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养概念的诠释,在不同时期都发表了针对这一主题的文章。几乎在所有的这些文章里,赫德对科学素养概念的解释都是建立在普通教育的层面上。例如,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里,赫德针对20世纪60年代理科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深有感触地指出,“科学素养的度量就是文化意识的度量。传统理科课程把学生当作自己文化中的外来人。引起科学教学实质性变革的一个问题是太多的科学家没有科学素养,对大学前科学教育感兴趣的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太少”(Hurd,1987)。赫德把科学素养同“文化”联系起来、把科学家看作“没有科学素养”,抱怨太少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参与科学教育改革,显然,作者关于科学素养的强烈的普通教育观已显露无疑。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里,赫德再次呼吁:“科学素养是一种公民能力。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他可能会遇到与科学有关的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方面的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思考需要科学素养”(Hurd,1998)。

自从20世纪5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名词产生以来,它一直作为一个口号流行于西方科学教育界。作为一个口号,他对于科学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科学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也正是作为一个口号,它把对科学教育感兴趣的人统一起来朝着一个目标迈进。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素养同“科学为大众”或“科学大众化”(Science for All)等西方科学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意义。一般而言,教育口号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简约性、情绪化、导向性和明显的价值倾向性(郑金洲,1998)。因此,对口号的理解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难理解,科学素养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缺乏统一定义的概念。Laugksch(2000)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5个因素:①对科学素养感兴趣的群体不同(有科学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等);②科学素养的测量方式不同;③对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位不同;④倡导科学素养的目的不同;⑤科学素养作为一个概念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这5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由图1-1表示。

1-1 影响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因素

(来源:Laugksch,2000)

Bybee(1997)提醒我们,造成对科学素养的不同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科学素养这一词组中的“literacy”有不同的理解。这一英文单词在字典的一般解释是“读、写能力”。显然,这一解释对科学素养概念并没有实质意义,也即科学素养并不一定是关于科学的“读、写能力”。这一单词对科学素养蕴含的意义是人们应该了解有关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能力,以便适应现代社会,即所谓“功能的科学素养”(Func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顺便一提,关于“功能的科学素养”的提法在近年为科学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公众理解的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研究者通常通过个案方法对普通市民在其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理解、认识和处理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考察(Irwin&Wynne,1996)。这类研究促使学校科学教育工作者关注“市民的科学”和“学校科学”的联系并重新审视传统的学校科学课程在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但是,即便是在“功能的科学素养”这一层次上,似乎也难达成一致意见。例如,有的人强调对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名词的掌握(Hazen&Trefil,1991),有的人强调能读懂、会写并对有关的科学问题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传达

(Shamos,1995).另外,还有人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功能的科学素养”是不一样的。例如,发达国家的社会公民与相对落后的社会公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科学与技术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Jenkins,1990)。从这一观点出发,有人认为科学素养的定义应具有相对性,也即科学素养与社会背景相关,它不应当存在于“社会真空”中(Laugksch,2000)。由此出发,不难理解,即便是在同一国家,对于城市和乡村的人们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就我国而言,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科学教育普及的水平也不一样,不同地区的市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养,我们还缺乏充分的数据。

如前所述,作为一个口号,科学素养表达了科学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但从理科课程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习惯把它与一些课程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Champagne和Llovitts(1989)看来,对于“什么是科学素养”或“怎样才算具备了科学素养”这一类问题的回答一般包括3个方面的描述:①关于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的行为的描述;②关于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的心智状态(mental State)的描述,也即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③关于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的教育条件。显然,这3个方面分别大致相当于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而且,他们的核心部分是第二个方面,即相当于课程内容的“心智状态”,其他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它的推演。这大概可以解释当人们谈到科学素养时为什么习惯从科学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构建理科课程(Bybee,1987;Collins,1989).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比较同一年代的科学素养的不同提法,以及不同年代的科学素养核心概念,Bybee认为,“当一个人声称科学素养没有被很好地定义的时候,他要么没有认识到科学素养的历史,要么不接受别人的定义”(Bybee,1997) 。那么,这个关于科学素养认识的历史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将在下一节讨论。

