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 蔡 李 周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

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

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1952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195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195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

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年)。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1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 ard,1988,p.265;Woo,1991,p.

45)。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

1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李约瑟之谜”,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著名的“韦伯之疑”(Weber,1991)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 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lice Amsden(1989)和英国经济学家Ro bert Wade(1990)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Kr ueger,1992)。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Law reace,et al.,1999)。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

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表1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表1.日本和“四小龙”的关键产业与发展阶段

日 本韩 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

纺织1900—30、50年代60年代和

70年代

50年代初

60年代初,

70年代再次

服装、成衣50年代60年代50年代至60年代

玩具、表、鞋60年代至

70年代

60年代至

70年代

炼制60年代初(推动)

钢铁50年代至60年代60年代末

70年代初(推动)

化工60年代至70年代60年代末至70年代

造船60年代至70年代70年代

电子70年代70年代末

至80年代

80年代70年代

汽车70年代至80年代80年代电脑与半导体80年代80年代末

银行与金融70年代末

至80年代

80年代

资料来源:Ito,Takatos hi,“Japanes e Economic Developm 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 cratic or U nivers 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Ⅺth Congres s of In ternational Econ omic Association at T unis,December

17—22,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东亚奇迹”了。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成本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遵循了经济学中所说的“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经济学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以及“霍夫曼定律”,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1,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理论”或“中心—外围理论”,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o。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1o“发展不可避免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业化”(普雷维什语,见伊特韦尔等,1992年,第1001

页),而“重工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语”(尼赫鲁语,见孙培均主编,1991年,第51页)就是最典型的一些说法。

80年代世界银行邀请那些曾经以某种发展理论和政策而著称一时的经济学家以及一些评

论家,回顾了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后来形成文集(迈耶等,1988年)。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所以,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资源是资本。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20%—30%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资源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并未缩小。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统计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资源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资源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使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表1),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1。

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即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自于积累,而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但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有害。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

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甚

1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展绩效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相比较,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

随后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

高,但却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不顾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推行赶超战略的阿根廷和乌拉

圭却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倒退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虽然拥有更高的制造业比重,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低于前两个国家。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至把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Har rold,1939,p.1433;Domar, 1946,pp.137—147;Solow,1988)。但是,最重要的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

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Ohlin,1968),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工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

要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对比较优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禀赋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而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的禀赋条件下,资本就相应地成为相对便宜的要素。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要素价格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就会自动地作出调整,即在其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中尽可能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比较优势。必须指出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在要素价格结构上的准确反映,必然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机制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把亚洲“四小龙”发展的成功归结为市场机制作用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政府又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因此,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竞争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在做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就能利用各个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还可以减少社会中的寻租行为。这样,企业和个人要增加收益就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也就会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同时,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是稀缺的要素,利率如果由市场竞争来决定必然高,由于利率同时也是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利率高则现在消费的相对价格高,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低,因而会抑制现在消费,增加储蓄倾向。

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能够反映产品和要素的供求状况和相对稀缺性,微观经营单位在依据这样的价格信号从事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会对通过市场价格传递的关于产品和要素的供求状况及相对稀缺性做出反应,并相应于一定的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状况进行产品结构和技术选择。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产品和技术选择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与特定的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同时,一个微观经营单位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了通过寻找更廉价的投入品、开辟新的市场、改进经营管理、选择适宜技术等途径实现微观上的技术创新之外别无他途。因此,微观经营单位不仅要密切关注当前的市场,利用当前的适宜技术从事生产,还要研究和预测将来的市场以及未来的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的发挥使经济发展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因此,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逐渐变成相对便宜。企业为了竞争的需要,就要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和技术结构,实现动态的比较优势。

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中,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不仅能通过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利用实现有效率的增长,而且能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劳动者充分就业。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工资水平则不断提高,劳动者因而可以从经济的增长中不断受益;而“赶超战略”优先发展的是资金密集的产业,能创造的就业机会少,劳动者无法充分就业,工资水平将长期受到抑制,使劳动者难以分享增长的果实。因此,与赶超战略相比,比较优势战略才真正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每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结构都发挥比较优势,其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都必然是较高的。同时,这种发展战略也必然通过国际贸易来发现和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利用国际贸易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效率,因而是外向型的。可见,用经济外向型特征来解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说法,也正确地观察到了这个重要的现象,只是未能理解这种现象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结果,而不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

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作用,也是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讨论中一个旷日持久的论题。

例如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在经济研究的文献中,既可以用于支持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作用和企业家个人积极性、反对政府干预的主张,又常常被用来证明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市场的成功。刘易斯(1994年,第475—576页)概括了这个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悖论:“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政府给经济生活带来灾难的例子,以致于要写满几页警惕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更确切地说,“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

然而,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出发,就能够使我们既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所在,又能够将政府作用界定在适宜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在与赶超战略的比较之中来理解这一点。在实行赶超战略的情况下,为了支持一些不具自生能力的产业的发展,对经济进行人为的干预,使市场和价格信号扭曲,是这种战略的内生要求。因此,政府作出不恰当的行为以致伤害经济发展过程,几乎是必然的,而且除非改变这种发展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战略,否则这种灾难性的政府干预是无法纠正的。

而在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情况下,发展战略内生的要求是使市场充分运行,价格信号正确。因此,政府的作用首先在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由此而提出的这些政府经济职能包括:

