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王勇王淑卿

(重庆师范大学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47)

[摘要]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路。

[关键词]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

一、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某项社会活动由非职业到准职业再到正式职业的演变历程,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某职业逐渐拥有了较固定的工作岗位、特定的工作对象,有异于其它职业门类的活动内容、以及日益明确的职责范围,并获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的认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职业化理解为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萌生出来的社区工作职业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入职资格,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

自某一职业开始萌生,该职业即具备了向专业化拓展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成长为专业。“专业化”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享有排它性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国家、社会 (客户和公众)、大学和“该活动本身”多主体互动,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确定的人类活动发展成长,经由“次级专长”、“准职业”、“形成职业”、“出现专业”等阶段,最终达致“成熟专业”的身份。与此同时,与该活动相应的人群组织和自治程度、科学知识体系和知识获取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和社会对该活动的规范和保护程度,也逐步从低级形态进化至高级、发达状态。 基于“专业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社区工作专业化是在职业化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迈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及工作技巧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工作专业机构通过制定相关工作章程和伦理法规,规定从业者职业操守和业务规范,来维护社区工作职业活动的排它性权利,保证社区工作的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包括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客户、公众在内的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二、我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进路中的主要成效

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确立。从专业归属上看,社区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范畴,社区工作者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因历史原因中断近30年之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与管理专

业重新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设置目录,北京大学等高校获得开办此专业的资格,由此亦揭开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序幕。到1994年12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时至今日,该协会有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内的会员单位320多个。历经十余年的发展,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是目前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历教育之外,我国还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专题讨论会,让现有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接受多种类型的社会工作培训和专业教育,使他们逐步成为专业的社区工作骨干。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初步确立。我国社区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早在1998年,民政部即要求对主要从事社区工作的街区干部进行专业训练,并逐步实现持证上岗,但直到21世纪之初方才真正从制度层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按照规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将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由专门的登记机构对《证书》进行登记服务。2008年6月,我国举办了首次社会工作职业考试,此举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正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社会工作亦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准入制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后,国家明确将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统一管理,这也必然会从制度上解决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地位和工资待遇问题,从而不断增进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渐趋合理。随着近年来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社区工作队伍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尤其重视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并通过“街聘民选”等方式将其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有些城市还以事业干部身份吸引大学生和年富力强的人员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过去由街道办事处指派产生的清一色“居大爷”、“居大妈”,正被经过公开考试、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产生的年轻人所代替,专业化社会工作者的进入,已从整体上改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三、我国社区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社区工作者行政依附情结浓烈。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区服务开展以来,到90年代《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再到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纵观我国社区工作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与欧美国家社区工作者不同,中国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并非专业社会工作者:无论从其身份界定、工作职责划分,

还是评聘选任机制构建、考核评估实施等层面来看,社区从业人员更多地表征出国家干部或社区管理者角色。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现有的社区工作者文化水平、年龄结构、价值观念、服务水准皆与社区工作发展需要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现有社区工作者主要从事城市基层社会性组织、教育、管理、协调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但他们大多并没有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训练,其助人理念和助人技巧普遍缺乏,对于社区深层问题亦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应对。他们既无法有效地组织居民推动社区发展,也不能认真搞好社区规划、切实维护社区居民利益,其工作仅仅停留于浅表层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因而,在此情形之下,这些身为“国家干部”或“管理者”的社区工作人员,其社区实践具有行政化取向也在所难免,而这反过来又影响到中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

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度不高。就社区工作的职业特性和专业特点来看,“敬业奉献”是社区工作者最基本的执业素养。但是,从职业化层面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奉献同样需要相应的薪酬和职业声望回报。在欧美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社区工作者都具有较丰厚的薪酬保障,并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反观我国,我们看到:一方面,随着社区功能的增加,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诸如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机制搭建等一些政策性强、难度大、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工作,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另一方面,面临待遇差、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低等现实困境,社区从业者很难培养起应有的职业认同。在很多地方,社区工作者迄今还不是“正式职业”,他们的工资仅接近当地中、低收入水平,甚至等同“吃低保”的标准,其薪酬回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价值和工作量严重背离。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相当多的社区工作者感到,无论自己工作多么努力,也无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么有意义,在别人的眼里,他们仅仅是只会跑腿的“临时工”。因此,许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都毫不例外地将目前从事的社区工作看作未来职业选择的跳板,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政府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不同,加之对社区工作发展理论与认知度不同,地区间在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受国际社区工作理论影响较大、地方政府重视的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区,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比如在200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而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社区工作职业化之路至今还未能启动。

