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讲解

礼记学记讲解
礼记学记讲解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早上好!

昨天《禮記?學記》,探討了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面兩個要素

大家還記得嗎?

第一個是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目標用四個字來概括是:化民成俗;我們也學習了教育的內容。

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部份,將是這一篇《禮記?學記》當中,最為重要、也是它的菁華所在。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一句話,有什麼感觸。

我小時候上課,假如有老師講到,今天所講的,是最重要的,考試要考的,那趕快豎著耳朵聽,而且把筆記作的詳詳細細。

所以,今天的課,我們要好好的來學習。

我們一起來讀第七段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這一段,還沒有講到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一段講的是:

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容易犯的一些過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學弊病。為什麼在講教學方法

以前,先講這一段呢?從這裏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老祖宗的慈悲。

因為當一位老師正式上崗以前,正式當一位老師以前,他能夠在他的教學中,去避免教學弊病。他最起碼可以做一個合格的老師,進而再掌握後面所講到的,一些教學方法,他完全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

古人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處處在替我們後人著想。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教學弊病,在我們當下,我們會不會去犯。這裡所說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漢代的老師,但我們不能這樣去看經典。

今之教者我們要想,現在我們從事老師(职业的),我們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

第一個過失叫呻其佔畢,呻,就是用嘴巴念,佔用眼睛看;畢通筆,就是古代的書簡,用現在的話就是課本。呻其佔畢,就是照本宣科。老師講課,他是在那裏背誦一些東西,對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們用這一種方法去教導學生,我們老師就教的很呆,學生學起來也一定會學的很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的出,我們的老祖宗在傳統教育當中,絕對不強調強迫式、輸灌式;而是希望,他們的教學能夠引發人的悟性,能够引發人的思考,這是第一點我們不可以犯的錯誤。

第二點,多其訊,這個地方有兩個句讀的方法。

有些地方是多其訊言,我們這裡是多其訊。訊就是問,多其訊,就是這個老師上課很喜歡提問,或者滿堂問。一堂課都問下來,我們國內強調素質教育,強調教學過程當中,要師生互動。所以很多老師上課,就來提問,覺得提問,師生的互動就很好。

但是習慣問一些什麼問題呢?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啊?對不對啊?其實這些問題問下去,學生根本不用動腦筋去思考。他只用回答“好”,“不好”,“可以”,這對他的悟性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這樣的問,要少問。

孔老夫子教學,他不是這樣的。

他同樣一個問題問出來,他會讓他的學生作回答。回答的時候是一個個進來,然後一個一個出去。

有一次,孔老夫子問他的學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智者?什麼樣的人是仁者?結果三個學生回答都不一樣。

最先進來的是誰呢?最先進來的是子路:因為子路比較性急,所以他第一個進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他說: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會生活,他是生活藝術的大師,所以大家都願意來向他學習,所以他的名聲很容易傳出去,大家都知道;仁者使人愛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願意來幫助他,都願意聚在他的身邊,跟他一起生活,這是子路的回答。

孔老夫子聽了,點了點頭,稱他為士。

用現代的話說:你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然後子路就出去了。

第二個進來的是誰呢?第二個進來的是子貢。子貢的回答就跟他有所不同。他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有智慧的人,知道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一個有仁厚心的人,看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知道那個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的習性,進而去幫助他去掉習性,恢復本性,他說這個是仁者。

孔老夫子聽完以後,也頻頻點頭,稱他為士。

你也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

最後進來的是顏淵,顔淵的回答,又跟子貢子路的答案不同。

顏淵說:智者自知,仁者自愛。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習氣、毛病,進然要改變習氣毛病;仁者自愛,一個仁慈厚道的人,他一定首先從自己的習氣毛病下手,對自己的習氣毛病,趕盡殺絕,所以這個自愛是自尊自重。

孔老夫子聽完他的話,非常高興,給了他三個字的評價:士君子,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優秀的知識份子。

孔老夫子教學,他提出來的問題,他的學生,都會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又給與他的學生不同的鼓勵。所以孔老夫子教學,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學活活

潑潑,從這裏面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學《弟子規》,我們也一定,要把這樣好的精神和方法,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去。

當我們上課,都是問的太多,或者是一言堂,根本學生連插一句話,回答問題的時間都沒有。那我們要反省自己,如果我們教的太多,我們講課,就是控制那個發言權,學生會覺得,學的很蒙。我的總結是,老師講的太多,學生會聽蒙。

這是第二個老師容易犯的過失。

第三個叫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就是老師講課,不管學生心裏的感受,也不管當下的學習狀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課講完。有的在學校裡,開學時覺得這個學期還很長,所以上起課來是悠悠放任,一篇課文可能講好幾個星期,到了要期末考試了,自己的教學內容還沒有講完,這個時候就拼命的趕進度,也不管學生的接受狀况怎麽樣。

這種狀况很麻煩,我們教的這麼急,學生也一定會學的很累。所以我們做老師的,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去備學生。要看學生的根性,學生當下的接受狀況。不能說,我反正把我要講的東西講出來就好,這不契機。