第二节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在西方,科学素养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开始有相关的理论出现。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科学素养

理论不断发展,并逐渐影响到学校理科课程。本节主要对西方国家科

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做一简要的文献回顾。

在第一节中谈到,柯南特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首次使用了科学素养这个名词,赫德在50年代后期从基础教育的层面对它进行了说明和解释。在他们之后,还有约翰逊(Johnson W.)、卡尔顿(Carlton R.)等人对科学素养做了进一步阐发(Bybee,1997)。虽然他们的文章大都涉及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如科学概念、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方法和科学史的作用、科学事业的精神等,但还只能算是个人的见解,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10年间并没有成型的科学素养理论出现。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素养研究中心的Pella等人对科学素养进行了首次概括总结。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在过去的10多年里发表的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章有没有共同性的主题,如果有,它们是什么。经过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他们发现在100篇关于科学素养的文章里涉及的共同主题可概括为6个方面(后面的数字是所提及的文章篇数);①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67);②科学的伦理(58);③科学的本质(51);④概念性知识(26);⑤科学和技术(21);⑥人文中的科学(21)(Pella, O Hearn& Gale,1966).随后,Pella 对20世纪60年代理科教育现代运动中的“新课程”进行了评价。但他发现,“新课程”多集中于概念性知识,即学科知识,很少涉及其他主题(Pella,1967)。Pella等人的研究结果使科学素养理论的基本框架得以形成,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Showalter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科学素养的

理论进行了又一次的综合概括。根据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他们提出科学素养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①科学的本质;②科学中的概念;③科学过程;④科学的价值;⑤科学和社会;⑥对科学的兴趣;⑦与科学有关的技能(Showalter,1974)。与Pella等人的理论相比,这7个维度在内容和次序上都有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学素养的时代特征。此外,他们还提出了科学素养的连续性问题,即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这种连续性不仅反应在科学素养的整体上,也反应在每一个维度上。科学素养的连续性问题后来由Shamos、Bybee等人继承和发展。在Shamos看来,科学素养可分为3个水平,即文化的科学素养——理解普通文化意义上的科学词汇;功能的科学素养——能阅读、书写并参与讨论有关的科学问题;“真实的”科学素养——深入理解科学事业的发展变化,科学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科学过程的本质含义(Shamos,1995)。Bybee把科学素养分为5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科学文盲、词语的科学素养、功能的科学素养、概念和过程的科学素养、多维的科学素养(Bybee,1997)。其中,第5级水平相当于Shamos的“真实的”科学素养,指向科学的社会、文化意义。此外,Agin(1974)在Pella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各个科学素养的主题进一步阐释。他认为,科学素养的以下6个主题应是制定跨学科教学单元的出发点:①科学和社会;②科学伦理;③科学本质;④科学概念;⑤科学和技术;⑥科学和人文。Agin的工作可看作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科学素养讨论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科学素养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其内容和范围的讨论了,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例如,Shen(1975)从社会一环境的角度讨论了实际的、公民的和文化的科学素养。他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科学素养的需要。实际的科学素养主要用来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健康、安全等。公民的科学素养使人们能够更多地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决策;文化的科学素养则满足人们对科学事业、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探求的需要。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在1971年出版的年报中提出科学素养应从不同的“教育背景”予以考虑。这些“教育背景”包括:学科的结构、课程的设置、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NSTA,1971)。实际上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考虑科学素养教育的落实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被明确提出。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在1982年发表了题为《科学—技术—社会: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年度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科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过程和探究技能;②科学和技术知识;③科学、技术知识在个人和社会决策中的作用;④对科学和技术的态度、价值观和鉴赏能力;⑤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中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NSTA,1982)。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学素养理论相比,该报告提出的科学素养有两个特点:第一,强调“技术“并把它放在与科学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强调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个人和社会决策。在80年代的科学素养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国际科学素养发展中心(芝加哥)主任Miller在1983年提出的三维模式,即:①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②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认识;③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Miller,1983)。Miller这一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总结以前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的测量与评价;二是他自己关于科学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科学素养问题的研究。由于这个模式有一定的实证数据作基础,加上它简洁明确,突出了科学素养的核心,因而在学术界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Miller的这篇文章,即《科学素养:一个概念和经验的回顾》,也就成了科学素养研究的经典性文献。后来,很多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模型设计问卷或量表对普通公民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测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最近几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也来源于这个理论模型(Zhang&Zhang,1993)。几乎与此同时,加拿大学者Roberts (1983)对科学素养进行了综合性的文献回顾。在他的题为《科学素养:朝向理科课程目标的平衡》的报告中,Roberts认为科学素养作为一个教育口号代表了不同的课程目的的一种平衡。在他看来,上述的Pella等人的关于科学素养的见解是“综合意义上”(Composite Sense)的科学素养。结合他的“课程重点”(Curriculum Emphases)理论,作者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可以多种多样,每一种课程目的都是合理的。Roberts工作的意义是把科学素养的理念同理科课程结合起来,从而为理科课程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由于他的“课程重点”的概念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的,即不同的课程决策者(或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课程重点”,从而也为研究科学素养理念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线索。Roberts的“课程重点”的概念在以后的章、节中还有提及。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以国家标准为特征的一系列科学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科学素养由教育理念转变成教育实践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2061计划”(Project 2061)。该计划的研究人员分属5个专业委员会:①生物学和健康科学委员会;②数学委员会;③物理学、信息科学和工程学委员会;④社会和行为科学委员会;⑤技术委员会。在研究的初始阶段,5个专业委员会的大约60位科学家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回答下面的问题:所有的美国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应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在综合这些个人报告的基础上,该计划的组织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1989年出版了《科学为所有的美国人》的研究报告(AAAS,1989)。在这份报告中,科学素养被定义为:“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科学素养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数学和技术学等多个方面,包括:熟悉自然及其整体性;了解数学、技术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式;理解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具备科学思考的能力;了解数学和技术学的人文性;认识科学的长处和局限性;能够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应用于个人和社会各个方面。同时,该报告对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12项建议。这12项建议分别是:①科学的本质;②数学的本质;

