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制造企业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到底联什么?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的标识解析标准通用物联码

实践案例

数据采集1

2

3

4

5

优化应用1

2

3

4

5

设备运行数据工艺参数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物料配送数据进度管理数据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质量管理设备维护能耗管理

一、面向工业现场的生产过程优化

生产现场数据企业管理数据供应链数据

生产管控一体化

企业决策管理

供应链管理优化二、面向企业运营的管理决策优化

提升决策效率,实现更加精准与透明的企业管理

外部用户需求

生产能力创新资源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

个性定制

制造能力交易

三、面向社会化生产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

制造企业

协同制造

数据集

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服务产品运行产品溯源

产品设计反馈优化

产品/装备远程预测性维护

四、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优化

装备

产品人业务链接

产品追踪

外协加工

配件选型

研发设计

设备管理售后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

统一了机械工业设计制造资源为制造业上下游资源互联对接建立了统一平台

四、企业加工装备上云,实现“装备云调配”

统一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工业产品信息物联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化平台

为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建立了统一云平台

工业互联网试图实现的统一

统一了

企业外网信息数据资源

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的标识解析政策解读

明确指出

实施工业互联网的主要任务之一

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层设计,制定整体架构,明确发展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设立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机构,构建标识解析服务体系,支持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和公共递归解析节点建设,利用标识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以及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ERP

PLM 信息化编码

WMS MES

SCM

消费品

工业品

工信部信通院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基于统一编码制定出适合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通用物联码体系,实现企业对围绕产品全业务链、价值链的互联网化管理和信息收集。

工信部统一认定的工业品编码标准!

用户通过扫描国标通用物联码,可以:?获取产品参数?甄别假冒产品?监控设备状况?跟踪售后服务?获取使用说明使用通APP 扫描通用物联码,设备的

参数、运行状况、使用说明、维修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

?反馈使用意见?追溯设备位置

?有效管理资产?记录维修过程?拓宽销售渠道

公正

客观

公平

独立

公司与信通院共同推广“标准通用物联码信息识别系统”,统一在“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有效管控企业产品流向,监控产品状态,采集产品信息,以极高的性价比,帮助企业在信息物联网的应用上体现价值,实现产品追溯、防伪、信息查询、售后服务支持等,有效保护企业品牌价值。

扫码购买

扫码进入官方商城,方便用户再次购买!

扫码查询

扫码即可查询产品相关信息,快捷方便!

购买

防伪

追踪

销售

服务

查询

扫码报修

产品出现故障,用户可以直接扫码报修,快

速便捷。

最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应用案例(框架)

附件2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应用案例(框架) 填写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商需和应用企业一起填报;允许提交多个案例,每个案例均需按框架要求撰写。 一、基本信息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4000字,建议平台服务商填写) (一)解决方案概述(1000字以内) 1.解决方案能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的应用场景,能解决的痛点问题 2.解决方案服务范围 首先从哪个行业入手,目前已在哪些行业部署实施 3.解决方案的特征/优势 (1)与传统方案相比有何优势 (2)同类型解决方案服务商还有哪些,与之相比有何优势 (二)解决方案技术实现(2000字以内)

按照通用型解决方案描述,不需要针对特定案例 (三)应用效果(500字以内) 1.理论上可实现的效果 2.在企业实际落地的效果 (四)创新点及推广价值(500字以内) 1.创新点 应用什么新技术;带来什么新价值、新效果;拓展什么新业务; 形成什么新模式、新业态等 2.推广价值 区域、行业、领域等可复制性、规模化应用价值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建议应用企业填写,5000字)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背景和诉求(1000字内) 工业企业为何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是否能解决当前问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面临的挑战 梳理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分析企业现有竞争力有哪些 不足,总结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或重塑核心竞争力的主要

诉求。 2.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思路 一是总体规划。介绍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等。 二是分步实施。现阶段哪些关键业务环节开展了平台应用。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2500字以内) 1.拟解决的痛点 2.选择服务商的主要考虑因素: (如:服务商是知名品牌、部署成本低、技术领先、安全性高、长期合作伙伴、政府推荐等方面) 3.技术方案 结合应用企业信息化基础、业务特点、设备设施改造、系统集成情况、数据开发利用情况等实际描述。 4.应用成效 (1)在优化已有业务方面,形成的可量化效果 (2)在业务创新方面,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价值 (3)其他可量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白皮书

