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人体发育学

【免费下载】人体发育学
【免费下载】人体发育学

生长growth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变化,可以用度量衡测定,有相应的测量值。

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不能用数量指标来衡量。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

体重( Weight,W ) 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3.30kg, 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最初2-3天由于摄入少、水分丢失和胎粪及小便排出,体重可减轻3%-9%,至7-10天可恢复至出生时体重。体重增长的规律生后第一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

体重增加的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月的体重增加,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体重(kg)年龄身高(cm)

3~12月[年龄(月)+9]/2 出生时50

1~6岁年龄(岁)×2+8 12月75

7~12岁[年龄(岁)×7-5 2~12岁年龄(岁×6+77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增长,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的变化为依据,不可用“公式”或人群均数当作标准值。

身高(长)(height or length)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男婴较女婴略长。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2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身高约为

85cm;2岁以后每年增长约5~7cm。1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13~14岁时约为3倍。

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明显加速,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平均增长28cm;女孩每年可增长6~8cm,平均增长25cm。

身高(长)增长规律出生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为生长第一高峰。

身长(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前3月=后9月身长(高)的增长。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坐高(顶臀长)Sitting height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

坐高/身高比值的意义由于随年龄增大身高主要来自下肢的增长,所以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出生时为66%,4岁时为60%,6岁以后小于60%。

比例异常提示疾病:如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特短多见于甲状腺疾病及骨、软骨发育不全。下部量过长,往往是生殖腺功能

不全的症状。

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新生儿上部量占60%,下部量占40%,身高的中点在脐上;1岁时身高的中点在脐下;6岁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12岁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指距是两上肢向左右平身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一般比身高短1-2cm。如指距大于身高1-2cm(Marfan综合征)。

马凡综合征亦称为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Marchesani综合征、

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主要表现为周围结缔组织营养不良、骨骼

异常、内眼疾病和心血管异常,是一种以结缔组织为基本缺陷的遗

传性疾病。身材瘦高,四肢细长,尤其是前臂和大腿;蜘蛛指/趾样改变;头颅骨病变;胸、脊椎畸形改变

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H.C)指头的最大围径,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发

头围异常头围过大,或突然增长过快:脑积水、脑肿瘤;

头围过小,或者不能正常增长: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C.C)平乳头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肌肉、骨骼和肺的发育。

头胸围交叉出现的早晚常被作为营养好坏的一个指标。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头胸围交叉出现早。反之,则出现晚。

上臂围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1~2cm。在无条件测身高体重的情况下,一般可通过测量上臂围筛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

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体格生长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peak height velocity,PHV)

女孩: 9-11岁,每年身高增长8cm左右;

男孩: 11-13岁,每年身高增长9cm左右。

与体格发育相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骨骼发育头颅脊柱长骨

前囟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约1.5~2.0cm,一般不超过2.0

cm×2.0cm。出生后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变小。正常健康小儿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囟门和骨缝大小及闭合时间

出生(cm)闭合年龄

前囟 1.5-2 1-2岁

后囟0.5 1-2月(部分出生即闭)

骨缝可及3-4月

前囟的临床意义:提示疾病

张力高:颅内压升高

张力低:脱水

早闭:小头畸形

晚闭或扩大:甲低、脑积水、严重佝偻病

诊断、治疗的窗口

脊柱发育

年龄动作肌肉群脊柱弯曲

3月抬头颈后肌颈前曲

6月坐腰肌胸后曲

12月走下肢肌腰前曲

长骨的发育骨化中心骨骼的生长有两种方式:

①干骺端成骨,长骨的生长主要是干骺端软骨的逐步骨化;

②骨膜成骨,扁骨生长主要是扁骨周围骨膜的逐步骨化。骨化的过程较长,自胎儿期开始,直至成年期完成。

骨龄:即骨发育的年龄

正常儿童的成骨中心随年龄增长按一定时间和顺序先后出现和变化。

腕骨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为:正常婴儿出生后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2~3岁时出现三角骨,4~6岁时出现月骨、大多角骨及小多角骨,5~8岁时出现舟骨,9~13岁时出现豆骨。桡骨远端的成骨中心于6~12个月时出现,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则至6~8岁才出现。

6~8岁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年龄+1。

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一般7岁以下适宜用图谱法,7岁后尤其是青春发育期用计分法判定骨龄效果较好,准确性高。

骨龄的临床意义: 骨龄落后

骨龄提前

牙齿的发育

乳牙(primary or deciduous teeth)

