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思维:自我的信念、思维、态度……

社会影响:基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

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利他……

一、自我概念:我是谁

1.我们:世界的中心

人类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我们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常常过于关注自我,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2、决定自我的社会因素

A.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

当我们扮演某一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会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

B社会同一性

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身份,也包括社会身份。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暗含你不是谁的定义。

C.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影响我们对自我的判断。生活中的大部分围绕比较来进行

D.成功或失败

自我概念也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成败的经验

E.其他人的评价

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F.周围的文化

个人主义文化——爱自己

集体主义文化——相互依赖型自我

二、自我服务偏见

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不同解释

人们倾向于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吗

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服务的偏见。在多数主观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的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

3.盲目乐观

过度的乐观会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由于相信自己总会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4.虚假普遍性

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低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三、自我展示

1.虚伪的谦虚

人们之所以表现谦虚,是为了安抚内心、战术需要及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看法。

2.自我妨碍

由于害怕失败,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第二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个人性格等),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社会情境等)。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3.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A.观察角度的不同

当观察他人和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我们的观点是有所不同的。

B.文化差异

西方:侧重个人因素;

东方:侧重情境因素。

二、对事物的感知和回忆

1.先入为主(事前判断)

人类的知觉、既有观念与价值观影响着他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与判断。

2.构建我们的记忆(事后判断)

在我们将信息储存在大脑的同时,也就构建了记忆。记忆往往会加入许多事后的推理。

A.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B.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四、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见

1.先入之见影响解释

2.寻找能确证自己先入之见的被访者

3.用逸闻趣事取代统计信息

4.给偶然发生的事件强行建立相关性

第三讲: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决定行为吗?

过去的看法: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情决定着我们的公众行为。

深入的研究:通过人们表现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二、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1.角色扮演(role play)

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

2.语言内化为信念

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之后,也会相信这个经过我们美化过的信息。

3.登门槛现象:foot-in-the-door phenomenon

对微小行为的承诺,会让人们往往更愿意做一件大事。

4.积极行为与好感度

一个人对他人的积极行为,往往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好感与亲密

5.群体仪式与态度

人们在一个政治仪式中,常常尝试通过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平衡心态。

三、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1.自我展示:印象管理

人们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常常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之看起来与行为一致。

2.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A.理由不充分

当我们做一件事的理由并不充分时,认知不协调产生。我们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态度,以适应我们的行为。

B.决策后的不协调

当做出重要决定之后,我们常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人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及其所处的环境,来推断自己的态度。

第四讲:基因、文化与性别

一、自然天性与文化

关于人类异同性考察的两种角度:

自然天性(先天)与文化(后天)

1.基因、进化与行为:人类共性

进化论的观点: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在某种环境下生存和繁衍的物种,因此人类是相似的。

2.文化与行为:人类的差异性

A.文化多样性

人类共有的学习和适应的能力,使我们具有了文化上的多样性。

B.规范:社会所期待的行为

人们必须遵守其所处社会之下既有的规则与行为举止。不同文化的规范不同。

3.一即是多,多既是一

在统一性之中,观察人类的多样性;在多样性之中,寻找人类的统一性。

二、性别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独立性与联系性:

男性前者强,女性后者强

2.社会支配性

几乎在所有社会中,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更具有社会支配性。

3.攻击性

即那些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男性更具有攻击性。

三、进化与文化对性别的影响

1.进化与性别

两性在行为上的差异,主要是由进化所导致的。两性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约会、婚配和繁殖行为等方面。

2.文化与性别

A.不同的性别角色

不同文化与不同时代之下,性别角色不同。

B.电视的影响

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电视混合了过去泾渭分明的不同的情境,导致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变化。

电视出现之后,男性和女性观看相同的节目,这两种气质出现了混合。

第五讲:从众

一、什么是从众

从众(conformity)指的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从众的三种形式:顺从、服从和接纳

二、经典的从众研究

1.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你受到受到群体中他者或者群体文化所暗示的结果。

2.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三、什么样的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1.群体规模

2.一致性

3.凝聚力

4.地位

5.公开的反应

6.无事前承诺

四、谁会从众

1.个性

在个体特征与社会行为(例如从众)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十分微弱的联系。

2.文化

与个人主义的国家相比,集体主义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受到人的影响而做出反应。

五、如何抵制从众的压力

1.逆反

逆反(reactance)指的就是人们采取行动以保护他们自己的自由感。

2.坚持独立性

千人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此,我们常常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和个性的方式来行事。

第六讲:说服

说服有利有弊。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和坏的判断。

灌输:强制性为主。不好的说服。

教育:以事实为主。好的说服。

一、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经典的说服研究:

霍夫兰的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1940s-1950s)

1.中心途径: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与判断。

2.外周途径:关注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充分。

研究者的发现:

中心途径能引起人们更加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而外围途径的影响要短暂和表浅得多。

