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摘要: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物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更高效地使患

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指导

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

健康的慢性疾病[1]。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

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2]。其中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

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非促胰

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

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

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药师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

行合理的用药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的需求量巨大的同时药品信息量大且杂、药师工

作强调大,这就间接要求药师在准确提供用药指导的前提下提高工作的效率。本

文希望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

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

1.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我院口服降糖药物常用的有磺脲类、非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根据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

1.1磺脲类

磺脲类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由于其进

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选在餐

前30 min左右。我院有格列美脲片[万苏平]、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唐贝克]。

结合我院药物特点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均需整片(粒)吞服,不宜

掰开,不得嚼碎,并以足量的水(约半杯)送服。(2)一天一次即可,建议于

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之前即刻服用。(3)尤其注意,

服药后不要忘记进餐,若发生服药差错,如漏服一次药量,不可于下次服药时以

大剂量来纠正。(4)注意低血糖反应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1.2 非磺脲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也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的特点为刺激胰岛

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我院有瑞格列奈片。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餐前0-30分钟口服,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预防低血糖发生。不

进食不服药。(2)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需提醒患

者注意。

1.3 双胍类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肝糖元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该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作用,特

别适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我院有盐酸二甲双胍片。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

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适用人群 零售药店里的降糖类产品品种繁多,少则20~30个品规,多则80~100个品规左右,其实口服降糖药物无外乎隶属于以下六大品类。 降糖类 磺脲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大多数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类药物应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格列奈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化学结构及作用位点与磺脲类药物明显不同,此类药物起效更快、达峰更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却极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简便,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饮食不规律者。 注意:格列奈类药属于餐时胰岛素分泌调节剂,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础血糖即空腹血糖。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减轻体重。 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抗糖类 双胍类 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食欲等途径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虽不能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太大时可以加用该药,有助于平稳控糖。 此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口苦、金属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此药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都有哪些常用的降糖药

都有哪些常用的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如果是在古代是很难治疗的,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药物,那么现代的降糖药都有哪些呢?目前认为有八种,主要是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如果是中药,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运用传统的煎煮法效果明显,也有许多的中草药能够起到降糖的作用。 一、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按作用的机理共分为八种,主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脲酰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DP-4酶抑制剂和中成药九大类多个品种。 二、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 同作用的结果。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

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三、降糖化学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注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及类似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DDP-4酶抑制剂等。 四、降糖中药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是按照药物组成分为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由于传统中药方剂的抓取、存放、煎煮比较麻烦,中药成药(中成药)的使用比传统煎煮方剂的使用更为普遍。但传统煎煮方剂的疗效更为理想。 五、单味降糖中药 (一)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二)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摘要: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物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更高效地使患 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指导 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 健康的慢性疾病[1]。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 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2]。其中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 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非促胰 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 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 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药师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 行合理的用药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的需求量巨大的同时药品信息量大且杂、药师工 作强调大,这就间接要求药师在准确提供用药指导的前提下提高工作的效率。本 文希望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 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 1.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我院口服降糖药物常用的有磺脲类、非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根据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 1.1磺脲类 磺脲类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由于其进 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选在餐 前30 min左右。我院有格列美脲片[万苏平]、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唐贝克]。 结合我院药物特点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均需整片(粒)吞服,不宜 掰开,不得嚼碎,并以足量的水(约半杯)送服。(2)一天一次即可,建议于 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之前即刻服用。(3)尤其注意, 服药后不要忘记进餐,若发生服药差错,如漏服一次药量,不可于下次服药时以 大剂量来纠正。(4)注意低血糖反应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1.2 非磺脲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也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的特点为刺激胰岛 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我院有瑞格列奈片。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餐前0-30分钟口服,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预防低血糖发生。不 进食不服药。(2)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需提醒患 者注意。 1.3 双胍类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肝糖元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该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作用,特 别适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我院有盐酸二甲双胍片。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糖尿病至今有一定的历史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的时候应该要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副作用等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相应的药物。那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一、口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门诊用药分析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门诊用药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门诊用药分析,总结药物疗效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胰岛素增敏剂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降糖用药的合理性。结果经比较得知,该院门诊用药频度依次为达美康、甲福明、亚莫利、消渴丸、诺和灵50R等,降糖药物联合用药主要为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联合用药在糖尿病治疗中较为普遍,患者临床病症可明显缓解,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口服联合降糖药物的临床疗效明确,能够显著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降糖药;胰岛素 2型糖尿病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1],糖尿病也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后的第三类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国内外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与饮食护理干预为主,原则上能够获得不错的降糖效果。而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血糖,则会联合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该院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门诊用药的用药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收获了良好的降糖用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10 mmol/L,餐后2h≥11.1 mmol/L。经病理诊断为糖尿病。排除肾脏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慢性胰腺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女13例,男27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3.6岁,病程为2.35~7.65年;对照组有女15例,男性25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4.2岁,病程为3.15~6.9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处方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和统一。采用WHO制定的标准,分析各类降糖药的用药频度[3]。用药频度=总消耗量/DDD值。依次排出金额序号。通过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中的用药方式以及有效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方法