所以孔老夫子講: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語上(这里解经会好一些)。所以我們要看學生的狀況,特別是我們從事推展《弟子規》,教孩子讀誦古聖先賢經

典的過程當中,也千萬不可以去趕進度。我們曾經碰到一些團體,他們教孩子學經典,這個學期要把《弟子規》學完,下個學期要學《常禮舉要》,

明年要學《孝經》,後年要學《論語》他像趕進度的在趕。學《弟子規》能不能趕進度,絕對不可以。

因為一個孩子的根基的奠定,紮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心急,不會有什麽樣好的效果,而且當我們很急的時候,

我們的內心並不平靜,我們的心不靜下來。老師講課也不會有智慧,這一點我們應該注意,這是第三個方面。

第四個方面,使人不由其誠。

就是老師教書沒有誠意,他不是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是把它當作是一份職業。上班就上班,然後領一個月薪水,下班以後你不要管我。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從事老師工作的人,從來沒有把教育當作是職業,都是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事業,當作是終身奉獻的事業。

假如我們是抱著一顆,我是爲了謀生,我是爲了每個月的薪水去工作,那學生能不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境?可以。學生覺得老師有什麽了不起,不就是爲了那一點薪水嗎?所以當我們這樣去教書,學生都不見得能夠瞧得起我們。

有一些老師,自己課堂的內容,他不完全教完,

他在外面辦班,然後你必須上我的補習班,你的學習成績才能好。你只上課堂的,你只能够考六七十分,你上了我的補習課,你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實這樣的心態都不好。

所以假如老師教書沒有誠意,我們的學生,他學習起來,他也不會有誠心,他也不會發至誠心,昨天蔡老師講到,至誠乃得有經綸。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沒有至誠心的時候,他的道德學問沒有辦法成就,他的誠心須要我們老師,用愛心、用耐心,用我們那一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去喚醒他。

假如老師教書,使人不由其誠,總覺得很虛,我們老師講課講的很虛。當我們的學生,跟我們一起生活,他們一定會很怨恨我們老師。覺得這個老師,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下了課趕快跑了,我們想請教他的問題都問不到。這是第四個方面。

第五個方面是:教人不盡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

根本不考慮每個孩子的根性,有什麼不一樣,沒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這樣去教書,可能有一個狀況,希望孩子能夠整齊化一。如果要求整齊化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他們就會對老師很反感,明明我的能力還可以多寫一點,多學一點,但是就是到此為止。有些孩子能力不夠,你硬要求他這樣的,他也覺得學的很辛苦。

所以老祖宗講,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據他的狀況,根據他的能力。給他合適的目標,這是第五個方面。

第六個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施之也悖就是,這個老師,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規律,違背教育的正道,然後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疏,這個佛是虛空的意思,所以最後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學生學的不得要領。假如我們教學生都是歪的,沒有讓他走正道,學生學起來,他也會你這一套,他也應付你這一套,他也學的很假。

所以這六個方面,都是我們為人老師者,應該相當警惕的。

所以我們學了以後,要反省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和問題,假如有的話,我們要趕快調整。因為身為老師者,掌握著孩子的慧命,乃至于掌握著他往後這個家庭,乃至于這個家族的慧命,所以我們教書,不可不謹慎。從這裡我也能感受到,古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古人百分之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和家長。這一點現在西方也是認可的。所以儒家心法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假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教學,存在著這樣的教學弊病,教學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這裏面把效果講出來,“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很不願意

學習,很厭學,都不願意跟老師見面。

所以一個老師有沒有把書教好,我們可以看哪一點,就是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遠遠的向我們打招呼,向我們鞠躬問好,那我們的教書成功了(从某个方面看成功了,但不全面)。

假如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趕快繞道而行,都不願意見我們,那我們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然後又講到,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他覺得學習很苦,所以我們跟一些學生講,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怎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很難受的事情。

為什麼?因爲他不知道學了這一套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到底能不能對他的生活、對他的生命,有所改善;他不知道,所以這是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

雖然畢業了,老師教他的知識技能,他馬上就拋到九宵雲外去,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個東西就馬上還給老師,他學的目的是爲了考試,只爲了一個分數,所以他忘的會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們,教之不刑,

這個刑,通型,就是典型,就是教育沒有辦法出現好的效果,達成好的典範,其此之由乎,就是由這些方面所造成的。

在座的很多位都是老師,有沒有還在學習師範,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有沒有?有!那麽你們學了這一段,你們很幸運,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我這樣去教學生,我就可以少走彎路。這是當老師應該避免犯的一些過失,因為教兒教女先教己。

我們要把學生教好,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教好。

我們再來看下一段,第八段。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一段很短,但是這一段的幾句話,卻是這一篇文章當中的菁華所在,所以這一段我會用很長的時間,來跟大家詳細分享。

講到這個教學方法,其實,這個方法的運用,通通在《弟子規》當中,

所以《弟子規》很好,你真正把《弟子規》學通、學透了,

你來看這一段,你會很有悟處。

25:27

讓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法。我把它叫做預防法,什麼叫禁於未發呢?