目录 编写说明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1) 二、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原则 (3) (一)总体思路 (3) (二)基本原则 (3) 三、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4) (一)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4) (二)重点标准化领域和方向 (6) 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推进建议 (14) (一)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 (14)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验证和标准推广 (14) (三)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与交流 (15)

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推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主要指制造体系中与数据采集、传送、处理、反馈等相关的产业环节,涉及制造环节中的设备智能化使能、系统集成、网络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安全等方面。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正在加快构建,随着跨系统、跨企业互联交互需求的增加,对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1.设备改造及系统集成 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基础,但联网程度较低,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亟需加强设备和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系统集成大多采用定制化解决方案,可复制性较低,且大多面临核心技术薄弱、应用领域单一等问题,亟需提升系统开放性,提高互联互通及互操作能力。 2.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 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包含工厂外部网络和工厂内部网 — 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建设导则

编写说明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类似于互联网域名系统(DNS),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和工业互联网普及提供关键资源和基础服务,以及跨国家、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全球信息互联互通能力,是整个工业互联网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2017 年11 月27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将“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列为主要任务之一。2018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标识解析体系构建行动”。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上对接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向下对接企业标识节点及应用系统,提供标识注册服务、标识解析服务、标识数据服务、运行监测等功能,是推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应用发展和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环节。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一批二级节点正在各地快速展开建设和应用探索。为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编写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内涵和架构,其中二级节点是整个工业互

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组成;第二部分描述了二级节点的定位和作用;第三部分给出了二级节点的类型和命名规则;第四部分归纳了二级节点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总体框架以及管理体系、功能体系、应用体系和接口规范;第五部分给出了二级节点的建设模式;第六部分给出了二级节点运营要求。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目前国内各种主要标识体系(GS1、Handle、OID、Ecode 等)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也充分参考了其他标识解析服务机构、标识解析应用企业、标识解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单位围绕标识解析系统建设、运营管理、应用推广所开展的实践与探索,都为本导则编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化妆品包装标识解析

化妆品包装标识解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化妆品包装标识大扫盲只有读懂才能用好 标识扫盲第一类:使用标识 生产批号 由于国际上没有明确的批号编写规定,各大品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因此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经编辑核实,欧莱雅集团的产品大多采用这样的编码方式:第一个可以是数字或者字母,代表产地或者工厂代码。第二个字母代表生产年份,后三个数字代表生产年份第几个自然日。如批号CD125,D是07年,以此类推,C为06年,E为08年,后面的三位数字表示在这一年的第125天生产下线。但2014年更新过编码系统表格,因此,不同的包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编码形式。 为了方便使用,建议可以在购买前向导购询问清楚,尤其代购产品,更要向委托代购人询问清楚,然后把具体的使用期限用便签标注在产品上,这种批号的解读仅供参考。 化妆品识别条形码 图示中的第一组数字为前缀码,一般用来代指生产国家或地区。下面是部分国家以及地区的编号代码,可以用作参考: 00-13美国和加拿大; 30-37法国; 400-440德国; 45-49日本; 50英国; 690-693中国大陆; 471台湾地区; 489香港特区; 880韩国; 885泰国; 890印度;

