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树库综述 - 当代语言学

汉语树库综述 - 当代语言学
汉语树库综述 - 当代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第11卷2009年第1期47-55页,北京

汉语树库综述

王跃龙姬东鸿武汉大学

提要 树库作为一种经过了结构标注的语料库,对于语料库方法的语言学研究及其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汉语树库建设的主要情况,包括国内外几个比较重要的汉语树库的建设过程和主要特点,对目前汉语树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今后的汉语树库建设作出展望。

关键词 树库汉语树库

1.树库定义

随着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基于规则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使用统计学的方法从真实语料中获取自然语言的数据,因此语料库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往往经过不同层次的加工,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语言信息,可以使获取的语言规律更加客观和准确。

树库(treebank )就是一种经过了结构标注的语料库。一般来说,一个句子虽然表面上呈现词语的线性排列,其内部的成分组织是存在一定层次结构的。这种层次结构通常用“树”这种形式工具来表示。如果考虑歧义,那么一个句子可能对应多棵树。大量句子以及其对应的树结构的集合就构成树库。

树库作为包含语言结构信息的语言资源,其作用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可为基于统计的自动句法分析器提供必要的训练数据和统一的测评平台;其次,它能为汉语句法学研究提供真实文本标注素材,便于语言学家从中总结语言规则和规律;第三,它是进一步进行句子内部的词语义项和语义关系标注的基础。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或者已经初步建立起自己语言的树库。例如,英语的树库有英国的Lancaster 2Leeds 树库①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U 2Penn 树库②;德语的树库有NEGRA 树库③和TI GER 树库④;捷克语有P DT 树库⑤;西班牙语有UAM 树库⑥;汉语的树库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U 2Penn 汉语树库⑦和中国台北中研院的Sinica 汉语树库⑧等。

7

4本刊网址:htt p://www .ddyyx .com ①

⑧htt p://cl w ww .essex .ac .uk /w3c /cor pus_ling/content/cor pora /list/p rivate /LOB /l ob .ht m l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www .cis .upenn .edu /~treebank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www .coli .uni 2saarland .de /p r ojects/sfb378/negra 2cor pus/negra 2cor pus .ht m l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www .i m s .uni 2stuttgart .de /p r ojekte /TI GER /TI GERCor pus/(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ufal .mff .cuni .cz/pdt/index .ht m l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www .lllf .ua m.es/~sandoval/UAMTreebank .ht m l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www .cis .upenn .edu /~chinese /ctb .ht m l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htt p://turing .iis .sinica .edu .t w /treesearch /(点击日:2006年12月1日)

2.树库的类型

根据所描述结构的不同,树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短语结构树库和依存结构树库。短语结构树库一般采用句子的结构成分描述句子的结构。典型的有英国的Lancaster 2Leeds 树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U 2Penn 树库。

采用短语结构描述的原因有:

(1)短语结构树可以表示句子较全面的句法信息,包括从词、短语到句子的句法单位、词性;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和同现;短语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分类等,都可以在短语结构树中得以体现。图1⑨是宾州汉语树库中的一个例子

图1 短语结构树举例

图1中包括丰富的语言信息。NR,NN ,CC,VV 表明的是各个词的词性,分别为专有名词、普通名词、连词和动词。NP,VP 分别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2P N ,2S BJ,2HLN 则是功能的标记,是用来补充层次表示的,表示不同的语法角色。2P N 表示专有名词,S BJ 表示句子主语,2HLN 则表示这是本句的标题。这个句子第一层可以分为NP 和VP 两个部分,NP 又可以再分为NP 1和NP 2两部分。NP 1由NR 1和NR 2组成;NP 2分为NN 1,CC,NN 2,NN 3四个部分。这棵树中的节点I P,NP,VP 为非终极节点;NR,NN ,CC,VV 为终极节点。所有这些信息的标注将为计算机自动习得语言规则和人们分析语言提供基础材料。

(2)采用短语结构可以有效地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首先,语言学界在短语结构分析方面,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运用到树库的标注体系中;其次,计算语言学界在自动层次分析方面,也开发了许多自动句法分析器和句法知识自动获取工具,这些工具可以为树库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周强2004:3)。

(3)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树结构可以转换为骨架分析树和依存关系树等。同时,也可从树库中自动提取基本短语和语法功能的标注信息,建立现有的句法树标注体系与汉语部分分析体系的内在联系,扩大目前树库语料的应用范围(周强2004:4)。

(4)短语结构语法体系下多年来的研究与教学,已形成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库,可以较容易地找到树库校对人员,不需要经过大量培训就可以胜任校对任务。这可以大大降低大规模树库的开发费用(周强2004:3)。

84当代语言学

⑨参见宾州树库4.0版。

依存结构树库是根据句子的依存结构而建立的树库。依存结构描述的是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直接的句法关系,相应的树结构也称为依存树。依存结构树库包括布拉格的依存树库P DT,中国台北中研院的汉语树库等。图2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汉语依存树库中的一个例子。

与上年同期相比,海上油田的年产能力增加了五十万吨。

图2 依存树举例

“增加”是全句的中心词,具有四个向下的依存关系,分别为ADV(状中关系),S BJ(主语关系),MT(语态的关系),OBJ(宾语关系)。即“相比”和“增加”之间是状中关系,“能力”和“增加”之间是主语关系,“了”和“增加”之间是语态关系,“吨”和“增加”之间是宾语关系。这四个部分之间是水平同现的关系,各个部分又分别有自己所支配的词语。例如作为主语的“能力”向下又有两个依存的词语“的”和“年产”,分别为DE(“的”字结构)和ATT(修饰关系)。“的”又有“油田”以DE依存于“的”,“海上”以ATT依存于“油田”。“能力、的、油田、海上”这四个词语之间是垂直同现的关系。