四、提升我国社区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的应对策略

设置岗位聘用制度,开拓社区工作职业领域。岗位设置的目的在于明确职责范围,规定社区工作岗位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促使社区工作职业角色与职业意识逐渐形成。根据目前社区工作事务多头管理的现实,可以首先在社区服务中心、福利院、社会救助站等需要专业社工参与的单位设立社区工作岗位。对于原来没有社区工作岗位的单位增设新的岗位,对于原来就存在的、与社区工作性质相同、名称不同的岗位要统一规定名称,根据

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各岗位的职责规范,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强化人们对社区工作的职业意识。应规定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福利院专职管护人员和社会救助管理站专职人员等岗位为社会工作专职岗位,在社会工作从业资格制度启动前业已进入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之后方可上岗。对于目前没有上岗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规定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但是在社会工作从业资格制度正式运行以后,这些岗位的社会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社会工作者从业资格证书方可正式上岗。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工作从业者专业水平。开展社区工作者专业培训,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让社区工作者逐步接受各种类型的社会工作培训和专业教育,使他们逐步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我国社区工作队伍的骨干。针对我国社区工作相关工作大多由民政、工、青、妇等行政或半行政的部门来承担的传统,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这些部门,特别是民政系统中,规定一些部门干部专门负责社区工作,同时对这些人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潜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可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将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当中,以不断提升我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规范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行为。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和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进而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推动社区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等规范性文件基础上,逐渐建构起社区工作者制度化晋升机制,为社区工作者开辟职业晋升的渠道,从而不断激励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要不断细化社区工作者职称考核标准和方法,同时明确相应层级社区工作者应该获得的薪酬和其他法定权益;应在借鉴国际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社区工作者执业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逐步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工作者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对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进行知识结构、工作操守和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和设置,不断规范社区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案主的需要,保障案主的权益。

营建专业机构,不断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进程。从欧美和香港社区工作发展经验来看,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成长和介入是社区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通过专业技能标准,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既为从业者扮演自身社会角色给予的应有的社会和道义上的支持;为有志此业的人员拓展知识和能力提供帮助;为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组织通过从业者和专业之间、从业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沟通协调,保障社会工作职业的“完全性”和“专业性”。 在我国,比较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主要有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但是目前为止,除了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专业课程设计、教材的编排等方面发挥一些作用以外,很多专业机构应具有的功能尚未发挥明显的作用。这一方面可归因于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刚起步,在实践领域社会工作还没有成为一个正式职业,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其自身的专业化程度还很低,还无法有效地发挥职能。另一方面,就居委会、工、青、妇来说,这些组织在很大程度是具有“行政”色彩,他们很多时间是在完成“上级”摊派的任务,再加上缺乏资金,许多工作都很难独立开展。在社会治理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当下,中外政治实践早已证明,“全知全能”型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政府对社会事务统包统揽的局面需要彻底扭转。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可以削弱,公共的财政支持可以减少。相反,在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需要不断完善和增强,特别是在我国,政府更应该担负起社会福利事业的规划者、组织者、监督者和经费的主要提供者的责任。[3]政府在不直接干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服务工作前提下,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需要不断加强与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多种组织和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多主体间的通力合作,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的运行机制,不断推动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Freidson E. Professionalism Reborn:Theory,Prophecy,and Polic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4