二、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1.谁在发言

A.可信度: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它的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就越小。

a.可知觉的专家性

以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开始自己的论题;

以在某一专业内的学识渊博者身份被介绍;

自信的表达方式;

b.可知觉的信赖性

当一个演讲者站在一个出人意料的立场上时,我们更倾向于将它们的论点归因于客观事实,并且认为它们是具有说服力的。

B.吸引力和偏好

我们倾向于相信那些有吸引力以及与我们相似的人的意见。

2.说了些什么

A.理智对情感

索福克勒斯:“事实胜于雄辩。”

斯宾塞:“对意见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心情,而不是智慧。”

受过更好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维的人,比不善于分析性思维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

a.好心情效应

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b.唤起恐惧效应

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其回应就越多。当恐惧心理和一个令人愉快的行为有关时,可能不会引发行为的改变。在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的同时,告诉其解决之道,才会奏效。

B.单方面说服与双方面说服

受众反对传者观点时,进行双方面说服。

受众赞同传者观点时,进行单方面说服。

教育程度高的受众,进行双方面说服。

教育程度低的受众,进行单方面说服。

C.首因与近因

一般情况下,首先出现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如果观点之间存在着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那么较早呈现出来的信息作用会减小,近因效应出现。

3.怎么说?传播渠道

一对多的传播:单向性;受众

一对一的传播:双向的交流;参与者

A.一对多:被动接受

一对一的传播在说服性上比一对多的传播要强。

一对多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一般而言,媒体越贴近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现实,其信息就越具有说服力。

如果一条信息难于理解,那么用文字表达说服效果最佳。

B.个人与传媒的影响

两级传播:信息由大众传媒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的过程。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相结合,说服效果最佳。

4.对谁说?受众

A.年龄

生活时代解释:人们年纪大时持有的态度,和他们年轻时基本相同;也正由于此,代沟产生。

B.选择性心理机制

a.选择性注意

人们一般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尽量避开与自己既有观点相抵触的信息。

b.选择性理解

受众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作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其固有的认识相协调。

c.选择性记忆

人们根据各自需求,在已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并储存在大脑之中。

三、邪教如何进行精神灌输

1.态度依从行为:登门槛现象

邪教组织的征募策略往往都利用了登门槛的技巧。

2.有说服力的因素

A.传播者

成功的邪教团体都有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可以吸引和指挥其成员们。

B.信息

生动,感性的信息以及团体给那些孤独和犹豫的人所带来的温暖与包容的感觉。

C.受众

邪教组织新成员通常都十分年轻,处在思想性对开放的时期,其态度和价值观都还不十分稳定。

D.团体

“社会闭塞”:外部联系逐渐减弱,直到团体完全承担内向的社会性作用,每一个人都只和组织内其他成员发生联系。

第七讲:群体影响

一、什么是群体?

肖: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特纳: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

二、社会助长作用

1.纯粹他人在场

在场的他人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或共事者存在,并不具有竞争性,也不实施奖励

或惩罚。

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起状态,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

2.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

A.评价顾忌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在场的人的评价,那么他们的所受到的影响表现的最为明显。B. 分心

注意他人与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人的认知系统负荷太重,于是就引起了唤起。C. 纯粹在场

即使在没有评价顾忌或没有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起。

二、社会懈怠

团结是否真的就是力量?

1.人多好办事

在个人的努力无法被单独评价的任务之中,个人的责任被群体所分散,个人往往会懈怠下来,或者偷懒。

2.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平均分配使得付出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多的人搭了集体的便车(free-ride)。

方便搭便车的社会是寄生虫的天堂。

当任务具有挑战性与吸引力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减弱。

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的社会懈怠不如个体主义文化下强烈。

三、去个体化

1.做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

群体使人们失去自我意识与道德约束。

A.群体规模

如果人群规模比较庞大,或者夜幕赋予人们匿名性的身份,那么人们更容易失去自我意识。

B.身体匿名性

匿名性让群体中成员更加肆无忌惮,减少抑制性。

C.唤起与分心活动

集体喊叫、高歌、鼓掌、跳舞既可以令人们热情似火又能减少其自我意识。

2.弱化自我意识

具有较强自我察觉能力与理性控制能力,以及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更难受去个体化的影响。

四、群体极化

1.两个情境

言情小说家海伦打算写一部严肃小说。如果成功她将提升自己的地位;如果失败她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A.概念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使他们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

B.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学校中的群体极化:

优等生成绩越来越好,劣等生成绩越来越差

社群中的群体极化:

不良少年与不良少年的扎堆,使得他们的反社会化倾向更明显。

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

人们在互联网上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不同类人的交流被切断,社会趋于分裂。

五、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自我服务偏见”等社会心理现象,是否也会发生复杂与高端的群体之中呢?

