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景园林概述

二、风景园林概述
二、风景园林概述

风景园林专业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第二部分各类型园林规划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概述

2015年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一、风景园林的概念解析

二、风景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内容与深度

四、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五、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第二部分各类型园林规划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国家森林公园概述

国家湿地公园概述

第三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概述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创建国家级绿化城市的要求,促使全国城乡各地的风景园林工程日益增多、风景园林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人居环境的明天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明确的问题,但从人居环境发展的轨迹来看,他又是可以预见的。从埋藏在人心底的潜意识讲,人是从大自然中走了出来,又必将回到他所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去。所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将是人居环境、现代城市追求的共同目标,这正是风景园林事业所关注的问题。

风景园林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物质要素的评估和规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园林景观元素内容的细部创造性设计和建设。然而,无论园林用地大小,世界上各种风景园林都是以同样的要素构成。“造园有法而无式”,这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最大的设计空间。

为了不过多影响设计人员的整体设计和建设者的意愿,本部分内容将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和现代中外园林理论加以综合提炼,从构成风景园林的各个元素入手,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原理,分成几个方面做些叙述,力争做到详细、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希望可以对各位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

第一节风景园林的概念解析

1.风景园林学的内涵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学科涉及的问题广泛存在于两个层面:

1)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

2)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

2.风景园林的职业范围

包括:城镇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场所规划;公园和游憩规划;环境修复;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私人地产和住宅景观总体规划设计;在不同尺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总体而言,风景园林大体可划分为三大方面:

风景园林资源保护和利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与管理

3.风景园林学中的重点概念解析

(1)风景

通常指地球演化而形成的自然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等,在自然界按自身客观规律演替运行,给人的主观意识以美感的风光。关键点为:自然所成、并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2)园林

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关键点为:园林是经过人们的组织加工而构成,是自然界优美景观艺术再现,供人们游憩赏乐的自然环境。

(3)绿化

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绿化与园林的关系:

绿化单指植物因素,而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此,绿化是园林的基础,是局部。园林包括综合因素,是对其各组成要素的有机整合,是整体。

绿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同时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园林则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强调艺术效果和综合功能。

(4)绿地

凡是生长绿色植物的地块统称为绿地。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绿地与园林的关系:绿地包括园林,园林是绿地的特殊形式,园林比绿地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较多的设施和功能。

绿地与园林的关系:绿地包括园林,园林是绿地的特殊形式,园林比绿地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较多的设施和功能。

(5)城市绿地

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6)风景林地

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改善作用,但尚没有完善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第二节风景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风景园林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物质要素的评估和规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园林景观元素的细部创造性设计和建设。

1.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类园林

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类园林主要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区域,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显著影响的风景园林。

规划重点:对区域环境资源的评价和对其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统筹。

特点是:一、此类风景园林项目实施地点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外;二、侧重于在较大范围内对其中的自

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创造性的规划、统筹,与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规划精密结合。

2.城市休闲类园林

城市休闲类园林主要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内区域的风景园林。

规划重点:对城市用地中绿地、广场等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创造供群众游览休息和从事户外娱乐活动的、带有一定公共福利性质的城市场所。

3.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

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

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

第三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内容与深度

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定义

指在风景园林工作中,对拟建项目的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做出方案、绘出图纸、编制说明书等设计文件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包括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两个层面。

(1)园林规划

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重点:分析建设条件、研究存在问题,确定园林主要职能和建设规模,控制开发方式和强度,确定用地与用地之间、用地与项目之间、项目与经济的可行性之间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等。

(2)园林设计

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重点:对组成园林整体的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要素进行综合的、具体设计。

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方案设计主要完成园林整体的立意构思、风格造型和建设规模估算等内容;施工图设计主要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设计图纸、说明书、材料标准和施工概预算等。

2.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

方案设计文件一般由设计说明书与设计图纸两部分组成。

(1)设计说明书

现状概述

现状分析

设计依据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总体构思与布局

专项设计说明

技术经济指标

投资估算

(2)设计图纸

区位图

用地现状图

总图(总平面图)

