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李清照

简介李清照
简介李清照

简介李清照

当人们翻阅中国文学史时,可以发现,她的名字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并列在一起的。她就是宋代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

我是十分喜欢李清照的,因为酷爱悲剧的我真得很陶醉于她那些凄美悲凉的婉约清词。而读完这本《李清照》传后,我对这位伟大的女性又多了份敬意,多了些怜惜,多了点感动。所以,在此我对李清照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她的爱国主义情怀、顶风傲雪的气节和超前的女权意识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从原书中摘抄整理而得)。希望能增进大家对这位词坛奇葩的了解。

(一)词坛绽秀,流芳千古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能够跻身文学殿堂并取得一定创作成就的女文学家屈指可数。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收中国古代文学家八百余人,其中女文学家仅20人。这20 人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也只有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秋瑾等十几人。如果把这一支人数不多的女作家队伍比作一簇艳美鲜花的话,那么,李清照可谓是最令人瞩目的一枝奇葩。借用李清照的词句来概括,那就是“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咏桂》)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她的文学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诗、词、文、赋等领域,她都表现出了不凡的创作才华。特别是在婉约词的发展史上,李清照继李煜、柳永、秦观等之后,把婉约词的创作水平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她以独到的艺术功力,在闺情

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思妇”的典型形象,真正唱出了“闺情绝调”;她创造了“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独特艺术风格,变前人的俚而鄙为自己的俚而雅,使浅俗之语在词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她创造的“易安体”,为词苑增加了活力,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她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独树一帜,在词学理论方面也有独到建树。李清照所作的《词论》是她在青州时总结词的创作规律后写下的一篇词学理论文章。她通过论述诗与词的区别,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她呼吁作词者要尊重词的创作规律,维护词的特性。在中国词学理论史上,此文第一个为诗词立下了严分艺术畛域的界碑。

总之,李清照以卓著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她对华夏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二)忧国之思,爱国情怀

一提起李清照,大家定会想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脍炙人口的词句。所以,李清照在大多数人心中都只是一种深闺思妇的形象。其实,李清照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词人。

李清照17岁时读了父亲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李格非在这里,由洛阳名园之废兴写到了天下之治乱;由天下之治乱写到了唐一代的兴亡,从而为宋朝的“公卿大夫”敲响了警钟。饱读诗书的李清照读完父亲的文章后茅塞顿开,她联想到当时汴京造园之风大盛,

贵族富商皆倾心营造园圃,一抹隐忧不禁袭上心头。她清楚的意识到,大唐由盛而衰的前车之鉴,当今的“公卿大夫”们不可不察。后来,李

清照便写下了两首和诗,她从大处落笔,深刻剖析了唐代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以及唐王朝军队之所以会一败涂地的原因。李清照在这里虽为咏史,但透露出的却是心中的忧国之思。

再如,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大宋王朝的两代皇帝及其皇室在京人员统统成了金兵的俘虏。李清照被迫离开北方,赶到了江宁。她在江宁的城头上留下了两首诗,只可惜今天我们只能看到两联断句。一联是“南来尚却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另一联是“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第一联中,李清照由南来后的亲身感受,想到了被囚北方的徽、钦二帝。堂堂的大宋王朝的两位君主成了金人的阶下之囚,这一历史悲剧怎能不让李清照刻骨铭心地记在心头呢?她惦记的不仅仅是两位君主,而是那一段历史,那一段应当称之为国耻的历史。第二联是对“南渡衣冠”的尖锐批评。靖康年间,大批宋臣从北方逃到江南,这些“衣冠之士”又有多少人是坚决的抗站派呢?又有多少人在为维护大宋王朝而真心尽力呢?由此,李清照想起了东晋尽力辅佐元、明、成三帝的丞相王导,又想到了西晋、东晋交替之际的大将刘琨。她不禁感慨,如今在宋朝,有几个人能像王导那样成为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呢?如今虽有李纲,宗泽等爱国将领在北边与金兵周旋,但是朝中像刘琨那样的人毕竟是太少了。从这两个断句可以看出,李清照当时对时局是何等的忧虑。