采用依存结构描述的原因有:(1)依存树不存在短语节点,每个节点都与句子中一个确定的词对应,即不存在非终结(non2ter m inal)节点。词的语法范畴等特征可作为附加信息标于同一个节点上。因此,依存树是一种多标记的语言模型(刘海涛1997:90);(2)依存结构刻划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垂直同现约束和水平同现约束关系等(刘海涛1997:92)。反映了自然语言中句子成分之间的不对称关系;(3)依存结构中的节点数比短语结构所用的节点数要少。也就是说,使用依存分析可以节省分析树所占的存储空间。这对大规模树库的开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周明、黄昌宁1993:39);(4)短语结构分析无法直接表达句子结构中的中心词及其作用,而依存结构分析突出了中心词的地位,这有助于进一步的语义分析(刘海涛1997:90);(5)依存结构注重语言成分之间的外部联系,强调了各成分之间存在的功能关系,所以较容易将依存关系影射为相应的语义表示,方便了今后要进行的语义分析(周明、黄昌宁1993:40)。图2中的S BJ对应的语义角色是主题(the me)即描写表述的对象, OBJ对应的语义角色是述题(rhe me)。依存树的表示和语义网络表示之间“存在着一种较为简单的对应关系”(周明、黄昌宁1993:40)。

94 2009年第1期

3.汉语树库

在汉语方面,两个较大的树库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汉语树库(宾州大学汉语树库—CT B)和中国台北“中研院”的Sinica汉语树库。分别可看作是短语结构和依存结构树库的代表。中国大陆在近十年内也构建了几个大型中文树库,这对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3.1宾州大学汉语树库

宾州大学汉语树库(CT B)的目标是建立一个100万词的经过句法标注的语料库。它是基于短语结构的,进行了短语结构、短语功能、空元素、指数的标注。CT B到目前发展至5.0版。从1998年夏开始至2000年秋是第一期工程(110版),完成了10万词的切分、词性标注、句法标注,语料主要来自新华社的文章。2003年春天完成了第二期工程(210和310版),完成了15万新词的标注,在二期工程中加入了香港和台湾的语料,以保证语料的多样性(Xue,et al.2004:2)。2004年春天完成了04版,包括40万词的标注,总66万多汉字。2005年1月发布了5.0版,包括507,222词,824,983汉字,18,782句子。在标注体系上,从CT B—1.0(1998-2002)起,基本上沿用了宾州大学英语树库PT B—2的标注体系。即从最初的PT B—l采用骨架分析思想,形成比较扁平的句法结构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标记,用于标注句子中主要句法成分的语法功能(周强2004:2)。目前的总标注规模为50万词的新闻语料。在CT B的基础上,宾州大学又分别完成了标注谓词论元结构的中文命题库1.0 (Babko2Malaya,et al.2004;Xue and Par mer2003)建设,以及标注了语篇连接的汉语语篇树库(Xue2005)的建设。这将大大促进机器翻译、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等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宾州大学汉语树库的特点有:(1)语料更新速度较快,不断有新语料的补充;(2)加工深度较深。目前已在原来句法树库的基础之上完成了谓词论元结构,包括事件改变、名词指代、意义标注和语篇连接关系的标注等。这对于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信息抽取、问答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3)标注方法、算法上比较先进。例如,宾州树库中把单词切分问题转化为消歧问题,付诸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根据CT B—1的资料,运用最大熵的方法训练一个自动分词器,把词语切分问题转化为标注问题来解决。具体说,根据汉字在词中的出现位置,把每个字标注为LL(左),RR(右),MM(中词),LR(单字词),通过审察前后位置汉字的标注情况来决定哪两个可合为一个词,哪些又是单字词(Xue 2003);(4)标注标准和其他语料库的兼容性较好。比如,“走上来”在别的汉语树库中有的标注为两个词“走/V上来/V”,有的标注为一个复合词“走上来/V”,在宾州大学树库中标注为“(走/V上来/V)/V”(Xia2000:6)。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和其他树库的兼容。

当然,宾州树库的标注仍值得商榷的。比如,运用英语的语法框架来分析汉语,有的时候跟汉语为母语的语感不符。另,标注的颗粒度有时候比较粗,在向依存结构树库转换时就会出错。有的地方的层次还应该细分等。

05当代语言学

3.2中研院汉语树库

中研院汉语树库(Huang,et al.2000;Chen,et al.2003)从1986年起由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词库小组(CKI P)建设。从中央研究院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抽取句子,以信息为本格位语法的表达模式为基本架构,由计算机自动分析成结构树,再加以人工的修正和检验。汉语树库的研究,目前发展至3.0版,包含了6个档案,61,087个中文树图,361,834个词。所选的文章主题包括政治、旅游、财经、社会等,都是从平衡语料库中抽取的。

该汉语树库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提供一个具有句法结构信息的语料作为研究素材,人们可以从这个树库中抽取语法知识,反过来语法知识的抽取与了解又使分析系统功能更趋完善(陈凤仪等1999:1)。