共20颗

第一乳牙萌出的年龄:4-10月

>13月未出牙称出牙延迟

乳牙出齐的年龄: 2-3y

恒牙(secondary or permanent teeth)共32颗

6岁:萌出第1恒磨牙

7~8岁:乳牙按萌出先后脱落代之以恒牙

12岁:萌出第2 磨牙

18岁以后:第3磨牙(智齿)

牙发育异常萌牙延迟:严重佝偻病、甲低排列紊乱:甲低、脑发育不全

无牙、牙釉质发育异常:外胚层发育不良

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肌肉系统发育发育与体重平行。5岁后肌肉增长加快,青春期肌肉发育迅速,肌肉发育存在性别差异。目前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已经成为衡量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内容之一。肌肉发育异常重度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

脂肪组织发育主要有脂肪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和细胞间胶原物质组成,包括棕色和白色脂肪。棕色脂肪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儿

童、成人脂肪以白色脂肪为主,分布于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的发育表现为细胞数目的增加和体积的增大。细胞数目的增加主要在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11-13岁三个阶段。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和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两个过程。主要特征是:

①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

②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③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

体格生长的总规律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匀速性发展的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具有个体差异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如肤色、头发的颜色、身材高矮、性发育的时间等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营养、疾病等

体格生长的评价

评价的基本要求

测量的数据要可靠定期纵向观察并横向作比较选择参照人群值评价内容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匀称度

定期纵向观察并横向作比较定期的纵向观察可以发现个体生长的轨道,了解儿童生长趋势。横向比较即应用其体格测量资料与可

供参考的数据相比较,以了解个体在同龄人群中所处位置。

定期

<6月每1-2月1次儿保测量

7-12月每2-3月1次儿保测量

1-3岁每年2次,半年一次,

>3岁每年1次

参照人群值(参数)

WHO推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测量资料作为国际标准95年中国九大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均值离差法: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百分位法:用于正态或非正态分布资料。

界值点均值离差法:X±2SD

百分位法:P3-P97

发育水平development level

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测量值(横断面调查)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在同质人群中(同年龄、同性别)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发育水平。以等级表示结果。

生长是一连续过程,一次体重值不能直接估计体重生长过程,仅仅只得到已达到的体重。不能证实是

正常范围的异常生长或低水平的正常生长。

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是对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

量(纵向观察)所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将其与参考人群值的生长速度比较,得出正常、不增、下降、增长不足或加速的结果

匀称度proportion of body 是对发育指标间关系的评价

体型匀称

身高的体重(weight for height W/L)表示。它说明一定身高相应的体重增长范围。将实际测量值与参考人群值比较,以等级表示结果。

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用体重(Kg)/身高(m)2 表示。

身材匀称坐高/身高(顶臀长/身长)正常,称之为身材匀称。反之则为不匀称(或幼稚)。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2学分: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考查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了解人体生理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形成,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活动能力。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体运动学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康复治疗、康复保健、康复教育等康复治疗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它以《康复医学概论》、《人体结构》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临床疾病康复》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康复治疗师职业资格标准,以人体运动学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项目进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采用任务驱动、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上课讲义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二、名词解释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 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 ⑧成人期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 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0.立直反射: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2.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三)简答题 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14个)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人体发育学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 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 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 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 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 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胎儿8周时即可出现,妊娠28~30 周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明显的胎动有3种类型:①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②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③剧烈的痉挛动作。 ●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 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 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平衡: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主要包括保持体位,在随意运 动中调整姿势,对外来干扰做出安全有效反应。靠视觉、躯体感觉和前庭。 ●运动的协调性:在准确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互相配合,和谐地完成 动作。 ●痉挛:被动屈伸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阻力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 害现象。 ●精细运动能力: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 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双手协调:是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同 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 ●手眼协调: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触觉识别: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 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言语链:是借用“链”的结构形式,形象地说明说话人的意思到达听话人、从而完成言 语交际任务的紧紧相扣的转换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译码5个环节,包括三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2 学分: 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考查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了解人体生理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形成,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活动能力。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体运动学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康复治疗、康复保健、康复教育等康复治疗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它以《康复医学概论》、《人体结构》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临床疾病康复》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康复治疗师职业资格标准,以人体运动学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项目进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 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教学、启发式、鼓励式、点评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习 兴趣及主动性。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人体发育学复习题

