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财经《会计》第六章答案-无形资产

高顿财经《会计》第六章答案-无形资产
高顿财经《会计》第六章答案-无形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1、题目解析:

(1)B

本题考点出自2013年CPA 《会计》教材p94,类似考点在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也有涉及。此处应该采用“现值”计量属性。

1500×(P/A,8%,3)=1500×2.5771=3865.65 借:无形资产 3865.65 未确认融资费用 634.35 贷:长期应付款 4500

(2)D

2011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3865.65×8%=309.2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09.25

2011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634.35-309.25=325.1万元

(3)C

2012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3865.65×(1+8%)-1500]×8%=213.9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13.99

2012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634.35-309.25-213.99=111.11万元 根据2013年CPA《会计》教材p217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报表层面)=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账簿层面)-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1500-111.11

=1388.89

(4)B

2011年无形资产摊销3865.65÷5=773.13

2011年年末账面价值=3865.65×4/5=3092.52万元>可收回金额2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92.52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92.52

2012年无形资产摊销=2800÷4=700

2012年年末账面价值=2800×3/4=2100万元<可收回金额220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减值 2013年无形资产摊销=2100÷3=700万元

t

1

2

3

本题考点出自2013年CPA《会计》教材p100

2012年

(1)发生研发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

累计折旧 100

(2)年末

借:管理费用 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2013年

(1)发生研发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70

——资本化支出 6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300

累计折旧 120+350

(2)年末

借:管理费用 27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70

(3)无形资产研发完毕时

借:无形资产 65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50

3、题目解析:C

本题中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为6年,考点出自2013年CPA《会计》教材p101

本题中无形资产的残值为300×40%=120万元,考点出自2013年CPA《会计》教材p103 因此未来6年中甲公司该项非专利技术的摊销总额=300×60%=180万元

2013年甲公司该项非专利技术的摊销额为180/6/2=15万元

4、题目解析:ACD

选项B,每年年末需要对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果需要可以变更。具体见2013年CPA《会计》教材p102

选项E,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去向只有一种:出售。所以其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参考2013年CPA《会计》教材p87

(1)2010年1月1日

1000+1000×(P/A,8%,4)=1000+1000×3.3121=4312.1万元 借:无形资产 4312.1 未确认融资费用 687.9 贷:长期应付款 4000

银行存款 1000

(2)本题考点:持有待售无形资产

月摊销金额=4312.1/10/12=35.93万元

2012年1月末该项专利权的账面价值=4312.1-35.93×25=3413.85万元 由于3413.85<1738.72+2000,因此此时无形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2010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4000-687.9)×8%=264.9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64.97

2011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4000-687.9)×(1+8%)-1000]×8%

=2577.07×8% =206.1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06.17 2012年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2577.07×(1+8%)-1000]×8%=142.66万元

2012年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142.66/12=11.89万元 2012年2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738.72 长期应付款 2000

累计摊销 35.93×25=898.25 贷:无形资产 4312.1

未确认融资费用 687.9-264.97-206.17-11.89=204.87 营业外收入

120

拓展:如果将资料1中的所有业务时间顺延一个月,则答案如何?(课堂讨论)

t 0 1 2 3 4

(3)

2010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借:管理费用 5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

2011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资本化支出 1100

贷:银行存款 1500

借:管理费用 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借:无形资产 11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100

借:生产成本 1100/10×3/12=27.5

贷:累计摊销 27.5

2012年(考点:持有待售)

借:生产成本 1100/10×9/12=82.5

贷:累计摊销 82.5

2012年9月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100-27.5-82.5=990万元>800万元(可收回金额) 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发生减值19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90

6、题目解析:

(1)2011年末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为3600万元

筛选标准:“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

(2)2011年无形资产减值测试的原则是“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故此发生减值4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0