2017年糖尿病合理用药(执业药师)

2017年糖尿病合理用药 1、下列符合1型糖尿病特征的是 A.多见于中老年 B.起病缓慢 C.症状较轻 D.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E.血C肽测定正常 (标答:D) 2、下列符合2型糖尿病特征的是 A.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B.起病急 C.血胰岛素浓度显著降低 D.对胰岛素敏感 E.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标答:E) 3、患者,女,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8mmo/L。为确诊糖尿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重复测空腹血糖 B.测餐后2小时血糖 C.多次测任意血糖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糖化血红蛋白 (标答:D)

4、患者,女,39岁。有糖尿病史25年,消瘦。实验室检查:C肽降低,GAD—Ab 阳性,尿糖阳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糖尿病 D.继发性糖尿病 E.肾性糖尿 (标答:A) 5、患者,男,18岁。身高170cm,体重75kg。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9mmol/L,2次餐后2小时血糖15.3mmol/L,血胰岛素增高。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1型糖尿病 B.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的2型糖尿病 C.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 D.糖耐量减低 E.空腹血糖减损 (标答:C) 6、患者,男,42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5.3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正常血糖者 B.空腹血糖减损 C.糖耐量减低 D.1型糖尿病 E.2型糖尿病 (标答:C) 7、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是

A.肾小球硬化症致尿毒症 B.心肌梗死 C.急性脑血管意外 D.感染 E.酮症酸中毒 (标答:A) 8、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角膜炎 D.黄斑病 E.结膜炎 (标答:A) 9、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微血管病变之一 B.病程超过10年者多见 C.有微血管瘤为增殖期 D.可见玻璃体出血 E.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标答:C) 10、下列哪项不符合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征 A.冠心病发病率高 B.易发生心肌梗死 C.均为有痛性心肌梗死

