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LIDAR A2 M6 360度激光扫描测距雷达简介与规格书

RPLIDAR A2 M6 360度激光扫描测距雷达简介与规格书
RPLIDAR A2 M6 360度激光扫描测距雷达简介与规格书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其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雷达与激光雷达系统 (2) 2激光雷达测距方程研究 (3) 2.1测距方程公式 (3) 2.2发射器特性 (4) 2.3大气传输 (5) 2.4激光目标截面 (5) 2.5接收器特性 (6) 2.6噪声中信号探测 (6) 3伪随机m序列在激光测距雷达中的应用 (7) 3.1测距原理 (7) 3.2 m序列相关积累增益 (8) 3.3 m序列测距精度 (8) 4脉冲激光测距机测距误差的理论分析 (9) 4.1脉冲激光测距机原理 (9) 4.2 测距误差简要分析 (10) 5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等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10) 6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其应用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激光雷达系统组成,激光雷达系统与普通雷达系统性能的对比,着重阐述激光雷达测距方程的研究。针对激光远程测距中的微弱信号检测,介绍一种基于m序列的激光测距方法,给出了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激光测距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案,并理论分析了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误差。了解并学习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等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光雷达;发射器和接收器特性; 伪随机序列; 脉冲激光;测距误差 Ap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aser radar ranging Student major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 xiaonan Tutor Shang lianju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laser radar systems, laser radar system and radar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normal, focusing on the laser radar range equation. Laser Ranging for remote signal detection, presents a introduction of a sequence based on laser ranging method m, gives the high-spe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based laser ranging rada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ulse Laser rangefinder range error.We understand and learn application of Laser radar in the mobile robot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Laser rada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haracteristics;Pseudo-random sequence;Pulsed laser;Ranging error. 引言:激光雷达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激光具有亮度 高、单色性好、射束窄等优点,成为光雷达的理想光源,因而它是目前激光应用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激光雷达是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激光雷达技术从最简单的激光测距技术开始,逐步发展了激光跟踪、激光测速、激光扫描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等技术,使激光雷达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利用激光作为遥感设备可追溯到30多年以前,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人们进行了多项试验,结果都显示了利用激光进行遥感的巨大潜力,其中包括激光测月和卫星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LiDAR(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通常指机载对地激光测距技术,对地激光测距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地表信息。相对于其他遥感技术,LIDAR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不论是在提高LIDAR数据精度及质量方面还是在丰富LIDAR数据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都相当活跃。随着LIDAR传感器的不断进步,地表采点密度的逐步提高,单束激光可收回波数目的增多,LIDAR数据将提供更为丰富的地表和地物信息。激光测距可分为星载(卫星搭载)、机载(飞机搭载)、车载(汽车搭载)以及定位(定点测量)四大类,目前激光测距仪已投入使用,激光雷达正处在试验阶段,某些激光雷达已付诸实用.本文对激光雷达的测距原理、发射器和接收器特性、束宽、大气传输以及目标截面、外差效率进行分析, 提出基于伪随机序列的激光测距技术 ,可将激光