(3)本题不是“持有待售无形资产”考点,在出售前继续摊销

2012年1-2月摊销金额=3600/10×2/12=60

借:银行存款 3200

累计摊销 2000+6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0

营业外支出 500

贷:无形资产 6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60

高顿财经《会计》第六章答案-无形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1、题目解析: (1)B 本题考点出自2013年CPA 《会计》教材p94,类似考点在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也有涉及。此处应该采用“现值”计量属性。 1500×(P/A,8%,3)=1500×2.5771=3865.65 借:无形资产 3865.65 未确认融资费用 634.35 贷:长期应付款 4500 (2)D 2011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3865.65×8%=309.2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09.25 2011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634.35-309.25=325.1万元 (3)C 2012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录 借:财务费用 [3865.65×(1+8%)-1500]×8%=213.9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13.99 2012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634.35-309.25-213.99=111.11万元 根据2013年CPA《会计》教材p217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报表层面)=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账簿层面)-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1500-111.11 =1388.89 (4)B 2011年无形资产摊销3865.65÷5=773.13 2011年年末账面价值=3865.65×4/5=3092.52万元>可收回金额28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92.52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92.52 2012年无形资产摊销=2800÷4=700 2012年年末账面价值=2800×3/4=2100万元<可收回金额220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减值 2013年无形资产摊销=2100÷3=700万元 t 1 2 3

政府采购管理处财政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政府采购管理处财政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内部管理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依据《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市级财政监督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明确政府采购财政管理业务的具体流程,对风险点进行识别、控制和防范,对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责任进行确认和追究。 第三条政府采购管理包括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计划以及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的管理。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政府采购财政业务的管理与控制。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政府采购管理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管理规章制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经市政府授权拟订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审批政府采购方式;对代理政府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备案;考核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业绩;负责政府采购信息的统计和发布工作;组织政府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政府采购代

理机构从业人员岗位要求;审核进入市级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建立和管理市级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和专家库;监督检查市级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受理市级政府采购投诉事宜并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 (一)综合岗位 经市政府授权拟订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负责政府采购专家库管理;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监管;政府采购信息化及网络管理;市级定点采购和协议供货方案的审核、监管;对代理政府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备案;政府采购业务培训;政府采购文件档案保管整理工作。 (二)资金计划岗位 负责审核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审核政府采购方式变更申请;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及分析;对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监管岗位 负责对全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对采购人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的监管;依法受理政府采购投诉及对政府采购中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三章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控制