功能分区图或景观分区图

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

竖向设计图

绿化设计图

主要景点平面设计图、立面、效果图

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管网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第四节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环境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在风景园林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指影响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要素: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水文、植被、野生动物、污染物

人文环境要素:历史、人口、文化、产业结构、教育与社会参与

一、自然环境要素

1.气候

区域气候是一个大面积区域的气象条件和天气模式。受山脉、洋流、盛行风向以及纬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天气变量:气温、降雨量、风、太阳辐射和湿度

热——“热岛”的效应

地形气候是以地形起伏为基础的小气候向大气圈较高气层和地表景观的扩展和延伸。主要因素:地形的凹凸程度、坡度和坡向

人们可以感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巨大差异

建设场地中一些构造特征如小地形、小水面和植被等的不同会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致,从而形成了近地面大气层中局部地段特殊的气候,即微气候。

2.土壤

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矿物质颗粒会占到土壤体积的50%-80%,是构成土壤骨骼的重要物质,也是决定土壤承载能力的重要要素。通常砂粒、砾石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粘土则较低。

有机质对土壤的肥力和水文极其重要。含有有机质的表层土以及湿地中的有机沉积物都有重要的水分存储功能。

沙土类,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多、黏粒少,土壤疏松、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但蓄水能力差,较适合耐贫瘠植物生长。

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物理性质良好,通气透水,水肥协调能力较强,多数植物能在此生长良好。

黏土类,土壤质地较细,以黏粒和粉粒居多,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性差。

一般将土壤酸碱度分为5级:强酸性(pH<5)、酸性(pH5.0~6.5)、中性(Ph6.5~7.5)、碱性(pH7.5~8.5)、强碱性(pH>8.5)。

3.地质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地质历史,研究当前地球上发生的事情。

地质在风景园林中有评价一个场地作为建筑用地的适宜性和传达一个地区地质历史的信息的作用,如地质公园。

4.水文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健康亦是不可或缺的,它在激发灵感和吸引注意力方面也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水量是风景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来维持我们的景观环境,但水量太多则会带来灾害。

水域的存在使场地更具趣味性、亲和力以及视觉冲击力,与此同时它对景观的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也有很大的贡献,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如处于水面夏季主导风向下的地段因为湿度较大,相对凉爽。

5.植被

植被是指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植被的范围、与主导风向的位置关系、遮荫条件等对微气候要素(日照、温度、风)影响较大。对保持生态平衡、温度的调节、防风保水、减噪、净化空气或水体、引导观赏视线、提高景观的观赏视觉质量和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等方面意义重大。

6.污染

按照污染类型可分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

(二)人文环境要素

1.历史

历史承载和见证了场地过去的兴衰和发展足迹。了解历史对于理解一个区域或场所是很重要的。历史信息的获得与否关系到风景园林规划中对场所的解读与设计倾向,真实的历史有助于人们了解场所的地方精神或文脉,以保持其历史可持续性和地方特色。

2.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

人口趋势:为了获悉规划区人口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

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成分、知识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人口特征是为了了解规划区的使用人群

预测分析

3.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常考虑的文化元素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文化的存在需依赖于人们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

对于特定的规划区域来说,文脉的延续增添了场所的意境与特色,保存了其历史的记忆,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文化的符号化或物质化以及空间化或意境化使得景观环境极具特色。

第五节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

地形、水体、园路及铺地、植物、建筑、园林设施等

一、地形

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

其他的各种园林要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地形并且相互联系。

地形能够影响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影响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到场地的排水、小气候和其他要素的功能布局。

1.园林中地形的功能作用

(1)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地形是各个园林设计要素的载体,为之提供赖以存在的基面,如园林景观中的平地地形、山水地形及山地地形等。

例如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是利用起伏多变的山水地形进行空间构建和建筑布局的

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是在丘陵的斜坡上,依山就势地建造层层平台,并在每层平台上构筑园林景观的;法国的勒-诺特式园林是在平坦的地形上营造规模宏大、水平轴线深远的视景园。

