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1.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读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

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

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

D.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

2.下图为某地甲、乙两个小区从白天6:00到傍晚18:00的温升数据(与平均温度之差),甲小区的风速较大,乙小区的风速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区的热岛效应比乙小区明显

B.甲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乙小区大

C.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D.风速大,加剧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3.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所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

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

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

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

4.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 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5.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6.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

A. 0点

B. 5点

C. 15点

D. 20点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时刻( )

A.②比③气温低

B.④比③气压高

C.近地面吹陆风

D.③④间的风力比①②间大

8.图中等压面的分布( )

A.有昼夜变化

B.出现在白昼

C.导致气流方向②→①→④→③→②

D.是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结果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面两题。

9.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1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 P A>P C>P B

B. P A

C. P C>P B>P A

D. P A=P C=P B

1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13.C点近地面吹(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弥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4.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15.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

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16.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绿岛效应

D.狭管效应

17.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

A.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北美五大湖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8.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吹东南风

B. b处为上升气流

C. c处吹西南风

D. d处为上升气流

21.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吹东南风

B. b处为上升气流

C. c处吹西南风

D. d处为上升气流

23.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吹东南风

B. b处为上升气流

C. c处吹西南风

D. d处为上升气流

26.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吹东南风

B. b处为上升气流

C. c处吹西南风

D. d处为上升气流

28.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以下两题。

29.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

30.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

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

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1.图示甲、乙、丙、丁气压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乙>甲>丁>丙

32.此时,图中M地最有可能吹(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3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 E→A→B→G→E

B. E→G→B→A→E

C. G→E→A→B→G

D. G→E→B→A→G

34.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F)的是( )

A.

B.

C.

D.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35.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为( )

A.气旋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

D.反气旋

36.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C.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D.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下图示意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37.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38.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9.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

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

C. M地多有阴雨天气

D. N地多有阴雨天气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0.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 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附近大陆东岸

41.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下面两题。

42.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3.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4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6.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7.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B.

C.

D.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8.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9.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B.

C.

D.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0.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1.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B.

C.

D.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2.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3.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B.

C.

D.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 5m 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4.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

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C.冬季热岛强度约在 23 时附近达最小值

D.拉萨市白天热岛强度大于晚上

5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热岛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污染物的大量增加会加大白天时的热岛强度

B.加大城区建筑物高度能减小热岛强度

C.出现逆温现象能减小热岛强度

D.热岛强度总体与风速呈负相关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6.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

57.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正南风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1~9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以下三题。58.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陆风转湖风8:30~9:30

B.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13:00~14:00

59.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湖陆的热力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

60.与夏季相比,冬季( )

A.陆风转湖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湖风转陆风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6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10分)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并分析其原因。(10分)

A B

C D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8分)

6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判断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

63.4月20日至5月2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山东寿光举行。目前寿光生产的大棚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塑料大棚是怎样起到保温作用的?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示,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请在下图中画出大棚门口处的热力环流运动形式。

64.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结合气压状况而言,判断A、B气压中心的气压属性。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气温值TA、TB、TA′、T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所受的力。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图例分析,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大,A错。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小,B错。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小,C错。冬季切变指数大于夏季,所以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D对。

2.【答案】C

【解析】甲小区温度较低且风速较大,因此热岛效应没有乙明显;甲乙两小区早晨温度几乎相同,而乙小区最高温度高于甲小区,因此乙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甲小区大;风速大,加快城郊间的热量交换,因此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3.【答案】C

【解析】白天山坡温度上升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污染物被带到住宅区,所以居民发现白天的大气污染较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所以晴天较以前减少。

4.【答案】D

【解析】近地面a地等压面向高处凸出,此处为高压,温度低;垂直方向上,a处下沉,b处上升;b处等压面向低处凸出,气压低,温度高;水平方向气流总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