84西班牙; 94新西兰; 93澳大利亚; 如果条形码的开头是690-693,那就说明这款产品并非原装进口,是国产或者国内分装的。 化妆品开封后保质期 如图所示,这个开口小罐的标识是开封后保质时长的意思,M代表月份的意思,前面的数字则就是指产品打开后可以使用的月数。化妆品外包装上标明的是保质期,指未开封状态的储存时间。而品成分不同,开封后使用期限则就也不同,爽肤水、液等产品的使用期一般为6个月,而面霜和精华等通常为9到12个月,那些不含香料的产品则开封保质期更短。亲妮植物原汁面膜开封后保质期1个小时,这也反映了产品无化学防腐剂添加。 化妆品全成分标识 Ethanol——乙醇 帮助渗透吸收的成分,对酒精过敏的人慎用; 水杨酸 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敏感肌肤的人慎用; PABA——对氨基苯甲酸 剂成分,敏感肌慎用,可以用含二氧化钛或氧化锌成分的产品代替; Phenoxyethanol——苯氧乙醇 防腐剂,孕妇和儿童慎用; AHA、BHA果酸 具有光敏性,使用后需做好工作; Oxybenzone——二苯酮-3 防晒剂,致敏性强、较为刺激,孕妇儿童慎用。 标识扫盲第二类:有机认证标识 澳大利亚有机认证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品追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品追溯白皮书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为产品追溯开启新篇章 (1) (一) 产品追溯的内涵 (1) (二) 产品追溯的变革 (2) (三) 产品追溯的整体视图 (3) 二、全球产品追溯体系发展状况 (6) (一) 全球发展态势 (6) (二) 我国政府策略 (8) (三) 网络基础设施 (10) (四) 技术标准体系 (11) 三、产品追溯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 (13) (一) 缺乏顶层设计,体系不够健全 (13) (二) 数据开放不足,无法有效利用 (15) (三) 开放主导空位,缺失链条效应 (16) (四) 开放缺乏途径,基础设施不足 (17) (五) 数据规范匮乏,信息孤岛割裂 (19) (六) 存在信任危机,需要保障安全 (20) (七) 价值体现不足,商业模式质疑 (21) 四、产品追溯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3) (一) 逐步构建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 (23) (二) 有序推进产品追溯数据开放 (24) (三) 构建产品追溯体系基础设施 (26) (四) 制定产品数据规范及融合机制 (27) (五) 夯实可信认证公共服务体系 (28) (六) 挖掘数据附加值及衍生服务 (30) 五、推动我国产品追溯体系发展的措施建议 (34) (一) 政策引导 (34) (二) 实施路径 (36) (三) 生态环境 (36)

(四) 试验示范 (37) (五) 标准体系 (38) (六) 国际合作 (39)

一、工业互联网为产品追溯开启新篇章 (一) 产品追溯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加速融合,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 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正在推动全球工 业体系的深刻变革。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 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 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产品追溯将成为工业互联网驱动产业变革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 它是指产品从制造、流通、消费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利用标 识技术记录和查询产品状态、属性、位置等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全方 位记录产品信息数据,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和 用户之间信息的有效共享,提高工业企业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标识及标识解析技术是实现产品追溯的核心关键。其中,工业互 联网标识,就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 唯一的“身份证”,实现资源区分和管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类似 于互联网域名解析,可以通过产品标识查询存储产品信息的服务器地址,或者直接查询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服务。 如图1 所示,以某企业生产一台空调为例。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分发销售到使用,产品(空调)具有唯一的标识,

工业互联网发展概述

工业互联网发展概述

把握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战略机遇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 年 10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实 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通过构建连接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形成科学决 策与智能控制,提高制造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要素,工业互 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对于振兴我国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其本质是通过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 建立面向工业大数据存储、集成、访问、分析、管理的开发环境,实现工业技术、经验、知识的模型化、标准化、软件化、复用化,不断优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

造业新生态。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四个定位: 第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迭代升级。 从工业云平台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演进包括成本驱动导向、集成应用导向、能力交易导向、创新引领导向、生态构建导向五个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软件工具共享、业务系统集成基础上,叠加了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与开发者集聚的功能,大幅提升工业知识生产、传播、利用效率,形成海量开放 APP 应用与工业用户之间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生态体系。第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将打破原有封闭、隔离又固化的工业系统,扁平、灵活而高效的组织架构将成为新工业体系的基本形态。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高效的设备集成模块、强大的数据处理引擎、开放的开发环境工具、组件化的工业知识微服务,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发挥着类似于微软Windows、谷歌 Android 系统和苹果 iOS 系统的重要作用,支撑构建了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度灵活与智能的工业体系。第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资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信息流、资金流、人才创意、制造工具和制造能力在云端汇聚,将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第三方开发者等主体在云端集聚,将数据科学、工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在云端融合,推动资源、主体、知识集聚共享,形成社会化的协同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装箱标识编码规范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装箱 标识编码规范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Freight Containers —Identification Coding Specification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编码的组成 (1) 4.1编码原则 (1) 4.2编码结构 (1) 5 标识前缀 (2) 6 标识后缀 (2) 6.1编码结构 (2) 6.2物品类别代码 (3) 6.3物品名称代码 (3) 6.4物品型号规格代码 (3) 6.5物品序列号代码 (4) 6.6日期代码 (4) 6.7企业内部物品编码 (4) 6.8其他(可选项) (4) 附录A (5)