门诊常用药物完整版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抗生素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0.5 g bid 2.阿奇霉素分散片 0.25g q 阿奇霉素注射液500mg qd(0.9%500mlns或5%gs) 3.红霉素肠溶胶囊 1-2g/日分3-4次服用 4.甲硝唑注射液 0.1g tid 甲硝唑片 0.2-0.4g tid 甲硝唑vb6 0.2g-0.4g tid 5.青霉素160万单位(5万-20万单位/kg/d,bid-qid) 6.头孢呋辛酯 0.25g-0.5g bid 7.头孢呋辛钠注射液 0.75g-1.5g tid(ns100ml) 8.头孢丙烯 0.5g bid 9.头孢克洛缓释片 0.375-0.5 bid 10.头孢克肟 0.2 bid 11.注射用头孢美唑 1-2g bid(0.9%ns250ml) 12.头孢西丁1-2g bid(ns 100ml) 13.头孢曲松 2g(0.9%ns100ml)qd 14.头孢氨苄缓释胶囊 0.5g bid 15.替硝唑 1g qd 16.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立复兴) 0.2g bid 17.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来立信)0.3g bid 18.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30mg-60mg qid 19莫西沙星片400mg qd 止咳化痰 20.羧甲司坦口服液 10ml tid 21.乙酰半管氨酸 0.2g tid 22.氨溴索片 30mg tid 23.氨溴索口服液 10ml tid 24.复方甘草片 3片 tid 25.可愈糖浆 10ml tid 止咳(内含可待因长期使用可产生依赖性) 26.急支糖浆 20/30ml tid 化痰止咳 27.复方鲜竹沥液 20ml tid 化痰,止咳, 28.肺力咳合剂 20ml tid 镇咳祛痰 29.橘红咳痰颗粒 10-20g tid 祛痰止咳 30.三坳片 1.0 tid 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31.桉柠蒎荣胶囊0.3g bid( 慢支)tid(急性支气管炎) 32.羚羊清肺丸(止咳0 6g tid咳嗽痰盛,咽喉肿痛 33.养阴清肺 1丸 bid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34.川贝批把胶囊 0.6g(3粒) tid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35.枇杷止咳胶囊 2粒 tid用于咳嗽,及支气管炎咳嗽。 36. 密炼川贝批把膏 22g tid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 调心降火 平喘 37.多索茶碱注射液 200mg bid 300mg qd (0.9%ns 100ml或5%gs100ml) 38.茶碱缓释片 100mg-200mg bid 39.沙丁胺醇 200ug qid 40.异丙托溴铵 40ug qid 41.噻托溴铵 18ug qd 42.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25ug bid 43.特布他林 COPD 44.补肺活血胶囊 0.7-1.4g tid 肺心病慢性期 45.金水宝胶囊 0.99 tid 46.利肺片 0.5g tid 驱痨补肺,镇咳祛痰。可以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 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的治疗 47.苓桂咳喘胶囊 1.70g tid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 48.金花清感颗粒 1袋 bid 49.金荞麦片 50.金果饮口服液 15ml tid 51.金莲花胶囊 4粒(1.40g) bid/tid 1

糖尿病患者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

糖尿病人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一) 一磺脲类药物 药品名: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克糖利和糖适平等;第三代的格列美脲 适用者: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不适合1型患者。 副作用:主要为低血糖、消化道反应。 二双胍类药物 药品名:目前主要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盐酸二甲双胍。 适用者:适用于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友的首选抗高血糖药物。 副作用:主要发生在肠道中,20%~30%的病友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的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药品名:拜唐苹、倍欣等。 适用者:餐后血糖高的2型、1型及糖耐量受损患者。 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胀、腹痛、腹泻。

糖尿病人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二)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 药品名:优罗格列酮(商品名为文迪雅)、吡格列酮(商品名为艾丁)等。 适用者:2型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1型患者。 副作用:水肿和血容量增加,但一般较轻。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五促胰岛素分泌剂 药品名: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等。 适用者:适用于基础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高者,不适于1型患者。 副作用:轻度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特别提示:1药物要保持一定得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吃吃停停会造成血糖剧烈波动,很容易加重并发症。所以,降糖药应坚持服用。 2 超量服药会加重肝、肾、胰岛负担,结果会造成胰岛功能和肝肾功能 的提前衰竭。所以,要按量而不是超量服用降糖药。

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一) 糖尿病人一定要吃水果,与正常人不同的是需要有选择地食用。