5.【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近地面湖泊西岸是偏西风,湖泊东岸是偏东风。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区,说明湖泊此时是低压,湖岸是高压。这种气压差异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湖泊升温和降温慢,湖岸升温和降温快造成的,D对。图示为局部环流,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不是主要因素

,A、B、C错。

6.【答案】A

【解析】在夏季,白天湖泊区是高压,湖泊东岸吹偏西风,西岸吹偏东风,C错。夜晚风向相反。所以此时最可能为夜晚,地方时0点,A对。早晨或傍晚湖陆差异不明显,B、C错。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

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

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物高大,不能降低风速,还可加强楼间的风速。选B正确。

10.【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不等于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C 错;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的热岛效应较强,与冬季气温低,需要生活取暖排放废热有关,

选D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 A=P C=P B,D对。

12.【答案】D

【解析】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 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

13.【答案】C

【解析】C点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

转30°,为东南风。

14.【答案】C

【解析】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

15.【答案】D

【解析】风力弱,吹散作用弱是浓雾弥漫数日不散的主要原因。

16.【答案】A

【解析】热岛效应是指大城市气温高与周边的郊区,与太阳能利用无关,故排除B。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也可以排除C。狭管效应是指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故排除D。太阳能集热棚顶盖透明是为了太阳辐射能够进入使棚内温度上升,而透明的棚顶对地面长波辐射是不透明的,故热量保存在棚内,利用的是温室效应,故选A。

17.【答案】A

【解析】太阳能塔应布局在太阳能最丰富的气候干旱区,故选A。

18.【答案】C

【解析】风向永远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9.【答案】D

【解析】a、b受高压控制,降雨较少;c在低压槽的暖气团一侧,降水较少,d在冷气团一侧,降水较多,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20.【答案】D

【解析】图2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气温低,b处为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气温高,d处为上升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半球,所以a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c处可能吹东南或东北风。

21.【答案】B

【解析】城市与郊区比较,城市气温高、气压低,因此②③正确。

22.【答案】D

【解析】图2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气温低,b处为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气温高,d处为上升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

半球,所以a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c处可能吹东南或东北风。

23.【答案】B

【解析】城市与郊区比较,城市气温高、气压低,因此②③正确。

24.【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气压值,近地面气压c大于d,高空气压a小于b。若为冬季,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A对。若为城郊环流,城市气压低于郊区,则c处是郊区,d处是城市,B错。若为夜晚,山脊气压高于山谷,则c处是山脊,d处是山谷,C错。

若为白天,陆地气压低于海洋,则c处是海洋,d处是陆地,D错。

25.【答案】D

【解析】图2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气温低,b处为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气温高,d处为上升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半球,所以a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c处可能吹东南或东北风。

26.【答案】B

【解析】城市与郊区比较,城市气温高、气压低,因此②③正确。

27.【答案】D

【解析】图2中甲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而乙地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气温低,b处为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气温高,d处为上升气流;由于无法确定所在半球,所以a处可能吹西南或西北风,c处可能吹东南或东北风。

28.【答案】B

【解析】城市与郊区比较,城市气温高、气压低,因此②③正确。

29.【答案】C

【解析】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

30.【答案】A

【解析】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31.【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面的形状分析,近地面处等压面下凹,图示甲位于等压面下方。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甲地气压高于等压面。乙在等压面上,所以甲气压高于乙。同理,在高空,丙在等压面上方,丁在等压面上,丁气压高于丙。乙气压高于丁,所以气压数值的大小是:甲>

乙>丁>丙,故C正确。

32.【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此时,图中M地在水平方向上,风由甲地吹向乙地。结合图中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东方向,所以由甲吹向乙是从北向南吹。由于图示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有可能吹西北风。故A正确。

33.【答案】B

【解析】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为E →G→B→A→E。

34.【答案】D

【解析】近地面郊区气压高于城区,随海拔的升高气压差减小,高空城区气压高于郊区,D项正确。

3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36.【答案】C

【解析】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37.【答案】B

【解析】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

38.【答案】A

【解析】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

39.【答案】C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M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40.【答案】D