车载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车载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陈雷1,岳迎春2,郑义3,陈丽丽3 1黑龙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0) 2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长沙 (410128) 3黑龙江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哈尔滨(150080) E-mail:lei_chen86@https://www.360docs.net/doc/0d9348298.html,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连续激光脉冲数字测距、多普勒频移测速的方法,给出车载激光雷达基本原理图,为车载激光雷达系统测距测速提供了基本方法。 关键词:激光雷达,测距,测速 1.引言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e,Li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位置的电子设备。其功能包含搜索和发现目标;测量其距离、速度、位置等运动参数;测量目标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状等特征参数。激光雷达同传统的雷达一样,都由发射、接收和后置信号处理三部分和使此三部分协调工作的机构组成。但传统的雷达是以微波和毫米波段的电磁波作为载波的雷达。激光雷达以激光作为载波,激光是光波波段电磁辐射,波长比微波和毫米波短得多。具有以下优点[1]: (1)全天候工作,不受白天和黑夜的光照条件的限制。 (2)激光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有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3)可以获得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且多普勒频移大,可以探测从低速到高速的目标。 (4)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激光不受无线电波干扰,能穿透等离子鞘,低仰角工作时,对地面的多路径效应不敏感。 (5)激光雷达的波长短,可以在分子量级上对目标探测且探测系统的结构尺寸可做的很小。当然激光雷达也有如下缺点: (1)激光受大气及气象影响大。 (2)激光束窄,难以搜索和捕获目标。 激光雷达以自己独特的优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大气、海洋、陆地和其它目标的遥感探测中[14,15]。汽车激光雷达防撞系统就是基于激光雷达的优点,同时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克服其缺点而设计的。下面将简单介绍激光雷达测距、测速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讨论汽车激光防撞雷达测距、测速的方法。 2. 目标距离的测量原理 汽车激光雷达防撞系统中发射机发射的是一串重复周期一定的激光窄脉冲,是典型的非相干测距雷达,对它的要求是测距精度高,测距精度与测程的远近无关;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测量迅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简单,培训容易,有通讯接口,可以连成测量网络,或与其他设备连机进行数字信息处理和传输。 2.1测距原理 激光雷达工作时,发射机向空间发射一串重复周期一定的高频窄脉冲。如果在电磁波传播的

自制低成本3D激光扫描测距仪(3D激光雷达)

来自CSK的低成本3D scanner。Very Impressive! 在开始介绍原理前,先给出一些扫描得到的3D模型以及演示视频,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视频链接 相关的图片: 扫描得到的房间一角(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扫描的我(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扫描仪实物 本文结构 1. 简单介绍了激光雷达产品的现状 2.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 3. 线状激光进行截面测距原理 4. 3D激光扫描仪的制作考虑 5. 参考文献 简介-激光扫描仪/雷达 这里所说的激光扫描测距仪的实质就是3D激光雷达。如上面视频中展现的那样,扫描仪可以获取各转角情况下目标物体扫描截面到扫描仪的距离,由于这类数据在可视化后看起来像是由很多小点组成的云团,因此常被称之为:点云(Point Clould)。 在获得扫描的点云后,可以在计算机中重现扫描物体/场景的三维信息。 这类设备往往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1) 机器人定位导航 目前机器人的SLAM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虽然目前可以使用kinect,但他无法再室外使用且精度相对较低)。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的所处环境的2D/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 等定位算法。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以及同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这也是我制作他的主要目的之一。 2) 零部件和物体的3D模型重建