就是當孩子的習染,還沒有形成以前,當這些不好的念頭,還沒有在他的心裏面,落下印象的時候,我們就幫他去除掉。這個叫預防法,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下。

大家剛剛讀誦了《弟子規》,《弟子規》裏面有沒有講到預防法?哪幾句講到預防法。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子道虧。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邪僻事,絕勿問;鬥鬧場,絕勿近。剛剛大家所講的,都跟預防法,相當有關。

我們來看一看,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整本《弟子規》,只有這兩句,它用的是絕對的絕;有個地方講,“事雖小,勿擅為。”用的是勿;“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用的是切;只有這兩句用的是絕對的絕。

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老祖宗爲什麽這麽注重,不要接近這些鬥鬧場,不要去問這些邪僻事。反觀我們現在,現在的鬥鬧場在哪裡?我是第一次聽到,大家馬上就可以徹發底源,都講到這個問題的根源上去。

現在的鬥鬧場不在卡拉OK廳,不在網吧、酒吧這些地方,現在的鬥鬧場就在我們的家裏;很多電現、電腦的節目、游戲,都在摧毀我們孩子的心智。

我在幼兒園教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學過《弟子規》,不懂小朋友特別喜歡一個動畫片,叫奧特曼。後來我發現,不僅男孩子喜歡,女孩子也喜歡。做出來的動作都是這樣子:我是雷歐,我是賽文。然後下了課,你當怪獸,我們來打,女孩子都這樣,所以小女生也變的很暴力。

原來我還覺得奧特曼不錯,因爲他爲了保護地球,好像很有正義感。但是這個保護地球,保護人類,

是需要靠暴力的嗎?所以那個時候不懂,我覺得這個東西還挻好,還讓小朋友帶到幼兒園來,沒事當堂(在課堂上)看。30:18

現在一想,不知道造了多大的業,這是奧特曼。

還有《蠟筆小新》,那些穢污詞,在日本都是十八歲以上的孩子,成年人才看的;還有櫻桃小丸子,櫻桃小丸子不愛學習,所以學生看了都不想學習;還有老夫子(的连环画书),都是教我怎樣作弄人。這些電視節目,這些書籍,我們要謹慎啊!

有些家長很忙,星期六、星期天都忙著賺錢,把孩子丟到哪裡呢?有些可能丟到補習班,不上補習班的就丟到書店;丟到書店總該好吧,他可以看書。但是我卻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在那裡看什麼書啊,就是《奧特曼》《蠟筆小新》,這些動漫書。

現在我們的圖書市場雖然很豐富,像我原來很喜歡逛書店,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看,所以才看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書。但是,我學了聖賢教誨以後,書店去少了,偶爾去一下,去也是要看看市場上,到底流行些什麼書籍,我要瞭解這個。現在因爲有了《弟子規》作標準,原來我覺得很好的書,現在一看都是垃圾書。

所以現在書很豐富,但是不好的書也很多。假如我們沒有辨別能力,我們可能培養孩子看書,覺得這個習慣很好啊,其實不知不覺都把這個孩子給教壞

了。所以即使要帶孩子去書店,家長也最好跟著一起去,不要把他丟到書店就了事

邪僻事,絕勿問

這些恐怖的東西,這些很離奇,很離譜,很偏頗的東西,就不要跟我們孩子講。現在的人特別喜歡看鬼片,恐怖片,看完了還嚇的不得了,孩子也睡不著覺。還有一些家長,喜歡看一些槍戰片,打打殺殺。

我有一個表姐,我的外甥也跟著一起看,看了很高興,然後回到家對我的舅伯,拿著假槍,咑咑咑。然後說:你给我死掉!然後再拿一把玩具刀:我要殺死你!都是這樣的言語,這樣的動作,所以,如果再不把我們的家庭淨化,把我們的電視節目淨化。

我們說現在全球在防恐、將來到哪裡防恐?恐怖份子在哪裡?可能就在我們的家裏。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相當的謹慎。这是《弟子規》裏面講到預防法。

《論語》有沒有講到預防法,我們的老祖宗很慈悲,只要是重要的教誨,他每一部經典他都會講,只看我們有沒有看進去,因為有些人有好惡有分別,你覺得《弟子規》好,他可能覺得《論語》好。有些覺得《孝經》好,或其它的好,但是不要緊。只要你能够一門深入下去,你都能夠得到重要的教誨。

《論語》裏面也有講到預防法:孔老夫子講,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就是經上

所講的:少年戒色,中年戒鬥,老年戒得。當我看到這一句,當我學到這個預防法的時候,我開始回顧我的成長路程。

從昨天的課程當中,大家知道,我是讀幼師的,師範裡的幼師,大家想一想,幼師裏面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馬來西亞幼師有沒有男同胞?也有。

