展海基能力平台,前提就是要维持好现有的舰队,那么预算和资源就要加大投入。尽管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相关的发展计划似乎会将空军和海军的合作带到一个高峰,但是海基能力和全球打击概念对于资源的潜在争夺,在防务预算紧缩的环境下将不可避免。和国防部未来重点发展的其它八个联合集成概念相比,海基能力概念尽管显得更为基础,这又需要大幅颠覆目前美军的全球军力存在模式,所以也可能会被视为“最不现实”还遭摒弃的理念。

其次是战略错位的风险。海基能力概念是一种减少陆地存在、降低政治风险的联合集成概念。对陆地存在的谨慎首先源于美国对战争历史的基本认识,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甚至目前接近尾声的伊阿两场战争,美军的地面部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越南战争的政治代价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另一方面,这种谨慎还源于世界一体化的现实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民主、人权、普世价值观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外国军力存在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接受度越来越低。从这个角度看,海基能力概念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海基能力”能否真正取代前沿存在的“陆基能力”尚存疑问,这种取代能否为同盟国所信任也不得而知。事实上,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是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海基能力”的出现会有可能对这种结构产生破坏效应,“海基能力”的成功是否足以弥补联盟战略的失败,将会是一个重大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鉴于海基能力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内在联系,可能最佳的策略是将其进一步融合,以优化资源分配。据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2013年9月份称,海军将不再使用“seabasing”或者“sea base”这两个术语。28这无疑是在验证笔者上述的猜想。一些迹象表明,尽管可能会导致原有海基能力概念发生新的变化或定义,但新概念和原来的概念目标应该是保持一致的。

五、结语

毋庸置疑,从“海上基地”到“海基能力”,能进行长达20余年的辩论,这也充分说明其价值的所在。自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兴起,两

空天力量杂志

海基能力概念的演变及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互动

个概念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竞争。但在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背景下,受国防预算缩减、技术难度等的影响,两个概念平行发展已不可能。海基能力概念(或术语)将来是否存在已无关紧要,其原有的概念目标完整地嵌入空海一体概念是必然的。事实上,美军正是如此操作的。

尽管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海军战略和作战构想不尽相同,但以军事行动为政治目标服务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提高军事行动的灵活性对中国海军来说同样重要。从这一点上讲,海基能力概念对中国海军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越来越严峻的东海和南海领土争端上。例如,就目前的南海海域态势来看,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大量领土和海洋资源纠纷。在解决主权争端时,如果一旦外交途径失效,非要运用军事手段之时,对中国而言,由于南海海域各岛屿岛礁不具备建设大型军事基地的条件,其远离本土进行夺岛作战的困难是巨大的。所以,基于中国海军现有实力,建设海上基地,以海洋为机动作战空间,将会对中国通过军事手段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的完整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释:

1. 摘译自美国海军陆战队《陆战队公报》1971年8月刊(总第18期),作者J. W. Hammond,文章原标题为“Seabase:

The True Amphibious Operation”。

2. H. Lawrence Garrett III, Frank B. Kelso II, and A. M. Gray, “The Way Ahead” [一路向前],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April 1991, pp. 36-47.

3. Jay L. Johnson, Admiral, USN, “Forward… From the Sea - The Navy Operational Concept” [前沿存在——由海向陆],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navydata/policy/fromsea/ffseanoc.html

4. C.C Krulak, General, USMC, “Operation Maneuver from the Sea” [从海上发起的战役机动战],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4 Januray 1996), p.19,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images/mccp-1-omfts-1998.pdf.

5. US Marine Corps, Maritime Prepositioning Force 2010 and Beyond [2010年及以后的海上预置部队],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30 December 1997),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man/dod-101/sys/ship/ docs/mpf-2010.htm. 该文件还特别指出:2010 年及以后的海上预置部队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可能有着特别紧密的关系……当传染病对于友军部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或者当事国并不希望美国有大规模军力存在时,海基的医疗支援设施和宿舍可能显得特别重要。

此外,舰船装载着大量的物资和装备预置在海上,在战争以外多种类型的军事行动中都非常有用。食品、医疗物资、动力装备、通信器材、车辆以及水净化装置在许多人道主义援助或者灾害救援行动中就非常有用。

6. US Marine Corps, Sea-Based Logistics [海基后勤],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June 1998), 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man/dod-101/sys/ship/docs/sbl.htm.