T11/AII 003-202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装箱标识编码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组成、编码结构、各部分的编码规则以及对应代码表。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建设以及标识对象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6-2017 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ISO 6346:1995,IDT) GB/T 1992 集装箱术语(ISO 830,MOD) GB/T 12418-2001 钢质通用集装箱修理技术要求 GB/T 33574-2017 集装箱生产序列号编码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92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识编码 Identification code 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 3.2 标识解析 Identifier resolution 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 4 编码的组成 4.1 编码原则 4.1.1 唯一性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内,标识编码应保证不重复,每一个编码仅对应一个对象。 4.1.2 兼容性 与国内已有的本行业相关编码标准应协调一致,保持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 满足相关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要求。 4.1.3 实用性 以满足本行业资源管理和信息交换为目标,编码规则应符合该行业的普遍认识,考虑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标识实际应用现状,设计相对全面、合理、有用的编码结构。 4.1.4 可扩展性 应根据本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规划合理的编码容量并预留适当空间,以保证可在本编码体系下进行扩展、细化。 4.1.5 科学性 编码结构应简洁明确,必要时设置校验码位、安全码,以保证编码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编码结构一旦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 4.2 编码结构 集装箱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由标识前缀和标识后缀两部分组成,前缀与后缀之间以UTF-8字符“/”分隔,其中标识前缀由国家代码、行业代码、企业代码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企业主体;标识后缀 1

纺织品标识标签国家相关标准解析

纺织品标识标签国家相关标准解析 【适用范围】在淘宝网以下类目所发布的纺织品: (一)服装类:男装、女装/女士精品、女士内衣/男士内衣/家居服(不包括乳贴,插片/胸垫) (二)服饰配件类:服饰配件/皮带/帽子/围巾(包括但不限于围巾、丝巾、帽子、手套、披肩、布面料、毛线、手帕、领带、领结等) (三)母婴服饰类:童装/亲子装、孕妇装、孕妇裤/托腹裤、产妇帽/孕妇袜子/孕妇鞋(不包括孕妇鞋)、家居服/哺乳装/秋衣裤、哺乳文胸/内裤/产检裤、防辐射服 (四)家居类:床上用品(不包括蚊帐/床幔、“凉席/竹席/虅席/草席/牛皮席”、婴童蚊帐、婴童凉席、床品配件、电热毯)、居家布艺 (五)运动户外类:运动服/休闲服装、户外服装 【适用标准】 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注:部分标识内容会涉及到相关产品标准 【相关术语定义】 (一)使用说明:向使用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功能、基本性能、 特性的信息。它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铭牌等形式表达。 (二)耐久性标签:永久附着在产品上,并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晰易读的标签。 (三)婴幼儿纺织产品: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身高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使用的纺织 品。 【内容要求解析】