(1)建立市场规则和实施反垄断法。这是保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为一旦市场被垄断,价格信号和比较优势信息就会被扭曲,企业也就难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投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的职能不仅不在于消除市场竞争和限制价格机制的作用,相反是保护这种竞争,从而让价格机制发挥最充分的资源配置作用。

(2)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波动。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经济波动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市场需求的信息会发生紊乱,生产者和创新者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以反周期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波动。显然,这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否定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

(3)采取适当的方式,参与建设和投资于那些具有某种外部性的产业,以及那些需要较大规模的初始投资或需要较长建设周期的项目,例如教育、卫生、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必要的基础设施部门。这样可以为社会经济活动建设起必要的基础设施,降低经济活动和市场机制运行的交易成本。

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可以化解稀缺资源不足所造成的瓶颈制约,资源结构升级要快于实行其他发展战略的情形,从而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速度将十分迅速。比较优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的这个特点,对政府提出了除了维护市场秩序的许多迫切的额外要求,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面。下面分别根据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经济和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的相关经验,对产业政策的本质、内容以及与赶超战略的经济计划之间的差别作一些概括。

首先,随着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产业与技术可供选择,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无论企业家还是政府,都需要有关于哪些技术或产业最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以及新的产品市场潜力有多大、可能存在的竞争状况等一系列信息。然而,信息是一种准公共品。任何企业固然可以投资于某种活动去取得这种信息,但信息一旦取得,其传播成本接近于零,最佳的社会方案应该是让所有企业知晓。此外,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过程具有规模经济。因此,自然而然地,政府应该充当这个集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的职能于一身的角色,并把处理过的信息以产业政策的形式公布于社会,作为企业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时的参考。实行比较优势战略条件下的产业政策是一种指导性的,其主要特征与其说是要求企业家去做什么或怎样做,不如说是提供一些可能的机会供企业家们选择。

其次,实施这种产业政策需要政府履行社会协调的职能。当资源禀赋的升级要求一个社会的产业随之升级时,所需的投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资金的限制、风险和外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部性的存在,单个企业不会在所有的领域进行投资,但有时这种投资活动的不配套会导致社会最佳投资机会的丧失。例如,要从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为轻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教育、交通运输、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及进出口活动等都要有所变化;而从轻加工业升级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教育、科研和资本市场等方面也需要相应调整。而单个企业不能胜任这种协调职能。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决定朝哪个方向努力、对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分析以及提供引导和支持,帮助单个企业就其自身状况和经济发展前景作出最有利的投资决策,并同时达到社会上各个企业投资活动之间的协调。由于这种政府引导是协调性的,以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为依据,而不是强制性和扭曲性的,因而不会距离当前比较优势太遥远,从而可以避免严重的决策失误。

最后,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补偿企业进行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时面临的外部性。对那些遵循政府产业政策的企业来说,其创新活动必然具有外部性:即由于政府并不总是正确的,所以它们的创新活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成功了,其他企业可以随之跟进,而使超额利润很快消失;如果创新失败,表明这个社会的比较优势尚未达到如此高的阶段,或是技术方向选择、市场需求判断等不正确,但其他企业却得以避免重蹈覆辙。结果,创新的企业付出成本,其他企业则因获得的信息而坐享收益。由于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创新活动及其经验对于社会都有价值,因此,如果政府不能给创新企业提供一种补偿,实际所发生的创新将会比社会最佳方案所要求的少。所以,政府需要通过减免税收或贴息等补偿形式,鼓励这种具有创新性质的投资活动。

以上分析表明,如果仅仅限于获取信息提供中的规模经济以及对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提供补贴,政府的经济职能乃至干预活动就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前述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经验的政府干预学派也像盲人摸象一样,反映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发展成功经验的一个侧面。但这个学派未能看到,政府的这种干预是在比较优势变化、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用来补偿创新企业所要面临的外部性,而不是像实行赶超战略那样用来保护、扶持不具自生能力的产业。

归纳起来,产业政策的成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产业政策提供了经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趋势的信息;另一方面,这一政策目标又不能和现有的比较优势相距太远。19世纪后期德国依靠政府“铁与血”的强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赶超英法的经验,常常被作为政府成功干预经济的论据。这里必须把握的是,德国是在与英国、法国具有大体相似的资源禀赋条件、比较优势接近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进行“赶超”的1。20世纪50年代日本提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其人均国民生

11870年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于英国的60%,而比法国略高(M addiso n,1995,pp.

194,196)。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产总值已达美国的1/4以上(Maddiso n,1995,p.197),而且日本开始发展的重工业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造船、炼钢等产业。事实上,日本和“四小龙”的经验与社会主义国家及拉美经济的教训表明,政府产业政策目标必须是可见的近期比较优势。如果目标过于遥远,为追求该目标就不可避免地要扭曲要素的相对价格。而当干预目标是“近”的和可见的,就可以使这种政府作用是顺应市场的(M arket Co nform ing)而不是扭曲市场的(M arket Distor ting)。

具体来说,着眼于近期比较优势,政府不会使过多的资源用于干预本身。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作为一种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政府过多地直接干预和替企业作决策,必然造成“该干的没干,不该干的干糟了。”政府着眼于可见的比较优势,可以适宜地界定其作用范围,使其对产业的引导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通过与企业的信息交换进行的。由此形成东亚经济的产业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及拉美经济的赶超战略最根本的分界。