3) 地图测绘 现状 目前市面上单点的激光测距仪已经比较常见,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它只能测量目标上特定点的距离。当然,如果将这类测距仪安装在一个旋转平台上,旋转扫描一周,就变成了2D激光雷达(LIDAR)。相比激光测距仪,市面上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就要高许多: 图片: Hokuyo 2D激光雷达 上图为Hokuyo这家公司生产的2D激光雷达产品,这类产品的售价都是上万元的水平。其昂贵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往往采用了高速的光学振镜进行大角度范围(180-270)的激光扫描,并且测距使用了计算发射/反射激光束相位差的手段进行。当然他们的性能也是很强的,一 般扫描的频率都在10Hz以上,精度也在几个毫米的级别。 2D激光雷达使用单束点状激光进行扫描,因此只能采集一个截面的距离信息。如果要测量3D的数据,就需要使用如下2种方式进行扩充: 1. 采用线状激光器 2. 使用一个2D激光雷达扫描,同时在另一个轴进行旋转。从而扫描出3D信息。 第一种方式是改变激光器的输出模式,由原先的一个点变成一条线型光。扫描仪通过测量这束线型光在待测目标物体上的反射从而一次性获得一个扫描截面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扫描速度可以很快,精度也比较高。但缺点是由于激光变成了一条线段,其亮度(强度)将随着距离大幅衰减,因此测距范围很有限。对于近距离(<10m)的测距扫描而言,这种方式还是 很有效并且极具性价比的,本文介绍的激光雷达也使用这种方式,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说课讲解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 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1. 激光雷达通用方程 激光雷达方程用来表示一定条件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功率,其形式如下: r P 为回波信号功率,t P 为激光雷达发射功率,K 是发射光束的分布函数,12a a T T 分别是激光雷达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大气透过率,t r ηη分别是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的透过率,t θ为发射激光的发散角,12R R 分别是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距离,Γ为目标的雷达截面,r D 为接收孔径。 方程作用: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在研发激光雷达初期确定激光雷达的性能。其次,激光雷达方程提供了回波信号与被探测物的光学性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通过求解激光雷达方程获得有关大气性质的信息。 2. 激光雷达测距基本原理 2.1 脉冲法 脉冲激光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短而强的激光脉冲,激光脉冲到达目标后会反射回一部分被光功能接收器接收。假设目标距离为L ,激光脉冲往返的时间间隔是t ,光速为c ,那么测距公式为L=tc/2。 时间间隔t 的确定是测距的关键,实际的脉冲激光雷达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和脉冲计数器来确定时间t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电脉冲震荡 ?T=1/f ,脉冲计数器的作用就是对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计数N 。如图所示,信息脉冲为发射脉冲,整形脉冲为回波脉冲,从发射脉冲开始,晶振产生脉冲与计数器开始计数时间上是同步触发的。因此时间间隔t=N ?T 。由此可得出L=NC/2f 。 图1脉冲激光测距原理图 2.2 相位法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1. 激光雷达通用方程 激光雷达方程用来表示一定条件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功率,其形式如下: r P 为回波信号功率,t P 为激光雷达发射功率,K 是发射光束的分布函数,12a a T T 分别是激光雷达发 t θ为发r D 通过 定时间t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电脉冲震荡 ?T=1/f ,脉冲计数器的作用就是对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计数N 。如图所示,信息脉冲为发射脉冲,整形脉冲为回波脉冲,从发射脉冲开始,晶振产生脉冲与计数器开始计数时间上是同步触发 的。因此时间间隔t=N ?T 。由此可得出L=NC/2f 。 图1脉冲激光测距原理图 2.2 相位法

相位测距法也称光束调制遥测法,激光雷达相位法测距是利用发射的调制光和被目标反射的接受光之间光强的相位差包含的距离信息来实现被测距离的测量。回波的延迟产生了相位的延迟,测 出相位差就得到了目标距离。 假设发射处与目标的距离为D,激光速度为c,往返的间隔时间为t,则有: 图2相位法测距原理图 假设f为调制频率,N为光波往返过程的整数周期,??为总的相位差。则间隔时间t还可以 因为L 不能测得 优点:测量距离远,一般大于1000m。系统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精度较低,一般大于1m。 激光雷达相位法测距: 优点:测量精度高。

缺点:测量距离较近,一般为一个刻度L内的距离。(300-1000m)。受激光调制相位测试精度和相位调制频率的限制,系统造价成本高。相位法测距存在矛盾:测量距离大会导致精度不高,要想提高精度测量距离又会受限(刻尺L较短)。 3.激光雷达测速基本原理 激光雷达测速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激光雷达测距原理实现,即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测量目标距离,用两次目标距离的差值除以时间间隔就可得知目标的速度值,速度的方向根据距 它的 f 式中, d v< 反之0 f 移 d

超声波测距倒车雷达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超声波测距倒车雷达系统的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进程,作为交通运输的车辆的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享受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由于倒车而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车的数量逐年增加,公路、街道、停车场和车库拥挤不堪,可转动的空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新司机及非专职司机越来越多,因倒车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车辆之间、车辆与人、车辆与墙壁等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有发生。其中倒车事故由于发生的频率极高,已引起了社会和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倒车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倒车镜有死角,驾车者目测距离有误差,视线模糊等原因造成倒车时的事故率远大于汽车前进时的事故率。 在2006年汽车事故的发生比例中,倒车引起的事故占28%,倒车已成为令人们头痛的一项任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司机也在抱怨倒车是件费力费神的事。据统计,危险境况时,如果能给驾驶员半秒钟的预处理时间,则可分别减少追尾事故的30%,路面相关事故的50%,迎面撞车事故的60%。改善倒车遇到的窘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对汽车操纵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有种装置能够解决汽车倒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消除驾驶中的不安全因素,可将车快速准确地停放到指定的位置。因此,提出了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用倒车雷达的设计。 汽车倒车雷达全称为“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驾驶员泊车和起动车辆时因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克服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倒车雷达的原理与普通雷达一样,是根据蝙蝠在黑夜里高速飞行而不会与任何障碍物相撞的原理设计开发的。通过感应装置发出超声