[2]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0

[3]王勇.对我国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6(4):82-87

社区工作考试试卷

社区工作考试试题 社区居委会工作: 一、填空题 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社区组织机构由(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任期均为(三)年。 4、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可下设(民政事务)、(治安调解)、(服务保障)、(计生妇女)、(经济发展)等工作委员会。 5、社区成员代表包括(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代表)、(驻社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6、根据《西安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选举方式)、(户代表选举方式)和(居民自愿登记选举方式)。 7、“社区义工制”是指在规定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公民,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在(不索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区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愿每年度完成定量社会义务服务的工作制度。 8、社区“31365工作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具体措施。其中社区“31365工作法”中的第一个“3”指“三位一体”,即(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服务站)。 9、社区工作“三必查”指:(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民情民意)、(政府公共服务) 10、社区服务“六必访”指:(流动党员)、(生病住院)、(红白喜事)、(邻里纠纷)、(刑满释放)、(家庭困难); 11、社区走访“五必问”指:(孤寡老人)、(下岗失业)、(失学儿童)、(流动人口)、(残疾人员); 12、社区事物“五必记”指:(居民意见)、(新L访接待)、(安全防范)、(重大事项)、(好人好事); 13、社区“三有一化”,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其内涵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做到(有人管事);加强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做到(有钱办事);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 14、2010年我区深入实施“一网一话一册”社区便民工程。其中的“一网”指的是(碑林社区网);“一话”指的是(碑林区便民服务热线、党员服务热线 88890100);“一册”指的是(碑林区便民服务手册)。 15、2010年碑林区在全区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和考评活动。其目标任务是:力争到2015年全区(40)% 的社区达到“五星级”,(60)% 的社区达到“四星级”,(80)% 的社区达到“三星级”标准。 16、所谓“双拥”工作,就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拥军优属)和军队的(拥政爱民)两项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简称。 17、民政优抚工作是指(优待)、(褒扬)、(抚恤工作)的统称。 18、现役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是:烈士(4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

社区工作者职责

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者的职责: 社区专职工作者是指专门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由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取得社区专职工作者执业资格的人员和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组成。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后,由所在街道办事处办理聘用手续,即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后,即为社区专职工作者,不需办理聘用手续。 (一)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二)认真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做好社区各项事务工作,加强与辖区单位、居民小组长、居民骨干的沟通和联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小组长及居民骨干的作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三)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 (四)认真听取并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成员的监督; (五)认真完成应当协助政府部门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 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应聘条件 社区居委会的任务主要是依靠社区工作者来完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就是社区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包括宣传法律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代表居民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等。 中办发〔2000〕23号文件指出,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要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居委会干部,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尤其是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 王勇王淑卿 (重庆师范大学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47) [摘要]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路。 [关键词]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 一、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某项社会活动由非职业到准职业再到正式职业的演变历程,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某职业逐渐拥有了较固定的工作岗位、特定的工作对象,有异于其它职业门类的活动内容、以及日益明确的职责范围,并获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的认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职业化理解为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萌生出来的社区工作职业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入职资格,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 自某一职业开始萌生,该职业即具备了向专业化拓展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成长为专业。“专业化”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享有排它性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国家、社会 (客户和公众)、大学和“该活动本身”多主体互动,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确定的人类活动发展成长,经由“次级专长”、“准职业”、“形成职业”、“出现专业”等阶段,最终达致“成熟专业”的身份。与此同时,与该活动相应的人群组织和自治程度、科学知识体系和知识获取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和社会对该活动的规范和保护程度,也逐步从低级形态进化至高级、发达状态。 基于“专业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社区工作专业化是在职业化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迈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不断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及工作技巧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工作专业机构通过制定相关工作章程和伦理法规,规定从业者职业操守和业务规范,来维护社区工作职业活动的排它性权利,保证社区工作的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包括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客户、公众在内的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二、我国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进路中的主要成效 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确立。从专业归属上看,社区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范畴,社区工作者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因历史原因中断近30年之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与管理专