五、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

在人们探讨和争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成功之谜的时候,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几乎波及所有我们考察的这几个经济,以致人们要提出这样的疑问:金融危机与这些经济所实行的发展战略是否有某种联系。同样,本文作者在总结并推荐了这些经济所实行的比较优势战略之后,也不可回避地要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让我们先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理讨论起。

人们通常看到,金融危机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有着直接关系。在经济高速增长且有良好的预期的情况下,投资以及信贷行为高度活跃是十分自然的。如果经济活动是健康的,投资可以依赖于生产增加得到偿还,跨国的资金流动不致酿成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从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的经历看,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银行的不良贷款过高,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则是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失误所致。

经济的泡沫状态(bubbles)是指一种或几种资产的价格持续上涨,并以继续涨价的预期吸引人们专门从事这些资产的买卖活动以牟利,而对这些资产使用本身不再关心(伊特韦尔等,1992年,第306页)。泡沫经济可分为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几乎无所不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相对稀缺。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房地产业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过度集中,使得土地成为这些经济中供给弹性最小的要素。在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的情况下,人们预期土地价格会不断上涨,从而大量资金被投入房地产业,以期获得不断增加的资本收益,并进一步刺激地产价格上涨。股票市场泡沫产生的机理与房地产泡沫相似。在短期内,股票的供给弹性很小。当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期时,人们看到股票价格普遍上涨。为了赚取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进一步推动股价狂涨。

泡沫经济的持续受两个因素影响:第一是受可用来投资的资金总量大小的影响;第二是受社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预期和心理预期的影响。从静态的角度讲,当一个社会可动员的资金达到极限时,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就不会继续上涨,因为投资于房地产不仅有风险,资金也有机会成本。这时就会有人率先抛售,导致价格下跌,其结果是导致更多人抛售。从动态的角度讲,价格上涨快时,社会上过多的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投机,生产性投资越来越少,生产的竞争力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停滞,对供给弹性小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的预期也就会从乐观变为悲观。与此同时,房地产供给的增加会使其价格达到高位后迅速跌落的时点很快到来,从而泡沫的破灭成为必然。

不过,泡沫经济本身未必一定导致金融危机。如果用于泡沫经济的投机资金都是投资者自己的,这种破灭还不会导致银行危机。然而,当投资人看到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就会冒险以购买的房地产和股票作抵押,向金融机构借款进一步投机。这种不断自我加强的预期也会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量贷出资金,甚至直接投资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旦在泡沫经济破灭时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大幅度跌落,抵押品的价格会跌落到其作为抵押品贷款时的价格之下。投资者收不回投资,银行收不回贷款,就形成大量坏账。此时是否形成银行危机,还要看每一笔贷款中投机者自有资金的比重以及整个银行资产的结构状况。所以,问题还涉及银行资产结构和监管体制。如果对以房地产和股票作抵押的贷款没有限制,或者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可用于房地产和股票抵押贷款的比例没有限制,或者虽有限制却监管不力,在泡沫增长时,投资者有意愿用贷款来进行投机,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道德风险1,就会有大量银行资金流向投机领域。结果一旦经济泡沫破灭、不良贷款变成坏账,就会出现银行危机。

如果投入到泡沫产业中的资金全部是国内储蓄,当泡沫经济破灭时,银行危机还不会演变为东南亚所出现的货币危机。一旦外资直接进入投机性产业或通过金融机构进入到投机性产业,就会吹起更大的泡沫。当经济增长放慢从而预期发生变化时,或者一旦遇到某种外生的变化,譬如说政府不再能够对一系列失败的投资进行挽救,投资人便一下子无比悲观。如果货币可自由兑换,资金可以自由流动,挤兑和撤资便会发生。在资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的条件下,迅速的资本外流加快了金融体系的崩溃。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通常要进行干预,外国金融投机家于是便有机可乘。例如投机者向国内银行借本币,到国际市场上抛售,政府就

1克鲁格曼(K rugm an,1998)把金融体制中的问题归结为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mor al hazard),即由于金融机构明确或暗含地受到政府的信用保障,因而缺乏投资者的监督。在金融中介人主要使用储蓄者的钱的情况下,形成“赚了是我的,赔了是储蓄者的”

这样一种机会主义态度。所以,在选择投资方向时,这些金融中介往往不是采取风险中性的态度来选择预期收益最大的项目,而是选择收益最大但风险也最大的项目。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要用外汇储备托市。但国内储蓄者看到国内金融机构的危机,在外国投机者攻击本国货币时,很可能产生信心危机,进而会随着金融投机家抛售本币。当中央银行把有限的外汇耗尽而无力托市时,汇率就会像自由落体一样直线跌落,从而出现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货币危机和支付危机。

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的第二个原因是政府产业政策失误。政府为了扶持没有竞争力的赶超部门,以人为方式压低银行利率、并指令银行贷款支持这一类型的项目,但这些项目自我积累的能力很低,在用完国有银行的有限资金后,要继续扩张就不得不大量向国外举债。可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到底不是资金相对稀缺的东亚国家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一类型的产业可以建起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成本较高,只有以亏本的方式才能把产品卖出去,从而导致投资于该类型项目的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国内外的银行贷款变成呆账、坏账。