脉冲式激光测距系统设计

脉冲式激光测距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精度脉冲式激光测距系统的研究,并在参照课题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旨在提供一种高精度脉冲式激光测距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对脉冲式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中所涉及的脉冲读取与放大电路、时刻鉴别、时间间隔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论文详细讨论了一种可实现高速激光测距的接收电路和计时电路。实验系统采用APD作为光电传感器,将激光脉冲信号转变为微弱电流脉冲,经过两级放大后,信号变为幅度较大的电压脉冲,经过时点鉴别电路分别确定计时起点和终点后,由计时电路来精确测量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关键词:脉冲激光测距,时刻鉴别,TDC-GP2,传递延时,APD

Pulse laser rangefinder system design Abstract:A high-precision pulse laser rangefinder solu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high-precision pulsed laser rangefinde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technical indexes. Besides, some key technology involved in pulse laser range finder system design such as pulse reading, amplifying circuit, timing discrimination, time-interval measurement, etc,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in depth. A type of receiver circuit and timing circuit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high-speed laser range- finde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fter two-level amplification we got a voltage pulse that had a enough amplitude to be applied,the timing point was discriminated by the constant-fraction timing discriminator circuit. Key words: Pulsed Laser Rangefinder,Timing Discrimination,TDC-GP2,Propagation delay,APD

多目标雷达测距与检测Matlab实现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2012-1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多目标雷达检测与Matlab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4年12月22 日起至2015 年01 月04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教4楼410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雷达系统基本原理,掌握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2)掌握雷达测距信号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在Matlab环境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编程与调试; (4)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科技文献的查阅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分析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 (2)对多目标回波信号进行仿真,并分析该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 (3)Matlab环境下,设计并编程实现多目标雷达测距与检测; (4)对测距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算法效率;分析噪声和杂波对算法影响。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谢辞、附录等 (3)毕业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评分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5分; (2)完成设计过程:30分; (3)完成调试:25分; (4)问题回答:20分; 问题:在雷达数字信号处理中,为什么采用LFM信号?与传统脉冲雷达信号相比,LFM信号的主要优势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5)参考文献: (1)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Ian G. Cumming 等,著. 洪文等,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

激光雷达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在ALV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光雷达智能车辆移动机器人定位障碍检测laser range finder 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 结构:1:概述 2:激光雷达的分类 3:激光雷达测量时间的技术 4:激光雷达在ALV中的用途 5:举例LMS291-s05型号的激光雷达的特点和参数 6:激光雷达用于智能车定位 6.1 定位原理 6.2定位常用方法 7:激光雷达用于ALV的障碍检测 7.1ALV的安全性要求 7.2 激光雷达检测故障时要到的“漏报”和“虚警”现象 7.3 雷达安装位置的考虑 8:总结 资料来源:Google 百度知网、南理工图书馆学位论文、期刊、会议《未知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理论与方法》蔡自兴 1:概述 无论是室外环境下行驶的陆地自主车还是室内环境下运动的各种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Land Vehicle),都离不开距离探测。而在有源测距仪中,激光测距雷达的精度相对较高,方向性较好,而且基本不受环境可见光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的导航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测距雷达可以直接获取距离数据,为机器人的导航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环境描述。 2:激光雷达的分类 根据扫描机构的不同,激光测距雷达有2D和3D两种。它们大部分都是靠一个旋转的反射镜将激光发射出去并通过测量发射光和从物体表面反射光之间的时间差来测距。3D激光测距雷达的反射镜还附加一定范围内俯仰以达到面扫描的效果。它们都是直接测距方法。同3D激光测距雷达相比,2D激光测距雷达只在一 个平面上扫描,结构简单,测距速度快、系统稳定可靠。目前2D激光测距雷达