7. James L. Jones, General, USMC, Marine Corps Strategy 21 [海军陆战队21 世纪战略],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3 November 2000), p.4.

8. James L. Jones, General, USMC, USMC, Expeditionary Maneuver Warfare [远征战机动],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Marine Corps, 10 November 2001), p.4.

9. 2012年3月,作为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海军远征作战局从N85调整为N95,置于新的海军作

战部负责作战系统的副部长办公室的领导之下,下设有海上基地科(N95V)。

10. Sam J. Tangredi, “Seabasing: Concepts,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海基能力:概念、问题和建议],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Autumn 2011, Vol. 64, No. 4, p.28,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getattachment/d49d4281-7790-435d-9b3f-

c7df59fb1544/Sea-Basing--Concept,-Issues,-and-Recommendations.aspx.

11. Vern Clark, Admiral, USN, Sea Power 21, Projecting Decisive Joint Capabilities, Proceedings [二十一世纪海上力量——投

送决定性的联合能力], October 2002,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navydata/cno/proceedings.html.

空天力量杂志

12. Vern Clark, Admiral, USN, and Michael W. Hagee, General, USMC, Naval Operating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 [联合作战的

海军作战概念], (Washington, DC: Dept. of the Navy, September 2003), p.1.

13. Edward Hanlon, Jr., LtGen, USMC, and R. A. Route, RADM, USN, Enhanced Networked Seabasing [增强型网络化海基能力],

(Washington, DC: Dept. of the Navy, 2003), p.1.

14. 同上。

15. Defense Science Board Task Force on Sea Basing [国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小组的海基能力报告], August 2003,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Washington, D.C. 20301-3140.

16. 同上, p.xi.

17. “Naval Transformation Roadmap 2003: Assured Access & Power Projection…From the Sea” [海军转型路线图2003:确保

介入和兵力投射……从海上], (Washington, DC: Dept. of the Navy, 2003), p.2,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cgi-bin/

GetTRDoc?AD=ADB295445.

18.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国防战略], (Washington, DC: Dept. of Defense,

March 1, 2005), pp.12-16.

19. “Seabasing Joint Integrating Concept” [海基能力联合集成概念], Version 1.0, 01 August 2005, p.11, http://www.dtic.

mil/futurejointwarfare/jic.htm.

20. “Marine Corps Operating Concepts for a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海军陆战队应对变化安全环境的作战概念],

Mar 2006, p.1,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dtic/tr/fulltext/u2/a446044.pdf.

21. Navy Warfare Publication 3-62M/Marine Corps Warfighting Publication 3-31.7, Seabasing [海基能力],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and Headquarters U. S. Marine Corps, August 2006),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 download.aspx?Path=./Uploads/Files/SVG_007_NWP%203-62%20MCWP%203-31.7%20Seabasing.pdf.

22. 这部分内容详见《美军海基能力研究》译丛之二——《2海基能力:未来美国海军海上能力的聚合》第2章内容。

23. 见注释22, p.1-3.

24. “Marine Corps Operating Concepts for a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Second Edition [海军陆战队应对变化安全环境

的作战概念第二版], (Quantico, VA: Marine Corps Combat Development Command, June 2007), pp.9-10, http://www.dtic.

mil/dtic/tr/fulltext/u2/a446044.pdf.

25. “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 [21 世纪海上力量的合作战略],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maritime/

maritimestrategy.pdf

26. “Naval Operations Concept 2010” [海军作战概念],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maritime/noc/NOC2010.pdf

27. 詹姆斯·L·霍洛韦三世著,吴志丹、顾康敏、陈和彬译,《战争中的航空母舰》,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

第1次印刷,第416页。

28. 参看R.Wilson, From Sea Base to Shore, The 'Sea Base' is dead, but sea basing is alive and well [从海山基地到陆岸:海