李清照还有一个作品可以表现出她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李清照留下来了的唯一一篇赋——《打马赋》。在这篇幅里,李清照借谈论打马游戏,引用了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雄壮

故事,热情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名臣良将的忠勇,并从而对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敌的行径进行了谴责。他在这篇赋中还表达了自己对收复失地的愿望、对抗敌英雄的钦佩和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在这篇赋的“乱辞”中,李清照写道“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这篇《打马赋》,充分的表现了李清照的爱国主义精神,字里行间可见其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全篇气韵流动、铿锵有力,充满了豪壮之志,非大手笔实难写就。由此文也可见李清照那虽未女子而不让须眉的大丈夫气概。

能够表现李清照忧国之思和爱国情怀的作品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三)英雄气节,傲雪风骨

谈到李清照的气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她的那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了。这首诗是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李清照在同丈夫赵明诚离开江宁,沿江而上,经过乌江时所作。

有一天,李清照一个人站在船头上,眺望大江两岸,她不禁心潮澎湃。想到金人一次次南犯,宋军一步步南撤,朝中投降派越来越得势,主张坚决抗战的李纲等人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就在上一个月,金兵攻破扬州城,城中十万百姓遭到了金兵疯狂的屠杀。而高宗皇帝却早早地渡江南下,逃到了杭州。李清照想,自己从青州到了江宁,如今又要去江西,离家乡越来越远了。然而江西就是可安居之地

吗?想着想着,不禁流下了眼泪。此时,江右岸渐渐现出一道入江支流。李清照问船家,那是什么河。船家回答说,那是乌江。“乌江?那就是乌江!”李清照不禁惊呼起来。赵明诚听到声音也来到船头。李清照指着已临近的乌江对赵明诚说:“你瞧,那就是乌江——楚霸王自刎的地方。”赵明诚不以为然地说:“我何尝不知道乌江是楚霸王自刎的地方。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赵明诚眼中,项羽只是一个可悲的历史人物,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失败了的历史人物。李清照没再说什么,她望着渐渐远去的乌江,一直在凝望思索着什么。不久,她吟下来这首五言绝句。

对项羽的评价,历史上是很不一致的,总的说,贬者多,誉者少。但李清照吟出的这首诗,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相争是最后以失败而结束自己的斗争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李清照从项羽身上发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即他那可贵的气节。她要放声为这位活着英武有为、死亦流芳千古的英雄讴歌,她要为不屈不挠的强者而讴歌,为长虹贯空般的气节而讴歌。于是她唱出了响遏云霄的壮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而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的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声;死,要死得壮烈,英武慷慨,可歌可泣。总而言之,人要有气节!

(四)勇于反抗,捍卫女权

李清照的反抗精神和超前的女权意识是在她晚年婚姻的悲剧中体现的。

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十八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逝。

李清照在建康为赵明诚料理后事。处理完丈夫的后事之后,李清照也大病了一场。从离开青州南下到丈夫赵明诚病逝,才两年时间。这两年,国家遭遇了大难,李清照的小家也遭遇了大难。国破之恨与家亡之痛一起压到了李清照的身上,他实在承受不了这么承重的打击,终于倒下了。病中,李清照几次想不如就此随丈夫而去,可她最终还是战胜了自我,顽强地活了下来。此后几年李清照一直过着流离浙东,孤独漂泊的动荡生活,直到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才移居临安,结束了流亡生活。

李清照本以为可以长长地松口气了,然而,不久,他就再一次病倒了。这场病比在建康那次要重得多,昏迷中的李清照已到了“牛蚁不分”的程度。弟弟李迒都不得不去为她准备棺木了。也许是她命太硬,死神始终没能把她请走,她硬是挺了过来,没有踏进那越来越近的死亡之门。也许是她命太苦,这场病在她的生活历程上又造成了一次新的不幸。