③技术的本质;④自然环境;⑤人类环境;⑥人类机体;⑦人类社会;⑧被改造了的世界;⑨数学世界;⑩历史观点;11共同主题;12思维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素养教育已不局限于美国,在其他发达国家也逐步展开。例如,加拿大科学会在1983年出版了《科学素养:学校科学目标的平衡问题》的报告;以色列科学教学中心在1986年出版了《大众的科学和技术素养:对未来以色列教育的挑战》。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出台更把科学素养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这一标准中,科学素养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①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②作为探究的科学;③物质科学;④生命科学;⑤地球与空间科学;⑥科学与技术;⑦科学的个人和社会视野;⑧科学的历史与本质(NRC,1996)。关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素养问题将在第二、三章中做详细的讨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对于科学素养理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理科课程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第二,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确实具有实质性的内容。这种实质性的内容是使科学素养的理念贯穿到课程和教学实际的保证。

第三,科学素养涵盖多个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技能和过程,还涉及数学、技术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

第四,科学素养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它的具体内容会因时代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化。因此,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内容的科学素养是可以理解的。

第五,个体的科学素养水平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会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向较为成熟或成熟发展。但是,有时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例如,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可能不知道DNA的准确定义,而一名普通病人却可能会对有关自己的疾病的知识了如指掌。

第三节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在前面两节的讨论中,我们知道,科学素养在西方国家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在我国,像“科学素质”这样的名词也经常使用。若从文献来考察,这一名词的使用历史可能还不止半个世纪。但科学素养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汇,有它特定的含义。结合我国二十几年来的素质教育运动来考察西方科学素养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传播和最终体现于理科课程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素养之所以在我国理科教育界得以广泛接受并最终体现于理科课程中与我国的素质教育运动密不可分。从教育政策层面上来看,“素质”一词在教育界的广泛使用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教育改革。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在随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等文件中也都提到了素质问题。在教学基层,针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国很多地区的学校在8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教育改革试验,出现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等。在这两个背景下,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教育界展开了“素质教育”的讨论(张维平、张乃翼,2001)。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科学素养这一名词有我国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从西方引进。钟启泉教授在1988年出版的《现代教学论发展》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素养的名词及内容。他写到,