《人体发育学》复习题 第三、四章正常发育规律发育分析和发育评定 【A1型题】(单选题) 1.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一般在 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 D:9个月内最敏感E:一年内最敏感 2. 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 A:1~2岁以前B:2~3岁以前C:3~4岁以前 D:4~5岁以前E:5~6岁以前 3. 正常婴儿巴宾斯基症可呈现阳性的年龄是 A:6个月一下B:1岁一下C:2岁一下 D:18个月以下E:3岁一下 4. 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 A:原始反射的发育B:生理反射的发育C:立直反射的发育 D:平衡反射的发育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 5. 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是 A:2周B:3周C:5周 D:6周E:9周 6. 能够直腰坐的年龄是 A:4月B:5月C:6月 D:7月E:8月 【X型题】(多选题) 1.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 A:由上到下B:有近到远C:有粗到细 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 2.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含 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 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 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 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 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 3.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 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 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3倍 C:2~10岁每年增长约2kg D:2~10岁每年增长约3kg E:非等速增长 4. 中躯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与其他系统 B: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 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经与成人相同 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2岁左右完成 E:2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 5. 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 A:脑的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

解剖学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简介 《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经典而又充满着活力的重要的医学核心课程。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地从临床医学的发展中获得更新和发展的动力。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护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疗美容、医学影像等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以及各专业岗位实践,如护理专业正确的健康评估和临床护理操作等专业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10121 学时:96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基础教育的奠基和支柱课程。其在护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其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和胚胎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的范畴。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与医学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药理及各门临床学科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辩认人体形态结构。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培养自学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突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把课程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需求。

人体发育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记忆的基本过程除了:()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强化 E.再现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的阶段是( ) A.2~3岁 B.2~4岁 C.2~5岁 D.2~6岁 E.2~7岁 6.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乱画阶段 E.图画阶段7.正常小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的月龄为( )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8.在抓站的基础上,由于立位平衡功能的逐渐完善,小儿可以独自站立,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延长,称为独站阶段的月龄为( )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9.小儿站立稳定后,可以牵手向前迈步,称为牵手走阶段的月龄为( ) A.6个月 B.7~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10.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 A.8个月 B.9个月 C.10个月 D.11个月 E.12个月 11.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 A.0~1岁 B.0~2岁 C.0~3岁 D.1~2岁 E.1~3岁 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 A.20~40岁 B.40~60岁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14.身高受() A.性别的影响最大 B.种族的影响最大 C.地区的影响最大 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 E.遗传的影响最大 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计划学时:84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就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得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得要求, 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与学生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掌握人体各系统得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得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得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得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就是护理专业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就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得一门必修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就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得基础。 本课程就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得组成、器官得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与细胞得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在医学中1 /3以上得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得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得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与救死扶伤得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得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得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思路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 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得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得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得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得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得学习观点,严谨

人体发育学C卷

) 《 》试卷 A 或B ,第 1 页,共 6 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表头格式字体和字号:宋体、加粗、小三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C ) --小五号,居中对齐。如 年级 2013级 专业 高职康复 (宋体,加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格式详细要求: ★ 1.题号表根据试题增加或减少,如有5道大题,题号调整到五,删掉表内的“六”列,并调整列宽。题号栏格式:“题号”列宽:1.5厘米,“一到六列的列宽:1.5厘米”,“总得分及后面的空白列”列宽:2厘米。行高:1厘米。表格内的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题号表的尺寸:指定宽度:14厘米。(选中表格 —右键—表格属性—调整相应格式) 2.正文字体和字号:中文字体统一使用宋体、英文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使用五号,题与题之间的行间距:固定值20磅。 3.得分、阅卷人框格式:列宽为:第一列1.5厘米,第二列为2厘米。得分、阅卷人框与大题号对齐。行高:1厘米。请注意页脚部分需要填写的内容。

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①某大题只有一个小题,分值标在题型后面,格式为:(本大题共1题,共×分。)。 ②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相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③某大题有多个小题,且分值不等,格式为:(本大题共×道小题,共×分。),每小题分值标在小题后。 ★1、选择题中每个小题的选项ABCD对齐,如按照下列格式设计选项。 ★2、标点要一致!不允许在同一个题目中既出现中文标点,也出现英文标点。标点分级格式:一级为:“一、”,二级为全角下英文句号“1.”,三级为选项半角下的英文句号“A.” 1.握持反射 握持反射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小儿手指屈曲握物。此反射 出生后即出现,2~3个月后消失。 2.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 移动能力的发育。 3. 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 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4.精细运动能力 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 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5.言语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

人体发育学习题(答案参考)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1.E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2.C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3.A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4.D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5.E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7.C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8.E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B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10.B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11.B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