该树库的特点主要有:(1)采用信息为本格位语法的表达模式,兼顾了语法和语义两方面的信息。每一个中文句结构树不仅有语法的结构分析,而且表示出每个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在语义信息方面,不仅仅包含意义,而且包含其支配的论元和可能的修饰成分。在语法信息方面,标注了语法类别和其语法限制(陈凤仪等1999:88);(2)中文句子的语法结构表达采取中心语主导原则(head2driven p rinci p le)。剖析中文句子时,词组类型由中心语決定,并且参照中心语和其他成分所记载的语法和语义信息,表达出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构造和语义角色关系(陈凤仪等1999:89);(3)同时提出了三项辅助原则:词类小而美原则(陈凤仪等1999:93)、由左至右联并原则、扁平原则(陈凤仪等1999:97),为以后的树库建设所借鉴;(4)该树库的标注格式非常类似于TI GER的结合描述框架,差别是用Theta角色代替了依存关系描述。他们的主要处理特点是按照标点符号对汉语句子分块,对每个小句(块)进行句法分析和标注,形成不同句法树。Sinica树库仅仅标注了最小的句法结构,用S VP NP GP PP XP来表示。平均句子长度是7.6个词,比宾州树库要短很多(Xue,et al. 2004:25)。这种处理方法降低了标注难度和工作量,但也不可避免地丢失了汉语复杂长句中丰富的描述信息;(5)设计了54个符号来标记动词论元,12个符号标记名动词,6个符号标记名词。比宾州树库要丰富(Xue,et al.2004:25)。

3.3北京大学汉语树库

北京大学汉语树库是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合作,加工2,700万字的《人民日报》语料库时建立的一个小型汉语树库。树库构建的语料有三部分,主要是新加坡小学语文教材(1995年),另外还有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在汉英机器翻译研究中的测试题库和部分开放测试语料。所有的句子都分析为短语结构树形图。

该树库的特点主要有:(1)尽管规模较小,但构建时间较早(1997),对以后中国大陆树库的构建提供了样本。一些树库加工原则为以后树库构建所沿用。如在短语划分时应着重考虑表层句法结构,而不是深层意义关系的原则(周强等1997:45)等;(2)句法标记集对汉语短语的描述主要采用了功能分类的方法:(a)较好地体现了汉语语言单位之间的层级变化关系。汉语的特点是语法单位之间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存在着一种连续变化的层次关系。对于一些较难界定是词还是短语的数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成分,用{mbar,vbar, abar,nbar}的标记符号来表示,较好地描述了从语素到词和从词到短语的组合变化趋势(周

15 2009年第1期

强等1997:44)。(b)建立了词与短语之间的功能对应关系。北大的汉语词语分类体系主要采用了朱德熙的“按照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类的思想。它的短语句法功能标记组{np,vp, ap,bp,t p,s p,mp,pp,dp}“与各个词类标记建立了比较好的功能对应关系(周强等1997:44);(3)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一些标记,如:dlc,yj,vbar,abar等,对汉语中的许多特殊语言现象,如独立成分、直接引语、离合词组合、重叠形式等,都可以很好地进行描述,具有较强地适应性。如有需要,还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扩充(周强等1997:44)。

3.4清华汉语树库

清华汉语树库(Tsinghua Chinese Tree2bank1.0,T CT)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构建起来的国内第一个大规模汉语树库,是一个短语结构的树库。1998至2002年加工完成了100万词的汉语句法树库T CT的建设。其中不同文体语料所占比例(按词项数计算)分别为,文学47.3%、学术26.3%,新闻20.0%和应用6.4%。另外,对4万多个整句内部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由复句形成的占5618%、由单句形成的占3216%、由动词短语形成的占517%。这种分布格局在4个文体的语料中基本相同,表明在真实文本的汉语句子描述中,复杂句子占了绝大多数。这种现象对目前以单句为中心的汉语句法理论研究和自动分析方法探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周强2004:6)。

该树库的特点有:(1)规模较大,覆盖面较广,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语的全貌,是国内第一个大规模汉语树库。选择了大规模的包含文学、学术、新闻、应用四大体裁的平衡语料文本作为加工对象,这在国内外的大型树库项目中还没有看到。相比而言,PT B,P DT和TI GER和CT B主要采用了新闻语料,中国台北的Sinica树库语料虽然取自他们的500万字的平衡语料库,但规模较小(周强2004:6);(2)句法信息丰富,加工层次较深。采用了完整的层次结构树描述框架,设计了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双标记集的描述体系,对句法树上的每个非终结符节点都给出了尽可能丰富的汉语句法描述信息。目前,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T CT上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句法分析和词汇语义标注研究(周强2004:7)。

3.5国家语委现代汉语树库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是从1990年开始,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持,组织语言学界和计算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建立的国家级语料库,是一个大型的通用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作为国家级语料库,在语料可靠和标注准确等方面具有权威性,在汉语语料库系统开发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选材有足够的时间跨度(1919-2002),语料抽样合理,分布均匀,比例适当,能够比较科学的反映现代汉语全貌(靳光瑾等2005:1)。2003-2005年语料库深加工基础上完成了100万字(5万句)句法树库建设。形成了树库加工规范和句法分析器、树库校对、校对结果评测等计算机软件工具。

这个树库的语法体系主要依据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吕叔湘、朱德熙、胡裕树等的语法体系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既兼顾了我国主要的语法体系,又注意了与现行教学体系相衔接,具有科学性(靳光瑾等2005:114)。标注的句法树有5万棵,准确率为85%。