(完整版)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有哪些要求啊

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有哪些要求啊? 第一,要有大局意识。社区虽是居民自治组织,实际上却承接了从政府和部门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一切工作最终都要沉到社区,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时刻要想到人民的利益,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实事求是把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创造社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贡献。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社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第三,要有任务意识。社区工作是“市民社会”工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所担负的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等其它领域的任务,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尽心尽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从点滴做好、做实每件事,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爱戴。 第四,要有发展的意识。社区工作要做到取信于民,凝聚民心。要实实在在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财力、物力、人力从何而来?我认为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基础是发挥社区功能,打造品牌社区、精品社区的关键所在,势在必行。因此,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社区设施兴建。从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对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意识的形面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工作有序、完整、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创新的思路;社区规划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它又可亲可敬,实实在在,面临当前社区的形势。社区工作者该干什么,怎样去干,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着力点。 第一,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强化思想发动、政策启动、典型鼓动、服务驱动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利用居民爱家、爱院的热情,善于做工作,敢于做工作,学会做工作,调动起老百姓的积极性,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社区工作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主观变为客观,从低效变为高效,从而达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群策群力搞好社区工作的前提。因此,社区工作者应尽一切可能、采取一切形式,发动、治安管理、环境保护等活动,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第二,调动和发挥驻区单位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着力解决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的认识,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社区工作者应努力增加载体,提供场所,创新方法,增添举措,通过开展各种新颖的、可行的、切合社区单位和居民实际需要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为社区的长足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从解决百姓闹心,领导操心,人人关心的事情入手。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中追求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因此,社区工作者要立足于”便民、安民、乐民、亲民、育民、助民”实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居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始终不渝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服务工作思路

社区服务工作思路 以下是关于社区服务工作思路的文章! 1、巡逻工作。社区治安巡逻工作做到队伍专业化、报酬货币化、责任契约化。现社区有一支4人的专业巡逻队伍,每天晚上9点30分到凌晨5点进行治安巡逻。 2、调解工作。社区调解工作规范,做到发生一起调解一起,并做好调解记录工作,书面调解档案齐全,口头调解也做好记录,并每月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计(月报)表。 3、外来人口管理。社区聘请专人负责,定期对来人员租住户进行登记、建档、挂牌,及时督促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做好外来育龄妇女计生验证,对可疑外来人员要联络社区民警进行检查,做好外来人员服务工作。 4、禁毒工作。对涉毒人员做到底数清、去向明,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毒情排查,及时更新涉毒人员信息,通知涉毒人员按时参加尿检,做好涉毒人员尿检纪录,全年尿检率达到80%以上,对达到脱毒要求的涉毒人员及时帮助办理脱毒手续。 5、消防交通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做好出租房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登记在册,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消除消防隐患,帮助购买灭火器,确保社区居民、财产安全。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特别是

低龄的如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6、归正人员帮教工作。对劳教出狱人员做好帮教工作,及时建立帮教档案,了解人员动态,掌握人员信息,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他们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 7、老年人工作。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专人负责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为老人们办证提供方便。 8、弱势群体工作。对辖区居民、特困家庭、残疾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等家庭的情况做好调查记录,做到应保尽保,使他们都能享受国家的优抚政策。每年节日社区工作人员都要慰问社区内的弱势群体,送上慰问品,带给他们党和政府的温暖。 9、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工作。开展除“四害”整治卫生环境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10、征兵工作。建立社区应征青年名册,及时发放通知征兵通知单,做好征兵服务工作。 11、计生工作。建立、健全孕检妇女名册,及时通知应检妇女参加孕检,做好外出流动妇女工作,及时上报违法生育信息。 12、青少年和妇女工作。在寒假、暑假期间,为中小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方便,“三?八”妇女节组织妇

职业化标准

: 职业人是企业的合作者,他们总是积极参与企业的运作; 具有良好的资质 获得一定的资质,必须具有一定标准的能力,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

1,牢记企业宗旨 企业价值标准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形象 2,员工具备的“五心” 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关爱心,荣誉心 3,要做事,先做人 有专长、能力;有胸怀、气度;有眼界、韬略;要正值,真诚; 职业化三大要素 执行力,沟通力,学习力 1,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完成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三层含义 1,军令如山,要不折不扣的接受军令; 2,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 3,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最好能超出期望。

