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在我国HBV感染是工作发病的主要致癌因素,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则可能是最重要的促癌因素。而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2临床表现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

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一般都有局限性,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则可弥补其不足,增加其抗癌效应。

方案一:手术切除,它是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案。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的手术切除,是被认为目前唯一可能完全治愈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

方案二: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采用局部靶向药物灌注、肿瘤血管栓塞及氩氦冷冻消融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但这种治疗方法由于属于化疗,所以副作用明显,还要结合中药治疗。

方案三:放射治疗

放疗很早就用于肝癌的治疗,但原本放射治疗由于传统放疗技术落后,受到肝脏及周围正常组织耐受性低,而放疗致细胞死亡率高的限制和影响,放疗一直在肝癌治疗领域作用有限

方案四:四、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根据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有生物靶向治疗和以之为基础的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等,在晚

期肝癌的缓解病痛上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并不具备类似放疗的早中期根治可能性..

方案五:生物治疗

用于手术、介入及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消灭残余肿瘤细胞,不可用于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肽、香菇多糖等。基因治疗的发展为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方案六:中医药治疗

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则。中药多与放疗化疗结合使用,以扶正滋阴为主,可调动肌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减轻化疗及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放化疗疗效。但目前有许多宣传中医药治癌症N天见效的广告,均无任何真实病例及药理说明,不

可勿信。中医药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尚可,有些中药可达到有效抑制肿瘤过快增长的作用,以及可有效抑制复发。也需根据正规医院医嘱进行治疗

生物技术1101级

111122801522

张婷

2014年5月21日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不明花语,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坦白的说,我们遇到困扰,经常会放大自己的苦,虐待自己,然后落个遍体鳞伤,可怜兮兮地向世界宣告:自己没救了!可是,那又怎样?因为,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自己。

一个人在成年后,最畅快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会了独自、沉默,不轻易诉说。因为,更多的时候,诉说毫无意义。

伤心也好,开心也好,过去了,都是曾经。每个人都要追寻活下去的理由,心怀美好,期待美好,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糟糕。

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情节,两个人坐在一起,杂乱无章的聊天,突然你感到无聊,你渴望安静,你想一个人咀嚼内心的悲与喜。

透过窗格,发着呆,走着神,搜索不到要附和的词。那一刻,你明白了,这世间不缺一起品茗的人,缺的是一个与你同步的灵魂。

没有了期望的懂,还是把故事留给自己吧!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颠沛流离,浪迹天涯。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知己,其实,你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花,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懂得永恒就是在落红中重生;人,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明白力量就是在破土中崛起?.

因为防备,因为经历,我们学会了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的某些真实,也在真实中,扬起无懈可击的微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扰。

人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逝去的当作最美的风景。所以,不要活在虚妄的世界,不要对曾经存在假设,不要指望别人太多。

有些情,只可随缘,不可勉强;有些人,只可浅交,不可入深;有些话,只可会意,不可说穿。

或许,有这么一段情,陪你度过漫长冰冷的寒冬;有那样一个人,给你抑郁的天空画上了温暖的春阳。

但时光,总会吹散很多往事,把过去一片片分割,移植到不同区域,并贴上标签,印着不同的定义,也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外在的世界,只是一个形式,而你内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江山。