【解析】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

与其比较吻合。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 ℃,因此排除A、B、C选项。故选D。

41.【答案】A

【解析】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故选A。

42.【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故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且相同高度的陆地上空气温高于海洋上空气温,因此气温最低的地点为②处。

43.【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场景中的情况出现在吹海风的时候,即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的时段。由图乙可知,在8~16时,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低,吹海风。

44.【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45.【答案】C

【解析】A项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项表示锋面天气;C项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D项表示地形雨。

46.【答案】A

【解析】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47.【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48.【答案】A

【解析】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49.【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0.【答案】A

【解析】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51.【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2.【答案】A

【解析】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53.【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4.【答案】C

【解析】图中热岛强度最大值为秋季,最小值为秋季,所以秋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秋季的21时至7时的热岛效应最明显,为夜晚;拉萨市在四季都是夜晚的热岛强度大于白天;而冬季热岛强度达最小值是在23时左右。故选C。

55.【答案】D

【解析】大气污染物增加对市区的太阳辐射会削弱更多,进而减小热岛强度;建筑物越高,市区的热量越不容易散发,温度越高于郊区,热岛强度越大;逆温现象抑制大气对流,使市区的热量不易散发,会增加热岛强度;而风速越大,市区的热量越容易散发,越能减弱热岛强度,二者呈负相关。故选D。

56.【答案】A

【解析】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两地,近地面气温低的地区气压差较大,则图中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

57.【答案】A

【解析】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丙处风向为偏西风,

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

58.【答案】B

【解析】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

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

59.【答案】A

【解析】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

60.【答案】C

【解析】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

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

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

61.【答案】(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

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解析】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

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

分的积累。

62.【答案】(1)甲>乙>丙>丁画图略(呈逆时针运动)

(2)乙阴雨甲

(3)西南风。甲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 .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处吹东南风 B .b 处为上升气流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 .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力环流-和风考点11讲解

考点十一:热力环流与气温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1】(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 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图形解读】

【解析】第⑴题,读图知,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第⑵题,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⑴D ⑵A 【考点透析】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及成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⑴海陆风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1.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读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 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 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 D.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 2.下图为某地甲、乙两个小区从白天6:00到傍晚18:00的温升数据(与平均温度之差),甲小区的风速较大,乙小区的风速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区的热岛效应比乙小区明显 B.甲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乙小区大 C.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D.风速大,加剧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3.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所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 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 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 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 4.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 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5.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6.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 A. 0点 B. 5点 C. 15点

D. 20点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时刻( ) A.②比③气温低 B.④比③气压高 C.近地面吹陆风 D.③④间的风力比①②间大 8.图中等压面的分布( ) A.有昼夜变化 B.出现在白昼 C.导致气流方向②→①→④→③→② D.是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结果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面两题。 9.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1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 P A>P C>P B B. P A

P B>P A D. P A=P C=P B 1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热力环流(一轮复习)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 是大气运动最_________的形式 1.成因:由于地面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温压关系(近地面): 气温高,气压就_______;气温低,气压就_______。(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形成过程: 近地面______不均 空气的___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_______差异 空气的_______运动(风) 【练一练】用箭头线表示气流流向,完成AB 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规律总结】 1、气流的流向:在水平方向上,由______区流向_______区;在垂直方向上,由_______区 流向_______区 2、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_____;气温低的地方,气压_____。 3、等温线(面)的形态特点:高压区,等压线(面)___________;低压区,等压线(面) ___________。 4、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越来越_______ 5、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因而在空间上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同一地点,近地面低压的数值大于高空高压的数值。 【练一练】画图:完成一些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 风 时间 风向(近地面) 成因 海风 从_____吹向_____ 陆地比海洋增温____,近地面陆地气压____于海洋 陆风 从_____吹向_____ 陆地比海洋降温____,近地面陆地气压____于海洋 ※