这样,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开始减少,银行资金紧缩,利率提高,还不起银行贷款的企业增加;可贷资金进一步减少,利率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便迅速膨胀起来。一方面,这种膨胀一旦到了储蓄者对某一家银行失去信心时,该银行就会出现挤提而崩溃。而一二家银行的崩溃经常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许多家银行同时发生挤提,从而爆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如果经济中已存在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减缓,也可能导致前面论述的经济泡沫的破灭而引发金融危机。

如果一个经济的总体投资是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结构不存在问题,企业效益好,产品具有竞争力,资金积累就快,或者可以较少地依赖外债,或者有较高的偿债能力和信誉度,就可以维持其经济增长率,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也可能不致破裂;即使泡沫破灭而且出现银行危机,由于整个经济仍有竞争力,外贸继续增长,货币危机和支付危机也不至于出现。在这场东亚金融危机中,日本和中国台湾就属于这种类型。

这次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恰恰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具备陷入危机的条件。房地产泡沫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上自日本、韩国,下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几乎无一幸免。此外,银行将可贷资金投向效益低的行业和企业,也是普遍现象。而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贷款额的发放几乎没有限制,对银行体系缺乏监管,甚至政治性贷款和家族化经营相结合,导致腐败现象丛生,从而大量贷款流入房地产等泡沫经济领域。一遇信心危机或国外投机者狙击,金融机构大批破产,坏账激增。这些国家又在国内金融监管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了金融自由化以及固定汇率政策,结果在经济增长放慢后出现了泡沫经济破灭,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支付危机一齐并发。

从上述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来看,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首先,泡沫经济的产生是任何经济快速增长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比较优势战略可以加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快经济增长,所以也会产生泡沫经济。其次,从泡沫经济的破灭来看,比较优势战略并不必然带来这种破灭。相反,如果一个经济始终如一地坚持发挥其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就强,从而就可以延缓泡沫经济破灭的时间。第三,从泡沫经济转化为银行危机、以及银行危机转化为货币危机这两个形成金融危机的关键转化来看,如果能加强银行监管,减少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那么即使泡沫破灭也不致于出现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等。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也具有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产业的竞争能力强、获利能力高,即使向银行借款来发展,也不致于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在坚持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与资源禀赋结构是相适应的,必要的资金大多来自国内储蓄,即可降低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因此也就不会出现货币危机和支付危机。

在了解到比较优势战略并不必然导致金融危机、也不会加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的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为我们关于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讨论提供了两点新的经验:第一,比较优势战略有助于把政府的干预限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然而然地摆脱金融风险。对于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来说金融风险事实上都是存在的,因此,严格的银行监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总体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特别是与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来说,这些经济无疑实行的是一种我们前面概括的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优势战略。然而,这些经济也并不是同等程度地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同时,即使就同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讲,也并不是在每个发展阶段上同等程度地遵循比较优势原则1。因此,在发展的绩效上,在经济结构的健康程度上,从而对于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上,这些经济之间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银行监管不力,在韩国和日本最为典型。例如,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允许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在泡沫经济条件下,资产膨胀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高了贷款能力,从而进一步向泡沫产业如不动产业大举投资。一旦泡沫经济消失,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的股票和地产迅速贬值,使其资本金急剧收缩,不动产贷款也大都成为坏账。而韩国的情形则是,政府着眼于扶持超大型企业集团,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无限制地对这些企业集团贷款,形成很高的资产负债率。而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与这种金融的软预算约束相结合,导致企业偿债能力很差。

比较我国台湾省和韩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最为典型。同为亚洲“四小龙”,自60年代台湾地区和韩国都曾经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在70年代以前都曾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发挥了资源比较优势。然而,以后两者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发展战略,从而在经

1日本产业政策偏离比较优势从而遭到抵制、未能成功的事例可参见Ito(1982,p.202)。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济体制上也大相径庭。韩国政府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扶持超大规模的企业集团。研究者早在80年代初就发现,韩国企业的集中度大大高于台湾地区,甚至高于日本(世界银行,1995年,第66页),自那以后,这一特点几乎有增无减。与韩国热衷于建立超级大企业相反,许多台湾地区企业常常选择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的配套供货,而不是创立自己的品牌。其结果反而是台湾地区产业的利润率高,企业资金雄厚,经济内部积累能力强、速度快,新的投资项目规模一般不超出岛内资本市场所能动员的资金规模,因而外债很少。所有这些特征,都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正因如此,尽管台湾地区经济也有泡沫的迹象1,但经济和出口仍可维持适度的增长,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并未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破灭。即使台湾地区将来像日本经济增长那样,由于从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高速度增长期转向技术趋于成熟的慢速增长期,从而泡沫经济破灭,也不至于立即转变为货币危机和支付危机,像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那样立即发生大的崩溃。

六、总 结

无论是过去创造经济奇迹的经验,还是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比较优势战略都显示其维持持续经济增长的优越性,而这种战略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由此表明,除了立足于赶超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把这种道路总结为比较优势战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这种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实行赶超战略失败的原因。由此,实施这种发展战略就可以从不自觉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参考文献:

A msden,A lice H.,A sia's N ex t Giant:South K or ea and L ate I ndus tr ialz ation,Ox fo rd:Ox fo rd U niv ersit y Pr ess,1989.