我讀幼師的時候,我們的年級,七個班,兩百八十人,只有四十名男生。少不少?我們學校的領導準備怎麼做呢?把四十個男生,一個班放幾個,幸虧沒有這樣做。後來是兩個班有男生,所以一個班,四十個裏面,二十個男生,二十個女生。

我當時搞不清楚幼師是幹什麼的,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清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去讀幼師呢?因爲我中考考得不算太好,本來我平時的成績是全級的前十名,如果正常發揮的好話,可能可以讀重點高中,但是因爲沒有考好,所以父母讓我讀一個中專。就是中等專業學校,跟高等專業學校是有區別的,

初中畢業了去讀。為什麼我的父母讓我去讀師範呢?想的很簡單,他覺得,當老師一年有兩個假。而我的父母都是工人,要上三班,有的要上夜班,都是很辛苦。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這樣的人生,從這裡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對子女那一份無私的愛。

我去讀幼師之前,我的父親就跟我約法三章,不可以交女朋友,然後我的母親又跟我說了三句話。我

的母親書讀的不多,小學升初中都沒有考上去,

她還高興的不得了,但是我的外公有教過私塾,所以我的外公有一些話語,我的母親記一輩子,她把外公給她的話給我。我讀幼師她給我講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人要懂得自尊自愛;第二句話是:人與人之間要來得去得,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做的不要太過火;第三句話是毒人的藥不要吃,害人的事不要做。

如果用我們的家鄉話講就是……(用湖北方言学一句)這是湖北話

這是我父母,在我上學之前給我的叮嚀。但是我上學的地方是在省城,

而我們家離省城還有一段距離,我上學時是九十年代初,那個時候手機沒有像現在那麼普遍。父母在家鄉,我在省城,那他們怎麽去管住我,所以父親給我寫第一封信的時候,我也不知道他是去精心的去找了,還是無意的,把家事交代完畢以後,就在信裏面附了很多名人名言,我看了名人名言覺得挻好。我就寫信給父親,你以後寫信再寫一些過來。後來我父親每一次給我寫信,都會加一些他從報紙上,所看到的名人名言給我。

我又會把其中非常好的經句抄下來,記到我的本子上面。那個本子我現在還在保留著在梅州,所以父母的這一份心,確實對我們的成長有幫助。我出了學

校以後,我去的幼兒園有三個男老師,有兩個我的校友,我後來聽他們講,因爲父母對我的管教很圓滿,又有這樣的措施,所以三年我讀下來,(没有做错事,也)沒有浪費時間。

那些同學跟我講,他們班上有一位同學,在讀幼師期間談女朋友,我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有沒有交代;可能也有交代,但是他就讓那個女孩子懷孕,最後去做人流。又不敢找父母要錢,自己就去賣血。

我們的老祖宗講,男子破陽太早,則傷其精;女子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將來老了一大堆的疾病。但是現在這樣的教誨沒有人講,這又是我們古人為什麼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特別強調這一點。

假如孩子從小守禮,從小就有“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這些禮節的話,他到了那個時候,他能够管住自己,這是少年戒之在色。

中年戒之在鬥。我有一個鄰居,他當兵當了四年,當兵回來準備過了年之後,到他的母親單位上班,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去卡拉OK廳裡唱歌,到現在他還沒回到自己的家。因為他在卡拉OK廳裏面唱歌,是一座一座的來,結果後面那一座搶到他的前面來唱歌,就爲了這個他們發生口角,就跟那個人打起來。我的鄰居的個子跟我差不多,一米七左右,那個人一米八,我的鄰居還有另外一位戰友,兩個人打一個人都打不過。

他們覺得很生氣:我都當過兵的,還打不過他。結果就打一通電話給他的另一個戰友,另一個戰友在家裏吃年飯,當時他就講我們哥兒們在一起……古人說義,一定要跟道,一定要跟信,集合在一起,那才是真義。

結果他講我們哥兒們在一起,馬上到厨房抽了一把刀,就出去了,到了現場,捅了那個人一刀。那個人就倒在血泊當中,後來送到醫院去,因為失血過多,不治身亡了,他們三個人趕快就跑掉了。到了年三十晚上,我就看到一些人物,跑到我們家來問,隔壁鄰居家的事情,我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後來第二天才聽說,昨天晚上來的都是便衣,他們來瞭解情況,他們做了這件事情沒多久,因為法網灰灰,疏而不漏,沒多久三個人全部抓回來

抓回來又正好碰上嚴打。什麼是嚴打?就是嚴厲打擊刑事犯罪。

我們國內時不時就會進行嚴打,正好碰到嚴打,要從快,從重,從嚴。後來三家請律師希望賠錢算了,結果那一家說不行,三個人當中一定要有人伏法,一定要有人槍斃。大陸是有死刑的,大家猜猜看誰判死刑?那個動刀的,假如他有學過《弟子規》:“出必告,反必面。”