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

法国的勒-诺特式园林

(2)构成空间作用

地形通过控制视线来构成不同空间类型,如视线开敞的平地,构成开发空间;坡地及山体利用垂直面界定或围合空间范围,构成半开放或封闭空间。

开放空间

半开放空间

(3)作为背景作用

地形作为景物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景深、丰富景观的层次

(4)作为造景作用

地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其本身的形态便能形成风景.在有些规划中,地形被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独特的具有震撼力的景观

土石方就地平衡。

用,但大面积处理需慎用。

水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变化较多的要素,它能形成不同的形状和态势,如自然的湖面、规则的水池、静态的湖泊、动态的瀑布喷泉等。

二、水体

水是园林构成要素中变化较多的要素,它能形成不同的形状和态势,如自然的湖面、规则的水池、静态的湖泊、动态的瀑布喷泉等。

1.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功能作用

(1)统一作用

水面作为园林景观基底时,可以统一许多分散的景点

(2)系带作用

水体可以连接不同的园林空间,避免景观分散

(3)景观焦点作用

(4)水体还可以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养殖水生动植物、为人们提供垂钓、游泳、戏水、划船等各种娱乐活动。

2.水体的类型及景观特性

(1)按水体的水岸线形态可分为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

自然式水体,其水岸线呈曲折多变,自然柔美。

二、风景园林概述

风景园林专业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第二部分各类型园林规划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概述 2015年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一、风景园林的概念解析 二、风景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内容与深度 四、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五、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第二部分各类型园林规划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国家森林公园概述 国家湿地公园概述 第三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概述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综述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创建国家级绿化城市的要求,促使全国城乡各地的风景园林工程日益增多、风景园林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人居环境的明天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明确的问题,但从人居环境发展的轨迹来看,他又是可以预见的。从埋藏在人心底的潜意识讲,人是从大自然中走了出来,又必将回到他所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去。所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将是人居环境、现代城市追求的共同目标,这正是风景园林事业所关注的问题。 风景园林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物质要素的评估和规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园林景观元素内容的细部创造性设计和建设。然而,无论园林用地大小,世界上各种风景园林都是以同样的要素构成。“造园有法而无式”,这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最大的设计空间。 为了不过多影响设计人员的整体设计和建设者的意愿,本部分内容将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和现代中外园林理论加以综合提炼,从构成风景园林的各个元素入手,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原理,分成几个方面做些叙述,力争做到详细、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希望可以对各位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 第一节风景园林的概念解析 1.风景园林学的内涵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学科涉及的问题广泛存在于两个层面: 1)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 2)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

西方古典园林基本知识

西方古典园林基本知识 古罗马诗人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年)曾将自然分为原始的第一自然和经过人类耕作的第二自然两种类型。 第一自然,即自然景观,是指地球的外表,如高山,沙漠,森林,冰雪,火山、海洋等,也就是原始的大自然。 第二自然,即文化景观,是指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如田园风关和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自然开始的,这使得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发展的模式 欧洲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那里人们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的土地,于是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因而西方园林沿着几何式的模式开始的 规则式园林 又称建筑式、几何式、图案式等园林;西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意大利、法国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更新和进一步发展。 自然式园林 又称不规则式园林;东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中国、英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和英国园林似乎仍然停留在历史中,未能发展。 折中式园林 将规则式与自然式融为一体的园林形式;19世纪中期出现之后,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盛行。 皇家园林 皇帝国王所拥有的园林,通常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私家园林 王公贵族、富裕阶层拥有的园林,通常强调园林品位; 寺庙园林 与修道院、祭坛、寺庙等宗教场所结合的园林; 公共园林 为公共建设的园林,包括古代运动场、广场、公园等 古代园林(公元4世纪之前) 古埃及园林、古巴比伦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 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 中世纪西欧园林 伊斯兰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15-17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17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8世纪)近代城市公园(19世纪) 现代风景园林(20世纪) 古埃及园林特点;围墙矩形,水池成排,庭荫树规则式,有明显中轴线 古希腊园林特点;几何式,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 中世纪西欧园林;是伊斯兰园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主要有两种类型 修道院园林和城堡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园林) 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风格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他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许多特点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造园样式,即勒.诺特园林,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称巴洛克园林。