【标注规范解析】 (一)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含量、维护方法三项内容须采用耐久性标签,其余内容宜采用除耐久性标签以 外的形式标注。 (二)特殊工艺的产品上耐久性标签的安放,可根据需要设置位置。如果采用耐久性标签对产品的使用有影响,例如布匹、绒线、袜子、手套等产品可以不采用耐久标签。 (三)纤维成分含量大于服装面积15%的部位都应该标注。产品上单个织物面积或多个织物总面积不超过产品表面积15%的织物可不标注纤维成分 (四)维护方法应该按照:水洗、漂白、干燥、熨烫、专业维护的顺序排列。 例如: (五)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应该清晰、醒目,图形符号应直观、规范。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研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研究 作者:毕可骏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09期 摘要:从工业1.0到工业4.0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管理从纸质标签逐步过渡到数字标签管理。因标签管理多样化、标签规范不统一,导致工业协同生产过程效率低、时延长、成本高、难度大、易出错等特征。本文首先讨论了现有工业领域标识管理及协同生产现状,其次对现有标识解析技术及标识模型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再次阐述了基于工业协同化需求条件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标识模型在工业协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业生产;制造协同;标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9-0072-03 0 引言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作为生产制造业主力军的制造型企业在此次疫情中面临着严峻考验,高效的生产、品质管控、快速协同、精细化管理、供应链全链路标识统一等成为制约制造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生产协同无缝对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OT(Operational Technology)深度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在工业制造过程中,覆盖工厂OT网络的大量生产数据、分析数据、运营数据等与IT网络中的管理数据、研发数据、工艺设计数据等异类系统间的数据互通互用需求日益增加。标识解析作为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重要组成之一,针对工业协同领域业务需求,利用标识载体的主动标识载体、通信模组、MCU等、被动标识载体、NFC、一维条形码、二维码等作为系统数据采集的主要来源,覆盖生产协同制造过程的采购、物料、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品质检验、零部件、产品信息等海量要素数据、异构数据,通过统一规范标识、数据分类、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工业制造过程深度融合,形成标识信息可识别、可互联、可理解、可协同、可互用、可共享,实现跨系统、跨领域、跨企业的标识数据管理新模式、应用新方向。 1 工业领域协同生产现状分析 生产制造过程是工业企业重点关注环节之一,也是供应链全链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蒸汽时代到智能化生产,从工业1.0到工业4.0,工业制造企业不断在发展中积累经验,不断从市场变化中探索新模式。

计转站内标识解析

计转站内标识 一、进站警示牌标准 1、《进站须知》,尺寸:材料: 样式: 内容: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安装在大门口左侧,顺序:从左往右; 2、《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图》安装在大门口右侧 3、“油气重地,闲人免进”、“当心中毒(带图)” “请在站外接受检查”、“禁带火种(带图)” “禁止穿带钉鞋(带标)”固定在左侧大门本体上,一上一下。 4、“站名牌”固定在正对大门左侧门柱上。 二、站内门口牌子 1、《XX计转(掺稀)站工艺流程图及简介》、《XX计转(掺稀)站消防及平面 布置图》安装在进门左侧,顺序:从左往右 2、《职业危害告知牌(硫化氢)》(该告知牌上空出一栏填写本站硫化氢浓度) 安装在进门右侧 3、入口处人体静电释放装置上悬挂“请释放人体静电”标识 三、热水循环间 室内:《巡检注意事项(带当心烫伤、当心滑跌标识)》、“当心机械伤人、注意安全、禁止触摸”安装在热水循环间门内左侧上墙。 四、加药间 室外:“当心腐蚀、当心中毒、必须穿防护服、必须戴防护手套、注意通风”

安装在门口左侧墙上 室内:《危险化学品告知牌(缓蚀剂、破乳剂)》安装在加药间内墙上醒目位置 五、罐区 1、“禁止跳下、当心坠落、当心滑跌、注意安全、当心中毒、当心腐蚀”、《油罐的操作注意事项》安装在罐区入口阶梯左侧防护堤上 2、入口处人体静电释放装置上悬挂“请释放人体静电”标识 六、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区 1、低压配电室 室外:“配电重地,闲人莫入”、“当心触电、当心电离辐射、禁止用水灭火”固定在配电室门口左侧上墙 室内:《低压配电室操作规程》、“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安装在配电室内左侧上墙。 2、变压器警示牌 “止步,高压危险!”“当心触电、当心电离辐射、禁止入内、禁止靠近、禁止用水灭火”安装在变压器门口铁门上 七、加热炉区 1、加热炉区进出口管线处:《巡检注意事项》、“当心烫伤、当心突出、注意安全、当心跌落”(一个牌子上) 2、加热炉区烟囱旁(每个烟囱旁一个):“禁止触摸、当心高温表面” 3、《职业危害告知牌(高温)》,操作间前,具体位置待定 4、加热炉操作间外墙上:“当心烫伤” 八、掺稀阀组区 掺稀阀组区正面:“高压危险,禁止跨越” 九、生产阀组区 生产阀组区入口处:“当心中毒”,“先开后关,防止憋压” 十、掺稀泵房 室外:“当心中毒、噪声有害、当心机械伤人、当心突出”、“注意通风、必须戴耳塞”安装在外墙左侧;《职业危害告知牌(噪声)》安装在泵房门口; 室内:1、“当心机械伤人”掺稀泵护罩右下角;《巡检注意事项》、“当心中毒、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白皮书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 (1) (一)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 (1)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 (1)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 (2)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 (3) (一)平台应用场景逐步聚焦,国内外呈现不同发展特点 (3) (二)我国平台应用进展迅速,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 (5) 1.平台应用全面开展,模式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我国特色.5 2.我国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7 (三)平台应用发展层次与价值机理逐步清晰 (9) 1.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应用呈现三大发展层次.9 2.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复杂度决定平台应用优化价值和 发展热度 (12) (四)垂直行业平台应用走向纵深 (13) 1.高端装备行业重点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平台应用.. 13 2.流程行业以资产、生产、价值链的复杂与系统性优化为应用 重点 (15) 3.家电、汽车等行业侧重于规模化定制、质量管理与产品后服 务应用 (17)