Do mar,Evsey,“Ca pital Ex pansion,Rate of G ro wt h,and Employ ment”,Econometr ica,1946.

Hagg ar d,S.,“T he Polit ics o f Industr ial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Ko r ea and T aiw an”,in Hug hes, H.(ed.),A chieving I ndustr ializ ation in A sia,Cambridg e:Cambr idge U niver sity Pr ess,1988.

Harr old,Roy F.,“A n Essay in Dy namic T heor y”,Economic J ournal,1939.

Ito,T akato shi,T he J a p anese Economy,Co mbridg e,M A,Lo ndo n:T he M IT P ress,1982.

1根据美林证券台湾分公司的估计,台湾银行贷款的40%被用于房地产投资,与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经济不相上下;全部金融贷款中有2/3是以土地作抵押的,这个比例是日本的2

倍。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James,W illiam E.,Seiji N aya and G erald M.M eier,A s ian D ev elop ment:Economic Succes s and Policy L essons,San Fr ancisco:ICS Pr ess,1987.

Johnso n,C.,M I T I and the J ap anese M ir acle,St anfo rd:Stanfor d U niver sity Pr ess,1982.

K rueg er,A.O.,E conomic Policy R ef or m in Develop ing Countr ies,O xfo rd:Basil Blackwell,1992.

K rug man,Paul,“What Happened to A sia?”Htt p://w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3676695.html,/kr ugman/ww w/DI SIN T ER.

L aw reace,Ro ber t Z.and D aid E.Weinstein,“T r ade and Gr ow th:I mp or t-led Or Exp ort-led? Evidence fro m Japan and K o rea”(M emo),1999.

M addison,Ang us,M onitor ing the W orld E conomy,1820—1992,Par is:OECD,1995.

O hlin, B.,I nterr egional and I nter national T r ad e,Cambr idge,M A:Harv ard U niver sity Pr ess, 1968.

Ro dr ik, D.,T he N ew Global Economy and D ev elop ing Countr ies:M aking Op enness W or k, Wa shing ton D. C.:Ov erseas Develo pment Co uncil,1999.

Solow,Ro ber t M.,Gr ow th T heory:A n Ex p osition,O xfo rd:O x for d U niver sity P ress,1988.

T he Wo rld Bank,W or ld Develop ment Rep or t(1994),N ew Y or k:O xfo rd U niver sity P ress,1994.

Wa de,Rober t,Gov er ning the M ar ket:Economic T 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 er nment in East A sian I nd ustr ializ ation,P rinceto n:Pr incet on U niv ersity Pr ess,1990.

Weber,M ax,T he P rotestant E thic and the Sp ir it of Cap italism,L o ndo n:Har per,1991.

Wo o,J. E.,Race to the Sw if t:State and Finance in K or ean I nd ustr ializ ation,N ew Yo rk: Columbia U niv ersity Pr ess,1991.

Wo r ld Bank,T he East A sian M iracle:E conomic Gr ow th and Public Policy,N ew Yo rk:Ox fo rd U niv ersit y Pr ess,1993.

世界银行:《东亚的奇迹》,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伊特韦尔、米尔盖特、钮曼编《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孙培均主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迈耶等:《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金耀基:《东亚经济发展的一个文化诠释》,《信报财经月刊》1987年第11期。

〔本文责任编辑:王清芳〕

ABSTRACTS

A bimonthly

N o.5

S ep tember1999

(1)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L in Yif u Cai Fang L i Zhou?4?

With regard to the choice of strategies for econom ic development,in addition to a strategy that g ives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 ies w ith an eye to catching up w ith and surpassing the adv anced nations,and an 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there is a m ore successful appro ach to economic dev elo pm ent,that is,the co mpar ative advantag e str ategy.This approach is the reaso n for the economic successes o f Japan and the“four Asian small dragons.”This strategy g iv es full play to com parative resource advantages at each stag e of econo mic development,thus sustaining econom ic g row th and upg rading the r esource structur 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point o ut that in o rder to implem ent a comparativ e advantage strategy, market m echanism must be given full rein,and the gov ernment m ust fulfill its economic functions of safeguarding the com petitiveness and orderliness of the market, and,in par ticular,fo rmulating cor rect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ensuring their implem entation.A com parative adv antage strateg y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economic crisis,on the contrary,it w ill help prevent and g uard against economic cr isis.

