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发展战略)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发展战略)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家族文化”第一讲

胡中生

课程进度

总共十二次课,具体分布如下:

一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二家族丧葬文化

三家族祭祀文化

四家族婚姻与女性(一)

五家族婚姻与女性(二)

六家法族规

七家族教育

八族谱

九族人职业与家族经济

十分家与继承

十一家族、地域社会与国家

十二考试并提交全部作业

作业与考试

1、期末开卷考试,平时成绩提交一篇论文,最好是有关自己家庭或家族的。

2、每次课后留一些时间给大家收集相关资料,给大家播放一些专题片。

3、第14周提交习题和论文。

4、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最为普遍的血缘性组织——家族。(2)探寻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条脉络与趋势。由上层到下层,了解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文化与生活,成为新文化史和社会

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期待中国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革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断裂——经济复苏与文化复兴——软实力的建设(孔子学院、血缘纽带)

绪论——家族社会

★家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历史现象。它与家庭、宗族、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1.从氏族社会到个体家庭:动物状态?a?a群居野处、杂乱性交?a?a血缘大家庭、同辈性交(一百多万年前)?a?a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指一群同辈姊妹和一群不包括她们兄弟在内的同辈男子,或一群同辈兄弟和一群不包括他们姊妹在内的同辈女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这些女子之间不再互称姊妹,男子之间不再互称兄弟,而称为普那路亚。这种家庭排除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发生性关系的可能。)?a?a对偶婚(正妻和主夫可以同居,但与其他伙伴之间还是可以发生性关系。)

母系氏族社会:商周始祖的神话传说

?天命玄鸟而生商,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

?a?a《诗经?¤商讼?¤玄鸟》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a?a《史记?¤殷本纪》

?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

?帝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楚辞.九章.思美人》?姜嫄履大人之跡而生弃。?a?a《诗经?¤商讼》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怡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史记·周本纪》)

?“履大人迹”、践“巨人迹”,是指象征男女性事的一种舞蹈,或称“鸟舞”,它是社祭的仪式之一。后稷本是其母姜嫄参加社祭后与某个姬姓男子野合而生,儒家出于崇圣心理和神异其事而掩盖野合。当时盛行普那路亚婚(即外婚制),民“知母不知父”,后稷被其母姜嫄抛弃,既不是因为他无父而生,也不是因为他要接受图腾仪式的考验,而最大的可能是因为他形体异常被抛弃。后稷出生时,其母姜嫄惊其“胎生如卵”(带胞生),古人以为妖异而不祥。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揭开神话的面纱,则可以寻找自己民族的远古回忆。商、周始祖神话掩盖了人类早起群婚的历史。神话录入经典,经典记载神话,神话与经典就这样虚构了人类先祖之谜。当然每个朝代都赋予自己的先祖以神灵的光圈。后世也不例外。

?三皇五帝的传说:

?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帝喾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母系氏族社会:经典记载

?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a?a《吕氏春秋?¤恃君览》

?天地开而民生之,当此之时,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a?a《商君书?¤开塞》

母系氏族社会:少数民族调查

?少数民族婚俗与家庭调查?a?a纳西:走婚、阿注(朋友),1980年调查,(母系)氏族家族35%,母系家庭15%,双系家庭38%,父系家庭12%。

2.由个体家庭到聚居宗族: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父系血缘、私有制、私有财产继承,家族组织最为基础的要素?a?a父系血缘就在这个时候确立下来。血缘关系到私有财产的继承,母系氏族社会是按照母系血缘继承原则来继承;而父系血缘继承原则的建立,则意味着女性的贞操原则同时建立。对女性贞操的强调是保证继承人是男性家长后代的最有效的办法。血缘纽带与财产继承的挂钩,促进了父系家庭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形成家族?a?a由众多小家庭组成的血缘组织。?历史上的家庭类型(从家庭的成员结构去划分):单身家庭?a?a核心家庭?a?a直系家庭(主干家庭)?a?a联合家庭(数代同居大家庭)

3.族、姓氏与联姓统宗:

★俗语:500年前是一家;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姓者,生也?±,?°因生赐姓?±,姓重血统,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氏重地域,是地位身份的象征。春秋时姓、氏合流以后,氏升为姓,姓、氏都表示血统。在地域上以?°地望?±来注明,后来,姓氏配以地望,便构成了宗族。如陇西李氏、清河崔氏。