他出去之前跟他的父母講一講,可能他的父母都會把他攔下來,進而去現場勸他的戰友,這樣的事情

就會避免。假如我的鄰居和他的另一位戰友,有學過《弟子規》,“言語忍,忿自泯”,可能這樣的事情也不會發生。

所以諸位老師,我們今生學到了《弟子規》,我們要盡我們的能力,帶給一切跟我們有緣的人,後來那個動刀子的人槍斃,另外一位戰友無期徒刑

我的鄰居有期徒刑十五年。聽說在監獄裡改造的還不錯,已經在監獄裏呆了十一年,可能今年下半年會出來,但是他的人生可能已經荒費了十年。當然,如果他在監獄裡面可以發露懺悔,他能夠認真的去改過的話,他這個十年可能為他的往後,打了一個好基礎。所以事情沒有什麼壞事,關鍵看我們怎樣去把握。

中年戒之在鬥,有些人就是爲了爭一口氣,去跟別人鬥,假如我們真正做了一些,讓自己遺憾終身的事情,後悔終身的事情,可能讓我們難過的不是自己,還有一大堆,在生命成長當中,給我們關懷幫助支持,愛護的人。

他們也會跟我們一起傷心啊,我們會造成多少人的痛苦。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們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生命。這是中年戒之在鬥。

還有老年戒之在得,就是人老了應該懂得放下,不要患得患失,假如老的時候還在想,別人的兒女多麽有出息,給他買大房子還有車子坐,我什麼都沒有;或者別人的孩子都成家,結婚生子,我的兒子女兒還

沒有結婚出嫁

在那裡懊喪來懊喪去……

當我們能夠放下之後,當我們能夠想到,只要我們在孩子的幼小生命當中,把他的德行的根紮好,後面的路他會走的很好,我們也可安心的享受晚年,中國人講福份要放在晚年去享。

假如我們患得患失,我們會把我們的福份折掉很多,在老年我們要懂得健康之道,我有一個表哥,五十歲就得癌症走了。他跟我們講,他這個人有三大,肚子大,喉嚨大,脾氣大。這三大好不好,不好啊!肚子大說明,因為他是個煤氣站的站長,當官,所以有很多應酬,喝酒、吃肉;然後為什麼喉嚨大、脾氣不好,看不順眼下屬他就去吼,就去罵,以喉嚨壓住別人;《弟子規》講:要讓別人服,要靠理,不是靠氣勢。一個人老喜歡發怒的時候,傷肝,酒也是傷肝。所以後來他得了脂肪幹,後來變成肝硬化,變成肝癌。變成肝癌之後,那個肚子到處都起了包,到了醫院醫生給他打針,一萬塊錢打一針,救不了他的命,他跟我的父親講,我的父親是他的表叔,叔叔我不想死,我才五十歲。

當我們能夠放下,當我們能夠毫無掛礙的時候,當我們能夠全心全力,爲人群付出的時候,縱然我們的生命很短,那我們的死也是重如泰山。既使我們活的很久,我們的生命很長,但是沒有爲人群做出什麽,

那我們走了,

那也是輕如鴻毛。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會看,這是《論語》裏面講到了預防法,

《黃帝內經》有沒有講到預防法,《黃帝內經》也講到。《黃帝內經》裏面講,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聖人常常去預防,所以故無病,或者少生病。這也是《黃帝內經》給我們的教誨。

因為中國的飲食是藥食同源,我們吃食物,是爲了健康,而不是爲了滿足口腹之欲,滿足我們的舌頭。現在的人,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舌頭,結果反而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

談到《黃帝內經》,我就想到了一個故事。大家知不知道扁鵲,神醫扁鵲。扁鵲,有一次跟魏文王在一起,魏文王就問他,

你們兄弟三人都是行醫的,到底誰的醫術最高啊?扁鵲告訴他,我們家的大哥醫術最高,二哥次之,我的醫術是最差的。魏文王覺得很奇怪,那為什麼你的名聲最響?

是這樣的大王?我的大哥,在病還沒有顯現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把別人的病治好,所以他的名聲只有我們家的人知道,外人不知道;而我的二哥,在別人的病狀病情,剛剛突顯了之後,他就可以把別人的病治好,所以他的名聲只是在鄉村裏面流傳;而我呢,都是別人的病已經相嚴重了,我跟別人治病都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一

教育专着读书心得一:教育着作读书心得寒假期间,闲暇之余我翻开了《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着作。读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 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2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 教育则改变了一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要做到孩子不输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 在起跑线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家庭教育的首任优秀 教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字)1951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教育专着读书心得二:教育专着<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

教育专著读后感5篇

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教育专著读后感,欢迎阅读。 教育专著读后感1 期间,闲暇之余我翻开了《不要输在教育上》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读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 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