肝癌的五种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原则。目前公认,早期施行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好配以中药进行调养护理。有效缓解痛苦 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刘献周说: 一、手术治疗 (1)患者一般情况:①全身情况良好,心、肺及肾功能无严重损害,估计可以耐受手术:②肝功能代偿良好,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1级;或属Ⅱ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到I级;③无广泛肝外转移性肿瘤。 (2)下述情况可以行根治性切除:①单发的微小或小肝癌;②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比较清楚,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少于1/3;③多发性肿瘤,肿瘤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于肝的一叶或一段内。 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消痛治疗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行射频、微波、冷冻或注射无水酒精治疗,以及体外高频率聚焦超声等局部物理疗法。这些方法适用瘤体较小而又不能或不宜手术切除者,特别是肝切除术后早期肿瘤复发者。其优点是:疗效确切,安全简便、副反应较小。有些患者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化学药物治疗 原则上不做全身化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用:选择性的区域化疗,如经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隔离灌注有可能提高疗效和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可望提高疗效。有价值的是术后选择性的区域化疗,对预防复发确实有作用,这一点已被多方证实。 四、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一般情况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道静脉曲张,肿瘤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又不适合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洽疗。 五、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主要是免疫治疗。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已被广泛证实,也提示了免疫治疗及生物治疗的可能性。生物治疗虽然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有时虽然应用多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几种免疫指标也可望恢复正常,但仍不能彻底消灭癌细胞,甚至不能阻止肿瘤的发展。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摘自南京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刘秀峰主任医师 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基本手段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放疗效果较差,且对肝脏损伤较大,因此原发性肝癌患者较少接受放疗。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现代的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等技术逐渐成熟,为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国内外学者已经陆续报道了采用3DCRT和IMRT放疗技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在经过选择的患者,3年生存率可达到25%~30%。对下述患者可考虑放疗:肿瘤局限,因肝功能不佳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肿瘤位于重要解剖结构,在技术上无法切除,或拒绝手术。另外对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 (一)肝癌的放疗指征 肝癌的放疗适用于:①一般情况好,如KPS>=70分,肝功能Child-Pugh A级,单个病灶;②手术后有残留病灶者;③需要肝脏局部肿瘤处理,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肝门的梗阻,门静脉和肝静脉的瘤栓;④远处转移灶的治疗,如淋巴结

转移、肾上腺转移、骨转移,放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放疗可以应用于下列情况:①局限于肝内肝细胞癌:放疗与介入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和生存率,循证医学证据为C级;②肝细胞癌伴癌栓:放疗可针对外科或介入治疗后出现的癌栓以及原发灶的癌栓(包括下腔静脉癌栓),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循证医学证据为C 级;③肝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放疗可显著改善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循证医学证据为C级;④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放疗可缓解肾上腺转移灶出现的症状,但尚无证据说明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期;⑤肝细胞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无证据说明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⑥肝内胆管细胞癌:放疗可延长切除术后切缘阳性和不能切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循证医学证据为C级。上述原发性肝癌的放疗,大部分为姑息性的手段,疗效较差,即使能延长生存期,也仅为数月。但针对上述原发性肝癌的其它治疗方法,也未能显示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强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放射治疗仍然是可考虑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针对肝外的转移病灶。 (二)肝癌放疗的技术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及讲稿

教案 2016学年季学期 所在单位 系、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原发性肝癌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教材名称传染病学(第八版)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少见,腹膜、膈、卵巢、胸腔 四、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1、症状与体征 (1)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如破裂出血,产生急腹症 (2)肝大: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3)黄疸:肝细胞受损或癌压迫胆道 (4)肝硬化征象 (5)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6)伴癌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转移灶症状 2、临床分期 I期:无症状和体征(亚临床期) II期:介于I期与III期之间 III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者 3、临床分型 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肝硬化表现 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和化验表现 炎症型:有或无肝硬化,但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ALT明显增高 五、并发症 1、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2、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癌死因的10% 4、继发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六、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前8~11月)、诊断、疗效判断、预测复发 正常值:< 20μg/L AFP ◆诊断标准: ●AFP>400μg/L持续1月 ●AFP>200μg/L持续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甲胎蛋白异质体(Fuc AFP):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且诊断不受AFP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2.r-GT及r-GT Ⅱ: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 3.异常凝血酶原(APT):放免法,≥250μg/L(+),PHC 67%(+),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少数(+),对亚临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4.-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70% 5.碱性磷酸酶同工酶I(ALP- I)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在我国HBV感染是工作发病的主要致癌因素,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则可能是最重要的促癌因素。而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2临床表现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 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一般都有局限性,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则可弥补其不足,增加其抗癌效应。 方案一:手术切除,它是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案。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的手术切除,是被认为目前唯一可能完全治愈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 方案二: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采用局部靶向药物灌注、肿瘤血管栓塞及氩氦冷冻消融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但这种治疗方法由于属于化疗,所以副作用明显,还要结合中药治疗。 方案三:放射治疗 放疗很早就用于肝癌的治疗,但原本放射治疗由于传统放疗技术落后,受到肝脏及周围正常组织耐受性低,而放疗致细胞死亡率高的限制和影响,放疗一直在肝癌治疗领域作用有限 方案四:四、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根据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有生物靶向治疗和以之为基础的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等,在晚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883181.html,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作者:刘金明赵震宇李涛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 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17-02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及健康[1]。有 研究显示,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本院分别对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单独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以及TACE+PEI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TACE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1±10.1)岁;PEI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69岁,平均(54.3±8.1)岁;TACE+PEI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53.2±10.5)岁。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采用TACE、单独PEI以及TACE+PEI 3种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TACE组采用Seldinger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化疗药物的选定为:1000 mg氟尿嘧啶(国药准字H41025147,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6~10 mg丝裂霉素(国药准字H33020854,浙 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多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13334,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顺铂(国药准字H20023461,齐鲁制药厂)。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精编版】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的癌症,治疗首选手术。然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接受介入、消融、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目前我国在肝癌诊治方面仍缺乏规范化的指导,由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应运而生。我们将分次介绍共识,同时邀请部分执笔者对共识进行解读。 一、前言 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肝癌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肝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 为了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肝癌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研究水平,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的符