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

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 在中国,风景园林可以说是一门既悠久又新兴的学科,我国曾创造了辉煌而又灿烂的古典园林,并被誉为世界古代园林的三大体系(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东方园林体系)中东方园林体系之代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学科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其名称也历经变更,如造园、园林、风景园林、园林绿化、观赏园艺、景园学、景观建筑(学)、景观学、景观设计学等,其专业内容与教学课程体系也因学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诠释与设置。 第一节风景园林释义 一、传统园林释义 (一)中国传统园林释义 在中国,“园林”作为合成词,最早见于汉·班彪《游居赋》:“……享鸟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美绿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而高游……”其中,“瞻”有瞻仰和看、观、望等义,“棋”通琪,“澳”通奥,“淇澳”理解为美好、弯曲、奥深,这类含义的“园林”己具有完备的游赏与审美对象等特征。而“园林”一词广泛出现则见之于西晋,如西晋·张翰《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明朝计成撰写的世界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中也曾用到“园林”一词,如“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名词发展的历史上,在“园林”之后也出现过“林泉”、“林亭”、“园池”、“亭台”等名词,但都是为游赏园林的不同称谓而已。 中国园林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园林形式是悬圃(又称玄圃),其与“瑶池”被当作神话或传说在古代广为流传。古籍《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等中有相关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的园林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概括起来,中国早期的园林形式主要有圃、园、囿、苑、台、榭等几种形式。 1.圃和园 圃的甲骨文是:曲、由、出,像田畦种植有苗生长之形。 园的象形字如左下所示,其表达的含义如右下文字,含义十分清晰: 表示围墙、藩篱或墙垣,代表人工构筑物; 表示地形的变化; 为井、水面,代表水面; 表示树木的枝杈。 圃一般都解释为种植蔬菜、瓜果、草木的场所,《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种菜曰圃”园是农业上栽培果蔬的场所,《说文解宇》曰:“园,所以树果也。”可见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虽出于生产目的,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园林,但在客观上已多少接近园林的雏形。 2.台与榭 早在夏、商、周,我国就有建台的历史。如刘向《新序·刺奢》记载:“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许慎《说文解字》对台作了描述:“台,观四方而高者。”可见一般台平面呈四方形,高耸可观四方。 榭,按《说文解字》称:“榭,台有屋也。”孔传在《书·泰誓》中则解释为:“土高曰台,有木曰榭。”也就是说台上有房屋的就是榭。 事实上,台和榭常常被连用,几乎成为一个合成词,还可用以统称建有屋室之台或泛称各种建于高处的建筑。台榭除了观天象、通神明、军事功能以外,还兼备了古典园林赏景、娱乐的功能。 3.囿和苑 《说文解字》中则定义为“苑有园曰‘圃’,一曰养禽兽曰‘圃’”。《周礼·地官·围人》云:“圃人,……掌圃游之兽禁,牧百兽。”

风景园林概论

风景园林概论第一章绪论 四、世界六大花园城市(填空题) 奥地利维也纳、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波兰华沙、新加坡、匈牙利布达佩斯。 第二章园林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答题) 1.萌芽期:从周至汉,兴建皇家园苑,规模较大,多为圈地性质。代表:上林苑、阿房宫、建章宫(为“一池三山”的布局)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园林模仿自然山水的原则,佛教大盛。﹡三大佛教建筑:寺庙、佛塔、石窟。 ﹡三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3.成熟期:隋、唐,园林规模大、类型多、水平高,造园与诗画紧密相连。京杭大运河大明宫,包括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故宫很多借鉴此设计。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景色优美,四季有景)王维的辋川别业 4.前高潮期 宋代:花石纲,山水园大量涌现,如宋代沧浪亭(苏州园林,以水环园,与众不同) 元代:造园较少,如狮子林。 5.后高潮期:清、明,造园艺术日趋精美与完善,园林艺术达到鼎盛。画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计成撰写《园冶》,其精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 宜。 ﹡《长物志》、《园冶》同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壁。 《长物志》偏重于园林的艺术鉴赏,《园冶》侧重于园林的技术探求。 ﹡中国四大名园:①颐和园②承德避暑山庄③苏州留园④苏州拙政园(苏州最大) 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①北京故宫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曲阜孔庙 二、现代园林的发展 1.传统园林:是园林与城市建筑及其设施的混合阶段,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多将古典园林经过简易改造后形成;主要为大众服务;园林是城市建设的独立体,是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苏州四大名园(简答题):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①网师园:小巧(拙政园的六分之一)狮子林沧浪亭②环秀山庄:叠石高超 ③苏州留园:精致(吴中第一名园)④苏州拙政园:阔大 拙政园的五大头衔(填空题):①世界文化遗产②中国四大名园之一③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④国家4A级旅游景点⑤全国特色旅游景点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园林与城市建筑及其设施的磨合阶段。注重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园林与城市建筑已相互渗透和磨合,是园林发展的中级阶段。 3.大园林:是园林与城市建筑及其设施的融合阶段(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核心是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将园林规划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是园林发展的高级阶段。(桂林公园)