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

《礼记·学记》附详细解析 第1节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1.[发虑宪]:发,发出,发布。虑,谋虑,计划。宪,法度,教令。郑玄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发虑宪,即发布政策法令、考虑政事时,依照先王的法度。 2.[謏闻]:謏,音xiǎo,《说文解字》云:“小”。闻,声誉。 3.[动众]:耸动群众听闻。 4.[就贤体远]请教贤人,关怀远人。 5.[君子]:此处指统治者。 6.[化民成俗]:化:感化,教化。 7.[学]:这里既指学校,又指教学。 [译文] 国君在发布政策法令时,能征求品德善良人的意见,这足以博得一些小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如能多接触贤者,并亲近远方的人,就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了,但这还不足以感化民众。君主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办学校兴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啊! [评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一开篇就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化民成俗。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所制约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学记》对教育能感化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作了高度的评价。 当然,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各不相同。但从办学校、育人才,即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去教育民众,使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收到“化民成俗”的积极作用来说,其本质是一致的。 第2节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多功能宴会厅设计方案讲课教案

宴会厅解决方案 宴会厅,是指可以用于召开各类婚庆活动、公司聚餐、大型集会、演讲、报告、新闻发布、产品展示、举办中小型文艺演出、舞会等活动的场所。通常面积较大,并且设有舞台、活动座椅和独立的控制室。它结合了现代化的专业音响设施、多媒体显示设备、高清晰摄录像技术、智能化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照明等多种多样的功能于一身,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应用,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需要。通常设立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展览中心、商务酒店、会展中心等地。 ?功能描述 宴会厅具备专业的音响扩声系统、先进的多媒体显示系统、丰富的舞台灯光照明系统以及智能化的集中控制系统,为召开婚庆活动、公司聚餐、大型集会、各类会议、学术报告、观看电影、举办中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提供卓越的音质效果、清晰的画面显示以及简单便捷的集中控制。 在宴会厅的音响扩声系统中,可以分为会议系统和扩声系统两部分。会议系统一般具有发言讨论等时下流行的现代化会议功能。发言讨论的席位可以根据会议的规模任意增减,最多可实现数百人参与的大规模会议讨论。同时,会议系统还具有多种发言模式,如:先话者优先、后话者优先、主席独控、计时讨论、自由讨论、声控、手动等,为与会人员提供更为便利的会议方式。在会议系统中还可以增设视像跟踪、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将会议进程中的声音与画面完美结合。视像跟踪是利用摄像头与会议系统的联动来实现的,当发言人开启发言话筒时,摄像头便可自动追踪到发言人的位置,并将画面发送到显示设备上。远程视频会议则是通过网络技术与异地的相关人员进行时事的视频会议讨论。6 ~/ [6 A7 x, 宴会厅内的扩声系统主要是为播放电影、文艺演出时提供优良的声音效果。通常根据厅堂的面积大小、功能的需求来选择十几只乃至几十只扬声器进行扩声。此外,系统中还应包括有线话筒、无线话筒、DVD机等音源设备,以及调音台、数字音频处理器、均衡器、效果器等控制、处理设备,根据宴会厅的功能需求适当增减。 倘若增设卡拉OK点歌系统,可以使宴会厅的娱乐功能更加丰富。如果使整个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还可以增设相关的录音、录像等设备。' S( w3 A, X& U" a; 宴会厅内的视频显示系统通常采用升降投影机结合电动投影幕的方式来实现,在播放电影或显示其他视频信息时,只需降下升降投影机和电动投影幕即可显示画面。在众多此类厅堂内也会采用壁挂等离子电视的方式来显示视频信息。/ w7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宴会厅的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上都有一定的复杂度,尤其对用户方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一种技术来综合管理不同功能的A/V设备使其相互协调的工作,这种技术就是智能化集中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操控灯光、音响、视频显示等设备,为宴会厅的使用提供更便利得操控方式。) M+ H6 ]( j% f 宴会厅内的照明,除日常所需的基础照明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舞台灯光,为文艺演出增添更夺目的视觉效果。. R5 i7 w' Z! ~" _( Z: z( u; u0 % }# q8 C. D0 ?设计说明 6 D. c6 H/ s4 t; r. R- a 扬声器系统 / {2 C 扬声器按照舞台区域和观众区域进行划分布置: B3 N' B4 Q6 s a* r 1)扩声系统主扩声扬声器布置设计采用左、中、右三声道形式,保证观众厅良好的扩声均匀度和良好的声像定位 2)主扩声左、右声道建议选择水平覆盖角为90o指向的扬声器,扬声器采用2只15寸低音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爱你需要勇气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隋福太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 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 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勤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2)多钻研。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3)保持心灵的开放。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完整版)礼记教案

《礼记》一则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

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弗食()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释文意。 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出示重点字词理解→指名试译点拨→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关注特殊词句。 ①通假字《兑命》曰 ②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2)不能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教学相长.也 ③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2)不知其善.也 ④一词多义:学:学学 ..半其: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五、析文章。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读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读教育名著的读后感 导读: 读教育名著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著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

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著一口锅,拿著两米长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著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