上基地虽消亡,海基能力茁壮发展],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stories/from-sea-base-to-shore.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我选读的是美国作者丹尼尔?A?雷恩著中国学者李柱流等译,1986年版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考察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今天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讲将介绍许多当代管理概念的起源,并说明管理概念是如何响应组织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还介绍许多当前管理所面临的趋势和问题,以便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说明管理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领域。丹尼尔?A雷恩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管理学从萌芽开始直到现在的演变历程,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现代。这本书有两个着重点,一个是管理思想,一个是演变。书中除了介绍我们日常所熟知的管理名家及其管理思想外,作者也叙述了贯穿在整个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中那些不太出名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的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相对而言),或者在其实践过程中对后来的管理名家产生了影响,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我们对管理思想有一个连贯的认识过程,而不像以往我们学习的那样一个个断断续续的明珠。在另一方面,作者在论述管理思想的同时,也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管理名人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等,这样便于我们更好明白这些管理思想产生的条件,也方便我们理解他们的思想。 在读书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条理很清晰,内容的叙述方式也比较简洁,虽然也是讲述管理思想的,属于理论性的东西,但是它并没有像国内众多的理论书籍一样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轻松的愉悦。关于书中的一些理论似乎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也许是作者有意的让我们自己从书中描述中自己总结吧,这对我们也是另外一个意义。《管理思想的演变》不愧为一本名书,读完此书后,我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将谈谈读过此书后我对管理的一些认知和个人看法。但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显得肤浅,如有不妥之处,万望斧正。 管理是一个古老而又恒久的话题,只要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管理。但我觉得在我们研究管理的演变和发展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管理是什么;第二:管理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世界上最难定义的概念之一,不同的管理学派和不同的管理学者都给管理下过不同定义,目前有关管理的定义多达几百种,但这些并不重要,就像物理学和经济学一样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有给他硬生生的定义,我们要弄清楚的是管理的本质和其基本职能以及其系统理论。而对于管理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雷恩在书中提到,在五六十年代,管理界就对管理是否达到了作为一门科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不少学者为使管理成为一门正宗的科学而努力。在科学管理时代和前期的社会人时代,管理应该是被当作科学的,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管理理性的原则和严谨的理论,在此后随着人的因素逐渐受关注,管理的硬性较为下降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出现,人们对管理作为科学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了管理的艺术性。而从现在管理学者的理论看来,他们既看到了管理的艺术的一面又看到了管理的科学性,菲德尔的权变理论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个人认为管理既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但其科学性要大于其艺术。作者的本来目的也是要介绍管理的,但他没有把管理的概念,职能等一些一般教科书上都会介绍的关于管理的知识再次搬出来。而是选择了关于管理思想的演变。这其实更能让读者去了解管理。因为,在了解了管理背后的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