25当代语言学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树库的特点有:(1)注重标注的通用性,采用短语结构和功能相对应的标记,利于和其他树库研究成果对比、衔接;(2)作为国家级的语料库,注重标注的规范性;(3)样本分布合理,比较充分的反映了汉语的语言事实。

3.6其他的小树库

小的树库如中科院计算所的机器翻译句法树库,规模为3,082个句子,平均句长为8个词。哈工大的1万句的依存树库等。虽然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已开始注意到语义层面的标注,这将是语料库标注的重要方向。

4.构建大规模树库的意义和作用

树库覆盖了较大的语言范围,也就是观察得到的语言规律的覆盖面很宽,因而树库可以支持许多研究,可以说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树库是关系到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汉语大规模句法树库是一项重要资源,它将为汉语语言研究和信息处理提供一个有利的数据平台,推动理论和应用的迅速发展,为汉语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1)句法标注作为分词、词性标注和语义标注的中间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句法树库将为下一步的语义标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句法树库蕴涵着丰富的句法信息,它为研究者提供了带有句法标记的汉语真实文本材料,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有关句法的各种信息。例如,从词类入手,可以考察某一特定类别词语的句法功能(在真实文本中所处的句法环境);从短语功能类型入手,可以考察某一特定类型短语的内部构造模式等等;(3)句法树库可以进行数据统计,例句抽取等工作,为计算语言学、词典编纂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4)标注了各种语义关系的树库对于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像谓词论元的标注将大大提高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信息抽取等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更加准确。

5.问题和展望

5.1问题

构建大规模汉语树库的重要性已在计算语言学界达成共识。国内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都在构建树库。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太多的树库规模较小,重复建设,加工的深度层次不一。很多语料库是在做人家已做过的工作,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很多树库加工只标注了词性和短语结构,这其实可以从别人已经做的成果中拿来使用。在汉语树库的加工深度上,宾州大学的汉语树库可以说是做得较好的,比如,其在短语结构基础之上标注了详细的谓词论元结构语篇连接和共指等。这对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信息抽取等技术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的语言信息可以从树库中习得。我们完全可以在宾州树库的研究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或由大家共建一个通用的大型树库。在战略上排除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错误,为中文信息处理的共享铺平道路。中文信息处理协会建立的语言资源联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综观目前的汉语树库,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树库和树库之间标注标准的差异。无论是分词的标准、词性的标注,还是结构的划分、功能的标准都存在着很大分歧。很难在树库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例如,在北大的树库中,把汉语中的姓和名分开,切分为两个部分,比

35 2009年第1期

如:江/泽民。而在宾州树库中,汉语的人名算一个词不再切分。再如宾州树库以句号、感叹号、问号作为划分句子的标志。而台北中研院的树库则以逗号作为分句的标志。同样是依存树库,在处理并列结构时,台北中研院的树库把连接词作为中心词,同时加标并列成分的词性。哈工大的依存树库则把后一部分依存于前一部分。当然,树库的建立都是基于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语法体系的,但对于计算机来说,标注标准的规范化将大大促进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的不断发展,很多自然语言处理的工具(单词自动切分,自动标注词性,自动句法分析的软件)已被开发出来。但是因为各个软件是建立在不同的语料库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分词标准,不同的词性符号,和不同的句法标注规则,使得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建立的基础不同,处理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只有建立一个经过深层语法标注的大规模通用树库,我们才可以凭借这共同的训练和测试材料,比较各种不同的算法之间的优劣,从而进行改进和提高。

在这些树库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树库构建与语法理论研究的紧密结合。两者紧密结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利用语法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很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树库标注体系;同时,利用比较成熟的基于不同语法理论的句法分析器作为预处理工具,可以大大降低大规模树库的构建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树库构建实验,可以发现许多新的语言现象,为语法理论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使理论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周强2004:2)。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目前在树库建设,树库深加工方面,国内大多是在仿效外国的理论,缺乏理论的原创性。

树库建设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深层句法信息标注的不足。目前国内汉语树库建设在深层句法(浅层语义)标注的很少,对比其他语种特别是英语要落后一些,如英语标注了谓词论元结构的“主题库”。这将是语料库语言学今后发展的重要方面。

5.2展望今后汉语树库的建设

我们应该立足于现有的语言学理论,立足于计算机处理的具体能力和要求,不断促进树库建设的纵深发展。今后树库的建设中,语义信息将是人工智能研究者需要高度重视的信息,如清华大学语义依存语料库的标注(L i,et al.2003)。增加语义信息的标注,对于汉语尤其重要。因为汉语是相对缺乏形态变化而注重意合的语言。这将是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接口;建立一个经过句法语义标注的大规模全方位平衡语料库将是非常必要的。实现标注的规范化,有利于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的比较和改进,有利于树库之间的相互转换;汉语树库建设的不断发展,将大大促进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原有应用领域的发展。例如,在句法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谓词论元结构和语篇连接的标注将大大促进机器翻译和信息抽取技术的进步,提高翻译的精度和抽取的准确度。

45当代语言学

参考文献

Babko2M alaya,O.,M.Pal m er,N.Xue, A.Joshi,and S.Kulick.2004.Pr opositi on Bank II:Delving deeper,I n Proceedings of the F rontiers in Corpus A nnotation W orkshop2004.Pp.17-23.

Chen,K.2J.,C.2R.Huang,F.2Y.Chen,C.2C.Luo,M.2C.Chang,C.2J.Chen,and Z.2M.Gao.2003.