执行力三大标准:准时、优质、超越 执行力需要的条件:目标明确,结果至上 执行力关键词:沟通、协调、反馈、责任、决心 为什么执行力难? 1,心态,2,制度,3,观念。 执行力的十项前提 1,说明白:任务,要求与条件 2,写明白:通俗易懂,行动计划要切实可行; 3,看明白:优化并图解执行的流畅与步骤; 4,看清楚:共同期望与衡量标准; 5,要明确:人与事/谁执行、谁检查、谁负责; 6,要统一:上与下/谁指挥、谁执行、谁指导 7,有人管:协调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问题; 8,有人问:每个环节都跟进、检查与监督; 9,有汇报:经常的沟通与反馈; 10,有结果:客观地对效果进行评估与奖惩。 1、执行力的5W2H工作方法 1W=what 做什么,是否重要? 2W=why 为什么做,打折扣会怎样? 3W=where 在何处做,必须在哪儿做? 4W=when 什么时间做,最佳时间? 5W=who 谁来做,可以让别人来做吗? 1H= how 做么做?1,如何做这项工作;2,还是最好的方法吗?;3,还有其他方法吗? 2H=how much 做到什么程度,话费多少? 1,现在的话费是多少?2,改进后将话费多少?3,做到什么程度最佳? 2、沟通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沟通力包含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有效沟通 向上沟通请领导多做选择题; 评级沟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 向下沟通化解下属间内耗矛盾 3、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 学习的三种境界1,思考;2,行动;3,创新;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作者简介】朱平,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提法是:“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可见,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引人注目的新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提出的背景 高校政治辅导员最早是1953年蒋南翔校长提议在清华大学设立的。清华大学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政治和业务优秀者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一边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学习。以后选拔范围逐步扩大到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这一做法在其他高校被逐步推广。 196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从而使辅导员制度化、规范化。 196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发,提出在各级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政治机关:即高教部和各高校设政治部,系、处设政治处或配备专职的政治协理员,教研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政治指导员,学生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同时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对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做出了规定。政治辅导员作为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性质和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 改革开放以后,政治辅导员制度基本沿袭了过去的做法。 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表明了辅导员以兼职为主的思路没有变。

最新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点汇编 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2、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二是社区卫生;三是社区治安;四是社区环境;五是社区文化;六是社区组织。 3、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在我国,作为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2)思想素质。(3)思想道德素质。(4)业务素质。(5)能力素质。 4、什么是社会工作? 答: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5、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6、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7、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答: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

社区岗位职责

浅论基本医疗卫生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摘要:新医改方案对社区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社区护理的概述、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现阶段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社区护理,特别是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更应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核心是建设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技术熟练,具有多元性,多角度,勇于创新,和谐人性化的社区护理队伍。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社区护理; 基本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重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战斗在基本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医护工作人员是新医改生力军,承担着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医疗改革和发展任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承载平台,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社区公共卫生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的有效保证,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及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对健康需求的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成员。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尚处于较落后状态,社区护理存在的主

要的问题是工作范围窄、人员数量不足、社区护理知识欠缺、服务人口对社区服务认识的不全面、缺少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克服,势必阻滞新医改顺利推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促进人类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为此,必须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尽快发展社区护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后现代理论思想影响的社区护理队伍。现综述如下: 1 社区护理概述 1.1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是(communitynursing)是指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 理论综合而成的,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的服务,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将公共卫生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限制残障等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知识和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 1.2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 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社区护理除了对患病者进行的治疗性的基础护理操作以外,更重要的是社区

关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提案

关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提案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形势的不断发展,社区工作肩负着市、区各部门最基础的工作,是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共筑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开展各项社会事务工作的主要阵地,城市创建的主战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平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社区工作人员肩负着党委、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重任,承担着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使命。目前看,社区居委会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自治组织;二是政府工作的基层单位。不但完成对居民的服务,而且承载着政府各职能部门很大一部分基础工作。如:党建、民政低保、社会保障、市容卫生、经济普查、消防安全、计划生育、社会综治、信访、再就业等等。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今年社区合并之后,广化、水心、莲池合并成松台街道,桂柑、桃李、昌盛合并成桂柑社区,工作量就更大了,市政府的办公事项下放到社区,现在社区接办126项的办事事项。而这些事项以前都是工商、园林、民政、计生等等上级部门的事情,现在都放在社区来做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少,但工作量却很大,他们付出的劳动与其所得到的报酬显现不相等。