在咨询的世界共舞_共情与移情区别与整合

医学心理学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11月第30卷第11期总第392期 在咨询的世界共舞———共情与移情区别与整合3 高剑婷① 孙越异②△ 摘要:通过对共情与移情概念的梳理,对共情与移情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进行了分析。在执行、时间与实践操作维度上,移情与共情存在差异,与此同时,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相互整合的。它们已经成为心理咨询的基本术语,对两者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探究变动不居的心灵世界,为心灵找到一条理解、解放之路。 关键词:共情,移情,反移情,整合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9)11-0038-02 Dancing in the Field of Counseling:Differences and Conformity of Empathy and T ransference GA O J ian2ting,S U N Yue2Yi. Psychology Center of N anj ing Universit 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 anj ing210046,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and conformity of empathy and transference.They are different on the di2 mension of executer,time and practice,while they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p sycho-counseling. They are becoming the basic terminologies in the psychotherapy world,which help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able world of heart,and lead to the road of understanding and emancipation of heart. K ey Words:empathy,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integration 人本主义的共情与精神分析的移情这两个词汇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核心概念。几十年前,两者都力图强调彼此之间的差异,但近十年来,对两者相通的关注日益增加。如贾晓明认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中,共情为澄清、对质、解释等各种技术提供了更佳的表达态度与方式;同时认为,对反移情的理解更有助于达到深层次的共情[1]。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大整合的历史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共情与移情的关系的阐述,强调两者在临床操作上的相通之处,以期促进两大流派的相互融合。 1 移情与共情的概念 1.1 移情的概念 移情(empathy)即患者将其与重要他人(如父母、或手足)的经验和强烈的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2]。起初,弗洛伊德将移情视为对治疗的一种阻抗,后来他发现移情是通往潜意识的重要路径。在当代,移情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拓展,移情不再被视为对过去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分析情景下用当前的素材重建过去,并指向未来[3]。患者会在意识或无意识中,用移情表达并重复其早期经历和重要的人际关系、或试图将其内在的客体关系外化于现实环境。因此,透过移情的蛛丝马迹,分析师可以探索患者内心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 1.2 共情的概念 罗杰斯(Rogers)认为,共情(Empathy)就是“感觉当事人的个人世界,就仿佛它就是你自己的,但是却不丧失‘仿佛’的性质”[4]。他认为,“Empathy”的含义有3个方面:(1)咨询师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而以来访者的参照标准对来访者的内心感受进 ①南京财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6 ②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3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项目“大学生危机状态的形成及防范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2006030行正确的理解;(2)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传达给对方;(3)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做进一步思考,从而促进其内在心理机制的恢复[5]。 2 移情与共情的区别 2.1 执行维度的差异 移情的发出者主要是来访者。移情往往出现于患者与咨询师的互动过程中:在咨询场景下,患者童年记忆被再次激活,患者“似乎”回到了从前,其与童年期重要人物的关系模式在咨询情景下重演,于是移情发生了。治疗师通过对患者移情的揭示,帮助患者将其无意识内容上升到意识,进而促进其自我修通。 共情的发出者是咨询师。作为来访者的一面镜子,咨询师通过共情,让患者有机会审视被各种防御掩盖了的真实的自我。咨询师需要进入并洞察患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能沉浸到患者的主观世界中去。如果仅仅是沉浸,则咨询师就成为了患者,会随着患者的情绪变化而变化,从而丧失了影响患者的能力;如果不能沉浸,咨询师又不能充分理解来访者。因此,罗杰斯一再强调,要沉浸,但不能失去自己,即所谓“不失去好象的特质”。 2.2 时间维度的差异 时间是共情与移情差异的第二个关键点。如果我们将来访者的时间感受区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部分,那么移情分析关注患者的过去,而共情则关注患者的现在(当下)。过去是确定的,将来是未知的,现在是变动的。 移情被假定为一种过去经历在恰当的环境下的重现而受到治疗师的分析。在精神分析看来,所有当下的症状表现都可以追溯其童年影响。精神分析师关注患者的童年经历,并不断试图建立一条从患者的既往经历演变到当下症状表现的清晰路径,以帮助患者将无意识意识化,从而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共情更关注当下。当下是人生最为灵活之所在。帮助来访者在不断流变的当下澄清、把握自己的真实自我是共情的最终目标。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 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 )。 (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 (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道德 17. 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 )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C) 代数 18.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D) 朱熹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涵和外延 《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真是滑稽可笑。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笑话?这就涉及到概念的涵和外延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这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围。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谋生”这个概念的涵和外延都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宪兵完全没有理解雨果所使用的概念的涵和外延,所以闹出了大笑话。因此,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要把握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和所指的对象围。 一、概念的涵 涵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弄清概念的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弄清概念的涵,就会闹出笑话来。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姓国的人非常富有,宋国有个姓向的人非常贫穷。姓向的人便不辞劳苦来到