Sinica Treebank:Design Criteria,Rep resentati onal Issues and I m p le mentati on.I n Anne Abeill,ed.,

B uilding and U sing Parsed Corpora.Dordrecht:Klu wer.Pp.231-48.

Huang,C.2R.,K.2J.Chen,F.2Y.Chen,Z.2M.Gao,and K.2Y.Chen.2000.Sinica Treebank:Design criteria,annotati on guidelines,and on2line interface.Proceedings of2nd Chinese L anguage Processing W orkshop.Pp.29-37.

L i,M.,J.L i,Z.Dong,Z.W ang,and D.Lu.2003.Building a large Chinese cor pus annotated with se mantic dependency.I 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 IGHAN W orkshop on Chinese L anguage Processing.

Pp.84-91.

Xia,Fei.2000.The seg mentati on guidelines f or 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 Pr oject.Technical Report I R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Xue,N ian wen.2003.Chinese word seg mentati on as character tagging.Co m putational L inguistics and Chinese L anguage Processing8,1:29-48.

.2005.Annotating discourse connectives in the Chinese Treebank.I n Proceedings of the ACL W orkshop in Frontiers in A nnotation II:Pie in the Sky.Pp.84-91.

Xue,N.and M.Pal m er.2003.Annotating the p r opositi ons in 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I n Proceedings of the2nd S IGHAN W orkshop on Chinese L anguage Processing V ol.17.Pp.47-54.

Xue,N.,F.Xia,F.2D.Chi ou,and M.Pal m er.2004.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Phrase structure annotati on of a large cor pus.N atural L anguage Engineering10,4:1-30.

陈凤仪、蔡碧芳、陈克健、黄居仁,1999,中文句结构树资料库(Sinica Treebank)的构建。Co m putational L inguistics and Chinese L anguage Processing4,2:87-104.

靳光瑾、肖航、富丽、章云帆,2005,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及深加工。《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111-20页。

刘海涛,1997,依存语法和机器翻译。《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89-93页。

周 明、黄昌宁,1993,面向语料库标注的汉语依存体系的探讨。《中文信息学报》第3期,35-52页。

周 强,2004,汉语句法树库标注体系。《中文信息学报》第4期,1-8页。

周 强、张伟、俞士汶,1997,汉语树库的构建。《中文信息学报》第4期,42-51页。

第一作者简介

王跃龙,男,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现代汉语语法、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词汇语义学。电子邮件:wangyuel ong_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3889.html,

WANG Yuel ong,male,is an M.A.student at the Center f 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 nf or mati on,W uhan University.H is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conte mporary Chinese gra mmar,cor pus linguistics,computati onal linguistics,and lexical se mantics.E2mail:wangyuel ong_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3889.html,

作者通讯地址: 王跃龙430072湖北武汉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

E2mail:wangyuel ong_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3889.html,

55 2009年第1期

W ANG Can long,X iangsh i a s a subjecti v ity marker on the br i n k of d is appearance

X iangsh i(想是)as a subjectivity marker had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Pre2Modern Chinese. Its usage however has been on the decline,al m ost on the brink of disappearance in Modern Chinese.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 onary p r ocess of xiangsh i fr om its birth t o its peak and t o the decline,in bo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 pectives.It is argued that the p r ocess xiangshi has gone thr ough is a natural result of language self2adap tati on and readjust m ent.

Keywords:xiangshi,marker of subjectivity,language self2adap tati on and readjust m ent

W ANG Y uelong and J I D onghong,A rev i ew of Ch i n ese treebanks

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Chinese treebanks in Chinese cor pus linguistics.The treebanks having been revie wed include Penn Chinese Treebank,Sinica Treebank,Peking Universityπs Chinese Treebank,Tsinghua Chinese Tree2bank,and the MoEπs Modern Chinese Treebank. Proble m s ass ociated with comp iling Chinese treebanks are als o discussed.

Keywords:Chinese corpus linguistics,Chinese treebank

ZENG Tao,W ord spurt i n early lex i ca l develop m en t:A survey

This paper p resents a survey of studies on word s purt in early lexical devel opment.It is organized on three main the mes:(1)evidence for word s purt,(2)methods for identifying word s purt,and(3)possible exp lanati ons.It is suggested that word s purt is facilitated by the devel opment of both linguistic and non2linguistic abilities.