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CSLC)、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2007年11月10日、2008年4月5日和8月30日,先后在上海召开了三次专家共识研讨会。会议由叶胜龙教授和秦叔逵教授共同主持,吴孟超院士、汤钊猷院士、孙燕院士和管忠震教授亲临指导,国内肝癌诊治领域的60多位著名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专家们系统地复习了当前肝癌的国际指南与共识,讨论了肝癌的诊断、手术治疗(肝切除与肝移植)、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各位专家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基于尊重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则,与国际上的诊治理念接轨,特别是针对我国肝癌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 会后,由部分专家执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多次修改,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分析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Dec.2011, Vol.6 No.24中国医疗前沿 2011年12月 第6卷 第24期 37 临床研究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死亡顺位排名前三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病较隐匿,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肝癌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乏力、纳差以及消瘦,体征多表现为肝肿大、脾肿大、腹水、黄疸、肝区血管杂音、肝区摩擦音和转移灶相应的体征。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差,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其平均生存时间多为半年。目前对肝癌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高。近几年,我院依据文献,采用放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4例,年龄分布为38-7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月-26年。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信息经调整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 诊断及纳入标准[1]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1.3 病例排除标准[2] 与原发性肝癌有相似症状的继发性肝癌、肝硬化、肝炎、肝脓肿等应予以排除。1.4 治疗方法[3] 对照组采用60钴远距离体外照射,B 超定位,每周1.8-2Gy,总量25-55f/4-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即肝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的治疗手段,经过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进一步入肝总动脉,在肿瘤的责任血管处注药栓塞,常见的化疗药物有5Fu(500mg)、阿霉素(ADM、20mg)及其衍生物、丝裂霉素(4mg)、VP16和氨甲喋呤等。1.5 疗效判定标准[4] 缓解:肿瘤明显缩小,达到50%以上,并且维持时间大于1个月;稳定:肿瘤缩小不明显,但较治疗前有好转迹象,能够维持1个多月;恶化:肿瘤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增大倾向或者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缓解+稳定)/总例数×100%。1.6 统计学方法 Excel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 检验)。P <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分析 张学鸿 目的【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随机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放疗;治疗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结果 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延长其生存时间,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普通放疗;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1.24.0021【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0.55;R735.7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673-5552(2011)24-0037-01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放射介入治疗组有效人数为35人,总有效率为95.5%;单纯介入对照组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的比较 放射介入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34例,12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28例;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25例,12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19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起病十分隐匿,大多患者平时并无异常表现,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已患肝癌,处于此期的患者因为没有临床症状、体征而被称之为亚临床肝癌[5]。当患者感到不适、出现肝癌的相应症状时,患者的病情已然进入中晚期,此时治疗非常困难[6]。对于发现较早的肝癌,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治疗手段,其他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姑息性外科治疗、多模式综合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放射治疗、导向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以 及中草药治疗等[7] 。肝动脉栓塞化疗(即介入治疗)是近2、30年新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治疗能起到良好作用,是临床上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多使用化疗药物栓塞肿瘤远端的血管供应,使用明胶栓塞近端的肝动脉,使肿瘤的侧枝循环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肿瘤灶缺血坏死[8]。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介入治疗的1年生存率可达到40%左右,仍不是很理想。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手术切除不宜实现的患者,放射治疗具有杀灭残癌的作用,有调查显示放射治疗与中 草药治疗相结合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10%左右[9], 与手术、化疗联用可起到增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1年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作者简介:张学鸿(1967-),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 组别 n 缓解 稳定 恶化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7 20 15 2 95.5 对照组 34 18 9 7 8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n (%)] 组别 n 6个月生存率 12个月生存率 治疗组 37 34(91.9) 20(54.1) 对照组 34 25(73.5) 11(32.4) 两组生存率比较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前者指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后者指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癌。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癌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复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肝硬化、黄曲霉素B1、饮用被致癌物或毒素的污染的水、低硒等可能和肝癌发生有关。此外肝癌还具有家族聚集性。 二、临床表现和分型 (一)症状和体征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中晚期。常见症状为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发热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及肝肿大。 l.肝区疼痛常见,为半数以上患者的首发症状。如病变侵犯横膈,痛可牵涉右肩或右背。当肝癌结节坏死、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时,表现为突然右上腹剧痛、压痛及腹膜刺激征。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晚期有贫血、黄疸、腹水、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3.肝肿大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体征。 此外,如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的症状。肝癌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 (二)病理和分型 1.肝癌从形态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以结节型最为常见,癌结节突出肝脏表面,可分布于左右肝叶,且多伴有肝硬化。巨块型肝癌呈单发的大块状,也可由许多密集的结节融合而成,肝硬化轻微。弥漫型肝癌最少见,全肝布满无数灰白色点状结节,肉眼难以和肝硬化区别。 2.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三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两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是肝细胞型,后两者较少见。 3.肝癌转移途径包括肝内散播、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等。 三、治疗原则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对 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次选取2011年4月?2015 年2 月,我院接收原发性肝癌50 例,分析对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本组肝细胞腺癌40例,1 年生存率为 87.5%,2年为42.5%,3年为10%,4年为5%。肝细胞腺癌中位生存期为21 个月,混合型腺癌12个月,胆管细胞癌11 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TACE 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TAI 中位生存期为10 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门静脉高压、组织坏死、大体分型、供血情况、表面抗原、肝外转移均为诱导因素(r 均值=0.033,P<0.05),使生存风险增加。结论供血情况、门静脉高压、HBsAg,大体分型、肝外转移、组织坏死是独立的对肝癌患者生存造成影响的因素,血供丰富、无门静脉高压、HBaAg 阴性、小癌型、无肝外转移、无组织坏死的肝癌病例,有较高生存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 原发性肝癌(PLC)有较高恶性程度,发病隐匿,