4.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平台应用以产品溯源与经营管理优化为 重点 (18) 5.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与生产效率提升 (19)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进展 (20) (一)边缘功能重心由接入数据向用好数据演进 (22) 1.数据接入由定制化方案走向平台通用服务 (22) 2.边缘数据分析从简单规则向复杂分析延伸 (23) 3.通用IT 软硬件架构向边缘侧下沉,为边缘应用创新提供更 好载体和环境 (24) (二)模型的沉淀、集成与管理成平台工业赋能的核心能力. 26 1.信息模型规范统一成为平台提升工业要素管理水平的关键 (26) 2.机理模型、数据模型、业务模型加速沉淀,工业服务能力不 断强化 (27) 3.多类模型融合集成,推动数字孪生由概念走向落地 (28)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从定制开发走向成熟商业方案 (29) 1.平台聚焦工业特色需求,强化工业数据管控能力 (29) 2.实时分析与人工智能成为平台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热点. 30 3.平台贴近工业实际,完善工具不断提高工业数据易用性. 31 (四)平台架构向资源灵活组织、功能封装复用、开发敏捷高效加速演进 (32) 1.容器、微服务技术演进大幅提升平台基础架构灵活性.. 32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2.0)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版本2.0)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2019年2月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牵头编写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尔集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研究院、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六所、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魏毅寅、李曙春、张萍、柴旭东、侯宝存、王飞、李国栋、朱虹、秦鹏、李云鹏、于文涛、邹萍、姜海森、谷牧、孙博雅、黄健、石伟、黄羿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续合元、石友康、李海花、黄颖、沈彬、张恒升、罗松、刘默、刘棣斐、田慧荣、李艺、杜霖、李南、刘棣斐、池程、田娟、陈洁、林欢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鹏、李栋、刘意杨、刘阳、张华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秦尧、李汉涛、张朝辉、王雨晨、彭炎、周亚灵、赵黎黎 海尔集团:陈录城、张维杰、王晓虎、任涛林、张海港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贺东东、王锦霞 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震、孙健、王志宏、张东、李洁、龚晟、张建雄、徐敏捷、程涛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陶耀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晓天、许冬勇、巫灵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陈维、王荣、张峰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刘松、张大江、刘欢、李俊平、胡鑫、杨国彦、刘宇航 清华大学:王建民、王晨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楚俊生、张博山、李斌、王继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曹志月、陆成长、高庆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传化深耕制造业 32 年,深知中国制造转型之痛,除了缺乏智能化、数字化的基础 设施与生产装备外,本质是缺乏服务中国制造的一揽子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 物 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业务协同无法有效连接,供应链缺乏组织化管理, 带 来运行效率低、综合成本高。为此,传化智联聚焦工业制造供应链服务体系的 痛 点,开展了基于智能供应链服务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服务工 业生产及上下游资料高效流转,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2. 项目目的
围绕生产制造的供应链服务,聚焦于生产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资 料的流通服务,通过平台化资源集聚、智能调度、智能监控,为生产制造企业打 造协同、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3. 项目目标
依托于传化遍布全国的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及业务能力,构建面向生产制造企 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