群体思维(groupthink):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最有可能在发生在凝聚力强的群体中。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A.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无懈可击的直觉、对群体道义无可质疑

B.在想法上越来越近接:决策合理化、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C.会受制于一致性的压力从众压力、自我审查的压力、一致同意的错觉、心理防御

六、少数派影响

艾默生:所有的历史,都是关于少数派力量的写照,以及只由一个人组成的少数派的写照。

1.一致性

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更具有影响力。

2.自信

少数派表达自信的任何行为,都会使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

3.从多数派中叛离

当少数派对多数派的判断力提出质疑后,多数派的成员往往能更加自由地表达他们自己的顾虑,甚至会倒向少数派的立场。

第八讲:偏见:不喜欢他人

一、偏见(prejudice)的本质

偏见: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

偏见是一种态度,是感情、行为倾向、信念的混合体。

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为简化世界所做出的高度的概括。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二、两种主要的偏见

1.种族偏见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白人优越论。

A.种族偏见正在消失吗?

种族偏见历史悠久,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明显的种族偏见正在逐渐变少。

偏见的危害性还在于它会带来被偏见者对自己的不满与歧视。

B.种族偏见的微妙形式

隐形的偏见:种族偏见通常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在我们对那些熟悉、相似以及感觉舒适的事物的偏好上。

2.性别偏见

在男权社会之中,性别偏见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并且被歧视的女性往往也接受这种对她们的刻板印象。

3.社会制度的支持

学校、政府与媒体等的社会机构也在助长着偏见。

四、偏见具有哪些动机根源

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将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形成更大的偏见。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归类、认同、比较。并普遍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秀。

第九讲:攻击行为

一、什么是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aggression):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如大多数恐怖活动。

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如大多数谋杀。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

1.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人性善论:孟子,卢梭等;

人性恶论:荀子,霍布斯等

A.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死本能: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

本我、自我、超我:文明社会的压制,本我的爆发。

B.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区的神经机制由于被刺激而产生敌意;对于有暴力倾向的人来说,脑部结构的异常是促发暴力行为的一个因素。

C.基因的影响

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攻击性天然有着较大的多样性,我们的气质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D.生物化学因素

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知觉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

2.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A.概念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它们可能激起攻击的行为。

B.心理上的落差造成挫折感

期望值与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会产生挫折感。电视节目和广告中所描绘的富裕生活也是造成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

3.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像很多社会行为一样,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

A.家庭的影响

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具有攻击性。

B.文化的影响

对男子气概的崇尚、经济不发达,贫富严重不均,尚武且参与过战争的非民主文化的人,会倾向于支持和参与攻击行为。

三、其他的诱因

1.疼痛

躯体的疼痛可以激起情绪爆发,从而提高人类的攻击性。

2.炎热

酷热的日子使人更加急躁不安,是发生更多的暴力犯罪的诱因。

3.攻击线索

看到武器这样一种线索,就会导致人们更多的攻击行为。

四、色情信息与性暴力

1.色情业与性暴力场景

色情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非法,禁止讯息传播;

西方:合法,规模庞大。

美国色情业基本状况:

每年用于色情业的投资达100亿;

包括:工业电缆和卫星网络的架设、剧院、收费电视、酒店室内电影、色情杂志、性服务电话色情网站等等。

色情作品对性的描写的基本模式:

女性由反抗到半推半就到最后的顺从。

2.对性现实的歪曲理解

对色情讯息的过量消费往往强化人们的强暴谬论(女性欢迎性骚扰)的偏见。

3.对女性的攻击

证据表明,色情讯息往往导致男性对女性的实际攻击行为。

五、电视与暴力

1.被过量表现的暴力

1945年:盖洛普测验:“你知道什么是电视吗?”

21世纪:电视的普及率超过电话。

1990年代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中心的统计:

10个电视节目中有6个包含暴力内容。

有73%的暴力场景中,攻击者没有收到惩罚。58%的受害者没有表现出疼痛。

5%的暴力场景显示其有长期的后果;

2/3只是拿暴力描写取乐。

A.实地考察

观众常常模仿电视中的暴力榜样的行为;

与没有观看多少暴力的孩子相比,看了大量暴力节目的儿童表现出更强的暴力倾向。

B.实验室研究

观看暴力节目导致了暴力的增加。当一个有魅力的人因正当理由而实施了适度的暴力,而这种暴力未受惩罚的时候,观看暴力节目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

3.电视暴力对行为的影响

当犯罪与暴力的讯息成为社会的常态之后,人们逐渐变得对它们越来越适应,从最初的震惊演变为最后的麻痹。

B.认知错觉

培养理论:电视中所呈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人们往往将媒介现实误认为现实世界本身。

暴力世界恐惧症:重度电视观众容易将世界看成是危险的,不安全的世界,更害怕遭受人身攻击。

3.电子游戏与暴力

A.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史

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史与暴力的表现紧密相连,暴力场景变得越来越逼真。

B.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认同暴力任务的身份并进行角色扮演;积极地演练暴力行为,而不是被动地观看;参与扮演暴力活动的全过程;不断地重复暴力行为;从有效攻击中获得奖赏。