超赞的CFA复习笔记五——出自高顿财经CFA

bond indenture债券契约:negative covenants反向约定:包括资产出售限制、资产negative pledge负质押(不能将同一资产质押)、额外借贷限制等。affirmative covenants正面约束:包括保持一定的财务比例、定期偿付本金和利息等。 straight bond直接债券(无期权)。 zero-coupon bonds无息债券:不定期支付利息,而是折价发行的方式支付。有时又叫存折价债券。 step-up notes步升票据:票息率随着时间以特定速率上升。 deferred-coupon bonds递延票息债券:首期票息递延支付,并到一定时间lump sum一笔偿付。之后票息正常支付。 浮动利率债券:基于特定利率或指数。 inverse floater逆浮动利率:参考利率涨,票息率反跌。反之亦然。 inflation indexed bonds通胀指数债券:基于通胀的债券。 cap帽子:上限 floor地板:下限 collar领子:上下限都有。 债券应计利息:卖出者在两个计期之间卖出债券,则卖出者可获得卖出前的所有计期利息,买方将视其为应付。即买家支付clean price净价+ 应计利息 cum coupon附带票息:交易时将下一期的票息一起交易。不带下一期的利息叫做ex-coupon 绝大多数的coupon treasury bonds票息国债和公司债都是非摊销的。即只有到期才支付利息。这种结构又叫做bullet bond子弹债券或者子弹到期。 amortizing securities摊销债券:在债券周期中分别偿付利息和本金。 prepayment options先付选择权:债券发行者或者借贷方有权加速本金偿付。 call provision召回条款:一般有一定锁定期,锁定期内无法召回。并可在契约中设定数个可召回点,并且召回价格越来越低(因为支付利息了)。 nonrefundable bonds禁止重建债券:不允许使用债券的召回所得款项用于发行更低票息的债券。 sinking fund provisions偿债基金条款:在债券的生命周期中通过一系列支付偿还本金。可以通过现金支付,或者通过发行者在市场上买回同样价格的债券,并发给trustee受托人。security owner options债券所有者选择权:1.conversion option转股权。2.put provisions出售条款。3.floors最低票息率:用于浮动利率债券。 债券发行者选择权:1.call provision召回条款。2.prepayment options先付选择权。3.accelerated sinking fund provisions加速偿债基金条款:允许超过一定限度的偿债基金。4.caps浮动利率上限。 margin buying保证金购买:通过向经纪人或银行借款来购买债券,这些债券本身作为抵押品。 回购协议:出售一项债券,并约定一定期限后购回。购回价格大于卖出价格。之间的利差隐含利率叫做repo rate回购利率。该利率是年化利率。 1天回购叫做overnight repo。长期的叫做term repo。通常比保证金借贷利率低。美国联邦储备局没有对回购金融规范。并且回购在破产发生时会更好。因为借贷者有义务要购回,而不像保证金借贷那样只是声称(偿债优先等级不同)。 债券风险:1.interest rate risk利率风险,又叫做久期风险。2.yield curve risk收益率曲线风险:债券组合对于利率的变化不是平行的。3.call risk召回风险。4.prepayment risk先付风险。 5.reinvestment risk再投资风险。 6.credit risk信用风险。 7.liquidity risk流动性风险。 8.exchange-rate risk货币汇率风险。9.inflation risk通胀风险。10.volatility risk波动风险:含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能整天整日显示出自强不息的行为状态,是因为到晚间,也要保持戒慎,即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要把过错带进第二天。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因此,为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下称“《评价指引》”)。 《评价指引》第二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报告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需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报告,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公布于众,树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自己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事实上,在有关政府部门,比如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政府部门实施企业内控监督检查有其自身的做法和特点,但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大多涉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以及重要业务事项管控的有效性等。实施企业内控自我评价,能够通过自查及早排查风险、发现问题,并积极整改,有利于在配合政府监管中赢得主动,并借助政府监管成果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实施和评价工作,促进自我评价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 所谓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其中,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应当着重考

超赞的CFA复习笔记 出自高顿财经CFA

IASB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report财报的概念性框架:提供关于财报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对当前或潜在投资者、借贷人、债权人在作出对财报主体投资决定时非常有用。这些决定包括:购买、出售、或者持有权益和债 务 the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综合收入表:报告除权益所有者相互交易外的所有equity changes权益变动。 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报告一个公司在一定期限的financial performance 财务表现。 IFRS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可以作为comprehensive income的一部分独立报告也可以将income statement 和 comprehensive income分开。 GAAP的公司可以类似处理,但他们可以将comprehensinve income 作为shareholders'equity的一部分来报告。 footnotes附注:1.讨论基于什么原因给出利润表包含的会计期间和包含的综合实体(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跨度)。2.给出accounting method会计方法、assumption 假设estimates used by management管理的估计。3.给出一些额外的信息如:business acquisition业务收购、disposal处置、legal action法律活动,雇员福利计划contigencies偶然性和commitments承诺,4.重要客户关联交易,segments of the firm公司的分布。 SEC要求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D&A)管理者报告讨论重大事项和不确定因素的trends and identify趋势和确认,这些事项和因素影响到了企业的流动性、资本来源、经营结果。 MD&A必须讨论:

内控管理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事求是、量入为出。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做到不遗漏、不隐瞒。包括:财政拨款收入、罚没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同时各项开支严格执行制度和标准,防止出现财务收支的盲目性。 二、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急需处理的事关全局的支出事项。既要体现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实际,确保收支平衡。 三、统筹兼顾,不能出现赤字预算和寅吃卯粮的现象,做到当年收支保持平衡并留有一定的结余;同时,在确保重点支出的情况下,统筹兼顾,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发挥职能效应,保证经费,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 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 和标准,逐项核定。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发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则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五、建立健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不断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各项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擅自提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

2019年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站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要求,以及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财政内控工作,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查找、梳理、评估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财政工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达到以下目标: 1、严肃行政纪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履行财政职能。