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二) 一糖尿病人该如何喝粥? ●不喝纯大米粥。可以在大米粥中加入蔬菜、菌类、杂粮或豆类做成菌菜粥、杂 粮粥、豆粥等。 ●米、水不要放多,熬得不要太烂。 ●不单独喝粥,配合主食、菜。 ●不喝热粥。 ●配合运动。 ●喝粥的时间:监测血糖。 二以下食物也不建议糖尿病人食用 主食:汤面、油饼、油条、米饼、热干面、烙饼、煎饺、馅饼、无糖汤圆、年糕、粘豆包、粽子、粘米饭 副食:土豆泥、煮甘薯、部分南瓜、勾芡的炒菜和汤类等 冲制饮品:无糖芝麻糊、无糖核桃粉、藕粉等 即时食品:精白面包、棍子面包、小麦饼干、膨化薄脆饼干、麦芽糖等 三人均每日6克盐,别忘了味精、大酱中都有盐。油要经常换着吃。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中医治疗糖尿病同样强调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同时强调情志舒畅,勿忧、勿怒。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是弱而缓慢的,就单一降血糖的作用而言不如西药。 在治疗糖尿病时,西药加中药的与单用西药的相比,可使西药的用量下降,西药的失效期向后推延。 据统计,专用于抗高血糖的中成药己有近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纯中药,少数几种是加了降糖西药的,凡加西药者,其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如消渴丸。 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一般价格在300-600元/月,价格偏高。如经济条件好者,特别是早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控食、运动的基础上只服用中药,对于病情较重单用中药不能控制时,再加服西药。 现将用于糖尿病的部分中成药简介如下,同时提供了药价和生产厂家,供挑选参考。

口服降糖药大全

口服降糖药大全 口服降糖药分论 西药类

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诺和龙。 磺脲类药物主要用于: (1)胰岛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者;(2)中年以上起病的II型胰岛素患者,单用饮食或饮食加运动治疗不能控制高血糖者;(3)病程不足5年者则效果更好;(4)II型糖尿病患者如用过胰岛素,但每天用量不足40单位即可控制高血糖者,可考虑换用磺脲类降糖药;(5)部分患者单用口服药物不能控制高血糖,此时可采用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治疗;(6)初患病时,血糖已在14毫摩尔/升以上者。 磺脲类药物不适用的患者: (1)完全没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2)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大出血、大手术等严重状态时;(3)特别消瘦的患者宜用胰岛素治疗而不宜用口服降糖药;(4)特别肥胖患者在体重未下降前,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不会很好。 优降糖 分类:磺脲类 机理:刺激胰岛素分泌 特点:是所有口服药中作用最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强弱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关,血糖越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越高。一般口服12-20分钟血糖开始下降。 规格:2.5毫克/片 用量:一般2.5-15毫克/天(1-6片/天),最大量20毫克/天(8片/天) 用法:每日用量2.5-5毫克(1-2片)者,可早餐前30分钟一次口服 每日用量7.5-15毫克(3-6片)者,以早晚餐前各一次为宜。 副作用:较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导致严重或顽固性低血糖昏迷。 禁忌症:老年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和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人。 达美康 分类:磺脲类 机理: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特点:降糖作用温和,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并对防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有利。 适应症: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伴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老年性糖尿病患者。 规格:80毫克/片 用法:每日2次 用量:一般为80-240毫克/天(1-3片/天),最大量320毫克/天(4片/天)。老年糖尿病患者剂量过大时最好选择糖适平。 副作用:少量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头晕及皮疹、粒细胞减少等,剂量过大可引起低血糖。美吡达(吡磺环已脲,格列吡嗪) 分类:磺脲类 机理:刺激胰岛素分泌。 特点:降糖作用仅次于优降糖。口服吸收快而完全。有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作用,有利于纠正糖尿病人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用量:一般剂量为10-20毫克/天,最大量为40毫克/天