李清照的病刚脱离危险期时,她的弟弟李迒接待了一位客人,此人名叫张汝舟。落座之后,张汝舟说明了此行的的来意,他是来求婚的。他说自己早就仰慕李清照的出众才华,听说李清照建康丧夫之后,对李清照十分同情。自己现在也是单身,很希望能与李清照结为连理,二人互相照应着共同度过后半生,等等。李迒见张汝舟衣冠楚楚、仪表堂堂、温文儒雅、知情达理,心中不免一动。他想姐姐跟着自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倘有一个合适的人嫁过去,姐姐的后半生也有一个好归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李迒对张汝舟越来越有好感,

最后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大病未愈李清照在这一年的四五月间被张汝舟接走了。

那么,对于这件事李清照是怎么想的呢?现在我们只能从她后来所作的一篇谢启中看出李清照当时曾为难过、犹豫过,对这件事她是知道的,而且是思考过的,最后她还是强迫自己答应了。

张汝舟迎娶李清照后,最初对李清照还不错。他很得意,甚至有些得意忘形了,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多么有“本事”,他连自己当年参加科举时如何作弊的隐私也吐露了出来。对张汝舟的一言一行,李清照始终在冷静观察着,因为此人对于她来说毕竟太陌生了,而且接触不久她便感到,此人似乎有些不地道。果然,二人才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张汝舟的嘴脸就开始暴露了。原来,张汝舟死乞白赖地要娶李清照,是冲着李清照身边那些尚存的文物而来的。李清照过门一段时间后,他觉得李清照已被稳住了,生米已成了熟饭,便开始向李清照伸手了。对张汝舟的要求,李清照当然不能答应,因为那些东西是她与赵明诚共同的心血。张汝舟见来软的不行,便开始来硬的了。他疯狂地虐待李清照,甚至恶毒地痛打她,逼她就范。可怜李清照那病弱之躯,怎堪这般虐待!李清照意识到,要想结束这一切,只有早早离开张汝舟,而想离开张汝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在夫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法律是不保护受虐女子的。张、李之间的事情,人们只会认为是家务事,官方决不予以理睬。因此李清照的苦楚是无处可申诉的。但是,刚烈的李清照决不能继续忍受下去,她给张汝舟一个重重的回击。于是,李清照昂然走进临安府,告发了张汝舟科举作弊的罪行。本来,

李清照也知道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可是她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了,只有以此来进行抗争。再说,李清照知道,自己这样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大宋《刑统》规定:凡是告发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丈夫,以及丈夫的祖父母的人,即便告发的内容属实,本人也要被判刑两年。也就是说,张汝舟的罪行即便查证属实,在张汝舟将要受到处罚的同时,李清照也至少要判刑两年。事情的结果是,张汝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被罢免了官职,遣送到柳州加以管制。李清照与张汝舟离异,同时也踏进了牢狱之门。还好当时李清照有个远方亲戚在朝中任翰林学士,他知道这件事后为李清照出面说话,所以,李清照只被关押了9天,临安府便找个理由,把她放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处于夫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的李清照那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勇于追求自由的女权意识。当年它抒发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在此时已变成了慷慨激昂的实际行动。谁说李清照是一个只知悲悲凄凄的柔弱女子?谁说李清照是一个只能写几句诗词的女文人?在关键时刻,她以宁可做出牺牲也要解放自己的壮烈之举告诉人们:李清照是不可辱的!李清照是不屈服的!总结:

李清照,这位齐鲁大地培育出的才女,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李清照的爱国热情、坚贞的气节和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当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但要欣赏文学本身的美,更要欣赏并学习文学背后真正的价值!

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

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 宋代著名的女性非常之多,可是诗词上的就寥寥无几。最著名的就是李清照,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人,宋代时期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而其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颇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就是长在这样一户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聪慧,又才华过人,故其少时便能写问作诗,且破得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赏,其《如梦令》一词更是轰动京师。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为妻,二人文学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高雅和谐,充满幸福。然而好景不长,二人成婚的第二年,李家被卷入了朝廷内部党争,李格非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而李清照也受到牵连,被迫与赵明诚分开。后二人虽团聚,但因朝廷动荡,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曾改嫁张汝舟,但张汝舟觊觎她的珍贵收藏,然她的财务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张汝舟非常失望,遂对她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罪行,将其告发,自己却因