作为

理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科学素养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概念性的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②科学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④科学与人文、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钟启泉,1988)。这是中国学者最早、最全面地介绍西方的科学素养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在教育界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一般认为,公民的素养应包括4个方面,它们是:①思想道德;

②科学文化;③身体心理;④劳动技能(游铭钧,1998)。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应试教育”一词也应运而生。通常,“应试教育”被认为具有以下特征:①过分关注少数有希望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而忽视多数学生的需要;②只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不太重视学生的道德、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③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而不太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相反,素质教育强调:①多数学生的需要;②学生的全面发展;③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柳斌,1996;朱开轩,1997)。从素质教育的特征来看,它与西方的科学素养理念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例如,科学素养和素质教育都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而是要满足多数的学生作为未来公民的需要。在内容上,两者都认为教育的重点不能只在学科知识上,也应重视学科内容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尤为重要的是,90年代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已逐渐反映到国家教育政策中。例如,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1996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明确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些文件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素养理论在理科教育界的广泛传播。这一点可以在刘知新(1999)的一篇关于科学素养的综述文章里得到证实。刘文认为,科学素养可以有多种概括,它们分别是:

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实践意识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连风羽、李赤,1997)。

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伦理规范(林晓雯,台湾)。

⑶科学进取心、科学世界观、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科学思维习惯(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1991)。

⑷概念性知识、科学的理智、科学的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钟启泉,1992)。

结合本章前两节关于科学素养概念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科学素养理论已广泛流行于我国(包括台湾省)理科教育界。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学者结合我国情况对这一概念进行本土化的思考。例如,张红霞(2002)认为,我国当前的科学素养教育应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重视。在认知方面,强调:①知道什么是科学知识;②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③处理好规则意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④处理好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情意方面,强调:①注意意志的自主性的培养;②鼓励创新精神和质疑态度;③处理好宽容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关系。应当承认,从我国文化传统和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去思考科学素养的内容和构成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遗憾的是,这种研究在目前还不多见。

如果说科学素养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理念上为广大理科教育界人士接受,那么,它真正落实到理科课程中则是21世纪初的事情。从教育政策层面上来讲,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促使了素质教育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也推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理科课程来讲,西方科学素养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3个方面:①淡化学科界限,提倡综合理科;②增强理科课程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科学探究。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理科课程的中心目标。各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都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在课程目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共同的课程框架下,不同的学科对科学素养也有不同的理解。表1-2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化学、生物、科学(3~6年级)、科学(7~9年级)的课程标准从科学素养的角度对课程目标做的界定。

表1-2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理科课程关于课程目标的界定

参照理科教育的一般目标,既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1—2中各科的科学教育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知识”与“技能”并列。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课程的传统,”双基论“是我国本土化的课程理论(汪潮、吴奋奋,1996)。把两者并列便是体现这一传统。但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技能”同西方理科课程中的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等具有显著的区别。它指的是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心智技能。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基本技能”除了包括化学实验,还包括”化学计算”、”化学用语”等(刘知新,1995)。第二,过程与方法并列,有的(如生物学科)以"能力”代替。“科学过程”的提法来源于西方文献,在本质上它同“科学方法”没有什么区别。把二者并列大概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但是,“能力”培养却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本土问题(魏冰,2004).如果说,“过程”、“方法”强调的是教学过程,“能力“则是强调教学的结果。第三,“科学探究”被用来指代“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课程(包括3-6年级和7-9年级)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目的大概是为了突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和内容。总的来说,这些课程目标既体现了国际理科课程的一般目标,同时也考虑到我国的习惯表达方法和广大一线教师的接受程度,具有中国的特色。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的标志。( ) 正确 错误 2.在历史发展中,科学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最重要的社会建制。( ) 正确 错误 3.阅读和写作科学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错误 4.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仅有研究不写论文等于没研究。( ) 正确 错误 5.引《诗经·召南·采蘩》中的“夙夜在公”表达他担任国家主席职务后为民服 务、为国尽力的决心。( ) 正确 错误 6.荀子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 ) 正确