概述中国园林特点

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如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景,联想生意.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 园中有园的手法.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分隔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 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 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风景园林概括

风景园林概括 【篇一:风景园林概括】 设计说明书: 设计概述设计分析: 建筑规划布局分析、景观设计条件 分析等设计前分析,周边竞品项目案例分析,设计概念演绎等。 总平面图: 包含主题定位、彩色总平面、功能、空间、道路交通、景点布置、视线分析等竖向设计: 设 计地形标高、建筑道路及水面的标高关系,主要景观轴线剖面图各分区景观平面图: 需表达清楚项目的 总体景观及各节点效果景点效果图: 主要景点的设计效果图及景点意向图片(配文字说明)绿化景观分析: 软景概念,表达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群落关系、标志树种位置、栽植效果意向等 【篇二:风景园林概括】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中 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 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篇三:风景园林概括】 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aden、jardin等,它们都源于古希伯来文的 gen和eden二字的结合,gen意为界墙、藩篱,eden即为乐园, 也就是上述的伊甸园。而在《圣经??新约》中,虽然丝毫没有提到 过“伊甸园”一词,但取而代之的则是和该词相当的“乐园” paradise 这个词,“乐园”一词的词源普遍认为是古波斯语的pairidaeza,pairidaeza是由pairi 围栏和diz 造形构成的词,原来意指“圈地” 或“庭园”。另外,有关“乐园”的描写在许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和 主要宗教的经典中都有记载,这也是先民们对理想环境的向往,虽 说伊甸园可能仅为一种并不存在的空想而已,但却代表了一种对园 林的理解。在西方还有一个和园林有关的词就是“园艺”。“园艺”的 英文是horticulture,和“花园” 园林 garden同源。词根horti-源于 古拉丁语的honus-,这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在城郊分给公民的小块地 产的名称。罗马公民们可以各自将这些地围起来,种些蔬菜、果树、花草。词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本意是对土地进行耕作,后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英文的agriculture 农业一词,其拉丁词根agri-意

风景园林概述试卷100分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网络教育平台----风景园林概述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中国古建筑中,下面哪种建筑形式称为“九脊殿”?() A.庑殿建筑 B.歇山建筑 C.硬山悬山建筑 D.攒尖顶建筑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中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很多,按时代特征分类,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下列建筑形式中,()是一种既具有景区标牌作用,又具有屋顶装饰形式的排架结构,被广泛用于街道起讫点。 A.长廊 B.垂花门 C.牌楼 D.大门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A.园林设计 B.园林规划 C.方案设计 D.施工图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在风景园林的人文环境要素中,()作为人口要素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成分、知识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它是为了了解规划区的使用人群。

A.人口趋势 B.人口特征 C.预测分析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A.大屋顶 B.檐装饰 C.木骨架 D.石台基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2.石舫是仿船型的傍岸建筑,是诗情画意的忆景产物,它似船非船,似景非景,但给园林景色的点缀起着美妙的作用,它又可称为?() A.游船 B.旱船 C.画舫 D.石屋 用户答案:[BC] 得分:8.00 3.园林植物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枝叶茂密、树形美观、规格一致的树种,配置成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属于规则式种植?() A.对植 B.列植 C.树阵 D.丛植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4.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有哪些特点?() A.建筑形式更加灵活 B.建筑结构更加丰富 C.建筑功能更加多样 D.建筑的场所再生