《礼记·学记》原文

《礼记·学记》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兑:说,悦也】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

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

数学教育名著读后感

数学教育名著读后感 我用闲暇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匪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我认为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

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最后我想: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

礼记·学记注音版

礼记·学记 发fā虑lǜ宪xiàn ,求qiú善shàn 良liáng ,足zú以yǐ謏xiǎo 闻wén ,不bù足zú以yǐ动dòng 众zhòng 。就jiù贤xián 体tǐ远yuǎn ,足zú以yǐ动dòng 众zhòng ,未wèi 足zú以yǐ化huà民mín 。君jūn 子zǐ如rú欲yù化huà民mín 成chéng 俗sú,其qí必bì由yóu 学xué乎hū ! 玉yù不bù琢zhuó,不bù成chéng 器qì;人rén 不bù学xué,不bù知zhī道dào 。是shì故gù古gǔ之zhī王wáng 者zhě,建jiàn 国guó君jūn 民mín ,教jiào 学xué为wéi 先xiān 。《兑yuè命mìng 》曰yuē:“念niàn 终zhōng 始shǐ,典diǎn 于yú学xué。”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 乎hū ! 虽suī有yǒu 佳jiā肴yáo ,弗fú食shí,不bù知zhī其qí旨zhǐ也yě;虽suī有yǒu 至zhì道dào ,弗fú学xué ,不bù知zhī其qí善shàn 也yě。是shì故gù学xué然rán 后hòu 知zhī不bù足zú,教jiào 然rán 后hòu 知zhī困kùn 。知zhī不bù足zú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自zì反fǎn 也yě,知zhī困kùn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自zì强qiáng 也yě。故gù曰yuē:教jiào 学xué相xiāng 长zhǎng 也yě。《兑yuè命mìng 》曰yuē:“斅xiào 学xué半bàn 。”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 乎hū ! 古gǔ之zhī教jiào 者zhě,家jiā有yǒu 塾shú,党dǎng 有yǒu 庠xiáng ,术suì遂有yǒu 序xù,国guó有yǒu 学xué 。比bì年nián 入rù学xué,中zhōng 年nián 考kǎo 校jiào 。一yī年nián 视shì离lí经jīng 辨biàn 志zhì,三sān 年nián 视shì敬jìng 业yè乐yào 群qún ,五wǔ年nián 视shì博bó习xí亲qīn 师shī,七qī年nián 视shì论lùn 学xué取qǔ友yǒu ,谓wèi 之zhī小xiǎo 成chéng 。九jiǔ年nián 知zhī类lèi 通tōng 达dá,强qiáng 立lì而ér 不bù反fǎn ,谓wèi 之zhī大dà成chéng 。夫f ū然rán 后hòu 足zú以yǐ化huà民mín 易yì俗sú,近jìn 者zhě说yuè悦服fú而ér 远yuǎn 者zhě怀huái 之zhī,此cǐ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 也yě。记jì曰yuē:“蛾yǐ子zǐ时shí术shù之zhī。”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 乎hū ! 大dà学xué始shǐ教jiào ,皮pí弁biàn 祭jì菜cài ,示shì敬jìng 道dào 也yě。宵xiǎo 雅yǎ肄yì三sān ,官guān

中餐宴会服务教案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课本《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餐饮服务与管理》第六章中餐宴会服务 第三节 中餐宴会服务教程 授课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一年级134班 30人 课 型:新授课 1个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中餐宴会服务程序与服务注意事项; 掌握宴会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针。 2. 能力目标:以技能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中餐宴会服务,并能特殊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 3.情感目标: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灵活应变能力、冷静处理 问题能力和服务意识。 教学任务: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宴会服务某一环节的演示,其中涉及至少一项特殊问题的处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宴会中特殊问题处理的方针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冷静灵活应用既定方针处理各种特殊问题 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实训餐厅、餐具。 学习内容 中餐宴会服务规程 班级 完成时间 目标 (1)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网络检索,资料查询,操作练习等方法,掌握中餐宴会服务方法 和特殊问题(突发状况)的处理方针。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市场意识 任务 必做项目: 明天你们团队将接待一个小型中餐宴会,在这次宴会中,你们将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你们将如何圆满完成这次接待任务,并获得客人的满意呢? 1.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2.特殊问题的处理 选做项目: 1.灾难逃生知识。( ) 2.急救知识。( ) 3.自选主题: 。( ) 注:在选做项目中( )内打“ √”。 实施过程 组队分工,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按计划和分工实施任务。 各组交流学习成果。 写出书面学习成果 注意事项 遵纪守法,遵守酒店、书店、图书馆等行规,树立文明形象。 诚实守信,保守调查对象的商业机密。 安全节俭,外出遵守交通规则,不与他人争执,冲突,注意自我保护。控制学习成本,不乱花一分钱。 组员情况 队号: 队标: 队长: 队员: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读《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心得 永靖县四局小学杨建宏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