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doc

1.激光雷达通用方程 激光雷达方程用来表示一定条件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功率,其形式如下: 4KPT ta1 t T a 2 D r2 r P r t2 R12 . . 4 R22 . 4 P r为回波信号功率, P t为激光雷达发射功率,K是发射光束的分布函数, T a1T a 2分 别是激光雷达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大气透过率, t r 分别是发射 系统和接收系统的透过率, t 为发射激光的发散角,R1R2分别是发射系统到目标和目标到接收系统的距离,为目标的雷达截面,D r 为接收孔径。 方程作用: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在研发激光雷达初期确定激光雷达的性能。其次,激光雷达方程提供了回波信号与被探测物的光学性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通过求解激光雷达方程获得有关大气性质的信息。 2.激光雷达测距基本原理 2.1脉冲法 脉冲激光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短而强的激 光脉冲,激光脉冲到达目标后会反射回一部分被光功能接收器接收。假设目标距离为 L,激光脉冲往返的时间间隔是t ,光速为 c,那么测距公式为L=tc/2 。 时间间隔 t 的确定是测距的关键,实际的脉冲激光雷达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 和脉冲计数器来确定时间 t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电脉冲震荡 T=1/f ,脉冲计数器的作用就是对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计数N。如图所示,信息脉冲为发射脉冲,整形脉冲为回波脉冲,从发射脉冲开始,晶振产生脉冲与计数器开始计数时间上是同步触发的。因此时间间隔t=N T。由此可得出

L=NC/2f。 图 1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图 2.2相位法 相位测距法也称光束调制遥测法,激光雷达相位法测距是利用发射的调制光 和被目标反射的接受光之间光强的相位差包含的距离信息来实现被测距离的测 量。回波的延迟产生了相位的延迟,测出相位差就得到了目标距离。 假设发射处与目标的距离为D,激光速度为 c,往返的间隔时间为t ,则有: 2D t c 图 2 相位法测距原理图 假设 f 为调制频率, N 为光波往返过程的整数周期,为总的相位差。则间隔时间 t 还可以表示为: t N 1 2 f 所以: D 1 ct c N 2 2 f 2 定义 c L 为测尺或刻度,N 为余尺2 f 2 则: D L N N

一种低成本FMCW雷达测距系统中频电路设计

·微机应用 ·1引言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装备,是集 中了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高科技系统。雷达发射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的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等特性。在雷达最初面世之时,因其成本和体积等诸多限制,几乎都是用于军事用途,例如舰载雷达、机载雷达、用于火炮锁定的相控雷达阵列等。经过长期发展,随着对雷达研究的深入和硬件水平的进步,一些低成本的 小型雷达也实现了民用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赋予物品电子信息灵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智能设备给安全出行带来的提升。例如当下最热门的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一整套复杂的电子设备和软件相互配合的产物,其技术核心即是基于雷达防撞系统之上的。 FMCW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 即调频连续波雷达, 因其具有辐射功率小、测距精度高、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固态化设计等优点[1-3],无论是在军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故 一种低成本FMCW 雷达测距系统中频电路设计* 王 硕1,殷树娟1,李翔宇2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北京100192;2.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为适应FMCW 雷达技术在研究深度及相关硬件水平上的新发展, 以FMCW 雷达测距原理为基础,设计了用于FMCW 雷达系统的一款中频处理电路,包括调制信号的产生、中频电路参数的计算及电路实现。为方便验证中频电路性能,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 的信号采集方案及信号处理 办法,并放置静态目标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能够测量10m 以内的目标距离, 测距平均误差为±0.1m 。该中频电路设计方案简洁便利、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且性能良好, 为FMCW 雷达民用化应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雷达测距;中频处理电路; 信号采集;低成本DOI :10.3969/j.issn.1002-2279.2019.02.012中图分类号:TN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79(2019)02-0052-05 Design of a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ircuit for Low Cost FMCW Radar Ranging System WANG Shuo 1,YIN Shujuan 1,LI Xiangyu 2 (1.The College of Science,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192,China; 2.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development of FMCW radar technology in research depth and relevant hardware level,on the basis of the ranging principle of FMCW radar,a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processing circuit for FMCW radar system is designed,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of modulation signals,the calculation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ircuit parameters and circuit implementation.In order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ircuit conveniently,a signal acquisition schem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FPGA ar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and static targets are placed for verific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system can measure the target distance within 10m with an average ranging error of ±0.1m.The IF circuit design schem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easy to implement,low in cost and good in performance,and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civilian application of FMCW radar. Key words:Radar ranging;IF processing circuit;Signal acquisition;Low cos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4014);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71E181098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8年度教学改革 立项资助(2018JGYB33)作者简介:王硕(1992—),男,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集成电路设计。 收稿日期:2019-01-08 *微处理机 MICROPROCESSORS 第2期2019年4月 No.2Apr.,2019