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分析

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12-26T14:45:04.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3期供稿作者:莫灿强陈慧敏 [导读]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体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匮乏及不能正常应用。 莫灿强陈慧敏 (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东莞 523523) 【摘要】目的对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口服降血糖药的销售金额、治疗日数(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血糖中双胍类的销售金额最高,占28.05%。用DDDS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二甲双胍片(包括0.25g和0.5g)、格列吡嗪片(包括普通片和控释片)、格列齐特(包括缓释胶囊和缓释片),DDC位于前3位的是格列吡嗪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结论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对于需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既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减轻了负担。 【关键词】降血糖药用药频度口服日均费用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59-02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体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匮乏及不能正常应用,使体内糖类代谢出现差错,只有很少部分糖类被代谢,血液中过高糖排泄到尿液中,呈尿糖阳性,因此主要治疗糖尿病手段就是通过口服、注射降糖药,控制血糖[1,2]。为了为治疗糖尿病提供经验,本文对我院2013年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用药种类、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临床口服降糖药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HIS)所记载的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房治疗糖尿病常用13种口服药的药名、类型、药物使用量、价钱等用药数据。 2 方法 对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门诊口服降糖药药品名称、类型、单价、数量、总价等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电子表格进行统计、整理,然后进行分析。 2.1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依照经验临床常用量及最新《新编药物学》,预设所有药物的DDD值[3]。 2.2 药物的治疗日数,即DDD数(DDDS),代表该药物的使用频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DDDS=该药的某一年内总购药量/该药DDD值 依据所得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日药费,其公式如下: 日均药费=某年购该药金额/所得该药DDDS 2.3 采用Microsoft Excel 电子表格对所得DDDS值、购药金额、日均消费药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分析我院在2013年对这些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情况。 3 结果 3.1 所统计13种口服降糖药的药品类别、费用及排序总结在表1中,根据表中总结参数,的在门诊口服降糖药中胰岛素增敏剂比例为48.23%高于促胰岛素分泌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所有降糖药之首,而中成药的使用百分比仅为2.94%,排名垫底。 表1 四大类口服降糖药费用及排序 4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糖类代谢异常,究其原因主要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不能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正常需要,导致体内糖类代谢紊乱[4],血糖升高排泄到尿液中,使尿糖呈阳性。判断糖尿病典型标准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其带来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随着病情深入,导致心血管、神经、血压发生病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5],并发症的数量及病情随时间逐渐增多加重,多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本研究对四类口服降糖药的费用进行了总结、排序,发现排名首位的是胰岛素增敏剂,比例为48.23%高于促胰岛素分泌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促进机理是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接下来排在第二位的是促促胰岛素分泌剂,具有促进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1]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患者要保证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因此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解。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患者要学会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服用任何种类口服降糖药物均需注意:①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②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③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为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克糖利);第三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美脲(亚莫利))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患者应学会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③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双胍类:(格华止)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有一种严重但很少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这种乳酸性酸中毒,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此外患有严重心脏病或肺部疾病者禁用二甲双胍。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每天服药1~3次;②开始服药时选择进正餐时服用,从最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糖得到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3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此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2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②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但应尽可能固定。 4α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倍先)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腹痛、腹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通常与药物剂量有关。此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有:①遵医嘱服药,通常每天服用3次,进餐同时服用(在吃第一口食物时服用);②如果不进餐则不需服药;③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④如果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如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治疗,避免使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 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如果单独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已经达到临床有效最大剂量3个月,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应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使作用加强,或者是胰岛素和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可添加胰岛素治疗。患者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注意每种药物的服药方法;②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该立即监测血糖,并及时处理,接受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较大。此外在发生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合并严重感染、合并严重并发症、计划妊娠或已经妊娠、分娩等情况下,不适合继续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此时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者咨询医生。 口服降糖药与血糖监测: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疗法,单靠一种方法是不能达到目标的,

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

一、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必要性 2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是由于 2 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发展而决定的。而现在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还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 如上图所示,如果病人刚诊断为糖尿病,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当仅有胰岛素抵抗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酮类的药物,可能会使病人的血糖达到的预期的目标。 当随着病程的逐渐发展,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主要发生变化的是患者β细胞功能的下降,随着β细胞功能的下降,病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甚至逐渐衰竭,这

时仅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不能控制血糖,需要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病程发展到最后,可能需要应用外源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所以对于所有糖尿病人,单一的用药常常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 (一) 2 型糖尿病治疗的经验 UKPDS 研究(英国对 2 型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到无论对于肥胖的病人还是非肥胖的病人,其β细胞功能都是在逐渐下降的,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用磺脲类的药物来控制血糖,其细胞功能都是下降的。 UKPDS 研究是从刚刚诊断的 2 型糖尿病人研究开始观察,用磺脲类、二甲双胍来治疗。在第 1 年治疗效果是最好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最显著,以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会逐年升高,到第 6 年又回到治疗前的水平。 (二) UKPDS:2 型糖尿病单一药物疗效 对 UKPDS 研究观察单药治疗的疗效,仅用 8% 来作为目标,三年内如果用磺脲或胰岛素或二甲双胍单一的治疗,仅有一半的人糖化血红蛋白能控制在 8% 以内。到 6 年时 1/3 的左右病人能在 8% 以内,到第 9 年在 8% 的以内的人不足 1% 。随着 2 型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并且逐年减退。所以进行早期的药物联合治疗,成为 2 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必然的选择。