平台应用云服务:实现企业物流供应链仓储、配送、运输、园区数字化、智 能化;
平台云服务:实现业务及技术 PaaS 服务,提供智能分拨、配载、路由等 服务;
平台基础设施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物联网络、设备 数据采集终端等。
二、项目实施概况
1.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 平台功能构架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构建起了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端到端的智能供应 链服务体系,初步已形成由“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工业数字化服务”、“城市 物流中心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创新服务”五大服务生态体系。
图 1:平台功能架构 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 为跨行业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运
输服务企业、政府、配套企业提供灵活组合、一体化的工业制造供应链 服务,实现与智能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充分融合,对原材料、成品的 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支撑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高端生 产制造。 工业数字化服务:为生产制造企业、行业及政府提供数字化服务。基于 平台沉淀的原材料供应、仓储、干线运输、配送、业务交易等海量的生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模型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模型 本文出自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白皮书》。 本白皮书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评价自身实践的方法论,为企业找到工业互联网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改进方向和建设路径。与此同时,业界各方力量的应用和反馈也将不断促进联盟修正该方法论中存在的问题,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指导。 一、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提出的原因 (一)工业互联网应用浪潮来袭 随着工业互联网概念兴起,美德先导应用不断涌现,目前德国工业4.0平台已有140多个应用案例,美国IIC有接近50 个应用案例,主要聚焦在生产管理优化、物流仓储优化、质量管理优化、产线柔性部署、产品服务价值化等领域。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界也加快了面向各类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2016 年,工信部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10 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AII 联盟也评选出了首批12 个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然而,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行业间企业间基础差异较大、大规模推广难度巨大、缺乏工业互联网评估体系和实施指南等问题。 (二)联盟需构建先导性的标准化模型 从国内外已有的主要成熟度模型来看,德国构建了工业4.0 成熟度评级模型,但因两国发展基础不同,建设水平不同,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AII 联盟作为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公共平台,需要率先开展研究,针对我国自身特点,制定一套评估模型和方法,推进工业互联网理论与实践。 (三)为企业提供一个便利的自我评价工具 当前产业界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统一,企业对自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定位、现状和发展路径不明确,缺乏一致的方法论来评判具体实践。联盟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体系的制定助力企业了解自身建设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相关的诊断建议。该评估模型并不是为了创造一套复杂的理论,而是希望以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个便利的自我评价工具。 (四)为政产研用搭建一个持续透明的信息窗口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的 1.0 版本主要是结合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先进实践而得出的,将来还有持续发展、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借助产业界各类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模型,并结合企业对模型的应用结果和反馈,不断更替或补充更符合不同阶段实际情况的评估因素,不断修正完善评估指标、权重和评估问卷设置等。这个过程不仅能助力政府部门了解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最佳实践,也能帮助应用企业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建立透明的信息窗口,促进产学研结合。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船舶标识编码规范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船舶标识编码规范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Ship —Identification Coding Specification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2.1 (1) 2.2 (1) 3编码的组成 (1) 3.1编码原则 (1) 3.1.1唯一性 (1) 3.1.2兼容性 (1) 3.1.3实用性 (1) 3.1.4可扩展性 (1) 3.1.5科学性 (1) 3.2编码结构 (1) 4标识前缀 (2) 5标识后缀 (2) 5.1编码结构 (2) 5.2品类代码 (3) 5.3基础分类代码 (3) 5.4顺序代码 (3) 附录A (4)

T11/AII 004-202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船舶标识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组成、编码结构、各部分的编码规则以及对应代码表。本文件适用于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建设以及标识对象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2.1 标识编码 Identification code 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 2.22.2 标识解析 Identifier resolution 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 3编码的组成 3.1编码原则 3.1.1唯一性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内,标识编码应保证不重复,每一个编码仅对应一个对象。 3.1.2兼容性 与国内已有的本行业相关编码标准应协调一致,保持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 满足相关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要求。 3.1.3实用性 以满足本行业资源管理和信息交换为目标,编码规则应符合该行业的普遍认识,考虑企业信息化系 统建设和标识实际应用现状,设计相对全面、合理、有用的编码结构。 3.1.4可扩展性 应根据本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规划合理的编码容量并预留适当空间,以保证可在本编码体系下 进行扩展、细化。 3.1.5科学性 编码结构应简洁明确,必要时设置校验码位、安全码,以保证编码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编码结构一旦 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 3.2编码结构 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由标识前缀和标识后缀两部分组成,前缀与后缀之间以UTF-8字符“/” 分隔;其中标识前缀由国家代码、行业代码、企业代码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企业主体;标识后缀由品类代码、基础分类代码、顺序代码组成,用于唯一识别标识对象,其结构见图1。 1