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礼等人的营救,九日后获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李清照是什么派的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婉约派是中国宋词流派中的一种,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婉约”一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已经将它用于文章写作之中。到宋代时,婉约词派逐渐兴起,李清照、欧阳修、柳永等人都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婉约,顾名思义即委婉含蓄之意,多用于描写和刻画儿女之情。词藻优美,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世人追捧。除此之外,婉约派词作多用来表现在离愁别绪之中,用大量的意象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最终层层递进表现出词人的悲凉或寂寥的感情。后来学者总结婉约派词作的形式为四点,分别是婉约清丽,词藻含蓄,情景相融,声调和谐。 以李清照前期作品为例,在她待字闺中之时作品以歌颂生活,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主基调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词藻明快,曲调清丽,再现对生活的满足之感。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由于俩人经常处于别离状态,李清照的词大多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用了大量伤感意象来烘托出悲凉寂寥的环境,而后进一步体现自己思念丈夫之情。婉约派词借以朦胧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在用词方面十分谨慎,不会使用太露骨的词眼。以此,来表现出词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之感。 宋代的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一说法是明代学者张綖提出来的,他认为婉约词风多为香软之气,《花间词》就是婉约派代表作品。

初中生人物传记作文:我读李清照

初中生人物传记作文:我读李清照 海棠依旧,愁已千年 文/ 杨若琳 图书馆中,上千本墨迹印染的书本,安静地躺在书架上,有些被磨得光滑透亮,有些被尘封岁月之中,土灰盖上一层一层。终于,在“历史”一栏中,我找到了一本《李清照》,倒也奇怪,虽藏在这么破旧的地方,它却依旧完好无损,没有灰尘的光顾,封面上的李清照也似乎习惯了这种孤单,哀愁的面容中透露着她的坚定和孤高。 李清照的愁思,往往是最容易出现在众人眼中的,因此,人们只记住了那个“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女子,而不知那个“起来慵整纤纤手”的天真少女。她的跨越,成就了“千古第一才女”。 出自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就对知识耳濡目染。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且才德兼备,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同样出自名门,才华横溢,对李清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她无疑是很幸运的。从小李清照并没有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样样都有很高的造诣,而是饱读了父亲李格非的所有藏书,使她变得眼界开阔,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就像宝匣里放进了珍贵的珠玑,又像水池里注入了清澈的泉水,李清照的心中,是那么充实,那么富有。 作为官宦人家的小姐,李清照几乎什么都喜欢尝试,父母开明的主见也使得她见识到了门外广阔的天地。一日,李清照和弟妹们外出游玩,他们要去湖上划船。李清照争强好胜,非要争着自己来划船,

划累了,就坐在湖边的亭子里又是吃又是玩,当侍女提醒天快要发黑时,便急急忙忙地坐上了小船。李清照使出了力气划,眼看着就要划进荷塘里去,也没有在意,就那么径直地划了过去,李清照忍不住大笑,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她赶紧奋力摇桨,把船向外划去,不料船桨猛击水面,水溅到了船里,把衣裳都溅湿了。正在荷叶上歇息的水鸟被惊飞了起来,船上又是一片笑声。 李清照的著名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时候,李清照在父母的宠爱、知识的浇灌下快乐地度过了十余年,被幸福环绕的李清照显然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身边的人无一不是赞美她、喜爱她,甚至可以说,李清照或许根本没有吃过苦,在她的词中,几乎都是描写悠闲生活、自然风光,就算有论政诗,那毕竟也是少数,对于一个女子,在那样的年代,有着如此美好的成长时光,就连现代的我们,都未必能够享受。