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我之所以富有,是善于偷盗。我开始偷盗的时候,一年便可自给,两年便很富足,三年便家财大盛。后来,我就用余财来救济乡里百姓。”姓向的听了十分高兴.他大腿一拍说:“原来就是这样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姓向的辞国氏,急急忙忙赶回宋国。姓向的回到宋国,就开始偷盗。他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翻墙撬门,凡是眼看见的、手摸着的东西,都偷回家中。渐渐地,他家的东西多了起来,向氏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因盗窃被抓,官府把他偷来的东西连同他以前的财产全部没收,向氏变成了一贫如洗。姓向的以为姓国的欺骗自己,就一路要饭来到齐国,找到国氏,指责国氏欺骗了他。国氏问他:“你是怎样偷盗的?”向氏诉说了偷盗的经过。国氏听了,连连摇头说:“你误解了我所说的偷盗的含义呀!我说的偷盗并不表示让你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呀!”向氏一听、瞪大了眼睛,说:“不是偷别人的东西,那又是偷什么呀?”国氏叹了一口气说:“你这个人真笨!我告诉你吧,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有各种各样的财源。我偷的是天时地利呀!我用雨来浇灌我的禾苗,滋润我的庄稼,用的物产来建筑土墙和房舍。在陆地上我偷禽鸟野兽,在水中我偷鱼虾龟鳖,我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你想想,庄稼、土木、飞鸟、走兽、鱼虾等等,都是属于天地的,偷天地的东西就不会有灾祸。而金玉珍宝、谷帛财货,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偷了别人的东西而被惩罚,又该怨谁呢?”向氏听了,如梦方醒,他拍着自己的脑袋,后悔

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能

8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技能 (一)共情的概念及其意义 共情(empathy)一词,中文有多种译法,如“神入”、“同感”、“共感”、“投情”、“同理心”、“感情移入”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许多咨询心理学家都阐述了各自对共情的见解,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将共情的含义理解为:(1)咨询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精神世界;(2)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3)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思考。 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与共情的关系。艾维等人区分了个体与多元文化的共情。他们已注意到,传统的个体共情强调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双向的作用,而文化共情则涉及四个参与者:咨询者和他的文化背景以及来访者和他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共情,咨询者不仅对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做出反应,还要对其文化历史背景做出反应。误解或共情的破坏通常不只是沟通不良所致,不同文化信仰、不同价值观和不同语言都会造成个人风格以及对细微末节理解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彼此误解的原因[7]。 共情已经受到研究者和咨询家的极大关注,一般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特质。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1)由于共情,咨询者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2)由于共情,来访者会感到自己被悦纳、被理解,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3)由于共情,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来访者,共情更有明显的帮助、治疗效果。即使就一般而言,共情也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因素。 不过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和咨询家开始质疑有关共情“普遍有效”的神话,他们试图弄清咨询者什么时候进行共情才能对特定的来访者、特定的问题和咨询过程中特定的阶段最有帮助。如A. Goldstein观察到“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共情在某些阶段、对某些来访者和针对某些问题是有作用。然而在其他时候,共情很可能干扰治疗结果”[8]。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咨询者和治疗家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共情对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的影响。 (二)提高共情水平的方法 1.共情水平或层次 伊根(G. Egan)把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共情”(primary empathy),其含义接近于罗杰斯提出的共情定义,它往往与咨询技巧中参与技巧有关;第二种是所谓“高级的准确的共情”(advanced accurate empathy),这对咨询者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咨询技巧中的影响技巧来直接影响来访者。卡可夫(R. Carkhuff)将共情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水平:从对咨询关系只起破坏作用的共情水平到咨询者具有相当准确的理解的共情水平。艾维(A. E. Ivey)等人则进一步将共情细分为七种不同水平:从对会谈起着明显的破坏作用到共情的最高水平——咨询者在任何方面都能与来访者进行直接的、成熟的交流。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摘要:社区这一概念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学者对之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纷繁复杂的定义导致了理论上的误识与现实的实践困境。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当前中国社区研究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复归滕尼斯的社区命题,对社区做出较为涵盖式的廓清,进而避免了因为社区概念的误导而带来现实践行的困境。 关键词:社区概念共同体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区概念的廓清则是社会学研究之社区部分的基础任务之一。“社区”概念从形成起至今备受争议,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以及不同的立场与视角界定“社区”。以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百种。笔者认为,致使这种定义混沌现象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界定社区概念的标准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者为了进行领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而阻碍了社区概念的普适性界定的形成。理论上的误识又间接导致社区概念在实践演绎中的误用,然而,实践中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理论研究的趋向。因此,在诸多表象为冲突的经验诠释中,寻求一种共识的经验概括直至形成统一的命题表述是理论研究的必须。本文试图从社区概念的界定历史与趋势,结合我国社区以及发展研究的实际需要,尝试对社区概念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廓清。 一、社区概念的经典表述 在欧洲社会学研究领域,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谈社区,都要复归滕尼斯对于社区的首创性认识。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裴迪南德·腾尼斯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社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滕尼斯认为社区应是以情感为主导维系的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的人性化团体。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是最早将德文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翻译成英文的Communityand Society。1936年,帕克在《城市社会学》中指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强调社区的地域性以及群体性。 基于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境遇,国内诸多学者也都对社区的概念作了常识性的概括。1933年,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将“community”一词翻译成“社区”,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我们可以理解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郑杭生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也集中关注社区的地域性与群体性。

