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____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____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____热力环流

. .

Word 格式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处吹东南风

B .b 处为上升气流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 .

Word 格式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12.图示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白天B.冬季晴天

C.夏季晚上D.冬季阴天

13.闵敏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下列示意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明显的是

A.B.

C.D.

14.读某地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图中甲为海洋,乙为陆地,该风为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图示风向常出现在

A.北半球白天B.南半球白天

C.北半球夜晚D.南半球夜晚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下左图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下右图示意穿堂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 .

Word 格式

15.“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A .热力环流原理 由北向南

B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由南向北

C .热力环流原理 由南向北

D .温室效应原理 由东向西

16.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阔叶混交林

二、填空题

17.某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实验开始前,学生观察到木盒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甲所示。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乙所示。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与乙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2)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引起热力环流,其中首先出现气流的_____(垂直或水平)运动。(3)为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4)原理迁移: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热力环流现象有_____、_____。

1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百帕),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_______,与风向相反的力为______,与风向垂直的力为_________。

(3)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__(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图甲反映的是______(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 M、N两点中温度更高的是_______。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_________。19.如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点①~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 ____。

. .

Word 格式

(2)A 、B 两地受热的是 ,空气 ;冷却的是 ,空气 。

(3) 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 、B 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 ,该热力环流对城市空气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5)若图中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间),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是 。

2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

(2)请在左图中a 、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若左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甲、乙、丙)

(4)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此时近地面吹的是 (海风或陆风)。

21.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地气温比B 、C 两地____,气压比B 、C 两地_____, D 、E 、F 中,属于高压区的是____。将A,B,D,E 按气压高低从大到小排序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3)若该热力环流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中各地表示城市的是___表示郊区的是___或___,若要建造一处绿化带,则图中____之间或___之间比较合适。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图甲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景观图。

(1)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_(高或低),沙漠绿洲局地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完成图示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填写风向。

白天该地近地面吹________,夜间该地近地面吹________。

(3)简述沙漠绿洲局地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3.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Word 格式

(1)图示环流,多出现在_______(1或7月)。

(2)A 、B 两处比较,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处气压较低,_______处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

D 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

(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_______

24.新西兰是南半球著名的岛国(见下左图),由南岛(见下右图)与北岛共同组成。当地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大风日数较多,有“风城”之称。

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全球性大气环流与热力环流知识解释惠灵顿被称为“风城”。

25.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宿迁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M,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N (图中甲)。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 、N 的偏动情况。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N向_____(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 ____(填字母)。

(2)乙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 。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_________(城市或农村)。

答案

1.D 2.B 3.C 4.C 5.A 6.C 7.B 8.D

9.B 10.C 11.A 12.A 13.A 14.D 15.A 16.C

17.(1)如图

(2)冷热不均垂直

(3)增加蜡烛;增加冰块的数量;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缩小学具尺寸;增加学具的密封性等

(4)城郊热力环流;沿海地区海陆风;山区山谷风等

18.A A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陆海夜晚 N 西北风

19.(1)④>①=②=③>⑤

(2)B 上升 A 下沉

(3)A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方向上为高压流向低压,故形成逆时针的环流(4)城市受热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净化空气

(5)白天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

20.(1)上升低于

. .

Word 格式 (2)

(3)甲

(4)夜间 陆风

21.高 低 E B>A>E>D A B C AB AC

22.(1)06:00~21:00 高 地面冷热不均/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2)顺时针 逆时针 西南风 东北风

(3)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可以降低温度;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水汽交换,可以增加湿度;绿洲具有消减风力的作用。

23.7月 A B B C C 有利:促进城市近地面空气上升,加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不利:也可能通过热岛环流,使污染的大气重新流回城市,造成二次污染。

24.惠灵顿位于中纬度盛行西风带,终年西风控制;位于沿海地区,海面摩擦力小;海峡走向与西风一致,且海峡内部狭窄,多狭管效应;同时由于距海较近,昼夜多有局部海陆风现象,大风频繁。

25.左 B B A ①③④② 城市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 .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处吹东南风 B .b 处为上升气流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 .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力环流-和风考点11讲解

考点十一:热力环流与气温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1】(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 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图形解读】

【解析】第⑴题,读图知,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第⑵题,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⑴D ⑵A 【考点透析】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及成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⑴海陆风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1.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读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 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 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 D.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 2.下图为某地甲、乙两个小区从白天6:00到傍晚18:00的温升数据(与平均温度之差),甲小区的风速较大,乙小区的风速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区的热岛效应比乙小区明显 B.甲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乙小区大 C.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D.风速大,加剧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3.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所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 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 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 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 4.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 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5.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6.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 A. 0点 B. 5点 C. 15点