第十讲:大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

A.黯淡效应

dimming effect

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地方,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在新闻采访中,可以适当借助暗淡效应来减少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

B.标签效应

lebel effect

又叫越轨者效应,指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所造成的种种后果或影响。标签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

媒体工作者要善于对自己“贴标签”,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从而建立自信心。

C.菜肴名称效应

cooked food name effect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新闻和栏目内容类比为菜肴,则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就是菜肴名称。读者首先对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予以关注,然后才去阅读相关内容。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新闻标题尤为重要。

C.词频效应

word frequency effect

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

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线性媒体来说,有声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尽量采用高频词,以方便受众的识别和理解。

D.登门槛效应

foot-the-step-door effect

向他人由小到大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现象。原因在于人们一旦接受一个小要求,就参与了某类事并觉得自己对这类事情负有责任,这就消除了以后从事类似活动的对抗心理。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需要采用这种技巧。

F.犯错误效应

过于完美的人反而会让人敬而远之,可敬但不可亲;倘若有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魅力,更容易使人产生好感。

在新闻报道中,切忌把报道对象无限拔高和神话,避免出现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而应把对象人性化,本色话。

F.冯·雷斯托夫效应

von restorff effect

指一系列刺激项目中的某一个因与众不同或有特别之处,而比系列中的其他项目更容易记住的现象。

G.高空跳远效应

effect of long jump on high

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就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当被试目睹自己处于高空状态时,根据经验会评估这是一个危险的境地,于是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反应。

H.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可以带动系统中长期的巨大连锁反应。在全球化的信息传播系统中,任何一个肇事于某个节点的微小的初始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迅速繁殖,可能引发始料未及的社会风暴,造成足以震撼全球的影响。

J.禁果效应

forbidden fruit effect

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受众的选择自由而产生的一种反抗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是好奇心与逆反心理。

N.南风效应

south-wind effect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

P.破窗效应

broken window effect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而这扇窗又没有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

在大众传播中,破窗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上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致使出现假记者,假新闻,有偿新闻泛滥等媒介乱象。

Q.群体极化效应

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

无论最初意见倾向于哪个方向,通过群体讨论都会得到强化,结果不仅群体观点转向极端,就连个体也发生了这种转移。不是指群体意见分为对立的两派或两级,而是指意见的最初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S.舌尖效应

tip-of-the-tongue effect

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说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通常因情绪紧张所导致,但也与动机强度有关。

X.虚假相关效应

illusory correlation effect

表面上有关系但实际上无关联的或关联较弱的两种对象,人们在知觉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或存在极强关联的心理现象。

Y.异性效应

opposite sex effect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原因在于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Z.自杀效应

suicide effect

一个人自杀后,往往引起多人模仿,自杀率骤升的社会心理效应。媒介对自杀事件的过量报道常常引起社会传染机制,唤醒受众的自杀意识。

媒介应该怎么做?

A.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对自杀事件的新闻不渲染,不炒作,理性、客观地记录事实。

B.除在日常的报道和节目中适时地向受众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外,还要重视同专家以及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的联系,尽可能在这些专业人士,机构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

香港大学自杀新闻报道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就自杀报道给新闻业者的建议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9505553.html,/group/topic/11665667/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思维:自我的信念、思维、态度…… 社会影响:基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 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利他…… 一、自我概念:我是谁 1.我们:世界的中心 人类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我们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常常过于关注自我,并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2、决定自我的社会因素 A.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 当我们扮演某一个角色时,这个角色会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 B社会同一性 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个人身份,也包括社会身份。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暗含你不是谁的定义。 C.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影响我们对自我的判断。生活中的大部分围绕比较来进行 D.成功或失败 自我概念也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成败的经验 E.其他人的评价 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F.周围的文化 个人主义文化——爱自己 集体主义文化——相互依赖型自我 二、自我服务偏见 1.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不同解释 人们倾向于一边轻易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吗 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服务的偏见。在多数主观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的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 3.盲目乐观 过度的乐观会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由于相信自己总会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4.虚假普遍性 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低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三、自我展示 1.虚伪的谦虚 人们之所以表现谦虚,是为了安抚内心、战术需要及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看法。 2.自我妨碍 由于害怕失败,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大众传播

=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义: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 狭义: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故也称大众传播学。 = 传播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与现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 传播学的五大先驱 ①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五个W的创始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代表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贡献在于:一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的五要素二是高度概括了传播活动的功能 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 ②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保罗·拉斯菲尔德 代表作《人民的选择》 其主要贡献即是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③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亦译勒温) 主要贡献在于团体动力学。在团体与个体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团体因素;要改变个体态度,首先要影响团体。 ④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主要贡献在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研究,劝服艺术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 ⑤新闻学家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最大贡献在于,对许多与传播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整理、提炼、综合,进而勾画出它的框架结构,充实起它的学术内容,使之具有独立学科的面貌。 = 传播学的研究学派 20C40S以后开始了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大变革,特别是“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使传播学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在传播学研究的历程中形成了两大主要学派,一是经验学派(又称传统学派,实证学派,过程学派),二是批判学派。 传统学派: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视传播为人们在既定社会制度下相互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相反,以对既定的传播现实与现存的传播体制进行深刻、全面的批判而闻名,主要追问为谁传播、为何传播 经验学派:①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②必须提供准确的关于理论假设的佐证数据和客观材料 ③在研究出现可重复检验的普遍性情况下,归纳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定理在西方传播学近一个世纪的传播研究发展中,实证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美国出现了最具