2、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合法合规。 3、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4、预决算报告和相关报告、工作记录和其他管理信息真实完整。 三、工作内容 各部室要按照以下的内容,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1、是查找本单位风险并定级、完善工作流程、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制订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办法和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完善人事管理、资产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切实推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一是结合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将基本制度和相应办法提出的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中,通过授权控制和流程控制防范业务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态化。 3、是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内控专题培训,增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员队伍素质,切实推动财政系统内控机制落实。 4、是组织内控有效性专项检查和考核评价,督促各部

最新超赞的CFA复习笔记(三)——出自高顿财经CFA

IASB con 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 cial report 财报的概念性框架:提供关于财报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对当前或潜在投资者、借贷人、债权人在作出对财报主体投资决定时非常有用。这些决定包括:购买、出售、或者持有权益和债务 the stateme nt of comprehe nsive in come综合收入表:报告除权益所有者相互交易外的所有equity cha nges 权益变动。 in come stateme nt利润表:报告一个公司在一定期限的financial performa nee 财务表现。 IFRS other comprehe nsive in come 可以作为comprehe nsive in come 的一部分独立报告也可以将in come stateme nt 禾口comprehe nsive in come 分开。 GAAP的公司可以类似处理,但他们可以将comprehe nsi nve in come作为shareholders'equity 的一部分来报告。 foot notes附注:1.讨论基于什么原因给出利润表包含的会计期间和包含的综合实体(为什么 是这个时间跨度)。2.给出accounting method 会计方法、assumption 假设estimates used by man ageme nt管理的估计。3.给出一些额外的信息如:bus in ess acquisitio n业务收购、disposal 处置、legal action法律活动,雇员福利计划contigencies偶然性和commitments承诺,4.重要客户关联交易,segments of the firm公司的分布。 SEC要求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D&A)管理者报告讨论重大事项和不确定因素的trends and identify趋势和确认,这些事项和因素影响到了企业的流动性、资本来源、经 营结果。 MD&A必须讨论: 1.通胀和价格变动产生的效果if material 2.off balanee sheet obligations 表外义务、contractual obligations 合同义务,如:购买协议 3. 需要管理者作出重大调整的会计政策 4. forward-looking expenditures and divestitures 前瞻的支出和资产剥离 auditor op in io n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独立性。一个reaso nable assura nee合理的确认:财务报表没有材料错误。审计人员需要确认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会计政策实施。如果有期间未 按照连续的会计方法进行,则必须说明解释。 审计意见:unqualified无保留意见、qualified opinion 保留意见、adverse opinion否定意见、disclaimer of opinion 不发表意见。 如果发现有材料丢失,但不知道数量。审计员的opinion还应当包括解释章节。 proxy stateme nts代表报告:当需要权益所有者投票时,发送给权益者。 财务报表分析步骤: 1.陈述目标和内容。 2.收集数据。 3.处理数据。 4.分析和解释数据。 5.报告结论或推荐。 6.更新分析。assets=liabilities + owners ' equity =liabilities + con tributed capital + ending reta ined earnings " =liabilities + con tributed capital + begi nning reta ined earnings + revenue -expe nses +divide nds" sta ndard-setti ng bodies标准制定组织:由会计师、审计师组成的制定财务标准的专业组织。regulatory authorities规范监控部门:拥有实行财务标准法律权利的govenment agencies政府代理部门 标准制定组织的特征:1.保持高度专业的标准。 2.有足够的权利、资源和compete ncies竞争力完成这项任务。3.有明确、一致的标准制定程序。 4.由合理的框架指导 5.即使寻求权益所 有者支持,仍然保持独立性。 6.不被特殊利益折服。7.决策基于公众利益。