★同姓不同族,同宗不同族。一个先祖的子孙可能分散居于各地,有些仅仅是同姓者,几乎没有血缘关系,为了现实的需要,往往也虚构一个共同的祖先,形成拟血缘关系,这就是联姓统宗运动。

4.当代宗族的影响力:

1985年4月29日,美国宇宙飞船“挑战者”号载着7位科学家和2只松鼠猴及24只白老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宇宙飞船上5位科学家中包括2名医生、2位物理学家和1名化学工程师。其中两位物理学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赣骏博士——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的科学家。

王赣骏与他的美国同事一道进入太空,他携带的是台北王氏宗亲会的?°三槐堂?±锦旗,事后,他把那面锦旗回赠王氏宗亲会,这面锦旗所象征的就是中国宗族。

安徽省桐城枞阳会宫姚姓修谱公告

会宫白苓涧姚氏一族,一世祖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婺源迁至桐城会宫(今枞阳)白苓涧。自一世祖以来,宗谱已续修八次,八修宗谱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今已有百余年未行续修。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为传承历史文明,收族敬宗,理根认祖,经心系族人的姚姓有识之士倡议与筹备,2006年4月9日召开了由有关房族代表40人参加的修谱专题会议,成立了?°白苓涧姚氏宗谱九修办公室?±,筹办宗谱?°九修?±有关事宜。鉴于族人居住分散,久失联系,特发此公告,望我族人氏(不分男女)见公告后,相互转告并与?°白苓涧姚氏宗谱九修办公室?±联

系,以期不漏一支一丁。

联系人:?-?-联系地址:?-?-截止日期:?-?-

枞阳会宫白苓涧姚氏宗族第九次修谱办公室

二00六年五月十七日

会宫白苓涧姚氏世辈次序如下:?-?-。

家族的几大要素

?血缘因素:共同的祖先,严格的尊卑秩序。一般从高祖到玄孙共九代。

?地缘因素:共同生活的环境,聚族而居。一些有名的望族往往直接从他们的居住地上反映出来。如太原王氏、陇西李氏、

清河崔氏等。

?领导者与组织机构:家长、族长、房长、祠堂等。

?“中国家族伦理之道德制度,发达最早。”——陈寅恪1919年就指出。

?美国华人学者许俍光《宗族·种姓·俱乐部》比较中、印、美三国文化的异同。

参考文献

?《中国宗族社会》,冯尔康、常建华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家族传统礼仪》,费成康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冯尔康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

?《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冯尔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史凤仪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常建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徽州宗族社会》,赵华富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制度史?¤宗族》,吕思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中国家族制度史》,徐扬杰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婚姻与家族》,陶希圣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

?《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高达观著,台湾正中书局1944年。?《商周家族形态研究》,朱凤翰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家族与社会》,陈其男,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陈支平著,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冯尔康、常建华等《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一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一)、先秦宗子宗法制家族

1、商代

?商代家族类型:子姓宗族(王族、子族)、异姓宗族(联姻者、被征服者)

?商代家族结构:宗氏?a?a分族?a?a族人家庭及其依附人口(奴隶)

?族长权威:族名与地名的同一,长、族合一。握有行政、经济、军事、祭祀各方面的权力。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占卜:求得祭祀时间、地点、对象、祭法与祭品。

?祭祀地方称为宗、室、亚。

?祭品:牛、猪、酒等。

?2、周代(王族、贵族宗族时代)

?君统与宗统合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建立了从周王到诸侯到士的贵族等级制,这些贵族既是各级政府的首脑,又是所在宗族的首领,一身兼有二重身份。周王是宗子兼天子,集族权与君权于一身,成为天下共主,实现了宗统和君统的合一。

(1)分封制:由亲及疏,先同姓后异姓的原则:兄弟子侄(郑、鲁、晋、卫等)?a?a异姓功臣(姜齐)?a?a古老显赫宗族(舜的后代陈)?a?a旧王室的归顺者(微子启的宋)?a?a落后地区的族群(秦、楚)。

(2)宗法制:区分大宗与小宗。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父位,

称为宗子。余子为小宗,分封出去。大、小宗具有二重性,在其内又可以分出大小宗。周王?a?a诸侯?a?a卿?a?a大夫?a?a士?a?a平民。

?祭祖、分封、敬宗、收族:宗子拥有祭祀自始祖起的祭祖权,余子没有这种权力,要祭始祖只有到宗子主持的宗庙里进行,因此要?°敬宗?±。大宗以祭祖权与小宗区别开来,使自己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又向小宗实行分封,使小宗因祭祖、分封向大宗靠拢,从而使整个宗族有凝聚力,形成以大宗、宗子为核心的血缘集团,谓之?°收族?±。