Keywords:word s purt,early lexical devel opment

49当代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程棠 汉语进修学院举办这个讲座,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邀请我参加,我很高兴。那我就先说,跟大家聊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谈点看法,不一定有什么系统性。 一、学科和专业的正名及定位问题 关于我们这个学科的名字,目前意见不一。为了说起来方便,我还是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字。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事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大事之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件事,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科建立之后,“增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就成了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科建设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不用我多说,在座的老师都能看得到。我也曾应邀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不过,今天咱们主要不谈成绩,而想说说还存在什么问题。年轻的老师对过去的事,没有我知道的多。我就讲讲老故事,可能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学科和专业的名称问题。给学科起个名字,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在我们这个学科里,却搞得非常复杂。这是开始没有意料的。 在1983 年以前,也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之前,没有“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一般是说“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或简单地说“汉语教学”。上世纪50年代,有过“外国留学生语文专修班”;周祖谟先生写文章,用过“非汉族学生汉语教学”这个名称。80年代初,开始酝酿成立学会。1982年4月在北京召开学会筹备会;会上讨论起名问题。有人提议把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叫做“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一个解释性的陈述,虽然能表明我们这个学科的外语教学性质,但用来作为学科的名字,觉得不怎么妥当,说起来也有点儿拗口。最后,大家决定采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学会的名称也就这样定了。学会叫“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学科自然也就叫“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了。后来又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还有一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国家汉办”。于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就被普遍使用,并深入了人心。 但是,在这个术语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有人觉得不妥。一是这个名字学科性质不明确,因为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不见得都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二是在国外的汉语教学就不能叫“对外汉语教学”,只能说“汉语教学”,如后来成立的世界性的学会就叫“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曾有学者建议用“华语教学”代替“对外汉语教学”。可是,“华语教学”是指海外华人和华侨的汉语教学,用来代替“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妥。大家一时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名字,也就只好这么用着。反正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再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名字也不能随便改。 学科的名称,大家有不同看法,跟着专业的名称也很费思量。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正式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培养对外汉语教师。 本科专业的名称跟学科的名称一致,起初大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后来遇到学科定位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_相关句式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_相关句式 论文导读::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兼语式的类别。兼语式与相关句式的比较。论文关键词:兼语式,概说,类别,相关句式 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特点是一个动宾结构套在一个主谓结构上。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吕叔湘,1979) 所谓的“兼语式”用符号可以表示为:(S)V1N V2。其中,S表示动词可能存在的主语,外加括号表示可有可无,V1表示动词,V2表示谓语,N表示V1和V2之间的那个名词性成分。各成分的语法关系是N 是V1的宾语;N 是V2 的主语;V2是N的谓语,不是其他成分。一、兼语式研究概况 汉语语言学界明确地对兼语结构进行的研究已经很多相关句式,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这种研究经历了由提出到论争,最后趋向统一的过程。第一阶段:兼语式命名及其定义 兼语式问题由来已久。最早是由王力(1955)提出的“递系式”,并将其定义为:“凡句中包含两次连系,其初系的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即用为次系的主语者。”丁声树(1963)首次使用“兼语式”:“兼语式的特点是两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吕叔湘(1979)称为“递谓式”。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精神是想同的,都存在一个名词性成分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或表位,又是后边成分的主语。后来才逐渐采用“兼语式”这个名称。即便是语法学家把它看作独立的句式,他们对其范畴的界定也不尽相投。主要有两类观点:“肯定说”和“否定说”。

㈠“肯定说”:在兼语式这一特殊句式被提出来之后,承认兼语式的存在的代表人物有: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1955),他们将兼语式的第一动词限定在致动意义这一范围内论文提纲怎么写。陈建民《记兼语式和一些有关句子分析法问题》(1960)从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分析兼语式。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1982)认为兼语式符合切分三原则,承认兼语式的存在。邢欣《论兼语式的生层结构》(1984)借用转换生成的语法理论,深入这类结构的深层结构中去,认为兼语式是站得住的。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1980)着重分析了兼语句式的主要句法成分及于相关句式如宾语分句、紧缩句的不同之处。 ㈡“否定说”:如:史存直《论递系式和兼语式》(1954)提出质疑,认为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叙述,这类句子大都为主谓补结构(少数为连环句)。李临定、范方莲《语法研究应该依据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1961)中认为“所谓兼语,它或者是前边动词的定语,或者只是后面词语的主语,不能一身二任。”萧璋《论连动式和兼语式》(1956)应该将兼语式和连动式划到主从词组和复句中去。张静《“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1977)也持有相同观点。张礼训《从层次分析作业方法的要求看兼语结构分析上的矛盾》(1977)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建议用“谓词性结构的连用”来取代兼语结构。朱德熙《语法讲义》中把“兼语式”和“连动式”并未一类相关句式,叫做“连谓结构”。 第二阶段:随着语言学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及应用,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兼语式进行分析。吴竞存、侯学超(1982)以结构、功能、

浅议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浅议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一、引言 不同国、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交往接触,必然有语言的接触,而言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必然导一定程度上的语言变化。自17纪始,尤其是“五”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学东渐,印欧语言特别英语的影响日益扩大,其汉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汇上,而且在词法和句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冲传统汉语语法规范的言变异现象。所谓欧现象,就是以印欧语言文化为照系,并吸纳其某些特的语言演变倾向。力(2000:335)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德意西等语言的人多得,拿英语研究是更趣的事。”贺阳(2004:83)指出“这一概念既指汉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欧化的语法可以说是没限制的……我们不敢现在欧化已经到了境”(王力,1955:348)。汉语的发确实如此,欧化已经渗透到现代汉的各个层面,但汉语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面语上。 二、汉语与印欧语在语构文化的差异 语构文化是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模式和思维方式。汉是孤立语,它的最大特点就缺乏词形变化。它主由语义和次序来表达意。汉语遵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在下文中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以合在一起组成句子。汉语分句结合