错误 7.先生是近代革命家。( ) 正确 错误 8.王守仁认识论的中心命题是“致良知”。( ) 正确 错误 9.礼仪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正确 错误 10.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 正确 错误 11.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的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 正确 错误 12.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3.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4.“法”是道家的核心概念,其最初含义就是人行之路。( ) 正确 错误 15.宋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正确 错误 16.词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 正确 错误 17.在人际交往中,人和人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礼仪也是不同的。( ) 正确 错误 18.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尊者,后介绍位卑者,使位卑者先了解位尊者的情况。( ) 正确 错误 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把握时代成为德语小说的最强音。( ) 正确 错误 20.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 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 )。 (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 (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道德 17. 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 )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C) 代数 18.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D) 朱熹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未来科技进步的储备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经验的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耐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科学意识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日后人生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这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涵和外延 《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真是滑稽可笑。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笑话?这就涉及到概念的涵和外延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这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围。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谋生”这个概念的涵和外延都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宪兵完全没有理解雨果所使用的概念的涵和外延,所以闹出了大笑话。因此,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要把握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和所指的对象围。 一、概念的涵 涵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弄清概念的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弄清概念的涵,就会闹出笑话来。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姓国的人非常富有,宋国有个姓向的人非常贫穷。姓向的人便不辞劳苦来到