传播心理学

1.大众传播心理学学科定位: 传播学、新闻学--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心理学 2.传播学和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区别: 传播学:信息流宏观 心理学:心理流微观 是否把内向传播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 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 传播渠道:内向、大众、组织、人际 认知主体:传者、受者 3.如何研究传授者心理行为和规律? ①传受者心理实质: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实在在脑海中的主观映像 ②传受者的心理行为和规律 ③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 4.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5.传受者传播主体接受主体的关系: ①都是对传者受者传统概念的补充继承 ②传播主体接受主体是哲学的主体概念传受者是社会角色 ③传受者包括心理互动 6.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研究人的相同之处):四大先驱中的两个心理学家:霍夫兰、勒温、(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 现实性(需要在人的心理层次上进行指导):母体学科不成熟、研究队伍弱小、设立硕士博士点 7.23页 8.传受者心理实质: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实在,在脑海中的主观映像 9.脑的中介作用模式 10.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 ①媒介的发展对信息时代的影响:信息高速公路 ②媒介的符号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报刊、广播、电视、多媒体、手机 ③媒介的信息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电视剧 11.媒介的符号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报刊、广播、电视、多媒体、手机 12.传受者心理反应的特点:观念性、主观性(加工)、能动性 13.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内涵: 传受者心理互动的主体是传者和受者,内容是媒介符号中的信息,它的外化是传播过程,后果是实现着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平衡。 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①是推动传播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供求平衡,消费,传播业的发展有人和物的因素 ②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 ③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参照目标:央视成为参照群体 ④可以产生深远的传播效果:法律 14.180页 传受者心理互动的特点:双重性、综合性、民族性差异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一、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概念解释的两个传统: 社会学传统;语义学或符号学传统;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即为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二、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物质、能量、信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的分类: 按信源分: 人类社会信息非人类社会信息 三、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 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的发展 2、人类传播的形态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 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大众传播过程中传者的心理活动、行为(采访心理学、创作心理学);受众的心理 活动、行为(受众心理学);传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 ●借鉴: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派的理论成果。第一章行为主义与传播心理 第一节关于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条件反射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巴甫洛夫 狗流唾液的实验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 (肉末)(流唾液) 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铃声)(流唾液) 结论:“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的其它事件相连结,从而对它们所处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如果把绿灯再和铃声联系起来,过一段时间,狗一见绿灯就会流口水。(次级条件反射) 有的同学走进教室就紧张 学习压力紧张 教室紧张 我们为什么喜欢“报喜不报忧”? 接到坏消息心情低劣 传递坏消息的人心情低劣 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 对吸烟的厌恶疗法: 把烟的形象与感到恶心、呕吐联系起来 (二)操作条件反射 美国桑代克的实验 走出“迷宫盒子”的猫 美国斯金纳的实验: “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 总结:与经典条件反射相反,操作条件反射是个体从反映到刺激的过程。 个体可以主动适应环境,获取正面刺激。 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 可以通过强化(奖励)“塑造”一个人的行为