国家财政部:内控规范要做好,管理会计很重要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e3723628.html, 国家财政部:内控规范要做好,管理会计很重要 管理会计CMA 中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是各级财政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密切合作,共同把内控规范的实施工作抓实抓好,努力打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升级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四点:(一)加强对实施内控规范的组织领导财政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将落实内控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内控规范实施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到位。 “打铁还需自身硬”。财政部门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照自己,带头执行好内控规范。 (二)抓好内控规范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内控规范的统一要求,结合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重点关注本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重大风险。要抓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定期开展内控自我评价等重要环节,把内控规范的各项制度要求逐项落实到位。 (三)相关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强指导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建立内控规范实施协调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审计等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规范进行指导,共同监督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内控规范的执行工作。 (四)注重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要着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尽快让内部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行政事业单位形成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的风气,为贯彻实施内控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积极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的积极性,实施全方位的培训。培训内容务必紧贴实务,重在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实务操作,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来源:中国财经报 《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能整天整日显示出自强不息的行为状态,是因为到晚间,也要保持戒慎,即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要把过错带进第二天。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因此,为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下称“《评价指引》”)。 《评价指引》第二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报告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需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报告,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公布于众,树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自己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事实上,在有关政府部门,比如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政府部门实施企业内控监督检查有其自身的做法

高顿财经《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作业

全心致力于注册会计师教育
高顿财经 CPA:https://www.360docs.net/doc/0e3723628.html,
第二十六章 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郁刚
一、单选题 1、甲公司 2014 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40 000 万元,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股数 28 000 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14 年 1 月 1 日,公司按面值发行 20 000 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 100 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 3%,利息自发行 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 12 月 31 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 12 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 12 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 格为每股 12.5 元,即每 100 元债券可转换为 8 股面值为 1 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 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假设不具备转换选择权的类似债 券的市场年利率为 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2014 年 1 月 1 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万元。 A.18 910.70 B.17 276.75 C.18 392.40 D.20 000 (2)甲公司 2014 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A.1.50 B.1.43 (3)甲公司 2014 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A.1.35 B.1.43 )元/股。 C.1.40 )元/股。 C.0.44
D.1.35
D.1.38
2、某上市公司 2013 年 1 月 1 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 50000 万股,2013 年 4 月 1 日按 市价新发行普通股 10000 万股。2014 年 7 月 1 日分派股票股利,以 2013 年 12 月 31 日总股 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送 3 股。2014 年度和 2013 年度净利润分别为 56000 万元和 45000 万元。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每股收益列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一个期间列示了稀释每股收益,那么所有的列报期间均应当列示稀释每股收 益,即使其金额与基本每股收益相等 B.不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 C.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 股收益 D.所有企业均应在利润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该上市公司 2014 年度利润表中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A.0.72 元/股 B.0.81 元/股 C.1.05 元/股 ) 。 D.0.58 元/股
(3)该上市公司 2014 年度比较利润表中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 。 A.0.78 元/股 B.0.80 元/股 C.0.60 元/股 D.0.75 元/股
学员专属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0e3723628.html,
答疑邮箱:cpa@https://www.360docs.net/doc/0e3723628.html,
学习服务:021-********
-1-

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制定发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成并有效实施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也是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宏观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微观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企业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利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内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崇尚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控文化,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奠定良好的

环境基础;二是着力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的内控规范培训,重点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将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三是着力做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四是着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内部控制建设所依据的规范、内部控制审计所遵循的准则及注册会计师相关业务监管要求等方面,建立互认机制,切实降低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成本。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战略、董事会职责、风险评估、员工薪酬、诚实守信、受托责任和审计等问题设定了良好实务标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防范经营和管理风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发现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 - 1 -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二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第三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四篇:内部控制制度研究第五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二、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工作,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子系统。 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不仅包括狭义的会计控制,还包括资产控制和为保护财产安全而实施的内部牵制。同时,各单位都要把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单位管理的一种手段。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之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此时,正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展的萌芽期,为以后企业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逐渐引起了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关注。直到19世纪末,审计人员在改进审计方法的探索中,才开始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1934年,第一次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阎金锷、陈关亭,1998)。此时,内部控制开始迅猛发展,并不断完善。 1992年,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进入成熟及稳定期,内部会计控制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非常著名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也称coso报告。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张宜霞,xx)。coso报告的发布成为企业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的依据和前提。 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根据《 * 会计法》、《 * 预算法》、《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范、安全、高效”的要求,结合我市财政管理的特点,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财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 效率,减少和消除财政管理风险,保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规范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官方解读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20〕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20〕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2020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20〕3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2020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2012年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20年财政部牵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以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在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的改革任务和要求,2020年以来,财政部对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根据《指导意见》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向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了解内控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基础性评价、课题研究、专家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问:《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发布的过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发布,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2020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启动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20年上半年,课题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总体要求、报告机制及形式等内容。 二是调研阶段。通过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有关经验做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议意见等,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