教师共情能力培养

教师共情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04-08T07:03:38.187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0期作者:张洁 [导读] 共情能力,又称移情能力,是同理心的近意表示,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 山西省汾阳五中 032200 摘要:共情能力作为教师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倡导注重师德培养的当今教育领域,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教师共情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教师本身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与教师的良好沟通,因此,共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紧迫。 关键词:共情能力;沟通倾听;师德培养 一、共情能力的概念与作用 1.共情能力,又称移情能力,是同理心的近意表示,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共情能力被视为社交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共情能力高的人在与他人的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世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感同身受,还包括协助对方处理情绪,帮助对方从情绪中走出来的能力,也是人们俗称的情商高的一种重要表现。 2.共情能力的作用 首先,共情能力是人类进化来的一种高概念,它使我们能够直立行走和独立思考,能够交流情感,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其次,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群居动物,在庞杂的社会网络中的生存,需要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这样,我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能够看到事情的不同方面,安慰悲痛欲绝的人,体验别人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妄加评论,冷血无情。再次,共情能力对于我们树立自我意识意义重大,能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让老师更加理解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最终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二、教师共情能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一:倾听能力缺失 教师作为联结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要纽带,在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交流。在面对青春期的学生时,很多教师难以做到用心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用心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在碰到学生的问题时,总是以批评教育为主。 表现二:表达欠妥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优秀的表达能力直接决定着沟通的结果好坏,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太关注自己的言辞,常常刺痛学生的内心。甚至有时出于好意的一番劝说,学生也并不领情。例如,有的教师在劝诫学生不吃零食时,会说再不减肥就胖到站不起来等。如果换种表达,效果会更好。 表现三:强加观点 面对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叛逆心很重,常常不屑于听家长和老师的教诲。有的教师不太钻研心理学知识,认为学生的有意抵抗,挑战权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常常强加个人观点,指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去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和基本情况,这样学生难以承受服从教师管理,更甚者,可能从学生问题演变为问题学生。 2.教师共情能力缺失的原因多样。 首先,教师本身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不足时导致共情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没有积极主动探索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情感特征,一味以成人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看待问题。其次,与教师本身性格特征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倾听他人声音,更不会改变自我行事风格。再次,与现在学生的特征不无关系,现在的学生相比以前心智成熟,信息化时代面对额诸多诱惑,经常谎话连篇,菱角市疲于应付“狼来了”现象。 三、教师共情能力的培养 1.钻研知识,了解人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表示,人的第一层需要是生理需要,第二层即为安全和被爱的需要。人与人共情的基础是彼此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相同的喜怒哀乐,教师作为过来人,不一定需要和学生有完全一样的人生经历才能够共情,只要我们理解人的共性,就能根据经验,明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发表时间:2011-08-19T17:52:17.92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王长见[导读]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河南省三门峡市一高王长见 内容摘要: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要么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要么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试图对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概念内涵外延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这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一、历史概念的涵义及特征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明确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8年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它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 二、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的原因 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不牢固。历史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史实的准确性上的,大量的史实掌握需要靠记忆来实现,学生只有平时多记、反复记,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打下基础。历史概念还有一个特点──综合性强。历史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形式出现,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名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历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经验,更需要文宗能力的支持,需要时刻注意历史问题的前后纵横的关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国人便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现在高考更将文宗考试的能力要求细化为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文宗能力不仅是高考和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存在材料阅读、理解以及思想观点的辨伪、表达等方面的困难甚至是障碍。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学科内的能力培养问题,也有相关学科之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迁移和关照问题,总之,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付出更多的热情和毅力。 2.对历史学习缺乏主动性。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原因是高中历史课堂由于受课标和考纲的限制把统一的历史瓦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探究下一个历史结果的兴趣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不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期望教师的严厉要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过程。 3.知识结构不清,缺乏大历史概念。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都不能脱离大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历史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汇形成历史知识网络,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联系起来,成为学习成败的有一关键。 4.基本史观不清。历史不仅仅是史实,它的生命力还体现在个人对历史的判断和分析,历史因个性而精彩,个人对历史的分析必须遵循一定的历史史观,许多学生对基本的历史史观不清,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等。 三、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共情理论