风景园林概述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植物在充当构成要素来构建室外空间时,通过一面或多面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穿透,可形成(),使该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隐秘性。 A.封闭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垂直空间 2.下列建筑形式中,是将石基台座做成船型,再在上面修建亭阁楼廊而成,并做成跳板形搭桥与陆地相连,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A.长廊 B.水榭 C.石舫 D.游船 3.中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很多,按时代特征分类,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4.在中国古建筑中,按封建社会时期等级制度,哪种建筑形式是仅次于庑殿建筑的一种等级。() A.庑殿建筑 B.歇山建筑

C.硬山悬山建筑 D.攒尖顶建筑 5.在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中,()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具有交通、引导、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 A.水体 B.建筑 C.园路 D.植物 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园林植物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枝叶茂密、树形美观、规格一致的树种,配置成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属于规则式种植?() A.对植 B.列植 C.树阵 D.丛植 2.园林植物种植形式中,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是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灵活、参差有致,形成富有自然气息的植物景观?() A.群植 B.混植 C.树阵 D.丛植 3.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有哪些特点?()

A.建筑形式更加灵活 B.建筑结构更加丰富 C.建筑功能更加多样 D.建筑的场所再生 4.游廊又称长廊,是供游人遮风避雨的廊道篷顶建筑,它具有可长可短、可直可曲,随形而弯、依势而曲的特点,按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 A.爬山廊 B.水走廊 C.平地廊 D.复廊 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风景园林不断的发展、创新,从传统造园到现代风景园林,其发展趋势可以描述为:() A.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 B.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 C.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 D.以上都不对 3.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歇山建筑依据屋顶形式不同,可分为尖山顶和卷棚顶两种。 Y.对 N.错 2.地形可以作为景物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景深、丰富景观的层次。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风景园林概述试卷(100分)

【41164】的答卷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分】用户得分:分,用时731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地形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其中地形通过设计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以引导视线,具有。如在山顶或山坡可俯瞰整体风景、景观,在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尽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A.构成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B.构成空间作用 C.构成背景作用 D.观景作用 用户答案:[D] 得分: 2.江苏宿迁市“项王故里”的英风阁大殿,按中国古建筑的时代特征分类,它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A] 得分: 3.在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中,()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 A.园路及铺地

B.地形 C.水体 D.植物 用户答案:[B] 得分: 4.植物在充当构成要素来构建室外空间时,通过一面或多面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穿透,可形成(),使该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隐秘性。 A.封闭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垂直空间 用户答案:[B] 得分: 5.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A.园林设计 B.园林规划 C.方案设计 D.施工图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石舫是仿船型的傍岸建筑,是诗情画意的忆景产物,它似船非船,似景非景,但给园林景

园林建筑中各工艺做法概述

园林建筑中各工艺做法概述 举架的做法

主要用于北方官式建筑中。为保证雨雪的排泄,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举(即 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 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 城楼或亭子的脊步架,其坡度需酌情增陡,可达九五举乃至十举以上。 提栈的做法 主要用于南方民间建筑。提栈的方法与举架基本相同,也是从檐檩推算至脊檩,只是用词和坡度换算系数不同。檐部提栈的起算系数一般等于界深的1/10,然后考虑房屋的檩数,依次递增每进一界的提栈系数。提栈系数可以自三算半(即0.35)、四算、四算半、五算以至九算、十算(称对算)。提栈高度等于界深乘以各柱的提栈系数。如民房深六界,界深4尺时,第一界用四算,第二界用四算半,第三界用五算。界数多时,先确定其起算系数和脊桁提栈,据此绘出建筑的侧样,酌情确定各柱的提栈系数,进而选定优美的屋面曲线 举架 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在宋《营造法式》中名为举折,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举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时代或地区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异。 额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 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 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 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 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 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 清式建筑屋顶举架 佛光寺文殊殿纵架