一、榆阳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现状 当前,中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无论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财政收入,还是计划生育、扶贫助困、环境整治,亦或社会治安、来信上访,社区都是最终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社区工作人员长年工作在基层,直接与群众接触,解决了许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社区主任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社区总理”。然而,社区工作人员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目前财政补贴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为1410元,福利待遇更是廖廖无几,甚至个别社区工作人员垫资、借资支付办公费用。在物价和工资水平普遍上涨的今天,1410元的月工资勉强维持个人日常支出,谈不上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每月扣除社保的钱,社区专职工作者所领到的工资仅仅只有1050元,再说现在的物价飞涨,别说是养家糊口了,就连自身的生活费也不够,何以安心工作。基层社区工作者工作忙,担子重,任务多,压力大,但他们的福利待遇却很低,这不利于基层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不符合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的专业社区工作的发展要求。

社区服务中心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市、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中心事务、财务预决算,检查督促财务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发展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9、加强对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医疗服务作风。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中心行政管理工作。 2、做好本中心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输及反馈,协助主任沟通情况,协调关系,负责中心对外宣传,及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 3、安排本中心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反馈。 4、负责本中心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拟定有关行政文件,对中心计划、通知、决定等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本中心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负责本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本中心印鉴、文秘、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来宾的接待等工作。 7、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以上工作。

闵行区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试行细则

闵行区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试行细则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沪委办发〔2014〕47号)、《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5〕22号)和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有关事项的通知》(沪民基发〔2015〕7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沪人社综〔2015〕108号)等有关规定,推进闵行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闵行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方案》(闵委办发〔2015〕6号)要求,制定本试行细则。 一、社区工作者的范围 社区工作者定义为,在本区居民区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以下简称“各街镇”)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由各街镇承担全部经费保障和统一管理使用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者范围包括:1.居民区就业年龄段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包括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除外)(副

书记以下,含主持工作)、居委会成员、未进“两委”班子的条线专职工作人员(协管员队伍除外);2.各街镇所属“中心”:①街镇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③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④社区党建服务中心、⑤社区综治中心、⑥经济管理中心、⑦农技中心的就业年龄段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窗口受理人员(含电话受理员);3.各街镇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包括镇管社区“两委一中心”行政事业编制外的就业年龄段工作人员等。 二、社区工作者的配备 (一)分类确定额度 社区工作者配备人数根据社区面积、人口数量、管理幅度、居民区规模和工作需要核定。实施总量调控,对不同类别的社区工作者分类确定,加强额度管理。拟定额度总数为5344人,其中居民区3396人,街镇所属“中心”1948人。 具体额度分配方案如下: 1.每个居民区一般配备4-9名社区工作者,超过2000户的居民区,每多400户可增配1名社区工作者。各街镇根据分配标准,统筹考虑,提出各居民区人员额度分配方案,报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批准确定。 2.对各街镇中心,根据中心窗口业务受理量和人口规模,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额度(详见附件《闵行区各街镇所属“中

县法院贯彻落实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情况汇报

县法院贯彻落实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情况 汇报 一、法官正规化建设情况 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20XX年底,我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开展了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依据《XX法院法官入额遴选工作实施方案》员额数量及岗位配置要求,制定了本院首次、第二次入额遴选工作实施方案。我院有中央政法编制XX人,工勤事业编XX人。现在职中央政法编XX人,工勤事业编XX人。员额制改革前,有法官XX人(审判员XX人、助理审判员XX人)。通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等程序,经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自治州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研究确定,遴选首批入额法官XX人,为院总编制数的XX%,占中央政法编制的XX%,是法官数的XX%。20XX年底,我院有XX名法官退出员额,并启动了第二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以中央政法专项编制XX人为基数,核定员额XX%比例,按照1:1.2差额提出拟入额人选。第二次入额法官遴选已按上级院要求完成考核测评和笔试考试,将入额人员名单初报高院。20XX年XX月XX日,我院第二批拟入额法官人选参加了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面试考核。XX 月XX日,经自治州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