共情的理论 阿德勒有—句名言将有助于我们对于共情作为临床方法的认识。阿德勒总是要求自己以及他的学生,“穿上病人的鞋子(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来感受与观察病人的体验。”(to“stand in theshoes”of the client and“9ee and feel”what the client is expe-rimcing.) 一、共情是一个具有两维结构的概念 欧文·雅龙说:“共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常用的词汇,就像流行歌手唱的陈词滥调一样, 使得我们忘记共情过程的复杂性。”虽然这是针对美国心理咨询业内所进行的总结,但对目前国内心理咨询来说也是十分贴切的。 就英文“Empathy”这个词来说,它的汉语译法就有许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如,钱铭怡译为“共情”;郑日昌与港台同行的译法一致, 即“同理心”; 江光荣与林孟平的译法一致,即“同感”; 许又新译为“投情”;耿文秀曾译为“移情”; [郑维廉译为“神入”。此外,我国出版的各种文献中还有多种称谓,如,“通情”、“共感”、“同情”等。上述译法,可以概述为三类,“情”译派(“共情”、“投情”、“通情”、“同情”、“移情”) ,“感”译派(“共感”、“同感”) ,“理”译派(“同理心”) 。钱铭怡虽然把“Empathy”译为“共情”,但同时认为,共情的译法似乎也不能表达原词的含意。江光荣虽然把“Empathy”译为“同感”或“同感理解”,但同时认为,这个词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中文词,“设身处地”与“感同身受”两个中文词合在一起可以很好的表达同感的要义,这种译法强调的是“感同身受”中的“感”。港台学者将它译为“同理心”,主要是认为它同时包含了理性与感情的成分。理性成分是指倾听者能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感情的成分是指倾听者能与当事人的感受起共鸣。这种译法虽然解释认为“同理心”包括“理”与“情”两个方面,但它重视的是人的心理的理性成分。这三种译法只是强调了“Empathy”这个过程的不同维度,其本质是一致的。英文“Empat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mpatheia,即“神入”,最早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使用的是罗杰斯。他使用“Empathy”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咨询师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以来访者的参照标准,正确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二是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对来访者内 心体验的理解传达给对方;三是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促进其内在 心理机制的恢复。如果从罗杰斯对“Empathy”的理解来看,罗杰斯更多重视的是“情”而非“理”,这个词应该译为“共情”或“同感”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共情的研究主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共情是咨询师深入到来访者的世界,体验来访者精神世界而无丝毫“假设”成分的一种能力。共情的概念因而经历了从认知取向的共情概念到情感取向的共情概念的转变。认知取向的共情概念比较重视认知加工过程的作用,依据这一观点,具有共情特质的人能够想象出他人的感受,使他们能够 理解和预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情感取向的共情概念则认定共情完全是情感过程,是对他人状态或困境的情感反应。 伊根曾把共情分为初级共情与高级共情两种类型。初级共情主要运用倾听技巧,重在对对方内心体验和想法的了解,并把对来访者的了解反馈给来访者。由于初级共情与来访者的内心活动是一致的,是认知的共情,易为来访者接受。高级共情的运用不仅使用倾听技巧,而且常结合使用自我开放、解释等影响性技巧,积极呈现出来访者“心中所有,意识所无”的东西。高级共情不仅仅可以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而且可对那些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反应。 二、共情是深入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一个连续不 断的过程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20266.html,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作者:李安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表述和传递思想的载体,一般情况下一个词汇所对应的概念是固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词汇所对应的概念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概念却被人们舍弃了原有的涵义,因而其外延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对概念的定义涵义同人们在表述概念时涵义的对比,论述了概念涵义的变迁。 关键词概念涵义定义表述变迁 中图分类号:B813 文献标识码:A “概念”一词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语言运用概念表述和传递思想,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所交往的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是可以被对方所理解的语言,而作为被表述和传递思想的概念也需要建立在双方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在知悉范围上相吻合,也就是交往双方所知悉的概念的外延具有全同关系。只有这样,交往双方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言语交流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不解或误解的情况。但现实世界不是这种理想状态的情况,即便是同种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也经常会有不解或误解的情况出现,下面我们就将探讨是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问题。 在普通逻辑中,对于一个普遍概念来说,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们都不会认为它的意义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即认为在被文字定义赋予以意义之后就不会经常发生改变。但对概念的外延起影响作用的是概念的内涵,增加或减少概念的内涵势必会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在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赋予概念新的涵义,或者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涵义,虽然在语言的层面上某个概念的文字表述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和之前已有所不同了。 