(2)海陆风的影响与应用 夏季,住在海边的人们,感觉白天比晚上更凉爽潮湿。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 风时间风向成因 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___,谷风暖空气沿山坡_____ 气流_____,气压___ 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___,山风冷空气沿山坡_____ 气流_____,气压___ (2)山谷风的影响与应用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成因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 热力环流 、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 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 a 处吹东南风 b 处为上升气流 B . ( ) 效区城区效区 等 温面 ① 效区城区效区 等温面 效区城区效区 等压面 效区城区效区 等压 面 ④

A.时间为白天 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 D.山坡气压较高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 B.太阳风 C.夜雨 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 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D B F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右侧放置 完成下面小

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7 ?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 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 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m/s)

高考地理 热力环流

2012高考地理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 说明: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 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

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如上图A、D处),下凹是低压区(如上图B、C处)。 2.常见的形式 (1) ①成因:城市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而城市的热容量又较小,热量不易扩散,导致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热岛”。城市热岛的存在使城市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 ②应用: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 在沿海地区,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在高空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下沉,地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b)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于11时,到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 (3) 在山坡和山谷地区,白天由于山坡上空气增温快,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称之为反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高三微专题——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训练(第三周) 图1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8分)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8分)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12分)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 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12)晾 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 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 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 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9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2020届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____热力环流

. . Word 格式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处吹东南风 B .b 处为上升气流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 . Word 格式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考试动向 考向一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水库中心一天中3:00气温高于东西两侧,15:00气温低于东西两侧,故水库中心的气温日较差小,B项正确。第2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发生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C项正确。 考向二结合等压面特点考查热力环流原理 读“华北平原某小区域等压面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 4.关于图中四地气压变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受冷B.乙受冷 C.丙受热D.丁受热 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低,气压越高。第4题,近地面气压中心一般是热力性质形成的,高空气压的变化一般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因此乙地气压高是气温低造成的,甲是气温高形成的低压;丙是空气聚集形成的高压,丁是空气下沉形成的低压。 同步训练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完成1—2题。 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D.22时至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2.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④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8:30~9:30 B.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13:00~14:00 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9.甲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左图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我国西南某河谷地带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

一轮复习导学案热力环流(1)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大气环境) 第三讲《热力环流》姓名 【高考考纲】热力环流 【考纲解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原理: 地面不均→大气运动(热的,冷 的)→水平方向上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流向)---风 2、常见的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例1: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气压最低的是 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 的是___地,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例2: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 温线。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中甲地多雾,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晚,山上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对流弱 ②谷地空气下沉,近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③夜晚谷地地面辐射冷却快④盆地封闭,水汽和杂质不易扩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考点二等压面图的判读 1、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海拔、气温、气流运动。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2)等压面的数值自下而上降低 3、等压面图的判读: ①判断是近地面或高空:近地面1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 ②判断气压高低(与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点比较) ③判断气流垂直运动方向④判断地面受热状况及天气状况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吹东南风B.b处为上升气流 C.c处吹西南风D.d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 B.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热力性质差异B.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热力环流

考点10 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 1.形成原因 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 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 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 、b 、c 、d 处所示)。 2.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