(2)A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 Ding Bao j un?2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uses charts and m athematical equations to analy ze the enlarg ed M arx ist value transformation m odel,and to elucidate in a simple w ay the transfo rmation of production price in the form of factor input.The author sug gests that in the enlar ged Marx ist v alue transform ation model it can be show n by m eans of equations that total aver age pro fit is equal to total surplus value,and total pro duction pr ice is equal to to tal com modity value.On this basis,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arithm etic metho d used by Western scholars in their analysis o f value transformation and Ladislaus von Boitkiew icz's resear ch tradition.He concludes that,guided by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based on scientific abstraction,lo gic and historical metho ds,the arithm etic metho d can be show n to be of g reat significance in economic analy sis,and that the fatal w eaknesses of Ladislaus von Boitkiew icz's r esearch tradition are that it severs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betw een the value and price sy stems,and its o ne-sided pursuit of a pur ely ar ithmetic relatio nship betw een the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生产要素、国际分工、生产率。 正文: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继承与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提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如果说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里程碑,那绝对优势理论就是它的前身,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在介绍比较优势理论之前,不得不先略提及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及的思想,就是著名的《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而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是:首先,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而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这使得两者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层面来说出于同源。其次,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成立的基础。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定义,它们研究的问题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看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偏差使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与之相反,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背景不同,提出的学者不同,切入角度的不同使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一,支撑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的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这样的却别使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在对国际分工的理解和阐述上出现了分歧;再者,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采取的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简明的概括来说,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而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更大的差异点在于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不完全的角度使这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最后,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性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讨论完了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之后,下一步就是更深的研究两个理论的内在含义。 首先是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历史背景之上,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 蔡 李 周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 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 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1952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195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195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 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年)。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有两种产品:呢绒和酒,生产一单位的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90单位,生产一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投入不变情况下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 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1.1倍(100/90),酒却是1.5倍(120/80),表明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呢绒上的效率比酒要高,也就是说应该在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生产一单位的呢绒的产量需要放弃100/120的酒,生产1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单位的呢绒,生产呢绒机会成本小,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的酒,90/80大于100/120,因而英国在生产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葡萄牙的角度,生产呢绒的投入是英国的90%(90/100),在酒上67%(80/120),说明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就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是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葡萄牙生产一单位的酒的产量需要放弃80/90的呢绒,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单位的酒,生产酒机会成本小,而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的呢绒,80/90大于120/100,因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 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英国生产呢绒而葡萄牙生产酒,英国可以生产出的2.2单位的(220/100)呢绒,葡萄牙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产量都高于分工前。 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以多消费0.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 结论: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双方都有利。 意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上强或弱,无论它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更多的产品。 多边贸易和多种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大多是由多个国家参加的,相互之间交换多种产品,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比较优势是否还起作用? 第一种情况:多个国家,两种产品的贸易 在多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各自的价格优势 假设5个国家参加国际贸易,各国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如表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来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林毅夫蔡舫李周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 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 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 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 1952 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蔡舫, 1956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 究员; 李周, 1952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 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 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分工前分工后 呢绒酒呢绒酒英国的劳动投入 100 120 220 葡萄牙的劳动投入 90 80 170 总产量 2 2 2.2(220/100) 2.215(170/80)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有两种产品:呢绒和酒,生产一单位的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90单位,生产一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投入不变情况下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 1.1倍(100/90),酒却是1.5倍(120/80),表明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呢绒上的效率比酒要高,也就是说应该在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生产一单位的呢绒的产量需要放弃100/120的酒,生产1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单位的呢绒,生产呢绒机会成本小,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的酒,90/80大于100/120,因而英国在生产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葡萄牙的角度,生产呢绒的投入是英国的90%(90/100),在酒上67%(80/120),说明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就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是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葡萄牙生产一单位的酒的产量需要放弃80/90的呢绒,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单位的酒,生产酒机会成本小,而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的呢绒,80/90大于120/100,因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 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英国生产呢绒而葡萄牙生产酒,英国可以生产出的2.2单位的(220/100)呢绒,葡萄牙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产量都高于分工前。 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以多消费0.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结论: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双方都有利。 意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上强或弱,无论它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更多的产品。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nts of Japan and four small dragons Per capita in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a 26,980 26,980 UK 18,700 19,260 Japan 39,640 22,110 Singapore 26,700 22,770 Hong Kong 22,980 22,950 Korea 9,700 11,450 Chi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的成功 ●儒家传统的影响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自由市场

●政府干预 ●外向型发展战略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图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2: 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为前提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 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第二章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习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 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提示:如果a x>b x,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a x/a y>b x/b y,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a y=b y或者a yb x可以推出a x/a y>b x/b y,但是,当a y>b y的时候,a x>b x不能保证。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 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因为X 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贸易三角是C A DA’(见图2-5(a))。 7.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分析 林君泓1100800130二学位摘要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如下八重理论分别是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在自由贸易与经济保护这对矛盾体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前的经济危机更使我们有必要深刻思考什么样的贸易政策更符合中美两国的长远利益。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是受贸易理论指导的历史和实践多次证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参与贸易的国家是最有利的。自由贸易政策理论的提出源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其中典型的代表为亚当?斯密AdainSnu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ido的比较优势理论。此后的自由贸易政策相关理论都是围绕着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ido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展开论述的。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亚当?斯密1776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对重商主义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斯密以家庭的例子推及国家指出一件商品如果在本国制造比在他国制造所花费的成本高就应放弃在本国制造选择从他国进口。这种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会同时提高两国的财富。他否定重商主义所认为的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认为国际贸易是正的非零和博弈。斯密不仅回答了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