2015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风景园林概述试题及答案90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游廊又称长廊,是供游人遮风避雨的廊道篷顶建筑,按廊的结构形式分类,哪种游廊的特点为一侧通透面向园林景观,另一侧为墙或建筑所封闭,也可半封闭设置花格或漏窗。() A.空廊 B.半廊 C.复廊 D.平地廊 2.地形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其中地形通过设计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以引导视线,具有。如在山顶或山坡可俯瞰整体风景、景观,在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尽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A.构成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B.构成空间作用 C.构成背景作用 D.观景作用 3.中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很多,按时代特征分类,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改善作用,但尚没有完善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 A.风景林地

B.绿地 C.园林 D.城市绿地 5.在风景园林的人文环境要素中,()作为人口要素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成分、知识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它是为了了解规划区的使用人群。 A.人口趋势 B.人口特征 C.预测分析 D.以上都不对 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风景园林的人文环境要素中,人口要素包括哪些重要因素:() A.人口趋势 B.人口特征 C.预测分析 D.以上都不对 2.风景园林规划中,通常利用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要素来创造和安排室外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些要素包括()。 A.园路及铺地 B.地形、水体 C.建筑及各类园林设施 D.植物 3.作为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水体在园林中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有以下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没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一面。 3、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的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

中国和国外的园林建筑艺术概述

中国与国外的园林建筑艺术 一、飞动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 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选》中有一些描写当时建筑的文章,描写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华丽,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文选》中的那些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开现实并不是那么远的。 现在我们看《文选》中一篇王文考作的《鲁灵光殿赋》。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宫殿内部的装饰,不但有碧绿的莲蓬和水草等装饰,尤其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

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猿猴,还有一个黑颜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蹲在那里,吐着舌头。不但有动物,还有人:一群胡人,带着愁苦的样子,眼神憔悴,面对面跪在屋架的某一个危险的地方。上面则有神仙、玉女,“忽瞟眇以响象,若鬼神之仿佛。”在作了这样的描写之后,作者总结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胶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简直可以说是谢赫六法的先声了。 不但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根据《诗经》的记载,周宣王的建筑已经像一只野鸡伸翅在飞(《斯干》),可见中国的建筑很早就趋向于飞动之美了。 二、空间的美感之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例如,郑板桥这样描写一个院落: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在农耕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古典园林,是具有一定的抒情气质的,而产生于渔猎文明时代的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则显得活泼、整齐、开朗、奢华、热烈。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

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台地园造园手法 • 台地园平面一般严整对称,建筑物设在中轴线上或者庭院的横轴上,轴线有时为一条,有时分为主次轴,有时几条轴线相交,成放射状。 • 早期台地园各层有自己的轴线,而没有联系各层之间的轴线;中期已有贯穿全园的主轴线,并使主轴线富于变化。 • 在总体布局上往往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胜,展开一个个景点,最后登高远眺,借景园外,给人以贴近大自然的感觉。 法国古典园林特点: l 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对称式的布局 l 雄伟、端庄的大尺度几何式平面。 l 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控制全园。 l 花坛成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常用的有刺绣花坛,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柑桔花坛和水花坛。 l 喷泉往往与雕塑相结合,布置于节点上。 l 园林中的水景多为静态水,水镜面。

风景园林概论

风景园林概论 第一章绪论 四、世界六大花园城市(填空题) 奥地利维也纳、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波兰华沙、新加坡、匈牙利布达佩斯。 第二章园林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答题) 1.萌芽期:从周至汉,兴建皇家园苑,规模较大,多为圈地性质。 代表:上林苑、阿房宫、建章宫(为“一池三山”的布局)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园林模仿自然山水的原则,佛教大盛。 ﹡三大佛教建筑:寺庙、佛塔、石窟。 ﹡三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3.成熟期:隋、唐,园林规模大、类型多、水平高,造园与诗画紧密相连。 京杭大运河 大明宫,包括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故宫很多借鉴此设计。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景色优美,四季有景) 王维的辋川别业 4.前高潮期 宋代:花石纲,山水园大量涌现,如宋代沧浪亭(苏州园林,以水环园,与众不同)