(3)宗族类型:贵族宗族(普遍、强大)?a?a平民宗族(少、弱)。

(4)管理宗族的机构和官员。

?周王朝的宗伯:掌管各种祭祀事务。小史:负责辨别王室、诸侯的血缘、辈份关系。

?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宗族管理机构和官员:如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曾任过此职,管理楚王族昭、屈、景三族,编辑宗谱,表彰贤良族人,鼓励他们为国出力。)

?《周礼》中的?°族师?±:掌其族之戒令、政事。

(5)祭祀:

?不同庙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卿大夫三庙、士一庙。

?昭穆制度:神主牌按左昭右穆的原则排列。

?供品:国君用牛,大夫用羊,士用猪或狗,庶人用鱼。

?类型:天子有四时之祭?a?a春祠、夏禴、秋尝、冬蒸。

(6)宗法制的积极意义、被破坏

?文化教育(辟雍、黉宫),大宗统领小宗(以兄统弟)保持政权稳定,地方控制。

?诸侯卿大夫崛起,周王权威不再:晋文公征召周襄王到洛阳,楚庄王向周朝问鼎。

?诸侯卿大夫更多地启用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才,各国变法图发展,士的地位上升,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伐齐。

(二)、两汉至隋唐世族、士族宗族制时代1、三个阶段的变化

(1)、两汉是宗族重建时期

?秦代变法对宗法制的破坏?a?a汉初的反省与恢复分封宗室、功臣及举孝廉的政策,培植了宗族势力?a?a东汉宗族的复苏,出现了众多的世家大族。

(2)、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发达

?九品中正制、宗主督护制、定姓族政策(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四姓(虏姓:少数民族士族;郡姓:北方汉人士族;侨姓:南迁士族如谢、王;吴姓:南方土著士族如朱、张、顾、陆)

?士族里的族与家

?士族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限制士族权利: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转化、南朝用寒门掌管机要。

?侯景之乱、六镇暴动、隋末战争对士族的屠杀重创士族。

(3)、唐朝士族的衰落

周、隋以来关陇集团?°尚武?±、?°尚冠冕?±,而山东士族则“尚礼法”、“尚婚娅”。关陇集团虽然获得至高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却不及山东士族。所以,山东、关中清高士族对与皇家联姻并不感冒。

?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

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贞观六年唐太宗谓宰相房玄龄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成书后,山东士族被“例降一等”。贞观十六年(642年),他下《禁卖婚诏》。

?唐太宗采取的强制措施作用似乎并不大,魏征、房玄龄、李绩这些勋臣们依旧热衷于山东婚姻,一些山东旧门因而得以“旧望不减”。到了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山东士族遭到了来自官方的第二次打击。在出身寒门的宰相、武则天的羽翼李义府的策划主持下,唐高宗下令重修氏族志,命名为《姓氏录》,并且下禁婚诏,“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财之数,毋得受陪门财。”唐高宗限制超级士族(五姓七望十家)之间的联姻。这些被禁婚的家族往往以“禁婚家”自称,这个“皇封”的筹码无疑更加加重了它们的份量。

?培植新士族:三次官修谱谍。唐太宗《氏族志》、唐高宗与武则天《姓氏录》、唐中宗与唐玄宗《姓族系录》。参与修订《氏族志》的官员主要有吏部尚书高士廉(山东士族)、御史大夫韦挺(关中郡姓)、中书侍郎岑文(江左士人)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河西冠族)四人,每个人似乎代表了他所在的地域。初稿中,出身四姓之一的黄门侍郎崔民干被定为第一等,而关陇集团的地位并未被突出。唐太宗对初稿和山东士族提出严厉批评,《氏族志》重修,皇室第一等,外戚第二等,原第一等崔民干被降至第三等,其余山东士族也“例降一等”。《氏族志》“崇重今朝冠冕”,抑制山东士族,是关陇集团用政治手段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步骤之一。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又不得不下《禁卖婚诏》进一步限制山东士族间的婚媾。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武氏成为了皇后,贞观《氏族志》显然不再满足新贵们的要求。武氏羽翼、江左二流士族宰相许敬宗以《氏族志》不叙武氏本望,提出重修。武氏的另一个心腹、寒门出身的李义府在骤贵后曾与赵郡李氏合谱,但当他被出为普州刺史的同时,竟