简介李清照

简介李清照 当人们翻阅中国文学史时,可以发现,她的名字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并列在一起的。她就是宋代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 我是十分喜欢李清照的,因为酷爱悲剧的我真得很陶醉于她那些凄美悲凉的婉约清词。而读完这本《李清照》传后,我对这位伟大的女性又多了份敬意,多了些怜惜,多了点感动。所以,在此我对李清照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她的爱国主义情怀、顶风傲雪的气节和超前的女权意识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从原书中摘抄整理而得)。希望能增进大家对这位词坛奇葩的了解。 (一)词坛绽秀,流芳千古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能够跻身文学殿堂并取得一定创作成就的女文学家屈指可数。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收中国古代文学家八百余人,其中女文学家仅20人。这20 人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也只有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秋瑾等十几人。如果把这一支人数不多的女作家队伍比作一簇艳美鲜花的话,那么,李清照可谓是最令人瞩目的一枝奇葩。借用李清照的词句来概括,那就是“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咏桂》)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她的文学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诗、词、文、赋等领域,她都表现出了不凡的创作才华。特别是在婉约词的发展史上,李清照继李煜、柳永、秦观等之后,把婉约词的创作水平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她以独到的艺术功力,在闺情

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思妇”的典型形象,真正唱出了“闺情绝调”;她创造了“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独特艺术风格,变前人的俚而鄙为自己的俚而雅,使浅俗之语在词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她创造的“易安体”,为词苑增加了活力,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她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独树一帜,在词学理论方面也有独到建树。李清照所作的《词论》是她在青州时总结词的创作规律后写下的一篇词学理论文章。她通过论述诗与词的区别,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她呼吁作词者要尊重词的创作规律,维护词的特性。在中国词学理论史上,此文第一个为诗词立下了严分艺术畛域的界碑。 总之,李清照以卓著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她对华夏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二)忧国之思,爱国情怀 一提起李清照,大家定会想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脍炙人口的词句。所以,李清照在大多数人心中都只是一种深闺思妇的形象。其实,李清照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词人。 李清照17岁时读了父亲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李格非在这里,由洛阳名园之废兴写到了天下之治乱;由天下之治乱写到了唐一代的兴亡,从而为宋朝的“公卿大夫”敲响了警钟。饱读诗书的李清照读完父亲的文章后茅塞顿开,她联想到当时汴京造园之风大盛, 贵族富商皆倾心营造园圃,一抹隐忧不禁袭上心头。她清楚的意识到,大唐由盛而衰的前车之鉴,当今的“公卿大夫”们不可不察。后来,李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后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关于写历史人物的作文2篇700字800字:李清照

关于写历史人物的作文2篇700字800字:李清照 关于写历史人物的作文2篇700字800字:李清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

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李清照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人物简介

李清照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李清照 [1]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as corrosion, damp; information, instructions, drawings are complete. 5.1.3.2.2 install (1)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cabinet base, bracket installed,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2)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installation finished, under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ach system requirements; (3) power and interior lighting is put into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4) finished construction of the grounding system, grounding resistance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less than 4 ohms). 5.1.3.2.3 instrument enclosure using bolts based on the weld is strictly prohibited. Instrument disc cabinet installation of allows deviation see Xia table: instrument disc cabinet installation of allows deviation project allows deviation (mm) vertical degrees <1.5 level deviation adjacent two disc top Department < 20% column disc top Department <5 disc surface deviation adjacent two disc side < 10% column disc surface < 5 disc indirect sewing <2 5.1.3.2.4 internal cable laying wiring (1) control room internal cable including grounding line, and signal line, and power line and dedicated cable, wiring requirements neatly beautiful, and line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consistent, wiring right firm; (2) check the 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 confirm with the system cable and terminal block of the color (usually blue) meet the requirements, connection of 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s shall ensure that safe areas isolated from the danger zone; (3) safety grounding, earthing according to design drawings and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grounding ... Hardware checks at the factory set DIP switch position should be recorded and the hardware address switch, swap cards must not directly touch the electronic 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 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大全

【篇一】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4.《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8.《念奴娇·萧条庭院》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 第一节少露文才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