生贸易而且回答了如何进行贸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在于他所指的正的非零和的博弈仅存在于两个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而对于两个技术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是否要进行贸易则缺乏解释能力。大卫?李嘉图1816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税赋原理》一书中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斯密的理论进行了完善。李嘉图认为国家之间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强弱只要按照其相对的比较优势生产并交换产品同样能实现正的非零和的博弈。可以说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属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况。李嘉图的理论也有严格的假设前提即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差异。若去掉这个假设即若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在劳动生产率上完全一致的话李嘉图则回答不了两个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己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1对外投资的产业。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容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2对外投资的主体。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经典)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a 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是林毅夫教授学术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林毅夫教授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的传播之后,该思想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研究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因此,研究林毅夫教授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发展理论,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两个概念,即"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两个概念的重要性在于,自生能力概念的提出为出发所能得到的唯一合理的结论。 一、自生能力 按照林毅夫教授的定义,"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的。"(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b)。 可以看出,"自生能力"首先是一个微观经济的范畴,它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关。不过,企业之间在经营绩效方面的差别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管理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而"自生能力"概念则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无关。或者说,我们必须事先将企业之间经营能力上的差别抽象掉。在此之后我们将发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选择。 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否能够取得正常利润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最小的成本来生产即定的产量或价值。而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产,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给定的投入品价格选定成本最小的投入要素组合--或者说生产技术。这就是说,在抽象掉管理因素后,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将取决于企业的技术选择。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两种投入--资本和劳动,为了取得自生能力,劳动价格相对低廉、资本价格相对高昂的经济中的企业应当选择劳动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而劳动价格相对高昂、资本价格相对低廉的经济中的企业就应当选择资本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 nts of Japa n and four small drago ns Per capita in 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a 26,980 26,980 UK 18,700 19,260 Japa n 39,640 22,110 Sin gapore 26,700 22,770 Hong Kong 22,980 22,950 Korea 9,700 11,450 Chi 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 的成功 儒家传统的影响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自由市场 政府干预外向型发展战略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图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2: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为前提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贸易壁垒和垄断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扭曲价格信号扭曲和计划及行政配置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决定因素社会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提升 社会资本积累决定于: 社会剩余的多寡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性生产活动和非社会性生产活动社会性生产活动、 竞争力和社会剩余 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比较优势战、自生能力、和社会性生产活动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i)机遇一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变化和成本最小化 ii)挑战---利润动机,竞争和创新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短期 长期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企业只关心成本 成本决定于要素价格 只有要素价格充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企业才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和技术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制高点观后感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观纪录片《制高点》有感在《制高点》这部纪录片中,作者为我们回顾了20世纪,世界主要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状况,改革情况,短期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情况等等。第一集讲述了两位经济学领域巨人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不同经济理念,前者从大萧条时代开始主张国家干预,后者则始终坚持自由经济理念,并认为国家干预是通向奴役之路。第二集讲的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衰荣辱,以及著名的“休克疗法”在前苏联经济中的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三集讲述的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如何从亚洲扩散到俄罗斯再扩散到华尔街。整个纪录片中涉及各种国际经济学知识要点,看后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这里将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比较优势,来从一个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各国都会不同程度的参考比较优势,来确定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一些理论分析上的死角,所以,对比较优势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或要素稟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国取长补短,提高本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则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全世界的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的缺陷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有完美的逻辑体系,但理论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 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有限。二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不是遵循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 3.比较优势法则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无论是李嘉图提出的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禀赋理论,二者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均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从而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特征。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

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格兰仕案例分析)(DOC)

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首先,文章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比较优势理论二、先发优势理论三、后发优势理论四、格兰仕的案例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 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 接下来介绍一下比较优势理论的定义 定义 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即“良莠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 当然,该理论是有前提条件的 理论前提条件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2)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 (3)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的形式; (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5)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

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举个例子: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肯定还完全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再如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例子。究其原因,无非是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区别知识分享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区别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共同点: 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