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礼记·学记注音版

礼记·学记 发fā虑lǜ宪xiàn,求qiú善shàn良liáng,足zú以yǐ謏xiǎo闻wén,不bù足zú以yǐ动dòng众zhòng。就jiù贤xián 体tǐ远yuǎn,足zú以yǐ动dòng众zhòng,未wèi足zú以yǐ化huà民mín。君jūn子zǐ如rú欲yù化huà民mín成chéng俗sú,其qí必bì由yóu学xué乎hū! 玉yù不bù琢zhuó,不bù成chéng器qì;人rén不bù学xué,不bù知zhī道dào。是shì故gù古gǔ之zhī王wáng 者zhě,建jiàn国guó君jūn民mín,教jiào学xué为wéi先xiān。《兑yuè命mìng》曰yuē:“念niàn终zhōng始shǐ,典diǎn 于yú学xué。”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乎hū! 虽suī有yǒu佳jiā肴yáo,弗fú食shí,不bù知zhī其qí旨zhǐ也yě;虽suī有yǒu至zhì道dào,弗fú学xué,不bù知zhī其qí善shàn也yě。是shì故gù学xué然rán后hòu知zhī不bù足zú,教jiào然rán后hòu知zhī困kùn。知zhī不bù足zú然rán后hòu能néng自zì反fǎn也yě,知zhī困kùn然rán后hòu能néng自zì强qiáng也yě。故gù曰yuē:教jiào学xué相xiāng 长zhǎng也yě。《兑yuè命mìng》曰yuē:“斅xiào学xué半bàn。”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乎hū! 古gǔ之zhī教jiào者zhě,家jiā有yǒu塾shú,党dǎng有yǒu庠xiáng,术suì遂有yǒu序xù,国guó有yǒu学xué。比bì年nián入rù学xué,中zhōng年nián考kǎo校jiào。一yī年nián视shì离lí经jīng辨biàn志zhì,三sān年nián视shì敬jìng业yè乐yào群qún,五wǔ年nián视shì博bó习xí亲qīn师shī,七qī年nián视shì论lùn学xué取qǔ友yǒu,谓wèi之zhī小xiǎo成chéng。九jiǔ年nián知zhī类lèi通tōng达dá,强qiáng立lì而ér不bù反fǎn,谓wèi之zhī大dà成chéng。夫fū然rán后hòu足zú以yǐ化huà民mín易yì俗sú,近jìn者zhě说yuè悦服fú而ér远yuǎn者zhě怀huái之zhī,此cǐ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也yě。记jì曰yuē:“蛾yǐ子zǐ时shí术shù之zhī。”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乎hū!

中餐宴会服务教案设计审批稿

中餐宴会服务教案设计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中等职业学校课本《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餐饮服务与管理》第六章中餐宴会服务第三节中餐宴会服务教程 授课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年级134班 30人 课型:新授课 1个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中餐宴会服务程序与服务注意事项; 掌握宴会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针。 2. 能力目标:以技能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中餐宴会服务,并能特 殊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

3.情感目标:通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灵 活应变能力、冷静处理问题能力和服务意识。 教学任务: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宴会服务某一环节的演示,其中涉及至少一项特殊问题的处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宴会中特殊问题处理的方针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冷静灵活应用既定方针处理各种特殊问题 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实训餐厅、餐具。 教学过程 【PPT】第三节中餐宴会服务教程 一、中餐宴会服务 【讲解】(5min) 回顾中餐宴会服务分为四个基本环节、七个主要工 作步骤。 (一)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1. 掌握情况 2. 餐厅布置 3. 宴前会 4. 准备物品与摆台 5. 熟悉菜单 6. 彩排 7. 摆放冷盘 (二) 迎宾工作(操演5min、评论3min) 1. 宴前鸡尾酒会

2. 迎宾 (三) 就餐服务(操演5min、评论3min) 1. 入席服务 2. 斟酒服务(操演5min、评论3min) (四) 菜肴服务(操演5min、评论3min) 根据宴会的标准、规格,按照宴会上菜和分菜的规范进行菜肴服务。可用转盘式分菜、旁桌式分菜、分叉分勺派菜和各客式分菜,也可以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1. 转盘式分菜服务 2. 旁桌式分菜服务 3. 分叉分勺派菜法 4. 各客式分菜服务 5. 菜肴服务的注意事项 (1) 上菜位置一般在陪同和翻译之间进行,也有的在副主人右边进行,这样有利于翻译和副主人向来宾介绍菜肴口味、名称,严禁从主人和主宾之间或来宾之间上菜。 (2) 在宴会开始前将冷盘端上餐桌;宴会开始,等客人将冷盘用到一半时,开始上热菜。服务员应注意观察客人进餐情况,并控制上菜的节奏。 (3) 上菜顺序应严格按照席面菜单顺序进行。 (4) 要求手法卫生,动作利索,分量均匀,配上佐料。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000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000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000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 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 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 平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激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 的想法而惭愧。第一个感受: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丢了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 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 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 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

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 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 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 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 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 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 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