被赵郡李氏踢出来。李义府深以此事为羞辱,故而也附和许敬宗之议。显庆四年(659年)六月,唐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氏族志》更加“崇重今朝冠冕”。《姓氏录》的指导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这样一来,连以军功至位五品以上的军卒们都成了士族。李义府曾求山东婚姻而不得,于是紧接着《姓氏录》的修成,劝高宗对五姓七望十家四十四子实行禁婚。这时候高宗苦于头风,政事大多由武氏裁决,故李义府的提议当然被采纳。

?唐代士族特点:具有官僚化倾向?a?a士族成员社会地位降低?a?a科举制严重冲击了士族垄断政坛的状况。

?唐代河东裴氏和赵郡李氏有宰相17位,博陵崔氏与京兆韦氏16位,清河崔氏、陇西李氏12位。其中博陵崔氏又以第二房人物最盛,共有宰相5人,这一房的崔楷一支,至晚唐“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见《新唐书.崔珙传》)。赵郡李氏中西祖、东祖、南祖三房均有人物,西祖以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一支最为有名;东祖有李峤、李绛、李珏三相;南祖虽有一部分是后来合谱的,但人物为冠于三祖,宰相有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绅五人。尤其是唐宪宗元和时期赵郡李氏三祖各出宰相一人,有名于同时,当时以为盛事。以上的这些数字,都是唐代的清河崔氏甚至于陇西李氏比不上的。

2、宗族形态与内部结构

?特权宗族:皇族、世族、士族。

?平民宗族(寒族):豪强宗族、平民小族、义门宗族。

3、宗族第一次民众化的时期。

(三)、宋元官僚宗族制时代

?宋元成为宗族民众化的第二阶段。

1、官僚掌管宗族:宋代的科举与捐纳,使官僚成为宗族的主体。

2、更多民众关心宗族建设:

?平民也建设宗族,宗族有经济力量资助族人,如范氏义庄。

3、祭祖的变化,陈颐祭五世祖,祭祖权下放。

4、私家修谱的典范:《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谱牒从官修进入到私修时代。

(四)、明清绅衿宗族制时代

1、祠堂组织

(1)祭祖礼制的改变,朝廷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与杨廷和等大臣之间长达数年的争执,嘉靖三年7月去?°本生?±,左顺门事件,廷杖大臣,逮百多人,死16人;9月,称皇考。嘉靖十五年昭令天下臣民可以在冬至日祭祀始祖。(只允许冬至日在家庙设始祖、先祖的临时性纸牌位,不允许常设牌位祭祀,后世逐渐突破这一礼制规定。形成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普遍现象。)

明宪宗(成化)-孝宗(弘治)-武宗(正德)?a?a世宗(嘉靖)

(2)宗族内部结构与祠堂:

一般宗族(宗族?a?a房分)

大的宗族(宗族?a?a房分?a?a支派)

联宗宗族(始居地宗族?a?a移徙地宗族?a?a房派?a?a支派)。大宗祠、小宗祠、支祠、分祠等多层级结构的祠堂。

(3)宗族负责人。

?统领族、房事务:族长、房长、分长。宗族负责人的选择:自然选择(血缘)、公议推举(辈分高、年龄长、品德忧、威信重)

?分管经济事务:总理、庄正、庄副、监察等。挑选条件:品德好、家庭比较富有、有经济头脑、廉节。

?分管家法和处理纠纷:约正、约副等。挑选条件:身份高、公正。

2、宗族类型

(1)官僚主导宗族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绅衿宗族超越官僚宗族成为宗族的主体。

?何谓绅衿?因政府官职有限,大量科举人才滞留民间。古代的科举人才在总量上毕竟还不大,工作虽然难以找到,但是,他们有相当的特权地位,可以与州县官平起平坐,他们在地方上,在自己的家族内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因此,他们可以把地方建设和宗族建设作为自己的事业,教育、培养下一代,建祠堂,修家谱,著书论经,或者经营商业,或者在地方上掌管公共事务。