1.努力学习获得奖励(奖学金、同学的尊重等、师长的称赞等) 2.儿童有礼貌获得奖励(大人的夸奖、喜爱) (三)条件反射与强化 如果不进行经常性强化,行为会逐渐消退。 例:长时期只有铃声没有肉末,狗就不再听到铃声流唾液了。 “读书无用论”——读书再多,到社会上仍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二、行为主义的诞生 1913年华生《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思潮在心理学界的兴起 “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让我在自己建构的特殊世界里把他们养大,我保证能够随机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三、新行为主义的发展: 班杜拉创建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六十年代) 质疑:人类的所有学习行为都是直接经验(经典或操作反射)的结果吗?“如果人只能从尝试的后果中进行学习……那么人类生存的希望就很小” 1.班杜拉提出了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的概念 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即观察他人行为和模仿榜样形成的。 实验:幼儿园孩子对电视中“榜样”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 2.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的延迟性:人们经过观察学习后形成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如学习防震知识 通过延迟阶段,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根据榜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获得新的行为方式。 例:不要酒后驾车 人际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延迟性被剥夺。 如被要求:立刻弹奏家长要求的曲子、立刻回答老师的问题、随即效仿周围人的募捐行为。 大众媒介的信息传递,具有非强迫性和温和性,允许受众进行延迟学习。 第二节榜样与受众的心理、行为 重点:榜样的影响力 难点:强化 一、媒体宣传与榜样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有正负之分。 例:对李素丽的正面宣传;对犯罪分子的反面报道 (需要反面榜样,但不可过多,如对张军的报道) 媒体宣传的特点: (一)、受众的延迟性学习得到尊重。 大众媒介的宣传教育具有非强迫性、启发性、温和性。 例:同样是学习徐伟 组织传播或人际传播环境中:要求立刻写学习心得;立刻参加一项学习活动,如义务植树 大众传播环境中:没有即时的、硬性的要求。 启发:减少宣传中的说教内容,增强宣传的启发性。 例:西方价值观的影视宣传:《爱国者》《空军一号》《9.11》 我国的影视宣传:《亮剑》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的科学。 二、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㈠传播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应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相关原理作为主线; ㈡传播心理学又是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它应以大众传播的五个层次——传者、信息、传媒、受众、效果作为横向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流派别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㈠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或古典行为主义时期; ㈡1930——1960年为新行为主义理论时期; ㈢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行为主义发展的第三时期。 第一节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 一、主要观点 华生认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实验分支”,心理学的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既能根据已知刺激预测可能发生的行为反应,也能根据已知反应有效地判断刺激的性质。 他认为心理、意识不可捉摸,无法证实,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学必须以可以观察、可以相互证实的客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个客观现象就是人和动物的行为。 他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看来人和动物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他还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第二节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一、生平介绍 斯金纳(1904—1990),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律师家庭。1922年进入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又进入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3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转任哈佛大学教授直至1970年退休。 斯金纳毕生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美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斯金纳杰出科学贡献,1968年美国政府授予他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章。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赠给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 二、主要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随着

传播心理学1

传播心理学1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内向传播:又叫自我传播,是指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输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传受者: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传者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简答: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1、重要研究领域:内向传播 2、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 3、主要研究对象:新闻心理 4、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大众传播心理学把研究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联系? 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学科联系是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内在原因。这两门学科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 传播主体和接受对象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因素, 2、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觉学科的学缘源远流长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中有两位是心理学家: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Lewin)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C.L.Hovland),尤其是霍夫兰的态度研究被称为传播学中的经典研究。 3、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明证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场论思想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场模式,在此模式中他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诸因素,他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认为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一系统的各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马莱茨克模式说明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行为都是许多因素的函数,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主要流派)? 神经生物论生物论 行为主义论行为论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大众传播重点总结 传播是指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传播学史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 从三个方面认识传播的定义:传播是共享;传播是传输;传播是互动 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形成的历史条件:a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传媒的兴起,政治与战争的需要,新闻学的发展;b 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渊源,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以及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传播学的奠基人 a 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1912——1961 耶鲁学派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和能力等。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1953年出版《传播与说服》一书。 b 哈德罗—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模式。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说:监视环境、协调社会、文化传承、娱乐(1959年,查尔斯-赖特从社会学的角度补充) 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影响和独到见解,属于经验学派。提出两级传播论,并于1948年出版《人民的选择》一书。舆论领袖破除魔弹论。 两级传播论:是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公众的两级传播过程。 舆论领袖:并非指提出思想的人,而是那些积极主动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判的人。 库尔特-卢因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心理动力学和团体动力学心理场论把关行为研究 7、心理场概念:a 一方面意指人们的经验和行为所处的心理环境 b 另一方面,心理环境也是人的需要寄居的场所 对于传播学来说,心理场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之分析传播双方的心理层面关系。 心理场的有限重合性:个人的心理场积淀了他的个人经验,而两个人的个人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任何传播中参与双方的心理场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但作为人,人们又必然有一定的共同经验。因此任意两个人的心理场既非完全重合,又非完全分离,而是一定部分重合的。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1907--1987)又译宣韦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的学者;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和成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他研究的主题主要是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 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他建立了四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仅30部著述:1949《大众传播学》1954《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 1964《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 传播学的学派

传播心理学资料

传播心理学资料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2、什么是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就是指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理解为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心理学把研究传授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你怎样理解“传受者”这个概念?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看: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息的人。 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 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 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传者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4、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呢? 神经生物学论、 行为主义论、 精神分析论、 人本主义论、 认知心理学

5、西方心理学的五种流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理论是什么? ①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 ②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美)刺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代表人物: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强化理论;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③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6、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定义: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 ③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另一方面,个性一旦形 成,又调节和支配心理过程的进行。二者是构成统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 3、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①传受者心理实质的这个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一条思路,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②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智力、非智力(情商)等方面都出类拔萃者,他们成才的几率会更高。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制约着