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巩固财政改革成果,按照“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结合县级财政管理特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实现财政管理目标,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制度体系。 第三条建立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四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坚持立足实际,逐步健全和持续改进原则。 第五条本规范适用于局内部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 第六条局长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负责。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七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主要用于规范财政业务行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八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逐步涵盖财政部门内部各项财政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健点,制定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原则落实到财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九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约束财政内部涉及财政业务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拥有超越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力。 第十条财政内部控制应坚持与“金财工程”和岗位责任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共同实施。 第十一条根据财政业务风险可控性及容忍度,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流程控制和风险控制两类制度。流程控制类制度重点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并明确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风险控制类制度应在流程控制基础上,重点控制财政业务的主要风险点,明确控制标准、控制措施及责任科室。 第十二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财政部门内部涉及财政业务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运转高效。 第三章基本内容 第十三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由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财政监督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四个部分组成。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决策,按照法定项目和程序,组织和分配预算资金的活动,包括预算编制管理和预算指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编制草案,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财政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范、安全、高效”的要求,结合我市财政管理的特点,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财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和消除财政管理风险,保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规范运行,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由业务部门内部控制、业务部门之间关联控制、考核监督部门专职控制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内部管理机制。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张家港市财政局内部各项业务管理活动。 第四条各镇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规定。 第五条局长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 第六条建立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通过修订、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形成岗位职责明确、纵向直接控制、横向互相牵

制、内部循环约束、运转高效顺畅、监督制衡有力的运行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七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符合单位财政业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第八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约束财政部门内部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力。 第九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涵盖财政内部涉及财政管理的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十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保证财政内部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十一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十二条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综合考虑相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措施、信息沟通和反馈、监督和评价等因素。 (一)控制环境:主要包括财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和激励机制;领导班子的权责分配、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领导风格;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诚信理念和道德价值观念。

超赞的CFA复习笔记(三)——出自高顿财经CFA

the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综合收入表:报告除权益所有者相互交易外的所有equity changes权益变动。 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报告一个公司在一定期限的financial performance财务表现。IFRS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可以作为comprehensive income的一部分独立报告也可以将income statement 和 comprehensive income分开。 GAAP的公司可以类似处理,但他们可以将comprehensinve income 作为shareholders'equity的一部分来报告。 footnotes附注:1.讨论基于什么原因给出利润表包含的会计期间和包含的综合实体(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跨度)。2.给出accounting method会计方法、assumption假设estimates used by management管理的估计。3.给出一些额外的信息如:business acquisition业务收购、disposal处置、legal action法律活动,雇员福利计划contigencies偶然性和commitments 承诺,4.重要客户关联交易,segments of the firm公司的分布。 SEC要求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D&A)管理者报告讨论重大事项和不确定因素的trends and identify趋势和确认,这些事项和因素影响到了企业的流动性、资本来源、经营结果。 MD&A必须讨论: 1.通胀和价格变动产生的效果if material balance sheet obligations表外义务、contractual obligations合同义务,如:购买协议 3.需要管理者作出重大调整的会计政策 expenditures and divestitures前瞻的支出和资产剥离 auditor opinion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独立性。一个reasonable assurance合理的确认:财务报表没有材料错误。审计人员需要确认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会计政策实施。如果有期间未按照连续的会计方法进行,则必须说明解释。 审计意见:unqualified无保留意见、qualified opinion保留意见、adverse opinion否定意见、disclaimer of opinion不发表意见。 如果发现有材料丢失,但不知道数量。审计员的opinion还应当包括解释章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