大部分患者到院初诊时手术指征已丧失,至中晚期。 介入微创方案具效果确切、创伤小优势,对介入治疗 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展开分析,是指导临床病例选取 的关键[1]。本文就此内容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 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2011年4月?2015年2 月,我院接收50例原发性肝癌作研究对象,男39例,女11例,年龄35?78岁, 平均(60.8±9.4)岁。均依据CT检查、甲胎蛋白 (AFP)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组织学分型:混合型腺癌3 例,肝管细胞癌7 例,肝细胞腺癌40 例。大体分型:小癌型2 例,块状型20例,弥漫型8例,结节型20例。 1.2方法本次选取的患者41 例采用肝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TACE),9 例采用肝动脉选择性局部化疗术(TAI )。药物:表阿霉素40mg,氟尿嘧啶1000mg,奈达铂100mg,碘化油4?18ml。介入步骤:完成肝动脉造影操作,应用Seldinger 法,经股动脉插管,在导丝引导下达肝固有动脉,后轻柔操作,经其左支、右支达靶动脉;细致观察血管分布特点及肿瘤直径。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 1.基本原则 (1)要求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 (2)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 (3)必须强调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2.适用人群 (1)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2)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国内的临床经验表明,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包膜比较完整的巨块型肝癌和大肝癌具有一定 的效果,但是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肝癌,优先选择外科切除。介入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血清AFP水平; ②肿瘤病灶是否包膜完整、边界清楚; ③门静脉有无癌栓。 3.适应证 (1)TACE的主要适应证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包括: ①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 ②多发结节型肝癌; ③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 ④外科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者; ⑤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或B级,ECOG评分 0-2分; ⑥肝肿瘤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门静脉高压出血。 (2)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二期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3)小肝癌,但不适合或者不愿意进行手术、局部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者; (4)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痿; (5)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 4.禁忌证 (1)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 C级); (2)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3)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 (4)合并活动性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 (5)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 (6)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7)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如果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虑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塞;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322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 322 例报道作者:庄礼钊詹勇强倪勇张敏杰王成友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322 例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未行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比较。结果:①手术切除组 1、3、5 年术后复发率为 32.3%、71.5%、81.5%,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率为 0.93%。②切除组患者存活 1 年和 3 年者为 78.5% 和 56.1%,非切除组 42.0% 和 6.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 0.01)。③未接受任何治疗者均于诊断后 1 年内死亡,其1 年和 3 年存活率均为 0%,均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和非手术切除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综合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L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22 patients with PLC who accepted hepatectomy、non-hepatectomy or non-treatment, and compare the survival rates and recurrent rates. Results ①Of the resectable group,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6T09:34:08.4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潘克生 [导读] 讨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 潘克生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康肿瘤医院黑龙江鹤岗市 154101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均实 施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消化道反 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瘤小于 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 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diotherapy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 In 50 patients,according to 2-month follow- up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 Patients with grade I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manifested as loss of appetite,abdominal discomfort,complete treatment can be self-healing; a few have grade II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the symptoms disappeared after treatment. One year follow- up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less than 5cm,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umor larger than 5cm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Radi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long survival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clinically.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Radiotherapy;Clinical effect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但大部 分患者由于发现并治疗较晚,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放射治疗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研究选取我 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现将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 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3.5±5.2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2.35±5.2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远离体外照射的方法,利用B超进行准确定位;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准备 放射治疗设备,协助患者卧于负压袋,对负压袋实施抽真空成行操作,将患者固定后,利用所有CT层面自动勾画体表外形,建立立体三维 体表轮廓。