也许可以说概念在作为人们传达思想的媒介时其内涵其实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是相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中描述内容的涵义的不变。但由于至今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过程加以掌控,因此,我们该如何判别一个概念是否发生了变化或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化呢?在解释这个问题前,还要引入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概念的内涵起决定作用的具体事务到底是概念的定义所描述内容的意味呢?还是在人们日常表述中所涉及概念的涵义呢?(为了便于论述起见,下文将二者分别称为“概念的定义内容”和“所表述概念的涵义”)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呢?这里需要引入一个事例,“妇女”一词是一个概念,“妇女”这一概念的定义在官方辞典中被描述为:成年女子的通称。即在中国年满18周岁的女人都可称之为妇女。在步入21世纪前,“妇女”这个概念曾经在人们思想的交流中得到过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中国每年的3月8日作为年满18周岁的女性的节日,就是以“妇女节”命名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需要描述成年女子的时候已经逐渐舍弃了“妇女”这个称谓,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习惯使用“妇女”这个名词来表述“成年女子”这个概念了。比如,在当下各种对于范冰冰的描述中,从来没有在报道的描述中使用“妇女”一词。但实际上,“范冰冰”这个专有名词所指代对象的属性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 摘要 管理思想的演进,是建立【管理】这门科学存在性发展的主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影响管理思维的变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一直被认为是组成工作不可以少的活动,管理理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成就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 关键字: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的演变 壹、緒論 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倡导的古典管理理论,后来为许多人所研究和宣扬,其中较为系统地加以整理阐述的有厄威克和古利克。厄威克的着作有:《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则》、《管理备要》等。他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一)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当表现出一个目标;(二)相符原则,即权力和组织必须相符,(三)职责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工作的职责是绝对的;(四)组织阶层原则;(五)控制广度原则,即每一个上级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五人或六人;(六)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七)协调原则;(八)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貳、管理思想之演進 一、早期管理思想 (一)理论背景 工业化之前,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政府。虽然经济活动的规模无法与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结果相提并论,但是家庭事务、军事战役、政府管理以及教会运作方面确实存在管理需求。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大规模集体实践活动,政治控制和社会实践管理,战争,宗教。

社会上、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中世纪,社会都是封闭的,教会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伴随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新教伦理兴起,激励人们获取成就,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开放而且推动了个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经济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重商主义逐渐衰落,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竞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规模经济的推动力,工业化的大幕拉开。 政治上,代议制开始替代君主制,财产制度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制度背景。 (二)早期管理理论学派 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反商业、反成就甚至反人性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的重生则为工业化以及后来理性、正式、系统的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文化的重生包括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新教伦理挑战中央教会的权威,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束缚,激发了人们对现实成就的需要;自由伦理反映了独裁政府和代表制政府的长期斗争,试图保护个人权利;市场伦理提出了对重商主义的挑战,倡导“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的观点,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和自由主义经济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这场思想革命中做出了举作轻重的贡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教伦理的重生。 巴比奇、尤尔和迪潘更注重组织与方法问题,而欧文更关心工业化对人的影响。 卡内基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推动工业发展。 二、科学管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