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 ”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第二节汴京成婚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服,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500字——李清照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500字——李清照朋友,你可否听过这样一个人:她是南宋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她还是赵明诚之妻,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想必你一定猜到她了吧!对,她就是李清照,一个冰冷绝凝的女子,在我心中,她是那么完美,美于成鱼落雁的西施,美于闭月羞花的昭君。 乘一叶扁舟,划过千年,走进了她、、、、、、 啊!我看到了她“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看到了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看到了她“绣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看到了她“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 走进了你,又慢慢了解了你;你学富五车,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你生活的那个年代,你是诗词枝头的一多奇花,虽然有凛冽的秋风在摧残你,但你却不甘落去,傲然挺立在枝头,尽情绽放你特有的清香。而正是你的才气、倔强、孤独造就了你冰冷绝凝的美。

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你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灵魂仿佛在与天帝对话:你将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但辛苦求索却终遭不幸,为能找到光明之路向天帝诉说,你不甘堕落,大声呐喊“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啊!多么豪迈!多么激情! 你面对着物是人非,断消残酒,绿肥红瘦,苦笑竟无人与你同道,只能举一杯酒独自消愁,但那愁情到底有多深?恐怕舴艋舟也载不动这许多情,那就让这孤独化作泪水,伴着你。 李清照,一枝不落的花,一曲孤独的舞,一个令我向往的人。我仿佛看到了你,擎起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你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舞,在你的舞步中,我看见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你的豪放与洒脱,你的甜蜜而又孤独的爱情,你对国家的忧愤,你对赵明诚的追忆。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心中永远的追求。相信,在这茫茫人海中有许多很我一样的人,他们和我一样走进了你的心、你的情、

李清照

河北农业大学 计算机基础大作业 题目:李清照简介 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统计学1502 学号:2015614880212 学生姓名:谷畅 指导教师姓名:杨静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目录 摘要 1.人物生平 1.1、家世背景 1.2、秉承家学 1、3琴瑟和弦 1、4颠离漂泊 2、创作风格 3、个人主要作品3、1词 3、2诗 3、3文 4、评价 4、1总体评价 4、2名人评价 4、2、1古代部分 4、2、2现代部分

摘要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1.人物生平 1.1、家世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 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1.2、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1、3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最新李清照人物评析教学教材

宋代出名的才女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也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能够与男人媲美的女词人。勇于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而航向文学这座灯塔的李清照是才华洋溢的,所作作品可说是字字珠玑,轰动当时的文坛。而清照那清灵秀丽的词也无疑的大大辉煌了中国古典文学,让词的婉约发扬的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虽然可惜的是她的作品多已因为年代久远而散佚,传世的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不到,但是对她在宋词上的成就,世人是多所赞誉的。 而此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在探讨绝代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从这么多以婉约为主要风格的宋代词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其次也探讨了从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到苍凉孤单的晚年这样长的时间过程,她的词风之转变;而最后想谈论的,则是跟她作品关系密切的国仇家恨。 论文内容几乎全都取材自书籍上,各家词选、词注、词评均包括在内--但又因为本论文的论述要点之一在于宋代才女李清照笔下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因此又以古今各评论家、文学家对她的文学涵养以及作品之艺术特色所发表的评论占多数。 正文 一、清照作品特色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于公元一○八四年,自号易安居士,为山东济南人。出身诗书世家的她自幼便负有才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之外,更能鉴赏金石篆刻。其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她那纤柔工细的宋词,并与秦观并列为婉约派之首。连宋代理学家朱熹都对她赞誉有加:“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 01。艺术特色 A。修辞运用技巧 绝代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享誉盛名,自有其独到之处。擅用白描技巧表现出细致的情意便是她为人赞美的特色之一。《醉花荫》透过上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勾勒,便先有一分惆怅萧索,让人心有戚戚焉--这样“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用意是先让寻常景物染上了清愁,以便于使人深入其情境。 再看《诉衷情》下片:“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捻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透过笔墨描写夜阑人静仍未入眠的主人翁的小动作,看似琐碎,但却巧妙的烘托出一份深闺百无聊赖的闷闷心情。而《凤凰台上忆吹萧》开头几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匲尘满,日上帘钩……”,短短几句道出闺中情景,却将那种欲说还休的无奈心情勾勒出……这般细腻柔美的情思和笔触,岂是区区纤巧细致四个字足以形容? B。文字运用技巧 除了长于白描之外,以婉约为宗的清照也擅用浅俗文字入诗词,但虽如此,她笔下作品却一点儿也不流于俗气。如《玉楼春》最后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虽说淡淡几笔只是一派家常口吻,看似平凡无奇,却偏偏平常得不足为别人所道;一阕《蝶恋花》:“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也是用语浅白流畅,让人一看便大略明白其中涵意。脱离了花间派雕琢的词风而选择以寻常语入句,词意却翻腾而得“平淡入妙”旨趣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而这样难得的艺术涵养,绝非一般词人可比。 C。运笔特色 词风毫不流于矫柔造作,李清照用笔是以奇巧脱俗、俊雅秀美称于世的。词评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夸赞她的:“作长短句曲折而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的确是名副其实。而就算是引用前人语句,别有匠心的清照也是脱的妙极,不留一丝刻凿痕迹。 那为历代文人所激赏的“莫道不销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一来以晚秋残花之瘦相比人被相思折磨之消瘦,二来在声韵方面极为恰当--自发声最宏亮的“风”到最细的“瘦”,字如贯珠的道出脉脉余韵……连陆德夫也评为绝佳!而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更赞她的名篇《一剪梅》起首七字“红藕香残玉簟秋”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 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 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 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 作者:佚名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 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 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 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 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 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 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 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注重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所以,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不过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