基于激光三角测距法的激光雷达原理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d9348298.html, 基于激光三角测距法的激光雷达原理综述 作者:周俞辰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9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雷达系统的特点和基本结构,着重讨论了基于激光三角测距法的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二维激光扫描的测量方法,并延伸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的测量方法及光路结构。 【关键词】激光雷达激光三角测距法 2D/3D激光扫描 1 引言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统称,是一种通过位置、距离、角度等测量数据直接获取对象表面点三维坐标,实现地表信息提取和三维场景重建的对地观测技术。激光雷达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与普通雷达相似,均是通过发射系统发送一个信号,由接收系统收集并处理与目标作用产生的返回信号,来获得对象表面的三维信息。目前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主要分为脉冲法,相干光法和三角法三种,本文主要讨论基于激光三角测距法的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激光雷达基本理论 2.1 激光雷达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激光雷达相比于传统接触式测量具有快速、不接触、精度高等优点,同时该技术受成像条件影响小,反应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对测量对象表面的纹理信息要求低。 在激光雷达应用的主要测量原理中,脉冲法和相干光法对激光雷达的硬件要求高,但测量精度比激光三角法要高得多,故多用于军事领域。相比于此,激光三角测距法因其成本低,精度满足大部分工业及民用要求,得以受到关注。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方式主要包括:磁导航、惯性导航和视觉导航,其中视觉导航由于具有信号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完整等优点,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机器人的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中最理想的设备仍旧是激光雷达,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得到所处环境的2D或3D点云,从而可以进行诸如SLAM等定位算法,确定自身在环境当中的位置并创建出所处环境的地图。激光雷达的非 接触式测量特点,具有快速、精度高、识别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距离、角度、位置的测量方面,成为测量研究领域的热点。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技术及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技术及应用 海底地形是海洋基础测绘要获取的重要地理空间信息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声、光、电、磁长期的研究后发现,声波在海水中具有光、电、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迄今为止,人们所熟知的水中的各种能量辐射形式中,以声波的传播性能为最好。正是由于声波在海水中衰减小、传播距离长,因而最适合于水深测量。因此,基于声波的回声测深技术是应用最广最为成熟的水深测量技术,其中最为典型的测深设备是单波束测深仪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尤其是多波束测深系统以其高效率全覆盖的优势在水深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一般而言,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波束在海底的覆盖宽度是水深的 3 ~7 倍,个别系统最大可达10 倍。然而,即使是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如此之宽的覆盖测幅,在浅水区的全覆盖测量效率也是非常低的。 自从人们发现光波在海水中的最佳透光窗口后,机载激光测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中国等都先后对机载激光测深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最为成熟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是加拿大的 SHOALS 系列产品(现已升级为CZMIL) 和瑞 典的 HAWKEYE 系列产品。 机载激光测深技术是集激光、全球定位与导航、自动控制、航空、计算机等前沿技术,以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为平台,从空中向海面发射激光束来测量水深的海洋高新技术,属于 主动测深系统,在浅于 50m 的沿岸水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能够高效快速测 量浅海、岛礁、暗礁及船只无法安全到达的水域。其主要优点如下:( 1) 覆盖宽度不受水 深的影响,而仅仅与飞机航高和激光测深系统的宽高比有关,这一显著特点是多波束测深系 统所不具备的;( 2) 飞机速度远远快于船速,因此,机载激光测深系 统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和非常高的测深效率;( 3)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目前已具有水部和 陆部同时测量的功能,即在岸线附近,测量水深的同时,还可以测量岸线附近的地形。 一、激光测深原理 机载激光测深技术是一种主动式测量技术,利用了光在海洋中传播特性。海水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可溶有机物、无机盐、悬浮泥沙和浮游生物,这些物质对光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作用。1963 年,Duntley S Q 和 Gilbert G D 等人在研究光波在海水中传播规律时,发现0.47-0.58 m 波段内的蓝绿光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程度比其它波段小很多,证实了海洋中存在一个类似于大气的透光窗口。机载激光正是利用了蓝绿光在海水中传播衰减小的特性。 机载激光水下目标探测的基本原理和回声测深原理相似。机载激光雷达采用激光 器同时发射红外激光(波长 1046 μm)和蓝绿激光(波长 532 μm)。红外激光到达海面 后 反射,被激光接收器接收;而蓝绿激光由于传播衰减小到达海底后散射,被激光