传播学课件04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课件04传播的过程模式 教学内容批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个初级的传播过程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信源:也是传播主体,又称传播者 2、信道:是传播的媒介,又称渠道 3、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4、信宿:是传播的对象,又称受传者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拉斯韦尔生平: 1902年生于伊利诺伊州一个叫唐奈森的小镇,少年时参加“肖 托夸夏季教育集会”,聆听一些像布赖恩、福利特这样的政治演说家的 扣人心弦的讲演,激发了小拉斯韦尔对政治学的浓厚兴趣。直到现在, 我们与其把拉斯韦尔看作是一个传播学者,倒不如把他看作是一个政 治学者,他是以政治学的视角开始了对传播学术领域的一系列研究, 并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9年,小拉斯韦尔的叔叔送给他一本弗洛伊德在克拉克大学的演讲集,因此开始了拉斯韦尔长达一生的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理智兴 趣,更确切地说是研究个性在政治中的作用。而此时,拉斯韦尔才刚 刚7岁。

没错,哈罗德·拉斯韦尔是个早熟的孩子,1918年,16岁的拉斯 韦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一名大学生,四年之后,二十岁的 他开始了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的课程的学习,1926年,年轻的拉斯 韦尔博士毕业。而他的完成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 较早以内容分析的研究范式来研究“政治宣传”的成果。 这里介绍一下,传播学上的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内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以确定与计算内容的关键单元(key unit) 及其方法论基础而讯息中显性内容的出现频率所做的分析。它注重其 方法的客观性与可重复性,让观察实验法的资料本身来解释自己,从 而同更具阐述性的内容研究方法形成对照。它针对的是统计学上的构 成样本。 1927年,他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助理教授。 1930年,他发表了《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标志着将精神分析理论首次主要用于分析政治领袖,创建了政治心理学领域。 1936年,他继续着在政治学领域的不断研究和不断写作,成果卓著,被提长为芝加哥大学的终身副教授。 1938年,传闻拉斯韦尔与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饮斯产生矛盾,准备与沙利文和萨丕尔合作在华盛顿建立一个精神病学、文化和政治学的研究所,一个基金会的准备资助他们,然而,当拉斯韦尔毅然从芝加哥大学辞职后,基金会却撤回了对他们的财政支持。拉斯韦尔没了着落。最要命的是在印第安纳州的一条结了冰的公路上,载有拉斯韦尔的所有个人物件、文章和资料的两辆卡车打滑,翻倒并燃烧起来,他的思想记录因此被消灭的干干净净。这次变故结束了他的政治学生涯。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

大众传媒心理学教程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教程将介绍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传媒心理学提高传媒内容的质量,以及如何培养传媒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1.大众传媒心理学基本概念 大众传媒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传媒内容、传媒形式、传媒传播过程以及受众的心理特征等方面。大众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传媒内容:指的是大众传媒所传达的信息、观点和价值观。传媒内容可以分为新闻、娱乐、广告等类型。 传媒形式:指的是大众传媒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手段,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受众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心理影响:指的是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的作用,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

大众传媒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和观点,影响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观念。例如,新闻报道可以改变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广告可以塑造人们的消费观念。 情感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和价值观。例如,电影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电视剧可以塑造人们的情感态度。 行为影响:大众传媒通过传递行为模式和规范,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例如,综艺节目可以引导人们的娱乐方式,教育节目可以培养人们的学习习惯。 3.提高传媒内容质量的策略 为了提高传媒内容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传媒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注重传媒内容的真实性:确保传媒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假信息和误导性报道。 增加传媒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丰富多样的传媒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强化传媒内容的道德和教育价值:注重传媒内容的道德和教育价值,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传媒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一、论述(35) 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的人本主义是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是一种心理学新思潮,它以“以人为本”为宗旨,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看到了人的心理和人的本质具有的一致性。 我们的社会没有止步于生产时代,而是向大消费时代逐渐发展进步,在大消费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需求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以往所没有的巨大关注度,媒体作为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不仅对这种变化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强化、放大作用。在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里,人作为被传播的对象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这种以人为本渐渐成为媒体的一种社会责任。但是,由于传媒业的剧烈竞争,一些媒体难逃欲望陷阱,在报道中貌似“人本主义”,实则挂羊头卖狗肉,过度强调被报道人物的某一方面,忽略了人的基本需要。违背了“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背离了新闻传播的本意和精神。“伪人本主义”不仅欺骗和伤害受众,还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更有甚者,威胁社会安稳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建议如下: 1、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没有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新

闻就没有存在性可言。以煽动受众情绪,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夸大、歪曲、捏造新闻事实的报道不但会误导受众,还使媒体自己失去公信力,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2012年11月17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今日早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女兵学习十八大的照片,后经查实改版整版的是苹果手机广告,是摆拍的虚拟新闻。“如此摆拍”会登在头版头条由此可见媒体对新闻图片真实性要求懵然无知,误导和伤害受众的同时也伤害了媒体的形象。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是防止“伪人本主义”的基础。 2、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遵循客观事实,单凭主观臆想,追求新闻效应,炒作新闻的做法都会离“伪人本主义”越来越近。例如,2007年7月15日,江西省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情缘”栏目播发专题节目《为什么这样对她》,报道中六岁的丁香小慧在病床上狂吐血,身上多处淤血青紫。在镜头里,小孩说,身上的伤是后妈打的。在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下,“史上最恶毒后妈虐童事件”被广泛传播。但是,医院对小慧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发现小孩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症,身上的伤并非后妈虐待所致。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媒体对该后妈的报道有失客观,对小孩的后妈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新闻真相终于大白,小慧的后妈得到了平反。但是,这则虚假新闻给小孩家庭带来了伤害,同时也伤害了社会大众的感情,媒体的信誉也遭受了损失。所以,媒体在介入时间报道中应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坚持公平,公正。 3、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媒介“舞台”要以百姓唱主角。