然后逐层勾画靶区周围剂量限制性器官的轮廓。靶区轮廓勾画是能否实现精确放疗的关键。因此不但要求有高质量的图像显 示,还要求有高水平的肿瘤诊疗医生配合,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在相应的各CT层面上勾画靶区轮廓。放射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很少,尤其是 低姑息性治疗,例如对局部转移灶的止痛大部分有效。 1.3疗效评定 患者体内肿瘤得到缩小,并达到45%以上,能够维持1个月,代表缓解;患者体内肿瘤缩小效果比明显,但是存在好转现象,能够 维持1个月,代表稳定;患者体内肿瘤不断增大,甚至出现新的疾病,代表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 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瘤小于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 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肿瘤,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极高。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过于隐蔽,一般患者不易察觉,基本的表现特征是肝区 疼痛、产生乏力和消瘦,体征表现为肝肿大,产生腹水现象,肝区具有摩擦音已经肝区血管产生杂音等。一般而言,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比较差,现如今,手术切除是公认可以根治肝癌的手段,然而,仅一部分早期患者能得到根治性治疗,80%的患者就诊时即失去手术切除 机会,或接受姑息性治疗,或接受支持护理,其生存期短。随着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认识,肝癌的放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并 作为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可以精确确定定位肿瘤,靶区剂量集中,使肿瘤得到高剂量的准确照射,周围组织受照射剂量较 低,而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少。为了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多主张采用未诱发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前提 下,使治疗的总时间尽量缩短。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 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 瘤小于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的结果更加清晰的证明了放射治疗对于原发性肝 癌的重要性,帮助更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走向健康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温馨的家庭生活。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采用放射治 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放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 用。 参考文献: [1]韩猛,田亮.适形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应用于不宜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5:123-124. [2]徐海杰,刘天壤.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加放疗的疗效比较[J].系统医学, 2017,12:85-87. [3]王鲁通.原发性肝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1:225-226.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_钱骏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专题综论·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钱骏 冯敢生 【主题词】 肝肿瘤/治疗; 癌,肝细胞/治疗; 栓塞,治疗性 【Subject words】 Liver neoplas m/therapy; Carcinoma,Hepatocellular/therap y;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二十二万人死于肝癌[1]。介入治疗肝癌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不可切除性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手段,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其总体疗效仍欠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下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耐药以及术后肿瘤侧枝循环的生成等,是其中几个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肝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模式,包括单纯介入治疗都难以治愈肝癌。 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综合介入治疗肝癌是指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相联合以及介入治疗与肿瘤生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避免其缺点,协同作用,获得单一治疗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疗效。现就目前综合介入治疗的方法作一评述。 1.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如IL-2/IL-12、TNF、IFN)、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如LAK、TIL、CTL)、肿瘤主动免疫治疗(如OK-432)。但单纯使用免疫制剂的毒副反应较大,限制了临床有效剂量的使用。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如细胞因子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与TACE或瘤体内注射法联合运用,或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减轻瘤负荷;或可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或可在肿瘤局部刺激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克服化疗栓塞使肿瘤患者免疫力更加低下的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于志坚等[3]报道肝动脉灌注IL-2、IFN联合TACE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86例,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率达55.8%,优于单纯TACE组的3 2.1%。 2.肝癌的介入导向疗法:导向疗法是利用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包括铁蛋白抗体、甲胎蛋白抗体、抗人肝细胞癌抗体、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碘化油和非抗体类如非降解玻璃微球等),把药物(如表阿霉素或生物反应调节剂)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采取介入方法即经肝动脉给药有其巨大优势,既可减少或避免生物导向免疫治疗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稀释、生理屏障和非特导性吸收,又可增加肝癌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癌/肝比,减少全身的毒副反应。放射核素如131I为弹头的制剂其杀伤力大于化疗弹头,而双弹头的运用则可集中化疗和放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杀伤肿瘤的效能。通过多种单克隆抗体混合使用以及利用核素弹头减少抗原表达异质性的影响,并增加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对清除肝癌亚临床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具有广阔的前景。 3.介入联合基因治疗:随着基因工程和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经介入方法行基因治疗已渐成雏形并正走向临床。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肿瘤局部,具有导向可靠、操作简便和直观的优点,可使全部肿瘤细胞均有被转染的机会;而经肝动脉插管注入目的基因,则可使目的基因在靶器官相对定向地表达,能够增强目的基因的治疗作用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副作用[4]。经介入途径进行联合基因治疗,从多方面调整机体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强化了各种单一基因的治疗效果,它包括自杀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5-FC和HSV-tk/GCV系统)、免疫因子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如IL-2和GM-CSF)、肿瘤生长抑制基因的联合应用(如p53和p16两种基因)、自杀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