激光雷达测距,谁能更精准

激光雷达测距,谁能更精准 误报,一直安防探测很大的疑难杂症,降低探测系统对环境的敏感度,对探测目标特性的分析与研究是鉴别虚假目标的重要方法。通过激光探测系统目标特性研究,为近距离目标条件下激光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分析依据,为此飞天光电推出小型近距离激光探测雷达。 小型近距离激光探测雷达是山东飞天光电在微型近距离测距雷达基础上的升级款,最大的优势就是测距精准。激光雷达测距技术是现代探测最重要的一门技术,对军事和人们的生活领域影响非常大。 激光探测雷达在测距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利用激光测距可以完成光学测距机不能完成的任务。小型近距离激光探测雷达基于ToF(飞行时间)原理,采用850nm激光光源,配合独特的光学、电学设计,实现稳定、精准、高灵敏和高速的距离测量的功能。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自动化控制、智能道闸、周界探测等短距离警戒等场所。

技术特点与优势 1、精准、不差毫厘:850nm激光光源,100Hz输出帧率,12M内精准探测。 2、融智,如虎添翼:搭载先进ToF技术,独创光学系统和融合算法,探测数据更精确稳定。 3、智能、智慧升级:探测范围一键设置或通过RS485通讯灵活设置,物体智能识别,具备实时探测数据LCD数字显示功能。 4、稳定,无所畏惧:激光测距的分辨率取决于窄的光束和短的脉冲宽度,而且电磁和地波无法干扰其分辨率。 5、强大,内外兼修:无论场景复杂的室内,还是环境恶劣的室外,都能从容应对。 6、精巧,磐石品质:68×56×112mm的精巧尺寸,安装便捷;全金属密封IP67防水防尘设计,无惧风雨。 飞天光电小型近距离激光探测雷达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自动化控制、智能道闸、周界探测等短距离警戒等场所。激光与雷达探测技术强强联合,便携与精准同时具备,这样的产品谁能不爱?

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

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是一种主动航空遥感装置,是实现地面三维坐标和影像数据同步、快速、高精确获取,并快速、智能化实现地物三维实时、变化、真实形态特性再现的一种国际领先的测绘高新技术。该技术基于激光测距、GPS定位、惯导测量、及航空摄影测量原理,可以快速、低成本、高精度地获取三维地形地貌、航空数码影像等空间地理信息数据。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图 1、机载激光雷达设备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三大部件:机载激光扫描仪、航空数码相机、定向定位系统POS(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仪IMU)。其中机载激光扫描仪部件采集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测量地形同时记录回波强度及波形;航空数码相机部件拍摄采集航空影像数据;POS系统部件测量设备在每一瞬间的空间位置与姿态,其中GPS确定空间位置,IMU

惯导测量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数据。 机载激光雷达设备主要构成 天宝公司Harrier 68i是当今世界最强性能水平的全新一代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之一,在系统稳定性、硬件性能指标、软件配套等方面领先于其它同类产品。 Harrier 68i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能够接收无穷次回波的全波形数据 最大脉冲频率可高达40万赫兹 距离精度最高可为±2 cm 实现与GPS、INS、数码相机等设备无缝结合