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我之所以富有,是善于偷盗。我开始偷盗的时候,一年便可自给,两年便很富足,三年便家财大盛。后来,我就用余财来救济乡里百姓。”姓向的听了十分高兴.他大腿一拍说:“原来就是这样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姓向的辞国氏,急急忙忙赶回宋国。姓向的回到宋国,就开始偷盗。他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翻墙撬门,凡是眼看见的、手摸着的东西,都偷回家中。渐渐地,他家的东西多了起来,向氏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因盗窃被抓,官府把他偷来的东西连同他以前的财产全部没收,向氏变成了一贫如洗。姓向的以为姓国的欺骗自己,就一路要饭来到齐国,找到国氏,指责国氏欺骗了他。国氏问他:“你是怎样偷盗的?”向氏诉说了偷盗的经过。国氏听了,连连摇头说:“你误解了我所说的偷盗的含义呀!我说的偷盗并不表示让你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呀!”向氏一听、瞪大了眼睛,说:“不是偷别人的东西,那又是偷什么呀?”国氏叹了一口气说:“你这个人真笨!我告诉你吧,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有各种各样的财源。我偷的是天时地利呀!我用雨来浇灌我的禾苗,滋润我的庄稼,用的物产来建筑土墙和房舍。在陆地上我偷禽鸟野兽,在水中我偷鱼虾龟鳖,我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你想想,庄稼、土木、飞鸟、走兽、鱼虾等等,都是属于天地的,偷天地的东西就不会有灾祸。而金玉珍宝、谷帛财货,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偷了别人的东西而被惩罚,又该怨谁呢?”向氏听了,如梦方醒,他拍着自己的脑袋,后悔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我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呵护儿童好奇心,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原动力。“本来好奇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至打小学毕业的时候,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反而逐渐减弱了”,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责任的。 二、引领儿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在过去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科学教育往往既枯燥又乏味,教师实行的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方面: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综合整理、表达交流等。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1?问题情境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阶段,学生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观点在探究中交流讨论,反复探究,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3.发现、概括阶段,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结论。 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摘要:社区这一概念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学者对之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纷繁复杂的定义导致了理论上的误识与现实的实践困境。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当前中国社区研究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复归滕尼斯的社区命题,对社区做出较为涵盖式的廓清,进而避免了因为社区概念的误导而带来现实践行的困境。 关键词:社区概念共同体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区概念的廓清则是社会学研究之社区部分的基础任务之一。“社区”概念从形成起至今备受争议,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以及不同的立场与视角界定“社区”。以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百种。笔者认为,致使这种定义混沌现象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界定社区概念的标准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者为了进行领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而阻碍了社区概念的普适性界定的形成。理论上的误识又间接导致社区概念在实践演绎中的误用,然而,实践中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理论研究的趋向。因此,在诸多表象为冲突的经验诠释中,寻求一种共识的经验概括直至形成统一的命题表述是理论研究的必须。本文试图从社区概念的界定历史与趋势,结合我国社区以及发展研究的实际需要,尝试对社区概念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廓清。 一、社区概念的经典表述 在欧洲社会学研究领域,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谈社区,都要复归滕尼斯对于社区的首创性认识。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裴迪南德·腾尼斯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社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滕尼斯认为社区应是以情感为主导维系的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的人性化团体。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是最早将德文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翻译成英文的Communityand Society。1936年,帕克在《城市社会学》中指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强调社区的地域性以及群体性。 基于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境遇,国内诸多学者也都对社区的概念作了常识性的概括。1933年,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将“community”一词翻译成“社区”,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我们可以理解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郑杭生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也集中关注社区的地域性与群体性。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作者:张红霞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性的转折。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具体化,但科学素养教育是包含创新教育在内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从国际上看,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的中心,并深入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之中。科学素养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本土化诠释、以及对我国目前科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素养教育应成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自80年代初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目 前科教界有面临着怎样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 教育界也开始注意以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本 文简称为科学素养教育)。本文从国际对比和科学素养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两 个主要论点,第一,“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教育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第二,由于科学素养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它需要根据中国文化、针对中国问题先本土化,而后才能在实践层次上可操作化,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本土化诠释的初步方案,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教育目标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还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古代封建的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忠、孝、仁、义”四个字,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忠、孝、仁、义的“素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系统这是上下有别的等级制。在近代,虽然“忠、孝、仁、义”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解放后,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个人道德修养为中心转化为以国家和阶级的利益为中心。相应的教育目标大致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敢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其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8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仅仅强调智力因素是不够的;80年代中、后期对“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批判;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提出素质教育①。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这一进程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飞跃时代,也是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加确立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培养要从小孩抓起的道理。学科学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志趣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素养兴趣现代教育手段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实力的强弱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而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必须从人们小的时候抓起。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年龄特点,中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对科学兴趣,体验科学实验的神奇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他们以亲身经历、体验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内容上: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初步了解《科学》里面的术语和基本概念;2、熟悉《科学》里一些基本的研究过程与方法;3、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过程与方法上:中学科学课程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而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科学课程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探究结论,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发表时间:2011-08-19T17:52:17.92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王长见[导读]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河南省三门峡市一高王长见 内容摘要: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要么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要么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试图对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概念内涵外延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这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一、历史概念的涵义及特征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明确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8年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它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 二、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的原因 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不牢固。历史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史实的准确性上的,大量的史实掌握需要靠记忆来实现,学生只有平时多记、反复记,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打下基础。历史概念还有一个特点──综合性强。历史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形式出现,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名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历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经验,更需要文宗能力的支持,需要时刻注意历史问题的前后纵横的关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国人便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现在高考更将文宗考试的能力要求细化为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文宗能力不仅是高考和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存在材料阅读、理解以及思想观点的辨伪、表达等方面的困难甚至是障碍。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学科内的能力培养问题,也有相关学科之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迁移和关照问题,总之,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付出更多的热情和毅力。 2.对历史学习缺乏主动性。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原因是高中历史课堂由于受课标和考纲的限制把统一的历史瓦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探究下一个历史结果的兴趣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不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期望教师的严厉要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过程。 3.知识结构不清,缺乏大历史概念。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都不能脱离大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历史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汇形成历史知识网络,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联系起来,成为学习成败的有一关键。 4.基本史观不清。历史不仅仅是史实,它的生命力还体现在个人对历史的判断和分析,历史因个性而精彩,个人对历史的分析必须遵循一定的历史史观,许多学生对基本的历史史观不清,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等。 三、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寿县政务中心冯庚 现代是知识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成为现代人提高科学素养和重要的生存方式。学习是科学技术知识内化的必经阶段,坚持不懈的学习是保证我们成功的前提。在学习中读些高级科普、科学技术史和不同专业学科知识是提高个人科学素质简单有效的途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求真。求真是科学的终极目标,创新是人类理性走向这一目标的唯一道路。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切实解决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对科学知识基本了解 在科学技术日益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从内涵来看,科学素养方面的精神包括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开放精神。作为普及化获得有效科学知识的手段,数理逻辑推演和实证操作检验已经并继续给我们提供着认识世界和改变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知识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基本了解