2021-2022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 (2020年) 2020年月

前言 近年来,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重构全球产业模式、企业形态和价值分工,并正在推动全球工业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关键神经系统,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共用的关键。 目前,标识解析体系已初步建立,五大顶级节点间实现互联互通,标识应用成效初步显现,产业基础不断增强,标识解析已从概念形成普及进入到应用实践推广的新阶段。但仍存在关键技术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亟需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支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及指导产业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以标准引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工业互联网产业产业联盟组织编写本白皮书,梳理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面向工业互联网场景的标准化新需求,完善现有标准体系框架,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路径,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标准化工作建议。

目录 1. 编写概述 (8) 1.1 编写背景 (8) 1.2 编写意义 (8) 2.标识解析发展现状 (10) 2.1 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 (11) 2.2 标识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14) 2.3 标识应用推广加速发展 (15) 2.4 标识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17) 3.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进展 (18) 3.1国际标准化现状 (20) 3.2国内标准化现状 (27) 3.3小结 (32) 4.标识解析标准化需求分析 (33) 4.1整体架构需求 (33) 4.2编码与存储需求 (34) 4.3采集与处理需求 (35) 4.4解析需求 (35) 4.5数据与交互需求 (36) 4.6设备与中间件需求 (37) 4.7异构标识互操作需求 (38) 4.8应用支撑需求 (38)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 得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得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商业模 部署成本。为此, 在工业与信息化部指导下,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 All ) 启动了工业互联网体系 架构研究 , 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得基础上, 撰写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报告( 1、0 版), 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得 内涵、目标、体系架构、关键要素与发展方。向报告旨在推动业界对工业互联网达成广泛共识, 以体系架构为牵 引,为联盟各项工作以及我国工业互联网得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应用实践等提供参考与引导, 共 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得健康快速发展。 工业互联网就是一个长期发展与演进得过程,毫无疑问,目前我们对工业互联网得认识还就是初步与 阶段性得。联盟将根据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得发展情况以及产业界得反馈意见,在持续深入研究得基础上适 时修订与发布报告新版。 明 说 写 编 O l

(一)工业互联网得内涵 工业互联网得内涵用千界定工业互联网得范畴与特征,明确工业互联网总体目标,就是研究工 业互联网得基础与出发点,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 深度融合所形成得产业与应用生态,就是工业智能化发展得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其本质就是以机 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得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得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与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与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工业互联网可以重点从“网络”、“数据”与“安全”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中,网络就是基础, 即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工业全系统得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得充分流动与无缝集成; 数据就是核心,即通过工业数据全周期得感知、采集与集成应用,形成基于数据得系统性智能,实现机器弹性生产、运营管理优化、生产协同组织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安全就是保障,即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得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工业智能化得实现。工业互联网得发展体现了多个产业生态系统得融合,就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实现工业智能化发展得必由之路。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得融合将带来四方面得智能化提升。一就是智能化生产,即实现从单个机器到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得智能决策与动态优化,显著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二就是网络化协同,即形成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系列新模式, 大 幅降低新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就是个性化定制,即苤千互联网获取用户个性 化需求,通过灵活柔性组织设计、制造资源与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四就是服务化转型,即通过对产品运行得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服务,并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企业服务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驱动得制造业变革将就是—个长期过程,构建新得工业生产模式、资源组织方式也并非—跋而就,将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最终实现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全要素、全领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得深度融合与集成应用。 (二)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得关系 作为当前新—轮产业变革得核心驱动与战略焦点,智能制造就是基千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代信息技术,贯穿千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得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得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得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生产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全面深度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