D. 20点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时刻( ) A.②比③气温低 B.④比③气压高 C.近地面吹陆风 D.③④间的风力比①②间大 8.图中等压面的分布( ) A.有昼夜变化 B.出现在白昼 C.导致气流方向②→①→④→③→② D.是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结果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面两题。 9.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1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 P A>P C>P B B. P A

P B>P A D. P A=P C=P B 1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热力环流(一轮复习)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 是大气运动最_________的形式 1.成因:由于地面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温压关系(近地面): 气温高,气压就_______;气温低,气压就_______。(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形成过程: 近地面______不均 空气的___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_______差异 空气的_______运动(风) 【练一练】用箭头线表示气流流向,完成AB 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规律总结】 1、气流的流向:在水平方向上,由______区流向_______区;在垂直方向上,由_______区 流向_______区 2、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_____;气温低的地方,气压_____。 3、等温线(面)的形态特点:高压区,等压线(面)___________;低压区,等压线(面) ___________。 4、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越来越_______ 5、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因而在空间上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同一地点,近地面低压的数值大于高空高压的数值。 【练一练】画图:完成一些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 风 时间 风向(近地面) 成因 海风 从_____吹向_____ 陆地比海洋增温____,近地面陆地气压____于海洋 陆风 从_____吹向_____ 陆地比海洋降温____,近地面陆地气压____于海洋 ※

(2)海陆风的影响与应用 夏季,住在海边的人们,感觉白天比晚上更凉爽潮湿。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 风时间风向成因 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___,谷风暖空气沿山坡_____ 气流_____,气压___ 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___,山风冷空气沿山坡_____ 气流_____,气压___ (2)山谷风的影响与应用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成因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 热力环流 、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 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 a 处吹东南风 b 处为上升气流 B . ( ) 效区城区效区 等 温面 ① 效区城区效区 等温面 效区城区效区 等压面 效区城区效区 等压 面 ④

A.时间为白天 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 D.山坡气压较高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 B.太阳风 C.夜雨 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 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D B F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右侧放置 完成下面小

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7 ?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 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 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m/s)

高考地理 热力环流

2012高考地理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 说明: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 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

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如上图A、D处),下凹是低压区(如上图B、C处)。 2.常见的形式 (1) ①成因:城市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而城市的热容量又较小,热量不易扩散,导致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热岛”。城市热岛的存在使城市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 ②应用: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 在沿海地区,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在高空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下沉,地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b)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于11时,到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 (3) 在山坡和山谷地区,白天由于山坡上空气增温快,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称之为反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高三微专题——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训练(第三周) 图1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8分)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8分)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12分)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 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12)晾 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 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 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 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9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1分),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2分),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共9分。)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1点即可,3分。) (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2分),多干热风(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2020届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____热力环流

. . Word 格式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处吹东南风 B .b 处为上升气流 C .c 处吹西南风 D .d 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 .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 .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 . Word 格式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B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 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考试动向 考向一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水库中心一天中3:00气温高于东西两侧,15:00气温低于东西两侧,故水库中心的气温日较差小,B项正确。第2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发生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C项正确。 考向二结合等压面特点考查热力环流原理 读“华北平原某小区域等压面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 4.关于图中四地气压变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受冷B.乙受冷 C.丙受热D.丁受热 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低,气压越高。第4题,近地面气压中心一般是热力性质形成的,高空气压的变化一般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因此乙地气压高是气温低造成的,甲是气温高形成的低压;丙是空气聚集形成的高压,丁是空气下沉形成的低压。 同步训练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完成1—2题。 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D.22时至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2.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④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8:30~9:30 B.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13:00~14:00 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9.甲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左图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我国西南某河谷地带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

一轮复习导学案热力环流(1)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大气环境) 第三讲《热力环流》姓名 【高考考纲】热力环流 【考纲解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原理: 地面不均→大气运动(热的,冷 的)→水平方向上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流向)---风 2、常见的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例1: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气压最低的是 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 的是___地,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例2: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 温线。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中甲地多雾,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晚,山上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对流弱 ②谷地空气下沉,近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③夜晚谷地地面辐射冷却快④盆地封闭,水汽和杂质不易扩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考点二等压面图的判读 1、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海拔、气温、气流运动。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2)等压面的数值自下而上降低 3、等压面图的判读: ①判断是近地面或高空:近地面1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 ②判断气压高低(与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点比较) ③判断气流垂直运动方向④判断地面受热状况及天气状况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重点特训----热力环流 一、单选题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吹东南风B.b处为上升气流 C.c处吹西南风D.d处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较高 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密度越小,气压则越低 D.热力环流、气旋与反气旋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 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太阳风 C.夜雨D.流星雨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 B.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10.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热力性质差异B.湖、岸地形高低差异 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热力环流