元代:造园较少,如狮子林。 5.后高潮期:清、明,造园艺术日趋精美与完善,园林艺术达到鼎盛。 画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计成撰写《园冶》,其精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长物志》、《园冶》同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壁。 《长物志》偏重于园林的艺术鉴赏,《园冶》侧重于园林的技术探求。 ﹡中国四大名园:①颐和园②承德避暑山庄③苏州留园④苏州拙政园(苏州最大) 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①北京故宫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曲阜孔庙 二、现代园林的发展 1.传统园林:是园林与城市建筑及其设施的混合阶段,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多将古典园林经过简易改造后形成;主要为大众服务;园林是城市建设的独立体,是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 苏州四大名园(简答题): ①网师园:小巧(拙政园的六分之一)狮子林沧浪亭 ②环秀山庄:叠石高超 ③苏州留园:精致(吴中第一名园) ④苏州拙政园:阔大 拙政园的五大头衔(填空题):①世界文化遗产②中国四大名园之一③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④国家4A级旅游景点⑤全国特色旅游景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的概述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园林绿化工程的概述 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总希望有舒服轻松地环境,因此人们就会在家里或者家周围建起小小的园林景观。此外,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大家对环境保护非常的重视。而且我国是一个大国,应该做好带头工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党和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改善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但还需要我们继续做下去,把它做得更好。 关键词:园林绿化;应用原则;树木;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通俗来讲就是一个建设有美丽的风景,然后包括很多绿地的公园。其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能进行文化娱乐、感受大自然、能在大自然中放松享受的场所,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一个好办法。园林绿化是通过集合了各种工程中的技术来表现园林的艺术和美。其中的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园林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建筑工程、园林铺地工程`绿化工程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内容主要有: (一)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目的是对土方进行施工、塑造还有整理园林,但是是通过竖向的计算这种方式进行的。根据当地地形的等高线来大致设计园林的建造轮廓,再实地勘察、测量修正改良设计图,使设计图更加完善。虽然土方测量在规划过程中无需过分精确,大致估算就可以了,主要是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是要留一点后路,方便以后的改动。但是在进行具体施工后就需要精确计算了。在计算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体积法,断面法,方格网法。体积法:就是在挖地基时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要挖掉的泥土(2)断面法:就是将地块或者地形单体进行平行等距切割,然后再通过计算,算出这些段的体积,通过微积分累加起来,得到计算对象的总体积。(3)方格网法:方格网法就是在平整的地段将整块地分成多块小块再通过土方量计算,计算出整块的体积。 (二)园林给、排水工程 就是园林给水工程、园林排水工程这两工程的合称。园林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和园林给排水工程,是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工程,其中,由于园林中的水毕竟跟人关系还是蛮大的,所以必须满足人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园林给水工程用的水一般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或者消防用水。此外园林用水在运用过程中也许会受到污染,所以建造一个完善的全面的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是

风景园林概述试卷分

风景园林概述试卷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41164】的答卷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分】用户得分:分,用时731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地形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其中地形通过设计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观景条件,以引导视线,具有。如在山顶或山坡可俯瞰整体风景、景观,在狭窄的谷地能够引导视线,强化尽端景物的焦点作用。 A.构成园林景观骨架作用 B.构成空间作用 C.构成背景作用 D.观景作用 用户答案:[D] 得分: 2.江苏宿迁市“项王故里”的英风阁大殿,按中国古建筑的时代特征分类,它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A] 得分: 3.在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中,()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 A.园路及铺地

C.水体 D.植物 用户答案:[B] 得分: 4.植物在充当构成要素来构建室外空间时,通过一面或多面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穿透,可形成(),使该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隐秘性。 A.封闭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垂直空间 用户答案:[B] 得分: 5.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A.园林设计 B.园林规划 C.方案设计 D.施工图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石舫是仿船型的傍岸建筑,是诗情画意的忆景产物,它似船非船,似景非景,但给园林景色的点缀起着美妙的作用,它又可称为() A.游船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