一般研究方法是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的使用。哲学方法,即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它广泛适用于一切科学。例如实事求是、矛盾分析、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方法论对我们处理实际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生物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如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可见科学范围之广,所研之细之深。提高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它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现代社会更看重科学素养的实际产出,不仅是企业,还有国家。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了解 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认为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现代是电脑的时代,是数字化时代,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化的电脑知识,工作起来就相当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工作。例如,统计类的表格、文件的梳理、工作流程精简等等。在日常生活中

物理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物理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基础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中学物理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物理学科中丰富的资源,在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理想的有 效途径。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需要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使社会得以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使人类走向文明,使社会不断进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中学物理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在物理教育中探寻和渗透科学素养的培育和熏陶,无疑是物理教育中 一个突出而又值得深究的课题。 以物理新课程理念审视物理教育,物理课程在重视科学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基于这些认识,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应注重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探讨研究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极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则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则明确提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 课程的核心理念”。 物理教育不单指常规的物理教学,还包括各种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活动。如科普宣传活动、科技发明与小制作、网络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小论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物理游戏、物理故事会、物理讲座等。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除要遵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4820282.html,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作者:李安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表述和传递思想的载体,一般情况下一个词汇所对应的概念是固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词汇所对应的概念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概念却被人们舍弃了原有的涵义,因而其外延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对概念的定义涵义同人们在表述概念时涵义的对比,论述了概念涵义的变迁。 关键词概念涵义定义表述变迁 中图分类号:B813 文献标识码:A “概念”一词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语言运用概念表述和传递思想,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所交往的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是可以被对方所理解的语言,而作为被表述和传递思想的概念也需要建立在双方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在知悉范围上相吻合,也就是交往双方所知悉的概念的外延具有全同关系。只有这样,交往双方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言语交流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不解或误解的情况。但现实世界不是这种理想状态的情况,即便是同种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也经常会有不解或误解的情况出现,下面我们就将探讨是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问题。 在普通逻辑中,对于一个普遍概念来说,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们都不会认为它的意义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即认为在被文字定义赋予以意义之后就不会经常发生改变。但对概念的外延起影响作用的是概念的内涵,增加或减少概念的内涵势必会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在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赋予概念新的涵义,或者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涵义,虽然在语言的层面上某个概念的文字表述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和之前已有所不同了。 也许可以说概念在作为人们传达思想的媒介时其内涵其实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是相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中描述内容的涵义的不变。但由于至今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过程加以掌控,因此,我们该如何判别一个概念是否发生了变化或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化呢?在解释这个问题前,还要引入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概念的内涵起决定作用的具体事务到底是概念的定义所描述内容的意味呢?还是在人们日常表述中所涉及概念的涵义呢?(为了便于论述起见,下文将二者分别称为“概念的定义内容”和“所表述概念的涵义”)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呢?这里需要引入一个事例,“妇女”一词是一个概念,“妇女”这一概念的定义在官方辞典中被描述为:成年女子的通称。即在中国年满18周岁的女人都可称之为妇女。在步入21世纪前,“妇女”这个概念曾经在人们思想的交流中得到过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中国每年的3月8日作为年满18周岁的女性的节日,就是以“妇女节”命名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需要描述成年女子的时候已经逐渐舍弃了“妇女”这个称谓,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习惯使用“妇女”这个名词来表述“成年女子”这个概念了。比如,在当下各种对于范冰冰的描述中,从来没有在报道的描述中使用“妇女”一词。但实际上,“范冰冰”这个专有名词所指代对象的属性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1996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引言 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我国第三次(第一次1992年,第二次1994年)全国性的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20个县(城市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样本量为6000,约为我国人口的20万分之一。回收有效问卷4465份,占总样本量的74.42%。有效样本量达到社会学一般要求的有效数量。这次调查是成功的,数据能够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本文将根据1996年的调查结果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众的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及其它国家相比的差异等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 根据国际调查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具体国情,1996年的调查除了保持原有的调查题目以外,又增加了对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迷信的程度和对未知现象的看法等的调查。以便能够更全面第了解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 第一节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变化 经过多年探索之后,各国专家学者逐渐地对什么是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测度标准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不是指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具有非常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基本的了解。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如果一个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没有基本的了解程度,那么,就不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从而也就不可能提高科学素养。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不了解,就不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从而也不可能具备科学精神。如果一个公众不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不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科学事业就又可能失去公众的支持。在这三个标准的内容中,专家们又精心地设计了测试题。公众科学素养的三项标准和这些相应的测试题目,已经构成从事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通用标准指标体系的基础。 为了能够使我国的调查能够得到国际的承认和便于与各国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国际间通用的调查标准和测试题目。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也相应地设计了适合中国特点和我国公众比较熟悉的科学技术问题,用以测度科学素养的辅助试