大众传播与受众心理探析

大众传播与受众心理探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逐渐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还是互联网,都在向人们传递大量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而如何有效地传播信息,使之在受众中产生积极的反响,已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大众传播与受众心理的关系,探析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反馈的心理过程。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与形式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思想、文化等,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呈现出多种形式,包括电视、广播、出版、互联网等。每种传播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劣,但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递效果。 二、受众心理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受众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传递给他们的各种信息时,是如何接受、理解和反馈的。受众的接受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情感体验等都会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方式。因此,了解受众心理对于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和传递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受众接受信息,需要先经过注意、选择、解码、记忆、理解、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过程。

1.注意:受众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首先需要从中筛选出 自己感兴趣或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注意机制。受众主要通过注意的方式将特定的信息筛选出来。 2.选择:在经过了广泛的注意之后,受众需要进一步选择 哪些信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选择机制。受众往往会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饮食偏好等,进行选择。 3.解析:选择完成之后,受众需要对信息进行解码,即将 语言和图像等信息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内容,这就是解析机制。受众需要在理解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背景,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4.记忆:解析完成之后,受众需要对信息进行记忆,这是 将信息永久保留在头脑中的机制。受众可以通过记忆来巩固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并随时使用。 5.理解:记忆完成之后,受众需要对信息进行理解,这就 是获取信息的真正意义和含义,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的机制。 6.评价:在完成对信息的分析和理解后,受众会对信息进 行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是受众反馈信息的机制,对于大众传播的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受众心理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以上介绍了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都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注意和选择阶段决定了信息是否被受众接受和被关注的 程度,受众的兴趣或偏好往往会影响到其关注的内容。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 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内容: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传播过程的特点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传媒心理学

传媒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12公关2班张玉涛120306227 一、媒介素养 1、含义: 1992 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2、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 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传播学》课件讲义2传播模式与传播要素分析

第二章传播与传播要素分析 第一节传播要素和类型 1.人类传播的演变(从传播的演进看传播要素和类型)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条件之一。传播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应的。可以说,一部人类传播史,就等于是社会文明史。如果从人的行为发展环境、传播能力、符号体系、传播媒介以及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人类传播的演进基本上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符号和信息时代(动物与人)、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这种演进的原因在于历次的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36-42页)。而每一次的传播革命都使我们更清晰地准确捕捉传播种种。比如,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也是猿与人的分界线。语言的作用,使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出现交往互动,也使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类的交往成为现实。同时,语言从行为到心理对人类进行全面“武装”,使人类在与其它物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加速进化的“核能”。据考古发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最先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竟奇怪地绝种了,而后起的克罗马农人却成了人类最直接的祖先。为什么?前者没有语言,后者创造了语言,是语言拯救和帮助了克罗马农人。人类从此脱离了动物和信号传播樊篱,踏上了人类的语言传播大道。某种意义上,人类的语言就是人类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语言传播的作用还在于促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决定社会的完型存在。比如,文字的产生及其应用,一方面引导人类由“野蛮时代”迈步进入“文明时代”,另一方面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语言传播的真正超越(文字起源于图画。约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在古埃及和中国大地上最先出现了“图画文字”和“形字文字”,——一画一字,一字一意,几个画合在一起则构成一个故事化事件。西洋文字像音乐,中国文字像图画);再比如,因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书。 比如,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变,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分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将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省钱、省力的空中通道。——信息借助电波线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出国过境无须“签证”,不要护照,特别是广播、电视一旦插上卫星传播的翅膀,就不是以往意义的大众传播,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是全球传播了。——电子传播是“在没有识字需要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超越识字障碍,踏入大众传播的一个方法。(罗杰斯 88页)比如网络传播,可把各种数据和文字、图示、动画、音乐、语言、图象、电影和视频信息显示在电脑上,并以此互动。网络传播与印刷、电子传播相比,不同在于,它是在电话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除了兼有印刷、电子网络的特点外,还具备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网络传播中的人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寻找信息,追逐信息,向资料库、电子图书馆、信息中心索要信息。 显然可见:1)无论哪种传播阶段,发生什么传播革命,传播要素一般都有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反馈;2)传播要素中尤其是媒介的变化,可视为每次传播革命的突破点。 传播媒介的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