2020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学分: 计划学时:96学时 适用专业:高职针灸推拿 1.前言 1.1课程定位: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针灸推拿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围绕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本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课程总课时96学时,理论为48学时、实验为48学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具体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人体的组成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和人体各 系统的器官组成。 2.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3.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 4.熟悉人体各系统和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能力培养目标】 1.熟练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认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 2.熟练掌握某些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专业有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 3.能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 【素质教育目标】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4.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代码:120007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学时分配:理论66学时、实验24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临床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病理学是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的一门学科。病理学长期以来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中的重要骨干基础学科之一,为临床医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考科目。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诊断性质的学科,临床各科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仍然是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宣判性诊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医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病理学的预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结合我院医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制定适合我院各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们在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架起起一座扎实的桥梁。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疾病共性或特性的总结,为了加强学员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要尽量联系具体疾病和临床常见病例,有助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同时病理学侧重疾病形态学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联系,病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在联系病例中讲活知识,使学生们学活知识,加深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把以前的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病例分析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融为一体,运用理实一体新的教学模式,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 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 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 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 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 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 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 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 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 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 , 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 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 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 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 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 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c )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A )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D )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E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 D )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A )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E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 B )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B )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 B )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80 学分:5 开设单位:生物工程系 适用专业:生物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高专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已学过的动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生物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遵循以教育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初中、小学为依托,以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与校校合作单位深入探讨,明确初中、小学生物教学工作的任职岗位。 2.在明确中小学生物教学岗位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3.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出发点,进行能力分解。 4.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5.根据中小学生物课程标准,序化教学内容。 6.借助医学院、卫校实训基地平台,创新“新课标”导向教学模式。 7.采用常规及仿真教学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渐提高。 8.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实战成果和职业素养考核。

(三)课程目标 1.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阐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 2.应以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以及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基础知识;胜任中学《科学》或《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 (1)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学中,采用多种传授知识的媒体的直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4)学生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并了解一定数量的专业英文缩写。 (5)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部分内容需通过加强辅导和自学环节来完成,使之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6)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在学习解剖学部分时应安排观察尸体标本、组织学切片;学习生理学部分应安排做部分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如下。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发展史、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掌握人体

《人体发育学》考试复习资料(知识参考)

一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共40周,胎儿的周龄即胎龄。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机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对整个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3、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4、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7、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受性激素等因素影响,青春期体格生长出现第二高峰,有明显的性别差。 8、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 2.疾病因素; 3.母亲因素; 4.社会因素。 9、胎儿宫内发育分期——.胚芽期(受精后0~2周)、胚胎期(受精后3~8周) 、胎儿期(受精后第9~40周) 11、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2、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13、紧张性迷路反射——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14、坐位姿势运动发育主要特点是: ①发育顺序是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包括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坐位自由玩 15、立直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 16、降落伞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由于其中枢在中脑,因此该反射的意义等同于立直

人体发育学b卷教学资料

人体发育学b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B) 年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1..成熟 2.拥抱反射 3.手眼协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4.语言发育迟缓 5.认知功能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5分, 共30分。) 1.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2. 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 A.1~2岁以前 B.2~3岁以前 C.3~4岁以前 D.4~5岁以前 E.5~6岁以前 3. 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 A.0.5~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E.2.5~3岁 4. 母亲几个月可感觉到胎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5. .哪个孕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 A.胚芽期 B.胚胎期(受精后3~8周) C.胎儿期 D.胚胎期(受精后2~8周) E.胚芽期(受精后o~3周) 6. 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 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7.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 )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月 8.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 )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9.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人体发育学试题

、单选 1 此模式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大部分有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但如果存在 过久则可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这种模式也可用于临床治疗() A. 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儿童运动发育自头端向足端进行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 从上到下 B. 从近到远 C. 粗大运动 D. 精细动作 E. 从泛化到集中 3 下列有关原始反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 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 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 .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幼儿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能够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的年龄是() A. 3?5个月 B.6?8个月 C.9?11个月 D.12?18个月 E.2岁 5 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A. 20% B.30% C.45% D.50% E.60% 6 婴儿由最初的全身性的、不精确的动作逐步分化为局部性的、精确的动作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 从上到下 B. 从近到远 C. 粗大运动 D. 精细动作 E. 从泛化到集中 7 下列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 岁) B .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 岁) C .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 .追求自我的形成(6 岁) E .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 下列有关语言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 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B. 1 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C. 6 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D. 11 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E. 12 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 儿童擦腿综合征属于() A?生物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行为问题C.社会行为问题D.性格行为问题E.语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