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培育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建设者,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依托。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普及教育,不仅是从事科普教育工作部门以及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按照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向纵深发展要求,进一步探究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挖掘科普教育资源,营造立体科普学习氛围 上海有着十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行业博物馆、专业展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青少年活动基地等俯拾皆是。目前100多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是全市范围内科普职能较为成熟、各具特色的单位,成为向青少年普及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台、上海植物园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引领青少年积极探究科学奥秘,激发青少年崇尚与理解科学的高昂热情,使之养成善于在科学知识中遨游的良好习惯, 2、科技教育渗透教育改革,研发科技教育新模式 课堂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渠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学校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科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史,

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科技教育要渗透到新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科技教育改革,鼓励科技界与教育界联合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改革方案,充分调动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力量,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共同研发学校科技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3、构筑传播媒体网络,搭建立体科技信息平台 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同时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传媒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应当充分利用其高效、高速的传播作用,大力传播科学文化,积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充分了解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信息传播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重点完善和建设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传播媒体网络。 4、抓好科普教育,建设高素质科普人才梯队 学校教育是正式教育机构,而科技馆、大众传媒等是传统的科普地盘,前者是阵地,后者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需要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营造尊崇科学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来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调动各类科普实施主体参与科普,例如,研究所、各类

从_社区_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2002年第5期(总第154期学术论坛ACADEM IC FORUM NO. 5,2002 (Cumulatively NO. 154 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胡鸿保1, 姜振华2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100872;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100081 [摘要]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共同体”, 社区研 究与时俱进, 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社区作出不同的界定, 因此“, 何为社区”。[关键词];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2 05-0123-04一、G 概念的翻译难题:“社 区”还是“共同体” 社会学研究者们认为“, 社区”概念进入学科领域, 当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 发表(G emeinschaft und G ese11schaft 《共同体与社会》 一书算起。德文G emeinschaft 一词可译作“共同体”, 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滕尼斯提出“社区”与“社会”相比照, 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理想类型, 引用他的话就是:“关系本身即结 是偶然的, 机械的, 理性的。自然社会是感情的结 合, 以齐一心志为纽带; 人为社会是利害的结合, 以

[2] 契约关系为纽带。” 滕尼斯在提出与“社会”相区分的“社区”(G emeinschaft 这一概念时, 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G emeinschaft 的归属感、认同感; 而且他强调得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路径、一种“理想类型”。因此, 在滕尼斯的视野中, G emeinschaft 的涵义十分广泛, 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 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 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意识是其精髓, 所以G emeinschaft 译作“共同体”应该说更贴近滕尼斯的本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 滕尼斯所提出的“社区”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研究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20年代, 美国的社会学家把滕尼斯的社区(G emeinschaft 译为英文的Community , 并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英文Community 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tas , 有“共同性”、“联合”或“社会生活”等意思。美国的芝加哥学派把社区问题作为其研究重点, 对美国不同类型的地域社会及其变迁进行深入的研究, 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尽管从研究取向上看, 美国芝加哥学派注重经验研究而 合, 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 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的概念……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社会是公众性的, 是世界。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 从出生之时起, 就休戚与共, 同甘共苦。人们 [1] 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他乡异国。” 对此, 吴文藻的解释是“:‘自然社会’与‘人为社会’的区别, 乃是了解杜尼斯(即滕尼斯———引者社会学体系的锁匙……由这‘本质意志’而产生 (林了他所谓的‘自然社会’……反之‘作为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