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试论比较优势与企业发展战略

试论比较优势与企业发展战略 赵洪修!苗雨成 !!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求生存!谋发展!一方面!要练好内功"研究微观!如抓安全生产!抓产品开发!抓科技创新!抓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还要研究宏观!即经常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研究国家和所属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分析市场动态!了解企业所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获取和掌握行业内外大量信息以达到集思广义"开阔思路"减少决策失误的目的$分析事物的正反两重性!进行借鉴比较!扬长避短!对企业的改革发展与增强市场竞争力大有益处$ 就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言!%十五&之初!很多企业根据政府和行业制定的规划!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文本!观之!其文章洋洋洒洒数万言!其雄心勃勃气吞山河!表现出在短短几年间把本企业做大做强!挤进世界)""强之列的气魄$但从实际情况看!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所编制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同小异!例如煤炭系统!一些国有较大型企业!其发展方向大都集中在电力"煤化工’焦化"液化"气化"水煤浆("煤矸石综合利用’包括低热值发电("高岭土开发等几个方面!甚至同一地区的煤炭企业也是你规划上焦化项目!我也要求上焦化项目#我要搞煤矸石空心砖!你也要上这样的生产线$虽然上这些项目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但如果真正实施的话则不免撞车!甚至可能会导致重复建设!这就有一个区域布局"市场容量和环境保护问题!需要企业决策者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把一件事物的正反两面分析透彻!把别人和自己的优劣势分析清楚!做到知己知彼!方不至于决策失误$一般行业中的企业竞争!大都局限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甚至包括跨国集团也是这样$但对于资源性行业来说!光有上述竞争还是不够的!如煤炭行业!现在的趋势是!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市场"技术"人"财"物等方面转移到资源竞争上来$淮南矿业集团地处华东腹地!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块整装煤田和生产基地!资源条件好!储量丰富’保有储量%)#亿C!尚未利用的还有&*亿C(!靠近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交通十分便利!这些是该集团与其他煤炭企业相比的绝对优势条件$但其劣势也很明显!就产量而言!多年来!产量一直在千万吨徘徊!只在近几年来原煤产量每年才以!""多万C的速度递增!增产幅度提升较快!!""!年的原煤产量比%&&*年翻了一番!达到!#)"万C!但%十五&期间仍很难超越神华"兖矿等集团公司#就自然灾害而言!矿区的瓦斯涌出量大’,,"9#)9J O(!除新区以外的%三下&开采条件与他们相比难度更大!劣势更为明显#就资本运作而言!不少煤炭企业集团上市募集了大量资金用于企业发展!而淮南矿业集团由于历史包袱沉!社会负担重!资产负债高!下岗职工再就业难!遗留问题多而自顾不暇!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就非煤产业而言!前几年兖州矿业集团以煤为主积累企业后劲!并以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非煤产业也起步早发展快!尤其是电解铝和电厂已成规模!其年产值与煤炭主业基本相等$相比之下!淮南矿业集团的非煤产业则发展较迟!产品无市场名牌!产业形成不了规模!新建项目也只属于安置型的!而且成功率不高!非煤产值只能达到煤炭主业的%))%%)($ 通过分析比较!再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相对就清晰得多!加上国家和产业政策的导向充分考虑地区的容纳量和环境保护!按市场需求进一步确定发展目标!可减少决策上的失误$ 再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好!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应企业发展!是走扩张路子!还是收缩集中在某一产业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状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澳大利亚是资源型国家!她不搞高科技产业和发展现代化工业!照样发展的很好!而阿根廷同样是个资源型国家却要拼命发展工业化!结果失败了#新西兰是个农牧型国家!科技含量并不高!经济发展一直平稳!而韩国的一些大企业如%大宇&"%现代&等科技含量不低!却没有躲过亚州金融危机$因此!一个企业追求跟上国际科技发展步伐!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固然无可非议!但也必须立足企业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到自身所在行业"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和市场条件等!决定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的时间和步骤!定位企业自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是智力知识型产业!再决定怎样逐步升级$这样一步步地小步快跑!或比想一步跨入高科技行业要扎实和稳妥得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上中国已成为D1?成员国!企业必须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这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难度$如何应对?一是思维要超前!多方谋化!把宏伟大气的战略与精细的战术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知识不断更新!及时吸收新的科技知识和掌握新技术#二是辩证看问题!独立的思考及综合性判断!并不被一时市场起伏所左右#四是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现行国家及行业政策!以企业最大利益为经营目标$实践证明!在现阶段!政策就是最大最好的生产力!一项对路的国家或行业政策!就能使企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甚至能救活一个企业!必须用好用足用活$对企业来说!只有把握好时机快速发展!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发展得更好$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煤经会#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孙春升$ ) # 4#1#’)"2),.3!!!!!!!!!!!!!!!!!!!!!!!!!!!!!!!【发展论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煤炭经济研究?!""#$%"

斯密、李嘉图分析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举例

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学说 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必然涉及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学说。比较成本学说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他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指出,比较成本是指两国生产同一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成本)的比率。劳动成本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劳动成本越低。两国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程度很不相同,由此决定两国间不同商品的比较成本存在差异。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仍然有可能存在着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而在另一种商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成本。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是该国的比较优势的商品,而比较成本高的商品,则是该国的比较劣势的商品。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将分别集中生产本国相对优势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节约劳动和增加使用价值量。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在于,指出一个国家不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不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都可以从比较成本的差异中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并据此调整产业结构,把本国资源集中于生产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就能够获取比较利益。此外,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一个重要论点是,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每个国家都可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而且落后国家从国际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更大。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国家之间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充满了激烈竞争和矛盾冲突。比较成本学说掩盖了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这是其局限性之所在。 国际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动因。但是,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国民经济对外贸易效益的必然实现,更不能决定各国外贸经济利益的分配。由潜在的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是与整个经济过程相联系的。事实上,比较利益来源于“比较成本”和“比较优势”,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并不就等于比较利益。正如在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但不等于作功一样,只有当下落时才作功,并只有当其以某种方式作用于另一物体时才产生物理效应,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只有正确地表现为价格差才构成比较利益,只有发生贸易才对国民经济具有影响。因此,商品的国内外价格差是决定比较利益的直接因素,而商品的国内外价格差既取决于相对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价格结构本身。生产力水平、生产率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只有通过价格结构和商品结构才影响贸易利益。如果价格是扭曲的,那么由价格差所表现的比较利益也是扭曲的,由生产力水平、生产率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也就不能准确地表现为比较利益。可见,比较优势决定了潜在比较利益的存在,这种潜在的比较利益能否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关键在于价格机制。在世界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在自发地分配比较利益,但其依据确是各国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结构。 斯密、李嘉图分析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举例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早的分析,他假定:英国和葡萄牙各生产布和酒,在分工前,英国生产1个单位的布需要100个劳动力,生产1个单位的酒需要120个劳动力;葡萄牙生产1个单位的布需要110个劳动力。生产1个单位的酒需要80个劳动力;即英国生产布的生产成本低于葡萄牙,而葡萄牙生产酒的生产成本也低于英国,双方都分别具有绝对优势。实行分工后,英国用220人生产布而不生产酒;葡萄牙则用190人生产酒而不生产布,这样英国用220人便能生产2.2单位的布;而葡萄牙用190人则能生产2.375单位的酒。分工后的资源配置获得了改进。两国交换商品都能获得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