我院XX位同志已经进入法官员额人选并在全州法院系统进行了公示。截至目前我院员额法官占中央政法编制仍为XX%。 我院坚持党管干部、双向选择、考试考核、差额择优、宁缺毋滥、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的基本原则。遴选时,以考核为主、考试为辅,突出办案业绩能力,不搞论资排辈,院领导也按标准和程序遴选入额,入额后必须办案。 二、法官专业化建设情况 1.组建新型办案团队,实行新的办案机制。20XX年初,我院按照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组建了XX个审判团队,包括立案审判(诉讼服务中心)团队、民商事审判团队、刑事审判团队、行政审监审判团队、巡回审判团队和执行裁判团队。XX名员额法官配备了XX名法官助理和XX名书记员,审判团队人员配备达到了1:1:1。 3.落实新型管理监督机制。我院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办案质量效率,每日在本院电子显示屏公布员额法官办案情况,通报每位员额法官收结案数及结案率,督促法官提升结案率;推广使用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借助大数据手段,扩充法官法律法规知识面,提高相关案例及法律检索速度,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运用审判管理系统,定期对每位员额法官案件审理期限、上诉发改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提高办案质量效率;落实放权后的管

社区工作的原则

论社区工作的原则 摘要社区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社区工作的原则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国情不 同及地域上的差别等因素,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优秀社区工作发展成果 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国发展的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在综合各位学 者观点后,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认为的适合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联合国指导性文件邓姆7项原则新时期大陆原则社区发展问题 作者吴雪 08级社会工作专业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区工作方法作为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社区工作的对象是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实体,对社区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对社区工作原则的研究。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社区发展的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过程中,成就和缺陷并存。我们要克服阻碍社区发展的阻碍,积极推动社区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同样,对待其他学者的观点,我们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我所用。 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社会工作本身所要求的工作标准;是社区工作者在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所要遵循的准则。1955年,联合国出版《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一书中提出社区发展运动的10项原则:(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需要及根据人民的愿望,来拟定开始的工作计划。诸如土地分配、就业、饮水、卫生服务等问题。(2)应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积均衡

地推行社区发展工作。(3)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4)促使人们热心参加社区工作,共同为地方建设而努力,是社区发展最大的目的。凡是社区各种计划的拟执行,都要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这样才能使社区进步。(5)地方领导人才的选拔与训练,是任何社区发展计划最基本的工作,因为只有本地方的居民才能深刻地了解其社区的背景,居民的需要,才能成功地与当地居民产生互动,而使工作的推行不致遭受太多的阻力。(6)发动并组织妇女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予以重点及全面的积极协助。(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及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训练,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调发展。这些原则在当代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中已经被普遍接受。在许多机构或专家学者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该10项原则。 在接受联合国提出的10向社区发展原则的同时,各国学者还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对社区工作原则进行了新的概括。美国学者A·邓罕姆曾提出社区发展的7项原则:(1)民主自治原则。他认为,社区发展应将民主放在首位。(2)基层自发原则。主要强调社区发展是地方性基层工作,应由社区人士自发兴起。(3)大众参与原则。(4)社区合作原则。(5)满足需要原则。强调基于社区大多数居民的组要开展社区福利服务。(6)全面规划原则。(7)注重预防原则。社区发展工作应体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西方学者总结的社区工作的原则,主要是基于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对我国的社区工作有借鉴和启发作用,但是不能简单地照搬,在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中,我国政府部门、社区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相结合,针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参照我国现实发展状况,我国学者周沛也提出:(1)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把解决社区居民和社区的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同社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2)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社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区发展的基础。(3)社区居民自助参与的原则。社区居民应该对社区问题和社区事务负有重要责任,发挥互助合

社区工作职责

社区工作职责 1、社区党工委职责。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决定社区内重大问题,对辖区范围内的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领导,协调好社区居委会、业主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及其辖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及“两新”组织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推动社区共驻文明;负责对辖区单位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进行审查、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辖区单位在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行使“一票否决”建议权;配合有关单位党组织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负责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人民武装工作;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2、社区居委会职责。依法履行自治职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居民遵守社区公德和居民公约、依法履行应尽义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召集社区居民会议,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调节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群众间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管理本社区居委会的财产,推行居务