?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没有大社会,但是却是真正的小政府,官方编制非常少,小政府就注定了政府无法深入地方社会,所以,留给滞留民间的科举人才有相当多的挥洒空间,地方上也需要这种有特权身份的人代表地方去与官员打交道,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滞留民间的科举人才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地方事业,依靠自己的身份和家族背景,成为地方名流。

(2)同时,平民宗族大大增加,是宗族显著民众化的时代。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变化,地主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买卖非常频繁,宗族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地主、商人凭借自己的身份和经济实力,参与甚至主导了宗族祠堂的建设,他们还向宗族捐赠土地,建立起族田、学田、义田等宗族公有经济,还建设宗族内的慈善机构,他们迅速利用手中的财富累计威望,赢得族人的信赖,成为宗族领袖。有的宗族没有有功名的人,也只有从平民中挑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之后,宗法组织瓦解,家庭与宗族

并存,形成了后世家族组织的基本结构。家长、族长、宗子成为家族内的领导者,家族组织的第三个要素?a?a领导者与组织结构在这个阶段确立下来。

(五)、近现代民众化的宗族时代

1、宗族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变,平民化宗族得到较大的发展,以族会代替祠堂族长管理体制,放弃了以功名身份为原则的领导人条件,体现了近代民主精神。

2、宗族组织移民到台湾和海外,并在海外得到发展,表明它对变动的社会有适应能力。东南亚的华人宗亲会非常多。

3、大陆宗族在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运动时受到严重冲击,基本上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初实行农户生产责任制之后,宗族活动逐渐增多,修建祠堂、祭祖扫墓、编写族谱、跨地区的联宗活动有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当代宗族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如下一些问题:如何融入现实经济生活,如家族企业;如何进行新旧交替,注入新的血液,如男女平等、废除族长制向选举制过渡等;如何处理好与政权的关系,处理好国家与地方、国法与家法的矛盾和冲突,对现今的宗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思考题

一、简述中国家族形态的演变。

二、名词解释:宗法制、分封制、大宗、小宗、宗子、士族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文字(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後,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二)。

(表二:汉字书体的演变) 1古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後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三)。 (表三: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8:彦堂先生甲骨文作品之局部)。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9,是于1958年设计的。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3607753.html,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作者:马桂婵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 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家族变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

家族变迁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计科系11级计本(3)专业 姓名:章记红 学号:30 摘要: 春节到了,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关键词: 年前准备大年二十九拜年 正文

一、调查时间:XX年1月20日-XX年2月6日 二、调查地点:周边地区 三、调查人:章记红 四、调查方式: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走访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研当今社会与过去的春节习俗的差异。并且对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挖掘经济发展对春节风俗的影响。 五、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各地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 2.通过深入各家走访调查,调研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变化。 3.通过自身的生活体会,感悟时势变迁对传统春节的习俗的影响,分析研究春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对春节的介绍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 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发展战略)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家族文化”第一讲 胡中生 课程进度 总共十二次课,具体分布如下: 一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二家族丧葬文化 三家族祭祀文化 四家族婚姻与女性(一) 五家族婚姻与女性(二) 六家法族规 七家族教育 八族谱 九族人职业与家族经济 十分家与继承 十一家族、地域社会与国家 十二考试并提交全部作业 作业与考试 1、期末开卷考试,平时成绩提交一篇论文,最好是有关自己家庭或家族的。 2、每次课后留一些时间给大家收集相关资料,给大家播放一些专题片。 3、第14周提交习题和论文。 4、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最为普遍的血缘性组织——家族。(2)探寻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条脉络与趋势。由上层到下层,了解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文化与生活,成为新文化史和社会

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期待中国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革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断裂——经济复苏与文化复兴——软实力的建设(孔子学院、血缘纽带) 绪论——家族社会 ★家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历史现象。它与家庭、宗族、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1.从氏族社会到个体家庭:动物状态?a?a群居野处、杂乱性交?a?a血缘大家庭、同辈性交(一百多万年前)?a?a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指一群同辈姊妹和一群不包括她们兄弟在内的同辈男子,或一群同辈兄弟和一群不包括他们姊妹在内的同辈女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这些女子之间不再互称姊妹,男子之间不再互称兄弟,而称为普那路亚。这种家庭排除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发生性关系的可能。)?a?a对偶婚(正妻和主夫可以同居,但与其他伙伴之间还是可以发生性关系。) 母系氏族社会:商周始祖的神话传说 ?天命玄鸟而生商,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 ?a?a《诗经?¤商讼?¤玄鸟》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a?a《史记?¤殷本纪》 ?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 ?帝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楚辞.九章.思美人》?姜嫄履大人之跡而生弃。?a?a《诗经?¤商讼》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中国文字发展史