第4讲热力环流和风 最新 考纲 大气受热过程。 知 识 体 系 考纲 解读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 理现象。2.掌握大气的水 平运动——风的影响因 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 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点一热力环流 1.概念: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1)图解 (2)描述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海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影响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013·浙江文综)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第1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C 解析由图知,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具有周期性,应与当地气流的周期性日变化有关。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C项正确,D项错误;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A、B项错误。 (2011·大纲全国文综)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2~3题。 2.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3.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答案 2.D 3.B 解析第2题,可以根据气温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判断大气的对流强弱和稳定程度,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降温越快,对流越旺盛,大气温度在垂直高度上变化越均匀,表明大气越稳定。读图可知,此时甲、乙、丙三地相比较,甲地气温随高度的升高降低最快,因而对流最旺盛,因而B选项错误;在垂直高度上,丙地随高度的升高变化最均匀,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丙地最稳定,D选项正确;而甲地和乙地相比较,乙地变化较小,表明乙地比甲地稳定,因而A项和C项都是错误的。第3题,因图中显示的是8时的气温状况,且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为20千米/时,中午时,大约向东移动80千米,届时,甲地气温上升幅度最小,而乙地对流旺盛;丙地将位于低压的东侧,应吹偏南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一、知识讲解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2.两个方向 3. (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B项正确。 答案B 2.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气环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气环境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是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是学习大气运动相关知识及天气、气候知识的基础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将其知识真正的理解肯掌握,会对今后的学习产出不利影响。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力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而解释生活中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山谷风形成,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大气运动奠定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进而在试题给出一地热力环流状况时,能够判断该地的气压、气温高低状况,海陆、山谷和城郊的分布状况;能够推知该环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海陆风、山谷风图,培养绘图能力;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和典型实例的成因的分析、描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重难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因果关系的真确理解。 2.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等压面的弯曲情况。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产生错误。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到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虽说提起来并不陌生,但是让他们具体分析问题,就表达的不是很到位。拟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梳理、讲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够解决试题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图示分析法、绘图法、讨论对比法。 六、教学过程

热力环流(高三)

《热力环流》导学案 授课教师:彭顺授课类型: 高三一轮复习课 【考纲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 【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不同地区地区间的不均匀分布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重点+难点) 3、理解并能分析自然界存在的热力环流现象 【晨背关键语句】学唱《奔跑》版《热力环流》 (歌词)生活很精彩登山是越高越寒那热气球升空自在其中原由请你来猜受热的膨胀上来受冷的就沉下来水平方向气压有别之后现象如何呈现水平方向气压不一样气流就像水流的方向从较高的气压指向低气压气压相差越大风力越强热胀冷缩气流垂直向水平方向气压不一样从较高的气压流向那较低气压热力环流就是这样 学习主题(一):常用概念 回忆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下列练习,时间3min,四人小组交流2min,教师公示答案,左右交换批改,得分最多的小组加一分。 1、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 a、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 b、空气密度和气压的关系: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 2、高压、低压: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流向。 3、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空气受热、空气受冷。 学习主题(二):热力环流 【合作探究1】读课本p38页图2-2-6,独立完成下列练习,时间6min,四人小组交流2min, 小组代表将本组答案写在纸上,左右组交换,派代表读出答 案,答对最多小组加一分。 (1)受热均匀时: 在图a中,当地面受热均匀时, 空气没有和运动 (2)受热不均时: ①大气的垂直运动: 在b图中,A地,空气;B、C两 地冷却空气这是由于地面形成 的大气垂直运动。 ②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变化: 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大气密度,气 压比同一平面,形成压;B、C两地 空气下沉,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水平 面,形成压。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大气的受热 过程与热力环流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1~2题。 1.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 1.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温室效应。由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大气温室效应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错误以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多云的天气,白天云的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会升高太大;夜间大气逆辐射也较强,温度不会下降太厉害,昼夜温差较小,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多云的天气,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②减弱。多云的天气,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即③增强。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与霾多发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雾与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与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与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与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与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4.下列关于四地区深夜初冬多雾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3.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雾霾天气会使得大气中雾气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使得大气能见度降低。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雾霾天气,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 4.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雾的成因。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容易形成雾,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只考虑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没有考虑到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 5m 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 专题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 陆风转湖风8:30~9:30 B. 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 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13:00~14:00 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湖陆的热力差异 B. 湖陆的湿度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面积差异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 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 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 ①地的较大 B. ②地的较大 C. 两地相当 D. 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