考点10 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 1.形成原因 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 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 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 、b 、c 、d 处所示)。 2.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

第4讲热力环流和风 最新 考纲 大气受热过程。 知 识 体 系 考纲 解读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 理现象。2.掌握大气的水 平运动——风的影响因 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 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考点一热力环流 1.概念: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1)图解 (2)描述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海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影响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013·浙江文综)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第1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C 解析由图知,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具有周期性,应与当地气流的周期性日变化有关。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C项正确,D项错误;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A、B项错误。 (2011·大纲全国文综)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2~3题。 2.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3.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答案 2.D 3.B 解析第2题,可以根据气温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判断大气的对流强弱和稳定程度,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降温越快,对流越旺盛,大气温度在垂直高度上变化越均匀,表明大气越稳定。读图可知,此时甲、乙、丙三地相比较,甲地气温随高度的升高降低最快,因而对流最旺盛,因而B选项错误;在垂直高度上,丙地随高度的升高变化最均匀,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丙地最稳定,D选项正确;而甲地和乙地相比较,乙地变化较小,表明乙地比甲地稳定,因而A项和C项都是错误的。第3题,因图中显示的是8时的气温状况,且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为20千米/时,中午时,大约向东移动80千米,届时,甲地气温上升幅度最小,而乙地对流旺盛;丙地将位于低压的东侧,应吹偏南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一、知识讲解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2.两个方向 3. (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B项正确。 答案B 2.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气环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气环境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是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是学习大气运动相关知识及天气、气候知识的基础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将其知识真正的理解肯掌握,会对今后的学习产出不利影响。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力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而解释生活中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山谷风形成,和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大气运动奠定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进而在试题给出一地热力环流状况时,能够判断该地的气压、气温高低状况,海陆、山谷和城郊的分布状况;能够推知该环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海陆风、山谷风图,培养绘图能力;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和典型实例的成因的分析、描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重难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因果关系的真确理解。 2.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等压面的弯曲情况。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产生错误。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到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虽说提起来并不陌生,但是让他们具体分析问题,就表达的不是很到位。拟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梳理、讲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够解决试题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图示分析法、绘图法、讨论对比法。 六、教学过程

热力环流(高三)

《热力环流》导学案 授课教师:彭顺授课类型: 高三一轮复习课 【考纲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 【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不同地区地区间的不均匀分布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重点+难点) 3、理解并能分析自然界存在的热力环流现象 【晨背关键语句】学唱《奔跑》版《热力环流》 (歌词)生活很精彩登山是越高越寒那热气球升空自在其中原由请你来猜受热的膨胀上来受冷的就沉下来水平方向气压有别之后现象如何呈现水平方向气压不一样气流就像水流的方向从较高的气压指向低气压气压相差越大风力越强热胀冷缩气流垂直向水平方向气压不一样从较高的气压流向那较低气压热力环流就是这样 学习主题(一):常用概念 回忆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下列练习,时间3min,四人小组交流2min,教师公示答案,左右交换批改,得分最多的小组加一分。 1、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 a、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 b、空气密度和气压的关系: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 2、高压、低压: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流向。 3、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空气受热、空气受冷。 学习主题(二):热力环流 【合作探究1】读课本p38页图2-2-6,独立完成下列练习,时间6min,四人小组交流2min, 小组代表将本组答案写在纸上,左右组交换,派代表读出答 案,答对最多小组加一分。 (1)受热均匀时: 在图a中,当地面受热均匀时, 空气没有和运动 (2)受热不均时: ①大气的垂直运动: 在b图中,A地,空气;B、C两 地冷却空气这是由于地面形成 的大气垂直运动。 ②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变化: 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大气密度,气 压比同一平面,形成压;B、C两地 空气下沉,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水平 面,形成压。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大气的受热 过程与热力环流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1~2题。 1.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 1.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温室效应。由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大气温室效应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错误以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多云的天气,白天云的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会升高太大;夜间大气逆辐射也较强,温度不会下降太厉害,昼夜温差较小,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多云的天气,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②减弱。多云的天气,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即③增强。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与霾多发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雾与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与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与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与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与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4.下列关于四地区深夜初冬多雾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3.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雾霾天气会使得大气中雾气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使得大气能见度降低。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雾霾天气,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 4.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雾的成因。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容易形成雾,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只考虑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没有考虑到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 5m 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 专题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一轮复习热力环流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 陆风转湖风8:30~9:30 B. 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 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13:00~14:00 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湖陆的热力差异 B. 湖陆的湿度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面积差异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 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 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 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 ①地的较大 B. ②地的较大 C. 两地相当 D. 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