研究单位:高二七班 研究人员:石小东孟慧许文玲史佳新徐泽军张麟主要内容:(1)中国文字的创立 (2)中国文字的发展 (3)中国文字的特点 (4)中国文字之汉字的演变 (5)中国文字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

一|、中国文字的创立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二、中国文字的发展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共和国巨变与家族变迁

我的家史 若是要追溯到从我现在开始算起的六十年前,大约是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结婚的年岁,略相差了十来年,但也大约是属于那个时期。爷爷奶奶结婚是在六零年的前后,那时新中国成立也就十来年的时间,爷爷奶奶都是教师,爷爷名叫沈永保,奶奶名为王菊颖,结婚后先后有了三个孩子,六一年出生的沈华,我的父亲;六三年的沈亮,我的叔叔;六四年的沈鸿,我的姑姑。我父亲九二年结婚,我出生在九三年。我叔叔是九零年结婚的,当年就有了我姐姐,沈琪。姑姑结婚还要早一年,之后有了比我更大一些的姐姐,林烨。也就是说在我爷爷奶奶这边,到我这一代都是女孩子,而且都是独生子女。好在我们这个家族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因为这件事伤过神。爷爷这边的家族除了我父亲,其他家族成员都生长、生活在浙江余杭塘栖,我父亲小时候长在塘栖,工作时就去了外地。 再看外公外婆一方。外婆名叫王梅玉,外公名叫刘明桥,都在当地邮电局有固定的工作。外婆生了两个女儿,分别是在六五年还六七年。我母亲是六七年出生的小女儿,取名为刘丽,而我母亲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妈,名为刘玲,在八八年结的婚,隔年生了我哥哥。外公这一家子生活在浙江龙泉——一个因为青瓷宝剑闻名的小城。而我母亲也是由于工作,来到了后来遇见我父亲,同时也是我成长的小城市——浙江兰溪。 在外公外婆那一辈,受教育情况当然不如现在。爷爷奶奶是教师,

大约都是高中生,在当时应该是比较高的学历。外公是小学文化,外婆读完了初中,但外婆好奇心很强又很爱看书,所以文化修养还是比较高的,小时候就能不照着书给我讲水浒、封神演义和红楼这些故事。再下一代来看,我父亲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的上山下乡运动,高中读完便下了乡,后来一恢复高考便参加了高考,但当时复习条件很有限,读书无用的观念还是比较强,所以并没有考上大学,而是读了技校。母亲则是读完初中便去读了同一所技校。叔叔的教育经历与父亲差不多,姑姑则是高中毕业便没有再读书。姨妈与母亲也是类似的教育经历,不再复述。到了我这一代,哥哥高中读完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开始帮忙打理家业。两个姐姐,大一些的姐姐现在在读大学,小的已经参加工作。要说三代人读书的经济来源,并没有半工半读的现象,都是家里支付学费生活费。 因为49年后家族人一直生活在市区,职业也都是固定的工人,所以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在我们家族并没有多大影响和体现。有影响的大约只是集体化时期票证管制,爷爷奶奶家一度出现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孩子多粮食少,有钱没票照样吃不到饭,况且文化大革命对老师的打击,自然让当时爷爷奶奶的日子很不好过。经商的有我的姑姑一家和姨妈一家,但那都是九几年开始的事。 再看穿衣方面的变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正处于物资贫乏,人民穷困的时期,所以并不讲求打扮,穿衣的风格以清爽整齐为目标,缝缝补补穿了又穿自然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一直到现在,老人们还经常是穿着补过的破衣服舍不得换成新的。而在父母那一辈,就

《中国姓氏的发展与演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中国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姓氏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开始摆脱原始群状态,进入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姓和氏是分开的。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而氏用于指称某个具体氏族中的人。由于最初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正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所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姒、妫、姞、妘、婤、姶、嫪等。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姓氏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西周以后,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和氏仍然分开使用,姓的功能在于“明血缘”、“别婚姻”,配合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的功能在于“标身份”、“别贵贱”。 秦王朝统一六国,姓氏不再作为标榜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姓与氏之间的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到了汉代,中国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此后各个时代,中国姓氏在数量上增减损益,在称谓上承变相交。 如今,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丰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中华姓氏文化的时候,有几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第一所有的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二汉族主要是靠文化来认同,

