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偻常见病护理常规

大偻

大偻因先天不足、后天劳顿,致肾督亏虚,复感邪气,以脊柱、四肢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和督脉,以腰、脊柱和下肢大关节为主,与肝、肾有关。强直性脊柱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脊柱变形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床单。

(4)对于有髋关节病变患者,在无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肢体活动,病变严重者应进行腋拐行走。对于病情较重的卧床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床上进食、床上浴、床上大小便,并保持患者身体清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病情观察

(1)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2)恢复期应加强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

3、饮食护理: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冬天还可多进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牛羊肉、骨头汤等。此外本病易造成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应多进含钙质高的食物,如虾皮、酥鱼、奶制品等。

4、给药护理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①肾虚督寒证:补肾强督,祛寒除湿。②肾虚湿热证:补肾强督,清热利湿。中药汤剂宜饭后30~60分钟服用,应与西药间隔30分钟左右,温热性药物宜热服,补益药宜温服,清热解毒药宜凉服,恶心呕吐者服药后可姜汁滴舌面以减轻恶心。

(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①兼见瘀血证者,可辨证使用注射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或冻干粉等。②兼见颈项脊背僵痛不舒者,可辨证使用葛根素注射液等。

(3)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反应。

5、情志护理与患者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患者予耐心的开导、热心的抚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临症护理

(1)肾虚督寒证者应避风寒,注意保暖,局部可热敷或艾灸治疗,以祛寒止痛和络。

(2)肾虚湿热证者居室宜干燥防潮湿,可给予微波治疗。

7、并发症护理(眼部病变)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眼病及时报告医师。

(2)按时用药,做好眼部护理。

三、辨证施护

1、肾虚督寒证

(1)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保暖。

(2)遵医嘱用温热性药物以达驱寒除湿的目的。

(3)遵医嘱用艾条灸、中药熏洗、微波等治疗。

2、肾虚湿热证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及功能锻炼。

(2)加强情志护理,安慰患者,克服因疼痛而产生紧张情绪。

(3)遵医嘱用耳穴压豆治疗,取穴肝、肾、腰骶椎等穴位。

四、健康指导

1、嘱患者注意保暖,并尽量选择向阳的居室居住,保持室内干燥、温暖、空气新鲜,温水洗手、洗脚,避免衣物潮湿,戒烟酒。

2、注意动静结合,适当锻炼,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睡觉时枕头高低适中,睡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3、颈椎活动:头部可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及旋转运动,以保持颈部的正常活动。

4、腰椎运动:每天做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等功能锻炼,保持正常功能,定期测量身高。

5、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