成复句也很灵活,间常常不加连词。比如“明天有雨,出不去了。”强调意合的句子中,联词语大量省略,很多成分如语、修饰语、中心词甚动词也都可省略。而印欧语系语如英语等屈折语,有着丰富形态变化。其结构特征以外形式标志来表明语句中的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它是形合的言,句中的词语和分句通过介、连词等形式标志来接。这种“结构型”言,通常一个完整的法结构就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力就说过,“西洋人做文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王力,1995:290)。朱光潜为“中文以简练直接见长西文以繁复绵密见长。”因而先生说,“西文长句所包含的思用中文来表达,往往要几个单句才行。” 三、欧化长句 汉语和印语生成词句的方式不同。随着民关系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的进一发展,语言系统内部发生在位、音节构造、构词规乃至句法规则各个层面的借用是必然的,但同时也应多层地考虑汉语欧化的程度及用的方式。 一方面,重意合汉语在表达逻辑严密的思想方面,之重形合的英语,欧化确实能使语显得更加精密、准确、辑性更强。“五四”动以来,汉语欧化成了对话文革新的有效途径。接词在汉语的使用由自然到必然是一种明显的、普遍欧化现象,“所谓连词的欧化,就是由随便变为必须,此而已”(王力,1955)从下面的这些译文实例可以看出语结构连词对汉语的影响 (1Despitescientificassurancesthat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s)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 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 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 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句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

2007年3月第15卷 第1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ity M ar.2007 V o l.15N o.1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 郭鸿杰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本文对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的状况和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梳理,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该领域的研究,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欧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703(2007)0120021204 Abstract:T he p resent study offers a comparatively tho rough review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on Europeanizati on in modern standard Ch inese.In additi on,li m itati 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suggesti ons fo r future research are investigated. Key words:M odern Ch inese;Europeanizati on;tho rough review 随着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语言演变中,几乎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受到他族语言的影响,使语言本身的特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 ,也就不可能对语言变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英汉语言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科技及其思想文化大举进入中国,白话文运动一日千里之际,翻译作品如潮涌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成为一种语言事实。这种影响不仅表现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而且在词法和句法层面也出现了一些冲击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言变异现象,有的已经或正在逐步扩散出去,甚至已经变成有序的变异,即“欧化语法现象”。贺阳(2004:83)认为,“这一概念既指汉语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模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法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出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象”。 欧化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近百年来,该研究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 1.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1919年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说,“我们造词的方法,不得不随西洋语言的习惯,用西洋人表示的意味。而最终就是要直用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这是最早提倡汉语欧化的文章。1921年陈望道一面提倡欧化,一面提出要加以限制。1922年陈独秀做《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大书“国语的欧化”。后来,鲁迅也表示“支持欧化式的文章”,他认为使用带有印欧印记的句子,不仅可以介绍新事物、新思想,而且可以吸收新的表达方法,使现代文更加丰富、清晰和精密。当然,也有学者反对白话文欧化。Ke(1928,转引自H su, 1994)从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也注意到了白话文的欧化现象,文章用的是汉语词汇,却套用了西方的文法模式、性、标点符号、长句子、同义词或短语的连用、以及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偏句后置现象。他认为这些现象污染了汉语,因而提倡汉语纯净化。梁实秋旗帜鲜明地反对欧化,他认为汉语欧化跟硬译 有直接的关系。 汉语欧化的主张提出以后,引起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然而很多研究多是从文学翻译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使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论只能依赖个人的经验或直觉,而不是细致的观察,所以得出的结论较为片面。王力是中国第一位最为系统研究汉语欧化现象的语言学家。王力(1954:258)认为,“文法的欧化,是语法史上一桩大事。”大量欧化语法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关于欧化的讨论在翻译界重新展开。赞成一方主张吸收新的表达方法,使汉语更加丰富,因而他们提倡借用外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可以丰富汉语。而排斥汉语欧化的一方则呼吁汉语的纯洁性,特别指出了一些误译和欧化很浓的译文。 近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英汉语言接触的频度和密度亦不断提高。汉语语法的欧化发展印证了王力先生当年的预言“欧化的语法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我们不敢说现在欧化已经到了止境”。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汉语欧化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这对于认识非双语环境下的间接语言接触的特点、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的共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汉语欧化研究的主要状况 2.1外来词研究 在词汇平面上,中国学者对借词进行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一个对外语借词进行分析并划定借词范围的是罗常培(1950)。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对它的称呼也不尽一致。吕叔湘(1942)叫“外来语”,罗常培(1950)称“借字”,孙常叙(1956)叫“外来语词”,周祖谟(1959)叫“外来词”(或称“借词”),高名凯、刘正琰(1958,1984)叫“外来词”,其他如史有为、符淮青、葛本仪、刘叔新等也采用“外来词”一说。“借词”术语的使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随着“词”的确立才开始将它作为“外来词”的等义形式。除了广义的借词定义达成共识外,其他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这主要是围绕着意译词是不是借词展开的。 有些学者主张把借词局限于音译词,如吕叔湘(1942)、高名凯、刘正 (1958)、王力(1958)。他们坚持“语素原则”,认为将其他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音译词才是借词。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 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 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 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 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 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 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 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 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 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 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 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 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 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 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 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 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 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 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_王道英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32) [关键词]语用学;语法;语义;语境;篇章 [摘要]随着句法、语义研究的深入,语用学独特的解释能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语用学的引进,探索适合于汉语的语用学理论,以及从语境、语篇的角度等方面对汉语语用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4-0046-07 The Survey of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WANG Dao-ying (Shanghai Xuhui Community College,Shanghai200032) Key words:pragmatics;grammar;semantics;context;tex t Abstract: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sy ntax and semantics w ent on,the unique feature of prag matic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ttem pts to survey the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in follow ing aspects:the orig in and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the introduction of pragmatics to Ch-i na,apply ing pragmatic theory to Chinese,and individual field and the pragmatic studies in tex t and context.Meanw hile,w e make a brief comment on it. k1引言 传统语法分析研究的语料是孤立的句子,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经过一番剪裁改编的实例。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上。研究的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成品(陈平1987)。因此,在以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语用学结合语境研究动态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k2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用学0(pragm atics)这个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 orris)1938年在他的5符号理论基础6(Foundations of the T heory of Signs)一书中首先提出。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 matics)。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0(1938),后又易为/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0(1946)。莫里斯对符号学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Carnap)的支持。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 lel)1954年提出的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由J.C.Urmson1962年整理成书),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1969的5言语行 1 o[作者简介]王道英,女,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范开泰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 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