这一点无比重要,汉族的血缘实在复杂,我们大概找不到,任何一个比较常见的汉姓,姓它的都是汉族。每一个姓里边都有兄弟民族的血缘,有些血缘非常遥远,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在我们姓氏文化的认识里边,还存在一个误区,人们会认为姓是不会改变的,其实不然。而姓之所以会改变,其原因也各异。 第一,因避祸或避仇改姓。如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码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一个改成了冯,马字加两点就变成冯了。还有一个改姓同了,司加一竖就是同了,现在姓同的很少,基本可以判断是司马迁的后代。 第二,因帝王赐姓而改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 第三,兄弟民族改汉姓。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鲜卑族很多人改了姓,比如拓跋氏改成元氏等。 第四,汉族人改兄弟民族姓。特别像元朝的时候,因为地位太低,汉人、南人就改了兄弟民族姓,主要是蒙古族和色目人的姓。 第五,还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们汉族那么严格,它有时候会变化。 第六,因避讳而改姓。在清朝雍正皇帝以前,中国姓邱的都没有耳朵旁,就是丘陵的丘,因为要避讳孔丘,就下令不能用丘,所以今天中国都是姓邱。 第七,因入赘、过继、收养改姓。

三代人的变迁史

三代人的变迁史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浙江东南沿海依山傍海的一座城市叫温岭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岭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她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这座城市的变迁也牵连着我们家族的变化,由我们三代人的变迁史来看改革开放。 关键词:家庭、改革开放、历史、变迁 四十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平地惊雷响彻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开始了气势恢宏的伟大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中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①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岭,改革开放以来,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全省三个城市化重点培育城市之一。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岭特色的发展路子,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等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②。温岭得风气之先,兼山海之利,艰苦创业,勇于超越,创造了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创业长卷。我的爷爷和母亲还有我作为温岭这座海滨城市自改革以来变迁的见证者,以亲身经历来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家族的影响及变迁。 在爷爷这一代的老年人中,是见证了中国命运的转折的一代人,他们经历过 ① 引用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0.01 ② 引用自《温岭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展》第2页叶学政 2007年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文字(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後,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二)。

(表二:汉字书体的演变) 1古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後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 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三)。 (表三: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8:彦堂先生甲骨文作品之局部)。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9,是于1958年设计的。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宁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各地的经济结构、各地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相关。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崛起主要由于英国和荷兰手工业的发达。英荷两国的外贸与工业发展相辅相成,并没有脱离其而独立发展。意大利作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发达的转运贸易造成。这种转运贸易没有与国内工业结成紧密的联系,是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同时,城市间存在恶性竞争,小城市的发展受到大城市的严格控制。这种局面导致意大利城市两极分化严重,国内市场难以统一。 关键词区域经济;手工业;转运贸易;城市经济; 世纪初,比利时著名历史学家亨利·皮朗是首位以区域为对象研究欧洲中世纪区域经济史的现代学者。他的代表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在书中分析了北海波罗的海商业复兴的原因,并从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的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商业的复兴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普逊、沃勒斯坦,英国学者波斯坦、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意大利学者奇波拉等人分别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兴起和影响做过独到的研究。此后,西方学者对这一贸易区的研究没有中断,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展开多角度研究,并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使这一欧洲史上最重要的贸易区的研究成为世纪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这条高速列车已进入新阶段。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其不但具有节约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还能带动区域内的城市和农村走向经济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因此,党中央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视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改革试验基地的有效抓手。在这样的现实下,欧洲区域经济史研究可以为我国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案湘教版必修二.doc

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综合思维) 2.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3.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区域认知) 4.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的相关背景资料。(地理实践力) 一、区域发展战略 1.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二、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 (3)新时期 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 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 (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 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重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目标 (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2)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 (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 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皆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学生: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妇),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专题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各阶段经济特征 1、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 (1)、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重农(“本”)抑商(“末”)是基本的经济国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后来居上。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1)、战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统一(相对)稳定的政局; b、水利的兴修; c、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d、中外交往频繁。 (2)、科技的推动:科技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a、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外国先进物种(棉花、玉米、甘薯等)、技术(熬糖法、欧洲水利技术)的引入; c、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科技著作。 (3)、政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改善农民土地状况等); c、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经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 a、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b、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朝调整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