公开;及时向区政府反映社区居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协助政府开展工作:依法协助区政府和社区党工委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消费维权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权益保障等工作。依法监督职责:依法组织居民有序参加公共政策听证,参与有关单位民主评议和监督;指导和监督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3、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职责。在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领导下履行区政府在本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维护社区社会治安。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群防群治,开展民间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工作,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市容环境保护、社区卫生、食品安全、动物免疫、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做好城市低保、社会救助、老龄工作、防灾救灾、双拥优抚等事务及对残疾人服务工作;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社会保险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妇女和儿童保护工作;协助做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协税护税、企业服务及统计等经济服务工作;完成区政府、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交办的任务。 4、社会组织职责。承担区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公共管理和

社区工作基本知识

一、关于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 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哪些?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什么是社会工作者?(什么是义工?什么是社区专职工作者?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 义务工作者简称“义工”,也称“志愿者”,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社区专职工作者是指专门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由通过社会公开招考的人员和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组成。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源:中华考试网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社区特殊群体小组工作的运用: (1)单亲母亲支持与互助小组 (2)反“家暴”小组。

社区医院岗位职责

社区医生职责 1.对患者要积极认真的诊疗,规范、整齐、准确的书写门诊病历、日间床病历、家庭病床病历等,不能随意涂改。 2.认真、完整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熟悉辖区内居民健康情况,对重点管理人群,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入户随访,指导用药治疗及养生保健。 4.负责辖区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工作,针对辖区内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定期访视孕产妇、新生儿,认真填写记录,并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宣传,提高人口素质。 5.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诊疗服务,按规定诊视、体检,免费提供咨询,对危、急患者简化手续,随叫随到。 6.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充分利用好站上的各种理疗康复器材、设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7.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杜绝差错事故及违反行风建设行为的发生。8.入户诊疗服务时,所用医疗设备消毒严格,有消毒标识。 9.不窥探患者及其家属隐私,严格保护患者及其家属隐私权。 10.诊断明确,用药合理,对疑难、危重患者及时会诊或转诊,避免延误病情。社区 护士职责 1.社区护士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 2.协助医生共同完成辖区内人群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工作。了解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做好疾病的监测工作。 3.协助医生共同完成入户随访任务,做好随访记录、健康指导,随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完成社区慢性病人的筛查及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的管理建档工作。 4.负责辖区预防保健工作,完成新生儿访视、传染病管理、开展0-7岁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工作。 5.配合医生共同开展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填写记录,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共同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宣传,提高人口素质。 6.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及时向医生反馈病人情况,协助医生做好病人的转、会诊工作。 7.开展社区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护理。 8.承担全科诊室、日间病房、家庭病床及其他病房护理工作。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用品用后初步毁型 消毒,医疗用品及器械用后按照程序与要求及时消毒,做好标记,记录详细完整。 10.社区护士应具有经注册的国家护士执业证书,持证上岗。此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 药剂人员职责 一、遵守医务所的工作制度,按医务所的基本要求完成医务所的任务。 二、服从医师指导,遵守职业道德,为师生员工的健康服务。 三、在院长领导下协助医生做好购买药品的工作,完成调剂制剂、司药、药物保管及药物采购工作。 四、拟订药材预算、清领、药品采购计划,并经校医务所领导审批后实施。 五、主渠道进药保证药物采购质量,进药时查验有关证件,严防购入伪劣假药。 六、做好药材清领及消耗登记统计工作。药品出入库严格执行验收登记手续,所有药品应建帐管理。 七、负责处方审核划价,并按不同人员分类登记统计。 八、深入科室了解临床需要,以购入更有效药品,定时向临床科室介绍供应药品。 九、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保证调剂司药无误,严防事故差错。 十、凭医生处方和交费单发放药品,发放药品时要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十一、严格把关,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发放药品时,要仔细核对患者和处方,发现错方或不清楚之处,要及时将处方退回医生,并问明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