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

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 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结构,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

现代汉语 简答题

现代汉语简答题 第一章;简答题: 1.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2.请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简答题 1.什么是语音?它具备哪些性质? 2. 语音声音的四要素是什么?语音四要素在汉语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什么异同? 5、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声母?举例说明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7.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 8.什么是韵母?举例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9.请你说出普通话中各个单韵母的发音条件。 10.什么是“四呼”?普通话韵母在四呼中各有多少? 11.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能用一个字母“i”代表三个音素? 12.什么是押韵?诗歌中的“韵”和普通话中的韵母有什么不同? 13. 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14.什么是音变?音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普通话音变主要包括哪些现象?

15、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16、什么叫轻声?轻声为什么不是一种独立的声调?轻声有什么作用 17、举例说明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8.请你举例说明y、w的用法。 19. 举例说明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变化。 20.什么是儿化?请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21.什么是儿化韵?儿化与儿化韵是什么关系? 22.什么是变调?普通话的变调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23.上声最主要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24.“一”“不”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25 . 汉语拼音规定ü行的韵母与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略,但是和n、l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略,为什么? 第三章;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有哪些?为什么说总趋势是简化? 4.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汉字的功绩与局限性? 6.我们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7.新时期汉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8.简化汉字的方法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9.汉字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对外汉语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概况文献综述 0709600103 李鑫洁 一、引言 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有多久,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衰。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和一项语言教育事业。目前这项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迎接未来。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至今的50多年历史中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梳理其时间逻辑发展的顺序,力求更直观、更系统、更有层次性地理解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概况。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对外汉语事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介绍对外汉语专业出现的历史渊源和初创阶段。第三部分介绍巩固和发展阶段中、围绕对外汉语事业提出的各种理论与见解。第四部分细致分析对外汉语专业的现状和趋势、展望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二、历史渊源与初创阶段 (一)历史渊源 西汉时,我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就有人来当时的长安学习汉语。而中国真正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至唐代,由于国力强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如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每批几百人;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也派遣留学生到长安,每批有百余人。以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有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元代实行霸权,留学生数量锐减),其中《老乞大》、《朴事通》等就是明初教朝鲜人学习汉语口语(北京口语)的教材。而明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和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可算当时影响较广的汉语教材。民国期间,中国政府也同外国政府交换了少数留学生,当时也有许多知名学者先后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或相关工作。如老舍先生在1924~1929年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汉语讲师,他当年讲课的录音,至今还保存在伦敦。 (二)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 尽管中国角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历史悠久,然而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对外汉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学术界乃至本学科内部对本学科的名称、性质、任务等基本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一个学科的名称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的本质特点的反映。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起步阶段,学术界对这个学科的名称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学科的认识: 1.“对外汉语”:目前除了本科有对外汉语专业或对外汉语系外,少数学校已经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如北京语言大学把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研究基地叫做“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赵金铭教授的专论《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都使用“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 2.“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能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但客观上说,由于有“教学”两字,很容易让人把它归入教育学或学科教学论等学科中去。

探究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的全新审视

探究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的全新审视 汉语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汉语语法也呈现出欧化的特点。但从现代汉语语法形式分析,现代汉语语法欧化更多是停留在书面上,对口语并无直接影响。本文重点以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作为讨论基础,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是由于社会时代变迁;二是受其他文化影响,吸收其他语言文化的优点,进而方便人们日常交流。对于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来说,汉语欧化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封建大门被迫打开,由于列强的压迫,使得我们被迫吸收外来文化,大量的外来词的引入逐渐使得我国汉语语法出现了一些变化,由此出现了汉语语法欧化现象。而真正的汉语语法的欧化则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白话文更容易直接接受西方语法的影响。 一、欧化论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一)汉语词类功能与布局 五四运动带动了白话文推广工作,也逐渐将欧洲语言的词汇和完全不同的语法表达方式引入中国,使得欧洲语言文化对我国汉语语法产生了一定影响。首先随着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汉语产生了新的词类---区别词;我国传统的形容词分为基本式和复杂式,基本式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例如“高”、“矮”、“胖”、“瘦”等,而复杂式是“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天苍苍野茫茫”等带有叠词的形容词,在传统的复杂式中,汉语语法中没有将复杂式作为状语,但在欧洲语言影响下,复杂式形容词有了状语功能。 (二)语体分化扩大 五四运动倡导的国语运动使我国的书面语从文言文逐渐过渡为白话文,但这一过程也是步履艰辛,人们使用白话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确立白话书面语的过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很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印歐系语言的语法和书面语言表达方式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形成过程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使现代汉语语法也呈现出模仿欧洲语法的现象,但在欧化之处主要体现在书面语上,现代汉语口语语法变化不大,汉语语体上也出现了很大差别,逐渐形成了现代汉语的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造成汉语语体分化。 二、现代汉语语法欧化方式解析 (一)引用欧洲语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