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对药物的疗效以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总结。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该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降糖药物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该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门诊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排序依次为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吡格列酮、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格列喹酮、伏格列波糖片、瑞格列奈等。在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中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联合用药的模式主要为磺脲类药物联合双胍类药物,并且联合用药比较合理,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给患者给予口服联合降糖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且不良反应还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此种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标签: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极其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中老年人为其发病的主要群体,有研究显示,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中,糖尿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主要以口服降糖药物以及饮食干预为主,虽然也获得了不错的降糖效果,但是在控制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控制患者血糖有着积极的作用[1]。为了对该院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该次研究选取了102例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對该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降糖药用药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在该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该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空腹时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2],并经病理诊断确诊。该组患者中排除肾脏功能不全、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胰腺疾病患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4.5±4.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69±1.14)年;观察组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7.01±4.59)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71±1.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继续教育园地?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潘晓黎 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晓黎:女,大专,主管护师2006204210收稿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护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和教育。 1 患者状态的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通过评估为患者设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用药指导 2.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2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2.2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1 促胰岛素分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 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应教会患者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⑤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且持续3d 以上,应嘱患者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医生;⑥服药期间要继续遵守饮食计划;⑦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2.2 双胍类 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有 一种严重但很少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这种乳酸性酸中毒,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此外患有严重心脏病或肺部疾病者禁用二甲双胍。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每天服药1~3次;②开始服药时选择进正餐时服用,从最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糖得到控制或达到临床最大有效剂量,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③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④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⑤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2.2.3 噻唑烷二酮类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此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 1~2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②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但应 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2.2.4 α2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腹痛、腹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通常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此类药物不会 引起低血糖。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有:①遵医嘱服药,通常每天服用3次,进餐同时服用(在吃第一口食物时服用);②如果不进餐则不需服药;③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④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⑤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⑥如果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如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治疗,避免使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 2.3 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 如果单独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已经达到临床有效最大剂量3个月,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应考虑联合用 药。联合用药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使作用加强,或者是胰岛素和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选择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应该考虑以下情况:近期血糖变化;最近的HbA1c 检查结果;患者是否有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以哪种表现为主;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的药物治疗情况;患者希望如何选择药物。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可添加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磺脲类: (一)作用机制: 1 胰腺内作用机制: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是胰岛素释放的主要机制,磺脲类药物以及葡萄糖(通过转运、磷酸化、氧化代谢产生ATP)均可通过此机制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 胰腺外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除了对β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还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10%-52%(平均29%)。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相比,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第一代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 3 磺脲类药物的用药特点:磺脲类药物每日使用剂量范围较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超过最大有效浓度后降糖作用并不随之增强,相反副反应明显增加。 4 磺脲类药物的选药原则: (1)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2)老年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4)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5 代表药物有: 格列吡秦(迪沙片、美吡达)格列美脲:万苏平 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甲磺吡脲):达美康 格列苯脲:优降糖甲苯磺丁脲:D860

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能达标时,可以合并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6 副作用 (1).低血糖反应: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2).体重增加: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 (3).其他: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等。 7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禁忌证: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单独使用;有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有严重的肝、脑、心、肾、眼等并发症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2)注意事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改用胰岛素治疗;老年人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要酌情调整;不推荐儿童服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酌情使用。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Metformin)。 1 作用机制: (1)减少糖异生 (2)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用大鼠做试验证明,能使肠葡萄糖的吸收量减少一半。 (3)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4)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