关于词人李清照的简要介绍

关于词人李清照的简要介绍 金兵横行中原, 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 宋高宗在行都扬州过 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公元 1129 年正月, 金将宗翰带兵南下, 接连攻下许多城池, 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 听到金兵打来, 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 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金兵在扬州大肆 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讧。金 太宗见南宋王朝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 苏南京)。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 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无路,就乘着海船,漂 洋过海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 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 文学 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蔡京的打 击。 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 十分爱好文学, 喜欢吟诗作画, 特别是作词方面, 有很高的成就。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 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 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 的历史材料。
1/5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朋友,你可否听过这样一个人:她是南宋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她还是赵明诚之妻,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想必你一定猜到她了吧!对,她就是李清照,一个冰冷绝凝的女子,在我心中,她是那么完美,美于成鱼落雁的西施,美于闭月羞花的昭君。 乘一叶扁舟,划过千年,走进了她、、、、、、 啊!我看到了她“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看到了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看到了她“绣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看到了她“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 走进了你,又慢慢了解了你;你学富五车,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你生活的那个年代,你是诗词枝头的一多奇花,虽然有凛冽的秋风在摧残你,但你却不甘落去,傲然挺立在枝头,尽情绽放你特有的清香。而正是你的才气、倔强、孤独造就了你冰冷绝凝的美。 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你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灵魂仿佛在与天帝对

话:你将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但辛苦求索却终 遭不幸,为能找到光明之路向天帝诉说,你不甘 堕落,大声呐喊“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舟吹取三山去。”啊!多么豪迈!多么激情! 你面对着物是人非,断消残酒,绿肥红瘦, 苦笑竟无人与你同道,只能举一杯酒独自消愁, 但那愁情到底有多深?恐怕舴艋舟也载不动这许 多情,那就让这孤独化作泪水,伴着你。 李清照,一枝不落的花,一曲孤独的舞,一 个令我向往的人。我仿佛看到了你,擎起一盏孤 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你那绝世的 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舞,在你的舞步中,我看见 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你的豪放与洒脱,你的 甜蜜而又孤独的爱情,你对国家的忧愤,你对赵 明诚的追忆。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心中永远的追求。相信,在这茫茫人海中有许多很我一样的人,他 们和我一样走进了你的心、你的情、你的孤独、 你的惆怅。你那孤独的诗,洒脱的词将被更多喜 爱你的人传诵,有我们的陪伴,你还会感到孤独吗?

宋代诗人李清照个人介绍

宋代诗人李清照个人介绍 相信大家都听过李清照这位著名人物吧!如果你想了解这位诗人,那么你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些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经典诗句1)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

人笑语。 6)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0)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人物生平:颠离漂泊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抄中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