200910-08肝胆胰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诊治-复旦大学附属

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 2009.8.30 复旦大学肝/胆/胰肿瘤综合治疗组

原发性肝癌(PLC)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PLC在我国高发,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PLC中大多数为肝细胞癌(HCC),本指南主要针对HCC。近二十年来肝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进步,疗效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部分病例能够在早期发现,得以根治。但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来说,如何提高疗效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难题。因此除了手术、放疗、介入等常规治疗外,肝癌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多,包括射频消融、瘤内无水酒精注射、聚焦超声热疗等局部治疗手段,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使部分病人获益。另外,近5年来肿瘤界最大的进展当属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的上市给肝癌的药物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一、检测、诊断与分期 1.检测与筛查:HCC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两 项。对于≥35岁的男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对AFP>400μg/L而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如能排除,应作CT和(或)MRI等检查。如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应密切追踪AFP的动态变化,将超声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和(或)MRI检查。若高度怀疑肝癌,建议做DSA 肝动脉碘油造影检查。 2.诊断:HCC的诊断包括病理学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对于无法手术病人的病理 诊断建议超声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阳性诊断率。 3.分期:分期标准包括NCCN的TNM分期;巴塞罗那(BCLC)分期;我国的广 州分期;日本的Okuda分期等。由于BCLC分期考虑了肿瘤、肝功能和全身情况,且有较多循证医学依据。故本指南采用BCLC分期标准。 诊断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