符合激光安全标准,允许在任何高度进行安全操作 IMU惯导仪的采样频率高达200Hz 集成高精度航空数码相机,像素为6000万 2、生产流程 机载激光雷达航测作业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航飞权申请、航摄设计、航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激光数据分类、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建筑物三维白模生产等环节。 机载激光雷达航测工作流程 1)航摄准备。 该阶段除需进行项目所需资料的收集以及人员和设备的配备保障等各项项目准备工作外,最主要的工作是按相关规定和流程申请获得项目测区的

机载激光雷达

引言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LiDAR(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通常指机载对地激光测距技术,对地激光测距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地表信息。相对于其他遥感技术,LIDAR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不论是在提高LIDAR数据精度及质量方面还是在丰富LIDAR数据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都相当活跃。随着LIDAR传感器的不断进步,地表采点密度的逐步提高,单束激光可收回波数目的增多,LIDAR 数据将提供更为丰富的地表和地物信息]1[。 1.激光雷达的发展过程]3[]2[ 第1代激光雷达于1967年由美国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研制,用于开发航天飞行器交会 干涉激光雷达。1976对接用的激光雷达,1978年NASA/MFSC研制出了用于同一目的的CO 2 年用于研究地球科学的星载激光雷达一经问世就得到重视,NASA和NOAA委托美国无线电公 相干激光雷达。1988年NASA研司和帕新一爱而莫公司开发用于测量全球对流层风场的CO 2 制出激光大气风探测器,空间分辨率达到1000m左右,利用不同高度背向散射测量水平风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固体激光技术和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技术的迅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制约星载激光雷达的寿命问题,开辟了高精度绘图、远程测距、环境监测、测云、测地被、测目标和非相干测风等应用邻域,发展了基于DPSS技术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拉曼散射激光雷达、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和生物激光雷达等,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价值。 2. 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在军事应用方面,激光雷达主要被用于巡航导弹的研制和导航、给机载武器测试目标距离和地飞目标跟踪等。在民用方面主要用于大气环境监视方面比如污染物监测、大气成分检测、气象观测等,激光雷达在现代测绘、复杂电力系统巡检等都将有更新的应用。 激光雷达的波长比微波短好几个数量级,又有更窄的波束。因此,和微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具有角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当然,激光雷达也有易受天气影响、难以搜索和捕获目标等缺点:一般先有其他设备实施大空域、快速粗捕目标,然后交由激光雷达对目标进行精密跟踪测量。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机载激光雷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单位激光雷达的实际应用和其特点,介绍了其在测绘等行业的应用,阐述了其对测绘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4D测绘产品机载激光雷达激光点云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称LIDAR)是集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MU)、激光扫描系统、航空摄影系统的快速测量系统。它能够大面积、高分辨率、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各类地理信息,可实时快速获取高精度点云数据、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表面模型(DSM)以及测区高程等数据成果。被测绘界认为是继全球定位系统(GPS)之后的重大技术革命,是当前测绘科技发展的国际前沿。 本文结合作者单位拥有的徕卡公司最新的ALS60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系统在测绘生产领域多个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其对测绘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广阔前景。 国内外机载激光雷达的发展现状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发展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早期的美国宇宙航天激光测距到德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商用样机激光断面测量系统,发展到近些年来随着当今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激光雷达系统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测绘市场的市场份额逐年快速增长。目前,全球已经有众多的商用系统在使用,如TopScan、Optech、Top Eye、Saab、Fli-map 、TopoSys、Hawk2Eye 等多种实用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系统主要有:德国IGI和奥地利RIGEL公司联合制的Lite Maper6800,美国alpha的SHOLAS和加拿大OPTECH的ALTM3100T,德国TopoSys的Falcon,以及美国Leica公司的Leica ALS50/60等。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先后成功应用这项技术进行了地形测量、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三维城市建模等试验与工程实践。特别是在芬兰和德国的应用更为广泛。 国内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车载激光雷达系统方面已有相关产品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但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硬件研究制造上国内外差距较大,现有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虽有原理样机的研制,但距实用化尤其是形成产品尚有一段距离。所以至今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出现。 机载激光雷达在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1.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主要特点和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